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闻采编的网络传播论文

2022-04-1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基于新闻采编的网络传播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新闻采编作为新闻节目制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采编技术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采编工作的需求。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新闻采编业务当中,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采编技术存在的不足,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基于新闻采编的网络传播论文 篇1:

融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采编工作创新探究

摘要:在融媒体视野下,信息传播途径和格局发生了变化。纸媒作为传统媒介的一种形式,要想跟得上时代变迁,就要在方式以及理念上及时做出改变。基于此,本文就融媒体环境下报纸新闻采编工作创新进行简要分析及阐述。

关键词:融媒体;媒体升级;专业新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融合媒体的形态,这也充分体现了新媒体时代下多元化媒体发展的一种体现。这种现象在大数据趋势下逐渐放大,媒体行业对新闻挖掘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实现了新闻信息的精准投放,让广大群众的体验感获得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人类的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发生着改变,包括生活习惯、生活品质以及思维方式等等方面。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新闻行业正在加强自身行业的优势,改变或完善不足之处。将媒体进行融合就是新闻行业做出的重大创新,随着媒体融合的过程逐渐推进,报纸新闻采编工作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挑战。报纸新闻采编工作要想能在未来的发展有着稳步提升,就要对以往工作理念和方式进行查漏补缺,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面对新的挑战。来提升传统纸媒在新闻行业中的地位。

纸媒的发展前景在融媒体时代下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纵观整个报纸新闻采编的现状,其自身的优势在竞争中逐渐被弱化,流失了很大部分的受众群体,销售渠道相对单调,没有足够的时效性。这些问题极大阻碍了报纸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和创新,基于此,在融媒体视域下分析和探究报纸新闻采编工作现有问题并提出改革措施,才是解决目前困境最有效的手段。

报纸新闻相对缺乏时效性

融媒体的逐渐成熟,让传统纸媒自身的竞争优势逐渐被弱化,尤其是新媒体发展的速度过快,让报纸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首先,优势被逐渐弱化,采编模式传统单一,在新媒体背景下做不到时效性,对新闻的传播价值造成严重影响。其次,新闻传播空间和形式逐渐趋于多元化,造就了新颖的阅读环境,滞后性的报纸新闻在行业竞争中失去了优势。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采编模式呈现出丰富多元化的特点,实时进行在线编辑对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带来了巨大帮助,很显然传统纸媒做不到这么高的时效性。所以,报纸优势被逐渐弱化,让传统纸媒的新闻采编工作暴露出其时效性上的不足。要想让传统纸媒能够在未来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提升新闻采编的时效性,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新闻行业的受众不断被细分,在这个细分市场中传统媒体的优势并不明显,流失了较大一部分的受众群体,尤其是年轻一代人群。这些受众不断流失,让传统纸媒的发展面临严重的阻碍,更对其生存造成了极大压力。一方面,较为落后的报纸新闻采编手段,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不能满足受众市场的需求,受众的缺失,是影响报纸发展以及营业能力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报纸自身的特征,使其不能像新媒体那样在传播方式、资源共享以及打造平台等方面进行良好发展,导致报纸在生存以及发展空间中遭到排挤。基于此,要想能够拓宽报纸的发展空间以及传播渠道,就要想办法建立与新媒体的联系,在融媒体背景下促进新媒体发展,从而能够在细分市场中占据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单一载体平台,缺乏竞争力

融媒体的时代特质,是丰富多元的载体平台,这也是传统纸媒转型和升级发展过程中的重点。而很多报纸单位,对平台建立的理念还相对比较滞后,没有将重点放到新闻采编工作的时效性上来。首先,在新媒体发展趋势下,能够与受众进行交流和互动才是最主要的竞争优势,而传统纸媒在这一方面有着先天缺陷,做不到互动和交流。其次,传统纸媒的发展空间受新媒体的冲击变得过于狭窄,影响了报纸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发展。所以,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结构单一的报纸新闻采编平台,直接影响到了传统纸媒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另外,从本质上说,报纸与新媒体的融合点不多,而一些地方报纸由于成本资金的欠缺,对新的平台传播载体发展上还不够完善,对整个报纸新闻采编工作的影响极大。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纸媒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报纸新闻采编工作的构建,应积极顺应时代进行改变和创新,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建立新的传播载体平台,提升新闻采编的时效性,对报纸在未来的竞争以及发展中贡献出一份力量。

改变传统理念和方式,加强媒体升级发展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报纸在传统媒介中的优势被逐渐弱化,如何搭上新媒体的顺风车,在改革过程中形成新的优势,是目前传统媒介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其一,要想让报纸行业能够迅速适应融媒体环境,就要在新闻采编创新过程中,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从而将新媒体的信息资源引入过来,提升新闻采编的实际水平。其二,新闻采编工作的转型对报纸行业的未来发展起关键作用,合理运用创新思维模式进行传统工作方式的转变,从而能够快速跟上时代的变迁;其三,报纸不能墨守陈规,要积极与新媒体进行友好的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出自身的优势,找到切入点,完成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近年来,传统媒体下的部分品牌日报,在融媒体时代下顺利转变了角色,通过搭上新媒体的顺风车,形成了新的新闻采编模式,进一步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所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想打造报纸采编的新型模式,就要充分了解新媒体的定位,在丰富多元化的媒体环境中,找到合适自身的方式,提升改革中自身强大的能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央或者地方报纸,都需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勇敢面对融媒体时代的挑战,及时做出工作模式上的改革和创新,为转型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才能在新媒体的挑战下,将传统纸媒的意义充分发挥出来,让报纸采编工作的创新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

提升新闻时效性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媒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发展在走下坡路的报纸媒介应该抓住这次机会,让自身的实效性能够做出提升,融合新媒體特点,为新闻采编工作的发展做出贡献。尤其是针对报纸媒介缺乏互动性的特点,建立载体平台以增加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慢慢积攒受众群体,从而进一步提升报纸媒介在新闻行业中的地位。首先,从深度方面来说,搭建载体平台,开辟新闻采编工作的新路径;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开展要有新的精神面貌,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理念中,在采编的格式、内容、方式以及质量风格上都要做出创新和调整,符合当今受众的心理特点,才能在细分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更进一步地提升报纸媒介传播新闻的能力。目前,我国部分报纸媒介与新媒体之间搭建了载体平台并且获得了显著效果,例如在热门APP上的一些账户等等,像是微博、微信、抖音、公众号等等平台都有传统媒介的影子了。这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新闻采编工作模式的创新,更好地吸收了受众群体的眼球,让新闻的价值以及意义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打造纸媒新天地

虽然报纸行业在目前的经营状况不太理想,但是其自身也有着很大优势。例如报纸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更能让受众群体信服,应该坚守这一优势并将其有效发挥,形成行业竞争中自身特有的优势。首先,对权威性以及专业性这两个特点进行强化,在新闻的严谨性以及真实性上面做到极致,让报纸的专业性能够得到受众群体的信任。其次,还需要与新媒体进行结合,让两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为广大受众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促进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发展。在融媒体视域下,纸媒在新闻采编工作过程中,要坚守自身的特点,在与新媒体结合过程中,将这两点优势严格把控,形成新闻采编工作的专属性能。尤其是对于传统纸媒来说,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因此要更加勇于创新,加强自身的专业性与权威性特点,坚持媒体行业的严肃姿态,在越来越丰富多元的媒介竞争中,找到自身的优势并最大限度发挥,从而为传统媒介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在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的过程中,结合二者的优势,打造健康的新媒体环境,为广大受众的新闻体验做出强有力的贡献。

保持定力,坚守新闻规范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一些新媒体和自媒体为了博受众眼球,赚流量,通过媒体网络传播散布虚假营销广告信息内容、传播“亚文化”、贩卖焦虑,甚至通过网络制造各种暴力视频来非法获取媒体网络广告点击量,造成公众接收的网络信息大量虚假失实,进而严重影响了我国网络社会舆论,这些网络新闻乱象进一步充分暴露了网络媒体监管难题。也让社会各界深刻地认识到了要严厉制止网络低俗内容。杜绝传播网上非法内容虚假和有害信息,不能仅仅依靠加强对网上新闻的监管。传统媒体,特别是各级地方报纸,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耳朵、眼睛和喉舌,应该对网络新闻的所谓“后真相时代”有更多的认识,要急百姓之急,解百姓难题,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保持思考,探寻新闻本质

在当今的社交媒体发展环境中,碎片化的信息、短视频等新内容大行其道,无数的新受众“乐在其中”,人们的新闻阅读报道形式从偏向线性深度阅读向非线性定向阅读转变,阅读目的从偏向目标性阅读向迷离性阅读转变。然而,深度新闻报道以其内容具体、深度、周到性和科学性特点,仍然是各类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各种新闻报道中,深度新闻报道不仅可以不断拓展新闻报道的广度和内容深度,还有可能不断深化其中的价值观和内涵,随着新闻信息的深入获取分析变得越来越容易,人们比以往更多地需要通过权威深度新闻报道方式来深入了解一件事实本身及整个事件的本质。

切实为受众服务

报纸的大部分收入主要来自商家在报纸广告的整体投放,商家最终是否愿意投放报纸广告则主要考虑看此新闻媒体的固定读者群和数量。因此,读者是报纸及其新闻媒体的主要营销服务对象。传统新闻纸媒在与新兴网络媒体紧密结合时也应根据媒体读者的不同需要合理設计阅读内容,网络时代基于媒体的随时参与阅读越来越多,受众只需携带一部智能手机就已经可以随时浏览报纸新闻并随时参与话题讨论,应积极与读者互动,做好媒体受众情况调查。

首先,增强网络新闻报道内容的丰富性,图片、文字、音频、视频交叉融合呈现。其次,进一步通过设置信息功能分类区分及形式创新,使网络信息、社交、娱乐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这将更好地符合广大受众不同需要的信息内容呈现形式,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的不同期待。再次,积极主动引导新闻受众与新闻媒体的深入互动,让新闻受众深刻感觉自己信息得到高度重视,深化把握新媒体与新闻受众交互性,使新闻受众更具有更好地信息获得感和互动体验感。

培养全媒型、专家型新闻工作者

媒介信息融合的大环境下,必须加快培养一批能够适应网络媒介新闻的发展、新模式的一批全媒型、专家型网络新闻评论工作者。在传统媒介行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促使新闻媒体工作者从实际出发逐渐转变传统媒体单一的新闻工作生活模式,学会新媒体技术以快速适应我国传统媒体报纸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市场需求。在熟练掌握信息采集、写作等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基本功”的技能同时,需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积极主动应对新闻传播方式的深刻复杂变化及我国新闻媒体舆论传播工作所不断面临的新形势挑战。

坚持做好专业新闻,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

在如今的全媒体时代,人们每天都面对着海量的新闻信息。因此做好报纸编辑工作要特别注意对新闻信息内容的甄别和准确筛选,要始终坚持报纸新闻的舆论性和权威性,区别于网络新闻,要深入研究挖掘报纸新闻的内在价值,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面对我国新媒体的发展大环境,报纸编辑要更加善于使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进行专业新闻的信息采集、整理、创作和信息传播,在确保新闻传播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扩展新闻信息的传播途径,从而有效推动我国报纸编辑新闻的健康发展。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主要还是体现在时效性方面,因此各级报纸编辑,需要善于充分利用这一技术优势,将传统新闻的消息专业性与当前新媒体的消息时效性更好结合起来运用,使现在新闻中的消息能够传播的更快。与此同时,在进行内容编排时,还应注重各种技巧的综合应用,使得稿件版面在内容整体上可以显得更为合理。传统媒体更加需要善于站在媒体读者的不同角度去思想媒体问题,与媒体读者多层次沟通,深入研究分析媒体读者的真实需求,从而不断增加媒体读者的社会凝聚力。

综上所述,在时代的发展下,融媒体趋势的发展是必然的结果。而融媒体加快了传统媒介的转型以及升级,让传统媒介在创新过程中受到了很大动力。而新闻采编工作过程中,更要做到积极创新,勇敢地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必须更需要积极主动寻求转型创新,由此才能充分认识到如今报纸新媒体所带来的创新冲击与巨大挑战。

作者:孙锐

基于新闻采编的网络传播论文 篇2:

论新媒体技术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运用

摘 要: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新闻采编作为新闻节目制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采编技术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采编工作的需求。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新闻采编业务当中,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采编技术存在的不足,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新形势下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其次分析新媒体环境给新闻采编业务带来的挑战;最后探讨新媒体技术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新闻采编业务;应用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实现更加稳定的发展,传统电视新闻媒体要充分重视起对先进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巨大优势,进而增强新闻采编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新形势下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概述

(一)具有专业的新闻理论以及相关操作技术

在新闻采编工作当中,采编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新闻理论和操作技术,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在工作当中所面临的难题,保障新闻采编工作的质量。[1]只有具备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够更好地整理新闻信息,并对其展开整合制作,制作出高质量的现实新闻节目,满足广大受众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二)具有與时俱进的综合素养

众所周知,新闻信息对时效性要求是非常高的,只有确保新闻的时效性,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并满足观众对新闻的需求。因此,新闻采编人员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意识及素养,在确保新闻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采编整合制作新闻信息,并传播给受众,充分体现出新闻时效性的特征。与此同时,新闻节目内容众多,涵盖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以及民生领域等。这对采编人员的政治素质、新闻敏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编人员需要准确把握国家政治方针,准确切入新闻事件和政策方针的关联点,充分体现出社会现实,保障新闻质量。

二、新媒体环境给新闻采编业务带来的挑战分析

(一)受到网络媒体的挑战

现阶段,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新闻媒体行业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来自时间、空间因素的影响,随时随地就能够了解掌握最新新闻信息,这是传统电视新闻并不具备的。[2]但是,借助计算机网络传播新闻信息,也给电视采编业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冲击,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成为思考的重点。

(二)新技术带来严峻挑战

当前,微信、微博以及头条等新型传媒方式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新闻的传播,人们借助朋友圈、空间即可随时传播信息,整个过程非常便捷。手机、电脑联网即可搜索到想要的信息内容,这是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无法比拟的。

(三)电视新闻节目相对滞后

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极大地便利了人们对新闻信息的获取,这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现阶段,传统电视新闻媒体虽然具备较强的公信力、号召力,但是电视新闻节目却呈现出滞后的发展趋势,这是影响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节目缺乏个性化

部分采编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对新闻关注点把握不当,无法结合观众的兴趣、感受以及审美需求来采编新闻信息,因而也就无法很好地满足观众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采编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到观众的年龄结构及兴趣爱好来采编节目信息,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制作,充分体现出新闻的个性化特征。当前的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形式,缺乏良好的互动,无法很好地展现出观众在年龄以及工作性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

三、新媒体技术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新闻采编业务作为新闻节目制作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该项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借助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开展采编工作,以便更好地提高新闻采编工作效率及质量。具体如下:

(一)人工智能技术

首先,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时监控新闻线索。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新闻采编、写作工作大多是通过电话、网络搜索等方式展开的,无法及时挖掘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且信息获取效率非常低,失去了新闻的真实性与时效性。然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及时地采集并梳理网络中、社交媒体中的信息资料,给予新闻采编人员更多的新闻线索,选题也更加多样化。例如:美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跟踪WannaCry勒索病毒的信息,针对异常信息能够及时监测,因此其优势非常明显。

其次,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更快地完成内容生产工作。现阶段,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写稿机器人逐渐在新闻制作领域实现了有效的应用。将写稿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稿件写作中,能够极快地完成对核心内容的提取,并进行组稿,充分保障了新闻的时效性。[3]特别是在一些重要会议、突发灾害事故报道当中,写稿机器人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无论工作效率还是质量,均优于采编人员及记者。例如,在2018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和阿里巴巴共同研发的“媒体大脑”的应用,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对会议内容的采集和制作,并及时推送给广大受众,使得人们能够及时了解掌握“两会”精彩进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使得新闻采编人员具备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撰写有深度的报道。

最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新闻信息的快速分发。以今日头条为例,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下,今日头条掌握不同用户的新闻需求,进而为其推送个性化的新闻信息。分析用户的个人阅读兴趣,使得信息的推送更加精准。不仅如此,针对当前的一些热门事件的最新进展,也能够及时推送给受众,促使其了解掌握最新动态,提高对电视节目的关注度。

(二)大数据技术

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快速捕捉,并经过采编分析后生成高价值的新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借助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展开数据挖掘及分析工作,进而了解掌握事件背后的关联,然后借助新型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吸引用户的关注。以“媒体大脑”为例,该媒体人工智能平台能够实现对数亿个网页的快速扫描,并从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自动化分析热点新闻事件及舆情;然后制作可视化图表,自动化展开配音、配图以及视频剪辑等各项工作,使得新闻节目更加丰富。

(三)移动短视频和移动直播

新形勢下,移动短视频和移动直播风生水起。将移动智能终端作为接收端,将声画结合的视频作为传播媒介,使得新闻节目更加丰富。传统新闻节目主要以文字为主,而现在兼具了声音、文字、图片以及动画等多种载体,使得新闻节目更加形象。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具备内容短小精悍、重点突出的优势,不仅内容非常完整,而且内容具备了更高的深度,更好地吸引了用户的关注。用户只需要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电脑,即可随时随地观看新闻节目。此外,移动直播当前受到了广大受众的追捧,直播具备更强的现场感,能够为观众完整、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新闻全过程,能够实现在多领域的覆盖,进而取得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4]直播给予了观众更多的互动权,观众随时随地可以参与到直播互动当中,发现自己的意见建议,为用户带来了更强的体验,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四、结语

当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新闻媒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新闻媒体要想实现良好发展,要充分重视起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实现新闻采编业务和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不断创新新闻采编方式方法,提高新闻采编业务水平,促进新闻媒体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新存.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台新闻采编技巧研究[J].传媒论坛,2019(16):57.

[2] 梁少梅.新媒体时代下电台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路径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22):121.

[3] 吴霜.新媒体技术下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方式探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9(10):141-142.

[4] 孔令霞.新媒体技术下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方式探析[J].科技展望,2016(11):56-57.

作者简介:卢盛(1969—),男,湖北松滋人,本科,中级记者职称,松滋市融媒体中心总编辑,研究方向:新闻采编。

作者:卢盛

基于新闻采编的网络传播论文 篇3: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

【摘要】电视新闻作为一种非常普及的新闻形式,已经在我国流行了数十年之久。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电视新闻工作者探索出了一条高效的、保证新闻质量的采编形式,不仅将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让新闻的受众获得了更加充实、内容丰富的新闻,满足了获取信息的需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融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电视新闻采编也迎来了新的挑战。采编形式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采编形式创新的建议,希望对相关新闻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采编;形式;创新

媒介融合背景下,相对传统的電视新闻采编工作各种问题就逐渐暴露了出来。效率低下、内容不够丰富、信息技术融合程度低等各种问题制约了电视新闻的发展,同时也让电视新闻的受众在不知不觉间向网络新闻转移。为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留住更多的受众,让电视新闻能够在保持其权威性的同时,在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上做出更多尝试。但是,在实际进行新闻采编时,工作人员并没有对采编形式进行创新,以便让新闻更加具有融媒体时代的特性,导致新闻的受众逐渐流失。

1.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形式创新的普遍问题

1.1 电视台对采编形式创新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很多电视新闻在制作的过程中,在过去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新闻制作模式中,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制作思路和方法。在信息时代,电视新闻制作虽然相较于过去有了技术上的大幅提升,但是总的来说,电视新闻在采编形式上,仍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很多电视台领导并没有对融媒体技术形成足够的认识,这也是限制了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信息时代,媒体之间的壁垒逐渐消解,电视新闻在制作的过程中,从选题到采编,从制作到发行,媒体融合都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有些电视台的领导对这种发展趋势认识不够充分,思想水平不高影响了电视新闻在采编形式上的创新。

1.2 新闻采编人员对采编形式创新的方法掌握不够

另外,新闻采编人员作为电视新闻采编的一线力量,他们对于融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创新形式的认识和使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采编的实际效果。但是,我国电视台众多,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地方台,新闻采编人员思想认识的不足,没能在日常加强学习,掌握更多的融媒体技术,使得新闻采编受到了媒体的限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有些新闻采编人员由于对融媒体的认识不够,而是只对电视新闻有所了解,不能通过科学的方法将不同媒体在新闻采编上的优势进行融合,导致新闻采编效果难以提升。

1.3 新闻采编人员没能突破传统电视新闻的限制

有些电视新闻的历史较为久远,对于一些电视新闻采编人员来说,他们在思想上就没有对融媒体有明确的认识,更不能在实际进行新闻采编时,采取科学的方法突破传统电视新闻制作形式的限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很多电视台工作人员没有先进的思想,对新闻行业的发展存在认知偏见,有些甚至甘愿固守这种传统的新闻制作形式,这就势必会影响电视新闻采编在融媒体时代进行形式创新的效果。

2.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思路

2.1 提升新闻的时效性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首先应当从提升时效性上入手。传统的电视新闻通常在固定时间段播出,这使得很多新闻在发生到以新闻的形式展现在电视屏幕上,通常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在这段新闻制作的时间内,新闻早就以网络新闻的形式扩散开来,使得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远远不及网络。另外,要想提升电视新闻的时效性,电视台还应当认识到,每一个新闻受众,每一个网络自媒体,都可以成为电视新闻的传递环节,电视新闻不能将网络自媒体视作“对手”,而是因当以提升新闻时效性为目的,联合网络自媒体,采用更加符合网络传播的、短小精悍的新闻播报形式,提升新闻的时效性。

2.2 保证新闻的准确性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制作不光要在时效性上获得提升,还要在拓展传播媒介的同时,保证新闻的准确性。新闻的准确性标志着媒体的权威性,而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有些电视新闻苦心经营多年塑造起来的权威性,更需要在融媒体时代守住。电视新闻采编要做到对一些新闻消息的甄别,确保新闻的准确性。同时,在传播新闻时,不仅要发挥作用将舆论朝正确的方向引导,还要在制作新闻时,保证电视台的客观、中立态度,对新闻内容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让新闻在加深受众理解的同时,保证不会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 扩大新闻的影响力

在融媒体时代,扩大新闻的影响力也是新闻采编形式创新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思路。在信息技术不够发达的过去,电视新闻的影响力无可取代。但是,在网络异常发达的今天,网络信息对于电视新闻的冲击显而易见,电视台应当有意通过创新的形式来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让电视新闻的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心理,让受众产生依赖,并凭借更高的新闻质量和吸引力,让电视新闻在受众中的影响力更大,传播范围更广。

2.4 丰富新闻的内容

传统的电视新闻之所以逐渐被网络新闻取代,受众逐渐从电视新闻向网络新闻转移,不光是因为网络新闻更加容易获取,还因为网络新闻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元,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强。电视新闻在制作时,也应当考虑到这一点,在采编新闻时注意新闻内容的丰富性,让新闻内容真正地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3.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的创新策略

3.1 打破媒介的壁垒,提升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的属性有多重,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时效性。电视台在制作新闻时,应当注意在信息时代以更为科学的方法来提升新闻的时效性,让新闻在更短的时间内抵达受众,让新闻更好地发挥出及时传达信息的作用。具体来说,电视台可以对传统的新闻采编形式进行创新,采取更为高效的采编技术和设备,缩短新闻采编的时长,让新闻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制作完成,播放出来。比如,在我国奋力抗疫的大背景下,电视台就可以指派专业的新闻采编人员,到各地中等风险、高风险地区进行新闻内容的采编,在采编完成之后第一时间利用网络将内容传回。另外,现如今网络异常发达,带宽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采编人员甚至可以直接在新闻现场,通过直播的形式将电视新闻在网络上进行同步播放,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新闻的受众范围,还能保证新闻的时效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3.2 严格把控新闻获取渠道,保证新闻的准确性

新闻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准确。电视台在融媒体背景下制作新闻时,应当格外注重控制新闻的准确性,避免新闻采编形式的多样化、渠道的多样化造成新闻的准确性下降。比如,电视台可以严格把控新闻信息的采集过程,让采编人员通过更多的形式、接触更多的群众来核实新闻的真实性。在确定了新闻的真实性之后,先从新闻的直接影响入手,对其进行总结,然后深入调查,保证新闻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群众对新闻的准确性并不负有责任,核实新闻准确性的工作应当有采编人员承担。所以,新闻采编人员不能过于相信群众的消息,应当在采编新闻的过程中从正确的渠道入手,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具体经过,不仅能够提升追踪新闻事件的效率,还能让新闻的准确性得到保障。

3.3 利用网络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

虽然,网络的发展让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在和自媒体、公众号竞争中逐渐落于下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视新闻仍然有一部分受众的原因,在于其不同于网络新闻的属性。电视新闻的受众普遍倾向于信任电视新闻,对网络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等并不十分坚定。所以,电视新闻应当在融媒体背景下寻求和网络相融合的同时,保证电视新闻的独特形式,采取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让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准确性在网络空间上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比如,在抗疫的过程中,我国建立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建设的过程中,耗时非常短,如果电视台能够抓住这一时期,通过直播的方式在网络上播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那么不仅能够让受众第一时间感受到我国在抗疫工作上的巨大投入,还能让受众在接受新闻的同时,提升民族自豪感,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3.4 采取创新的方法来丰富新闻内容

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固然重要,但是采编人员还要认识到,采编形式的创新还需要丰富的内容作为支撑。如果单纯从形式上创新,内容上依然和过去新闻内容大致相同,不能通过更加丰富的新闻内容来对受众形成强烈的吸引,那么电视新闻影响力下降的趋势势必难以扭转。所以,新闻采编人员应当寻求多种新闻采编的方法,尤其在融媒体背景下,在不同的媒体上开创电视新闻的官方号已经成为拓展电视新闻传播渠道的有效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官方号要和传统电视新闻的制作区别开来,应当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内容来吸引受众。比如,电视台可以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注册公众号,然后将一些新闻内容进行编辑、整合,以短视频的方式发送出来。这样,借助短视频定向推送的功能,视频新闻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传达给更多的受众,以其更加有趣的内容,对受众形成更为强烈的吸引,在不改变受众新闻获取方式的前提下,实现了电视新闻媒体的转移,保持了电视新闻对群众的影响力度。不仅如此,丰富的新闻内容还能在网络上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型的新闻有针对性地推动给目标受众,提升新闻的渗透效果。

4. 结束语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应当打破传统新闻采编形式的限制,采取更为科学的采编方法,严格控制新闻采编的渠道,保证新闻的质量和准确性,并通过开辟更多的新闻传播媒介,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度,让新闻触及更多的受众。本文简单分析了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视新闻采编形式创新所遇到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劳俊慧.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策略[J]. 科技传播,2018,10(22):9-10.

[2]陈柏江. 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新特点的分析[J]. 科技传播,2019,11(02):20-21.

[3]张霆. 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J]. 新闻爱好者,2012(14):59-60.

[4]黄成,花凯. 试论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的影响[J]. 电视研究,2010(03):30-32.

作者:梅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红色文化与现代视觉艺术论文下一篇:微课建设下教师教育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