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论文

2022-04-1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生态旅游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本文基于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研究香格里拉生态牧场及周边环境,分析自然生态、地域文化、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等现状,提出协同发展、多层保护、容量控制、动态评价等策略,以期实现香格里拉生态牧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论文 篇1:

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区感性游走中的理性思考

收稿日期:2006—09—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1054)

作者简介:庄志民(1953- ),男,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旅游文化与战略管理。

摘 要 本文在对中国西部、尤其是部分香格里拉地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从文化人类学的理念出发,结合实际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由表及里的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甚至带有“悖论”性质的问题。本文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必须将川滇藏香格里拉旅游区的联动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框架。

关键词 香格里拉;传统文化;文化人类学;城乡统筹;国家战略

一本小说,使得香格里拉声名远播,成为诸多旅游梦想巡游的天堂。也许是因为看中其所具有的巨大品牌价值,原云南迪庆经过努力被成功更名为香格里拉;但是,更能够被广泛认同的香格里拉,其基本区域要大得多。在川、滇、藏三省区发表的《旅游合作宣言》上,我们可以看到对“大香格里拉”地区概念的认定:“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大范围涵盖川西南、滇西北、藏东南9个地州市82个县(区),即四川省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的40个县(区),云南省迪庆州、大理州、怒江州、丽江市的24个县(市、区),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的18个县。优先开发的核心区为四川甘孜州、云南迪庆州和西藏昌都地区。2002年就有报道称,三省区的有关部门建立了联合打造香格里拉旅游品牌的区域联动机制,通过10年时间,用500至800亿投资联合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

如此区域联动比之于一花独放包打天下、或者满地开花各自为政,是个巨大的进步。但几年过去了,实际推进绩效并如人原先所预料。原因何在?带着这个问题,作为主要研究上海与内地旅游联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课题组,2006年4月考察了川、滇、藏香格里拉的部分区域,伴随行程的,是一本《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第7期“川、滇、藏大香格里拉典藏版”(下文所引该期中文章,将直接注明该期页码,不再以尾注列出)。精美的摄影图片是重要的看点;更关键的是,杂志中的一些文章,表现出诸多作者的一种认真负责、尊重事实和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读书、考察,包括与四川、云南旅游主管部门领导的访谈后写成了本文。

一、香格里拉要不要现代化

在那些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俱佳的区域(尤其是我国西部)发展旅游,我们不会忘记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旅游发展与非物质遗产(民俗文化)以及自然资源的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如何解决?关于这一点,有分析认为,(香格里拉的)生态旅游似乎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既有钱赚,又不失去什么。首先,这里存在一个悖论。你之所以能成为旅游的对象,是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景观和文化,于是,为了吸引游客,你需要保存传统;然而,保存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为了现代化,又就意味着要改变传统。其次,真的不失去什么吗?(田松,第32页)对此,笔者好有一比,如同我们也遇到著名的罗斯岛“悖论”:罗斯岛上的斯密斯说,这个岛上的所有人都在说谎,设问:斯密斯的说的话是真还是假?这使得我们陷入左右为难的窘境。如此开发和保护的“悖论”是个并不容易解决的难题。即便在美国,现代化潮流和印第安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存在难易妥善解决的尖锐矛盾。正因为如此,各种各样互有分歧和冲突的见解也就产生了出来。这一期《中国国家地理》“关于香格里拉要不要现代化”的笔谈本身,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其实,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问题:经济发展水平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作为特定人类族群生活方式的文化状态也有落后和先进之分吗?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上看,答案是否定的。1992年我在美国访学,选听一门人类文化学课程。主讲教授在课堂上向学生放映了显示非洲原始森林部落人群的生活图景,并且很动情地对我们说,你能认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是落后的吗?不!这是美国人的观念。在他们看来,野蛮不属于他们,而是文明的美国人。教授总结说,只要置身其中的土著自己认为这种方式是完美的,我们外面的人无权干涉,随意按照自己的文明标准去评判是有失公允的。极为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我们国家的东部和西部。题为《这里的婚姻真精彩——一妻多夫.走婚.横断山考察记》的文章很有意思地指出:雅砻江流淌的是女性文化;泸沽湖的走婚可能是人类婚姻的未来;雪山可以作证,“一妻多夫”是大峡谷的选择(第42—61页)。如果天造地设形成这种特有的民俗奇观,我们的确只能静观和审视,只能从特定地脉、文脉和人脉演化发生史的角度去理解和感悟;但如果由于现代化的潮流不可阻挡,如同赵南元所说,“文化传统是各个国家在各自的历史进程中所不断建构的”(第34页),当地的民众自己选择了一条被现代化所同化的路呢?假设摩梭女都以杨二车纳姆为榜样……面对如此正在局部出现、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的图景,大家该持有怎样的应对态度呢?游走泸沽湖之后,我们在想,令人迷醉的“女儿国”里作为旅游“卖点”的“走婚”是否会被发展得不可持续?

二、香格里拉的传统文化感悟

我们坚信这样一种文化人类学理念具有无可置疑的真理性,那就是:经济发展水平有落后先进之分,但是文化类型无所谓优劣之别。这一期的《中国国家地理》,其中的一些文章作者也持有这种观念。

据介绍(第52—55页),有专家将泸沽湖的摩梭社会定义为母系社会的遗存,走婚是原始社会群婚制的残余。这样的定义本身已经有了潜台词,即这是一种过时的、落后的制度。但是,盐源城旅游局的小杨面对许多旅游者带着的一种文化的先进感说,“走婚是先进的”,“将来许多民族都会选择走婚”。对此,成都著名的藏族学者邓廷良先生也非常赞同:“走婚是人类婚姻的未来”。以一部研究摩梭人生活的著作获得法兰西学院金奖的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蔡华拒绝使用“走婚”这个词,他认为,摩梭人的两性关系是一种“走访制”,是人类的群婚、对偶婚等婚姻制度之后的一种繁衍后代的制度。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没有婚姻或者家庭就没有社会,甚至人类都无法生存。但是,蔡华教授的研究让世界学术界感到惊讶:没有婚姻和家庭,摩梭人的社会运行得很好。

好,还是不好,笔者以为,不是依赖外界(包括自以为高高高在上的文明社会学术界)的评判,关键是要看置身其间的摩梭人的自我感觉和估量。从上个月我们匆匆到泸沽湖一游、身临其境感受摩梭人的生活态度上看,他们的自我感觉很不错。说起摩梭女儿国的“走访制”两性关系,他们觉得很自然、很顺心。当然,我们还很难断定,这样的看法是否包含商业动机的成分,即,当代摩梭人已经聪明地意识到,名声在外的泸沽湖女儿国的所谓“走婚”,如今已经成为极具召唤力的旅游品牌。如果摩梭人真的对传统流传下来的这种包括“走婚”在内的生活方式很满意,幸福指数很高,我们是否应当不要过多干扰他们呢?

深层的问题是,如今的世界一体化潮流滚滚,包括旅游在内的跨文化交流十分普遍,《旧唐书》所描写的

地域辽阔、即使如今自驾车也许要走3天的雅砻江流域的东女国,现在,已经被一种又一种外来文化所覆盖和淹没,只剩下两个文化“孤岛”:一个是我们已经熟悉的泸沽湖的摩梭女儿国,另一个则是距泸沽湖数百公里之遥的鲜水河大峡谷中保留的比摩梭人还要原始的走婚制度。有专家指出,鲜水河大峡谷的走婚制延续了几千年,为什么要在我们这个时代消失呢?(第50页)诘问相当有力。但我们的疑点是,“人定胜天”的工业化社会理念在驱遣人们改变着女性文化区域的“地脉”状貌,“文明战胜野蛮”的人类种群优越感在引导人们冲击着女性文化区域的“文脉”,“孤岛”状貌的走婚文化,是否“可持续”得下去呢?

文章《这里的婚姻真精彩》的作者单之蔷认为,走婚制之所以能留存在这里,似乎跟这里的环境相关,跟那些世世代代居住的老房子相关,跟不分家有关(第55页)。从地理的角度上说,鲜水河与雅砻江在两河口相汇,雅砻江又在如今非常发达的钢城攀枝花市辖区汇入金沙江,泸沽湖则在与攀枝花水脉相连的金沙江的上游一侧。产生这种独特文化的区域,水电、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单之蔷说,“在那些大坝规划者、那些审批者眼中,雅砻江、鲜水河不过是地图上的一条线、是一堆水电蕴藏量的数字……他们无法感受那里村寨的美,那里的文化,那里鲜活生动的人……他们怎么会为走婚这种文化停止建设大坝的脚步呢?”(第51页)单先生所说的是金沙江的水电站建设计划。据说,在这条江计划修建的4座水电站,发电量是长江三峡大坝水电站的两倍。也许是单之蔷过于书生气?我们的国家在闹“电荒”,放着这样丰富的水电资源不不开发,怎么行呢!

此外还有,据说,泸沽湖的阿夏婚,按照我国的婚姻法要求,当事人是要领结婚证的。笔者就不清楚,领了结婚证的摩梭人,还能保持这种按照我们俗人眼中的所谓“好好,好散”的两性关系处理方式吗?进一步的疑问是,跨入“结婚证”时代的摩梭人,还能将这种走婚制延续多久?也许是笔者也过于书生气?一夫一妻制是人类文明在两性关系演化发生史上的高级阶段;泸沽湖被现代文明所同化是迟早的事,有人这样说。

看来,我们这些东部城市的人“走西口”真的还需要赶早。说不准,等到哪天你去寻找梦幻般的香格里拉,真的很难找到了。是否要学一学那个著名的旅游营销招术“告别三峡游”,策划一个“告别香格里拉游”呢?回答是否定的。但出路又在哪里呢?

三、到香格里拉寻找丢失的“草帽”

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整个人类都非常渺小。前两年发生在包括世界著名旅游地在内的区域性海啸已经给我们上了一课。人是什么?大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如此而已。这一点,香格里拉区域的老百姓比我们认识得更清楚。

在十大著名雪山排行榜上被列为第二的梅里雪山,2003年正赶上60年(甲子)来一回的藏历水羊年,大约有10万余人到梅里雪山转山朝拜。张帆《走向梅里》向我们描述了那激动人心的山神崇拜图景(第130—140页)。据介绍,藏族人在不同的属相年都要朝拜一座特定的神山,羊年特定要转山朝拜的就是位于云南和西藏接壤处的梅里雪山。“到梅里雪山转山朝拜”是这一年整个藏族地区最重要的事情。藏族同胞相信,在羊年转1圈等于在乎时转13圈,水羊年的1圈则抵得上平时的60圈。很多人都转2到3圈,1圈为自己,其他几圈为朋友或者家人。转山活动分为“外转”和“内转”。前者是围绕整个梅里雪山转行1圈,约需要6至9天;后者仅对梅里雪山的部分地区进行转行朝拜,大概需要2到3天时间。在转山朝圣的路上,最虔诚的方式是磕通常所说的“五体投地”的等身长头。每年来梅里转山,总有人命丧克拉垭山口,而对于虔诚的藏民来说,能够死在转山路上也是一种幸福。

一般被外人当作梅里雪山主峰的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尽管这半个多世纪以来,登山家们“征服”了世界上10多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但卡瓦格博峰从来没有被人类“征服”过。相反,这个地方在1991年的最后几天成为人类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难的发生地,一支由6名中国人和11名日本人所组成的中日联合登山队在攀登卡瓦格博峰时不幸全部遇难。在著名的“梅里山难”之后,这块神圣的山地再也没有举行登山活动。由此想到,工业文明时代发展起来的人类征服自然的骄横心理,促使登攀高山活动几乎无一例外地被打上“人定胜天”的主题烙印。登山,为什么首先想到的是“征服”呢?为什么不承继中国古老的“和为贵”文化,倡扬一种宽容、和睦、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香格里拉精神,在走向高高的雪山峰巅的同时,走向回归自然本位的终极体验呢?4月里我们在彩云之南的香格里拉巡游,当以玉龙雪山为背景合影拍照留念时,特地在取景框内定下不可违背的信念“框框”:我们头顶不能高于玉龙雪山峰巅。

在这方面,迷恋转山朝拜的藏族同胞比我们明智得多。表面看起来,某些自以为了不起的文明人,鄙弃诸如转山之类的民俗活动,认为是迷信;顶多看看稀奇而已。殊不知,如此对自然顶礼膜拜,恰恰体现了一种对自然与人关系的智慧性认识。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曾听说,在高原雪山讲话声音要轻,不然会触怒山神,引来雪崩。藏民们以一种看似愚昧的禁忌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求得平安;不知好歹大声喧哗者,果真招致名副其实的“灭顶之灾”。乍一听如同无稽之谈的自然崇拜和民俗禁忌,其实在起着一种维系自然与人相和谐的作用!

我们有过乘坐索道登上玉龙雪山4500多米处的经历。玉龙由绵延起伏的13座山峰所组成,最高峰海拔5596米,因为环境条件太恶劣,目前尚未有人登顶。还是保存一点对大自然的敬畏,即使人类有这个能力,也还是让一些神圣的雪山峰顶维系其处女状态为好,这可作为挫灭人类无视自然伟力之骄横气的活教材。藏族同胞的雪山崇拜观念,绝对不是什么落后观念。按照著名的“浪潮”理论之推论,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农牧民)归之为“第一浪潮”(游牧农耕经济文明占主导)区域,将西方发达国家纳入第二浪潮(工业经济文明占主导)向第三浪潮(服务经济文明占主导)转型的地区。其实,中国地大物博,发展非常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尤其在相对发达的城市)第二浪潮向第三浪潮的转型已初露端倪;而我国西部(主要指的是广袤的农村),就主体而言还处于第一浪潮文明阶段。按照机械的浪潮文明进步论,第二浪潮比第一浪潮进步,第三浪潮比第二浪潮进步。因此自然而然的结论就是,我国的西部比东部落后。其实,西部落后的主要是经济、或者是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观念、手段和机制。从文化上说,西部就不能简单用一个“落后”来概括。我们不妨重申一遍文化人类学基本原理:经济有先进落后之分,文化无优劣之别。用先进与否来衡量文化类别的高低,尺度有问题。我国的西部(特别是可以从几个不同尺度来衡量框定的香格里拉)所蕴藏着的,恰恰是东部人所缺乏、缺少和缺位的宝贵文化财富。

80年代有个相当上座的日本老电影《人证》,说的是一位美国黑人青年戴着一顶他父亲留下的草帽,到其父曾经驻扎过的日本去寻找自己的生身母亲,一位当时已经很有地位的日本名流。但是,为了保全社会身份,这个曾与美国大兵有染而生了混血儿的日本母亲,在电梯里用一把尖刀无情地杀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如此故事显然有所指:上个世纪的70年代,日本经济登上了世界发达7国的峰巅;随之而来,富裕起来的部分日本人逐渐丢失了人性的“草帽”。“草帽”是充满乡野温情的文化象征。从中得到的启迪是,我们东部都市人,其实已经在工业化和商业化的过程中逐渐抛弃和忘却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值得珍视的自然和传统。按照文化互补原理,缺什么就想补什么。相当注重实用的都市人,当真正意识到自己因为离自然和传统而去,若有所失时,就会主动去寻找,到“草帽”的真正故乡——香格里拉去寻找。这正是东西部(通过包括旅游在内的经济文化活动)实现互动、乃至于“双赢”的深刻动因。

四、中国最美的地方和最富的地方如何统筹

《中国国家地理》“川滇藏大香格里拉典藏版”的副标题为“给中国最美的地方划个圈”。这一期的封面提要,写上了这样3句话:背包客说:这里每一公里都精彩;地理学家说:这里是中国山河的异端;人类学家说:这里是民族迁徙大走廊。由此不难看出,这一期的主导性内容,是对大香格里拉的由衷赞美和肯定。同时,也可以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这块神奇土地资源所面临的现代化开发潮流的冲击,表露出深深的无奈。

大香格里拉的发展之路在何方?一种回答是“以生态环境为主要资源”的旅游业(殷继成,李娴,第36页)。如何开发香格里拉的旅游业?一种回答是,想要香格里拉原汁原味地保存下去,即使停办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一切项目也不可能。比较可行的,可能是找到一个兼顾发展与保护的中间点,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度”(董正华,第34页)。另一种回答从“存天理,灭人欲”的文化取向最终必然走向消亡的立论出发,强调通过“有利于人们远离文化的贫瘠与荒凉”的现代化,来带动香格里拉的开发(赵南元,第34页)。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以旅游为目的从陆路进入香格里拉,道路不畅通,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香格里拉的开发,必须向丽江学习,沿用“要致富,先修路”的模式,修通“支线航空”(杨勇,第173页)。由此可见,即使是从旅游业人手开发香格里拉,人们的看法也不尽一致。根据一张川滇藏大香格里拉支线航空设想图,云南的德钦、西藏的墨脱和林芝,四川的稻城和甘孜,都应列入支线机场建设计划(第175页)。

此外,题为《岷江,即将消失的河流》的文章指出,《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第9期报道的美丽岷江已经风光不再,岷江流域水利设施工地一个接一个,“在有的地段江水完全消失了”;“岷江水电开发,可能使该流域旅游价值大打折扣,亦可能带来严重的地质灾害”(第233—235页)。岷江流域的部分断流,笔者在2004年从成都北上到九寨沟的汽车途中亲自看见了,以至于在自己的系列博客文章中,情不自禁表露过对此的惋惜和痛心。由点及面,一条岷江,折射出我国西部开发上战略取向:是坚持资源第一、在保护前提下走旅游可持续开发之路,还是先富国强民要紧、赶紧踏上比较能在经济上“立竿见影”的水电开发之征途?两相比较,水电开发论者显然占上风。不仅作为长江上游的金沙江的4个电站低级水电开发列入计划,作为我国仅存的2条没有任何人工开发痕迹的河流之一的怒江(另一条是雅鲁藏布江),也提出了13级梯级开发计划,澜沧江干流则将建15座梯级电站。造水坝,包含着“国人冲进财富和机会圈的期望”。不这样开发,西部的脱贫致富岂不等到猴年马月?依赖于生态环境的西部旅游业,其所产生的是长线效益,短期内并不能立竿见影。于是,作为五个统筹之一的“人与自然相和谐”,只能往后放放了。从《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第10期关于《水坝惹是非》的专题中可见,在关于是否应当在西部造水坝的争论中,有“要大坝还是要世界自然遗产”的诘问,有“水电开发能使当地农民变富吗”的疑惑,也有说“怒江建坝与世界自然遗产不矛盾”,说“怒江建坝是有效扶贫”。笔者的想法是,设若不从城乡统筹、东西部统筹的角度作系统的战略权衡,急功近利的水电开发热肯定将逐步升温。有可能,一味强调资源保护,但缺乏相应的切切实实能帮助西部发展的得力措施,恰恰难以达到保护西部珍贵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资源的目的。

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这样诸如此类的问题:作为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我国东部区域,对西部的开发承担怎样的责任、是否可能在承担责任同时进一步发展和实现自身?西部地区的民众和政府能否用未来的眼光来有效处理眼前的问题?中央政府和部门如何从资源宏观配置的公共管理和决策层面,协调东西部的不平衡发展,有效化解西部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大香格里拉”式和谐、以及世外桃源般的人类文化“活化石”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土崩瓦解的难题?

涉及这一层面的问题,我们的想法是,中国的大香格里拉,不仅仅是川、滇、藏三省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三省区的联席会议所能解决的,这应当上升到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国家旅游发展战略层面。关于这个问题,还有待于在另文详叙。

(责任编辑:梁保尔)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庄志民

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论文 篇2:

香格里拉生态牧场旅游开发策略研究①

摘 要:生态旅游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本文基于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研究香格里拉生态牧场及周边环境,分析自然生态、地域文化、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等现状,提出协同发展、多层保护、容量控制、动态评价等策略,以期实现香格里拉生态牧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 现状 策略 牧场 香格里拉

1 生态旅游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可持续的发展途径,具有若干特点,一是生态旅游开发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以生态体验,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二是生态旅游不以破坏文化遗产为代价,而是积极促进地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三是生态旅游的发展鼓励原住民的参与,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和繁荣。由此可见,生态旅游是全面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

2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持续发展,为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需求,提高生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生态旅游的理论日渐成熟,同时积累了部分实践经验。但是,生态旅游开发中,还存在几个矛盾。第一,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大众化的生态旅游很难保证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据统计,我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环境破坏。如广西北海银滩自1988年旅游开发以来,游客猛增,导致近 海生物锐减、沙滩面积萎缩。协调并缓和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已迫在眉睫。第二,旅游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关系。旅游经济与地方经济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近年来,旅游经济成为部分地区的支柱产业,地方经济发展对旅游产业过度依赖,导致生态环境资源严重受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寻求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模式融合的途径十分关键。第三,旅游行为与原住民生活相干扰。生态旅游以自然山川林木为景区构建基础,旅游行为与原住民的生活,在交通、餐饮等配套服务中产生冲突,旅游开发的成果难以成为原住民脱贫致富的助力。第四,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的实效性和联动性。近年来,生态旅游开发的实践采取了诸多策略,对于增强生态旅游策略的实效性和联动性具有现实意义。

3 香格里拉生态牧场及周边环境分析

香格里拉生態牧场周边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丰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区域在自然资源保护、地域文化延续、产业结构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方形成若干冲突和矛盾,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创造机遇。

3.1 自然生态

香格里拉生态牧场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涉及天景、地景、水景、生景,展现出浓郁的原生态风情。香格里拉生态牧场气象环境变化莫测,时而微风拂面、晴空万里,时而乌云密布、雨雪交加,形成风、云、雨、雪等天景。香格里拉生态牧场周边群山起伏,天际线蜿蜒延绵,与蓝天、白云、青山构成天然图卷。山脉中广泛分布山谷、山坞、溶洞、熔岩、崖壁、山峰、峡谷等地质景观,即地景。牧场雨水丰润,低洼草甸形成水塘,地下水位较高。牧场周边有河流和湖泊,山脉中有泉、涧、溪、瀑等,山顶还有积雪和冰川,水资源形态丰富、总量充足。牧场周边分布较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如银杏、尖杉、黄杉、红豆杉、云杉等珍稀植物,虫草、雪上一枝蒿、雪莲等名贵中药材,夏惠、绿绒蒿、薄荷、色列、纳波等野生花卉,猕猴、小熊猫、黑熊猫、金猫、岩羊、大灵猫等珍稀动物。

近年来,香格里拉生态牧场及周边区域城镇建设和旅游开发加剧,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无序排放的工业和生活污水,使河流水质富营养化。原住民过度开采地下水,使香格里拉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部分区域出现干涸。气候变暖导致雪山和冰川融化,雄伟的雪山景观难以再现。珍稀植物和名贵中药材,遭到大规模采挖。天然草甸因过度放牧而荒漠化。珍稀野生动物数量锐减,活动范围逐年缩小。人类活动已超过香格里拉生态牧场及其周边的环境承载能力,亟待建立开展建设与生态保护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3.2 地域文化

6000多年前,香格里拉地区已由先民繁衍生息,创造了吐蕃文化,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在香格里拉设“神川都督”,建立了中原文化与吐蕃文化融合的桥梁。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香格里拉已成为多民族聚集和多文化融合的区域,展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风情。首先,饮食文化。松茸、虫草、贝母、当归、雪茶、牛皮、羊皮、牦牛肉、酥油等是香格里拉的旅游特产,名贵药材滋补养颜、牛羊毛皮尊贵厚重、牦牛肉鲜美可口、青稞酒醇香醉人,这些旅游特产驰名中外、享誉世界。其次,居住文化。香格里拉生态牧场及周边,分布大量的藏式聚落和民居建筑,形成特色风貌乡村。藏族碉楼由土、石等乡土材料夯筑,底层畜养牲畜,以供农业生产;二层为布置经堂,为宗教斋戒和家庭聚会场所;三至四层为居室或粮仓,墙面设高窗,具有瞭望和防御功能;屋顶平台设晒谷场。院落由厚实的土墙围合,仅设狭小侧门一处。以藏式碉楼为基础,形成各类特色乡土村落,如独克宗古缄、汤堆土陶民族村、宝山彝族村等。蒙古包是牧民游牧生产的临时性住所,圆形尖顶,外层为木制框架,由2~3层羊毛毡包裹,以马鬃拧成绳子捆扎。蒙古包便于搭建和拆卸,适于临时性移动居住。最后,民俗活动。香格里拉地区具有藏历新年、迎佛节、转山节等节庆活动,尼西情舞、东巴舞、羌姆舞等舞蹈活动、音乐、赛马、拔河、射箭等体育活动,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活动,以及各类少数民族服饰。

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香格里拉地区地域文化传承遇到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特色饮食的原材料供应量减少,尤其是中药材和野生动物等稀缺资源,部分制作工艺濒临失传,旅游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现代建筑代替藏式碉楼,传统村落破败或废弃。民俗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小,参与人数逐年递减,活动举办具有程序化,难出特色。以生态旅游挖掘地域文化潜能已迫在眉睫。

3.3 产业经济

香格里拉生态牧场所在行政区为国家级贫困县,受自然条件和生产力限制,财政收支长期入不敷出,尚有近四层农牧民未解决温饱。依托原始森林和天然草甸,香格里拉地区以林业和畜牧业为主导,种植业、手工业和旅游业多元发展,其畜牧业收入約占总收入的三成。近年来,随着生态资源矛盾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产业资源能耗逐年增加,以致生态失衡;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对农民增收的促进力和推动力有限,产业脱贫效果不明显。近年来,以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探索,具有低能耗、高产出的特点,为香格里拉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思路,以生态旅游为基础,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4 基础设施

近年来,香格里拉生态牧场及周边陆续建成了公路、车站、停车场、酒店、商业街、居住区等环境基础设施。目前,香格里拉生态牧场对外交通以214国道为主,旅游客流和原住民交通流线混杂。214国道沿途路支路间距不足,路网密度偏低,致使其交通承载压力逐年增加。香格里拉生态牧场周边尚无规模停车场,自驾游客的车辆只能停放在村镇道路两侧或牧场高原草甸周边,现有的小型农家乐无法满足游客的餐饮和住宿需求,商业购物场所以原住民自产自销的摊位为主,旅游产品管理难度较高。基础设施的服务和承载瓶颈限制了香格里拉生态牧场旅游产业的发展。

4 香格里拉生态牧场旅游开发策略

4.1 协同发展策略

香格里拉生态牧场发展具有广泛的矛盾和多元的需求。自然资源保护与旅游景点开发,文化遗产传承与现代村镇建设,产业经济转型与原住民脱贫增收等存在诸多矛盾亟待解决。同时,外来游客对自然风光、地域特色、旅游设施,原住民对居住环境、文化生活、经济收入、基础配套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寻求诸多矛盾的突破口,立足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成为香格里拉生态牧场旅游开发战略规划的关键。

协同发展策略要求,旅游开发中突出重点、明确主线,条块结合,均衡发展。先是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寻求问题症结,抓重点、立样板,将各重点串联成线,形成区域旅游开发特色,再结合主线带动相关条块,展现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实现全面协同发展。

香格里拉生态牧场旅游开发围绕“生态旅游”的核心,以自然和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新型产业结构为框架,以基础设施配建为支撑,以脱贫增收为驱动力,实现生态牧场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一是以生态旅游,提高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的综合效益。适度开发是保持自然资源活力的必由之路,其原则是生态保育在面积和数量上占主导优势,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香格里拉生态牧场中,高原草甸和原始森林的保育面积占80%~90%,结合农牧轮作,以斑块镶嵌的模式在天然草甸中开辟游憩体验场地。在原始森林边缘开辟负氧离子氧吧、生态帐篷营等。同时,翻新现状碉楼和村落,改造为民俗和农家乐餐饮,开展周期性旅游节庆活动,塑造区域旅游品牌形象。

二是以生态旅游,实施产业结构升级。以旅游业为核心,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与传统农牧业结合,形成复合型现代经济产业结构。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各项乡土特产的品质,推动旅游产品制作由传统手工作坊向规模生产企业转型。为加强旅游配套服务,建立星级酒店、民宿、露营烧烤相结合的住宿和餐饮服务体系,依托天然草甸资源开发健康休闲和康复度假旅游产品。

三是以生态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旅游开发为契机,既要满足游客需求,又要改善原住民生活配套。完善香格里拉生态牧场及周边交通设施,增设停车场地,以现状乡道和村道为基础,构建慢行交通,倡导徒步旅游和自行车环游,沿途增设服务驿站,构建绿色的旅游交通模式。同时,延伸公交线路,实现村村通公交。按游客规模设置住宿、餐饮、商业等服务建筑,与原住民的医疗、养老、办公等社区配套设施相结合,实现配套建筑功能复合与双赢。

四是以生态旅游,推动原住民脱贫增收。香格里拉生态牧场旅游开发,能够激发地方经济的发展,一是牧场旅游门票的收入;二是旅游产品建立产、加、销、服四位一体的模式,推动旅游产品品类和技术创新,将分散的作坊式手工业和自发的商贸行为,转变为规模生产和集群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加的渠道。三是农家乐提供的餐饮和住宿服务,成为旅游配套支撑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能够稳步增加原住民的经济收入。

香格里拉生态牧场旅游开发战略,以生态旅游为核心,以点带面实现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有效脱贫增收,充分体现了抓住重点、明确主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

4.2 多层保护策略

如何保护和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关系到香格里拉生态牧场能够持续发展。多层保护策略是以自然敏感区为中心,建立核心保护区、缓冲保护区、适建活动区等多个圈层,形成保护区至活动区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香格里拉生态牧场旅游开发,先对自然敏感区进行评估识别。生态敏感区包括高原草甸、原始森林、草甸中的湖泊、野生动物栖息场所和迁徙通道等。生态敏感区设为核心保护范围,严禁开展建设活动,周边以一定宽度的植物群落、河流、山谷等进行隔离,设置明确警示标志。生态敏感区外围是缓冲保护区,其设置原则是草甸外围800~1000m,河道两侧500m,森林外围1000~1500m。缓冲保护区范围内,不适于开展旅游建设活动,但为了管理和保护的需要,可设置少量生态监测、科研建筑或管理用房。适建活动区是生态调节能力和稳定性较强的区域,对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可开展生态旅游游憩体验和一定规模的建设活动。根据核心保护区、缓冲保护区、适建活动区的分区要求,对香格里拉生态牧场现状原住民进行外迁和集中,禁止无序自由放牧,规划新建项目均位于适建活动区。

4.3 容量控制策略

容量控制策略是通过数据估算维持各类资源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平衡。各类资源是供给方,一定区域内的资源所能提供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人类活动是需求方,任何人类活动都需要所在环境的物质和能量支撑。如果供给方和需求方失去平衡,即将出现生态危机。生态旅游以现状资源确定游客承载量,以游客承载量确定各类设施的配建标准,使人的活动处于可控制、可调节的范围。

香格里拉生态牧场旅游开发中,以景区建设规模确定游客容量,以游客容量确定基础设施的配建规模。香格里拉生态牧场占地面积约2200亩,分两期实施,景区建设面积应扣除高原草甸和原始森林等生态保育面积,仅为占地面积的10%。采用面积法估算游客容量,日客流量约750人。根据游客容量,推算交通、住宿和餐饮设施的建设规模。根据游客日容量,进一步推算停车场和宾馆的建设规模。停车场建设规模为600~800平方米。宾馆规划床位为640张,按每张床位7.5平方米计,则需建设宾馆規模为4800平方米。考虑到香格里拉生态牧场中,尚无大规模建设用地,拟在香格里拉生态牧场周边另行选址配建。容量控制策略通过旅游开发经典模型和数学估算,能够确定香格里拉生态牧场的游客容量和交通、住宿设施的配建标准,形成较为科学的配件体系。

4.4 动态评价策略

动态评价策略是将评价模型和定量分析导入生态旅游开发全周期,以期评估实施现状、提出改进措施、实现循环开发的生态旅游管控策略。香格里拉生态牧场旅游开发采取四个动态评价,即旅游资源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动态监测评价、生态补偿评价。旅游资源评价是在项目前期阶段,以AHP层次分析法为核心,对香格里拉生态牧场的天景、地景、水景、生景等自然景观和建筑、民俗、饮食等文化景观进行评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环境影响评价是在项目建设阶段,重点监测建设活动对天气、土壤、水源、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和迁徙等的影响程度,并采取适宜的措施予以防治。使用后评价和动态监测评价是在项目运营阶段,使用后评价通过对香格里拉生态牧场的旅游者和原住民进行问卷与访谈,分析生态牧场自然环境和旅游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考察建设活动是否达到预期及有机更新策略。动态监测评价是对香格里拉生态牧场建成后,各类环境资源进行动态的监测,实时反馈环境质量,便于生态环境的持续保护。四个评价机制贯穿旅游开发的全过程,具有联系性和系统性。

5 结语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循环的发展模式,着力于解决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的协调问题、旅游经济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问题、旅游行为与原住民生活相互融合问题。本文分析了香格里拉生态牧场中自然生态、地域文化、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等现状,提出以旅游产业为中心,协调发展农牧、市政、经济等领域;构建以核心保护区、缓冲保护区、适建活动区多层敏感区保护机制;通过容量测算规范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以动态监测为基础,实现循环开发与全周期管理。

参考文献

[1] 崔洁.生态旅游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2] 王朋薇,贾竞波.生态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以达赉湖自然保护区为例[J].生态学报,2012(03).

[3] 廉同辉,王金叶,程道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12).

[4] 李永诚.试论生态文明、生态经济与绿色营销的互动关系[J].湖北农业科学,2010(03).

[5] 李洪波,李燕燕.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系统能值分析[J].生态学报,2009(11).

[6] 魏婷,朱晓东.厦门市生态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J].生态学报,2009(07).

[7] 项品辉.风景名胜区与乡村生态旅游的联动开发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8.

[8] 黄震方,黄金文,袁林旺,葛军连.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J].人文地理,2007(05).

[9] 杨方义.试析中国西南山地社区生态旅游合作社网络的建立[J].生态经济,2005(03).

①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香格里拉生态牧场旅游开发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5Y504)。

作者简介:刘翔鹤(1982-),女,云南人,硕士,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酒店方面的研究。

作者:刘翔鹤

香格里拉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论文 篇3:

普达措:破解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开发谜题

香格里拉是很多旅行者心目中必到的旅游胜地。而普达措,则无疑是这个梦幻家园里的后花园。普达措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的“国家公园”。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红山片区之硕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以碧塔海、硕都湖和霞给藏族文化自然村为主要组成部分,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绝佳的原始自然景观和原生态的藏族文化使普达措名声在外,备受游客追捧,也因此成为国家公园在此试点的重要原因。

现代旅游业发展到今天,保护与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对有争议的难题。从最初的基础景区布局,再到国家公园试点建设,普达措近年的发展势头迅猛,如何实现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的融合发展?

国家公园这个概念,从19世纪后期在美国发端开始,其遵循的严格保护与协调发展的平衡理念逐渐广为全世界接受,并成为当今生态旅游的主流。普达措国家公园也秉承了这一重要理念。作为中国第一个试点国家公园,普达措遵循“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的首要原则,公园在管理上同时实行“制度文明”与“精英管理”、“平衡社会各方利益”、“实效”等原则,公园管理公司制定并严格执行《公园管理暂行制度》,及时、灵活的完善补充管理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

目前,普达措国家公园实行公司化管理,与国内大部分景区不同的是:景区的收益首先用来实现原生态系统的完整保护;其次用来解决好周边社区农民的根本利益、处理好当地社区关系,以生态效益对群众的受益、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来加强社区群众的环保意识;第三,用来加强景区建设,使景区建设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旅游潮流。

在这样的建设理念下,近年来普达措国家公园获得了长足发展。全长69公里的公园旅游观光环线已经全线贯通,全木质防火、防滑、30年防腐的观光栈道建成使用。在茫茫苍苍的原始森林内,餐厅、氧吧、环保公厕、游客休息亭、服务站、欧Ⅲ排放标准的环保游船、观光大巴及其它旅游设施等等,这些一流设施处处体现着“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

与此同时,今天的普达措,仍保留有大量环境演化的遗迹和独特性生态景观,其中:仅野生植物就有2600多品种,科学价值极高。对各景区进行综合整治,加强对公园内特有物种的保护,扩大旅游知识展示区及观景点,集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不仅充分发挥了旅游科普和科研的功能,满足了旅游者旅游、休息及增加知识的需求,对提高生态意识,实施自然景观和资源保护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仍在摸索中前行,如何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明确国家公园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思考加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能力建设;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加快专业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步伐;建立资源与环境的监测和评估系统。这六大问题,是未来保证国家公园朝着良性循环轨道的方向发展的重要议题。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普达措国家公园,作为香格里拉旅游的“形象大使”,备受世人的关注和倾爱。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对我国实现旅游产业与生态保护的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苟正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东北农村生态性题材影视剧论文下一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