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痕迹检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2022-12-06

“科技强警”、“科技兴警”、“向科技要警力”是加强公安队伍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各类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现代化, 且犯罪人的反侦查意识和反侦查能力不断提高, 传统的以获取口供为基础的侦查途径已难以为继。侦查破案的核心就是“证据”, 靠“证据”来证明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责任, 就是获取物证、研究利用物证, 以达到发现犯罪、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目的。许多与案件相关的物证, 是需要靠科学技术手段才能得到发现、获取和确认的。痕迹检验以案件现场遗留的各类痕迹为研究对象, 重点研究各种痕迹的形成、提取、分析与检验鉴定。痕迹检验在刑事案件侦查和诉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刑事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文件检验、刑事照相、刑事化验、法医等共同组成我国刑事技术的完整体系, 是公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在公安应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痕迹检验》课程教学质量, 对培养高素质公安应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痕迹检验》课程设置分析

1.1 课程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为公安部门输送应用型人才是公安院校的专、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 将《痕迹检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分析和运用的方法。针对非刑事技术专业的特点, 将非刑事技术专业痕迹检验课程开设为70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痕迹检验概述、手印检验、足迹检验和工具痕迹检验, 并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 增加动手操作教学内容, 课时数达到22学时, 实验项目也进行扩展, 贴近公安实战工作的需要。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淡化内容的理论性, 强化内容的实战性。在具体教授中, 少讲理论, 尤其是抽象的理论, 多讲操作, 多安排实训。另外还开设了开放性实验、综合训练、大学生创新性研究项目等。在实验和综合训练课程中, 重点训练学生如何对痕迹物证进行发现、提取以及分析运用和鉴定等公安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教学重点主要为:各类痕迹的基本概念及特征;现场痕迹的发现、显现、提取和分析方法。教学难点有:痕迹的形成机理;痕迹的显现原理;痕迹分析方法。

1.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痕迹检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个大的模块, 实训教学又分为实验教学、开设了开放性实验教学和综合训练教学等。因此,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 采用了理论课——实验——综合训练的分层、连续、递增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先进行课堂理论讲授, 在课堂讲授理论过程中, 开设一些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索性的实验;在理论课全部结束及毕业前,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综合训练, 促进学生对专业操作技能的全面掌握。

1.3 课程教学目标

《痕迹检验》课程是各公安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要的应用型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承担着培养学生掌握刑事案件及交通事故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分析和运用等专业核心能力, 课程开设专业包括刑事侦查、国安保、预审、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所有公安专业。作为各公安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课程总体目标与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通过学习, 使刑事技术专业的学生较为熟练地掌握刑事案件及交通事故现场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分析和运用, 为从事公安工作打下基础。

1.4 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思路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培养公安一线需要的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公安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坚持教、学、做、研相结合, 以理论教学为基础, 以实训、实践基地为依托, 以教师科研为先导, 以参与实际办案为落着点, 形成分层、连续、递增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为日后学生进入公安实战部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理论教学, 使学生初步掌握痕迹检验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通过案例讨论,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 使学生掌握痕迹物证发现、提取、分析、运用的方法;通过模拟综合训练综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实习参与实际办案, 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协调综合发展。

2 三管齐下,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核心, 采用理论联系实战相结合、知识与技能培养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学、科研、办案”一体化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手段, 以提高教学效果。

2.1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 课堂讲授法。本门课虽然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但必要理论讲授是不可少的。在讲课中注意理论和实际案例的融合。

(2) 实验教学法。课程有大量的动手操作内容, 通过实验教学, 学生可以在动手过程中训练掌握痕迹显现、提取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为今后的实践工作奠定基础。在实验开设中, 减少基础性、验证性实验比例, 增加开放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比例。

(3) 启发式教学法。即根据课程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采用多种方式, 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4) 演示教学法。对于一些先进仪器设备和痕检新方法, 无法开设实验课的, 由教师在课堂或者实训场所向学生演示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仪器设备的操作应用等。

(5) 案例分析教学。痕迹检验离不开刑事案件现场, 只有结合具体案件现场情况进行教学, 才能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对痕迹进行显现、提取和分析。因此, 教师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并结合讨论式教学, 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下基层收集案件材料, 整理成案例教学材料, 并精选部分案例加以点评, 上传到网络平台。

2.2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1) 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目前是保证课程教学效果最佳的途经。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 使用图片 (如指纹、足迹等) 以及视频影像 (指纹显现与提取操作方法等) 资料, 保证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提供给学生更多感性的认识。

(2) 开放性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由学生提出实验项目, 老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大痕迹检验课程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力度, 取得有较好的效果。

(3) 网络教学。一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公安信息网, 学会利用公安网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和数据库进行案件串并和远程比对;二是教会学生通过互联网及公安专网收集研究资料, 设计开放性实验项目和大学生创新项目等。

(4) 模拟训练教学。模拟训练教学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痕迹检验课程依托模拟街区进行实战训练, 并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实验室, 进行指纹自动识别和图像处理等内容的模拟实战教学。如痕迹检验课程开设完后, 与其它刑事技术课程一起综合训练, 在科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 结合实际办案的需要, 以真实案件为原型制作模拟现场, 从案件现场物证的发现、显现、固定、提取、分析到检验鉴定的全过程进行的实战演练。它是对学生掌握刑事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综合考查, 更是对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提高。

(5) “教学、科研、办案”一体化教学。痕迹检验课程依托司法鉴定中心实现“教学、科研、办案”一体化教学, 极大地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 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科研、办案”一体化平台支撑下, 用教学带动科研, 对办案中遇到的科学难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用办案促进科研, 及时将科研成果、案例应用于教学;用科研、办案促进教学。在这种警学研结合模式下, 学生不仅能在教学中学习痕迹检验的知识, 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 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训项目研究工作, 能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办案, 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掌握了实践技能,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真正实现了上岗“零距离”。

2.3 学生课外课程自学知识延伸及途径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可采取如下途径:为学生列出学习参考书目;为学生提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公安业务杂志, 如《中国刑警学院学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刑事技术》、《警察技术》等;提供一系列与课程相关的影视资料和多媒体教学软件 (世界最新刑事物证检验技术、刑警培训参考资料等) ;为学生提供实验教学视频资料。为保证上述措施能够落实, 可给学生规定阅读或者观看的时限, 且经常督促检查, 甚至进行测试和痕迹检验技能比武, 极大提高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刑事技术实践动手能力。

3 苦练内功, 加强师资培养及建设

3.1 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力支持教师参加业务培训,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如选派老师参加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组织的各种学习班。为了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建立了教师下基层调研和挂职锻炼制度, 要求教师每年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在基层公安机关调研或锻炼, 参与办案, 收集教学资料, 增加办案实践经验。如授课老师基本上都曾先后在省公安厅刑科所、市、县公安局等实战部门多次锻炼和调研, 多次参加了如公安部组织的“英美足迹专家讲学班”、“交通事故物证提取技术培训班”、“指纹检验技术提高班”等业务培训班的学习;还有的老师到基层公安局挂职锻炼一年, 协助基层破获了许多大要案件, 多次受到基层和省公安厅政治部的称赞。此外, 伴随学校司法鉴定中心的成立, 授课老师承担了大量痕迹案件的鉴定工作, 不但提高了实践能力, 积累了教学案例, 还创造了社会效益。

3.2 加强教学研究, 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

一是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 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课时分配、教学方法等进行研究, 尤其是对实验教学项目、内容、评分等进行了统一;二是不定期地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的小型讨论会和观摩课, 认真开展听评课, 反思各自教学的成败得失, 交流课件制作、课堂讲授、实验指导的心得, 互相学习, 借鉴提高;三是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本学科的学术会议, 开阔教师眼界, 提高学术水平, 每学期召开二次小型学术交流会议, 交流学术动态及各自科研成果, 介绍参加其他学术会议情况;四是鼓励教师参与、主持各级教研教改及科研课题, 积极为教师的教改、科研创造条件, 通过教研、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

摘要: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 为诉讼提供证据是刑事技术的两大任务, 痕迹检验是刑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痕迹检验》课程设置,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加强师资内在素质的培养及建设, 提高痕迹检验课程教学质量, 有利于更好的培养高素质的公安应用型人才, 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证。

关键词:痕迹检验,教学质量,提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政府治理视阈下网络问政的善治路径探析下一篇:“高精尖”挤掉“小三件”将成废橡胶利用行业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