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贷款形成原因

2022-08-04

第一篇:问题贷款形成原因

不良贷款形成原因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成因及化解对策探析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农信社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占比高,始终困扰着农村信用社,并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和扭亏为盈的最大障碍。如何有效化解不良贷款,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试作如下浅析。

一、成因分析

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是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态深刻变迁直接或间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反映。因此,要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探索化解的思路和对策,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贷款风险。

本人认为,其原因主要为借款人的原因、信用社内部管理原因、其它原因等三大类。

(一)、信用社内部管理原因:

一是贷款风险识别、预测和筛选机制不健全。如对贷款的调查评估不是基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或贷款抵押品,而多是基于对借款人投资项目前景的预测,或者在借款人的资信程度及偿还能力产生质疑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过分倚重第二还款来源(如抵押物);贷款用于投机性的“两高一剩”项目,如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的抵押率过高,或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很低;对异地贷款、多头贷款,假冒名贷款缺乏有效的监控;贷款已存在潜在风险时,没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贷款已明显出现问题,因信贷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以致疏于催收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清收,而使贷款造成损失等。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设置不合理。如在贷前调查分析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估、财务分析知识和经验,发放贷款时调查不充分、信贷资料有缺陷、抵押物变现力差、不足值;在贷款的审批阶段,未严格把握贷款审批条件;贷款集中程度过高,过分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贷款,贷款风险相对集中,贷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无力偿还,借款人产生“债多不愁”,以一种无所谓的无赖态度,使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贷款发放后日常监督管理不力,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理”的现象;部分信用社由于人手较少,业务量大,只配备有1-2个信贷员,往往要负责十多个村,2000多笔业务,调查、发放、管理和清收一个都不能少,致使应接不暇,难以实现按操作规程执行等。

三是信贷人员素质的制约。信贷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贷款的质量,尤其是在管理体制不十分健全、贷款运作不规范、约束执行不力的情况下。信贷人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理论、企业财务管理、法律制度等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诚实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心。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数量有限,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进行贷款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违规放贷时有发生;在执行信贷政策方面,有的信贷人员随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现象。在风险的预测方面,有的信贷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以主观感觉和经验代替制度。对于即将产生风险的贷款,不能拿出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办法来,只是将希望寄托于借款人能扭转局面或轻信借款人的还款承诺,白白浪费和错过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有利时机。加之由于管理体制原因以及改革步伐相对滞后,部分信贷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因存在责任追究错位、权利与义务、风险与收益不对等等情况,致使工作主动性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四是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利益与风险并存,一些农村信用社盲目地追求高效益,一味地支持风险企业和风险项目,这种贷款配置本身就孕育着高风险。一旦政策或外部环境有变,往往造成贷款形成不良或损失。

(二)、借款人方面的原因:

一是借款人欺诈。借款人主要通过向信用社提供部分虚假信息以改善本企业(人)的资信状况,获得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其特征有:

(1)借款人向信用社提供的信息部分虚假;

(2)提供虚假信息的主要用意在于提高其资信状况,期望获得信用社的充分信任;

(3)获得的贷款主要用于真实的生产环节。如果经营按计划进行,借款人也不愿意拖欠贷款而在信用社留下不良记录,即使出现其他情况时,借款人虽然无力归还贷款,但通常愿意与信用社合作。

更为严重的是借款人通过一切手段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主要用于借款人从事的主营业务以外的行业或挪用贷款而获取个人利益。其主要特征有:

(1)为了获得贷款,借款人不惜一切手段(包括违法手段);

(2)借款人对其从事的行业并不真正关心,甚至借款人根本没有正当主业,或者从事的行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方便地获取贷款;

(3)借款人获取贷款并不用于主要业务,而是以转移、投资、奢侈消费等方式,鲸吞贷款。这类欺诈行为主要以骗取信用社贷款为最终目的,且通常利用、拉拢或腐蚀信贷人员,因这种恶意欺诈希望而造成的不良贷款风险极大,收回的可能性很小。

二是借款企业(人)经营机制不健全,经营管理不善,缺乏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健全机制和发展能力,形成高负债、低效益、软约束、超分配的局面,致使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给信用社贷款造成损失,形成不良贷款。

三是借款人通过企业改制,将信用社的贷款“一改了之”。企业通过兼并、收购以及企业改制,有的企业盘活了资产、扭亏为盈,重新获得生机。与此同时,部分经营正常的企业,也借兼并、破产、重组、改制之机“逃债”、“废债”、“悬空”信用社债权。大量的信贷资产在企业改制中打了水飘,成了企业改制的牺牲品。

四是借款人遭受不可抗拒因素影响,致使贷款形成不良贷款。由于我国农业的基础较薄弱,农业耕作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民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低,大多数地方存在靠天吃饭这种情形,这增加了涉农贷款收回的不确定性和贷款的风险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作物减产,农业欠收,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影响贷款的归还。

(三)、其它方面的原因:

一是政策因素。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经济波动的频率高、幅度大,使信贷扩张和收缩的压力相当大,在宏观紧缩、经济调整时期,往往形成大量贷款沉淀。

二是行政干预因素。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压,地方财政挤,迫使农村信用社发放大量指使性政绩贷款、救济贷款、保稳定贷款,贷款行为行政化,信贷资金财政化,直接削弱了贷款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据了解,各地政府及部门在农村信用社都不同程度存在借贷业务,部分政府借款虽已逾期多年,却不能落实债务,按期收回。

二、化解对策

1、实行贷款清收责任制,落实岗位清收。做到把清收指标落实到人,与工作业绩和经济利益挂钩,按月考核。

2、委托清收。动用各种社会关系,对非金融系统人员清收的贷款实行打包委托清收。

3、落实清收担保、抵押贷款。对有担保的不良贷款,要做好担保单位的工作,由其予以偿还。对抵押贷款要通过法律程序予以执行。

4、专项清收。对那些问题严重,欠款时间较长,收回难度大的大额不良贷款,可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项清收。

5、通过“拍卖”方式,盘活清收。通过拍卖公司,采取公平竞争,公开拍卖。

6、行使抵销权。若农村信用社与借款人之间互负有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农村信用社可根据《合同法》第99条的规定,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农村信用社在主张抵销时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附期限。

7、行使代为权清收。当借款人无力履行债务,同时借款人享有的债权却怠于行使,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到期债权不能实现的,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司法解释》第一部分第11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为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8、行使撤销权清收。如发生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情况,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到期债权不能实现的,农村信用社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以上行为。撤销权自农村信用社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9、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作用,借助行政力量清收。农村信用社要经常主动协调地方党政的关系,取得党政部门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10、适量注入信贷资金,“放水养鱼”盘活清收。对一些暂无还款能力,但信誉较好的客户,在考虑其还款计划的基础上,适量投入一些贷款,帮助其培植还款源,经营重新走上正轨,尽早归还贷款本息。

11、积极参与企业改制,跟踪落实陈欠旧贷。信用社要加强与有结欠贷款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改制信息,及早介入企业改制,变更、落实债权债务关系。

12、依法提起诉讼,强制清收。对少数有偿还能力,而拒不归还贷款的“赖账户”、“钉子户”、“地痞户”,选准突破口,严厉进行打击,通过依法提起诉讼或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等法律手段,强制收回贷款本息。

第二篇:一、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几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态深刻变迁直接或间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反映。对于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应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探索化解的思路和对策。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信贷管理人员预防贷款风险。

一般而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借款人的原因;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失误;其它原因等三大类。

(一)、作为贷款人的农村信用社自身贷款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贷款风险识别和筛选机制不健全。主要有:对新的、资本不充足的、而且尚未开发的业务融资、贷款不是基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或贷款抵押品,而是基于对借款人成功完成某项业务的预测。或者在借款人的资信程度及偿还能力产生质疑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过分倚重第二还款来源(如抵押物);贷款用于投机性的证券或商品买卖;贷款的抵押折扣率过高,或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很低;异地贷款、多头贷款过多,缺乏有效的监控;贷款已存在潜在风险时,没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贷款已明显出现问题,却疏于催收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清收,把希望寄托于借款人“奇迹的发生”或不再过问,使贷款造成损失等。

2、贷款管理机制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有:在贷前信用分析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估、财务分析知识和经验,发放贷款时又没有充分听取必要的劝告而发放调查不充分、信贷资料有缺陷、抵押物变现力差、不足值的贷款;在贷款的审批阶段,未严格把握贷款审批条件;贷款集中程度过高,过分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贷款,致使贷款风险相对集中,贷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无力偿还。使借款人产生“债多不愁”,或者干脆对信用社声称“反正欠这么多贷款,不增加贷款则其他贷款更加无法归还”,以一种无所谓的无赖态度毒化借贷双方关系,使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贷款发放后信贷管理人员对日常监督管理不力,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理”的现象;部分信用社由于人手较少,根本没有按照信贷操作规程执行等等。

第三篇:浅谈新增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化解措施

不良贷款通常是指该笔贷款到期后,借款人在未办理相关展期或转贷手续的前提下,未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期限归还贷款本金及利息,形成贷款超出约定期限的一种现象。

一、新增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通过对新增不良贷款检查,发现其形成原因主要归结为客观原因和主管原因两大方面。

客观原因表现在:第一,借款人收入减少,还款能力下降。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因素。贷户自身经营管理不善、货款未能及时收回或产品大量积压,流动资金被占压,致使借款人经营困难、亏损、甚至停产,造成贷款逾期或无力还款。第二,发展某种产品上存在“一哄而上”现象,即行业风险。如:以黄安镇和唐庙乡为主要区域的木材加工业,因今年行情不景气,相互拖欠货款,外欠货款难以收回,抗风险能力较小,致使借款不能按期归还,形成市场风险。第三,贷款用于购销货物、外地经营、承包工程,贷款后外出务工较多,有的农民以发展种养业为名,借款后外出打工,长时间不回家;有的跑回家乡信用社贷款,到别的乡镇或进城创业,游离于信用社的有效监控之外,给收贷工作带来难度。

主观原因表现在:第一,管理职能没有有效发挥。部分信用社班子成员的在信贷管理上处于粗放型管理,重经营、轻管理,重规模、轻质量,重增量、

轻存量,对于不是本人参与审查、审批的贷款,不能对每笔贷款的情况做到全面、及时的了解,放松了贷后检查及催收,对贷款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防控风险的意识薄弱。部分信贷人员违规操作,借款手续存在瑕疵,存有个人征信报告中显示借款人有不良贷款记录、担保人超保证能力现象,形成贷款风险。第三,“三查”制度流于形势。部分客户经理贷款调查不深入、工作不细致,不能正确分析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结构和风险程度,只是围绕申请金额去做调查报告;贷款审查流于形势,审贷不分离,无贷款审查小组审批记录,审查意见不明确;贷后检查的形式重于实质,仅在贷后检查跟踪表上签个字了事,不能及时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准确掌握贷款使用情况,致使贷款挪用、债务转移,不能根据风险程度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贷款逾期后,不能及时尽职催收,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尽职催收去化解风险。第四,贷款交接制度落实不到位。责任人调离、内退、除名后,贷款没有及时办理交接,责任认定不明确,以致管理出现“空档”。部分贷款虽明确管理责任人,但管理责任人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想法,在其位而不谋其职,缺乏主人翁(责任)意识,从而错过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有利时机,加大了贷款风险。

二、新增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针对上述形成不良贷款因素,应从以下四个方面防范:

一是提高业务技能,强化风险意识。防范贷款风险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思想过硬和业务过硬的信贷员队伍。首先是从遵纪、守法、爱行、爱岗、自尊、自爱等思想教育入手,逐步提高广大职工的职业和自律能力。其次是分层次定期进行政策、业务培训,强化员工风险意识,提高防范风险能力,使员工既具有过硬的思想又具有过硬的业务技能和政策理论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预见能力,为潜在的道德风险和人为风险上一把“安全锁”,塑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二是严格执行“三查“制度,有效防范贷款风险。首先贷前调查要“准”,信贷员对借款人的资信、生产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认真分析担保人担保资格,做到情况真实,数字准确,责任明确,为发放贷款提供决策依据。二是贷时审查要“稳”,坚持实行审贷分离、前后台分离制度,贷审会要充分发挥审贷职责,每个成员都要实事求是地发表贷与不贷的意见,坚决杜绝人情放款和行政意见放款,从制度上把风险关口前移,实现其相互制约和支持。三是贷后检查要“狠”,信贷人员要高度重视贷后管理的重要性,按照规定对贷款进行贷后检查,监督贷款的用途,及时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准确掌握贷款使用情况,一旦发现风险苗头,应立即发出书面违约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严重的立即强制收回贷款。

三是多措并举,破除不良坚冰。不良贷款成因千差万别,因此逐笔拉列清单,找出形成原因,对症下药,细化措施,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催收压逾,如电

话催收、上门催收、邮寄催收通知书或直接粘贴催收通知书在贷户家门口等方式;对于恶意拖欠的贷户,依据有关法律及时进行起诉;对外出务工贷户,抓住农民工春节和农忙返乡时机催收。总之创新多种清收手段,善于运用多种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损失。

四是加强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员工主人翁意识。信用社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弘扬企业文化,强化团队意识,加强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社兴我荣、爱社如家”的主人翁精神。使每位员工都要明白自己肩负的重任,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把信用社的资产视同自己的资产一样珍惜,把信用社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第四篇:浅析温州银行的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

摘要:不良贷款,也称为不良资产或不良债权,一直是一个关系银行体系稳定性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它己经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从担保的角度出发,可将其定义为贷款的担保品出现贬值,贷款损失可能增加的贷款;从偿还资金的来源出发,也可将其定义为偿还出现困难的贷款,尤其指预期的偿还资金来源不能或不足用来偿还利息和本金的贷款。不良贷款主要指借款人未能或有迹象表明其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银行的贷款本息的贷款。

关键词:温州银行;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对策

一、温州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2008年爆发了引起西方国家经济剧烈震荡的全球金融危机,仅美国银行倒闭数量就过百家,华尔街的五大投行亦不复存在,摩根和高盛变成普通商业银行,欧洲的金融业惨遭重创,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五国经济几乎遭受灭顶之灾。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发出了警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截至2009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仍有近5000亿元。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2009,2010年持续的贷款规模的扩张,经济环境客观上要求金融监管当局提高监管的预见性和指导性,防范未来不良贷款大量产生,确保我国金融业的安全和稳健,助推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持续发展。

截至2012年末,温州银行存款余额达到3496亿元,比上年增长21%;贷款余额达到2158亿元,增长14%;拨备前利润达到50. 9亿元,增长18%。目前,温州银行共有营业网点4800多个,员工4. 9万人,营业网点不仅覆盖了全省每一个乡镇,还遍及大中城市,成为联系广大农民的金融纽带、沟通城市与农村经济的金融主力军,在城市、农村都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截至2013年底,温州银行贷款余额2625. 87万元。分类结果为:正常贷款2138. 12万元,占比81. 43%,较年初增加576. 76万元,增加9. 09个百分点,其中:正常类贷款1733. 76万元,占比66. 03%,较年初增加486. 49万元,增加8. 24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404. 36元,占比15. 40%,较年初增加90. 28万元,增加0. 85个百分点。

2013年不良贷款合计487. 75万元,较年初减少109. 28万元,不良贷款占比18. 57,较年初下降9. 09个百分点,其中:次级类贷款105. 86万元,占比4. 03%,较年初减少54. 20万元,下降3. 38个百分点;可疑类贷款289. 86万元,占比11. 04%,较年初减少44. 81万元,下降4. 47个百分点;损失类贷款92. 04万元,占比3.51%,较年初下降10.28万元,下降1.24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的累积极易导致银行失败和银行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将不良贷款占比超过10%作为判断银行危机的标准之一。回顾我国各阶段不良贷款的成因,我国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银行业都将沉淀形成大量不良贷款。巨额不良贷款的处置不仅仅能减少国有资产损失,更重要的是化解多年积聚的经济社会风险,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二、温州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分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被定位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经济核算的组织,银行的主要职责局限于信贷、结算和现金出纳等方面,并且实行“统存统贷”、“统收统支”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投资都受国家计划指令的统一指挥,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政府的拨款或行政指令性的贷款,银行在其中只起结算和记账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既不需承担还贷风险也无盈利要求,不良贷款的出现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职能、内部管理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企业以往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及指令性贷款而获取经营资金的方式逐步改变为主要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国有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纯粹转变为法律意义上的借款人与贷款人之间的关系。此时,由于国有企业改制进展相对缓慢,企业的经营效益一时难以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导致大量贷款无法按期偿还,银行的不良贷款也相应大幅度攀升。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宏观经济增长一直主要靠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来推进,并且长期以来过于强调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数量,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这样的发展模式虽然迅速扩大了我国的经济规模,但是同时也产生了重大的隐患,主要体现在“经济过热”和过高的通货膨胀率两个方面。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建设、资源配置极端不合理以及生产效率低下等严重后果。与此同时,作为在国民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由于过度依赖银行贷款,

第五篇:关于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

一、什么是问题生,其存在表现的特征及影响

普通中学的班级中总存在有一定数量品行、成绩较差的学生,在他们身上相对集中地凸显了不少问题,姑且简称之为“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普遍表现为:

思想上缺少进取意识,得过且过,自卑又自尊,逆反心理重,自暴自弃。

纪律上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缺少兴趣,听课思想不集中,作业不完成,学习成绩低。

问题学生为数不多,但由于他们跟不上班集体的整体要求,也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给班级管理、教学秩序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也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问题学生“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问题学生“问题”不是天然生就的,它的形成与下列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1、社会因素

虽然学生的大多时间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度过的,但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学生也是社会人,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也会不时地影响到学生。比如追星求酷的娱乐世界,使学生不注重追求内在修养,而只求外在表现;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冲击在考验着学生的意志力;虚拟游戏、不良漫画书则直接对学生思维方式造成影响;各类媒体传播的信息铺天盖地„„家庭无法有效地过滤掉这些不良信息,无法保证孩子获得一个相对健康的成长环境。

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中也总会有行为不良的少年。同龄人的思想、意识易于交流,通过他们,社会上的所谓江湖哥们义气,帮派意识、暴力解决问题的意识也渗入了校园的部分学生的头脑中。社会上违法违纪的现象以及社会解决这些问题的不力,被学生尽收眼底„„校园也无法将这些不良因素与学生完全隔离。 如一学生从小学时就有与社会上有违法记录的少年来往的经历,直至上初中前还曾去探望那些被关押的哥们。因家境宽裕,多个手机,不少钱财都直接或间接地交给了他的这些所谓哥们,从此,他便与校外的不良少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三年来,在他身上发生的或与之有关的打架、斗殴等事件均与校外的不良少年有关。

2、家庭因素

问题学生种种问题的根源还在家庭教育,环境只是诱因,尤其是家庭残缺或特殊家庭造成的家庭教育残缺,更是问题生形成的渊源之一。以年级学生为例,问题学生均多出现在特殊状况的家庭之中,其“特殊”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父母在孩子年幼时离异,负责监护的家长又长期在外或忙于工作,老人负责监管孩子,形成隔代教育。老人要么过于溺爱,要么因缺少教育的方法而难以和孩子沟通,想管管不了。孩子一耍蛮,老人便妥协。由于父母与孩子平时缺少情感交流,父母偶尔教育也易使孩子抗拒,导致孩子不时的情绪异常。如一学生,每次老师与家长联系,总要绕一大弯:先和母亲谈问题,母亲再转述给外公外婆,最后通过两个老人教育孩子。于是乎,面对老人的教育,孩子置之不理,逼急了就扬言出走,后来果真出走过一两次。于是孩子的不良表现屡屡产生而不能有效地遏制。如不学习,违纪,与老师有矛盾;对同学任性恃强;意志薄弱,行为冲动而心理幼稚。

②父母家庭重组,后父后母在教育孩子上有顾忌,或教育意见不一致;或者子女是收养的,作为养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功利心和顾虑。对于自尊心强的孩子来说,往往会因为这种有别于其他一般家庭的关系而对家长心有芥蒂,心怀戒备,家长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情感,更要在教育孩子上讲究技巧。这对家长们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少有家长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功。

③父母自身文化层次低,道德修养有所欠缺,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学生问题的产生。如“棍棒型”的家庭教育。父亲离婚后独自带着孩子,没有接过原来母亲承担的教育孩子的工作,常常是打骂了事。每每得知孩子在校出现不好的事,便逼着孩子打电话给老师作“解释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便硬着头皮当着父亲的面对老师编造谎言,推卸责任,逃避父亲的暴力惩罚。如此几次,说谎便成习惯。

有的父母因自身的缺点,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如一次班主任为解决两个学生的纷争,约来了双方家长,还没开始教育孩子,家长们却因一言不和,先吵了起来。这样身教之下的孩子又怎能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呢?

有的父母双方均善良懦弱,以为孩子不需要严格管教,自然会好,对孩子一味地迁就,孩子行为上出现偏差也未能及早纠正,结果造成父母在孩子面前毫无威严,孩子在家在校飞扬跋扈。

④家境过于富裕,常使父母疏于对孩子进行理想前途的教育,不注意对孩子刻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反将商场或官场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带到了家中,使孩子受影响。父母仅以物质激励孩子,希望他因之而听自己的话,实现自己的目的,事实上物质是激励不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的。物质在孩子身上的积聚,带来的是挥霍性的消费,带来的是品格的低下。有一学生,家庭富裕。姐姐早安排到国外去了,父亲对他这家中唯一的男孩宠爱有加,可惜成绩不理想。父亲许诺只要他读完初中就行,家中房子、车子什么都不缺,到时再作打算。父亲的慷慨并没有能换来孩子的努力,倒是因为有了钱财有了底气,与人相处总显得比较霸道,言行低俗。一次曾和另一男生在二楼女厕所下打赌,赌对方敢不敢上女厕的楼梯,每上一级就许诺对方些什么,吓坏了厕所内外的女生。虽是小小恶作剧,但折射出的是学生的人品。这样的教育结果,恐怕是这位父亲始料不及的。

3、学校因素

①教育制度上存在的缺陷给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带来了不利因素。在义务教育实施、推行的过程中,学生更多地知道了自己的权利,也了解到学校在管理、惩戒学生方面的局限,学校制度不能对违纪和违法边缘的学生构成震慑。尤其他们之前轻易毕业或结业出去的问题学生口口相传自己的经历,使在校问题生自我约束的心理底线一降再降。苦口婆心的教育缺少了强制性规则的支持是苍白的,学生逐渐学会了钻空子。

另外,无论学生学习情况如何,持续九年,学校要求他们整齐划一地完成一年的学习又进入下一年,根本无法顾及学生学习能力等因素造成的学业问题,于是学生个人学业问题越积越多,学生自然越学越难。到八年级,有一小部分人已放松了学习,九年级这一群体大多放弃了学习。面对选拔性的中考,他们明显是落伍者,迫于父母的压力硬着头皮学,却总与学校的要求相去甚远,师生间易形成矛盾。

②学校教育评价相对单一,教育环境、教育手段的局限往往不利于学生发展更全面更具个性。对任何一所需要靠成绩求生存的学校来说,素质教育未免有些奢侈了,教师仍需要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应试教育上,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是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仍以学业成绩为主。这种氛围,连我们刚入学的新生都能感受到。他们在文章中说:我们的学校四面教学楼环绕,中间一小块空地,犹如一个古罗马的竞技场,我们要在这里进行残酷的搏杀。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自然而然地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由于学校客观条件上的局限,主观思想上的倾向,我们的“问题学生”本来有的“闪光点”也难以持续闪光,往往也就一闪而过,成为流星。如有两名学生体育运动上颇有天份,连续三年校田径运会拿第一,但只要运动会结束,他们又会重新被糟糕的学业包围,加之自身存在的思想、行为上的偏差,常违纪。他们要更多地面对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家长的斥责,陷于“四面楚歌”之中。 如果学生无法通过艺术、体育、阅读等活动来缓解学习、思想及生活的压力,无法宣泄情绪、净化感情,总有一天,那些自制力薄弱的学生会受不了积累起来的压力而迈入到寻求感官刺激的行为中去,更有部分学生会放弃学习,形成“只要不谈学习,干什么都高兴”的怪现象。

可以说问题学生问题的形成,与我们的教育机构、学校未能提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教育手段有关。

③学校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业务能力、个人修养、责任心、经验等方面必然有存在着局限性,而学生往往不能客观地看待他们的局限性。教师教育水平和学生的期望值不对等,使教师的工作效果不佳,尽心竭力的教育并不能获得他们的认同。相反,也许一句无心的气话都很可能引发问题学生问题的反弹。问题学生大多活跃精灵,花样百出,也有个别思维怪异、内向孤僻,狭隘敏感。这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教育方式他们不屑,思维敏锐、特立独行的教师他们则往往表现出明显的认同。只是普通中学校内,这类班主任的资源远远不足以应对数量相对较多的问题学生。我们的班主任勤勤恳恳,透支着体力、精力,继续在问题生的这种不认同中进行着缺少效果的教育,尽量让自己班上的问题生少出问题。

4、学生个人因素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发生剧变的时期。他们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在增强。但同时他们的心智又是不成熟的,在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问题的暴露也就很自然了。但归根到底,学生个人因素不是形成问题的关键,他们从根本上说只有先天气质性格上的差异,他们还需要从外界的熏陶、教育中获取自身成长的营养。他们中有的缺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理想追求;他们对学习缺少兴趣,了无上进心;他们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又霸道;他们没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等等,这些个人因素又有哪些不与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息息相关呢?

有一学生初中刚入学就表现出时间观念极淡薄,行为懒散。一了解情况才发现他小学五六年级时转到南宁来读书,而在南宁的家中要么没有人监督,要么叫不起,班主任每天打电话叫早,这样的情况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直至毕业。看到家长流露出的对小学老师的感激和钦佩之情,让人不知道是该先批评学生还是家长亦或是那位小学老师。

总之,问题学生问题的形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缺陷、学校教育的局限,加上孩子独特的个性气质都在对他们的成长发生着或小或大的影响,我们往往不知道孩子在成长的不同时段内,哪一个因素会起到更关键的作用,这也就增加了我们解决问题的难度。

三、

问题学生问题解决办法的思考

问题学生为数虽少,影响却大。面对问题学生,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对于学校教育这教育机构而言,常规的做法是:

首先,提升班主任教育素养,摆正心态,善待问题学生;讲究方法,讲究教育艺术;常规管理常抓不懈。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笑脸迎学生的到来,认真聆听学生的陈述,说服学生换位思考,引导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教育学生承担责任等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点滴渗透。 其次,加强各方面的联系,共同教育学生。

多与学生沟通,常与课老师协调、勤与家长联系,取得共识。抓住教育的关键时机,及时教育,综合教育。如有名学生初一时就因一些小事打了班上一同学,情节严重,受到了记过处分,为了让双方能更好地相处过完这三年,也为了教育学生,班主任联系了年级组长、打人的学生及其家长一起到了被打孩子的家中家访。打人学生的家长带去了慰问品,表达了诚挚的歉意,被打学生的家长的怨气有所平息,反过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学会与人相处。年级组长入情入理的分析教育让学生双方心服口服,以后的两年中,两人也没再发生重大冲突。

再次,年级重视、学校重视,在重大事件上,学校领导对学生,对不称职的家长进行高规格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理论性、政策性较强,对家长教育孩子更具指导意义。

另外,学校在评价衡量教师和学生时是否应多用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衡量教师,就多一批好教师,多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就多一批好学生。

最后,我们呼唤少年教育专家们的指导。教育这一领域其工作的专业性应该是更鲜明的,它需要有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不能仅凭借着一拨又一拨的实践工作者埋头苦干,在繁琐沉重的工作中日复一日地摸索出个人“独门”经验,不能还停留在凭经验解决问题的层面上。

我们也呼唤社会有更多形式、功能多样的教育机构,让更多的学生全面发展;呼唤社会多提供健康的文化活动场所,让学生得到更广泛的艺术文化熏陶,使学生旺盛的精力得以宣泄,个性得以张扬。

我们也期盼着社会上能有起实质作用的家长学校,让每一个成年人在构筑家庭之时,也具备一个教育者的理念,在成为父母之时,自觉的为下一代担负起责任,使孩子问题的产生在更早的时候得到有效的遏制。 让我们校园内的问题学生不再成为问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委托代理合同风险下一篇:瓦斯治理长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