基于社区居家养老视角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研究

2022-09-12

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重点改造建设老旧小区的配套设施,并专门强调“在小区改造基础上,引导发展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助餐、保洁等服务,推动建立小区长效管理机制”。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了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工程,为老旧小区居民尤其是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带来了福音。

一、基于社区居家养老视角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迫切性

(一)我国城镇老龄人口不断攀升

国家统计局于2019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内会总人口13953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9.58%,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1.9%。这一数据与2017年末相比较,城镇常住总人口比重上升了1.06个百分点;60周岁和65周岁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上升了0.6和0.5个百分点,揭示了我国城市化人口和老年人人口比例逐年增长。世界卫生组织通常将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或者65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的国家定义为老龄化国家。根据这一定义,我国早已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且老龄化比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不断攀升。

(二)社区居家养老成为主流,老旧小区配套不完善

1.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我国城镇居民养老的首选

我国基本养老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三类。家庭养老指老年人与子女或亲友共同居住,由家人及亲友提供生活照料和情感慰藉。机构养老是指老人在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机构进行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指老年人以社区服务为依托、居住在自己的家庭养老。由于我国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频繁等因素,传统大家庭越来越少,传统家庭养老也随之越来越少。同时由于受传统文化、费用以及机构养老床位紧张且不健全等因素影响,选择机构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占比也较低,据相关人员统计,只有5%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机构养老。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绝大多数老人采取社区居家养老,因此,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老龄办等十部委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中强调“要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2. 老旧小区养老功能存在欠缺

据住建部调查统计,全国共有老旧小区约16万个,建筑面积约40万亿平方米,这些老旧小区不同程度存在着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缺陷,绝大部分没有或者缺少养老配套设施。多层住宅由于时代因素大部分未设立电梯,使老年人处于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境地,给老年人居家养老造成了诸多不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老年人比例的不断递增,老旧小区养老设施的改善需求越来越迫切,国家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为改善老旧小区居家养老环境带来重大契机。

二、老旧小区居家养老改造建设对策

(一)政府主导,政策扶持

1. 地方政府制订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方案

首先,地方政府应成立专门老旧小区改造机构,负责辖区内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其次,地方政府应制订详细的老旧小区改造流程和实施方案,使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有章可循,依法建设,可引导老旧小区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改造建设规划方案,实施“一小区一方案”,区别实施。

2. 各级政府加快出台老旧小区改造优惠政策

首先,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尽快出台大力度的改造扶持政策,在老旧小区改造用地、规划及建设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其次,在老旧小区改造建设资金方面予以支持。专门设立专项基金,对小区改造予以一定比例的扶持,通过政府补一点,业主摊一点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对于老旧小区业主承担确有困难的,通过引导社会资金注入项目,加快项目开展实施。

3. 积极倡导,做好老旧小区改造的宣传工作

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牵涉面广,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政府应积极倡导,通过各级宣传媒体,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促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居家养老硬件设施

1. 完善老旧小区基础配套设施

20世纪90年代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中居住者大多是赶上福利分房时代的老人,老龄化程度远高于新建小区。由于时代因素,当年建造标准与现代存在较大差异,许多老旧小区中楼梯单元出入口没有坡道,也缺少电梯,一些居住在较高楼层的老人由于腿脚不便,常年无法下楼,一旦生病需要两三个人抬轮椅才能成行,给生活带来较大困扰。老旧小区改造应首先解决老人能下得来、出得去的问题,设法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内部空间受限的楼体可考虑加装外挂电梯,电梯也应充分考虑现代急救因素,选取担架能出入的型号,并且应考虑老年人日常乘坐安全,在电梯内侧加装扶手。楼道出入口也应增设缓行坡道,楼道地面应选择防滑建材。此外,还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生理及生活特点,在小区道路、绿化、配套设施等方面融入适老化改造,如在休闲空间加装休憩座椅、路标指示牌字体加大等,适应老年人生活需要。

2. 完善老旧小区的养老设施

首先,应配建社区医疗站,方便老年人体检、日常用药、简单医疗等,还应适当设立心理医生,加强老年人心理疏导。大型社区还应考虑设立社区病房和托老院,对于日常患病老人和短期无人照料的老人进行治疗、收养。其次,应考虑适当配建便老配套设施,如菜市场、便利店、银行、餐饮等,引入专业餐饮公司开办社区食堂等。最后,应根据社区情况配建老年娱乐类、学习类、养生类、社交类的活动设施,如棋牌室、老年大学、阅览室、养生俱乐部、健身中心、户外茶室、风雨戏台等,为老年人积极养老创造良好环境。

(三)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居家养老服务及管理水平

1. 政府牵头,全面深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各级政府应深入细化养老服务的相关配套政策,地方政府更应将社区养老纳入政府管理和保障范畴,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养老服务管理措施。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倡导发展养老服务体系的人才培养,尽快弥补养老服务人才短缺的困境,适应现代养老的需求。

2. 提高物业公司的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目前,许多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在服务方面存在差距,老旧小区在设施改造建设的同时,应不断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及服务质量的建设。通过选聘大型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加强物业公司居家养老专项培训及考核,提高物业公司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旧小区不能适应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矛盾愈发突出,我们应积极倡导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建设,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居家养老硬件设施,不断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为老年人高品质居家养老生活创造环境。

摘要: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社区居家养老成为绝大部分老人的选择,但许多老旧小区现实环境不能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加强老旧小区居家养老配套建设刻不容缓。目前,国家部署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我们应抓住机会,搞好老旧小区居家养老配套建设,为老年人居家养老创造良好环境,同时拉动国内经济发展。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老旧小区,改造

参考文献

[1] 梁海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居家养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13:3320-3325.

[2] 曹丽,李雪莲.新形势下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9,(09):24-27.

[3] 王琼,王敏,黄显官.我国养老服务综合配套改革实践与创新[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论长度计量仪器测量误差控制分析下一篇:农机维修保养技术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