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华南农业教育论文

2022-04-27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代华南农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近代广西农事试验大体经历了清末“新政”到民国前期的艰难摸索、抗日战争时期的短暂兴盛和内战时期的停滞与缓慢发展三个不同阶段。在农业科技人员妁努力下,农事试验在农作物育种与品种的改良、病虫害的研究与防治、科学考察与农业布局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奠定了广西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为广西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代华南农业教育论文 篇1:

上世纪二十年代岭南《农事月刊》概评

摘要:清末以来,西学东渐,岭南开风气之先,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如雨后春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岭南的刊物杂志非常清晰地显示出这一现象。

关键词:岭南;农事月刊;概评

随着民智的开化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走出国门,学习先进技术带回国内,西方近代农业科技逐渐传入中国境内。国内一些知识分子也意识到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性地位,开始关注农业。全国上下掀起一股重农思潮,兴办农业教育,出版农业刊物,以弥补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已不能满足当时农业需要的不足。1922年7月1日,岭南农科大学发起创办了《农事月刊》。以“提倡农业起见,特刊行农事月刊,内容分为著作、林业、园艺、畜牧、调查、杂俎、新闻、行情、小说、粤讴、农歌等,及其他与农业有关系之专件均附载之”,成为岭南地区知名农业期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今人看来,《农事月刊》在当时,不仅开启民智,唤醒农民觉悟,指导农民农业生产,而且推动了西方农业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引进。

1930年停刊,历时9年共出75期,成为我国农学界历史较早的农业刊物之一,在近代中国农业科学研究和高等农业教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窥探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农业院校、农业科技发展的窗口。

以下笔者从《农事月刊》办刊宗旨和目的、其文章、著者分析、栏目设置和行文特点进行概述。

1《农事月刊》办刊宗旨和目的

《农事月刊》在办刊之初,就秉持着非营利性特点,在9年多时间里,《农事月刊》刊发了大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业和农业高等教育发展的信息,大量的农业资讯通过《农事月刊》得以介绍和传播,国外的农业技术也通过该杂志译介到中国,甚至一些农歌也得以流传。作为一个服务性期刊,连续发行9年,殊难可贵。该刊发行章程节选如下。

本刊绝无营业性质,发行方法如下:

(甲) 由本校直接分送各县农业机关,及农民查阅。

(乙) 凡以公私团体名义来索阅本刊者,请先惠邮费二分,并须缮具公函加盖印章图记,否则恕不寄上。

(丙) 各界人士如有关于农林蚕业等著作,或实地调查,及农事新闻市情等稿件惠来,本刊无任欢迎,并请注明姓名住址,以便通讯。各稿件本刊取录后,即酌送月刊若干期

(丁) 凡欲索阅本刊,除甲欵乙欵外,每号收回印刷费半角,全年五角,邮费在内。

同时,《农事月刊》充分考虑到受众的知识层次,在其投稿简章中写到,“惠来之稿或自撰或翻译,本刊均无任欢迎。但文字须浅而易明,篇幅请勿过长。”

从后来每期的选文来看,《农事月刊》很好地保持了创刊之初的精神和宗旨,既接接“洋气”(西方先进的农业技术)又“地气”(当时岭南农业的实际),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2 《农事月刊》的栏目设置、著者分析和行文特点

《农事月刊》作者文章从专业性极强的病虫害防治到农谣,从市场行情到小说,看似有些杂乱,但有极强的栏目设置选择性。首先是“农”字当头,几乎所有的文章选取都与农有关。从小说《蚕言》到文艺《村居杂诗四首》,从杂俎《我好想》到农歌《老农叹五更》,甚至译注《广东蚕》(布士维著,钟宝璇译),无不涉农深矣。

文章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指导性,如谭景文的《棉花种植法》到郭华秀的《番茄种植附波尔陀液制造法》……,不仅体现出现代科学知识,也体现出行文流畅简明易操作的特点。这些特点,与岭南农科大学《农事月刊》编辑们的倡导是分不开的,并且编辑们也亲力亲为,不断用“文风影响文风”,《农事月刊》编辑主任钟宝璇先生亲自操刀,几乎每期都有文章收录,先后写了《森林之七大功用》、《猪种改良法》等文章。正因为作者对该刊有清晰的定位,有先进农业技术理论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所以大部分文章通俗易懂且引人深思,如《新生活—去与农人为伍》(程葆元著),《养鸡好过做官》(傅宝光著),用生动的语言鼓励人们走近农人,发展实业。其中彭利先生的《猪瘟》一文,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意识到猪瘟的严重性,并且总结出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有些文章善于用图表等表现,丰富了表现手法,拓宽了表达思路,增强了刊物的表达效果,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实用性。

3综述

《农事月刊》栏目设置考究,集实践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文章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体现实用性与平民化,突出农业生产地域性的同时注重农业科技经验的交流。对西方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及引进、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农业政策的制定、对农民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以及对近代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贡献等四个方面,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华南高等农业教育和科研史上,乃至在中国近代高等农业史和科研史上均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我们今天了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业、农业高等教育与科研状况等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是窥探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农业科技和农业院校发展的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1]《农事月刊》,1922-1930

[2]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下册)[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

[3]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M]三联书店,1957

[4]罗志田.近代中国的学术、思想与社会[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5]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6]陶成.30年代前后的中国农村调查[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宄.1990(03)

[7]吴星云.“到民间去”:民国初期知识分子心路[J].东方论坛,2004,(03).

作者简介:林凤翔,华南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考古与遗产保护。

作者:林凤翔

近代华南农业教育论文 篇2:

近代广西农事试验的兴办及其成效

摘要:近代广西农事试验大体经历了清末“新政”到民国前期的艰难摸索、抗日战争时期的短暂兴盛和内战时期的停滞与缓慢发展三个不同阶段。在农业科技人员妁努力下,农事试验在农作物育种与品种的改良、病虫害的研究与防治、科学考察与农业布局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奠定了广西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为广西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近代广西;农事试验;发展历程;成效

位于桂中地区的柳州沙塘,可称为近代广西农业科学试验的摇篮,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聚集了广西省政府直属的主要农业科研、教育和生产试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广西的农业科学技术出现了一个兴盛时期。沙塘也成为抗战时期的中国“农都”,“战时后方唯一仅存的农业实验中心”,D)然而,随后的战乱和政权更迭,这段历史被淹设在大时代的尘埃中,直至新世纪才掀开尘封,为人关注。因此,对广西近代农事试验的研究,有助于理清其历史原貌及其历史价值。

一、近代广西农事试验的发展历程

大体而官,近代广西农事试验的发展经历了清末“新政”到民国前期、抗日战争时期、内战时期三个不同阶段。

(一)清米“新政”到民国前期:农事试验的蹒珊曲折

1903年,商部奏请通饬各省振兴农务,振救办法之一便是“土货之划分,种子之剖验,肥料之制造。气候之占测,皆施立试验场,逐一考求,纵人观览,用意美善,尤宜仿行”,“倡导在全国各地创办农事试验场。在此背景下,广西巡抚张鸣歧于1908年初创办了广西最早的试验研究设施一一桂林农林试验场。该试验场位于桂林东南郊的东乡,总面积21平方里,主要进行水稻品种比较及插、播试验,肥料试验,大豆及花生试验,造林试验等一些简单项目,后因水利未兴于1912年停办。

1920年。在省议员刘锦才等极力促成下,由留美回国的盘珠祁主事的广西农业试验场和广西甲种农业学校在南宁西乡塘正式成立。为扩大充实本省农林业,1921年南宁广西农业试验场扩大为“广西农林试验场”,广西甲种农校改为”广西省立农林学校”。同时在南宁、苍梧、桂林、柳州、百色、龙州等地,分别成立省立第一、二、三、四、五、六区林场。但随后不到一年,由于军阀混战,致使全部农林事业陷于停顿。

1926年,以李宗仁、黄绍蛇(1930年后为黄旭初)、白崇槽为首的新桂系击败各个竞争对手,武力统一广西。此后多年,新桂系一面和蒋介石明争暗斗,一面埋头进行经济建设。在农业方面,为谋求本省农业的发展,广西当局恢复了广西南宁农林实验场业务,并改名“南宁农林实验场,,陈大宁任场长。同年秋,在柳州羊角山原省立第四区林场设办“柳江农林试验场”,杨士钊任场长,隶属省建设厅。以后曾六易其名:(1)1926年10月,与梧州广西实业研究院合并,改称“广西实业院”,邓植仪司其事。为从事农林技术研究和实验,“广西实业院”内设有农务部,下设田艺、园艺、病虫害三课,并重聘省内外人才,大量征购种子、图书、仪器等,同时将南宁农林试验场及南宁、百色、龙州等地的省立林场划归实业院管辖。(2)1929年2月,实业院改组为广西农务局,组织系统包括农艺、园艺、蚕桑、兽牧兽医、林垦、农业化学、农业推广、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病虫害等部门。建设厅厅长伍廷颺兼任局长,副局长邓植仪、邹秉文,后因政局变乱而停滞。(3)1931年夏,重新恢复柳江农林试验场,杨士钊为场长。(4)1932年7月,柳江农林试验场扩大组织,增加农务,改名为“广西农林试验场”,总面积达7600余亩,杨士钊仍任场长,内设有农艺、森林、园艺、畜牧兽医、化验、病虫害六组。为实现区域农业试验,先后设立桂平和南宁水稻试验分场、贵县糖蔗试验分场、南宁棉业试验分场等,(5)1934年7月。依省调整令。广西农林试验场改名“柳州农场”,场址仍在羊角山,业务注重麦、玉米、花生、木薯、烟、棉、麻的改良繁殖。(6)1935年。位于羊角山的柳州农场受洪水浸泡,试验材料损失惨重,且羊角山区的地形与气候不适宜作试验研究基地,而市郊沙塘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的生态环境和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品种及生长过程的特点,在广西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柳州农场在该年冬迁移沙塘,并正式定名“广西农事试验场”。

在广西农事试验场几经变更、艰难摸索的同时,位于广西柳州市郊沙塘的广西农村建设试办区也揭开了序幕。该区可以追溯到1927年春成立的柳庆垦荒局。专办荒地调查,发放垦殖事业,并设沙塘林场。1932年3月,改为,广西垦殖水利试办IX",以沙塘为中心,辖沙塘、石碑坪,无忧村三区,伍廷颺任试办区主任。试办区成立后,以“建设新农村,改造旧农村,为宗旨,’先期从桂东南人口稠密的容县、岑溪、北流三县招来500户垦民,分区安置。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把原属人烟稀少,盗匪横行,虎狼出没之地,建设成一个“国人称扬闻名已久的新兴事业,。O\934年,,广西垦殖水利试办区”改名--为,广西农村建设试办区”,境内共有耕地、林地、果园、荒地2万多亩,一批科研设施, 4"占地300余亩的试验农场,为开展大规模农业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938年,广西农村建设试办区由“广西农事试验场”接管。自此以柳州沙塘为中心的近代广西农事试验体系逐步形成。

(二)八年抗战时期:农事试验的兴盛繁荣

抗战爆发后。西南重镇柳州成为抗日的大后方,华北、华东、华南大批专家学者云集广西,许多著名农学家荟萃柳州沙塘,沙塘成为这一时期广西农事实验的中心,其时主要的农事试验机构有四个:

L广西农事试验场。1938---1947年,马保之博士接任陈大宁为广西农事试验场第四任场长,当时该场已具有相当规模,是广西最完善的农业科学研究中心,以1943年统计为例,全场共有员工226人,其中职员93人,其中技术人员56人,包括其他机关派驻本场工作人员,行政及事务人员25人,技术人员中,技正10人,技士20人,技佐及助理26人。杂役,长工、警兵共计132人。”不包括山地在内。整个农事试验场占地面积2万多亩,其中建筑房屋用地168,13亩,试验用地3231,4亩,各种园圃812,49亩,水田及水塘418,3亩,其它812,5亩。场内设六组二股三室,即农艺、园艺、病虫害、农业化学、森林、总务六组,农场管理、推广二股及会计、编辑、图书三室,场内有关农业研究所应用之图书、机器、仪器等,均甚完备。这就为农事工作者掌握国内外农业科学研究动态。进行农事试验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对广西乃至中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

z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广西各系联合办公室、农林部广西省推广繁殖站。抗战爆发后,中央农业实验所西迁。

1938年2月,中央农业实验所在柳州沙塘设立广西工作站,主要协助省农业机构从事农业改进工作,尤注重农业良种之推广及促进增产,以应战时需要,办公室主任由马保之担任,下设稻作、麦作杂粮、病虫害、森林、土壤肥料五个系。1942年农林部决定在全国各省普遍设立推广繁殖站,便利在各省作繁殖、推广、调查及地方性的农事试验等工作。广西省推广繁殖站成立,下设农事股、总务股和垦殖股,由马保之担任站主任。后因部方调整,中农所广西工作站奉令并人农林部广西省推广繁殖站,工作站所有人员亦调入农林部广西省推广繁殖站工作,一切实验研究。仍照原计划继续进行。

3,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该院为前广西大学农科,农学院设有农学、森林和畜牧兽医三个学系,另外,还有农场、牧场。各系均设有研究室,其中农学系设土壤肥料,农业化肥、植物病理、昆虫、食用作物、特用作物、细胞遗传、农业经济八个研究室。森林学系设树木学、造林学、森林经济、测量森林利用及林产制造、林政学五个研究室。畜牧兽医系设六个研究室,即动物学、解剖、细菌、生理化学、病理、畜牧。该院因未受战时迁移的损失,一切设备,甚为充实,贵重仪器极多。抗战期间,先后在广西大学农学院任院长的有王益淘、周明群、童润之、汪振儒。当时聘请来院任教的国内名流学者甚多,除上述的几位院长外,还有农学系的肖辅、吴绍骚、翁德齐,林学系的马大浦,园艺系的程世抚,兽医系的郑庚等,此外还有黄瑞纶、孙仲逸、徐天锡、陆大京、黄亮等一批兼职专家,因而使广西大学农学院一时声誉大振。

4,广西省立柳州高级农业学校。从1940年开始创办到1949年,其宗旨在造就本省农村工作干部,分农林及畜牧兽医两科。省立柳州高级农业学校是广西较早的一所正规中专农校,它在抗战期间培养了一批初级农业技术人员。

广西农事试验场、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广西各系联合办公室、农林部广西省推广繁殖站(以上三单位当时简称“场、站、室”)、国立广西大学农学院和广西省立柳州高级农业学校,“均集于沙塘一处,系统虽殊。目标则一,彼此间之工作,力求取得密切之联系,以期人力财力得以充分利用”。‘嗶L研力量颇为雄厚,在国内外闻名遐迩。

除此之外,当时广西的农事试验机构还包括:(1)各区农场。广西全境共有六所,分别设在,!拓桂县、桂平县、宜山、邕宁县、田东县和龙州县。以上六所农场,是各区农业试验的中心机关,也是省农事试验场的工作分站。(2)家畜保育所。该所拥有各种机械仪器用具,其数量之多为国内所罕见,其主要业务是制造药料、防治牛瘟及改良猪鸡品种。(3)鱼类养殖场。1937年在桂平设立,从事鱼类人工孵化研究及鱼苗繁殖推广,1941年交农林部广西工作站办理。

(三)日寇侵桂到国內解放战争:农事试验的停滞

1944年秋,日寇侵人桂林、柳州,沙塘沦陷,沙塘农事试验机关、学校被迫疏散。第二年7月日寇败退后场、站回迁沙塘,广西大学农学院在抗战胜利后搬迁桂林。劫后归来,疮痍满目,人员星散,多年苦心经营的农业科研惨遭摧残,原有房屋设备及未能疏散之物质具被焚掠一空,图书资料也多有散失。据估计,广西农事试验场各项损失总计达525718177元。农林部广西省推广繁殖站损失1619000元,广西省立柳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损失107890000元。C7,1945年后,虽着手恢复,但终因元气大伤,有的机构复员、有的裁撤、有的迁徙,更由于内战经年,国库支绌,致使农业科学试验处于停滞状态,许多技术人员离职而去,这时期广西的农事试验工作陷于困境。

二、近代广西农事试验的实际功效

兴建农业试验机构。其目的就是为了改良农业生产,提升农产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从涉及的领域看,包括农作物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农业经济、土壤利用等;从学科看,有植物学、昆虫学、遗传学、土壤化学、生物化学等;从科研组织看,有国立、省立大学中专,中央农业科研机构,省级农科组织。场、站、室的经费来源虽各不同,但三方人员则在分工合作的原则下进行各项问题的研讨与试验,农事试验积极而有成效,不但在国内农业界曾树立良好的声誉,甚至国际上都曾给予密切的注意与好评。

(一)农作物育种与品种的改良

谈到农业改良问题,就是改良农作物为首要。场、站、室三机关及西大农学院的农业工作者,为此进行了许多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主要体现在水稻、玉米、小麦、甘蔗等品种。

1 水稻,水稻的育种与改良是近代农学家的研究重点。受地形与气候的影响,广西水稻生产周期短,这是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为获得优良品种,广西农事实验场,一方面对当地栽培的以及从其他地方征集而来的3285个水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和选种改良,最后检定长安粘、八月兰、大王粘等63个水稻品种;改良早禾!号、9号、14号,老禾1--16号,晚禾1----6号品种,并在广西中部各县推广,其产量较农家品种平均增加10-20%。另一方面,1938--1939年,引进并试种广州中山大学之水稻良种。经多年育种确定适合本省种植德黑督4号,白谷糯16号,东莞白18号等品种,其产量比普通农家高出15%以上,由中央农业实验所广西工作站主持,经过四年育种试验,从5000余品系中选出桂马房籼、中桂月湖籼二纯系,较当地优良种增产11-14%。o\j:述优良水稻品种,均被列为“全国主要改良稻种”,在当时及此后的几十年都是广西推广的重要品种。

z小麦。广西农事试验场的小麦育种始于1933年,在广泛征集本省各县农家品种的同时。又从美国及华北、华中各省征得良种二十余个做观察比较试验,到1939年秋,又与中农所合作,大批引种,计得491个品系。但此项材料经历年之观察比较,其产量均低劣。于是到1939年至1940年,引人中农所杂交种272系,经历年选汰,获得166号、199号两品系。其产量比标准种高10%,,-25%,在区域试验中,产量成绩颇佳,而且早熟。小麦的单穗采选从1933年开始至1938年。从八个县份征集,共得35285穗,经连年选汰,桂3566、桂3956纯系产量最高,其中桂3566超过标准种产量的27,29%。桂3956超过标准种产量的19,88%。p,

3,玉米。大约在1930年前后,我国农学家先后开展玉米自交选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认为采用自交系杂交育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极其重要措施之一。为此,许多农业科学家在极端简陋的试验条件下。从事玉米品种改良工作,如范福仁等在广西农事试验场选育玉米自交系,配制了十多个玉米双交种。而广西农事试验场的玉米育种也是从1936年开始的,”近十年来专致力于自交、侧交单交及双交。循序按部进行,至民国卅一年已造成双交种二百余个,在各地举行比赛试验之结果,其最优者在柳州超过当地玉米产量百分之五十六,在宜山超过百分之四十一,在桂林超

过百分之二十”。叫

,4,甘蔗。民国初年,甘蔗已成为广西重要的经济作物,桂南、桂北均有种植,种蔗制糖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1934年,广西农林实验场先后从爪哇、台湾等地引进甘蔗品种92个。建立品种资源材料观察圃,设置甘蔗品种比较。1941--1942年,在贵县、南宁、宜山、恭城等县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综合四个县的区域试验结果,以POJ2725、POJ2878及POJ234三个品种产品为最佳,其平均每亩所出白糖量依次为267655公斤、25375公斤和2465,85公斤,分别较竹蔗的亩产2096,65公斤增产27,65%、21,02%及17,06%,叫且糖质优良宿根力强,无黑穗病。省政府极力推广POJ2725、POJ2878品种代替竹蔗,至此,历时两千多年的传统糖蔗品种竹蔗逐渐被淘汰。

(二)病虫害的研究与防治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广西农事试验机构主要工作包括:注重作物病虫害的调查、进行抗病抗虫育种、加强病虫害技术的研究。

1 重点病虫害调查。广西农事试验场的植保专家,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对广西主要作物虫害的分布状况、生活史、生活习性、生理特性和危害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如1938年农业昆虫工作组通过对桂北、桂中、桂南进行农作物病虫害调查。发现47种主要害虫和26种主要病害。其中主要害虫有:水稻15种,棉作11种,甘蔗5种;主要病虫有:水稻、甘蔗、棉花各4种,小麦6种。1938年6月,陆大京博士在500--50000尺五种不同高度的柳州上空捕获真菌孢于12类,此“高空真菌之观察,在我国几无记载,即在欧美,亦颇鲜见”。t~1939---1941年,黄亮对桂东南、桂东T匕、桂中等29个县的主要柑橘产区进行调查,共发现柑桔类果园病虫害3种,并为此写出“内容丰富、分析严谨”的调查报告和绘制(广西柑桔类病害分布图),至今仍是研究广西柑桔类病害种类分布和危害的重要文献。

2 抗病抗虫育种。在对作物病虫害调查的基础上,广西农事实验场和中农所广西工作站、推广站的研究人员,积极进行抗病抗虫品种作试验,成效突出。小麦:从1933年的中央农业试验所开始进行,到迁移到广西沙塘后继续试验,经过马保之、范福仁九年的努力,选出4个抗黄锈病及褐锈病品种,1942年开始将抗病品种与高产小麦品种杂交,1944年得出杂交良种166号和杂交良种199号。玉米:玉米螟是国际公认的农业主要害虫之一,1938-"-1940年,中央农业实验所邱式邦在广西柳州沙塘农业试验场对玉米螟的发育规律、生活习性、寄生天敌特别是赤眼蜂寄生的关系等进行系统研究。邱氏在我国最早应用抗螟品种以减轻玉米螟害。他观察了34个玉米品种的抗螟性,发现品种间的抗螟能力有明显差异,主张用玉米螟在寄主上的生存率作为衡量抗虫性的指标,这一指标后来一直为玉米螟抗性鉴定工作者沿用。

3 防治技术研究。主要有生物防治、药剂防治、杀虫器械研究和农业防治。生物防治:1941年春夏间,柳支英、张之光、徐玉芬等在柳州沙塘发现豌豆蚜虫被一种真菌(经黄亮鉴定为蝇菌属的一个种)寄生致死,这是国内也是广西联系到以菌治虫的第一个报道。1942年,高文彬在柳州沙塘发现仓储小麦害虫麦蛾被谷痒螨寄生,这是广西益螨的第一个报道。药剂防治:1934年至1935年间,陈金壁利用毒鱼藤、油茶、麦麸、辣蓼、枧砂、烟草等6种广西土产原料,与石灰、番枧(即肥皂)、清水,配制成13种杀虫药剂,对蔬菜、果树、旱粮等,以蚜虫为主的多种害虫兼有较好的触杀和胃毒效果,且对作物无害,成本低廉。1939年秋至1940年冬,柳支荚、徐玉芬和黄瑞纶分工合作,在沙塘进行豆薯种子的杀虫研究和化学分析,这在国内外实为首次发现,曾引起广泛的关注。杀虫器械研制:最为突出的是1934至1935年刘调化研制的稻苞虫耙式梳、稻篦箕和拍板。这三种器械都曾在广西大面积应用推广,极受农民欢迎,被誉称为“驱除稻苞虫之利器”。农业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试验,最早的是1935年黎国涛研究广西三化螟时进行的。

(三)农业调查与布局

20世纪20至40年代,广西农事实验场、广西大学农学院曾数次单独或与省外其他研究所,对广西的农林生态环境、植物分布进行科学考察,收集了大量珍贵的科技文献资料,并对广西水稻品种与种植进行调查,为合理布局、科学指导广西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L农林生态环境和植物资源的考察。从1927年12月Ⅱ0日起到1928年12月底止,除宜州北因匪患不能前往外,共对全省50个县的农林矿产进行调查,发现三江、融县的森林资源、溜江、鹿寨的油桐资源丰富。同时对南丹、河池东兰之水稻,柳庆各局的畜疫先后进行调查。编辑成卷出版,并征集各地产品制成标本200余种,分由各部研究。1940年由马大浦、林渭访、吴增亮主持,对桂西北、桂中26县历时两个月的森林调查,所经之地,森林荒废,雨水无法保持,大雨则“农田一片汪洋,”缺雨则“酿成旱灾”。因此“必须下绝大决心”,“建立农业生命线一造林”。这在当时国内颇有独到之处。

1935年广西大学植物研究所成立后,每年都派遣采集队到植物资源丰富的大瑶山采集动植物标本,至1940年。累计采集的植物标本已超过一万五千余号,后来汪振儒、钟,济新等将其整理成(广西种子植物名录)。“名录”记载了裸于植物9科23种,被子植物64科358种,其中采自平南、修仁、象县境内瑶山的。计有裸子植物3科4种,被子植物39科130种。03垮之是解放前广西最有系统、内容最丰富的一本植物名录。极具学术价值。1938年7月,在广西大学农学院马大浦教授主持下,调查人员对大明山的地理位置与面积、山川之形势、地质及土壤,气候及森林面积、蓄积量、森林植物、重要物种名单、林相变迁推测等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并对大明山的利用与更新,其中包括主要物产之利用、副产物的利用、更新法之采取、开发之意见、对于天然林及荒山之处理等提出了极富见地的意见。这些观点和意见对今日调查采集和开发瑶山,仍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z水稻品种与种植区域的划分。由于广西天然环境差异很大,各县耕作制度也截然不同,各地所需的稻种很难一致,所以水稻育种工作必须分区进行。从1938年开始,在广西农事试验场技正、广西稻作专业督导主任徐天蝎的主持下,对广西各县品种及种植情况经过3年的分批调查。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条件,各区域的育种方向、育种对象及主要品种等,绘制了(广西水稻区域图),将广西全省划分为5大水稻区域:(1)单季早稻籼稻区,包括全县、三江等桂东北16个县。(2)早晚糙连作及单季早中糙籼稻区。包括柳江、柳城等中部偏东11县。(3)早晚糙连作籼稻区。包括玉林、桂平、苍梧等桂东南的22个县。(4)单季中糙粳籼稻区。包括桂西北宜山、百色等33个县。(5)单季早中糙籼稻区。包括隆安、龙津等桂西南17个县。tL5) 这种划分,对科学指导农业生产有实际意义。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

三、简要评价

近代农事试验的努力和尝试,归根而言,即以近代科学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农业,从上述介绍看,在农业科学家们的艰苦努力下,近代广西农事试验取得的成就是不可低估的,然而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缺陷:首先,农学家们的科研选题。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提高农作物单产量的范围内,大都围绕种子改良、作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等生物化学技术方面而开展,对于机械技术即生产工具的现代化方面的研究则着力甚少;同时,即使在生物化学技术上其发展也有偏颇之处,如对提高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支柱之一一一一o:肥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种子改良,而优良种子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化学肥料的协调发展。其次,在研究方法与水平上,经验观察多于实验室研究,对规律的揭示不少还只停留在描述的阶段,多数具有经验性,而缺乏本质性的阐述,

尽管如此,作为由传统农业向科学农业逐渐演化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广西近代农业科学试验采用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对农业科技领域进行的研究,显然比传统农业时期对农业生产上的许多规律,有了更接近于本质的认识和揭示。这对指导当时的农业生产和对今天进一步的试验研究,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责任编辑 梅瑞祥

作者:潘桂仙

近代华南农业教育论文 篇3:

民国广东农业文献的种类及其价值

摘要 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现存民国时期广东农业文献的整理,摸清这类文献的数量及种类,并从学术价值、历史价值、现实价值等几个方面阐述这类文献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民国时期;农业文献;类别;价值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0.06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Kinds and Value of the Agricultural Litera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Taking the Collection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ANG Liu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South China Agriculture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42)

Key words The Republic of China;Agricultural literature;Category;Value

民国文献特指我国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出版的各类文献。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一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因此在近代中国若干重大社会变革中,均成为先行者,农业同样如此。民国时期,广东农科教育位居国内前列,是全国著名的三大农业教育与研究中心之一。先后成立了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仲恺农工学校等多所重要农业院校。其中数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现在的华南农业大学前身即是这两所学校,华南农业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多层次的农业人才,还留下了大量的珍贵农业文献。这些珍贵的农业文献详实地记录了晚清民国时期广东农业科学事业的发展历程,对研究该时期广东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经济、农业政策及指导当今农业生产、农业政策的制定仍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1 现藏民国农业文献种类和数量

华南农业大学现收藏民国农业文献约有1.5万册,其中广东农业文献2000余种(不含复本), 主要是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广东农林学院这几个时期购置或征集而来的中外农业文献。同时为满足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求,接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教职人员还会亲自上阵翻译、编写农科教材及专著;或组织师生共同协作收集、编撰各类实验报告、调查报告、试验农场概况、农业期刊等 。

1.1 农业教材及专著

民国时期可供农业高校选择的本土专业教材或参考书较少,因而现存当年正式出版的教材不多。究其较少的原因,据林学专家沈鹏飞教授所述,他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该校图书馆林业类馆藏做过一个大概统计。当时林业类图书约660种,然而民国时期出版的仅约10种,所占比例不到1.5%。沈鹏飞[1]分析主要是当时林业专业教材销路偏窄,编者得不到适当的报酬,有时甚至赔本,因此很多林学工作者不大乐于编写专业书籍,而趋于口授式印发讲义。林学如此,其他农科也亦然。然而,即使在如此艰难形势下,仍有不少教职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因地治宜地编写专业书籍,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林学系侯过编著《测树学》[2]、曾济宽编著有《造林学》[3]、邓植仪、彭家元著《土壤學》[4]、丁颖著《热带特产作物学》[5]、黄晃编《灌溉学讲义》[6]、赵烈编《家蚕生理学》[7]、彭家元编著《肥料学》[8]等,其中侯过的《测树学》和曾济宽的《造林学》这两本书是民国时期最早的本土化农业教材,农化系主任彭家元编写的《肥料学》,是我国第一部肥料学教科书,该书当时还被国内多所农业高校所采用,至今仍发挥重要的参考作用。

除编写教材外,农科教职人员和科技工作员还会根据研究成果编写或编译个人专著。编撰者身份有来自政府机构、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内容有作物类、园艺类、林业类、畜牧类、农经类等。作物类如:丁颖的《谷类名实考》《广东野稻及由是育成之新种》《水稻纯系育种法之研讨》《中国稻作之起源》《中国之甘藷》和白思九的《水稻研究》等;园艺类有丁颖的《农艺论丛》、伊钦恒的《实用蔬菜园艺学》、广东建设厅农林局的《荔枝椿象防除设计》《荔枝椿象之研究》《柑橘类凤蝶害虫防除法》、梁家勉的《烟草史证》等;林业类有陈植所著的《欧美林业教育概观》、郝景盛编的《森林万能论》等;畜牧类有广东农林局建设厅的《实用养鸡学》、梁展文编著的《相马学》、岭大农学院的《乳业之科学智识》等;农业经济方面有冯锐的《广东糖业复兴三年计划书》等。

1.2 各类调研报告、试验报告等

受近代西方科学的影响,民国时期我国各地调查之风盛行。一方面,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解社会真实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法令,积极推进并组织人员开展调查。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甚至是学者个人出于学术研究的目的,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有经济、教育、农业、手工商业等领域。在这股社会调查潮流的影响下,早在邓植仪执政广东大学初期,就增设调查科,派出科技人员分赴广东各县调查农业、蚕丝、土壤、蔗糖、水源林、稻作类等概况,先后编撰多类调查报告书。现存各类调查报告约计120种左右(不计复本),既有综合性的农业概括调查,如民国十四年的《广东农业概括调查报告书》和民国十八年的《广东农业概括调查报告书续编》(上、下卷),包含了广东各县的农业基本情况的调查。又有分类的专门调查,如对广东土壤、蚕业、植被、农产、果业、糖业、畜禽、水产、农村市场、族群等问题的调查。当时调查的地域不仅仅局限广东省范围,甚至有关注到省外、边疆海域、国外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如“抗战”时期,学校被迫几度搬迁,异地办学,谢申等教员克服重重困难,对新办学地云南的土壤和稻作研究产生兴趣,撰写了《沿滇缅公路考察昆明至大理间农林及土壤概况报告》《澄江之土壤调查报告书》《云南省五十县稻作调查报告》;又如1928年国立中山大学农科主任沈鹏飞带队对西沙群岛实地调研撰写《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掌握该岛的地理、气候、物产资源和交通等情况,为当今南海主权范围的确立提供史料依据;再如民国十四年邓植仪出席国际土壤学大会在对沿途国外农业与农业教育情况的调查后撰写《出席国际土壤学大会暨沿途考察农业与农业教育概况报告书》等。

除大量的调查报告外,还保存了一批较为完整的广东农事试验场时期的试验报告书及部分《国立中山大学农科南路稻作育种场报告》《国立中山大学乡村服务实验区报告书》和学生实验报告书等,有水稻肥料、灌溉、园艺类、蚕桑类、作物类、森林类等,它真实地记录了晚清民国时期广东省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者为我国近代农业的振兴所的种种努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业科技发展的水平。

1.3 学术期刊

为推广农业科技、宣传、农业教育及介绍科研成果,民国时期出现了不少农业类刊物,内容涉及广东乃至国内外的农、林、牧、渔业以及农村建设等农业科技状况,对推动广东近代农业科技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刊物的主办单位有政府部门、农业院校,也有社会科研团体 。民国期间广东出版的有据可查的农业期刊有188种,经过核实,合并改名、变异刊名的同种期刊后,共有151种[9]。现存民国广东农业期刊完整的不多,华农所藏几种当时影响较大的期刊,如《农声》《农声汇刊》《农事月刊(农事双月刊)》保存较为完整。

1.4 学位论文

民国时期的学位论文是一批具有独特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献资料。它反映了民国时期广东农科学生科研探索历程和民国广东农科教育的实际情况,为研究广东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进一步了解农业教育的具体实施,农科专门史、近代农学家学术成长及对当今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华南农业大学现藏民国时期的本科、研究生毕业论文364册,262篇,涉及农业生产、科研方方面面。这批毕业论文最早的距今已有92年的历史,由岭南大学学生何洪涛(Hoh Hung To)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用全英文撰写,标题为A Study of Fish Culture in Kwangtung(《广东鱼类习性研究》),最晚的也有69年的历史。这批论文的选题广泛,有农学类、园艺类、渔牧类、蚕桑类、土化类、农业资源调查类、食品加工类等。写作语言有用中文,也有用英文撰写。字体有机打的,也有手写的。手写是以毛笔或钢笔誊写,还配有插图、相片、表格。字迹工整,少有涂抹之处。引文、注释和

参考文献非常规范,体现了当时农科学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良好的英文功底。对研究广东民国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农业人才培养环节、农业科研历史、近代农学家学术成长,以及对当今高等农业教育改革都有重要借鉴与参考价值。

1.5 农业推广科普丛书

早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国立广东大学时期成立了农业推广部,其目的在将学院平时研究试验所得,推广于全国农村,灌输于全国农民,使一般农民之耕作,成为合理化科学化,以收农事改良之效,而增进全国农业生产[10]。 农业推广部下设编辑部,负责《农声》月报刊行工作外,还根据我国农业教育不发达,农民缺乏基本农学知识的国情,为农民科普农业常识,出版发行一些用粗浅文字撰写而成的通俗易懂农业浅说之类科普刊物。这类刊物很受农民欢迎,农民只需付少量邮资就可免费赠阅。现已刊行28种,每种每期各印千册以上,发行至广东、广西、安徽、浙江等21个省区,甚至远至国外[11]。这些刊物大致可分为8类,有作物类,如《种麦》《种棉》《增加稻作收成法之一》;園艺类,如《果植剪枝法》《草菰栽培法》《种椰菜》;畜牧类,如《养鸡须知》《牛瘟》《猪瘟》《兽疫预防法》;森林类,如《有加利造林法》《纪念树保护法》;蚕桑类,如《养蚕纪要》《广东种桑指要》《广东蚕种制造法》《蚕病预防法》;农产制造类,如《罐头制造法》;肥料类,如《肥料》《绿肥》《化学肥料》《怎样造成一种混合肥料》《化学肥料使用法》《施肥须知》;病虫害类,如《细菌》《波尔多液》《禾稻害虫》《治虫法》《剃枝虫除治法》等。

另外,政府部门和一些科研机构也编有类似的科普刊物,如广东省地方农林试验场《广东造林法摘要》、广东建设厅农林局推广丛书《果树繁殖法》《森林保护须知》《稻田养鲤实施法》等,广东省蔗糖营造场编印的《甘蔗种植浅说》《广州三角洲之甘蔗栽培》《甘蔗害虫防除法》等,将这些科普刊物分送农家,使一般稍识文字的农民都能看懂,使农业技术得到推广。

1.6 地方志

地方志是农业研究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广东省地处祖国南疆,襟山带海,物产丰富,人文荟萃,历史源远流长,历朝历代都很重视修志。我国第一部有据可考的地域性物产志《南裔异物志》,就是东汉时期南海郡杨孚所撰。民国时期广东全省共有50多个县、市修志,52种地方志被出版。内容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具有极高的科技 、经济史料价值 ,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高度重视 。

1.7 其他材料

华南农业大学所藏民国时期农业文献,不仅局限于书籍、期刊,还有民国时期学校教学、科研相关历史照片、名人书信论文原稿、教学计划、会议材料等原始档案材料。这些材料主要分布在该校档案馆、图书馆、农史研究所等处。另外,该校历史上曾聘请大量外籍教师,本土教师大多数也有国外留学经历,因而也从海外收集了不少相关资料。

2 馆藏民国农业文献的价值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西学东渐、传统与现代碰撞最为剧烈。民国时期的文献是一批极为重要的文献,其思想文化价值不在善本古籍之下[12],这个时期形成的的农业文献记载了近代农业的发展变化,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2.1 学术价值

曹幸穗[13]认为在今天可资利用的民国时期农业史研究资料中,数量最大、价值较高的当推这一时期各种各样的农村经济调查报告。其实不光农村经济调查报告利用价值高,还有一些土壤、蚕业、水源林、植被、农产、果业、糖业、畜禽、水产、农村市场、族群等问题调查也非常有价值。如《广东农业概况调查报告书》及续编、广东各县土壤、水源林等调查报告书。这些调查资料之所以至今也有利用价值 ,也是由于它们所采用了现代科学方法,如现代农学、经济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调查方法和手段,科学性较强,学术水平很高 ,这与中国传统文献有着本质的区别,是研究民国时期农业问题不可缺少的一手资料。民国农业调查资料中 ,除一部分已公开发表过外,还有一些比较珍贵的资料至今尚未公开。如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和岭南大学农学院各个时期一些学生毕业论文。这些毕业论文都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之下,受过训练的大学生对家乡或其他较熟悉的区域开展调查研究而撰写出来的调查报告,绝大部分没有公开过 。这些珍贵的一手资料,对当今研究地方区域文化史 、经济史、农业史等仍具有重要价值 。

2.2 历史价值

民国文献距今已有百年,由于这个时期纸张的特殊性,各大图书馆能保存到现在的民国文献数量并不多,因此从文物角度看,民国文献继古籍之后日益受到世人瞩目,已经被列为文物[14]。在收藏界里,民国文献的价格也正逼近古籍,版本学也扩展到民国书籍。从中也产生了“新文学版本”说,类似古籍版本鉴藏看重纸张、墨色、字体、版式、牌记、讳字、序文、印章、题跋等,新文学版本有自己一套诸如初版本、签名本、毛边书、禁书、大型丛书、伪装书、白印本、线装诗集、编号本、自用本、藏书票本等术语,自成系统,成为了版本学的新分支[7]。

現存的民国图书中有一部分是赠送给华南农业大学前身,其中一些图书有赠送者亲笔签名和印鉴,属民国签名本图书。这些赠送者是民国时期广东地方官员或民主人士,如民国时期广东“木薯县长”刘禹轮签名赠送母校母院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的《丰顺四年》;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亲笔提字的《实用养鱼法》等书。从这些签名本、提字本可以考证出赠送者与该校的一段交往轶事,以及当时赠送图书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是研究华南农业大学民国时期历史的珍贵文物,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也是有待开发的宝库。

2.3 现实意义 这些文献记录了老一辈农业教育、科技工作者对广东近代农业科学体系的一个长期思考和实践的过程,是智慧的结晶。不仅丰富了业界对民国时期广东农业概况的认识,同时也是研究民国广东至当代农业生态变迁及农业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史料。百年后的今年,或许仍会遇到相似问题。因此,它对当今“乡村振兴战略”中涉及的农业技术的推广、政策制定、农业生产、实施仍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3 结语

民国农业文献,在中国农业文化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广东省民国时期的农业文献是前人流传下来的一笔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和一段珍贵的民国记忆,同时是广东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详实地记录了民国时期广东省农业科学事业发展历程,对研究该时期广东农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经济、农业政策及指导当今农业生产仍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为了避免历史文献出现“民国断层”,保护、开发和利用民国文献是各级文献收藏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批颇具特色的地方文献,很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沈鹏飞.广东近百年教育史略[M]//华南农学院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农史研究:第一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192.

[2] 侯过.测树学[M].广州:国立广东大学出版委员会,1924.

[3] 曾济宽.造林学[M].广州:国立广东大学出版委员会,1924.

[4] 邓植仪,彭家元. 土壤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组,1931.

[5] 丁颖. 热带特产作物学(油印本)[M].广州:国立广东大学农科农艺系,民国年间.

[6] 黄晃.灌溉学讲义(铅印线装本)[M].广州:国立中山大学,民国年间.

[7] 赵烈. 家蚕生理学[M].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28.

[8] 彭家元.肥科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9] 李肖,刘锋. 民国时期广东出版农业期刊存藏状况调查[J]. 图书馆论坛,2014(12):116-123.

[10] 国立中山大学秘书处.国立中山大学现状[M].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3:97-98.

[11] 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推广部.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推广部概况[M].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推广部,1935:105.

[12] 甘丹.民国文献面临灾难性毁灭[EB/OL].(2005-03-23)[2019-01-05].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19/3263744.html.

[13] 曹幸穗.民国时期农业调查资料的评价与利用[J].古今农业,1999(3):15-26.

[14] 张玉文. 民国文献的价值[J]. 图书馆学刊,2012(6):65-67.

作者:杨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研究所的农业科技论文下一篇:预算编制工程造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