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热运动课后反思

2022-09-01

第一篇:分子热运动课后反思

分子热运动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把学习目标不出示,目的在于学习目标一出示,就把一些问题的答案在没有学习时就告知了学生。而是在学习小结时以填空的形式出现。我认为应该是可取的。但在另一些学科上就不以这样做。我认为这样是可取的.

2、知识学习上分两块,扩散现象和分子间相互作用。自学完书的内容后就完成学案上的填空。

3、改变了实验探究的做法,而是先接受知识,后用实验来验证。感觉不是太好.

4、教学流程感觉还是完整的,一节课的内容也完成得还好。 存在的问题:

1、分组合作学习不到位,与平时要求分小组学习养成习惯不到位有关。

2、缺少点评环节。与教师平时不常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关。

3、教学流程稍显不自然。与教师准备不充分有关。

4、一个验证实验没有准备好。这是硬伤。

5、使用导学案和电子白板时,要把电子课件依据导学案做简单一些,在电子白板上展示。

第二篇: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运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子的热运动.

难点: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器材: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空瓶、铅圆柱、烧杯两个、红墨水、酒精、冷热水。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打开一瓶香水,回想一下,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生答: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能否直接用肉眼看到分子运动?为什么?

二、进行新课

(1)分子和分子运动

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1厘米3空气的分子,如果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

②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无法直接观察分子的行为,但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断分子的行为。

(2)演示实验:扩散现象

①打开酒精,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什么跑到了我们的鼻子里了?

②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说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开始先沉到瓶底。此现象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另取一只“空”瓶,按课本图16.1—2所示,将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这时要强调: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气体不会流进空气瓶内。现在我抽掉隔板,没有出现二氧化氮气体流动的现象,我们停一会儿再来观察瓶内出现的现象。

在等候期间,组织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讲台上的烧杯里盛有清水,不要振动桌子,保持清水平静。请大家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滴入的墨水将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迹,过一段时间墨迹的轮廓变模糊,墨迹变淡,周围的水色变墨。

组织学生观察前面已做的气体扩散实验。此时空气瓶出现了红棕色,下面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淡。实验现象表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了空气,空气进入了二氧化氮气体中。像这样,不同的物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请大家再观察一下刚才大家滴入清水的墨水,已经没有明显的墨迹了,整杯水都变黑些了,说明墨水和水也发生了扩散。为了说明液体的扩散现象,我们再来看课本硫酸铜溶液实验。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将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渗入约1毫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过固体的扩散。长期放煤的墙角,由于长期地跟煤接触在一起,它的内部也变黑了。大量事实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找到许多事例。例如,某同学擦点清凉油,周围同学就能闻到清凉油味;学校的桂花开时,整个校园多能闻到香味;糖放到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多变甜了.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同时也说明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有间隙。

通过观察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我们知道,气体之间扩散最快,固体之间扩散最慢,对于同样的一个扩散实验,能否改变一个因素,从而改变扩散进行的快慢呢?

演示红墨水在冷热水中的扩散形象。

③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固体、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为什么分子不会飞散开,反而聚合在一起呢?引导学生猜想,这可能是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用实验来证实。 演示实验:分子引力实验

出示演示分子引力的两个铅圆柱。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结果两铅块能吸引在一起,这表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利用分子间的引力,来进行金属焊接了。一般焊接是靠溶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近代还有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

既然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之间又有引力,但为什么固体、液体极难压缩。这是因为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是,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距离相距很大时,作用力将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三、小 结:

四、作业布置:P6

1、

2、

3、4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一、扩散现象:不同物体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二、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

1、引力

2、斥力

教学反思:

整节课的教学气氛很好,学生的参与性很高,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亲自动手实验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懂得了理论来源于实践的科学道理。课堂中,进行分组实验,学生自己动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样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活,记得牢。但也有一些后进生不敢主动参与动手实验,回答问题也不够积极,今后一定要想办法激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探讨解决问题的勇气。同时,今后的教学中也尽可能的多运用多媒体,最大最好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效率效果最大化。

第三篇:分子热运动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教学重点

扩散现象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是重点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都是物质。而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直径约为 10-10m,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但大家有没有用肉眼看到分子运动?为什么打开一瓶香水瓶,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去了? 【师】为什么他打开香水,我们会闻到香味呢?

【生】因为带有香味的分子跑出来,运动到我们周围,所以我们会闻到 香味。

【师】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断的做运动。

二、开始新课

板书:16.1、分子热运动

一、扩散现象” 【师】(举例让学生更深刻认识扩散现象)

1915年,中国带着土瓦罐包装的茅台酒去参加万国博览会,可外国人对中国酒根本不屑一顾,一位中国官员情急之下,摔碎瓦罐,顿时酒香四溢。而茅台酒也一举拿下万 国博览会的金奖。酒香扑鼻是一种怎样的物理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NO2的扩散现象

CuSO4溶液的扩散现象

金与铅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有分子不停地运动才能相互进入对方。同演示实验:扩散现象

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或溴气)气体的广口瓶。说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开始先沉到瓶底。此现象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另取一只“空”瓶,按课本图2梍1所示,将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这时

要强调: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气体不会流进空气瓶内。现在我抽掉隔板,没有出现二氧化氮气体流动的现象,我们停一会儿再来观察瓶内出现的现象。

在等候期间,组织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同学们课桌上的烧杯里盛有清水,大家不要振动桌子,保持清水平静。请大家向清水里慢慢的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滴入的墨水将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迹,过一段时间墨迹的轮廓变模糊,墨迹变淡,周围的水色变墨。

组织学生观察前面已做的气体扩散实验。此时空气瓶出现了红棕色,下面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瓶中颜色变淡。实验现象表明,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了空气,空气进入了二氧化氮气体中。像这样,不同的物体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请大家再观察一下刚才大家滴入清水的墨水,已经没有明显的墨迹了,整杯水都变黑些了,说明墨水和水也发生了扩散。为了说明液体的扩散现象,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按照课本图2-3液体的扩散实验演示)现在我们看到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要观察到扩散现象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几天前我就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大家看几天前的实验。(出示提前二天、四天、六天做的实验样本)这些实验告诉我们,静放的时间越长,界面变得越模糊不清,彼此进入对方越深。

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将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渗入约1毫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过固体的扩散。煤矸石有的原来就是石炭岩,由于长期地跟煤挤压在一起,它的内部也变黑了。

大量事实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找到许多事例。 甲乙

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接触时,彼此分子)进入对方的现象。 说明:○1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撤掉玻璃板,乙两组不同物质,哪组更容易发生扩散现象? 说明:○2分子间有间隔

【师生活动】想象一下,老师是一种物质的分子,你们是另一种物质的分子,要发生扩散,我们就要彼此进入对方。(我走进学生之间),为什么我可以进入你们中?加深学生对分子间存在间隔的认识。

【师】扩散现象广泛的存在我们生活中的,你能列举一些生活中扩散现象的例子吗? 【生】校园里的花香、饭堂里的饭菜香„„ 【学生活动——练习】

“陆游的《村居书喜》中“花香袭人知骤暖”中,花香袭人是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__。”思考:为什么花香袭人知骤暖?

学生联系到扩散的快慢有可能与温度有关。

2、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热运动

【衔接】既然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又在不断运动,那么这本书的分子怎么没有飞散开来,最后书消失不见呢?

实验○1:表面光滑、干净的铅块压在一起,下挂钩码也不能把他们拉开。是什么力使两个铅块紧贴在一起?

1、分子间存在引力

【衔接】既然分子间有引力,而分子间又有间隔,那么用力压手中的铅块,它的体积就应该变小,是这样的吗? 引发学生思考斥力的存在,

2、分子间存在斥力

【生】当分子间间隔很近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间隔很远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演示实验一】:间隔很近——压缩弹簧,两颗兵乓球之间排斥;间隔很远——拉伸弹簧,两颗兵乓球之间吸引;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小 结:

通过实验和思考,我们已经对分子和分子的运动有了初步认识,现在我们共同回顾一下,看看我们已经有了哪些认识。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直径大约是10-10米。 2.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 3.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两种,即引力和斥力。

以上几点,就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利用这些要点,能够解释很多热现象

1.A 2.A 3.C 4.B 5.A 6.C 7.气体固体

8.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 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 9.增大引力 10.引斥

一、分子热运动

1.下列事物中,说明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衣箱里的卫生球,时间长了会变小 B.教室里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C.冬天大雪纷飞,天地一片白茫茫

D.夏天,水坑里有许多小虫乱动,毫无规律 2.下面说法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来解释的是( ) 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B.酒精瓶被打碎后,屋里很快就闻到酒精味 C.用盐腌蛋一段时间后,蛋变咸了 D.往开水里放些糖,水会变甜

3.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也不能相互吸住,原因是( ) A.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B.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D.两块玻璃的分子运动缓慢

4.扩散现象说明 (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分子之间可能有间隙

5.某同学用以下几个事例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中错误的是 ( ) A.冬季里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烟” 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

C.把糖块投入一杯开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了

D.将樟脑丸放在箱子里,过几天后整个箱子里都充满了樟脑味 6.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由于 ( ) A.分子间无间隙 B.分子间无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7.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相比较,分子间距离最大的是_______分子,间距最小的是_______分子.

8._______的现象叫扩散.______的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9.“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______分子间没有_______.

10.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使之紧密接触,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在它下面还可挂重物,这个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力.平常的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这间接地说明分子间还存在着_______力.

第四篇:分子热运动习题

一、填空题

1.分子运动的基本内容是:(1)______;(2)______;(3)______。

2.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物质分子互相进入______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是在______地运动着。

3.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以______态、______态或______态的形式存在,这是由于物质分子排列______的缘故。

4.咸菜放在清水中泡一段时间,就会变淡一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5.有一圆柱形的玻璃容器,下半部装水,上半部装酒精,密闭后直立静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将会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同时,还说明水和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运动。

6.物质是由_______组成的,它们都在做_________运动;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力和______力,这就是分子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7.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35年,结果金片和铅片结合在一起了,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把金片和铅片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一毫米深,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弱到强的排列顺序 [

] A.固体、液体、气体

B.液体、气体、固体 B.气体、固体、液体

D.气体、液体、固体 2.下列现象中属于固体扩散现象的是[

] A.小树一年比一年长高 B.铁块放久后生了锈

C.打开醋瓶能迅速闻到醋的酸味

D.长期放石灰的墙角有相当厚的一层墙壁染上了白色

3.已知9克水内含有3.01×1022个水分子,那么每个水分子的体积是 [ ] A.0.16×10-3厘米3

B.2.99×10-23厘米3 C.9.224×10-26厘米

3 D.1.49×10-23厘米3

4.以下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的是[

] A.一根细铅丝很难被拉断 B.沾在物体上的灰尘能被抖掉 C.液体很难被压缩

D.用浆糊很难把两块木头粘合在一起

5.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房间几天不打扫就会有一层灰尘 B.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了一段时间生锈了 D.在一杯水中放入一些糖,这杯水就变甜了 6.液体、固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B.盐分子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萝卜分子间有间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

8.下列现象不能表明分子热运动的是 [

] 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染

B.向一杯水中滴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 C.把磨得很光滑的铅板和金箔长久紧压在一起,金箔中渗有铅 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9.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块,原因是 [ ] A.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了 B.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斥力起主要作用了 C.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D.两块玻璃中的分子运动太慢了

10.一滴蓝墨水滴入清水中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变成蓝色,这表明 [

]

A.墨水的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着较大的引力

B.墨水的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着较大的斥力

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水在不停地对流

11.分子的体积很小,如果把分子看成间球形的,则分子直径一般为 [

]

A.几毫米

B几微米

C.几十分之一微米

D.几千分之一微米

12.把两块光滑的玻璃贴紧,它们不能吸引在一起,原因是 [ ]

A.两块玻璃分子间存在斥力

B.两块的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C.玻璃分子间隔太小,不能形成扩散

D.玻璃分子运动缓慢

13.有这样几种现象:(1)潮湿的地面变干;(2)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慢慢散开;(3)地面洒了香水,整个房间充满香味。其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

A.(1)和(3) B.(2)和(3) C.(1)和(2) D.(1)、(2)、(3)

三、说理题

1.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时也很难继续压缩,这是什么原因?

2.在做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之间的扩散实验时,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应放在上面?还是下面?为什么?

第五篇:分子热运动教案

分子热运动

江夏一初中 周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推测出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组实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动手能力。

2、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体会从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的

科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类比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教学难点] 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以及能用微观理论定性解释宏观现象 [教法] 实验观察,类比分析,总结归纳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 红墨水,清水,香水,NO2气体,CuSO4溶液,弹簧测力计,玻璃片,铅 柱,钩码,弹簧,乒乓球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学生回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10-10m。 2. 学生猜想:一个分子有多大?

3. 教师举例学生想象:理解分子很小,组成物质的分子数目多得惊人。 4. 教师演示实验:喷洒一些香水,马上香味四溢

---引导学生思考:你闻到什么气味?为什么会闻到香味? 举例:“酒香不怕巷子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引出本节内容---分子热运动的探究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扩散现象

a.教师演示实验:NO2在空气中的扩散 (图16.1-2) b.学生讨论交流,分析得出扩散的定义: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C.进一步理解扩散现象

 液体的扩散——CuSO4溶液在水中的扩散 (图16.1-3)

 固体的扩散——铅片和金片之间的扩散 d.学生联系生活举例:

 固体和液体之间的扩散——粗盐在水中溶解  固体和气体之间的扩散——樟脑丸扩散到空气中

③ 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扩散——氧气溶解在水中

e.总结: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f.提问:50ml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等于100ml 吗?为什么?

总结:扩散现象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大量实验事实说明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但扩散的快慢是不同的。在条件相同时,气体扩散最快,固体扩散最慢。 G.猜想: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举例:炒菜放盐和腌菜放盐,哪种情况菜咸的快?为什么? (1)引导学生根据经验,提出猜想—和温度有关

(2)学生设计实验—把红墨水同时滴入等质量的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现象 (3)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得越快

(4)总结: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热 运动。

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0 提问:当温度等于0C时,分子还运动吗? (5)举例识别扩散现象(区别于机械运动) 3.分子间的作用力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思考一: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散开,而总是 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呢? 举例:把一支粉笔拉断很难,把一张纸向两边拽开很困难 演示实验:铅柱间的吸引力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思考: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实验演示,观察总结) 讨论:你怎样用透明胶带把写错处粘掉?为什么?

思考二:既然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举例:用注射器压缩液体很困难,用手挤压铅块很难

结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思考三:分子间既有引力又同时存在斥力,那么两种力会不会相互抵消呢? 演示实验:乒乓球、弹簧模型演示两球间的作用力,类比分子间的作用力。 画图分析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 思考:破镜为什么不能重圆?

三、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四、习题检测:见练习册本节习题

五、板书设计

十六章 热和能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一、扩散现象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热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隙

3、扩散得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二、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法制教育讲座听后感下一篇:公安局民警个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