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家庭教育论文

2022-05-05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家训家庭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传统文化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只有“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在家庭中,家训具有约束家庭成员、维持家庭秩序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家训的指导下,能够形成严谨、正义的家风,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与社会精神文明。现本文就家风、家训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家训家庭教育论文 篇1:

传统家训家规在家庭教育中的运用探究

摘 要:家训家规中的积极思想不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而且可以指导青少年更好地约束自我,在修身、齊家、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训诫作用。以家训家规为中心开展家庭教育的策略有:以家训家规为中心,进行全面学习;开展家校共育,增强践行意识;传承与创新并举,扩大教育范围。

关键词:德育;家庭教育;家训家规;传统文化;践行意识;传承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崭新时期,社会上各种新思想、新潮流不断涌现,与此同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包括多个层面,既有独具个性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面向百姓的家训家规。家训家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其中的积极思想不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而且可以指导青少年更好地约束自我,在修身、齐家、为人、处世等方面起到很好的训诫作用。然而,近年来部分家庭忽略了家训家规教育。尤其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家长更要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加强家训家规教育,使学生在行为、思想、意识、信念、习惯等多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我国的家训家规文化历经千年留下很多典范之作,如《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等都是民众所熟知的经典作品。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应该积极研究并运用家训家规,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营造家庭教育的文化氛围,让家训家规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在家庭教育中运用传统家训家规存在的问题

传统家训家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多重育人观念,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部分家庭对传统家训家规的重视程度不足,而且对传统家训家规知之甚少,难以主动践行。

1.学生对传统家训家规的认知不足

在部分家庭中,由于父母的工作比较繁忙,所以对孩子的教养多由老人来完成。而老人对孩子的教养多以保护为主,不重视进行家训家规教育,使得孩子对家训家规的认识能力非常薄弱。即使有的孩子了解一些传统家训家规的知识,也会因为家庭教育氛围不够浓厚,而缺乏对家训家规的基本价值认同。另外,还有一些孩子叛逆意识较强,对家训家规不仅没有基本的价值认同,还会故意对抗。

2.学生对传统家训家规的践行意识不强

青少年阶段是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家长依托传统家训家规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引导,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因为学生家庭缺少家训家规教育,所以难以激发学生的践行意识,即使教师在学校进行了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学生的践行意识也不是很强。也有的学生只是单纯按照教师的引导完成一些家庭互动,实际上主动践行家训家规的意识并不强。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在学校表现得比较守规矩,但回到家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对家训家规缺乏遵守的意识。

二、以家训家规为中心开展家庭教育的策略

对传统家训家规的传播需要以家庭为纽带,需要充分发挥家校教育的合力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家训家规践行意识,为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提供更多空间。

1.以家训家规为中心,进行全面学习

家训家规的内容多以凝练的古文形式呈现,朗朗上口,易记易诵,非常适合学生诵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家训家规时,应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其所蕴含的思想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使其充分发挥训诫作用。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和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都属于正常现象。教师和家长不必急躁,要耐心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家训家规中蕴含着各种育人思想,能够为举止行为、交友治家、为人处世等提供基本准则。家训家规中蕴含着质朴的美德,如“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这一尊老爱幼的美德。还有很多关于生活细节的内容,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句话告诉学生值日时要认真负责地完成班级卫生清扫工作,做到整洁有序。又如“勿贪意外之财”启示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能起贪心。可见,家训家规对青少年修养的提升具有极强的劝诫作用。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微课先导的方式,让学生先了解家训家规相关内容,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学习和探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对相应的观点进行交流探讨,进而激发创新意识,更好地领悟相关内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加轻松、高效。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对家训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

2.开展家校共育,增强践行意识

当前,社会各界对传统家训家规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进行有效的借鉴和参考。一些学者对传统家训家规结合新时代背景进行了新的解读,教师也可以进行借鉴和参考。学校可以采取家校共育的方式,加强与家长的互动,为学生营造学习和践行家训家规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传统家训家规家庭实践成果汇报”活动。在汇报表演过程中,学生和家长可以进行家训家规的诵读、吟唱,还可以创编和表演与家训家规内容相关的舞台剧。生动有趣的舞台剧表演往往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单纯的言语说教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再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家训家规知识,课堂外,教师可以将家训家规的学习与践行延伸到学生的家庭,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学习和践行。教师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在家中共同践行家训家规,如果谁违反了家训家规,就需要通过抄写家训家规的方式对自己进行惩诫。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及其家长践行家训家规的意识。

3.传承与创新并举,扩大教育范围

传统家训家规不仅在家庭环境中有很好的教育作用,而且在学校、社会等范围内也能发挥教育作用,因此社会各界应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并采用有效的方式,将家训家规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将家训家规进一步发扬光大。比如,学校可以将家训家规中的自律、友爱、礼貌等因子应用到学校的教育环境中,要求学生在学习上做到自律,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做到友爱,在与师长交往的过程中讲礼貌,等等。为了让家训家规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可以对家训家规的传承形式进行创新。比如,教师可以将家训家规改编成歌曲,让学生进行演绎和传唱,这样既能深化学生对家训家规的理解,又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让家训家规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新媒体手段创新家训家规的传播形式,如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等,将家训家规制作成视频并上传,供大家观看学习,从而提高家训家规的传播力和教育力。

三、结语

总之,将家训家规教育融入家庭教育,能夠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让家庭教育更具精神内涵,更具活力。家长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家训家规的精神实质,挖掘家训家规中的积极教育因子,将其贯穿于家庭教育全过程,并积极行动起来,以身作则,深刻践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学校及社会也要不断创新家训家规教育形式,扩大家训家规教育的范围,使家训家规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飚,张红.传统家训家规涵养新时代家风建设[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

[2]李享真.谈《颜氏家训》的思想及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借鉴[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

[3]刘鹏.传统家训对初中生家庭教育的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4]牛志平.“家训”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Family Precepts and Rules in Family Education

Jiang Fengde

(Huangyang Town Square Primary School, Liangzhou District,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6, China)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family precepts and rules; traditional culture; practice consciousness; inheritance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家庭教育专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X220

作者简介:姜丰德(1971-),男,甘肃武威人,一级教师,从事中小学教育研究。

作者:姜丰德

家训家庭教育论文 篇2:

家风、家训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研究

摘要:传统文化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只有“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在家庭中,家训具有约束家庭成员、维持家庭秩序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家训的指导下,能够形成严谨、正义的家风,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与社会精神文明。现本文就家风、家训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展开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家风;家训;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策略

一直以来,我国对家风、家训文化都十分重视,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风、家训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为现代家庭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而如何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1]。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家庭都是美好、温馨的港湾,若一个家庭具备优秀的家训与家风,不仅能够促进家庭中个体的身心发展,还能带动其他家庭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由此可见,传承、弘扬我国优秀的家风家训文化,对社会建设、家庭建设及优秀家风的培育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家风、家训与家庭教育

若想实现家风、家训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必须分别弄清三者的概念与关系。其中家训又称家诫、家约、家规、家教,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更是使国家更加富强的必不可少的一点。家庭成员通过遵循家训,必然会形成好的家风。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能够表现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2]。家庭教育则偏向于现代化的说法,原被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而随着现代观念的渗透,则认为其是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三者之中,也可以是说家风、家训是家庭教育的无形力量与重要依据。

二、家风、家训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策略

(1)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家训家规

我国古代一些对家庭教育研究颇深的家长,通常会结合祖上遗训、当前社会主流规范等自行编撰家训,再将家训进行修订与刊印,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家庭制度与文本,向后人阐述自身的教育理念。这种一种通过家训文化来加强家庭教育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国部分学者也开始在家训文化中融入现代思想理念,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由此产生了新的《弟子规》、《三字经》等家庭教育类的启蒙教材,实现了有益的探索[3]。在現代社会中,若家长能够积极传承、修订与参考家训,并与家庭成员做到民主协商,确保家训的合理性,必然会形成一种正义、严谨的家风,引导家庭成员的自觉遵守,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这对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健康成长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日常训诫,实现习惯教育

在传统家庭教育理念中,家长格外重视家庭成员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告诫与训导,这也体现出我国传统教化方法的一种特色。其主要的目的,便是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孙的经常性训诫,让其明白事物的善恶好坏、是非曲直,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家庭准则与社会规范。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借鉴古代的训诫方法,包括常规训诫、善用方法、适当惩戒等。其中在常规训诫中,要求子女在早晚没有特殊情况时,要主动向长辈问候,再由长辈适时讲授一些训诫、鼓励、劝勉之辞;在善用方法中,主要强调的是古人教育的方法与时机,可以借鉴其采纳古言来勉励后人的方法,也可是利用日常事例来阐述人生哲理的方法,又或是讲述自身的人生经历来训诫后人的方法;而在适当惩戒中,是古人主张利用适当惩戒来辅助教化,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如果家庭中有成员一直屡教未改,需要基于亲情感化,再进行警告、物质处罚、斥责、体罚等,帮助其更好的改正错误。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多去挖掘家训中有效的资源,实现古为今用,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3)做到以身作则,敦化社会道德风尚

以身作则,躬亲示范是家风家训教育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家长作为青少年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问题会直接影响其思想品质与为人处世。若家长缺乏礼仪规范与诚信,也就无法谈及孩子的良好教育。在古代家庭教育中,古人或以孝友传家、或以忠信传家,又或以耕读传家,在这些教育方法中,向我们表达了做人应友爱兄弟、尊重长辈、忠厚处世、勤于学业、勤于劳作,不要丢掉自己的底线,不让自己的家风受到破坏,也不让祖先受辱[4]。当前社会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问题,并开展了许多建设精神文明的活动,要求家长应做好表率作用,积极遵守各类规范,包括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丟洒垃圾,实现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与进步。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学会继承与发扬古代家庭教育中的优良传统,做到有效吸收与借鉴,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浪潮中,家风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分析与利用,提取出当中的优秀资源,做到古为今用,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要想实现家风、家训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需要做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家训家规、加强日常训诫,实现习惯教育与实现以身作则,敦化社会道德风尚,促进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延斌.家风家训:轨物范世的生动教材[J].中国德育,2019(15):1.

[2]韩雪童.论家风家训的个体成人之道[J].中国德育,2019(15):36-39.

[3]马刚,胡沁.以家训正家风——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国德育,2018(07):15-19.

[4]陈亚丽.家风家训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实践路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06):162-167.

注:本文为甘肃省兰州市“十三五”2019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家风、家训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LZ[2019]GH971)

作者:杨恒

家训家庭教育论文 篇3:

从家训看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

【摘 要】中国古代的家训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观念,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出古代家庭教育的许多观点。本文通过对古代家训的内容进行分析,考察了古代家庭教育的科学做法,以期对现代家庭教育提供启示。

【关键词】家训;传统家训;家庭教育

传统家训是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形成和繁盛起来的关于治家教子的训诫,是以一定社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内容作为教育内涵的一种家庭教育形式。在我国传统家训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家庭教育思想。

一、我国传统家训的内容特点

自从颜之推创立家训这种家庭文献教育形式以来,家训就成为家庭教育的基本文献形式,“古今家训,以此为祖”,是对《颜氏家训》最好的评价。我国历史上家训十分丰富,《中国丛书综录》所录的家训有119种;《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中收录家训171篇,是南宋以前的家训总汇大观;清代修订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中《家范典》达116卷,共分31部,各又再分5类,辑录了先秦至清初的大量家训资料。我国许多成功官吏、学者、商人乃至平民百姓家中,都藏有一部传世家训,后世子孙常常温习,作为自己人生道路指南。纵观古代的家训,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孝悌

孝是指对父母的敬重,悌是指对兄长的友爱。强调孝悌就是要求每个人在家庭中做到尊敬长辈,长幼有序。综观历代的家训,几乎篇篇都要提及到“孝悌”。如被《四库全书提要》誉为“《颜氏家训》之亚”的《袁氏世范》大力提倡“人不可不孝”,“兄弟贵相爱”。宋人赵鼎在《家训笔录》中第一项便指出:“闺门之内,以孝友为先务。”明清之际的学者孙奇逢更道出了孝悌的重要性,认为父子兄弟团结而家道隆昌,反之家道衰败指日可待。他在《孝友堂家训》中写道“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元气固结而家道隆昌,此不必卜之气数也。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人人凌竟,各怀所私,其家之败也,可立而待,亦不必卜之气数也。”

孝悌是良好品德的要求,可见,古代的家长非常重视对幼童品德的培养,虽然主观上不可避免的是要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封建的宗法制度,但是客观上却对幼童的品德教育起了推动作用。

2.勤俭

勤可以丰家,俭可以长久。许多家训都视勤俭为传家宝, 在古代家训中也有很多体现。宋代叶梦德曾阐述勤俭之道:“每日起早, 凡生理所当为者, 须及时为之。如机之发, 鹰之搏, 顷刻不可迟也。”“俭者守家第一法也……凡日用奉养, 一以节省为本, 不可过多, 宁使家有嬴余, 毋使仓有高匮。”明朝姚舜牧在《药言》中说:“居家切要,在勤俭二字。”古人认为, 一个人如能处处节俭, 则必事事能约束自己, 不会肆意妄为。相反, 在家奢华, 则为官也必定腐败。因此,俭约品德的培养, 必须从小开始,从衣、食、住、行等家庭日常生活入手。“

3.立志

只有志存高远, 才能有所成就。从大量的“家训”、“家诫”中可以看出,众多的家长都期望子孙后代立志成才。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的《教子》、《勉学》两篇,就专门论述了勤奋好学、立志成才的意义和方法。如在《勉学》篇中列举了锥刺大腿的苏秦、映雪读书的嵇康等许多刻苦读书的典型,为子女垂范。其中,确立崇高的志向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树立了远大志向,人们才会有克服重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才会有为到达心中的那个目标而不懈奋斗、孜孜追求的恒心。文学家、思想家嵇康在《家诫》中称“人无志,非人也。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可见,立志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大事,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4.勉学

在我国古代家训读物当中,劝学勉学的事例随处可见。如在《颜氏家训》中,就有专门一节勉学:“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读书之人自羲农以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不能隐也”。颜之推历仕四朝,始终靠自己的才学立足于乱世,他亲眼目睹了梁代士大夫子弟因不学无术造成可悲的局面,因此,深感学习的重要性。

二、从家训看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训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从我国传统家训中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家庭教育的特点,其中有许多对现代家庭教育启示颇多。

1.注重环境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古人普遍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古人认识到年幼的儿童受环境影响非常大,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家庭环境的渗透性影响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古人都非常重视家庭内部和家庭外部良好环境的营造,保证孩子的良好发展。这对于现在的家庭教育来说也是非常有启示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为孩子创设安全、健康、丰富的环境,更是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情感交流,了解孩子的爱好、兴趣和需要。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传递良好的行为、品性。

2.注重日常行为的规范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把对孩童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他指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颜之推在《颜氏家训》说:“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就为补制。”认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教他们洒扫、待人接物等方面最基本的礼节,教他们去关心爱护身边的人。古人充分认识到了行为习惯在家庭德育教育中的实效性。孩子良好习惯一旦养成,便会受益终生。他们很重视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去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通过关心教育培养孩子多方面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教育的实施,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古代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在日常的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发挥作用也比较明显。

由此可见,生活中的教育至关重要,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读书认字,培养远大的理想,更是要从眼下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小培养其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一生受益。

参考文献:

[1]丁海东,李春芳.《颜氏家训》中的早期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5

[2]李景文.中国古代家训文化透视[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1

[3]曾凡贞. 传统家训及其现代意义[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12

[4] 刘春梅. 历代家训与古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4

[5]王有英.中国传统家训中的教化意蕴[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7

作者:张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扰数字电视论文下一篇:公共行政实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