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保护角度论文

2022-05-16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校园环境保护角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为探讨安徽省校园足球的发展对策,本文介绍了安徽省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现状,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安徽省校园足球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对安徽省校园足球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参考意义。1引言近年来,足球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疯狂的追捧。在我国,足球也成为最受大家欢迎的运动之一。

第一篇:校园环境保护角度论文

从传播符号学角度分析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

摘 要:通过符号学与传播学的融合,给大众分析和理解问题提供一个新视角。从传播符号学角度分析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运用传播学和符号学的基础理论对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的意义和发展进行探讨。并对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的编码和解码进行分析。强调需要注重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的符号化、积极引导符号化的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以及提升符号化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的互动性。通过传播符号学角度分析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有助于理解传播符号学在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传播符号学;校园涂鸦;校园广告

Analyzing Campus Graffiti and Advertising from Media Semiotics

Tang Wantao

(School of Liberal Arts,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Shanxi,723000)

1 校園涂鸦与校园广告

1.1校园涂鸦

校园涂鸦,是在校园的公共或私有设施(如墙壁、课桌、地面、厕所)上人为或有意图的乱涂乱写出文字或图像等标记。在校园中随处可见。全国不同区域的学校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所展现的涂鸦也不尽相同。比较重要的原因有校园文化的差异、校规校纪的引导、学校的艺术氛围、学校所处区域整体社会氛围。涂鸦大多是以文字、图像、记号标记的形式表现。承载涂鸦的实体大都集中于空旷的墙体,单调的环境,人流量较大的区域。

厦门大学的隧道涂鸦最能展现校园涂鸦的表现力。厦门的涂鸦隧道名为芙蓉隧道,位于厦门大学内部,是中国最长的涂鸦隧道。其隧道中表现着大学生大学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艺术追求、表白情话、友谊、毕业留恋等等。笔者本科所在的学校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涂鸦也大都表现在隧道墙体、隧道地面以及桥墩表面。涂鸦的创作者,有自身热衷于艺术的表现,抑或表达内心的感触抑或学习生活的表现,最终展现为涂鸦的各种样式。

校园涂鸦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涂鸦形式。不同的涂鸦反映着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的涂鸦也反映着大众转移注意力方式的差别。在当下的社会时期,校园涂鸦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充当着社会解压阀的作用。学生的社会压力与学习生活压力通过涂鸦的形式缓解,达到自我内心的洗涤。涂鸦的校园传播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不断强化社群认同,单独的个体减少自身孤立的孤独感,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对校园文化和和谐校园建设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2校园广告

广告,著名广告学者陈培爱则把广告定义为:“广告是把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信息,经过艺术加工通过不同媒介向大众传播,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目的。”余明阳和陈先红给广告下的定义是:“广告是由广告主以付费方式,运用媒体劝说公众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根据上述学者对广告的定义,可以将校园广告的定义表述为:校园广告就是广告主有偿地在校园里传播信息,以达到其预想的效果。

笔者委托中央民族大学、华北科技学院、郑州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厦门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十一所高校的同学收集二零一五年十一月的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的拍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拍摄数据,得出以下结论:在这一个月中,校园的空旷墙体、BBS(Bulletin Board System)、公告栏等公共区域主要表现是校园广告。具体的校园广告以用人单位招聘广告、考研机构招生广告、互联网APP推广为主。校园广告的表现形式基本覆盖校园可利用的空间。

社会形势的变化,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校园广告会持续升温,给校园带来一抹别具一格的亮色。有积极的方面,也有需要发展的层面。但是不能否定校园广告给校园带来的生机,也不能否认校园廣告给学生带去的影响,抑或是正面的,抑或是负面的。

1.3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的联系

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有着不一样的联系,不能将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分离,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两者统一起来共同构成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校园涂鸦是校园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校园广告是校园涂鸦的一种呈现载体。离开校园广告分析校园涂鸦,不能全面完全地展现校园涂鸦的呈现方式,显得单调乏味。离开校园涂鸦分析校园广告,则陷入校园广告商业化的泥潭,不能全面客观的分析校园广告。导致从任何一个角度分析校园广告都会带上商业化的印记,得出片面极具诱惑力的观点和结论。

校园广告相较于校园涂鸦,其符号载体和物质载体都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校园涂鸦的符号化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和图像来表现,校园广告的符号化形式表现为更为多样的形式比如视频、声音、文字和图像。校园涂鸦的物质载体主要是空旷的墙体和地面,校园涂鸦的物质载体有海报、传单、广播、电视、BBS等。

2 符号化的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

2.1符号化呈现的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

从介绍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出发,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不是以单一的方式呈现,也不是空洞虚无。两者是通过符号化形式表现给大众,比如文字、图像、声音。校园涂鸦主要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呈现。校园广告的呈现方式更加广泛。符号化的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又通过实物化的物质载体进行传播。

校园涂鸦通过校园空旷墙体或位置优越的场地等实现符号化的物质呈现。校园涂鸦通过油漆喷绘具体的人物事件,有学习生活的写实,有抽象无厘头的艺术追求等等来表现不一样的作者心理诉求。涂鸦这一系列复杂多样的图案、纹理和形象构成一种符号。原作者以墙体或者空旷的可接受创作的场地为实物载体进行涂鸦的符号编码。呈现给受众的就是客观的能用肉眼识别的视觉映像。涂鸦往往以比较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受众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例如校园广告涂鸦,对于一种产品推广进行简单直接地涂鸦,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根据施拉姆提出的或然率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受众通过对信息的发掘和理解以满足信息的需求,对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的发掘和理解显现较低的成本进而获得较大的信息满足,符号化的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进一步提升受众对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的理解。涂鸦体现出来的深层次含义则需要特定或经过同种文本的学习和认知的受众才能达到涂鸦原创作者的意图。文本的互文性在深层次涂鸦含义的理解中也有较多的体现。用经典或是名著等文本的知识代替口头用语,例如在一个涂鸦中使用成语典故等类似的文本。符号化的校园涂鸦表现的形式主要是简单的符号呈现或是以文本的互文性呈现。前者不需要复杂的联想和思考,后者则需要受众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从而识别符号化的信息。接着探讨符号化的校园广告。

校园广告通过海报、传单、横幅广告、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BBS等物质载体进行符号化的传播。海报、传单、横幅广告中通过文字、图像、颜色和线条等因素的组合,形成复杂多样的信息。众多用人单位的招聘海报,考研机构的招生海报,互联网时代的APP传单,外联的横幅广告都是对校园广告信息的编码,随后进行传播。校园广播则是通过对校园广告进行声音层面的符号化编码,通过无线电广播进行传播。校园较流行的赞助广告等可以通过校园广播这个渠道进行传播。校园电视对校园广告的符号化传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由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有声电视是属于冷媒介,较多地需要受众的参与从而提高校园广告的传播效果。校园BBS对校园广告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符号化传播呈现实时性、针对性、受众主体性增强的趋势。在互联网环境下,受众分众化明显,校园广告对目标受众的划分更为精准。符号化的校园广告在互联网的传播过程中更有利于受众的理解。特别是大数据概念的发展,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校园广告的发展方向更能有效地为广告主所掌握。符号化的校园广告在校园中的传播,表现为对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的组合,生产出受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校园广告符号。

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通过符号化的呈现,实现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的广泛传播,进而达到传播者期望达到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受众间接或直接反馈不断改善符号化的校园涂鸦或校园广告,从而提升传播的效果。

2.2创造便携的符号

符号,存在不同的定义,本文采用四川大学赵毅衡教授对符号的定义。即符号是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通过对符号定义的认识,便携的符号,即受众可接受度较高的传播符号。有助于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传播的视觉符号和非视觉符号。

创造便携的视觉符号,在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符号化的过程中,创造出受众更容易接受和便于记忆的符号。拉扎斯菲尔德曾提出选择性定律,受众会根据信息符号和自己的联系进而对相关信息符号进行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校园涂鸦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创作者的创造力。根据霍夫兰的说服研究,一方面,针对于普通的受众,创作一目了然的涂鸦更有益于受众接受;另一方面,通过解构重构经典文本或者借用互联网新鲜网络热词,利用文本间互文性,创作更深层次的涂鸦在大学校园更能引起共鸣,提升传播的效果。在广告领域的推广创作中,时下流行的趋势是图像扁平化设计。主要体现的是简单化的设计理念。在当下注意力经济发展迅速,通过简单化以及具有创造力的海报、传单、横幅广告、校园BBS的设计。根据广告的AIDA法则,增强视觉冲击力,以达到受众关注度提升,提升受众对广告的影响和反馈有积极的作用,最终实现受众的行动有重要意义。进而也提升校园广告符号化的传播效果。

创造便携带的非视觉符号指的是在校园广播、语言传播等方面创造便于传播的非视觉符号信息。进而促进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的符号化传播。非视觉符号主要以声音为主。校园广播和语言传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播符号传播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传播。广播需要多使用简单的句子,不能较多的使用复杂的句子。对于受众来讲,听觉符号可接受成程度有限,简单的句子符号相较于复杂的句子符号对于受众的接受完整程度有很大的提升。语言传播,体现在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中。口语化的传播过程,着重强调传播者的话语组织能力。加强语言符号化的程度,同时为提升传播符号信息的准确性,一定程度上运用符号信息的冗余,从而减少符号信息的失真,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创造便携的融合视觉符号和非视觉符号,指提升视觉符号和非视觉符号的融合促进融合符号信息的接受度。校园促销会展销会,各种社团活动和学校文艺活动都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融合视觉符号和非视觉符号的重要性。通过创造便携的融合视觉符号和非视觉符号,强化受众对与符号信息的接受度,进而促进符号化信息的传播。

3 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解释

对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的理解会因受众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不同的受众对相同的涂鸦和广告会产生复杂多样的解释。笔者有这样一个经历,在某一暑期补习班发放传单的过程中,遇到一位家长将传单上的“火爆招生”理解为:对学生火爆怎么能让学生去这样的补习班。该家长将元文本‘旺盛;热闹;红火’的意义解码为‘比喻发怒’的解释文本,形成完全不一样的解释话语。不同教育背景和不同区域的受众有着文化的差异,由此导致受众解码差异和多元化。在校园环境下,受众的多元化解码更为明显。专业的不同就为解码的多元化创造了异常重要的条件。大学生呈现分众化的趋势,社群化趋势增强,受众的多元化解码条件更加成熟。

受众积极创造符号化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的解码环境。大学日益活跃的社群团体、促销展销活动、文艺表演活动对解码环境的建设有非凡的作用。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的编码者创造出来的编码符号,在受众解码的过程中发生折射。受众不一定完全按照编码者预期的方式的解码,受众受解码环境的制约,同时对解码环境进行积极的创造。一方面受众积极创造解码环境,使用与满足理论描述受众为积极的受众,受众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积极选择理解满足自身需求的信息。从符号化的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角度出发,受众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满足自身需求的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不同的受众会根据自己的爱好积极寻找符合自身爱好的涂鸦和广告。另一方面受众附和存在着的解码环境,沉默的螺旋理论中表现出受众因个体孤立感的存在而受到环境的影响,在校园环境下,个体也会受到群体的影响而追求趋同化的客体。

环境的互动表现为解码环境的互动化。解码环境影响着受众的解码,反过来受众的解码又对解码环境起着能动的反作用。受众解码离不开解码环境,解码环境也不能离开受众解码而单独存在。解码环境体现为校园广播、校园论坛、校园物质存在,受议程设置的影响,进而在解码的过程中受到解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受众对解码环境的能动作用表现为:受众根据自身在各种社群抑或是活动中表现的积极解码行动,而表现自身的解码方式。受众自身的解码方式,又会影响解码环境,完善和补充解码环境。另外伴随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解码者和解码环境有更深层次的发展。从解码者的角度,互联网使受众能接触更多的信息源,有助于解码者形成自身的解码方式,出现解码者创造编码。从解码环境的角度,互联网增强解码环境的多元化,解码环境更加的分众化、小众化。

4 從传播符号学角度展现的启示

注重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的符号化。创造简明易于受众接受的符号更有利于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的传播。利用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的组合,积极创造与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相协调的符号。由本文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注重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符号的设计和创新。进而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在符号化传播过程中有更突出的影响。校园海报、传单、横幅广告等等通过创新设计受众喜闻乐见的符号化形态,提升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的呈现形式。

积极引导符号化的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的发展受到社会形态的间接制约以及学校管理的直接影响。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对受众在认知、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影响变现地更为具体。符号化的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会在受众的解码环境中表现地比较集中和突出。简单的例子表现为,在校园特定的环境里,具体的一个事件或新动向能在受众的语境环境中激发受众内心的共鸣和反馈,这种反馈有分众化和小众化趋势,这对于由学校扮演的把关者角色发挥其把关人的角色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把关者积极引导编码者创造适合的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对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提升符号化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的互动性。符号化的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需要加强与受众的联系与互动。编码者需要提升对受众的深层次了解,从而增强与受众的互动。受众在解码的过程中会产生三种解码的方式,一种是接受性解码,一种是协商式解码,最后一种是对抗式解码。编码者需要对符号化的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进行受众化的编码。体现受众为王的理念,提升接受性解码的范围与协商式解码的范围,缩小受众对抗式解码的范围。增强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编码者与受众解码者的互动,对促进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的符号化传播有积极意义。

从传播符号学角度分析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首先介绍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进而分析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三个角度分析符号化的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分别是符号化的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创造便携的符号以及符号化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的载体;再次通过三个角度分析受众解释符号化的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分别是受众多元化解码,受众创造解码环境和环境的互动;最后是从中得出结论,注重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的符号化,积极引导符号化的校园涂鸦和校园广告以及提升符号化校园涂鸦校园广告的互动性。

通过传播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校园涂鸦与校园广告,笔者对传播学、符号学、传播符号学、校园涂鸦、校园广告、校园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传播符号学的角度分析问题,有不一样的收获,同时也提供新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角度。

参考文献

[1] 张玉静.《对武汉高校校园涂鸦亚文化的调查——以对武汉大学的抽样调查为例》[J].《群文天地》,2012,第3期:第288页.

[2]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vjkRvE5Xga_pAuB0k3B7ifW06wuahoetoG7EC6MLqwJRnUTf_41BuAcyr-LAapD_y--aVvxFnKEXL21USRuQs_.百度百科.

[3]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4] 陈培爱.《广告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5页.

[5] 丁尔苏.符号学与跨文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6] 余明阳,陈先红.《广告学》[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2版第5页.

[7] 赵毅衡.《重新定义符号与符号学》[J].《国际新闻界》.2013年6月:第7页.

[8] 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

[9] (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殷晓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8.

[10] (英)泰勒(Taylor,L.),(英)威利斯(Willis,A.).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吴靖,黄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作者简介:

唐万涛(1993-),男,重庆黔江人,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作者:唐万涛

第二篇:从校园体育文化角度探讨安徽省校园足球的发展对策

摘 要:为探讨安徽省校园足球的发展对策,本文介绍了安徽省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现状,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安徽省校园足球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对安徽省校园足球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1 引言

近年来,足球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疯狂的追捧。在我国,足球也成为最受大家欢迎的运动之一。然而,在中国足球20年的发展历史中,竞技水平总是很难令人满意。为提高我国足球在国际上的竞技水平和我国广大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于2009年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在各省设立校园足球推广布点城市。

在此大背景下,要推進全省校园足球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安徽省可谓任重而道远。校园体育文化包括体育物质文化、体育精神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涵盖了学校的体育运动硬件设施、体育项目师资力量、校园体育精神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与校园足球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然而对于体育文化和校园足球的关联性的研究仍然十分匮乏,刚处于起步阶段。从体育文化的角度探讨分析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的对策,对于安徽省在合肥成为国家级校园足球推广布点城市的契机下,以合肥带动其他省级校园足球布局城市乃至全省校园足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已有诸多学者对校园体育文化展开了研究。有学者讨论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有学者研究了体育文化的构成体系,提出了高校体育文化的构成指标体系和评价的指标体系;还有学者探究了如何在高校校园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于校园足球的研究也去的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对于体育文化和校园足球的关联性研究较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多不足。

2 校园体育文化与校园足球文化

校园足球文化是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学校的广大师生在足球教学、足球竞赛等足球实践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有关的观念意识和制度体系。校园足球文化的主体是学生,主要活动空间是校园,主要内容是足球竞赛、足球教学等各种足球活动形式。校园足球文化与校园体育文化是子系统与系统的关系,校园足球文化包括于校园体育文化之中。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一方面受到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推动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又受到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足球文化的影响。

3 安徽省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现状

自2009年合肥被确定为国家级校园足球定点城市以来,安徽省先后又新增设了淮北市、亳州市、蚌埠市、淮南市、芜湖市、池州市等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在此之前,安徽省仅有合肥市一个校园足球布点城市。新增几个省级校园足球布局城市的设立,一定程度上 打破了尴尬局面,使安徽省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几个城市中,蚌埠和芜湖对足球的热情尤其高,蚌埠市更是先后涌现出李毅、赵鹏两大国脚。著名的护球技巧“蚌埠回旋”亦是以蚌埠命名,蚌埠的足球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高于合肥。

4 安徽省校园足球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体育物质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4.1.1活动经费的不足

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开展校园足球活动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活动经费的问题。活动经费又包括教职工的活动经费和学生的活动经费。

4.1.2 活动场地和器材水平参差不齐

省内各个学校的足球活动场地以及足球活动器材的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少学校没有符合标准的田径场地,尤其体现在非足球定点学校和一些农村学校上。

4.1.3 足球教练员的数量不足,专业水平差异大

目前,安徽省体育教师缺编1万多名,专业的足球教练员更是缺乏。如在合肥虹桥小学,整个学校只有一名足球教练,教练和学生的比例远远失调,这反映了大多数学校的状况。此外,各学校足球教练员的学历水平和职称也有较大差异。就学历水平而言,主要有本科、大专和中专,其中以本科学历为主,但大部分本科学历的教练员年龄相对较小,缺乏足球运动的经验,职称较低。专业足球教练员的缺乏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安徽省校园足球的发展。

4.1.4 学生足球训练活动不规范

学生足球训练活动不规范主要表现在课余时间的训练活动缺乏专人指导,以及训练时间较少,不连续等方面。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足球活动都以体育课为主要形式,活动时间比较少,且课余时间的足球训练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

4.2体育精神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4.2.1 “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升学压力

不少学校和家长都担心参加足球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升学困难。

4.2.2 对足球的热情和信心不足

由于目前国足的竞技水平并不是特别高,再加上媒体的负面宣传,使得大家对足球的热情低迷,信心不足。

4.2.3 对校园足球活动的观念不正确

足球活动是一项非常有魅力的集体活动。它不仅能锻炼参与人员的体质,提高队员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能力,还能培养队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它是一项能带给人愉悦体验的一项运动。然而,众多的家长一提到足球,首先想到的是竞赛水平,以及日后孩子能否依靠足球取得一定发展,读书和踢足球哪条道路更适合他们的孩子。家长总是把足球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摆在对立的位置上,导致他们不支持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

4.3体育制度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4.3.1 足球定点学校设置不连贯,足球推广范围有限

除合肥外,其他布局城市的足球定点学校都局限于小学和初中,许多学生升到高中以后,由于场地、器材、教练以及学校政策的限制无法继续踢球,造成小学和初中的训练被荒废。

4.3.2 缺乏高水平的运动队

安徽省虽然已经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足球人才,但是整体水平较其他省份较差。另外,没有专业足球队和职业足球俱乐部,无法留住优秀的足球人才,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

5 校园足球活动的发展对策

5.1体育物质文化方面的对策

(1)加大经费投入,增加经费来源。(2)基本实现场地标准化,器材完备化。对于场地不标准的学校,通过多方面努力,改建场地,并督促学校配备必须的足球器材。(3)提高各校足球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对各校足球教练员开展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现有教练员的专业水平,尤其是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进行足球活动的能力。(4)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定期开展足球的日常训练,避免足球训练的三分钟热度以及赛前临时突击训练。

5.2体育精神文化方面的对策

(1)开设足球宣传栏,开展足球知识讲座,普及足球知识,树立正确的足球价值观念。改变家长和学校将足球活动与学业放在对立面的观念,合理科学地看待校园足球活动。(2)利用本省已有的优秀足球人才的典型效应,激励大家对足球的热情和信心。

5.3体育制度文化方面的对策

(1)确立小学-初中-高中对接化的足球定点学校设置模式。在各市足球活动定点学校的设置中,增加高中学校的比例,同时增加足球定点高中招收足球特长生的名额,保证更多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足球训练的连贯性。(2)建立完善的足球教练员和足球运动员奖励制度。(3)建立专业的高水平的足球运动队和职业足球俱乐部,一方面可以为培养的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同时通过所培养的优秀人才提高全省足球竞技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职业足球俱乐部进一步激发全省人民对于足球的热情。

作者:刘春阳

第三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解读“校园霸凌”现象

[摘 要] 校园霸凌,是近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校园霸凌现象进行分析,以求重新审视教育、审视社会,找到减少校园霸凌现象的方法。

[关 键 词] 校园霸凌;社会心理;群体心理;从众;个体社会化

一、校园霸凌概述

校园霸凌,是存在于校园里或校园周边的,学生之间的欺凌与压迫,又叫校园暴力。实施者一方利用权力或者生理上的优势,胁迫或伤害处于劣势的一方,致使其生理或心理受损,包括语言和肢体上的敌意性攻击行为。经研究发现,校园霸凌行为的参与者多是“问题少年”,普遍存在冲动、霸道、偏激的性格;在与同伴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同情心;行为上较突出,行事风格带攻击性。具有如下特点的学生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1)性格内向胆小,与周围人存在较大差异;(2)在同学中缺少朋友,较为孤独;(3)身体方面存在障碍或其他问题。

二、校园霸凌的实质是攻击行为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霸凌现象的实质,就是攻击行为。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的多拉德教授提出“挫折—攻击说”,认为攻击是挫折的结果,挫折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央视曾经做过几期关于校园霸凌的纪录片,在采访校园霸凌事件参与者时,其家庭都存在着或结构缺失、或关系紧张、或教育不科学、或周边环境复杂等问题。家庭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对青少年的性格和行为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情绪的不稳定性和强烈的心理矛盾,是青春期重要的心理特点。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是非正误的判断能力较弱。如果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受到来自家庭,特别是父母的不正面的教育影响,容易形成扭曲的心理认知,当受伤的心理需要宣泄时,就会引发攻击行为。他们利用伤害他人来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可以获得心理上短暂的快感。例如,在婚姻冲突和家庭暴力中成长的儿童,会获得不恰当的攻击性冲突解决策略;成长于放任型和溺爱型的家庭教育中,儿童也会出现较高的攻击行为。

三、校园霸凌是群体心理在作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个体在共同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了群体。群体内成员之间彼此影响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即群体心理,会推动或阻碍群体活动的进行。社会心理学观点认为,个体都有一种与他人保持一致的内在愿望,这使个体在行为或信念上会慢慢屈从于群体并保持一致。校园霸凌,大部分都是群体行为,是占有优势的欺凌者组成的群体对弱势个体实施的攻击行为,从众效应起了很大的作用。群体中的某一成员偶然对他人实施了欺凌行为,即使群体中某些其他成员内心不认可此行为,但是迫于群体压力,也为了服从于群体的一致行为和一致心理,得到同伴的认同、寻求群体归属感、不能违背群体的意志,便会效仿他的行为,那么,霸凌行为就会持续,甚至愈演愈烈。

个体融入群体生活,习得群体所认可的社会行为,以适应群体生活,这就是个体的社会化。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交往的过程,就是个体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青少年由于欠缺辨别是非能力,在受到不良团体的教唆和挑拨时,容易形成错误的、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的反社会认知。在他们的同輩群体中,不良的情绪互相感染,不良的行为互相模仿,就会形成不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走入歧途,形成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的反社会心理。

四、校园霸凌现象的社会影响因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或者模仿,就可以学习某种社会态度和行为。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大众传媒的发展和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大大增加,一些隐含暴力性成分的游戏、电影和电视随着文化信息的快速传播就进入了青少年的视野。这些含有强大视觉冲击情节的内容缺乏有效的监管,让本就处于情感敏感期和心智形成期的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吸收了暴力思想,在现实的冲突情景下,很容易被唤醒和使用。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玩暴力电子游戏的多少与攻击行为和行为不良之间呈正相关。

五、校园霸凌的防御措施

校园霸凌对青少年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给他们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被欺凌过的青少年,由于处于劣势的一方,受到欺负不敢声张,选择忍气吞声,形成心理障碍,久而久之会形成懦弱、自卑、消极的人格特征。部分受欺凌的青少年会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畏惧学校生活和社会交往。而实施欺凌的青少年,他们的攻击性倾向会形成心理定式,认可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会引发更多的校园霸凌行为;在他们步入社会后,其犯罪的概率会非常高。

校园霸凌现象对整个校园环境以至于整个社会来说,都会有很消极的影响。未成年人的社会认知的形成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要减少甚至杜绝校园霸凌现象,就要从改善未成年人的所处环境入手,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校园教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等。

(一)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人在一生中接触最早期的教育,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的教养方式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对青少年一生的成长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放任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形成自私自利、任性无责任心的性格;溺爱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而在气氛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父母能通过身体力行的陪伴与教育,帮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知书明理、积极向上的性格,也为他以后融入社会和人际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可以避免青少年的性格和心理形成偏差,这对降低中小学生暴力及欺凌有着积极的意义。长辈应该强化对孩子的监管责任,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动态,关注孩子的社会交往,关注他们在生活中发生的细微变化。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一个微型社会,学生大部分的学习和活动时间都在学校环境中进行,而学生间的同辈群体是学生进行个体社会化的一个载体。因此,学校要大力开展德育,发挥情绪感染和模仿的积极作用,形成健康的、轻松活泼的校园文化,在全体学生中形成积极向上、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这有利于阻止校园霸凌的发生,使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发育得更加健全。其次,学校应该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和心理咨询建设,为青少年建立完整并不断完善的心理档案,及时记录和跟进他们情绪的变化,对留守儿童、单亲学生、孤儿以及身体方面存在障碍等特殊群体应给予重点关注。

(三)社会方面

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都是影响人心理的重要手段,它们提供了大量信息,会极大地影响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因此,大众媒体的宣传和网络舆论的风向引导,应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积极的影响。网络游戏和电影电视在向大众进行宣传的时候,要提前考虑受众。特别是在推向青少年群体时,应该有政府机制的监督和监管,杜绝涉及暴力内容的宣传。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对青少年加强引导,提供有利于提高青少年高尚情操和高品位格调的优秀文化。

另外,实施暴力行为的青少年,往往法律意识淡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实施这种欺凌行为会有什么后果、要承担什么责任;而受到暴力欺凌的一方,也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和正确的途径保护自己。因此,整个社会,包括学校和家庭,都必须树立和宣扬法律,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六、结语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了校园霸凌现象产生的心理学原因和社会影响因素。综上所述,要想减少并阻止校园霸凌現象的发生,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下手,各方合力构建一个应对校园霸凌机制,着力为青少年提供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整个社会都应该密切关注,与时俱进,不断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社会心理学(第3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小玲,张波.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透视校园暴力[J].贵州: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

[3]廖雯娟.校园霸凌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M].河北: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

[4]崔思栋,邢菁然,李凡.影响校园施暴者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研究[M].昆明:体育教育,2018(197).

[5]江界华.校园霸凌心理形成机制及预防研究[M].上海: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4).

[6]叶岑,程凌.校园暴力中施暴群体的成因及心理特征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6).

编辑 王海文

作者:范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专科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下一篇:医学护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