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式作文教学案例

2022-10-08

第一篇:情景式作文教学案例

情景式作文教学案例

导语:情景式,就是场景描写,描写场面或景物。在文章的开篇对环境进行基调式的描绘,为抒发感情渲染气氛、设定情景。以下是有关情景式作文教学案例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情景式作文教学案例

回顾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

a、重“理”轻“情”。

指的是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偏重写作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每次作文指导课,教师不厌其烦地运行着一套固定的模式,怎样审题,怎样选材,甚至细化到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于是学生的作文就是:一样的开头,一样的过程,一样的结尾。原本关于话题所产生的写作冲动在固定的程式中僵化了,属于自己个性化的语言也湮没了!

b、重“文”轻“境”。

不少老师还沿袭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方法,重视范文“文字”内容的讲解,而忽视对范文所描述“情境”的创设。失去了真实情境的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往往会束手无策,长此以往,逐渐对作文失去了信心,最后还有甚者不愿上作文课,害怕写作文。

c、重“计划”轻“故事”。

现在的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作文教学篇目,这成了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的作文教学任务。把那些篇目一一落实,似乎一学期的作文训练已经到位。但是仅仅靠这些“计划篇目”是远远不够的,也是单调乏味的。因为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所以我们既要考虑教材规定的篇目,又要关注儿童本身,这需要教师的有效整合。而这些往往被教师忽视,在教师眼中,作文是任务;在学生眼中,作文是负担,享受不到习作带来的愉悦。

d、重“形式”轻“真实”。

我们经常可以在优秀作文中,看到老师这样的评价:“文中多处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句子显得更生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简洁明了!”“语句老到,思想深刻,点明题意!”,还有什么“环境衬托法”、“前后照应法” 教师在指导或讲评作文时,不知不觉就讲到了方法,殊不知这会扼杀孩子真实的天性,套上固定的枷锁,让我们看到一张张带着成人面具的稚嫩的脸。

那么如何加深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作文时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呢?不妨在这里初谈一点见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

体验就是对生活、生命和生存的经历和感受;

体验是“亲自”感受到的心灵境界,是主体从自己的内心情感出发,积极主动地去体验生命及其价值。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从学生主体体验入手,为其创设一个特定的“真”情境,让学生身处其中,实现“外部刺激力向意志事实的转化”,从而获取语言运用的直接经验。体验强调人对事物、生活的亲身经历,强调感受的过程和结果。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亲历体验”。所谓“亲历体验”,就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件事、人物、事物、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

如果学生对生活、生命和生存没有自己独到的经历与感受,学生是很难或者说是不可能写出具有独到感受的文章来的。那么如何在作文时诱发学生的体验呢?

梅子涵先生认为:“儿童应该多亲近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以善为美,劝人为善,喜欢读童话的孩子通常不会变坏,从小看童话长大的孩子与从没看过童话的孩子有很大不同。”阅读无疑是最直接、最便利诱发体验的方式了,将习作有机地融入孩子的阅读中,以读促写,以写引读,不仅对孩子的阅读过程进行了有效的引领,还加深了孩子对作品内涵的领悟,此时习作成为联结孩子心灵与作品灵魂的桥梁。

“续”写,使故事中有“我”的期待。一篇童话都是一个故事,有的故事让我们满心欢喜;有的故事催人泪下,甚至不愿接受。于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乘着童话的文字继续飞翔,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结尾。如看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觉得小姑娘太可怜,学生就开始续写。

“新”写,使故事中有“我”的创造。如在阅读完《鸟的天堂》这篇文章,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第一人称改写成导游词,尽量用上文中优美的语言,将文本文字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曾祥芹先生提出一个“表达性阅读”的概念,即要关注阅读吸收后的倾吐——以文表心,也就是将习作与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使读写协调发展。

“后”写,使故事中有“我”的情感。往往在读完一个故事,一篇小说,一段文字,一个字句,甚至一个词,在心里泛起旁人体察不到的涟漪时,写下的感触、读后感。在看完《爱的教育》中《痊愈》这个故事时,学生写道:“有过生与死的较量,才懂得珍惜和可贵。幸好,《痊愈》这篇日记让我经历了一次生与死的旅行,使我深深地明白:珍惜生命,珍惜我们健康生活着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吧!”通过写读后感,让学生充分与文本、与作者对话,领悟生命的真谛,从而树立人生价值。

将习作融入孩子的阅读中,既提升了阅读,使孩子对文学作品有了对话,有了内化,又升华了感悟,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能让孩子的心灵受到震撼,势必激起他们言说的欲望,此时安排“写”恰到好处。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自身的衣、食、住、行,接触美丽的大自然,接触人与社会,这些都是学生作文真正“生活”起来的源泉,而这种“生活”正是他们所见、所闻后的所感、所悟。

【案例1】 《秋天的雨》

开学前几天,一直下着雨,淅淅沥沥的,坐在办公室里的我,望着窗外,微风拂面,夹杂着雨丝,独自享受着雨带来的清凉。望着望着,突发奇想:何不让孩子们淋一淋雨呢?于是就布置了“淋雨”、“写雨”的回家作业。

淋一淋“雨”

可以走到窗边,阳台上,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和雨进行一次亲密的“对话”。

如果雨小了,可以走进雨中,用手和身体与雨进行一次“零距离”接触。

写一写“雨”

让雨也在我们的稿纸上“下一下”吧,比比谁的雨下得更美,更大,更欢!

附学生片断:

学生甲:我又将手伸出窗外,雨滴在我的手上,轻轻的,凉丝丝的。我静静地听着雨声,这声音让我感到喜悦,刚刚无精打采的我,现在像听到命令似的,马上振作起来。我闭上眼睛,细细地听,慢慢的,慢慢的,我觉得这就是一首欢快的曲子,那轻快的旋律真像音乐家在演奏

学生乙:我昂起头,仔细看着小雨点儿,它有着苗条的身材,穿着一件透明的衣裳,是那么轻盈,是那么飘逸。雨儿如同银丝般飘下来,密密的,斜斜的,朦朦胧胧的一片

学生丙:这几天,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风,一直轻轻地吹着,没有夏天的狂暴,没有冬天的寒冷。雨还是下着。我跑到楼下,张开双臂,雨点儿落在我的手臂上,凉凉的,冰冰的,十分舒服。调皮的雨点儿一会儿躲在头发里,一会儿坐在手臂上,一会儿躺在手心里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去观察、去感受,去体会,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富于个性的语言,写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怎不令人欢喜?

生活是一本多彩奇妙的无字书,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之源。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纳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情感。”要让学生留意生活中细微的情感变化,留心大脑中冒出的小理解、小感受,并随时记下它,从而拓宽习作的视野,积累习作的素材。

体验的产生,首先缘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的感受,因此,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体验。

【案例2】《陀螺大战》

上学期,陀螺成为孩子们最时尚的玩具,风靡一时。课间有围在一起聊陀螺的,什么“银爪白虎S”、什么“旋翼飞凤”、什么“震山狮神”、什么“怒江灵豚”说得头头是道;回到家,有赛陀螺的,三个一群,五个一撮地围在一起,随处可见。陀螺占据了他们的思想,成了他们课余生活的全部。与其这么发展下去,不如来个陀螺大战,一比高下。

陀螺知识大比拼

向同学们介绍陀螺,说说自己的陀螺的零件,以及这些配件的功能。

别开生面的陀螺大战

陀螺大赛分四局,第一局预演赛,参赛选手在指定地点先热热身;第二局预赛,共分为6轮,每轮6位选手,坚持旋转到最后的陀螺获胜;第三局复活赛,在第二局中表现不错的陀螺还可以进入复活赛;最后一局是总决赛,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陀螺大赛的筹备工作:

1)战场的布置:5名男生。用小方凳围成四四方方的战场。

2)摄影1名、裁判4名和通讯员1名。

“陀螺”飞进了作文本

比赛结束了,大家仍沉醉在比赛的火热气氛中,连平时不爱玩陀螺的女生,平时样样不出众的学困生也获得了第二名,大家为之高兴和兴奋。教师趁热打铁,将写作的活动引入正题。经过交流和指导,学生愉快地写作,不多时,一篇篇佳作“新鲜出炉”。

刘铁芳博士说:“没有游戏的童年是残缺的,缺少幸福体验的童年是暗淡的。”一堂好的作文课应当与学生游戏一起发生,只要孩子心中有游戏的诉求,作文课就可以拉开“序幕”,搭好“舞台”,让孩子们的言语自由“舞蹈”。

【案例3】《点鼻子》小游戏

为了让学生明白“观察”的重要性,我决定在语文课上玩个小游戏。看到我在语文课上又发白纸,又滴墨水,学生一脸疑惑,带着好奇又是看,又是问,谁也猜不出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准备工作就绪,我终于发话了:“同学们,我们来玩个小游戏。”“耶!”在一片欢呼声中,我们的游戏开始了:要求同学们跟着我的指令做。左手拿纸,右手食指蘸墨水,点鼻子。真点鼻子?学生开始矛盾,真点!无奈,学生跟着我点了鼻子。

结果出来了:墨水印全在同学们的鼻子上安了家,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得人仰马翻。突然有同学发现我同样点了鼻子,但鼻子上没有墨水印。经过一番争论后,同学们终于明白。“老师用食指蘸墨水,中指点鼻子,我们缺少了观察!”,“都是不仔细观察惹得祸,害得鼻子受苦受累!”,“原来老师这般“狡猾”!”

后记

事后,一篇篇文章《点出了道理》、《“狡猾”的老师》、《“小”鼻子中的“大”秘密》、《与众不同的语文课》、《那一刻》跃然纸上,看得我欣喜若狂,不禁为学生的精彩而喝彩。不需要传统的说教,不需要作前的指导,那灵动的语言,那深刻的道理,都在那一次迸发,这都缘于“体验”!

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布鲁纳说:“教学论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境。” 因为“学习产生与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安排课堂情境的学习。”的确,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提供想象和思维的前提,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作文教学情境,是为诱发学生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

【案例4】《找试题》

有一次教师预先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小型考试。当学生作好了心理上、物质上的准备后,教师郑重地翻开讲义夹去取试题,然而没有,接下来是教师一系列的“找试题”的动作,神态也随着找的过程不断变化,学生由观望开始变得莫名其妙,最后忍俊不禁时,教师宣布“试题”找到了,就是用大300字,将老师“找试题”的过程写下来。

紧张、期待、疑惑、豁然这瞬间的情感变化使学生作文兴趣盎然,写作情绪轻松而自然,写起来非常顺手。

“老师胸有成竹地翻开讲义,满怀希望地‘抖动’课本,失望地望着在地上滚动的硬币,有些慌乱地找遍身上所有的衣袋,仅存的一线希望破灭了,从走廊上回到讲台上,还一边无何奈何地摇头,尴尬地望着学生;最后带有几分狡黠地宣称”

学生写作上的最大的障碍就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也就是说,没有体验。诱发学生的体验,有意识地“制造材料”,教师就要有目的导演“情境”,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使它成为一种强化的刺激信息,构成学生审美感知的表象性,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作文灵感。 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可以想;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可以谈;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可以玩,可以干;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的生命不会被稻草塞满;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的歌声可以在宇宙中飘荡。”孩子们的创作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才能得以正常的发挥,只有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才能真正让他们有所想,有所感,而后文思涌动,写出一篇篇佳作来。让我们为孩子们营造一方自由的天空,荡涤所有灰色的尘埃,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作文走进真实,让孩子们在“作文”这片领域里自由驰骋,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作文,想说爱你并不难!”

第二篇:学科情景式教学实践研究报告

漫川中学 海广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由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居于主导和中心地位,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知识”。 那么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如今,学生的知识构建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建构获得的。而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好像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于是逢课必是从情境引入,不考虑创设情境的目的及有效性,本末倒置,导致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甚至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旨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各种各样有效的教学情境之中,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引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作为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创设情境,给课堂带了积极的影响。情境作为课堂知识的载体,本身就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然而对情境的创设不乏有教师对它非理性的热捧。我们要正确认识情境创设对教学内容、学生发展等带来的影响,合理创设有效的情境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面对丰富的新课程资源,更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而搭建知识桥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本课题的研究,是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作为指导,以改革课堂教学无效提问现状为“突破口”。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结合课题研究的实践来研究,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一边研究一边提高理论水平,一边实践一边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总结。

3、个人和群体相结合。个人的经验教训与群体的优劣互照,取长补短,课题组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协作,充分调动学习与研究的积极性。

4、讲究自主性。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学习自主权教给学生

四、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作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理论根基的建构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凸现的一种理论思潮,它对世界范围内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核心观点是知识的建构。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教师或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的。因此,学习是在一定情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合作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基本要素。其中,

情景: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设问题,并把情景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贯穿学习过程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必须通过会话,来商讨怎样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他们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实际上就是学生对当前所学内容建立的认知结构。

其中特别是情景创设,被看作是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师要主动创设与生产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教学情景,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或顺应当前所学知识,从而赋予它们新的意义。而传统的课堂讲授,由于不能提供生动的、丰富的实际情境,而使学习者难于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2、素质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术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思想对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教学过程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归纳起来,素质教育的学科教学应包括如下几个基本要素:

①对象要素--面向全体学生教学;

②目标要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③关系要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行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合作和多边互动;

④过程要素--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态势和畅通、及时的反馈渠道;

⑤方法要素--突出智力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思维的启发、知识技能的内化、能力与素质的转化;

⑥环境要素--营造一个和谐、愉悦、共振的教学氛围。 以上这些是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素质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我们进行《教学过程中情景创设的策略研究》的重要的理论依据。

3、现代教学论认为: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行动研究法:先由课题组成员对问题 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准备。再在课堂中具体实施,并由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探讨,依托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去审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将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2、经验总结法:该方法要求我们根据研究所提供的材料, 分析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从活动开展的大量实践中,发掘和总结科学有效的方法,及时推广。

3、个案研究法: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抽取部分典型学生作为个案,将课题实施前后个案的情况进行比较。

4、调查法:用该方法来弥补经验总结法的不足。为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5、文献研究法:课题组广泛收集关于建构主义理论、新课程理念、认识心理学、以及教学模式等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经过甄别筛选后推荐给全校教师共同学习。

6、比较研究法:通过不同个体比较与其他学校比较,找出影响课堂实效的关键,把问题显性化。

六、课题研究过程

这两年的课题研究,回顾起来分五个时段:

1、课题申报批准立项阶段(2015.05—2015.06):选题,申报,批准立项。2015年5月,我校申报的省级课题《学科情景式教学实践研究》,有幸被陕西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批准立项。

2、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5.06—2015.08):成立课题组,开题动员,针对课题探讨现有背景、已有理论依据、要解决的问题和主体任务、成员分工,形成初步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做好课题研究启动工作。

3、课题研究具体实施阶段(2015.09—2016.05):以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搞好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工作,撰写阶段性报告和交流材料,形成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4、课题成果验证、反思、阶段(2016.06-2016.8):对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汇总、验证,反思评价,经实践验证可行后撰写阶段性报告。

5、成果推广及结题阶段(2016.09-201.11):对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试点推广后逐步扩大推广范围。撰写研究总报告,申请结题。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课题组成员扎实工作,积极研讨,实验立足于课堂,探求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开展课题以来,主要取得了如下一些成果:

(一).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前题,因此,课前课题组成员都要和备课组讨论,创设生动有趣且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其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如:我创设直观情境、问题情境、想象情境等多种情境激趣;运用多媒体教学,自制教具学具教学;把学生分组做实验、做游戏培养其操作能力;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等。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

(二)、 研究了教学过程中情景创设的策略。

1、情景创设研究的基本原则:

①、启法性原则

教学情境应是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发展学生的认知策略和水平,从而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所以在课堂上所创设的问题情境都应考虑到对学生启发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②、一致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始终要围绕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问题情境必须从学生出发,适合学生心理,注意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要从课本内容出发,恰当地组织素材,切不可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

③、灵活性原则

我们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知识的生成过程也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所不能预料的,因此可能在我们教师预设的情境之外还有无法预料的动态生成的问题情境,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对动态生成的教学问题情境来把握这种问题情境,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④、科学性原则

在情境的创设中,所创设的情境应要规范,不能发生与科学知识相悖的知识问题情境,教师的语言叙述也应采用相当规范的语言,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我们从课堂导入、概念形成、思路形成等多个重要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景创新研究,力争给出一些模式、思路和具体的经典实例,并上升到理论予以分析、探讨。

模式

一、课堂导入的情景创设

A、创设情景的目的: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课堂,为之后的教学服务。 B、形式:可设问、反问,可设置悬念,可讲故事等,也可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展示图片、动画、语音、放映小电影等。

C、要求:

①、情景创设要符合客观事实。

②、情景创设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针对课堂内容设计,有的放矢。

③、要控制时长。一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要花太多的时间来设置情景,就会影响到其它环节的时间,达不到应有的课堂效果。

④、要让学生有新鲜感。要简练、精致,要经常变换形式,不拘一格,给学生以新鲜感。

⑤、要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设置情景。

⑥、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为原则,以学生身边熟知的感性事物为媒介,从化学造福人类的角度来创设问题情景。

⑦、要创设能诱发新问题的情景,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模式

二、概念形成的情景创设

A、情景创设的目的:为学生创设具体直观的认知环境,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形成产生感性认识并能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B、形式:一般是采用“过程”教学的形式,通过对过程的再现让学生参与研究、探讨这一概念的活动,让学生从中体验这一概念产生的过程,并最终建立这一概念。

C、要求:

①、过程要有趣味性。

②、过程要有科学性

③、过程要严密,要有针对性

④、由于是课堂重要的内容,概念形成时的情景创设时间可以根据要求来安排,不一定要受时长的限制,当然,太长还是不行的。

模式

三、思路形成的情景创设

A、创设情景的目的: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B、形式:由于思路的形成是学习中更高一级层次的目的,因此形成思路的方式往往是通过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具体的实例或例题来实现的。

C、要求: ①、要有针对性 ②、要有全面性

③、要有清晰的思路方式 ④、要能形成清晰的思路

⑤、要有趣味和吸引力

八、教学情境创设的主要问题

在研究中我通过活动反思,归纳出以下几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教学的问题情境是否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否能发展学生的认知策略和水平,从而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

2. 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应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教学问题情境是否从学生出发,从课本内容出发,是否适当的利用课本素材。

3.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要规范,不能发生与科学知识相悖的知识问题情境,教师的语言叙述也应采用相当规范的语言,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4.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有些是我们在备课时所不能预料的,因此可能在我们教师预设的问题情境之外,出现突发的、无法预料的问题情境,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来解决突发的教学问题情境。

九、研究结论

通过的课题研究,我们认为取得了预期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得到了很多相关材料,验证了所有的研究假设。

十、反思体会

1、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尤其是本课题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是绣花枕头。

2、课题研究要围绕教育教学来做。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出现新情况,发现新问题,要求我们要不断的调整研究计划,使研究达到最佳。

4、对学法的研究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讨,对多种教学模式的整合还要继续研究。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虽然该课题要结题了,但对以学科情景教学研究也只是另一个开始。因为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学对象在变,教学条件在变,教学智慧也在增进。对教学效果的追求就像一个汩汩而流的永不停歇的泉眼,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轻装上阵,继续踏入下一阶段的旅程 附: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丁国英. 走出情境创设的“沼泽地”[J]. 教学月刊社, 2007

3、田慧生.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时代特征与意义》

4、杨蕙芝.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无锡教研网

第三篇:初中英语情景式教学方法的实践探讨

【摘要】情景教学法,即为学生创设生动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将其有效运用于初中英语课堂中,能够使抽象枯燥的英语语言知识以具体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顺利解决英语教学重点,起到大力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景教学 问题情景 直观情景 对话情景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10-01

将情景教学法有效运用于初中英语课堂中,能够使抽象枯燥的英语语言知识以具体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顺利解决英语教学重点,起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将情景教学法有效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呢?下面,笔者就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对这一问题阐述几点个人观点和看法。

一、依据英语教材内容精心设疑,创设问题情景,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探究欲望

教学实践证明,新颖巧妙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作为初中英语的我们,应该依据英语教材内容精心设疑,向学生提出新颖别致的问题,创设一种问题式教学情景,从而积极调动学生学习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探究状态中。

比如,在学习《Heroes》这一单元时,一上课,我根据即将教授的课程内容,向学生问道:“Who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a bad person or a hero? Why do you want to be a hero? I know in our life, you know many heroes, and I am sure there must be a favorite hero in your heart. Could you tell me who he(she)is?”如此与学生生活接近且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在学生发表完自己观点之后,我趁机引题,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学习探究欲望,使学生以全神贯注的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当中。

二、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景,营造轻松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

巴班斯基曾说:“创设必要的教学物质基础,显然是有效地和高质量地发挥教育教学过程的条件。”现代多媒体技术,综合了文字、视频、动画、图像等多种电子信息,它可以为学生呈现多彩的画面、动态的图像、悦耳的音乐,这些无不是可以极大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优势特点,所以,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来创设一种直观情景,从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比如,在学习《Australia》这一单元时,我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了生动逼真的有关介绍澳大利亚的图片与录像资料,如Great Barrier Reef, Great Ocean Road, Wave Rock, Sydney Opera House, National Library等等,眼前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画面,立刻吸引了学生眼球,学生也仿佛真的走进了澳大利亚,诱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正式讲解这一单元的英语内容时,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积极开展对话演练活动,创设对话情景,有效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单元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而且,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与他人使用流利的英语语言进行交流,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完成初步的英语单词、语法、句型等教学任务后,我们就可积极开展对话演练活动,创设一种对话式情景,以此来巩固深化学生所学英语知识,并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比如,在学习《Sports life》这一单元时,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后,我要求学生2人一组,以“What sports do you like to do? Which sports star do you like?”为主题来编拟对话,对话中要用上本节课所学到的基本词汇和被动语态的句子结构,之后,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对话演练。这样,我通过组织开展对话演练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的机会,帮助学生深化巩固了所学到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要积极对情境教学法进行不断完善,将其有效落实于初中英语课堂中,从而营造轻松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得到彻底转变,进而促使初中英语课堂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秀英.《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20

[2]王爱华.《运用情景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华东师范大学2007-10-01

第四篇:情景式开头

即借用某件事的某一个情景,进行描写刻画,引入文章。如对某件事相关景物的描写。如某件事发生在车站,就对车站的布局,天气进行描写,以做铺垫。

开头一:

风偶尔路过窗前,摇下透明的玻璃窗,一丝寒意袭上心头,看着前方无限延长,湿润的泥土路,在周边的树种隐藏,曲折而又朦胧,带着一颗平静的心,走进那无声的世界。

开头二:

阳光透过纱窗映在墙上,白墙一下子就变成了金色。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又一次翻开那本被我用过无数次的语文书,心绪仍徘徊在那一瞬间,温暖涌上心头。

开头三:

这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丝丝微风轻轻抚摸着碧绿的嫩叶,飞舞的蝴蝶此时静静地躲在花朵上舒舒服服地晒着太阳。

开头四:清新的风,掠过树梢,一枝梨花挤过窗头,那淡淡的花香犹如一丝和风划过心的湖面,荡起阵阵涟漪。昨天好似一缕春风,灌入心田,温暖一片,那便是记忆中最璀璨的一天。

回忆式开头

即设计一个情景,你在何时,怎样的情景下回忆往事,可根据事件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情景,幸福的,快乐的,忧伤的,悔恨的,刻骨铭心的,无限怀念的。而回忆多用风、雨、夜晚、树、花、照片等,某个物件引发你对往事的回忆。

开头一:

每每闲暇之余,我总会静静地趴在窗台上,凝望蔚蓝的天空。往事如断开的珠帘散落一地,我轻轻地将它们一一拾起。

开头二:

初夏的夜晚,天气有些闷热,我辗转反侧,竟无法入睡,记忆的碎片,在脑后中不断闪过,我又想起那件事。

开头三:

翻开我的笔记本,里面夹着一张有些泛黄的照片,照片里有张熟悉的笑脸。看着她,我总会不由自主地笑,回忆起她的样子和那段如歌的美好时光。

开头四:

夜深了,天空暗了下来。一轮皎洁的明月镶嵌在夜空中,四周点缀着闪烁的星星,仿佛在微笑地俯视着大地。我坐在窗台上,望着浩瀚深邃的天空,数着星星,脑海里浮现起三年前的一瞬间。

第五篇:情景式名言名句默写练习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句子是 , 。

3、游山玩水,赏心悦目。人们对山水的不同感受,全因心情有别。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两句诗写出了游山玩水的饱满激情,这两句诗是:“ , 。”

4、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位置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有相似的两句,它是:“ , 。”

5.一代名将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对名利和为人作过精辟的论述,后人也常将此句作为座右铭以自策,这两句诗是:“ , 。”

6.苏轼的诗不仅有“ , , ”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7、《离骚》中表现诗人屈原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两句是 , 。《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 , 。

8、《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请按下面要求,写出相应诗句:⑴表现急切而愉悦的情调 , 。 ⑵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表现其高尚思想境界的句子是 , 。

表现旋律轻愉而流畅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诗句是: , , 。

10、 姜夔《扬州慢》词序中“寒水自碧”句意在反衬。杜甫《蜀相》一联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写出来: , 。 ⑶表现热烈紧张的场面

11、请依次写出下列词牌中带有“愁”的词句。⑴ 李清照《声声慢》:

12、写出陶源明《归园田居》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农村的两个对偶句: , 。

13“环境”对做学问并不会有很大地影响,古今有不少学者都是在喧闹地环境中写出伟大著作的,陶潜说:” , .”

14、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

”的苍凉,也有过孟浩然“ , ”的豪情。范仲淹一句“ , ”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15、《荀子 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16、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问君能有几多愁, ”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露从今夜白, ”,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琵琶行》中的一句“ , ”,

1 ⑵ 李清照《一剪梅》:

⑶ 李煜《虞美人》:

。 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中国古典诗词因多用比兴手法,因而联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17、《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该诗的主旨句是:“ , , 。”

18、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辨正的论述,他说:“ , 。”

19、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 , 。”

20、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我们今天的语言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 ”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宋代词人

在《雨霖铃》中的名句“ , 。”更常被用来表现亲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

21、人们在比喻细致的思想教育时,常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熟语和杜甫《春夜喜雨》诗中的两句诗“ , ”来说明。

22、杜甫诗云:“二十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象,姜夔的《扬州慢》中说 “ , ”一派冷落沉寂的景象。

23、学习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荀子在《劝学》中就有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 , ; , 。

24、魏征劝告唐太宗一定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他为什么要劝告,请用他的两个比喻句说明:“ , ; , 。”

25、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含义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 , ”。

26、《明湖居听书》写王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 , 。”

27、陆游在《书愤》一诗中以诸葛亮自况,杜甫也曾在《蜀相》诗中感慨诸葛亮多次出师但未能取胜。请写出相关的诗句。(1)陆游《书愤》: , 。 (2)杜甫《蜀相》: , 。

28、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也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相反,这两句诗是: , 。

29、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 。

30、唐人陆参作《长城赋》云:“千城绝,长城列。秦民绝,秦君灭。”以四个三字句发端。杜牧《阿房宫赋》“祖《长城》句法”云“ ”。杜牧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出议论、描写、抒情相结合的艺术特色,《过华清宫》中“ , ”即为一例。

31、杜甫为天下贫寒的读书人呐喊,宁可自己冻死;范仲淹也曾吟出为天下忧的千古名句,请写出与此相关的句子。(1)呜呼! , 。(2) , 。

2

32、秋天江上风光历来为文人所钟爱,唐王勃《滕王阁序》云:“ , ” 宋苏轼《前赤壁赋》又云:“ , 。 , ”。

33、根据所提示的内容,在横线上填上相关课文的原句:(1)关于“荆轲刺秦”历来颇受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 。(2)欧阳修说: , 。孟子含义相近的一句话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荀况其含义与此成语意思类似。

34、古诗名句中有许多写到日,请写出其中三句:(1)

。(2) , 。 (3) , 。

35、古诗中有许多表现爱情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三句:(1) , 。(2) , 。 (3) , 。

36、根据示例,写出三句带有春字的诗词名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1) , 。(2) , 。 (3) , 。

37、默写出《劝学》中论述学习要持之以恒的两个排比句:“ , ; , ”。

38、《论语 季氏》中空子有两句千古名言,意思是不怕财富少,只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穷,只怕不安定。这两句是: , 。

39、《史记 鸿门宴》中有两个句子,意思是要注意大的行为不计较细枝末节。这两个句子是: , 。

40、柳永《雨霖铃》下阕,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最使人触动离愁别绪的两句是: , 。

41、“于是余有叹焉”出自《

》作者是

,他叹的是“古人之观于天地、 。”

42、《前赤壁赋》苏东坡与客秋江应答,提到曹孟德的两句诗: , 。诗句出自短歌行,这首赋中还描写了曹孟德吟此诗的情态: , 。

43、《石钟山记》中作者阐发观点的句子是: , ? 。

44、《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 , 。

45、《兵车行》

句是: , , 。 。

46、在古诗中,诗人们对时间的感悟极其深刻,抓住时间的叮咛何其殷殷,如 , 。又如: , 。因此,有人这样总结,没有人会感觉到,青春正在消逝;但任何人都会觉得,青春已经消逝。

47、月亮,无论是阴是晴,是圆是缺,它都承载了古今文人多少复杂的情感,望月怀远,成为古代诗句中不衰的主题,如“ , ”。“ , 。”

48、“多情自古伤离别”送别诗在我过古代诗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这些诗句中,有离别前的勉励,有离别时的心志告白,也有离别时的伤感与仇怨,如“ , ” 。又如“ , ” 。

3 的 , 后演变成成语“青出于蓝”;韩愈在《师说》中说: ,

49、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式的一句是: , , 。

50、司马迁《史记 屈原列传》中以排比句式高度概括屈原的文、辞、志、行的 特点的一句是: , , , 。

51、李密在《陈情表》中叙述家门人丁不旺的句子是: , 。

52、蜀相中杜甫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成的千古名句是: , 。

53、分别默写《六国论》《过秦论》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六国论》; ;《过秦论》: 。

54、写出《梦游天姥吟留别》《兵车行》两首诗中表现其主旨的一句话。《梦》: ;《兵》: 。

55、辛弃疾是宋代 派词人,他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句子是: 。 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57、我国第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是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揭示该诗创作的原因的句子是: 。

58、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悲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句子是: , 。

59、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以方塘池水为喻,说明每天看书可以领会到许多新的道理,他的原句是: , 。

参考答案: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4、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5、非淡泊无以名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6、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7、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为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8、(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间关莺语花底滑

(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9、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10、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11、(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2、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13、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14、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1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6、秋水共长天一色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月是故乡明 ;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17、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8、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19、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20、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1、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22、二十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23、锲而舍之

4

56、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他诗歌的特点被评价为“诗中有画”,《山居秋瞑》的颔联: , 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2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25、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26、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27、(1)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2)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8、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9、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30、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31、(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3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3、(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3)青,取之蓝,而青于蓝。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4、(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5、(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

36、(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7、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3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9、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4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1、《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43、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4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45、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身啾啾。

4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涯谁人不识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5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5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3、六国破灭,非并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55、豪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7、《离骚》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58、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奇妙的对印美术教案下一篇:禽流感病毒致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