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化学生活化教学

2022-12-05

第一篇:中职化学生活化教学

中职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探究

【摘要】有机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它的发展促进了有机化学相关领域的发展。可是,有机化学理论性太强,有机化合物种类多数量大,反应复杂,副产物多等特点,对基础普遍较差的中职学生来说学习有机化学非常困难。因此,作为中职院校的化学教师来说,必须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努力探索创新,改进完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 有机化学 教学探究

对中职院校来说,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我们学院上有机化学这一学科的是制药班的学生,这是学习生物化学、药物分析、中药药剂学、制药工艺、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但是对他们来说接触化学的时间还不到一个学期,简直就是一门新课程。他们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较差,而有机化学却是一门理论性太强,内容较多较杂的一门学科,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甚至是厌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基本达不到效果。但这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所以,化学教师们必须不断探索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有机化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现状分析

对我院学生而言,学生基本都是初中生,少数学生还是只读了一两个学期就辍学在家又来到这里的,他们的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好多学生有厌学的现象,上课玩手机、发呆、睡觉也是很常见的,对少数想学习的学生来说学习和理解能力都很差,所以导致学习效果较差。

(二)教师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国家实行免学费政策,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多,导致师生比例严重不足。有的教师没有经过教师资格相关的培训和考核,有的甚至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1],缺乏一定上课经验。有的教师所学专业和所授课程根本不对口,甚至有的教师对本专业知识根本就不是很了解,在授课的过程中很难把握重点难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教师数量有限,很多教师同时上好几门课,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教师工作量大,基本没有时间好好备课,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教学设施分析

由于我们学院建校才5年多,教学设施配备还不够齐全,比如多媒体教室,一个学院多媒体教室总的还不到20间,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生动、形象的辅助教学。化学实验实施设备严重缺乏,尤其是有机化学实验室,到现在还没有一间真正能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实验室。众所周知,有机化学实验毒性强,危险性大,加之,中职学院的学生对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缺乏,在一般的实验室根本无法进行有机化学实验。

(四)教学学时分析

中职学院的教学时间是三年,由于外出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时间,但同时也有很多课程要上,使得学生学习任务加重,教学学时也相对减少,很难认真学习有机化学,在短暂的时间要掌握所学习的内容,这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五)教材分析

对我院来说,每年上这门课的学生人数有限,差不多就是100人,加上师资力量非常有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合适学生的自编教材,使用的是中职院校教材,这些教材大都是在本科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简化而来[1],没有一定的针对性,且难度较大。

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究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对刚毕业或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挖掘出比较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校内培训,同时加强听课、评课制度,让他们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同时要加强对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至于在课堂上更加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应用多媒体、实验设备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如今,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课件制作也是中职院校化学教师必备的一门技术[2]。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视频演示等现代化教学,使教学方法现代化和多样化,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利用多媒体制作有机化学反应动画, 将影像、动画、语音、图片等引入课堂教学,把一些比较抽象难懂的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具体的表现出来,多方位的吸引学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对有机化学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中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实验不仅能加强动手能力,还可以把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生动形象直观的表现出,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印象,激发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增加教学学时,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在这么短暂的每周160分钟的宝贵时间里,很难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所以,增加教学学时是很必要的,适当扩充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自编教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目前使用的教材内容多、难度大基本不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组织有机化学专业的授课教师,认真钻研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认真研究学生特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编写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材,提高学生课堂质量和教学内容。

(五)优化教学方法[1],提高教学质量

良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至关重要。传统式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跟着学,学生主动性较差,学习效率低。必须改变这种传统式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学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增加学生学习热情。比如,“参与式的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RCA(回顾联系应用)教学法”等,都可以起到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中职教师在进行有机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和教材的特点,编写适合学生的教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邹家涛. 关中职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 管理创新,2014.

[2] 刘新松.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机化学教学法研究[J].学科研究,2011.

第二篇:探析中职化学教学中项目化教学的运用

摘要:中职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普遍存在比较吃力,没有兴趣的现象,通过项目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学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开展。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 化学教学

一、 项目化教学内涵

项目式教学,就是学习者围绕某一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和得到一般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多用途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融合了多种教育理念。其实施的流程如下:

1.明确项目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同学讨论。

2.制定计划:学生制定,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

3.实施计划:学生分组及明确分工,合作完成。

4.检查评估:学生自我评估,教师评价。

5.归档或应用:记录归档,应用实践。

二、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化学项目的设计应以教学目标为准则,必须既含有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要包括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和技能。

2.实践性原则。化学项目学习应更多地从实际应用、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项口,不可卞观臆造、脱离实际确定项目。

3.可行性原则。化学项目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难易度,确保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经过自主和协作学习能够完成任务,并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

4.启发性原则。设计的项目如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将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设计的项目应有一定的启发性,蕴涵需要探索的问题,能启发人们去思考。

5.整合性原则。项目学习以项目为主线,把多种知识点融在一起,可以达到整合学习内容的日的;学生在进行项目学习时,既要思考,又要动手,还要创造和体验,所以就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整合。

三、项目化教学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1、构建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这是项目化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根据项目化教学的需要,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以利于项目化教学的开展,教师在构建学习小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师在构建学习小组时,要注重结构的合理性。(2)建立明确的小组合作规则。

2、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好组长的作用,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由“演员”变“导演”,这需要教师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性同时在任务的制定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只有根据目标有目的地运用化学进行分析,才能完成任务,才能达到学习效果。(2) 教师应设计出各种使学生讲话的冲动及表达的欲望的活动。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必须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空间,指导他们在有表达欲望的活动中得到结论。(3) 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易难合理。任务太容易或太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3、检查评估。(1) 把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结合起来。通过组长给小组成员打分,组内成员互评,通过评价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互促,形成评价成绩。(2) 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教师除了对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还要对小组学习过程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四、项目化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1.项目化教学能充分调动差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提高差生的化学成绩,较好地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化学课是以试验为基础的课,许多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实验、观察、总结出来的,小组活动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同时让小组内的成员互相帮助,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做的过程中也掌握了化学知识。化学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练,这样不论学生成绩好与坏,人人都参与,学生在活动中都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支配,将大大激发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能逐渐缩小学生化学水平的差距。

2.项目化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在布置任务的同时,给了学生充分的搜索资料,组织材料,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项目化的小组,使学生充分的调动自己的责任心,充分的改变了以往中职化学课堂上学生睡觉,玩手机游戏的情况,是他们真正的融入到小组中,化学课堂中。与此同时,小组活动活泼了课堂气氛,是学生较喜爱的教学方式。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愿望,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同时,学生们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目标和有更好的表现,他们在课前、课后就有兴趣去积极准备,互相讨论,大大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3、项目化教学活动提供了大量学生交流活动的平台,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小组成员不断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是相互的、平等的。既克服了有些优生不愿跟比自己差的同学进行操练的心理,又克服了有些后进生怕犯错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毛病,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项目化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每节化学课上能感受成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教学环境和语言的输入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使课堂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课堂小组组织得好与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它来自师生的共同创造,在课堂上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总之,中职化学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化学项目化教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益肯定会出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应云天.外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顾佩娅,朱敏华.网上化学写作与项目教学法研究,2002.

第三篇: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初探

摘要:‚教学生活化‛源于杜威

1897年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论。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只有回归生活世界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人生活需要和社会生活需要,其中包括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搞活课堂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走向生活化的三大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

生活化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中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这一培养目标中承担着一份重要的责任,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不仅要解决人文性与工具性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还应充分考虑中职生就业、从业、创业的需要,侧重职业素质的养成,突出职教特色。‛‚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提升人文素养,还必须围绕‘职’字,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语文观,以培养大批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为己任。‛但事实上,中职语文教学应有的价值远未发挥出来,沉闷呆板、耗时低效、教师难教、学生厌学是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此,笔者引入‚教学生活化‛理念,反思中职语文教学现状,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试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希望能够切实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支撑及内涵界定

‚教学生活化‛源于杜威1897年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论。杜威‚教

1 育即生活‛理论的基本含义有两个,一是要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相联系,关注教育对生活的影响;二是要求教育应体现生活、生长和发展的价值,建构一种美好的生活。我国学者陶行知先生也主张教育与生活联系,为社会服务,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中美两位学者,一者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一者阐述教育的生活意义,虽维度不同,但揭示的都是教育(包括教学)与生活的本质联系。以此衍生,后有刘国正、顾黄初、张孝纯、李镇西、王尚文等知名语文教育学家从语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出发,力举‚语文教学‛与‚生活‛接轨,回归‚生活世界‛的意义,主张‚教学生活化‛。

所谓‚教学生活化‛,笔者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参考前辈论述,谨将其内涵界定为:从中职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发展能力,完善人格,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需求的能力,为学生未来更好的生活作准备一种教学理念。这种理念,注重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背景的联系,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介入自己的生命活动、心灵成熟,实现人的社会化。

二、中职语文教学性质与回归生活世界之必要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几点说明和建议‛中明确指出,‚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适应日后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只有回归生活世界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人生活需要和社会生活需要,其中包括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而中职学生对本应极具人文价值、充满人性之美的语文不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

2 因为现行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丧失了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首先,从语文教学内容看,我们的语文教学关注的仅是书本世界、科学世界,课堂内容依然停留在词句理解、中心归纳和写作特点的分析上,死扣着教学参考答案,完成教参规定的所谓教学目标,而不关注这些教学内容有没有脱离职教学生的实际和心理需要,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对教师来说是在教教材,对学生来说是在学教材,这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觉得不是为自己活着,不是为现实活着,也不是为理想活着,仿佛是为教材而活着。

其次,从语文教学活动看,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仍停留在满足学生的认知活动上,通过认知活动,传递和习得书本知识,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结果的掌握,常常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学生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学习方式单一。知识在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已有生活经验的情景中传递着。生命意义的丧失和缺乏,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训练活动,使原本积极、丰富、富于变化的教学活动变得单调、贫乏、萎靡不振。

三、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

针对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本着‚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下面笔者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三方面来探讨中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职教语文特色

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他们在中学时接受的是普通教育,在大学时接受的是面向普通中学的师范教育,所以普教的教育理念在他们头脑中根深

3 蒂固。按理说,普教与职教的培养目标不同,培养对象不同,语文教学观念也应有所不同,但事实上却是职教教学普教情结,职教语文教学缺失了自己独有的特点,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对普教语文教学的借鉴都达到‚借用‛的地步,致使职教语文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语文教学生活化,其策略之一,首先要求教师快速转变教学观念,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时时记住自己是姓‚职‛的。应认真思考职教语文课程与普教语文课程的性质差别,职教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社会对职教学生语文能力构成有哪些期待,职教学生对语文教学又有哪些要求等问题,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为中心,生活需要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路,加快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步伐,勇于改革和创新。作为上级主管部门,也应有针对性地提供职教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培训、研讨的机会,带领他们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职教语文教学之路。

(二)优化教学内容,适应职业发展需要

教学内容疏离学生生活也是导致学生看不到学习语文对自身的意义,失去学习兴趣的一个主要原因。语文教学生活化,要求从职教学生的培养目标出发来调整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特别是职业发展需要,努力构建具有现实性、可用性、活动性的教学内容。是为策略二。

1、突出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口耳相传越来越成为当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谋求职业,表达见解,展现自我,都需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遗憾的是我们常常看到,由于语文教学长期缺乏系统的听说训练,不少学

4 生在求职面试时,说话结结巴巴,面红耳赤;甚至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招聘者面前也很木讷,过不了面试关。因此,如何从他人的口头言语中获取信息,如何在交际中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应成为中职语文教学一个重要内容。

不同的专业,又有相应不同的听说训练重点,如文秘专业的‚礼仪致词‛、‚会议讲话‛;财会专业的‚协商对话‛、‚商洽答询‛;法律专业的答辩能力,要求他们思维敏捷,讲究逻辑;幼师专业的,则突出训练她们讲故事的能力,要求她们吐字清,口形活,富于感情变化,并能够适当地运用儿童语言。总之,辅正学生说一口较为标准的普通话,训练说话者的心理素质和思维素质,掌握语言态势和一般技巧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必要。

2、突出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得应用文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突出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可谓顺乎时代之潮流,适乎形势之需要。但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应用文写作有固定的格式,需要时完全可以查查工具书或模仿别人的文章而成,不必费心。这种观念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应用文写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写作实践证明,要写好应用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务实、多练,才能达到目的。无论应用文的格式、内容,还是用语,都必须认真教,认真练。在应用写作中,除了要讲授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文体,如单据、便条、专用书信、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还要根据教材和学生从事的不同专业特点,补充有关的内容。如财经类的,可补

5 充‚经济合同‛、‚经济诉讼‛、‚审计报告‛、‚税检报告‛等;农林类的可补充‚科技综述‛、‚科技报告‛、‚科技合同‛等。这样,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选择的专业对口,学起来兴趣更浓,效果更好。

(三)搞活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据了解,学生在紧张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对语文课堂教学还是期待较高的。然而,在目前的中职语文课堂上,教师们或者是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往往自己一人在喋喋不休地分析,滔滔不绝地讲解,忽视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能动性,使课堂教学变得单调、机械和沉闷;或者是受普教所谓新课改的启发,放任学生作肤浅的,甚至是闹剧般的讨论,使课堂缺少质量,缺少内涵。优化的教学内容必须有优化的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又一个策略就是必须搞活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活动同样也是学生的生活,这种生活虽然和日常其它生活有所不同,但它毕竟是学生作为‚人‛在整个人生阶段中占据了相当大比重的重要生命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除了认知需要以外,还有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因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成长发展中的各种需要,创设和谐、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创建积极、丰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创设有挫折、有成功、有忧愁、有喜悦、有猜想、有惊讶、有思考、有活动、有交流、有争论、有笑声的课堂生活,让师生在每个短暂的45分钟里都能享受人生,获得对事物、对群体生活的体验,让学生认识自我,展现自我,激发探索生命和生活意义的兴趣。

6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M].2000.

[2] 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1994. [3] 顾黄初.贴近生活------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4,(10).

[4] 赵文建.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J] 山东:现代语文,2002 ,(1). [5] 顾祖钊.文学原理新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 孙春成.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 王灵玉.职高语文疏离生活的教学现状及反思[J].中等职业教育,

2007,(10).

第四篇:如何提高中职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过程体念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电子部顾群英

摘要:《化学新课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三维教学目标” ,如何提高中职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在借鉴其他同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与实践了这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中职化学教学方式------“过程体念式教学”,阐述了“过程体念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联系和区别以及“过程体念式教学”的策略与案例。 关键词:化学教学有效性过程体念式

《化学新课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获取化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尝试,在借鉴其他同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与实践了这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中职化学教学方式------“过程体念式教学”。

一、“过程体念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联系和区别: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中采取的教学方式大体注重具体的知识结论、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不是创造,即所谓的“填鸭式教学”。而“过程体念式教学”则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具体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分析,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或数据等进行质疑,并通过分析讨论来解决之,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化学“过程体念式教学”的策略与案例:

策略

(一):通过开放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开放式训练是指将一个静态的、封闭的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出发变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举一反三,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变条件、变结论、变形式、变图形等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

行分析、综合、归纳、整理,使之系统化、深刻化,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在《苯、芳香烃》中介绍了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邻、间、对)。对这一知识点,如果仅仅局限于要求学生能写出着三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很快地掌握。但如果通过如下的一系列开放式训练,则能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引向深入,举一反三,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锻炼和升华:

1、分子式为C8H10的苯的同系物有哪几种同分异构体?

2、如果二甲苯上两个CH3—改成一个CH3--、一个C2H5--,则其同分异构体有哪

几种?

3、如果苯环上的氢原子被Cl取代,则有哪几种同分异构体?

4、分子式为C8H9Cl有哪几种同分异构体?

策略

(二):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实验教学是中职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改进、移植、整合演示实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等各种方法,开展实验“过程教学”,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和探究能力。

案例

1、改进演示实验:

《乙酸》这一章酯化反应演示实验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课本没有提及,

学生百思不解。笔者对此进行了简单的改进:反应开始前,先向Na2CO3中滴加几

滴酚酞(红色)→制取收集乙酸乙酯→观色、闻味(下层红色、刺激性气味)→振荡→再观色闻味(下层红色变浅、香味),同时设计几个简单的问题:

(1)加酚酞后,Na2CO3溶液为什么变红?(2)产物和Na2CO3溶液分层体现了它

的哪些性质?(3)振荡后下层红色变浅说明了什么?(4)振荡前为什么闻不到香味?

通过上述处理,学生很快在观察和讨论中自己得出结论:本实验中的饱和Na2CO3主要是为了除去混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

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不仅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关系,而且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实验设计,激发了探索兴趣,训练了探索、创造能力。

策略

(三):通过“设疑—分析讨论—验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环境,激发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与习惯。

传统的教学不鼓励独立思考,教师所谓的提问与启发,多是“结果启发”:通过问答,使学生最终说出教师预期的结果。老师的目的是明确的,学生的思维是被动的、预计好的。久而久之,教师的提问养成了学生的依赖,学生只会回答,不会提问,更不会质疑。而设计成“过程启发”:提问的指向是方法、是过程而不仅是结果,甚至有些问题可以不在乎答案。学生回答后,老师要及时给予引导、鼓励,如“这个因素可能只有少数人能考虑到。” “你是怎么想到运用这种方法的?”等等。 当他们在自主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提高了化学素养,也就达到了化学教学的最高目标。

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后,给学生出了一道联糸实际的问题:老年人为什么会痛风?痛风是以关节炎反复发作及产生肾结石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关节炎的原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Ur-(aq) +Na+ →NaUr(s),其中Ur-表示尿酸根离子,经一次关节炎发作大都有在脚趾或手指的关节处,这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为什么?给学生思考一会儿后,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在乱猜。此时笔者没有直接给出结果,而是要求同学们在课后讨论,同时提示学生人体不同部位体温是不同的。课后有些学生咨询了生物老师,有些同学查阅了资料,正确结论就由学生间产生了,何乐而不为呢?此后笔者继续追问:倘若你是一位医生,你怎样为痛风病人开个处方?由于设计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学生的自主活动十分踊跃,似乎自己真成了医生,在探究过程中,以平衡移动为起点,各种富于创意的思维纷至沓来,例如多喝水,少饮酒、多运动、减少食盐的摄入量(低钠盐)、少吃动物肝脏、海鲜等;服用尿酸排泄药(嘌呤醇)等等。这不仅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而且激活了学生思维。

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尽管与过去的传统教学相比,“过程体念式教学”具有很多的优越性,然而众所周知,任何教学方式都有它的局限性。当学生因基础知识、心理发展或教学条件所限,思维遇到障碍,“过程体念式教学”往往也会遇到窘境。全盘否定传统教学,不管什么内容,不分青红皂白滥用“过程体念式教学”,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

第五篇: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探析

摘 要:目前,随着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生活化教育。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水平,不仅是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就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水平相关话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措施,希望能够有助于中职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关键词:生活化;中职;数学教学

一、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来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提高其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结合,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快速地对知识进行运用。另外,教师通过相关的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决,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内在关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它本身并没有太多的色彩,因此在进行知识传播的时候往往会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能够借助生活中的事物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疏通,那么就会为数学知识赋予一层色彩,降低其枯燥性。生活化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从自身经历的事情中寻找与数学相关联的东西,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生活化的学习模式,提倡从现有的生活出发,每位学生都切身参与其中,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能够吸收知识、展现自我[1]。

二、目前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略学习过程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过于关注,甚至部分教师只看成绩,不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导致学习方式脱离现实生活[2]。部分教师在课堂中总是想方设法将自己预设的社会化、成人化的生活模式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走向一种既定的模式,这对学生未来生活的不可限定性是一种莫大的否认,最终的结果是导致课堂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久而久之,学生长期生活在一个虚无缥缈的环境中,就容易丧失应有的想象力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动力,考试成绩自然不会过于理想。

2.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学生能否学好某一门课程,不仅仅在于其学习能力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的优劣也有极大的关系。如果教师一味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而不对教材知识进行分类总结,那么势必会造成知识与教育手段的不匹配,不利于学生学习。经相关调查可知,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单一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这就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并且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抽象的知识难以吸收,不能深刻理解的知识越积越多,因此学习兴趣会逐渐下降。另外,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少应有的学习能力,以致学习水平不高。

3.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本身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有些学生来校学习并不是自己的兴趣,而是家长的推荐,因此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校的教学也没有清晰的认识。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教材上的知识,考试合格即可,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同时,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讲解职业教学的意义,即便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学生自身认识不到,也同样不利于其学习。

三、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水平的对策

1.导入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生活化知识导入数学课堂,能够增加课堂的色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活泼有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集合与函数”这一方面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入手,借助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知识。假设本班有40名学生,所有学生组成集合A,所有学生的父亲组成集合B,同时教师制定对应的法则为F,然后让每位学生找自己的父亲,并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将会出现哪些情况,并对集合A和集合B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集合与函数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对知识的吸收。

这样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情境引入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学习印象。

2.构建生活化的大课堂,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所谓生活化的大课堂,是指将数学知识从课堂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发现数学的奇妙,走出课堂,并通过生活化数学知识的方法进行知识的实践运用[3],这样就打破了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不等式”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借助春节商场商品促销进行大课堂的构建。为学生出以下几个题目:“一件商品的原价为500元,现商场为了促销,规划了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六五折销售,第二种是购物满500元送500元的购物券,券不能兑换现金,并且只能用于本商场商品的购买。现在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对于顾客来说,哪种购物方案更为划算?”

第一种计算结果为:500×0.65=325元,由此可知该件商品为顾客节省了175元钱。第二种计算结果为:500元钱可以买1000元钱的商品,相当于是打了五折。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第二种更为划算。

在学习了这章节知识之后,学生明白了以后自己在商场购物可以先计算一下如何购买比较划算,避免了盲目消费,体会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道理,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无形中增加了学习动力。

3.将例题赋予生活化色彩,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例题,但是很多例题并不容易理解。将例题赋予生活化的色彩,不仅需要教师对例题进行细致的分析,从生活中找出相关联的事物,而且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

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下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设计出几道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题目。课堂上教师可以择优将其作为例题进行讲解,并评比最佳的结果,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总之,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从生活中入手,找出数学与生活的内在关联性,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资料,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海燕.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2]张月极.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0,(10):124―125.

[3]陆 振.中职数学课程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晋兴职业中专学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专职检验员岗位职责下一篇:中专生个人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