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HbAlc水平的研究分析

2022-09-13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因素多种多样, 主要是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出现一系列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 是造成严重心脏疾病死亡的原因之一[1,2]。 当出现心脏功能障碍时, 将使得患者左心室扩张, 继而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 长此以往, 将使得循环功能出现一系列异常情况。 临床研究显示[3,4], 该类疾病每年的增长速度十分显著, 全球每年约有200 万人次急剧递增。 该类疾病的死亡率极高, 3 年死亡率可达到60%左右, 已引起全球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 且已逐渐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心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 应更加深入的进行临床研究。 该文对该院2011 年10 月—2015 年10 月收治的200 例2 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 并就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展开分析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该院2013 年10 月—2015 年10 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200 例, 设为研究组,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常规检查后疾病得到确诊, 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人群设为常规组。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Hb Alc水平≥6.5%; 空腹状态下的血糖FPG水平≥7.0 mmol/L;连续进行糖耐量实验2 h后的血糖值≥11.1 mmol/L;对伴有典型高血糖的患者进行血糖值检测, 其血糖水平≥11.1 mmol/L[5]。

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 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感染;电解质紊乱;器官移植;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患者等[6]。

常规组: 检测人群共60 例, 男女分别有32 例, 28例, 年龄最大的78 岁, 最小的44 岁, 平均年龄 (56.2±5.9) 岁; 研究组: 检测人群共200 例, 男女患者分别有109 例, 91 例, 年龄最大的82 岁, 最小的46 岁, 平均年龄 (57.6±5.3) 岁。 比较常规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之间的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两组检测对象均正常饮食, 每日摄取碳水化合物总量在250 g以上[7], 注意劳逸结合, 防止因过度疲劳而导致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采集静脉血液前常规禁食12 h, 在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于肘部抽取适量的静脉血, 分别对血清钾离子、血清氯离子、血清钠离子、空腹血糖值、高 (低) 密度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白蛋白、总胆固醇、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进行临床检测。

其中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对血清钾离子、 血清氯离子、血清钠离子进行检测;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值;离子交换层析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值;直接酶法检测高 (低) 密度蛋白胆固醇;甘油磷酸氧化酶法检测甘油三酯;胆固醇氧化酶法检测总胆固醇;酶法检测肌酐;脲酶-NADH偶联法检测尿素氮;溴甲酚绿染料结合法检测白蛋白水平等[8,9]。

1.3 分级标准

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该类疾病患者分为以下几组: (1) Ⅰ组:表现为体力不受限, 可以正常进行常活动, 无心悸、疲乏、呼吸苦难等症状; (2) Ⅱ组:表现为体力轻微受限, 出现轻微的心悸、疲乏、呼吸困难等症状。 (3) Ⅲ组:表现为体力明显受限, 日常活动时容易出现心悸、疲乏、呼吸困难等症状。 (4) Ⅳ组:无法正常进行体力活动。

1.4 统计方法

将该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均纳入SPSS18.0 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 χ2检验比较,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t检验比较, 以P<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测人群的Hb Alc水平分析

常规组与研究组的Hb Alc平均水平分别为5.31%与8.13%, 比较两组检测人群的Hb Al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注:与常规组对比, #P<0.05。

2.2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与正常体检人群的Hb Alc水平分析

常规组的Hb Alc平均水平为6.72%;NYHAⅡ级检测人群的Hb Alc平均水平为7.62%;NYHAⅢ级检测人群的Hb Alc平均水平为8.69%;NYHAⅣ级检测人群的Hb Alc平均水平为9.41%。 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Hb Alc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其血糖值与年龄呈正相关, 当患者年龄越大时, 血糖值将随之增高, 其中代谢紊乱指的是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血液粘滞度升高等, 长此以往, 将引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病变、周围动脉病变等, 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降低日常生活质量[10]。 近几年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等继而使得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有关研究表明, 在城乡成年人口中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已超过9%, 包玉倩等[11]研究调查后估测, 到2025 年。全球糖尿病人群的患病总数可增至3.33 亿, 因此, 对该类疾病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与诊疗十分必要。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因素多种多样, 主要是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出现一系列心功能不全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并最终使得各项循环功能出现一系列的异常情况。 近几年来, 糖尿病与心力衰竭两者之间的关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其中心衰的危险因素即为糖尿病, 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 出现糖尿病的风险也随之递增。对于老年人群来说, 当Hb Alc水平增高1%时, 心衰的风险系数将随之增高12%左右[12]。 姚向荣等[13]研究显示, 对心衰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后结果表明, 该类患者发生1 型与2 型糖尿病的风险系数明显增高, 最高可达25%, 对其进行为期3 年的跟踪随访后了解到, 所有心衰患者中发生糖尿病的患者占据总人数的29%, 而无心衰疾病的人群仅有16%出现糖尿病, 提示心力衰竭与糖尿病两组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该研究分别对2 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 (研究组) 与正常体检人群 (常规组) 进行对比观察, 结果显示, 常规组与研究组的Hb Alc平均水平分别为5.31%与8.1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对不同心功能分级的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与正常体检人群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Hb A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就提示不同心功能分级的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Hb Alc水平均不尽相同, 且当患者心功能分级越高时, Hb Alc水平即越高, 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摘要: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Hb Alc) 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择取该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200例, 并选取6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 前者设定为研究组, 后者设定为常规组, 并对其进行实验室评价与超声检查等, 探究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Hb Alc) 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的Hb Alc水平与常规组相比, 前者的检测数值更高,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当患者心功能程度越重时, 其Hb Alc水平就越高。结论 心衰合并糖尿病患者与Hb Alc水平联系紧密, 患者心功能分级越高时, Hb Alc水平即越高, 两者之间呈正相关。

关键词:慢性心衰,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参考文献

[1] González H, Infante O, Pérez-Grovas H, et al.Nonlinear dynamic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response to orthostatism and hemodialysis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tients:Recurrence analysis approach[J].Medical engineering and physics, 2013, 35 (2) :178-187.

[2] Hori M, Nagai R, Izumi T,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bisoprolol fumarate compared with carvedilol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Results of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double-blind, Multistep Administration of bisoprolol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II (MAIN-CHF II) study[J].Heart and vessel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4, 29 (2) :238-247.

[3] 马倩, 邹俊强.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心功能的相关性[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31) :3469-3470.

[4] 董虹, 刘天春, 周莉, 等.糖化血红蛋白和BNP检测在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医学下旬刊, 2014, 11 (8) :95-97.

[5] 马倩, 邹俊强, 张晓锋, 等.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患者并发慢性心衰相关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 (17) :4551.

[6] 陆益, 金贤, 尹桂芝, 等.靶剂量美托洛尔对老年糖尿病并慢性心衰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4 (15) :2889-2892.

[7] 朱长清, 石凌波, 康红, 等.糖化血红蛋白筛查和诊断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切点分析[J].广东医学, 2014, 35 (22) :3564-3566.

[8] 彭湘杭, 蔡德鸿, 杨锐, 等.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糖化血红蛋白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 27 (5) :381-385.

[9] 李青, 潘洁敏, 马晓静, 等.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 (26) :1813-1816.

[10] 陈妍, 刘建国, 徐磊, 等.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47 (4) :534-537.

[11] 包玉倩, 贾伟平.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糖尿病中的意义——过去、现在和未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 27 (5) :367-370.

[12] 梁佩芬, 周家蕃, 郑韶欣, 等.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J].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3, 29 (3) :169-172.

[13] 姚向荣, 吕云利, 张全华, 等.糖尿病性眼肌瘫痪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其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1, 24 (4) :288-29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复合平衡双驴头抽油机的研究探讨下一篇:基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视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以淮海工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