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环境论文

2022-04-20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环境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面向区域经济的教育类型,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位置日益凸显。广东作为职业教育大省,虽然在发展规模和在校生人数方面成绩突出,但是区域發展不均衡问题严重。

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环境论文 篇1: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湖南职教

摘 要: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能担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平台,改革评价模式,倡导一种动态的、综合的发展性的理想评价模式,既能丰富评价理论,又能为湖南省14个市州和中等职业学校提供一种较为理想而客观的评价手段,能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与管理提供有效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同时,通过此项评价,推动湖南省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

作者简介:李琼(1978-),女,,湖南娄底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现在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从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工作。

一、背景分析

(一)时代发展对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已经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城市化、现代化两大浪潮推动下,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出更为激烈的竞争态势。职业教育传授改造世界的技术,最能反映变化着的社会生产力。我国在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加速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目前,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测评标准体系,各地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招生规模锐减、生源质量严重滑坡、教育资源大量流失等问题比较突出。要解决以上问题,应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劳动大市场的供需状况,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职业教育资源,树立职业教育适度超前的新战略发展观,构建一种系统而较为客观的职业教育现实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发挥职业教育在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支撑作用。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一个加快发展、提升内涵的阶段,“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要求有动态的、发展性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与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

(二)国际教育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为职业教育评价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指标体系作为测量、管理、预测的手段,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受到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我国教育学界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成果。目前,国际上由国际组织制定的比较权威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指标体系。它吸收了众多国家的参与,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形成的指标体系的分析模式,即CIPP分析模式(背景context一投入input一过程process一产出product),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统一性。该指标体系1997年的版本由7个一级指标、41个二级指标组成。7个一级指标中分别为教育人口、社会与经济背景、教育财政与人力投入、公民的教育参与和进步、学校环境与学校组织、教育的社会产出及个人产出、学生的学业成就、教育机构的毕业生输出。该指标体系2000年的版本由6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组成。6个一级指标为人口背景、教育经费、受教育机会、参与进步、学校的学习环境和组织管理、个人产出、社会产出和劳动力市场产出、学生成绩。2003年,该指标体系发展成4个一级指标,即教育成果(产出)和教育的影响、投入教育中的资源、教育机会、参与和发展、学校的学习环境和学校组织。

第二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教育指标体系。由UNESCO的教育统计机构(The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以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97修改版为基础而制定。该指标体系分为5个部分22项指标。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教育供给(资源)、教育需求、入学与参与、教育内部效率、教育产出。该指标体系从社会大背景出发,考察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的影响和效果。该指标体系指标较少,简洁直观,但无法全面系统反映教育全过程的弊端。

第三种是世界银行(Word Bank)的教育指标体系。主要由5项组成,即教育投入、受教育机会、教育效率、教育成果、性别与教育。由于它的制定机构是世界银行,是一个金融机构,因此更注重投入与产出的效率,但指标体系的结构松散,不够严密统一。

这三个指标体系,共同关注的问题是:教育投入、教育的参与和受教育机会、教育的成果及产出。

(三)国内教育尤其是区域职业教育的指标体系研究实践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由于京津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教育也就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各地区的教育任务也就各不相同,因此,针对各地具体实际而制定的区域教育指标体系也各有侧重。

中央教科所的一个课题在对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若干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指标,提出了一套指标体系,即教育投入指数、教育规模指数、教育成就指数和教育质量要求四个方面。该指标体系强调的是教育质量的改进,教育体系的完善,教育理念的更新,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变革。李琳等研究者就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指标体系由目标层、2个一级子系统层、4个二级子系统层、13个三级子系统层和68个具体指标构成,即受教育机会、参与与进步、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教育效率与教育产出、终身学习体系、区域教育系统与经济系统间的协调、区域教育系统与社会人口系统间的协调、教育观念与教育法规、教育结构、教育人力资源、教育物力与财力资源、经济环境、社会一文化环境、人口环境。

赵红梅等人根据ANP(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网络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基本情况、经费情况和办学效益三个方面出发,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地区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选取了10个原始指标或生成统计指标,建立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即每万人拥有学校数、毕业生数占人口比重、在校学生数占人口比重、专任教师数占人口比重、人均教育经费收入、每万人年末校舍面积、人均年末固定资产总值、人均年末图书册数、人均本年购置专用设备金额、人均教育经费支出。

陈嵩等人关于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就结构协调、发展规模、拥有资源、财政收入、资源质量5个方面分为5个一级指标,即中职招生比例(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人数的比例)、中职招生强度(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占该年度满足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之平均适龄人口的比例)、中职资源强度(中等职业学校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固定资产总值、校舍面积和专任教师人数)、中职投入水平(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占扣除高等教育后之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总额的比例)、教师质量(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水平)。

二、开展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的意义与总体目标

(一)意义

我们将探索一个专门针对湖南省职业教育发展现实水平的评价体系,将动态的、发展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作为符合本省经济、文化和教育实际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标准,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引导我省职业教育的改革,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高我省职业教育质量,使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二)总体目标

研究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评价体系,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特点,坚持“以评促建、以评推发展”的原则,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价,推动我省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建构。

三、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思路

立足于湖南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确定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加强市(州)以及县市区域之间发展水平的比较,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可行性、稳定性并存的原则,设计出一套适合湖南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量化和可操作性评价指标,对湖南14个市州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合理的评价,推动全省职业教育的改革,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可持续性均衡发展,提升我省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能力。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选择与设计必须以区域教育理论、系统论等为依据,设置的指标要能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相关的所有内容的指标体系是比较难的,我们设计的指标体系望能大致涵盖反映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面。

2.客观性原则。我们尽量设计可测量的指标,而不是描述性的,定量的评价指标可以减少主观任意性的误差。

3.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尽量做到简单,易于操作与量化。抓住反映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力求指标的独立性与代表性,尽量采用采集数据比较简单且真实的综合性指标。

4.稳定性原则。教育系统具有周期较长和相对稳定的特点,我们构建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时期应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才能真实地比较和分析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当然,这不是说构建了的指标体系就是绝对不变的,可以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

(三)指标体系设置的理论依据

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涉及的方面很多,涉及诸多的相关联的因素。我们以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2006年《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2007年《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为依据,从职业教育发展规模、质量与效益、资源水平三个方面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四)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说明(见右表)

1.发展规模指标(A1)。学龄人口相对数量指该段学龄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反映该区域职业教育人口需求。中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指该段在校生总数与政府规定的该段学龄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此指标反映的是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和初中后分流的合理程度,是区域教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中职招生比例是指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这一指标反映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结构协调发展水平。

2.质量与效益指标(A2)。人才质量指标反映的是职业学校学生尤其是毕业生掌握职业技能的程度。校均规模和校均覆盖人口指标反映的是职业教育的普及程度和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为本地所提供的“容量”。在校生年巩固率反映的是职业教育招生的巩固程度,中职的学生流失率远高于普高,中职学生的流失率应控制在5%以下。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反映的是学校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吻合程度和社会认可度。职业培训指标反映的是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程度,区域经济现代化的进程需要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生产,需要增强失业职工的再就业竞争力,需要提高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3.资源水平(A3)。人均GDP反映该地区的整体生活水平和能提供给职业教育的资助能力。职业教育占教育经费、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和贫困生救助经费反映的是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努力程度和重视程度。生均预算内经费反映的是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受到的资助数量。学校固定资产总值、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图书量和实习实训基地数反映的是学校设施设备的投入状况和重视程度。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反映的是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建立校园网的比例反映的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程度。省级以上示范专业和重点项目的占有率反映的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的先进程度。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和专业教师技能教学水平认证率反映的是职业教育优质教师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师资队伍是职业教育保持特色,顺利完成学校培养目标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生师比反映的是学校发展规模和教师配置的合理程度。

作者:李 琼

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环境论文 篇2:

广东省区域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面向区域经济的教育类型,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位置日益凸显。广东作为职业教育大省,虽然在发展规模和在校生人数方面成绩突出,但是区域發展不均衡问题严重。在介绍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和国内外职教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广东省经济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和区域职业教育合作三种发展模式,并进行优缺点分析,以期为现有条件下高职院校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等职业教育;职教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社会各方关注,发展势头强劲,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已然跃居世界第一位,职业院校的数量、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近年来持续走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面向区域经济,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一、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联性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越多,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这也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反之,如果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则高职发展规模也会萎缩。

(二)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智力支持

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双重作用下,一国或一个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金和土地,而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区域内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及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二、国内外主要职教模式分析

职教模式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一个区域甚至是一所学校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规范化的标准形式,它涉及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管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

(一)国外代表性职教模式

1.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职教模式。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加拿大的CBE模式,都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人才培养具有通用性、灵活性、适应性。

2.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职教模式。如以德国为代表的德语圈国家采用的“双元制”,职业院校需根据企业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岗位培训和岗位实践,劳动专业化程度高。

3.以市场调节为主导、国家主管的职教模式。如,英国的BTEC模式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4.以职业学校为特征的职教模式。针对不同职业的特点,职业类院校进行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区域内的产业实行产学合作实现联动发展,如韩国的专门大学,日本的专门学校、专修学院,以及新加坡的教学工厂。

(二)我国代表性职教模式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基本延续了亚洲以职业学校为特征的发展方式,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和借鉴他国经验,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

1.“订单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根据校企双方签订合作“订单”,采用“课堂教学+企业实践”的教学方式,强调职业针对性和技术应用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所需人才。

2.“产学(研)结合”模式。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互利关系,利用企业的实地操作环境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共同制订教学和实训计划,共同开发理论和实践课程并参与实施,实训和科研实现有机渗透。

3.“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先在企业实践、然后再到学校学习,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实训基地建设,并提供实训设备、进行技术指导,参与育人的全过程,将教学场所和学习场所从学校延伸到企业。

4.“职教集团”模式。由政府机构、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等联合组建职教集团,在集团相关章程约束和指导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

5.“区域合作”模式。不同国家(地区)或同一国家不同区域之间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一种模式。

三、广东省区域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一)广东省区域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2)》对区域的划分,“珠三角”指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江门、中山、惠州、肇庆;“粤东”指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粤西”指湛江、茂名和阳江;“粤北”指韶关、清远、河源、梅州和云浮。

1.转型期间广东省区域经济现状。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省于2008年开始酝酿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依靠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中的加工制造环节以及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逐渐由珠三角地区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而粤东西北地区的本地劳动力则向区域内的第二和第三产业以及珠三角地区转移。

经济指标显示,珠三角地区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远高于广东其他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总量和层次双提升的特点。

2.存在的问题。广东省经济总量虽然全国排名靠前,但是大而不强,受经济环境、人力资源等条件约束,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发展后劲。与长三角相比,广东省在产业转型过程中暴露出了实用技术型人才相对匮乏,一线工人的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短缺情况严重;地方政府存在“短视行为”,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力度不足等问题。

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生产力过度集中于广州、深圳、东莞,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处于游离状态,相互之间的关联度较低,若政府强行主导产业转移行为不当,必然会造成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二)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广东作为职业教育大省,截至2015年底,已有职业院校共725所,其中高职院校81所,職业院校在校生257.63万人,其中高职院校在校生81.56万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想要实现由“大省”到“强省”的转变,就必须了解由于资源禀赋差异导致广东高职教育在区域发展不均衡方面的问题。根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统计结果显示,全省87%的高职院校处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在校生人数占比87%;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尚有两个地级市没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

在现有的高职院校中,部分学校热衷于提升办学层次而非强化自身的办学水平,对办学资源缺乏必要的重组能力,在学科建设上追求大而全,在专业设置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在教学资源配置方面偏好低成本投入;同时,以就业为导向,过度市场化的专业建设模式违背了适度超前原则,削弱了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贡献能力。

(三)广东省区域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

广东省内高等职业院校应立足于地方,认清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寻求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契合点,选择或探索适合学校的职教发展模式。

1.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相结合,注重校企资源、信息共享,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模式,可以实现校企“双赢”。美国的“社区学院”、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和日本的“产学合作”等都属于该模式。

该模式适合于省内知名度较高的高职院校与区域内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大中型或技术创新类的小型企业合作运用,有利于学校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有选择、有重点地搞好区域服务。根据学校与企业的实力,以及合作中主导地位的差别,可具体划分为:(1)学校引进企业的“产学(研)结合”模式;(2)工作和教学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模式;(3)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的“教学工厂”模式;(4)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的“订单培养”模式。

省内大部分高职院校都采用该模式,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表现更为突出,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校企合作仍然停留在表面层次,未能达到深度融合的程度;在社会需求调研、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内容确立、成绩考核评定等方面企业没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2.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职教集团的构成主体主要包括政府、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职业院校、社会组织和研究机构六类。按照组建方式不同,职教集团可分为:(1)围绕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特点,面向地区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区域型职教集团;(2)围绕区域内行业人才需求,由行业组织自行牵头建立的行业型职教集团;(3)跨行业或跨区域的复合型职教集团;(4)以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招生就业为合作内容的特色型职教集团等。

职教集团有利于打破部门、行业、区域和院校类别界限,推动广东省内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重组和共享。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先富带动后富”方式,以省内骨干示范职业院校为核心,相关职业院校为成员,联合行业、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组织组建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集团,要求职业院校主导,区域内行业、企业重点参与,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负责协调、监督。逐步将珠三角地区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带到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县级职教中心、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等。

从全国范围来看,较为有效的、值得借鉴的模式有以城带乡、三段式培养的“海南模式”,以行业为主、城乡联合的“河南模式”以及江苏职教集团等。但是也要注意,在省内不同区域建立的各职业教育集团要依据成员各自的优势、特点和分工,合理配置人、财、物和信息等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3.区域职业教育合作模式。“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即为实现区位优势互补,补偿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区位劣势而进行的区域之间职业教育要素流动,以完成不同区域间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架构的模式。目前主要采用三种形式:(1)省内经济区域之间合作;(2)不同省际之间合作;(3)中外办学。

珠三角和粤东西北高职教育发展可借鉴江苏“南北合作”模式。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和粤东西北地区职业院校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子方式扶助,教育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学校借助珠三角地区结对子学校名义进行招生,学生由双方分时分段共同进行培养,毕业生由珠三角地区的学校负责推荐就业。该模式可以实现省内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高职学生的招生方式、学习年限、培养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校长和教师也可以进行跨地区交流互派,有效提升了落后地区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此外,为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高职院校也可以就某些专业与国际上有特色或具有成功办学经验的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管理制度、考核方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等。但引入的大部分是办学成本低、易操作的经济类、管理类和信息技术类学科专业,缺乏全局眼光,容易重复建设,并无形中扩大了区域间差距。

四、结论

一个地区或一个学校采用何种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一方面要考虑区域内现有的经济层次和教育发展水平,以及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理念,二者缺一不可。

地方教育部门必须要加强统筹,在职业教育布局上要体现出区域产业体系的特点,避免无序发展、浪费有限的教育资源,无论选择何种职业教育模式,其最终目的都是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优质人才。

作者:赵琼 付扬

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环境论文 篇3:

建构面向区域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摘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与定位可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区域经济。文章结合区域经济的本质特征,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新时期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采用了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并以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相互作用关系为线索,将其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办学形式、人才培养作为突破点,深入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亟待改善的一些问题,对建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人才培养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高等职业教育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定位比较统一,一般认为是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对应的一类高等教育类型。从字面上讲,高等职业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基本术语,是一个复合概念。简单的说,就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本文中的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的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适应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是指高级阶段的职业教育。

从另一角度,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具有高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特征相融合的性质,是一种具有高等教育基础的、以职业技术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的系统教育。它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基础知识的够用和高级性;专业知识的实用和高等性等特点,兼具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角色。

(二)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的概念有多种不同划分。一部分学者认为区域经济是指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和以密切联系为基础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还有学者认为,所谓区域经济就是对特定地区国民经济的总称。各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因而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差异。尽管概念表述有所不同,但均强调了区域经济应受政策、地理位置、教育基础等诸多因素影响,强调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与差异性。本文中的区域经济,指的是有一定的行政区划,并有共同的经济支撑点和共同经济环境的地域经济联合体。

二、建构面向区域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等教育,其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推广科学技术都是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展开的。因此,区域经济的特殊性必然会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区域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以及经济效益等决定和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类型结构、质量水平、发展速度与规模。而且大量现实表明,区域经济条件好的地区一般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区域经济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是决定性的,只有当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时,并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条件,高等职业教育队伍才会壮大。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繁荣。简言之,高等职业教育依附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持,二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是共生的关系。

(二)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因此探讨如何建构面向区域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就必须基于对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分析。

1、基本作用

第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各行各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许多行业由初级工、中级工的需求向高级工转变,而这些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就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对科技知识的传播,来培养经济建设所必须的各类高级技术应用人才和劳动大军。这一点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其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资源。一方面高职院校可利用自身人才优势,接受市场委托,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由于具有一批科技人才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与市场需求结合较为紧密,可以及时的将科研成果技术化,迅速的将前沿理论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独特功能

一是为地方人才提供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提供的偏重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完全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实践能力,教学内容是成熟的技术,学生毕业后直接对号入座,无须实习期。由于企业对人才的教育效果是要求立竿见影的,即拿来能用的准则。而高等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实时、实用的科技知识传授,为初、中级人才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满足了社会之需。

二是满足地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无论是迫于工作的压力,还是出于提高自身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再投资,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其学制短、实用性强、面向职业等特征, “投资小,见效快”,教学效果易于评估、使其有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扩张,而不至于引起负面的社会问题。这样既满足了个人的文化消费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区域内的人口素质。

三、建构面向区域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建构面向区域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刻不容缓。那么,如何建构面向区域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笔者认为应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宏观层面

1、横向——高等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突出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其布局结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当密切。不同的区域经济有不同的经济特色,甚至在区域内部,也会有相当大的差异。要建立起区域内科学、合理、高效的高职教育布局体系,推动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教育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效益与区域经济相互协调。试想,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已十分丰富地区的重复建设,或是在完全没有经济供给能力的地区盲目设立高职院校,无疑都是对稀缺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在整体布局中,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就一定要把握好三个主要标准:一是区域社会需求的多少;二是区域经济供给能力的大小;三是区域已有教育资源状况。简言之,高等职业教育合理布局结构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在合适的地区配置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合适数量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2、纵向——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区域内产业结构、企业发展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不同的层次结构。由于教育系统的时滞性规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般要落后于经济发展一段时间。我国高职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主体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MBA、MPA、工程硕士等专业的持续热招,反映出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需求在不断增强,而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比例不足。笔者认为,当前作为三本的独立学院其实大可以承擔这部分的教育任务,依托名校资源,明确定位,培养未来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

(二)微观层面

1、办学形式

高职教育可划分为学历教育部分与非学历教育部分。学历教育一般指院校教育,是一种正规的、长学制的、以学校为主要基地的教育。非学历教育则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特定需要进行的一种短期培训。笔者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这两种形式都要举办,协调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目前对学历教育部分相对重视,对非学历教育的重要性尚认识不足,高职院校承担短期培训的任务很少。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在职人员都需要进一步培训。目前现状,这部分短期培训的任务往往是由企业内部的培训部门或是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来完成的。往往会出现由于社会培训机构的良莠不齐、企业内培师资力量不足而导致培训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其实这部分培训任务完全可以交由高职院校来承担,企业只需提出培训目标,具体的教学完全可由教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较强的高职学校来进行。

2、人才培养

国家规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保证个人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能将客观规律和原理转化为物化形态的、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是明显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所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必然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

第一,专业设置。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受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但最主要是取决于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的吻合性和超前性。因为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区域经济结构直接决定了高职教育专业的确立、调整与改革。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结构变迁与发展是高职教育调整专业的主要依据。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今天,新工艺、新行业、新职业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专业设置必须把握好灵活性与稳定性两个原则,有计划的设置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需要。

第二,课程结构。高职教育课程结构必须以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受教育者的需求为依据,以从事的职业岗位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为标准,分析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针对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课程。课程内容应以职业发展为导向,而不是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以学科体系知识为导向;应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根据不同专业来设计出应用和相关理论知识有机结合的模块,大量吸收与现实、生产实际紧密联系的新知识、新成果;重视地方文化学习、职业潜规则理解与基本人文知识培养。据此,课程结构主要可分为三个模块:职业道德人文教育(注重全面素质培养)、职业技能教育(以实用性为中心)、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注重未来发展性)。

第三,师资建设。我国对高职教育的师资要求是“双师型”教师,即拥有两张以上岗位通行证:教师系列职称资格证和工程师系列职称资格证。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应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应用的实践能力、宽广的相应知识面;既要有对工作现场的情况十分了解,掌握相关的操作面,也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一言以蔽之,就是能讲能做、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教师。这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第四,教学模式。面向区域经济,就不能是纸上谈兵,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向性。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有别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色,是与区域经济结合最关键的部分,也是目前亟待加强的环节。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实习环节直接关系着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实际能力。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一定要以实习教学为主,辅以课堂教学。具体可通过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切实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增加操作实践,减少演示性试验,着力于培养动手能力,将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条件成熟的还可以采取“订单培养”的模式。实行地方行业迁动的办学机制,校企联合,通过实践,树立起“校内专业权威、校外行业权威”的观念。坚持面向地方行业的思路,主动将高职教育扎根于当地企业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道德,从而完全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开平.對推进职业教育区域性发展的思考[J].考试·教研,2006(7).

2、王怀生.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互动效应[J[.经济论坛,2006(6).

3、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2005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及统筹发展[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于欣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息概念哲学定义分析论文下一篇: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