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的培养和应用

2023-03-03

第一篇:逻辑思维的培养和应用

重视应用题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摘要: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整个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可以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应用题;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整个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可以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发展,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就能更快、更好的学习知识,但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随着知识的增长而自然增长,还必须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才能得到发展。

一、重视一步应用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

―步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它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应用题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小学学习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有十一种,对于它的教学,不能停留在教会学生掌握这一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就为止了,必须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加减之间的三量关系和乘除之间的三量关系。

如乘法中的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应用题必然会引出:把一个数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和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这样两道除法题。

乘法中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必然会引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倍数是多少这样两道除法题。掌握了上面所说的一加两减,一乘两除还不算,还应会以减法题的形式出现,引出一加一减,以除法题的形式出现,引出一乘一除。这样一来,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彼此有了联系,使学生对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这也是在学习全面地看问题,灵活地运用知识。

我在五年级教学时,发现了一些学生对一步应用题掌握的不好,就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放慢速度,首先将这几种一步应用题搞清它们的特征和解题方法,配以适量的应用题和文字叙述题进行列式练习,并要求学生会解释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解答,然后让学生编题练习,最后深刻地揭示加减、乘除的互逆关系,使学生见到一个一步应用题,就会想到由它引出的另外两道应用题,透彻地理解加减乘除中的三量关系。

总之,要重视分析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的过程,这个过程不能由老师包办代替,要通过教学、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逐步培养学生掌握这个过程,这才能培养能力。

二、通过两步应用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学好简单的一步应用题,为我们学好多步应用题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这还不够,复合应用题由于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较远,存在着“分离”现象,解答时必须根据相关的已知条件来求问题。

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就是判断推理的过程,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某班有男生26人,女生比男生多2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这道题里给出了两个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细心的同学一看就能做对,但对于一些粗心的同学并不那么简单,往往会一步算出结果,即26 + 8 = 28(人)。如果出现这种结果,老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应让他们再看一遍题里的条件和问题,看自己所求的是否是题里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自已发现错误,然后老师订正并讲解,强调今后做题一定要细心,并非题里给了两个条件就是一步试题,给了三个条件就是两步试题,而应分析数量关系,先确定是几步,再确定用什么方法,最后动笔列式计算。

三、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难易程度循序渐进,螺

旋上升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教学内容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彼此衔接,各有重点的循序渐进逐步加深。

(一) 口头解答应用题阶段。这一阶段学生不能区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这时的学生认数和简单的运算时,需借助直观情景作为支撑来完成。

(二) 理解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阶段。例如:学生能够根据题意说出:每盘桃子的个数×盘数=桃子的总数。这一阶段的应用题认知特征是初步形成应用题的结构模式,并能运用它去认识和解答各种与这个模式类似的变式情景中的应用题,这是学生学习应用题的质变阶段。

(三) 应用题多级推理能力的形成阶段。学生从解简单应用题发展到解复合应用题,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一次大的飞跃,是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高级阶段。

(四) 运用字母,以代数方法解答应用题阶段。这种方法可使一些必须逆向推理的应用题变为顺向推理,这种分析推理方法又是学生应用题学习中的一次飞跃和发展。

总之,分析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过程,是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过程,教师应用各种方法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才能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学生学习应用题重在“解决问题”。例如:要求学生计算家庭开支、计算水电费等。还可解决其他学科中遇到的问题,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让学生探索、尝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了解世界。

第二篇:低年级应用题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低年级应用题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鞍山市台安县高力房镇中心小学 杨秀琳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具体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抓一个“补”字,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补”就是给不完整的题目补条件、补问题,使其成为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来考虑问题和从问题出发来考虑条件的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如:小明家养了18只小鸡,9只大鸡,?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分析数量关系,补充问题。有的学生说:“小鸡18只是部分数,大鸡9只是另一部分数,可补求总数的问题。”这时教师再问:“还可补充什么问题呢?”有的学生说:“小鸡的只数和大鸡的只数相比,小鸡的只数是大数,大鸡的只数是小数,可补出相差的问题。”还有的说:“小鸡的只数和大鸡的只数相比,大鸡的只数是一倍数,小鸡的只数是几倍数,可补求倍数的问题。”这种由条件补充问题的过程正是综合的过程。又如:,黑兔有3只,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几只?这题缺少什么条件?要求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几只?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白兔的只数和黑兔的只数),黑兔的只数已知道了,必须补上白兔的只数。这种由问题想条件的过程是分析过程。教师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由条件补出问题,由问题补出条件,不仅使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有了明确的认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二、抓一个“比”字,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比”就是比较。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与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把相似、相近的应用题知识区别开来,找出它们的差异,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两道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如第二册88页例7:①有红花9朵,黄花6朵,黄花比红花少几朵?②有红花9朵,黄花比红花少3朵,黄花有几朵?先引导学生通过题面观察、比较答出:两题中有一个条件是相同的,即红花9朵,另一个条件和问题不同。再让学生结合直观图,观察两题有何相同与异同的地方:①题里的第二个条件就是②题里的问题;①题里的问题在②题里变成了条件。因此,解题时应根据条件和问题确立解答方法。最后再从结构比较两题:从条件看,都是已知红花多、黄花少,多的红花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由此可得:题①是求黄花比红花少几朵,要从红花里去掉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也就是黄花比红花少的部分,即“9-6=3(朵)”。题②是求有多少朵黄花,要从红花的部分去掉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就是红花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也是黄花的朵数,即“9-3=6(朵)”。这样的观察、比较,使学生对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更加明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三、抓一个“画”字,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画”就是用直观图形把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形象的表示出来。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教师给予抽象、概括,学生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从而抽象、概括能力得到培养。如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时,题“左边有8朵红花,右边有3朵黄花,一共有几朵花?”首先在黑板左边用红粉笔画出8朵红花,让学生观察,在黑板右边用黄粉笔画上3朵黄花,引导学生看黑板说意思:“左边8朵红花,右边3朵黄花”,这样使学生首先得到了感性材料。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几朵花?”就很自然的把“画”出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应用题。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这样根据题意和已建立起来的表象,联系加法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很容易说出“要求一共有几朵花”就是8和3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抓一个“问”字,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1、抓住关键句子,进行判断推理训练:①苹果比梨多5个,谁多?(苹果多)苹果可分为哪两部分?(一部分和梨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梨多的部分)②冬瓜比南瓜少3个,谁多?(南瓜多)南瓜可分为哪两部分?(一部分和冬瓜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冬瓜多的部分)上述两例,第一问是引导学生依据“比多”、“比少”应用题知识直接作出判断。第二问是依据作出的判断,推论出多的数中可以分为哪两部分,这种练习方式,既强化了低年级应用题的重点与难点,又发展了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2、提出连续性问题,进行判断、推理训练如,二年级有28人,要开展课外活动,平均分成4个组,每组有多少人?①这题说了件什么事?告诉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②求每组的人数,实际应当求什么?(把总人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③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用什么方法求?除法);④怎样列式呢?(28÷4)。这4个小问题的设计旨在揭示算式“28÷4”的由来,学生回答的过程是一个判断、推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解决了问题(列出算式28÷4),而且受到判断、推理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路,展现推理过程。让学生在经常地训练中掌握判断、推理方法,逐步地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五、抓一个“说”字,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 “说”就是说题意、说思路、说策略。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要会正确列式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将题意、思路、策略充分“说”出,培养其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如:果园里有苹果树250棵,梨树比苹果树少50棵,梨树和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1、先引导学生说清题意:题中告诉的一个条件是苹果树250棵,另一个条件是梨树比苹果树少50棵,问题是求梨树与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2、引导学生说思路:要求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必须知道梨树的棵数和苹果树的棵树,苹果树的棵数是已知的,应先求出梨树的棵树。这样的思路明确了,解题策略就出现了。

3、说列式:梨树棵数为:250-50=200(棵),苹果树与梨树一共有的棵数:250+200=450(棵)。“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说明思维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反过来语言又促进思维的发展,使思维更加条理。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说题意、说思路、说策略,有利于学生理解应用题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条理性。

六、抓一个“变”字,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变”就是变换条件、变换问题。它可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说明问题实质,使学生思维更灵活、敏捷。如“有红气球6个,有黄气球24个,共有多少个气球?可变为:①有红气球6个,黄气球比红气球多18个,共有多少个气球?②有黄气球24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18个,共有多少个气球:③有红气球6个,比黄气球少18个,共有多少个气球:④有黄气球24个,比红气球多18个,共有多少个气球?⑤有红气球6个,黄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4倍,共有多少个气球?⑥有黄气球24个,黄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4倍,共有多少个气球?尽管条件叙述形式变了,但其黄气球、红气球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这种变换形式的训练,使学生的思维不是固定在某一个问题的结构和解法上,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总之,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如何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具体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抓一个“补”字,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补”就是给不完整的题目补条件、补问题,使其成为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补条件、补问题的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来考虑问题和从问题出发来考虑条件的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如:小明家养了18只小鸡,9只大鸡,?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分析数量关系,补充问题。有的学生说:“小鸡18只是部分数,大鸡9只是另一部分数,可补求总数的问题。”这时教师再问:“还可补充什么问题呢?”有的学生说:“小鸡的只数和大鸡的只数相比,小鸡的只数是大数,大鸡的只数是小数,可补出相差的问题。”还有的说:“小鸡的只数和大鸡的只数相比,大鸡的只数是一倍数,小鸡的只数是几倍数,可补求倍数的问题。”这种由条件补充问题的过程正是综合的过程。 又如:,黑兔有3只,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几只?这题缺少什么条件?要求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几只?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白兔的只数和黑兔的只数),黑兔的只数已知道了,必须补上白兔的只数。 这种由问题想条件的过程是分析过程。教师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由条件补出问题,由问题补出条件,不仅使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有了明确的认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二、抓一个“比”字,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比”就是比较。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与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把相似、相近的应用题知识区别开来,找出它们的差异,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两道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如第二册88页例7: ①有红花9朵,黄花6朵,黄花比红花少几朵? ②有红花9朵,黄花比红花少3朵,黄花有几朵? 先引导学生通过题面观察、比较答出:两题中有一个条件是相同的,即红花9朵,另一个条件和问题不同。再让学生结合直观图,观察两题有何相同与异同的地方:①题里的第二个条件就是②题里的问题;①题里的问题在②题里变成了条件。因此,解题时应根据条件和问题确立解答方法。最后再从结构比较两题:从条件看,都是已知红花多、黄花少,多的红花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由此可得:题①是求黄花比红花少几朵,要从红花里去掉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也就是黄花比红花少的部分,即“9-6=3(朵)”。题②是求有多少朵黄花,要从红花的部分去掉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就是红花与黄花同样多的部分,也是黄花的朵数,即“9-3=6(朵)”。 这样的观察、比较,使学生对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更加明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三、抓一个“画”字,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画”就是用直观图形把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形象的表示出来。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教师给予抽象、概括,学生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从而抽象、概括能力得到培养。如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时,题“左边有8朵红花,右边有3朵黄花,一共有几朵花?”首先在黑板左边用红粉笔画出8朵红花,让学生观察,在黑板右边用黄粉笔画上3朵黄花,引导学生看黑板说意思:“左边8朵红花,右边3朵黄花”,这样使学生首先得到了感性材料。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几朵花?”就很自然的把“画”出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应用题。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这样根据题意和已建立起来的表象,联系加法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很容易说出“要求一共有几朵花”就是8和3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抓一个“问”字,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1、抓住关键句子,进行判断推理训练:①苹果比梨多5个,谁多?(苹果多)苹果可分为哪两部分?(一部分和梨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梨多的部分)②冬瓜比南瓜少3个,谁多?(南瓜多)南瓜可分为哪两部分?(一部分和冬瓜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冬瓜多的部分)上述两例,第一问是引导学生依据“比多”、“比少”应用题知识直接作出判断。第二问是依据作出的判断,推论出多的数中可以分为哪两部分,这种练习方式,既强化了低年级应用题的重点与难点,又发展了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2、提出连续性问题,进行判断、推理训练如,二年级有28人,要开展课外活动,平均分成4个组,每组有多少人?①这题说了件什么事?告诉条件是什么? 问题是什么?②求每组的人数,实际应当求什么?(把总人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③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 用什么方法求?除法);④怎样列式呢?(28÷4)。这4个小问题的设计旨在揭示算式“28÷4”的由来,学生回答的过程是一个判断、推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解决了问题(列出算式28÷4),而且受到判断、推理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路,展现推理过程。让学生在经常地训练中掌握判断、推理方法,逐步地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五、抓一个“说”字,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

“说”就是说题意、说思路、说策略。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要会正确列式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将题意、思路、策略充分“说”出,培养其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

第四篇:培养数学思维的批判性和敏捷性

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是一种思维品质,它指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估计思维材料、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不轻信。思维的批判性来自学生对思维活动各环节、各方面的调整、校正,即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的“调整”“校正”又来自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只有深刻的认识、周密的思考,才能全面正确地作出判断。因此,思维的批判性是在深刻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思维的批判性,在概括过程中表现为善于精细地估计数学材料,准确选择推理条件;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推理过程,并能及时调整和校正。在推理过程中表现为善于从不同角度、正反两方面去理解概念,区分相近概念;善于区别不同的运算法则、定律、性质及其适用的条件;善于发现并指出理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倾向,排除错误的干扰。在运算过程中表现为解决数学问题时善于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善于进行辩证地思索与分析,自觉检查思维过程,自我控制和调整思维方向,对解答结果能自觉作出估计和检验。在维理效果上表现为推断、估计、自学以及对结论与推理过程进行评价的能力较强。

怎样培养和训练学生科学思维的批判性?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由争辩”的学风。小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盲目随从,这不利于增强思维的批判性。为克服学生的盲从心理,教师有时可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学生去发现、评价。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出示左图,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数据用两种方法求图形面积(单位:厘米)。学生计算后发现,两组相对应的底和高求出的面积不相等。这是为什么?教师便引导学生讨论,找原因,从而发现,两条直角边长度之和等于另一条边,就不可能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设计,在审题时即对题目条件的可靠性进行论证,无疑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同时还向学生渗透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必大于第三边”的知识。

(附图{图})

在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自我反省”的习惯。由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还不成熟,往往忽视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对自己思维的破绽、错误不易注意。因此,在组织练习的过程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反省自己的思维,自觉地表述思维过程,自觉地加以检验。另外,进行多项选择题的训练,也有利于思维批判性的发展。多项选择题和其它类型相比,问题提法改变了,题目虽然不大,涉及内容却很广,有很多的陷井,要想选出正确的答案,必须用批判的态度去思考。

数学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简缩性和快速性。具有这一思维品质的人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能适应紧急的情况,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在数学学习中,具有这一品质的学生能缩短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直接”得到结果。克鲁捷茨基的研究表明,推理的缩短取决于概括,“能‘立即’进行概括的学生,也能‘立即’进行推理的缩短。”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在概括过程中表现为善于快速地概括出数、式、形和数量关系中的数学特征、规律以及相应的解题技巧。在理解过程中表现为善于迅速地抓住数学问题的实质,熟练地进行等价变换。在运用过程中表现为用压缩了的结构进行数学思维,思路清晰,弯路少。在推理效果上表现为从冗长的分析推理中解脱出来,减少中间环节,简缩数学推理过程和相关的运算系统。

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抓基础促迁移,于简明的结构中包含较大的知识容量,把小学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放在教材的中心地位,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并充分发挥这种知识结构所具有的知识之间的联结和转换功能。例如,以“两商之差”数量关系为基本结构的应用题,抓住a/b-a/c=f这一结构形式,就可把以下具有可逆关系的12种题型统一在这个关系之中。

(1)原计划30天生产360台机器,实际2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台?(360/20-360/30=f)

(2)生产360台机器,原计划每天生产12台,实际每天生产18台。实际可提前几天?(360/12-360/18=f)

(3)原计划30天生产360台机器,实际每天多生产6台,实际多少天完成?(360/b-360/30=6)

(4)生产360台机器,实际每天生产18台,结果提前10天完成。原计划每天生产几台?(360/b-360/18=10)

(5)生产360台机器,实际20天完成,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6台,原计划多少天完成?(360/20-360/c=6)

(6)生产360台机器,原计划每天生产12台,实际提前10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几台?(360/12-360/c=10)

(7)生产一批机器,原计划30天完成,实际2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6台,这批机器有多少台?(a/20-a/30=6)

(8)生产一批机器,原计划每天生产12台,实际每天生产18台,结果提前

第五篇: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新课堂教学改革下,学生学习的方式变化成为必然趋势。我们教师不能再用旧的观念去看待,不能再用传统的模式教学,要清醒认识教学改革给我们所提出全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理念、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夺走了学生展示的机会,抹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师形象,强调背诵记忆的教学方式,将考试作为考核学生的唯一手段的评价方式,你教我学,你说我记等传统的课堂呈现将无法在适应课改的今天。新型的课堂模式已成为我们实现新课标的重要因素,那么新的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实现新教学呢?

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交流,一种生活体验,更是一门艺术。故而语文阅读教学要全面有序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更要结合各种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学生是主人,让主人充满激情。在很多时候,“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是一句口号,走进课堂,我们看到的还是老师在前面津津有味,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有浓厚的兴趣呢?

有一句话说得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说明,兴趣对于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有多么重要。千方百计设计阅读教学课堂结构,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加入到学习中,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一种创新。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跃起来,课堂就“乱”起来了,学习气氛才会轻松快乐,学生才能在乐中求学,学中求乐。同时还要做到变“同步”教学为“异步”教学,形成梯状的结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既有东西可学,又较轻松,这样所有学生的兴趣就都调起来了,都会积极参与进来。

其次,要强化互动教学,让学生活起来。教师上课讲什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的,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这也就是说,教师应讲在“点子”上,要重在导引上,更多的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要巧妙地设计,让学生有机会体验,有东西探究,从中萌发创新意识。我们设计每一堂课的时候,都要做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体验课堂内容,观察学生的探究动向,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在大胆放手让学生体验的同时,强化互动教学,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多讨论。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都是在这种亲身体验中产生的,让学生有一个自己展示的平台。我们必须让学生放开手来,大胆地“动”起来,真正地“活”起来,“乱”起来,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和老师“抬杠”,因为我们都不愿意看到自己所培养出来的莘莘学子只会看人眼色行事,唯唯诺诺,这样,怎么爆发创新的火花呢?我们还要允许学生“胡思乱想”,“胡说八道”,可以“朝令夕改”。这需要我们有一双明亮的慧眼,把我们的学生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为他们导引正确的方向。

所以现在的课堂早已不是过去那个模样,我们常常能看到师生们团团围坐讨论的热火朝天,学生们你争我辩进行的面红耳赤,教室里时而有朗朗书声,时而是清脆歌声,时而有惟妙惟肖的表演,更有那深深沉沉的探究思索,好一个多姿多彩的学习空间。

再次,要打破定式,开放课堂,让学生眼睛亮起来。教材只是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载体,而不是教学活动所要掌握的目标,在阅读教学课堂上,不能只围绕教材转,要理解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打破定式开放语文

课堂。开放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眼睛亮起来,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几方面:

1、挖掘文本、充分体验感情。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文字的教学,无论是美文的感悟,主题的理解,问题的探究都离不开对文本的体验。为了让学生更深更真的进入文本,教师在备课时就需要付出多倍的功夫。

2、利用好现有课程资源,充分发掘课程资源,教材只是一个样本,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的,必须拓宽学习空间,如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当小记者,采访有关人员了解校园新闻,利用校报、宣传栏、楼道版面,开展“让错别字无处藏身”的活动,办手抄报,开演讲会,辩论会等,让校园成为语文学习的丰富课堂。还要努力开发地区资源,访问当地的名人,调查当地的风俗习惯由来,了解当地历史等,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感情。

3、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一定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打破以前沉闷僵硬的教学方式。在学习中要加强实践和综合学习。

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阅读教学更不能用一种模式,一种框架来定格,唯一不变的宗旨是“学生是主人”,而关键又在于我们要敢于将手中的线放开,让学生像小鸟一样在广阔的蓝天自由飞翔。

最后,营造一个温馨的课堂,是我们的又一个指导思想。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学校又是孩子们第二个温馨的家园,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也变得温暖人,感染人,感动人,吸引人,我总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微笑常伴,以情动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以情感人,以微笑感人,感情上就有共鸣。如果扳着面孔进教室,绷着脸教学,这节课的课堂教学就很难想像了。

2、巧加姿态,引人注意。语文教学是有声语言,但往往不经意的无声语言,常常能给课堂增添几分魅力。我们常说此处无声胜有声。比如向来被称为经典的《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在拿出铜钱时的两个动作“排”与“摸”的分析往往成为一个挺重要的问题。单纯的讲当然能热闹感学生明白其中的感情差异,但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一下具体的排与摸,那不就更加淋漓尽致了吗?

3、板书要清晰、醒目。在多媒体广泛普及的今天,教师的板书似乎越来越被淡化,然而,我在教学中发现语文课堂中的板书,在学生心目中永远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那似乎就是教师的第二张脸。

4、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得见东西,而在于深藏的奥秘。”每个人都有探究奥秘的欲望,学生当然与不例外,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的想知道,思考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恰当把握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总之,曾经的语文教学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在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后我想呼吁,让我们用流水的营盘去打造如铁的兵,在新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努力创建一个“服务学生,激活学生,创造学生,温暖学生”的语文新课堂应该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洛丽塔英文读后感英文下一篇:领军人才梯队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