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教学金融专业论文

2022-04-2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等院教学金融专业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文章基于新时代高等院校所处的新阶段,通过哲学化解析专业概念,沿着教育史学的脉络回溯专业概念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概括出两种专业概念生长路径,并结合新时代高等院校专业调整与改革的相关政策,提出三点新思考,为高等院校专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高等院教学金融专业论文 篇1: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高等农业院校相关涉农专业有着十分优质和深厚的教学资源,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优秀学子的使命。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需要不断优化调整,对此,文章主要针对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调整和结构优化进行研究,探讨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质量。

一、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现状

中国高等院校的涉农专业由来已久,并且经过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的积淀。当下,随着时代发展和经济进步,社会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增加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巩固中国传统涉农专业学科建设,在近10年间,中国又有近20多所高校新开设了涉农专业课程。但是由于时间较短,在师资力量和教学场地、经验上都存在很大不足,使得现在新办的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专业设置缺乏特色

现如今,部分高等农业院校陷入发展瓶颈,主要原因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农业院校受到市场的利益驱动,也想在市场中分到一杯羹。但是由于部分高等院校的涉农专业是近几年才兴起,并且在涉农专业上所投入的资金、设备以及师资力量都还很薄弱,所以即使开设了相关专业,所收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再加上这些农业院校是近几年刚刚建立,在各项设备上配备不足,即使招收了学生并成功毕业,也往往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

同时,一些农业院校一味地迎合市场需求,而不注重专业课程质量提升和农学专业的结构调整,导致现在许多新兴农业专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只是一味地模仿那些已经成功的农业院校,却没有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地域特色等进行办学,这也造成当下许多有涉农专业的农业院校在办学上缺乏特色。

(二)学科专业建设不平衡

当前许多高等农业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程度的不平衡问题,只是一味地想要抢占热门专业名额,但由于缺少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和师资力量,所以即使将农学专业创办起来,也很难形成平衡的专业体系。此外,目前还有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在学科建设上倾注了太多精力,却忽略了真正的核心应是农业专业课程建设和优化,导致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发展和专业课程结构出现脱节,最终造成学科整体建设不平衡的现象。

(三)学科专业建设与办学定位不相符

当前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思路一定程度上应遵守中国学科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农业院校才能结合自身现状和特点以及地域特色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优化专业学科结构。但是如今在高等教育市场中,部分高等农业院校过分迎合市场需求,被市场利益诱惑,导致在办学和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学科建设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之间的错乱现象。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优势应是农业学科和相关课程建设,因为农业学科并不能和其他一些经管类的学科相比较,农业学科在中国有着十分深厚的社会地位,但是在专业吸引力和就业方面却远不如金融类的热门专业,而农业学科却是基础型学科,对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基础,目前中国部分农业高等院校也秉承着这一发展目标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随着农业高等院校不断增多,现在仍然存在部分农业类院校在学科建设上与办学定位不符合的情况,并且也无法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

(四)学科专业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进步,国内许多高校在专业管理和结构优化上有所提升,但是由于政府、高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仍未能完全理顺,在各自的范围内不能较好地展现出优势和职能。这就使得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上取得了一定的自主权。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很多高等农业院校虽然获得了学科的自主设置权利,但在学科的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配备上仍然呈现出较大不足。

(五)文化课程培养缺乏目标性

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非常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并且开设了多门学科专业,但当前并没有哪一所高校在学科专业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大部分高校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加之学科专业涵盖范围非常大,导致学校在开设相关专业的时候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以至于只要是文化类的学科都可以稱之为学科专业,而且每所学校的培养模式也不一样,导致文化类的专业课程五花八门,文化课程的培养缺乏针对性,目标性人才培养与市场出现脱节现象。

(六)师资力量存在不足

在学科专业的教学上,大部分学校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而且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学科建设仍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时间并不长。因此高校在这方面的经验明显不足,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组建完善的教师团队。

此外,在很多高校中负责文化专业课程的教师大多是跨专业教学,这些教师并非该专业的教师。教师在教学当中多以书本知识为主,更加倾向理论性知识,不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在学科专业课程当中,由于学科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教师无法把理论性知识与实际进行结合,就会导致教学与社会脱节,学生毕业后也难以胜任相关岗位。由此可见,增加学校对专业教师的储备,积极培养学科专业教师迫在眉睫。

(七)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教师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师在教学当中没有注重学生的创新培养。多注重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可是学科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创新的产业,教师在教学当中不重视学生的创新培养,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也脱离了学科专业的教学目的。第二,学科专业实践性强,但是当前高校的学科专业教学基本上是与社会需求脱轨的,导致许多学生毕业后无法将知识应用到岗位当中,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职场信心,阻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三、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一)依托现有优势学科专业发展相关学科专业

目前许多的高等农业院校在原有的传统学科基础上延伸出其他的相关专业,由于农业高等院校都具有本身的特色优秀学科,并且同时还兼具许多传统的优秀专业学科,而农业学科只是依托于这些传统优秀学科之上的一种学科,因为这些高等农业院校已经具备了师资团队、教育培训场地、相关教学设备以及雄厚的经济基础,所以在这些原有的学科基础上再衍生出农业学科就显得十分轻松,并且不会使农业专业质量下降。此外,高等农业院校的农业专业结构优化还可以以现在日益进步的科技为中心和重点,围绕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去拓展农业这一学科可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这样在科研方面也可以更大程度地体现传统的专科学科特色,提升高等农业院校总体的学科建设特色和课程的实用性。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农业高等院校如果能基于本身的课程和相关资源设备为基础发展出衍生专业,如农业专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带动农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进步,使学科发展能适应如今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时代进步趋势。

(二)利用优势与特色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特色专业

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无论是经济类院校还是农业类院校抑或是医学类院校,在其长期发展和改革中逐渐形成属于自身高校特色和专业的优秀课程。因此努力做好专业课程建设,挖掘课程定位内涵,研读农业专业的课程建设相关政策,依托传统课程优势融合新的学科特色,为农业学科发展和探索提供多种资源,从而建立涉农专业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确立现有学科专业体系中最高的最具特色的学科专业基础,建立最具活力的学科专业。通过这种模式,利用学科之间交叉优势丰富学科专业课程内容,打破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之间的壁垒,做到学校资源的高效利用,做好资源之间的分享,建立起学科交叉融合平台,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优秀试点工作,可以更好地探索边缘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学科的专业结构和体系。

(三)适当发展文、法、经、管类学科专业以适应社会需求

虽然高等农业院校在专业结构设置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农业发展模式也在不断向现代化的新型农业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多样性、综合性人才的补给。于是许多院校积极抓住农业当前难以发展的瓶颈去改革创新涉农专业相关课程,在农业课程中加入文、法、经、管类的课程,并且这些院校还结合本身特色和地域特色,形成多种农业学科专业,给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增设了许多实践类的课程,增强了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在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也形成了涉农专业学科特色,推进学科结构优化。

(四)拓宽学科专业内涵

高等农业院校在进行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时,还可以通过拓宽学科专业内涵来实现,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其一,学科专业知识和课程内容需及时更新;其二,学科的专业水平要进行有效提高;其三,要依托现有的资源和师资力量以及学校优秀课程来延伸涉农专业课程。只有做好这三点,学科之间才能相互依存、融会贯通,极大地丰富学科专业课程内容。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做好学科结构优化,首先,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要做好学科的向外延伸拓展,只有在数量上打破学科壁垒才能有重大突破,并且在今后的研究型学科中,也能通过学科的向外延展来提升和改造,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水平。其次,融合传统学科的优秀之处和新兴学科的缺点,形成相互弥补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实现学科结构优化,推进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的创新发展。

(五)完善学科专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学科专业管理是对学科专业构建及宏观定向的把握,对学科专业近期、中期发展进行全面性筹划、全方位决策和根本性指导。“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要建立合理的学科专业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由以往的行政权力主管学科专业的发展转变为由学术权力主导、行政权力控制的双向运行机制,将管辖权和监督权加以区分。

一方面,学科专业结构管理应有目标导向性,面向问题研究,集聚学科专业力量,集中资源强化扶持。管理机制不能停留在虚体层面,要实施跨院系的决策协调机制,在学科专业现有的规模基础上,注重学科专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对学科专业平台建设和运作的指导及协调,确保高等农业院校内部与外部的各项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反馈”的良性运行机制。规范管理、理顺校院两级学科专业管理关系,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以大的学科专业为基本单位,加强对教育教学、科研资源的统筹管理,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协调与合作,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建设档次,实现学科专业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建设与使用效益,促进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提高办学效益。

另一方面,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目前国外普遍做法是对学科专业建设做出贡献的教职人员发放奖金和提供晋升或学习机会,尤其是对科研项目的提升做出很大贡献的人员,以开拓创新奖、各种科研补助、机动性补助等名目发放资金奖励或提供学术休假、調研资助等学习机会,例如,哈佛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就是这样运作的。但是在本科教育阶段,还未建立有效的学科专业建设激励机制。研究型大学既要注重研究生学科专业建设和科研项目管理,更要注重本科专业建设,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本科专业发展。

(六)明确学科专业调整方向

为了可以更好地实施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对于国内的高等农业院校来说,可以借鉴和学习国外农业大学优秀学科建设的经验,分析和掌握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特点、现状和已经具备的资源,进而为高等农业院校发展农学专业做好铺垫。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学科建设不应一味地被学术功利所蒙蔽,应多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分析,注意学科历史的积淀,多发展实践特色,要顺应时代发展,在不断的改革中创新。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发展,许多的高等农业院校已经顺利地进入研究型大学的试点列表中,并且这些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也成功地转型成研究型的专业,初步完成了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一大主体步骤,对于农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具有重大意义。

除此之外,随着学科的不断改革和调整,学科专业在伴随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办学效益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主要的典型代表有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本身已经拥有丰厚的传统优秀学科为基础的大学,这些大学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去发展和延伸具有各自特色的农业学科,并且通过年代的更替,这些大学的涉农学科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涉农专业领域也有一定的领先地位。虽然这些农业大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课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世界上许多优秀知名的研究型农业大学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仍然需要不断地重视和改进。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何玉静 赵宁

高等院教学金融专业论文 篇2:

新时代高等院校专业概念的再认识

[摘 要]文章基于新时代高等院校所处的新阶段,通过哲学化解析专业概念,沿着教育史学的脉络回溯专业概念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概括出两种专业概念生长路径,并结合新时代高等院校专业调整与改革的相关政策,提出三点新思考,为高等院校专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等院校;专业概念;生长路径

新时代我国高等院校转型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的驱动下,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对专业问题的研究与思考更多集中于中观和微观层面。从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助推下的新兴市场急需更高质量的高等院校毕业生,短短的几年间,国家相继制订出台了“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新工科”等一系列事关专业调整与建设的重大决策,致力于开辟高等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新路径,重新定位专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夯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基,形成新时代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专业布局,最终实现以一流专业育一流人才的使命任务。

一、专业概念的哲学解析

专业是一个源起时间久远的概念,人类早期实现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的时期就出现了专业的基本雏形,直到中世纪的欧洲,专业从社会分工活动中完全脱胎出来,形成了律师、牧师、医师等主流的专业从业人员,但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专业概念限于社会学意义,并且带有从业人员自身社会地位的象征。真正将专业概念纳入教育学、哲学领域进行考察的是人类近代高等教育机构诞生的时期,即欧洲近代大学的出现为专业演变成人才专门化培养的基本组织提供了场所,由此专业从中世纪职业的意义进一步发展为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基本载体,专业开始具备社会学与教育学双边领域的意蕴。

解构专业概念的全部内涵,不仅应还原概念本身所携带的历史图谱,还应借助哲学,尤其是教育哲学这一工具进行哲学意义的深刻挖掘,努力将这一概念所包含的主要元素、外延诱因、导引思想进行澄清,这有利于高等院校专业建设更好的标准根基,推动专业发展的内外联动。高等院校的专业是建立在良好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的,这一基础正是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提到的“高深学问”,更准确说是教育哲学的支柱——知识论。迄今为止,社会学家布朗德士(Brandeis)对专业概念做出了最经典的描述,定义一门专业的核心要件“以智能为特质,卷入知识和某些扩充的学问,区别于纯粹的技能”[1]。也就是说,专业不同于职业、技能等社会现象与行为的关键,是它拥有深奥的知识和科学的知识体系,只有建立于知识论基础上的专业才能通过体系化的知识传递进行教育或培训活动,从而培养出大量的具备专业知识核心素养的专业人员。建立在知识论基础上的专业概念可划分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种基本哲学主张。

经验主义知识论是促成专业现象抽象为专业概念的直接力量,知识只能从对客观事物的经验中才能获得,尤其是培根所建立的科学分类法,将经院哲学中的知识归纳为自然神学、自然哲学、人类哲学等门类,为近代专业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影响着从社会职业门类中整合专业门类的思想。在此主义的影响下,高等院校最初的专业教育依赖感官训练和直观教学。

因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知识论则发现知识并非完全来自于经验,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家提出知识的获得需要运用先验的形式,也就是基于知识建立的专业必须有固定的模式和门类的普遍性,不能因经验的改变而随意更改专业。受此主义的影响,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倾向于在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指引下形成一个个的教学单位,专业教育更强调系统理论的传授。

经验主义影响的专业概念与理性主义影响的专业概念在高等院校系统中存在长期的矛盾。20世纪初期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就对专业概念中的“知”与“行”、“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调和,杜威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指出:“专业须获得学术造诣上量的积累”“以应用科学和技术发展为主线是专业的中心”“专业应给予典型、集中而非广泛的具体工作”[2]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专业教育更加突出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结合,更加突出专业与实用环境的沟通,建立起一批具有较强应用价值的专业。

由此分析,高等院校专业概念的内涵变迁与近代以来人类知识的转型基本匹配,知识的演化速度影响着专业概念的扩充进度,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旧知识秩序深刻推动着专业概念的结构性嬗变。

二、专业概念的生长路径解读

二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开始对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形成了配合战后国民經济恢复发展的专业新布局,指导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专业概念则受到冷战的影响,逐步分化为以欧美模式为代表的生长路径,和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另一条生长路径。两种生长路径影响着20世纪中后期全球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的基本理念,直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两种生长路径引导下的专业概念依然能从我国一流专业建设方案中看到缩影。

(一)欧美专业概念生长路径

正式的高等院校专业出现在欧洲大陆,脱胎于古希腊的“七艺”并带有鲜明的基督教色彩,首批成立的大学普遍开设逻辑学、天文学、神学、法学、哲学、算数与修辞学等专业,是一种完备的文法育人的专业理念。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欧洲高等院校的专业概念发生了重要调整,对专业的认识受大机器生产制造的影响摆脱了教义束缚,出现了以探求学问为中心的学术型专业和培养高级技术人员的实用型专业,这深深影响到大洋彼岸的美国高等院校专业调整与建设,哈佛大学削弱了文法专业的地位,建立起具有新兴意义的商学院、牙医学院等。二战后,资本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阵营的高等院校紧密连接起来,以英美德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对高等院校专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专业设置权不再受政府垄断,各院校获得了专业自主设置与调整的机会,企业开始参与高等院校专业的建设工作,专业与用人市场逐步衔接。与此同时,具有通用价值和国际化意义的专业在欧美院校获得生长,如国际法、人力资源管理、工程技术、金融工程等专业,它们的出现使专业概念长期携带的定势得以突破,可组合式构建成为专业概念的新内涵。

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欧美合流后的专业名称进行分析,更容易看出这一专业生长路径的主要特点。英语系的欧美院校常用“Major”来表示专业的概念,有时也会用口语意义较强的“Program”表示[3]。“Major”翻译为汉语是“主要的、主修的”,其语义带有部分、柔性和主观选择色彩,部分的意义表现在“主要的”并非“全部的”,它是根据培养目标有重点地进行专业设置,并不局限于教育的规定性,院校的自主权较大;柔性表现在专业是一种组织关系,通过有逻辑的一系列课程组合起来,而这种组合带有较强的随机性,例如亚洲文明史、当代印度、健康生活等课程既可以组织为亚洲研究专业,也可以再添入社会政治与经济课程后组织为社会政策专业;主观选择表现在这些专业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动态设置,不同兴趣的学生基本都能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找到可供选择的专业。

除此之外,欧美院校的专业生长路径是在与通识教育的矛盾关系中不断发展的。通识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认为是有别于专业教育的另一种教育 [4],也就是说专业概念包含了专业与通识的张力,欧美院校本科的专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了与通识教育的密切联系,例如印第安纳大学本科教育的前两年不分专业地进行通识教育,表现出专业教育的运行建立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以更好地实现培养具有“个性人”素养的“完整人”。

(二)苏联专业概念生长路径

苏联的专业概念生长路径具有国家本位思想,自十月革命以来,苏联建立起庞大的服务工农业发展的高等教育专业体系,按照院校的类别可分为综合类专业、技术类专业和专门类专业[5],历经4次专业调整,至解体前夕由900余个专业压缩为299个专业,形成了31个专业门类。苏联的专业概念是实体化的,专业由实体的班级、实体的教师队伍、实体的教学场所及设备拱架起来。苏联的专业实质上就是人才培养的实体機构,学生招录进来就按学制进入固定的专业进行深造,这样的专业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因为学生的学业生涯是紧紧依托着专业的。

苏联的专业一词相当于英文的“Specialty”,带有特色和专长的意味,指某人具备明确的专门技术,说明苏联的高等院校专业概念含有刚性以及鲜明的技术指向,这受到了苏联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极大影响。“Specialty”是在国家统管统筹的决策下进行设置和发展的,这种刚性体现在院校无专业设置自主权,专业概念是在专业大类—专业群—专业—专业方向的框架下生长的[6],学生通过所学专业的系统培养具备完整的专业技术,毕业后进入相关的专业岗位进行工作,实现高等院校专业与社会职业的高度匹配,从而更好地促进苏联工农业建设。

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概念的形成与生长深受苏联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院校专业建设全面学习苏联,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任务通过1953年的院系调整明确为“培养具体的专门人才”,迅速将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发展导向推向了苏联路径。时任教育部长的曾昭伦明确阐明了专业概念:由教育行政领导部门有计划地确定全国专业设置,是苏联制度的主要环节,专业就是一行专门职能或特长,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高等学校设施以专业为基础。在研究我国高等院校专业问题时,不能脱离专业概念的生长从属于苏联路径这一客观事实,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院校的专业自主权有所松动,高等院校专业创新、专业结构改革稳步推行,这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苏联路径,但要看到我国高等院校专业依然是教学组织的基本实体单位,这是研究我国高等院校专业概念的逻辑起点。

三、新时代高等院校专业概念的思考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高等院校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又要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肩负着教育强国和质量强国的重要使命。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与时代挑战,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必须因时而动、协力统筹,基于需求办专业、适应战略谋调整、面向世界促融合,不断塑造专业概念的核心内涵,突出专业概念的时代风向,源源不断地培育出新时代的大国工匠和国之栋梁。

(一)专业概念凝练出一流元素

从专业概念发展的简史来看,对专业概念的理解和阐述集中在人才培养的单位、专业与职业、专业职能等方面。新时代为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更加明确了专业的等级属性,确立了建设和发展一流专业的教育战略,变以往通过专业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为当前的一流专业培育一流人才,通过“双万计划”的解读,专业概念中的“一流”赋予了具象的时间刻度和规模效度,“2019—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这种具有指标意义和实践功能的“一流”将对专业概念的扩容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可以预判未来几年专业概念将由“一流”来主导。

1.专业的“一流”是质量管理序列的反映。以“双万计划”为引领的新时代专业建设旨在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而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深入挖掘出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因此,专业的“一流”实质就是从基层人才培养单位树立质量管理的秩序,通过选拔和培育出数以万计的高质量专业夯实内涵式发展的根基,形成一个专门培育一流人才的专业系统,高标准、高要求的强化专业质量建设,从而孕育出具备新时代新素养的一流人才。

2.专业的“一流”是克制同质化的手段。我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同质化较为严重,应用型院校专业设置向教学型院校看齐,教学型院校专业设置向教学研究型院校看齐,教学研究型院校专业设置向研究型院校看齐,形成了“专业高攀”的现象,极大损害了我国高等院校分层管理和分类培养质量。专业的“一流”是解决和削弱专业同质化的利器,通过设定一流的专业标准,区分一流专业与普通专业的关系,构建起具有一流属性的专业场域,在这个特殊场域里高等院校不论重点、非重点都有机会竞争一流专业的建设指标,这使重点本科院校既有拔尖专业也有普通专业,应用本科院校既有一流的应用型专业,也有普通的通用型专业,以此提高各类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发展的站位,防止盲目设置同质化专业,强化专业质量,不断推进专业建设的多元化。

3.专业的“一流”承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专业与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课程是专业组织的核心要素,专业通过课程发挥人才培养的基本职能。新时代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要求建设适应新时代的一流本科课程,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这一连续性目标更需要一流的专业作为支撑,突出专业的一流课程组合意识,用一流的专业师资力量、一流的专业教学方法、一流的专业评价体系、一流的专业管理制度生成一流的专业建设合力,承载更多的一流本科课程。

(二)专业概念嵌入了新技术分化

21世纪人类技术动能的加速转型和广泛应用引发了全球高等院校专业调整与改革的新思潮,西方技术主义者提出“新技术革命时代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议题,高等院校专业概念面临着第三次技术重塑的可能(第一次是文法专业向实用技能专业重塑,第二次是实用技能专业向科学技术专业重塑)。从教育部出台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来看,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物联网为班底的新技术革命已深刻驱动新一轮高等院校专业的调整与改革。例如在“新医科”战略的影响下,各医学院校加强了新设本科专业的论证,以更好地迎接国家医学专业认证,这在某种程度上撼动了苏联的专业生长路径,按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实习、住院医师规培”顺序构建的医学专业体系逐渐被新技术突破,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新型医学专业体系正在构建,医学院校出现了“医学+人工智能+X”的专业融合趋势。如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的出现反映了医、理、工等学科的高度交叉,强调了新兴智能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专业内容包括医学数据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等,专业研究方向在于智能医疗机器人、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临床实践应用于智慧医疗与远程医疗、智能医学影像和智能诊断、智能医学仪器及手术机器人,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等方面。专业概念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不再是中心聚合的组织模式,而向着去中心的技术分化方向发展,这不仅解决了我国高等院校专业开设方向過细的问题,而且实现了专业结构的层层分化以及外围融合。因为新技术是没有固定边界的,像生物工程技术本身就包括了基因控制技术、纳米技术、智能计算机技术等,在嵌入新技术之后的专业概念必然产生不断再生、不断分化的效应。

(三)专业概念生成了认证理念

以往专业概念的生成受外部市场环境的需求及高等院校本身发展要求的影响,不能进行概念自身价值的评价与自主化调整,这使得专业概念的生成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不可知性。新时代在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条件下,专业需要增强自身设置的灵活度以及调整的可控度,这就需要为专业概念的生成提供一种可控的工具,那么源自于美国的高等院校专业认证机制就为我国专业概念的自生成、自发展、自调节提供了平台。专业认证是对达到或超过既定专业质量标准的专业给予认可,从而协助院校及相关专业进一步提高内在质量。从专业认证本身的内涵来分析,具有“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基于三大理念开展的专业认证会对专业概念产生必然的影响:一是专业概念更加关注专业的输出端,即培养成果,某专业设置的科学不科学,不完全在于市场需不需要,而是用人市场对培养成果认可不认可,专业人才是否真正能融入市场的技术环境中发挥充分的人力作用;二是专业概念更加关注培养对象自身,视角从院校有没有开设这门专业,教师有没有开设这门专业课程,转变为学生有没有学好这门专业,转变为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全方位体验,这里面包含了系统科学中的过程理论;三是专业概念更加关注基于问题的调整与改进,这是专业本身的一大突破,从依靠外环境向评估内环境转变,专业有没有问题要靠专业本身说了算,专业有设置和发展上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形成专业的良性循环。

高等院校专业概念不完全是一个抽象的问题,它本身是基于哲学基础建立起来的具象路径,新时代我国高等院校启动的专业发展战略都要从专业概念的研究出发,从本体上找突破、找未来,充分发挥专业概念中的“一流”“新技术”“认证”,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提供基础的保障。

[ 参 考 文 献 ]

[1] 赵康.专业、专业属性及判断成熟专业的六条标准:一个社会学角度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5):30-39.

[2] 李·S·舒尔曼,王幼真,刘捷.理论、实践与教育的专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3):36-40.

[3] 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教育研究,2002(7):47-52.

[4] 王春春.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探索:以北京大学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5] 程今吾.苏联高等教育情况介绍[J].人民教育,1951(2):24-28.

[6] 孟景舟.专业教育的历史解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3(3):49-53.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倪庚 秦宇彤 张守华 王方芳 沈娟

高等院教学金融专业论文 篇3:

适应市场需求,构建特色鲜明的复合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信息化格局的形成,我国高等院校英语本科专业多年所形成的以外国语言文学为附专业的“经院式”单科型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社会形态尤其是经济形态的多样性决定了高等教育职能和办学目标的多样性。英语作为一种技能、载体和工具,依附于除语言文学以外的其他各种应用性专业,以构成复合型知识,仍是高等院校英语本科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从探讨目前纯英语本科专业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的现状入手,说明和论证了高校大力兴办复合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复合型、应用型英语本科人才的规格和特征提出了个人的拙见。

关键词:英语专业 复合 应用 模式

一、高校英语本科专业在新世纪所面临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已经走过了五十余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呕心沥血,不断总结规律,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模式,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英语专业人才。然而,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既有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暴露出的问题日益明显,以语言文学知识为中心的“经院式”单科型教学模式已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已为当今世界的明显特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交叉学院和边缘学科不断涌现,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文化以及中外文化思潮的相互渗透、交流、碰撞和融合,社会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逐渐由“岗位稳定型”向“岗位适应型”过渡。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04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和质量标准提出了指导性的纲领。它的出台,有助于推进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作为一门生源和就业十分旺盛的热门专业,难以唤起有关领导和教师的危机意识和改革意识,不论其所属学校的类型、层次、性质和条件,大多严防死守“外国语言文学”这块一亩三分地,不敢也不愿越雷池一步。这一“经院式”的单科型培养模式一味追求“高”、“精”、“正”,强调专业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荣,忽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生源非“英语类”考生不招,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单一,教材陈旧老化,以定量分析为特征的自然科学类课程与英语专业格格不入,井水不犯河水。教学模式单调。在语言训练中过分强调模仿记忆,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按这一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需求量和社会经济适应面日益狭窄,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受到了英语水平日益提高的非英语专业的各类专业人才的挑战。鉴此,笔者极力呼吁从事英语专业教育的同行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英语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学模式。

二、培养复合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人才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

1.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按照美国社会教育学家马丁?特罗的观点,高等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毛入学率低于15%的为英才教育阶段:15%—50%之间为大众化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教育阶段。世界各国大多接受了这一观点。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1978年为1.4%,1990年为1.7%,1999年为9.8%。2005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1%,进入大众化阶段。伴之而来的是高等教育在类型和功能上的多样化。与精英教育不同,这种多样化不仅包括了办学主体、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也包含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规格有着不同的要求,他们所培养的人才可以是研究型人才,也可以是应用型和岗位操作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后两类人才的需求量的增幅将远远大于对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需求,而具有不同志向的高校学生也希望对所学专业的功能和方向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度。作为一门点多面广的热门专业,本科英语专业应尽快实现专业方向和目标的多样化,加大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2.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其特征是:经济增长对于自然的依赖下降,对于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依赖直线上升,也就是说对于未来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掌握自然资源的多少,而是知识水平、科学水平的高低。知识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决定因素,而掌握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人才则是一切经济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怎样才能使偏向人文学科的英语专业知识直接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使其最大程度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学以致用,学以适用,学以能用,学以通用,乃是从事英语专业教育的同行们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此外,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信息处理的便捷化以及信息传播的高速化不允许人们墨守成规,以不变应万变。高校英语本科专业千人一面、多年不变的教学模式若不及时进行强有力的改革,将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

3.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高等教育是人们学历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对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高等教育应该是学术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是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也就是对于高等教育的功能来说,在很长历史上是争论不休的。如在英国经历了职业教育、学术教育、学术和职业教育并存等发展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扩展以及民众要求受教育的期望增高,高等院校的功能扩展为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国高校的本科英语专业也应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从纯粹学术型,转到兼顾学术和应用性职业教育两个方面。既注意本学科高深学问的研究,维护其长远的发展,保證并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也要注意培养社会经济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因此,复合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朝阳专业。

三、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复合应用型英语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方式

1.转变观念求特色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是在我国即将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如何适应市场需求、为市场经济服务,处理好英语专业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从事英语专业教育的全体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沿用的纯语言、纯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需要转变的思想和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是工具而不是目的。中国人学习英语,主要目的在于要利用它来作为谋生和发展的工具和手段,很少有人会把研究英美国家的人文历史作为英语学习的目的,纯粹为了欣赏英语语言文学而学习英语的人是很难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需求的。英语专业的本科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目标是为学生在今后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和专家学者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2)为了适应21世纪对英语专业人才的挑战和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科发展的挑战,英语专业教育应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要增强服务意识,淡化专业意识。

(3)要妥善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关系,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放在首位。

(4)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增强人本意识。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要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等方面增强灵活性,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

(5)在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上要根据社会需求和本校实际,敢闯敢冒敢试。不求统一标准(如强制设定专业八级的考核标准),只求社会认可。用己之长,力戒攀比,独创特色,打造品牌。

2.淡化专业讲复合

从根本上来讲,英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一种工具。只有当外语与某一被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专业。过去的英语专业大多附属于语言学和文学的学科领域,其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有一定的社会需求,但社会更需要英语与其他专业——如经贸、新闻、外交、军事、科技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复合是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复合型英语专业不同于特别强调英语技能的其他专业(如外交学、国际金融等),英语是构成专业知识结构的主体。目前正在试验的复合型英语专业教学模式大致有“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方向”、“英语+专业”(双学位)等。各高校的英语专业要从自身的发展现状、师资数量、学生来源、所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自主确定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选择“适销对路”的复合方向。

笔者主张复合型英语专业采用“英语+专业方向”的教育模式,厚基础,宽口径,长技能,高素质。基础知识包括通识、英语和专业方面三大类,如经济贸易方面所必须涉猎的高等数学知识。“口径”讲的是专业的对口度和适应面,“英语+专业方向”并不要求学生完全局限于设定的专业方向,既可偏左也可偏右。如我们所培养的毕业生可根据其自身的专长,选择当英语教师或做国际商务师。“技能”包括英语交际技能、信息处理技能和专业方向的业务操作技能。三者互补,各有所长。“素质”包括道德、文化和身心素质,它的形成是在教育和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实现的。

需要强调的是,“复合”不等于简单的叠加,它是各种知识技能的融合、有机结合和优化组合,其构件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合力有着得相益彰、相辅相成之功效。

3.兼顾学科重应用

我国目前设有英语普通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外语院院、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理工农医类院校、其它单科或多科性院校。由于各院校的发展不平衡,办学层次、教育职能、隶属行业和部门、区域条件、生源背景、服务对象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别,其肩负的责任和体现的功能也应有所区别。目前,能够担负纯研究型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职责的高等院校毕竟是少数,且社会对此类纯学术研究型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小。因此,倘若各个高校不顾其自身条件都一味追求培养层次上的“高”、“精”、“尖”,表面上似乎有助于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却难免有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之嫌,而且还会因盲目攀比而丧失争夺市场的良机。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放开,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为何不未雨绸缪,及早选择一条开放灵活的专业辦学模式呢?

应用型英语本科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不强求掌握系统的语言文学知识;流利正确的英语语言交际技能,不强求语言表达上的精确高雅;宽泛的文化知识面;具有以英语为工具处理信息和相关专业的业务能力;用英语撰写报告、总结和其他常用应用文书的能力。我们在构建复合应用型英语本科专业的办学模式时,不论其所依附的专业方向如何,至少应将以上诸要素作为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何其莘.培养21世纪的外语专业人才.外语界,2001年第1期.

[3] 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外语界,2001年第1期.

作者:汪泉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金融危机与经济发展论文下一篇:行为金融学市场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