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开创农业农村工作

2022-08-26

第一篇:读开创农业农村工作

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凝心聚力 统筹城乡

努力开创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区2010年农村工作会议,目的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三农”工作任务,动员全区上下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努力开创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区委、区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区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汇报,研究了支持“三农”工作发展的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充分表明了区委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看重。今天,杨书记又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2010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过去的一年,是我区农业农村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也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主要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和先涝后旱自然灾害侵袭的多种困难,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工作,科学应对,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著,为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做出了突出贡献。农业农村工作获省先进单位、乡村清洁工程获市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可以说,过去的一年,是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跨越的一年,是成绩可圈可点,工作有声有色的一年,是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年!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粮菜总产再创新纪录。我们以开展稳粮扩菜保供应为抓手,采取严格控制耕地抛荒和大力实施科技兴农两大手段,积极推进耕作制度改革,调整结构,优化品种,主改单产,粮食、蔬菜总产量分别达2.48万吨和3.44万吨,实现连续八年增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新突破,迈上了新台阶。

二是农民收入再上新台阶。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开辟增收渠道,想方设法挖掘增收潜力,着力发挥特色优势产业,劳务产业,惠农政策保增收的主渠道作用,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05元,增长14.5%,增幅位列5城区第2位,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令人鼓舞。

三是特色产业迈出新步伐。特色产业呈现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效益逐步显现的良好态势。新增种植基地4个;特种养殖基地3个,养殖小区6个,出栏生猪11.2万头;新扩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2家,实现年销售收入5.2亿元,带动了3000多农户增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特色经济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四是农村民生有了新改善。去年共筹资1093.2万元,其中区财政投入146万元,完成砌护渠道5.8公里,改善灌排面积0.5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35万亩;硬化村组公路47.1公里、水渠3.5公里、山平塘11口;新发展农村户用沼气224户,新安装太阳能53台;村民共建新居示范点5个151户,乡村环境明显改善。全区用于救灾救助,扶弱济困方面的资金达156万元,通过财政“一卡通”发放各项惠农补贴资金624万元。可见,2009年是农村民生资金投入最多的一年,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

五是乡村环境发生新变化。全区共完成“三边”造林310亩,松材线虫病除治完成目标任务。“五小”建设夯实了基层。**、**乡“五小”设施工程建设通过验收。**乡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扎实推进。村组通水泥路、户用沼气、太阳能上屋、农家有书屋、宽带进农家等惠民工程全面实施,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联户共建、连片共建新居成为我区新农村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

六是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水管体制改革完成。林权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外业勘界工作完成率100%,矛盾纠纷调处率50%。土地流转试点步伐加快,带动面上流转农村土地0.39万亩。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全面推行,进一步激活了农业农村发展动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有力领导的结果,是区直部门通力合作、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农民群众热情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乡、涉农街道及村干部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向辛勤耕耘在农业农村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全区“三农”工作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总结一年来全区“三农”工作发展的实践,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做好“三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先导。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敢于突破思维定势,敢于打破传统方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实施“南改北拓,城乡一体”发展战略。实践证明,只要观念变,就能天地宽,思路新,办法多。必须始终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如果农村经济发展不起来,农民的钱袋子鼓不起来,做好“三农”工作,建设新农村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始终坚持所有的工作都以农民增收为中心而谋划,所有的举措都以农民增收为中心来发力,从而确保了近年来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保障。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基础性产业,全局性工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上狠抓落实,在部门协作上通力配合,引导全社会真心关注农业、真情关爱农民、真诚服务农村,形成了共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三农”工作的主攻方向。坚持把发展现代特色优势产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积极引导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区蔬菜、花卉苗木、时鲜水果、特种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扩量保质,有效促进了农业向高效、优质、生态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转变。

发展成就令人欣慰,取得的经验弥足珍贵。在充分肯定我区农业农村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我区农业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改革创新的举措不多。主要表现为指导工作的常规性措施多,创新性、突破性措施少。如土地流转、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典型培育等方面的创新力度不够。二是部分领域工作推进不力。在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上,有些措施到位不彻底,进展缓慢,基地规模不大,科技水平较低,带动能力不强,示范效应不理想。三是农民持续较快增收难度加大。主要农产品价格不确定因素增多,走势不明朗,农民转移就业增收空间小,农资价格上行压力加大,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四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任务艰巨。传统农业在我区农业中还占较大比重,农业产业化水平依然很低,总体规模偏小,影响度不高,产业链条短,市场流通体制滞后,尤其是缺乏强势龙头企业带动,严重制约了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步伐。五是农业农村基础还比较薄弱。我们基本上还是一个以吃饭为主的财政,财政支持农业农村的能力还不强,就目前的财力来看,要想拿出较多资金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还十分有限,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农村基础不牢固的现实还没有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地位还没有改变。在直面现实的同时,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我区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第一,国家继续扶持。2010年中央连续第7个1号文件锁定农业农村发展,国家将继续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第二,项目连续增多。主要有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渠系改造、山塘清淤扩容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农村清洁能源工程、饮水安全及中低产田改造等。第三,改革持续深化。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等。第四,资金陆续转移。金融危机引发了新一轮经济调整,使得投资农业及民间资本陆续流向回报相对稳定的农村已渐成气候,将为农村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实现农业农村工作新跨越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继续增强农民福祉的重要一年。做好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今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稳粮(菜)保供应、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工作思路,在统筹城乡过程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坚决确保农业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主要发展指标是: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实现粮食总产2.5万吨,蔬菜总产量达到4万吨;年出栏生猪11.8万头,水产品产量达0.35万吨。农业增加值增长6%,达到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达到7300元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的实现,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好“四篇文章”。

(一)借助“强农”支持之力,做好项目文章。继续坚持“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科学发展就是抓大项目、好项目”的发展思路,全面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必须做好农业项目这篇文章。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今年要集中人力、物力,完善各类水利工程500处,重点打好水库除险加固和除险保安,争跑资金100万元以上,全面完成新安堤防工程除险加固。全力实施以山平塘为主的“六小工程”,特别要抓好三阳村山平塘清淤扩容整治项目,切实改善乡村农田灌溉条件,保证农业旱涝保收。继续加大力度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切实解决好灵官等7个村26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促进民生改善。大力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田产出效益,年内要积极争取资金30万元以上,加快完成500亩中低产田改造和1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继续严格落实好移民相关政策,及时足额发放移民后扶资金,扶持移民开发项目1个,着力改善移民区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抓好以“三边”造林绿化为主的林业生态项目,全年要争取林业项目资金150万元以上。完成人工造林500亩,义务植树18.5万株。重点做好2002退耕还林生态林和2005退耕还林经济林的补植补造,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大力开展农村沼气和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争取中央投资30万元,新发展农村户用沼气200户。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和低碳农业,将我区丰富的文化底蕴渗透到我区的农产品建设中去,在节水、节能、节地等方面探索出集约化、低消耗、高效益的生产模式,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新路子。三是加强科技兴农力度。积极争取实施一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农产品整体科技含量。重点搞好优质种苗引种,提高主导产业良种覆盖率。继续建设好三星6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改扩建种猪生产场1个,建立人工授精站2个,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在全区2个乡3个涉农街道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入户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进一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大力引进良种,扎实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核心技术和轻简栽培等综合配套实用技术;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治理,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合作组织,实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公益化、高效化、现代化。争取投资20万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力争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扩大农机作业覆盖面,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着力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特别要着力做好角山农机示范片的发展与服务,实现水稻生产机耕、机收作业率达80%以上。

(二)借助农业“资源”之本,做好产业文章。充分发挥我区农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做好农村产业这篇文章。一是粮食生产打基础。抓好粮食生产,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省里指示的规定动作和必然要求,也是打造对接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平台的必然选择,更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尽管我区粮食种植面积不大,粮食增减也左右不了全市粮食生产形势,但是,这几年,区委、区政府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力度很大,措施很硬,要求也非常高。各级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同志,要始终绷紧粮食生产这根弦,将其作为农村工作的一条基本底线来抓,做到要求不松,支持不减,实现稳粮保自给。今年要将粮食生产尤其是**高速、**公路和**国道等主要公路沿线的早稻生产和遏制耕地抛荒责任制落实到乡干部、落实到户、落实到田块,建立责任台帐,强化责任追究,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不滑坡,确保双季稻面积达到80%以上。要按照政办发[2008]14号文件的要求,对出现抛荒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即连片抛荒5亩以上追究乡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连片抛荒3亩以上,追究村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并将遏制耕地抛荒与乡村干部绩效挂钩,实行交纳责任金制度和“一票否决”制。要求每个村向乡交纳责任金0.5万元,乡向区交纳责任金3万元,其责任金从财政转移支付中扣除。同时,区财政将拿出近年粮(良)补结余下来的资金,对今年粮食生产先进乡、村和种粮大户实行奖励。二是基地农业强规模。根据我区位于城郊的实际,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以“菜蓝子”、“果盘子”为主打,突出做好服务城市居民消费文章,做大做强三星蔬菜基地规模。在耕作方式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经营方式上,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在档次定位上,由普通品种向名、特、优、新转变,变产品为商品,变产量为产业,变小消费为集团购买,形成产业链条。努力把三星蔬菜打造成为市民消费的首选产品,成为市民和各大超市来三星观菜、赏菜、购菜的理想追求。同时,着力建设好以灵官为主的2000亩礼品西瓜基地,重点建设好6个示范养殖小区。通过扶持,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三是特色农业树品牌。紧紧依托“三农”资源和乡土文化,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农家乐、现代新村、民俗农庄等,促进农业向

二、三产业延伸,扩展农业增收功能。今年,要下大力气将三星打造集菜地认种、休闲、垂钓、观赏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业体验休闲农庄。积极鼓励倡导机关单位干部认种领种,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着力包装,推向市场,提升三星休闲农业整体发展水平。要依托**、8

8、**冲等山青水秀的山水资源,加快**度假小区建设,着力打造原生态野外休闲娱乐度假休闲类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不断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时令果蔬、珍稀食用菌、安全畜禽等农产品生产,努力将我区发展成为城市居民菜篮子鲜活农产品供应基地,增强农业园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带动功能。四是龙头产业求发展。按照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主导产业等集群集聚,从根本上改变我区“稻谷连壳卖、生猪连毛卖、鲜鱼连鳞卖”的尴尬局面。要在巩固现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今年力争新增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将产业做大,将影响做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兴旺。

(三)借助体制创新之机,做好“改革”文章。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改变农业发展的惯性思维,必须做好农村改革这篇文章。一是扶持合作组织发展。全面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信贷、登记、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新发展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重点扶持1个。二是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全面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抓好第2轮土地承包后续完善工作,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漏补缺,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100%到户,农村土地承包合同100%到户。三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要按照区委要求,今年6月底以前,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集体林权明晰产权现场核实率达到90%以上,林权证发放率达100%,山林纠纷调处率达90%以上,真正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四是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要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全面、稳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进一步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乡村债务监测与预警机制,严格防止发生新的债务。积极探索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抓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落实,争取农村“一事一议”试点村30%,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到位。进一步加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力度,认真落实农民负担监管责任制,加强惠农政策落实和涉农收费监管,集中抓好惠农补贴发放的监督和解决好农村中小学、农民建房等乱收费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借助普照惠农之光,做好“和谐”文章。要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解决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必须做好和谐农业这篇文章。一是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打造新村亮点。继续实行“领导挂帅,部门帮扶,队员驻村”的工作机制,抓好以“城乡一体,乡村共建”为主题的松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力争每个示范村都有1至2个带领农民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成为引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样板。切实抓好村组公路、安全饮水、电网改造升级、村民共建新居工程,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建设,继续加快“三清五改”进程,努力打造优美、和谐的新村亮点。二是着力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依据劳动保障部门和农科教中心,将农民工作为各类技能培训的重点,采取集中培训、订单式培训、农业生产适应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相结合的办法,扩大返乡农民工就业门路,确保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对有一定资金和技术的农民工自主创业,要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及各项税费优惠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全力改善农村公共事业,普照惠民阳光。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加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配套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低保、救灾救济、高龄老年人补贴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和残疾人保障工作。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农业农村工作取得实效 今年农业农村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落实。要切实按照会议部署,不等不靠,立即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

(一)要切实重视“三农”。周强省长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三个不过分”,即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怎么重视也不过分,怎么支持也不过分。 “三农”是发展的基础,不可动摇;“三农”是全党工作的重点,不可偏移;“三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不可丧失。因此,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把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放到更加突出的位臵,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真正把“三农”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潜心研究,精心谋划,用心推动,着力解决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力推动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二)要务必明确责任。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研究,理清思路,完善方案,加快部署,切实把农业农村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强化目标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细化量化目标,逐层分解任务,做到责任落实到领导、任务落实到人头、计划落实到田块,形成全区党政组织和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要致力抓好落实。落实是完成任务的根本,领导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对于已经确立的各项工作,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认真研究新情况,注重解决新问题,尤其是要在抓落实上创新思路,在创新上重点突破,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对于已开展的工作,要脚踏实地搞好示范,俯下身子抓好落实,甩开膀子真抓实干,不折不扣落实惠民政策,不遗余力完成任务。

(四)要完善考核督查。要继续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农村、深入农民,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真正做到政策落实、工作到位、农民群众得实惠。今年,区委、区政府将继续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并加强对“三农”重点工作的不定期督查,督促各地抓“三农”工作的目标不动摇,标准不降低,力度不放松,精力不分散,工作不松懈。

四、未雨绸缪,精心组织,切实抓好当前的各项工作 春分已过,谷雨在即,当前正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乡、涉农街道、区直有关部门应当扎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为全年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一是抓好春耕备耕。季节催人,时不我待。乡、村和农业部门要在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组织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农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认真抓好早稻面积落实,坚决遏制耕地季节性抛荒,搞好办点示范,指导农户搞好科学育秧和蔬菜培管等工作。农机部门要深入开展农机闹春耕,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二是抓好防汛保安。水利部门要迅速对堤防、水库等防洪工程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做好水利工程汛情调度和防汛物资准备等工作,落实好防汛保安责任制,确保在正常洪水位下不垮一堤一坝,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抓好动物防疫。春季是重大动物疫情易发期,各地一定要绷紧这根弦,切实抓好动物防疫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

四是抓好造林绿化。各级各部门要抢抓季节时令,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确保“三边”造林,“十万乔木进雁城”新造任务的全面完成,切实改善我区生态环境。这里特别强调一下,要加强春季森林防火工作,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坚决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对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和造成恶劣影响的,一定要严肃追究,严惩不贷。

五是抓好新村建设。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尤其是新农村示范片建设,4月5日前所有驻村工作队员都要进驻到示范村开展工作,确保示范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

六是抓好争资跑项。对当前已经落实的项目,要突出一个快字,抢时间,抓进度,保质量,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发改、财政和农业部门要密切配合,对争取到的涉农项目资金要进行“打包”整合,“捆绑”使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领导、同志们,加强农业基础,统筹城乡发展,增进农民福祉,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神圣的历史责任,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努力开创全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开创农业农村发展升级新局面

开创农业农村发展升级新局面 刚刚闭幕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总结了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总要求,全面部署了2014年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这对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升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总体要求,按照“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省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民生进一步改善,为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站在新起点,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面临的矛盾更加突出,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们要深刻认识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劲头不松懈、力度不减弱、力量有加强,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按照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为保持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支撑。

要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我们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要加快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要着力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要严守耕地红线,加大“三农”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要坚定不移推进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要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要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发展;要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要坚定不移推进农村建设管理现代化。要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城市建设管理的理念引进到农村,把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通过实现农村建设管理现代化,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提升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促进城乡医疗、社会保障等制度接轨;要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积极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创新、拼搏进取,以饱满的精神风貌、过硬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举措,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升级新局面,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唐仁健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和重大原则,也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保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主要是方针政策的领导。注重发挥农村政策威力,依靠强农惠农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做好“三农”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

一、构建新时期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连续出台了8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2008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做而没有条件做的大事。

在做好“三农”工作的思想理念上,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己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明确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

在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举措上,全面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种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制度,开创了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迈出了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实施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给种粮农民吃了“定心丸”;实行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财政奖励补助的激励政策,提高了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推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超过1.5亿农村学生直接受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8亿多农民有了看病报销的待遇;出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人口超过了5000万;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农村1.8亿人口有了社会养老保障;加快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许多农民喝上了干净水、走上了柏油路、用上了清洁气、住上了新农房;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和服务,推动了城乡平等就业的进程;深化农村改革,破除了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党鲜明确立了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基本构建起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初步搭建起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正在形成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强农惠农政策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体现了对“三农”的反哺性和公共服务的普惠性,使公共财政阳光覆盖了广阔农村,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了亿万农民,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变化。农业连续增产丰收,粮食生产连续7年增产。同时,肉类、蛋类和水产品平稳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增产有效地保障了市场供给,促进了农产品市场和价格的稳定。近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加快,连续迈上3000、4000、5000元关口。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收入增幅较大。农业结构持续优化,优质和短缺农产品生产扩大,优势产区逐步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规模化呈现良好势头。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明显加强,农业良种大范围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普及,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52%,农业机械化薄弱环节作业水平大幅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2,设施农业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进展,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加强,农村落后面貌逐步改观。

二、 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 一是资源约束不断趋紧。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3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3%,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2000年以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1亿亩,人口增加近8000万人,相当于减了一个河南的耕地,增加了一个江苏的人口。据估算,今后20-30年,仅住房和工业建设用地就需要8000万亩左右。人增地减,解决吃饭问题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水资源匮乏状况更加严峻,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平衡,北方地多水少,不少地方不得不超量开采地下水,干旱和缺水已经成为制约许多地区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全国近18.3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占70%多,有效灌溉面积不到一半。重要品种和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率分别为25%和20%,许多农活还靠人力畜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许多地方仍然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灾害性天气增多,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加大。

三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压力增大。1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人口快速增加,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农产品需求持续扩大,这既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对保障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四是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尽管近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2.79:1扩大到了2009年的3.33:1。虽然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远没形成,根本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任重道远。农村年纪轻、有知识的高素质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许多地方留下老人、妇女搞农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农村干事缺人才、干活缺人手的现象。这给农业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对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了紧迫要求。

三、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巨大挑战,凸显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继续强化重农强农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完善惠农护农的政策措施,努力形成有利于“三农”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体系。

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着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一是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着力完善农业补贴、粮食主产区奖励、耕地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政策,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政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农田水利、农村饮水、电网、公路、沼气和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维护管理的长效机制,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文化、社会保障以及社区服务、扶贫开发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机制,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让农民在农村也能享受现代文明、幸福生活。

三是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完善鼓励农民就业增收的政策。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创收能力,放手让农民就业创业,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拓宽农村

二、三产业就业空间,广辟农民外出务工经商转移渠道,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提高农业经营效益,鼓励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使农民全面实现务农增收、打工增收、补贴增收。 四是围绕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完善土地经营权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完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完善鼓励信贷资金投向“三农”的政策措施,有效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作者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 文章来源:中国改革论坛

第四篇:开创农村预防腐败工作新局面

立足基层突出重点

开创农村预防腐败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XX市立足实际,抓源治本、注重预防,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以服务群众、推进民生工程为落脚点,根据新形势下纠风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坚持纠建并举,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纠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四个结合,在全市构建起了“理好财、管好人、融好情”三位一体的纠风工作体系。

一、坚持明确责任与健全制度相结合,完善工作机制。 纠风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健全的工作机制和配套的制度体系。我们立足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规范,在全市构建起了“条块结合、整体推进、制度健全、资源共享、反应快捷、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

(一)明确责任,协调配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供纠风工作保障。市委、市政府对纠风工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全市工作总体规划,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级班子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纠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纠风办,并在人员编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在纪委监察局扩编增员单独设立纠风室。纠风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一部署,半年一总结,季度一检查,每月一暗访,做到年年有部署,月月有推进。

二是落实目标责任,形成纠风工作合力。按照“谁主管谁

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纠风工作重点任务细化分解,明确牵头部门、参与单位、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制定详细的分步保障措施、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签定责任书。各部门单位按照“责任不推脱、工作不遗漏”的要求,进一步做到任务、标准、时限“三明确”,人员、分工、措施“三到位”。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纠风工作的主管单位,在明确纠风室全面负责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投诉办、监察室、信访室、案件室协同抓纠风的职责。通过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形成“家家有责任、人人有担子”的氛围,充分调动了部门行业抓纠风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健全行政许可制度。通过推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等十项制度,重点解决职责不清、效率不高、工作不落实、承诺不兑现等问题。三是健全行政执法制度。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涉民行为的规定》等18个规范性文件,推行了《自由裁量权指导意见》、《行政执法登记制度》等七项制度,重点解决多头检查、任意收费、随意处罚和野蛮执法等问题。四是健全规范服务制度。制定实施了《规范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行业服务的实施办法》,重点解决办事不公开、服务不规范、“窗口”无品牌的问题。

二、坚持行风建设与源头预警相结合,力求标本兼治。 我们立足于超前防范、源头治理,综合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构建“四大中心”,全力打造纠风工作新平台,使纠风工作在更高层次上不断深化。

一是设立便民服务中心,优化基层站所规范服务。不正之风既有廉不廉、公不公的问题,更有行为规范不规范、办事效

率高不高、服务质量好不好的问题。我们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作为基层纠风工作重点,采取源头治理措施,推动乡镇站所作风转变。以“只进一家门、办妥万家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目标,在市行政服务大厅已运行多年的基础上,2007年又在各镇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各村设立便民服务室,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联动的便民服务体系。镇便民服务中心将原先各个基层站所涉企涉民的99个事项集中到一个大厅办公,实行“办理+代理”的服务模式。通过实行AB角岗位工作制,确保“人好找”;实行首接责任制,确保“门好进”;实行服务承诺制,确保“事好办”。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了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证的《便民服务中心DB标准》,对服务事项的办理程序进行细化量化,实现了为民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2009年,本着“零距离倾听民声,面对面服务百姓”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创新便民服务运行模式,搭建了“服务百姓面对面”视频网络平台,通过市、镇、村三级视频网络互动,“面对面倾听民声、心贴心服务百姓”。全年共受理群众反映问题529件次,解决问题465件次,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二是设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防范重点领域不正之风。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出让等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纠风工作的重点。针对这些交易领域部门分散,监管不统

一、标准不一致、运作不规范的问题,我们采取“统一管理、管办分离、依法监管”的办法,投资建立了全省一流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分散于多个部门的交易项目纳入中心统一监管,并配套开发了电子监察系统,对交易全过程进行

适时监控,减少了人为因素,实现了事前监督、事中监察和事后反馈的有机链接,有效防范了串标、陪标、围标等不正之风的发生。

三是设立国库集中支付中心,治理部门财务乱支滥花。公款吃喝、公费旅游一直以来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是部门支出账户独立,无法实施有效监管,导致公用资金无序使用。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遵循“管钱的不拨钱,拨钱的不花钱,花钱的不见钱”的原则,在实行收入统一入库的基础上,在QD五市中率先启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将市直77个部门、167个单位原先在预算外专户核算的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同时,建立起覆盖财政部门、银行和预算单位的网络系统,实行网上申报、网上支付、网上核算,对部门资金支出实施全过程监管,有效防范了乱支滥花现象的发生。

四是设立群众来访接待中心,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群众是不正之风的直接受害者,也是不正之风的信息源。为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我们以让群众“有冤能诉、有话能说、有事能办”为出发点,设立市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公开接受群众对不正之风的举报。通过强化市级领导接访、预约上门走访和群众来访首问负责以及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办理纠风信访事项、参加听证公示等措施,以最便捷的途径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公正解决群众诉求,最大化地实现了群众满意。

第五篇:立足本职 务实工作 努力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在蔡庙镇村书记擂台赛上的演讲 蔡庙村党总支书记王瑞体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王瑞体,现任蔡庙村总支书记,自担任村总支书记以来,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全村广大干群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明确思路,强抓机遇,使我村各项工作处于先进行列,连续多年被镇党委被为先进单位,2009年被评为阜阳市“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现就我任职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班子带队伍,不断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近年来,我带领村两委班子以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为载体,在班子建设,制度规范,村民自治上做足了文章。一是:狠抓班子成员学习,提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提升班子整体素质。二是:抓制度建设,规范干部言行,切实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不糊涂。三是:密切干群关系,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听取群众的心声,办群众所需办的事,逐步使班子工作有了较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真正成为群众贴心的服务员。

二、 抓基础搞建设,促进村容村貌大变样。

我根据本村的实际的情况,召集村两委班子认真讨论,并经群众代表审议,因地制宜,制定了本村发展规划,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努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2011年度,我抓住集镇建设机遇,

积极组织协调,多方筹资,使蔡庙集的市容市貌得到了亮化,几条宽阔的水泥路已建成,同时又安装了高规格的路灯,对集市又进行了整体绿化,优化了蔡庙集的发展环境,提升了蔡庙集镇的品味。抓好村村庄道路的修复。我带领村两委班子走村访户,针对我们村所辖十二个村庄的生产路进行了科学规划,发动群众筹资修铺,现已完工修建成村庄路有蔡中、蔡南、王小寨、丁庄、范庄、李楼村等长达10公里的水泥路。刘土楼、王李庄村道路修建正在筹建中。

三、抓经济促发展,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我村地处镇直辖区,是镇政府的门面,在抓经济发展中,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办企业,培育个体大户发展农村经济,目前,我村已引来外资兴业办厂的有三家,分别为防火材料加工厂、服装加工厂、包装袋加工厂,已拥有废旧塑料加工厂六个,养鸡场六家,食品加工厂一家,农产品种植大户二家,分为红薯种植、大棚蔬菜种植,解决我村部分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同时村党总支还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劳务经济,组织人员到外地务工,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四、加强党务和村务公开,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

我坚持做到凡是村里的大事,都要召开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党员和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广开言路,出谋划策,在确定党员发展对象,计划生育奖励帮扶对象、村级财务开支、困难救助等方面情况,村党总支都将有关情况在党务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布,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扩大了党内外民主,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五、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谋划建设新农村。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聘请中学的音乐教师马莉指导,在我村辖区组织多处开展舞蹈健身活动,把思想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贯穿到各项活动中去,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开展好致富能手,科技带头人,优秀党员,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达到了弘扬正气,人人争先进的目的。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理顺各方面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确保村民安居乐业,反对社会各种不良现象,增强村民法制观念,形成党群干部团结的局面。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结合我们村实际情况,正在研讨制定方案,准备开发蔡中中部至旧许路长达1公里街道,此项工作正在组织筹备中。

六、坚持做到廉洁履职。我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当作大事、要事来抓。对廉政问题经常讲、多次讲、反复讲,找原因、说危害,教育全村党员干部要从身边人、身边事中吸取教训,带头做到廉洁自律。

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下一篇:党建推进会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