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考研复习总结

2023-05-01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闻传播考研复习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新闻传播考研复习总结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你需要有的6个新观念

2010-07-14 23:08:09 来源:传媒人网 作者:冉冉 【大 中 小】 关注度:5084 评论:5条

编者:新闻传播学考研的同学们,也许陈旧的观念束缚了你的复习和发展,专业课复习中,你需要有新的观念为指导来拓展视野,传媒人网资深版主冉冉以四川大学为例阐述了专业课学习中你应该有的6个新观念,希望这篇文章会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不要再迷信那十一本参考书,如果我现在重新复习的话,我宁愿多看点原著,如《消费社会》《理解媒介》《做新闻》等等。。。读原著远比那些二三手资料来的直接,而且更能了解其愿意。书读多了,你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导论”“教程”之类的东东抄袭得那叫个不完整啊。

2、考研的重点并不在于你是否适合背书,更多的在于是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独特性,以及你是否有做学术的潜力。也就是说,你很难在现在的史论和业务卷子里找到诸如“党的喉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等等的字眼或出题方式了。我们要关注的是人类新闻传播事业的共同关注的问题,而非“中国”这个偶然。

3、角度和观点的创新。我只是说新闻这边的哈,传播怎么样我不清楚。川大业务每年考评论是必然。“现在新闻的竞争就是观点的竞争,思维的竞争”。因此,能否会写观点独特角度新颖的评论是区别于“新闻民工”与“新闻人”的关键。因此,重视新闻评论写作吧。(编者:大家可以将写的文章在传媒人论坛交流,会有版主和热心会员给你指出问题所在。)

4、不要为你跨专业的身份自卑。新闻这个行当,就需要杂家,就需要综合知识背景。因此不管在笔试或复试中,请不要刻意回避自己的本科学术身份,这不是你的缺点,而是你的特点,你优于别人的长处。要善于把自己本专业的知识与新闻传播专业结合起来。而这,说不定就是你以后的研究方向。

5、学会中立,他者思维看问题,不作价值判断。既然都准备读研了,那么至少我们开始逐渐踏入学术这个圈子。在这个圈子有些规则我们得守住。第一准则就是,作为一名“研究者”(远远谈不上,但愿吧)一定要坚持第三方立场,中立地看问题。这得反映到你初试或复试中,千万不要因为你的热爱,而偏袒一方(比如中外新闻报道对比就是典型)。要知道,任何热爱都是盲目的。只描述,不判断。

6、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我读了一年我越发觉得,老师们在判断试卷的时候应该更期待考生们的批评的思考吧,比如对某一原理的质疑,某一现象的批判,而非仅仅是“哦,反正我晓得这个原理,背下来抄上去就行。”这样的话,你可能仅仅得个平均分而已。批判性思维绝对是有意义的,学会从反方向看问题,有时候比你从正面看问题要容易的很多,答题也如是。

第二篇:2012考研新闻传播概论专业课复习概要

第一章导论

学习指导:本章是《传播学概论》全书的引论,重点在于了解传播学的关键概念、学科概况及学科背景。

第一节根植于人类生活的传播现象

一、概念:

1.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二、问答:

1.传播的定义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

答: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

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一、概念

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3.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4.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5.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6.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7.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二、问答

1.简述西方传播学的起源、发展与流派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传播学是本世纪4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物。传播学诞于美国,美国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传播规律,形成了多种传播模式,运用不同理论分析传播。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学研究大体分为两大学派:以美国为中心的传统学派,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2.大众传播具有什么特点

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大众传播的特点和一般人际传播不同。

①它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不相同,统称为大众传播工具。

②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的;受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

③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其名的,来自受众的住处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④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

⑤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

此外,大众传播还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3.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有什么不同?

第三节 传播学和大众传播学

问答:

1.传播学和大众传播有何联系和区别?

广义地说,这是两门不同的学科;狭义地说,传播学即是指大众传播学。

从理论构架来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规律的学问,它可以有许多分支学科。传播学是大概念,大众传播学是小概念。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要比大众传播学更为宽广。传播学提供的是总体理论框架;大众传播学则是传播理论的延伸,并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大众传播学在整体传播理论中至今仍然是一枝独秀,研究工作处于前沿的位置。我们在继续研究大众传播学的同时,应当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拓展传播学的其他领域。

2.传播学和新闻学有何区别和联系?

车内外对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他们存在“血缘关系”,一种认为并不存在“血缘关系”。我们认为,从两者关系来看,尽管大众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而新闻学研究的也主要是其中的报纸、广播、电视,但传播学和新闻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不同之处:

①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

②研究方法上:新闻学沿用传播人文学科的思辩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宣分析法。

③研究对象:新闻学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则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的全过程。传播学和新闻学虽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自独立。

第二章 传播学的兴起学术源流

学习指导:本章是第一章的继续,主要是了解传播学的历史。重点在五个奠基人和两大派别。

第一节 传播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

概念:

1.构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选择):自觉性、一般性、系统性、科学性。

问答:

1.传播学为什么首先诞生在美国?

现代西方各国中,美国为最发达。在传播和传播研究领域也不例外。理所当然地成为传播学的诞生地。

(1)媒介背景

传播机构或媒介,最初是以报纸的面目出现的。由此实现了新闻性传播活动的独立化、职业化。17世纪末,美国出现报纸;20世纪后,创立了最早的广播电台。它拥有美联社、合众社等著名通讯社。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利用和研究,就成为美国各界的急近而重大的课题。

从政治角度看,报纸的作用愈来愈大。

从经济角度看,媒介的作用主要有:一方面,传播大量经济信息,特别是广告。一方面,为各种企业服务的媒介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企业。

从社会角度看,媒介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充实了人们的余暇。一方面使色情、煽情性信息的大肆泛滥。这就逼迫学术界给出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美国人最早、最强烈地感受到“传播”的莫大威力,因而率先萌生了对其追根究底的愿望。

(2)学科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的美国,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适宜开展科学研究的沃土。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纷至沓来。这里培育出一大批新思想、新学科。由此奠定了传播学的学科基础。

第二节 多科性边缘学科的特色

一、问答

1.简述传播学的形成和学术渊源

较确切地说,传播学是19世纪末以来逐步形成的,在20世纪40年代粗具规模。这克服了其他说法的不足:①新闻学可视作传播学的前身。引起人们对“传播”高度重视的契机,是新闻事业即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②众多相关学科为传播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术渊源:

①行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宣传学、新闻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等。②信息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数学、统计学等。

第三节 奠基人对传播学的贡献

一、概念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韦尔伯•施拉姆。

二、问答

1.简述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及施拉姆对传播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库尔特•卢因,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韦尔伯•施拉姆。施拉姆的主要贡献是:他是集大成者——将他人的贡献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使之完善化、系统化、最终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崛起于“学术的殿堂”。他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他建立了4个专门传播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近30部著述,其中的《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最为著名。

第四节 传播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概念

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研究注重经验和实证。但它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

2.传播学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二、问答

1.试述我国开展传播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前景

(成绩)从四方面看:

著译:复旦大学新闻系率先译介传播学文本。

会议:举行多次研究会。

教学: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传播学课程。

应用:传播学“实地调查法”广泛运用。

(问题)传播学是发源于美国的“舶来品”。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借鉴。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特色”要求:①以中国的传播实际为材料;②能切实为中国的传播事业服务;③能创造出新颖、独到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构架,从而为世界传播学的理论宝库增添新的财富。

(前景)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只要不断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大有作为。

2.为什么60年代欧洲的批判学派会异军突起?

因为传统学派有很大的缺陷。批判学派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它认为传统学派①过分偏重微观研究;②过分依赖定量方法;③很多人站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这确实击中传统学派的痛处。但批判学派也有不足:过分轻视微观、中观研究和定量、实证方法。

3.简述传播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为何说传播学在信息社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两者的互动关系,最值得注意的动向,即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所谓“信息革命”、“信息爆炸”现象。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依赖于“传播”,这是传播学发展的理由和背景,是人们普遍学习、研究的最大意义所在。

美国学者J。贝尼格尔认为,工业革命使整个经济活动成百倍地加速动转,从而引发了严惩的控制危机。为克服这一危机,必须进行控制革命,即积极开发各种作为控制手段的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产业便获得大大扩张。各种社会信息事业中,大众传播事业的作用尤为突出。而传播学的重点之一,就是探索大众媒介的动作规律。

第三章 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和传播模式

学习指导:本章非常重要,需要结合后面各章加以综合理解。要求能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模式分析实际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

一、问答

1.对传播过程应如何理解和分解?

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传播学的主要任务,如施拉姆所说,是研究传播的过程和效果。美国学者戴维•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

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第二节 传播理论与模式、方法的关系

一、概念

1.理论与模式的区别:理论指经过概括、系统化的一组相互关系的命题和结论。模式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理论”即对客观规律的表述,而“模式”则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

2.模式的类型:①文字模式,②图像模式,③数学模式。

3.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第三节 传播过程基本模式述略

一、概念

1.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2.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3.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4.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5.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6.“传播单位”: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7.编码和译码(或解码):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译码: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8.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9.参照群体: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二、问答

1.简述传播过程线性模式的贡献及不足

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

贡献:

一,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二,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

它的不足是它具有直线性和孤立性。直线性即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看不到受者的反馈,也看不到其他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孤立性即丝毫不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

2.控制论模式的主要优缺点

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问题:①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

②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钱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

3.为何说社会控制论是传播学模式研究中的第三次飞跃?

从线性模式到控制论模式完成了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两次飞跃,基本解决了传播的要素问题,社会系统模式是第三次飞跃,解决传播的条件问题。J。赖利和M。赖利最早把传播过程明确描述为社会过程,他们的模式大致克服了传播现象的片面思考。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系统模式的科学性和详尽程度,与最初的5W模式相比,有了云泥之别。这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

4.简单描述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

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介压力”。“感觉和效果”

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与传者一样,受者也有复杂的背景:个人层面、组织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5.简述传播学模式研究的发展阶段

传播模式研究分为三大类,也是三个阶段: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的5W模式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传统的线性模式有直线性和孤立性的缺点。申农-韦弗模式也是一个著名的线性模式,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全没从根本上克服线性模式的局限性。50年代初起,出现了一批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传播结构认识史上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系统模式的完成,解决了传播和条件问题。反映了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

第四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

总体要求:理解传播学为何是一门科学以及经验学派的研究理论基础;记忆并理解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分析、控制实验法的概念以及基本操作方式。重点掌握抽样与内容分析,以及控制实验的原理。

第一节 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

一、概念

1.归纳、演绎的区别

归纳: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演绎: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2.机率的观点与机械决定论的区别

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机械决定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照某种规律精确地发生的。未来的一切都是由过去的一切严格决定的。传播现象的一切都由过去预先决定了的。

二、问答

1.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或者说为何传播学的经验研究具有科学性?

(1)科学性

传播学研究总是从理论或实际的课题入手,依据一定的法则和程序,系统地收集与分析相关的现象性资料,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研究结论。科学性表现在:

①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②过程:可靠的控制机制③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

④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

(2)操作性

现代传播学正是在面向实际、注重操作的社会背景下,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其特色表现在其研究目的的三个梯次分布上:

①描述。即对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作出符合实际的描述。

②解释。即对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及特点作出解释。

③预测与控制。根据描述与解释的结果,预测在采取某种措施或创高一定条件以后,对象可能发生的变化,或者根据现有的测量指标,预测一定时间间隔以后对象的发展。

(3)综合化与定量化

综合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多重设计和研究手段。定量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

2.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①历史的观点,从该时代人们的传播活动的全部现实条件出发。

②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③系统的观点,把一组相互作用并且相关程度较强的因素作为一个系统。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3.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研究工作实际展开的基本顺序和步骤:

①选择课题 ②确定研究客体③研究设计④搜集资料⑤分析资料⑥结论

4.传播学经验研究的不足与解决办法

不足:一是过分偏重微观研究,二是过分依赖定量方法,三是很多人冲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解决办法:将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的长处恰当地综合起来,必能使传播有一个飞跃的进步。

第三篇:2014年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复习的要点汇总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http:///)

2014年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复习的要点汇总

在漫长的考研长跑比赛中,如果你穿着一双合脚而又便利的跑鞋,那么你注定要比别人跑得轻松、跑得愉快。为了帮助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同学更好地复习,切实地利用好第一轮复习这个考研过程中关键的时间点,考研辅导专家们根据近年的考试情况和科目特点为2014年考研的同学们提供以下复习指导。

一、总结归纳知识

整理笔记对一个三跨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新闻史,两本书加起来有1000多页,你怎么可能每页都背?所以应该根据报考院校近10年的真题找出最爱考的史实,然后自己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梳理知识,第二可以加深记忆。薪火的重点还是很靠谱的,可以边看边记忆,不懂得再翻书,再总结,再记忆。在此跨考考研辅导老师们要提醒一点,最好的办法是,每看一遍书都得要把自己的笔记再整理一遍,查漏补缺,千万不能遗漏重点考点。还有些在每轮复习中出现的新概念,新名词解释都该单独列出来,找出解释。加强记忆。说实话,名词解释就比各人的积累,谁看得多记得多,谁的胜算就大。

二、重视基本知识

纵观各名校历年的考题,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题考得也满基础的,但你自己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跨考考研老师提醒大家牢记每本书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如果在基本概念和内容上失误,这太不应该。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职研究http:///Html/RenMinDaXue/XinWenXueYuan/

三、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分析历年各名校的考试题,就会发现,各学校越来越注重综合能力的考察,无论是试论还是业务,都注重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今年新闻业务就有高分的写作题,而且紧跟热点,切合实际,要做好此类题就要广泛涉猎新闻传播类期刊。

当然,更应当对当年的媒介热点抱以敏锐和理性的态度。考新闻千万不要与新闻本身脱节,每天及时了解新闻是必要的,如果没时间看报,可以再吃饭时翻翻手机报也可以啊。其他有关新闻业界的网站,如CJR,中华传媒网,传播学论坛,人民网(微博)-传媒,或者著名传媒人的BLOG如陈力丹之类的,在放松的同时也得了解下业内的动态,要真正的融入这个圈子,你首先得从学习别人开始。

关于热点的问题,可以把每个热点做成一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关键词,然后就这个关键词在全文期刊数据库搜索相关的核心期刊的文章,找出业内著名专家或者代表性观点的文章集成合集,打印出来,这就是你考试最好的复习资料。这个方法对三跨的考生最有效,不仅能即时补充更新知识,而且还能借鉴名家的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思路,真的可谓一举多得。

四、新闻业务问题

有很多跨考新闻业务的同学很担心新闻写作和新闻评论,关于这点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和练习结合。第一步必须得养成习惯性看新闻和新闻评论的习惯。新闻好找,新闻评论哪里找?跨考考研辅导老师推荐“千龙网”的评论板块和“人民网”的评论,这些网站的评论板块

都结成评论联盟的,打开一个你就可以超链接其他很多个。里面的内容都每天及时更新,风格迥异,对初学时评的人来说,这真的是一个超级模板库。而且内容也新鲜有趣犀利,看得多了,就知道怎么写时评了。

新闻写作,还是得看一本新闻写作的教材,至少要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和特点,大致熟悉这本书和练过上面的题后就可以抛开教材,自己多练练。我们身边的素材很多的,如果你本身是校报记者,那么此时你更该找点机会练习。如果你恰好不是,你当然有就地取材,买份报纸,把长消息改成短消息,把通讯改成倒金字塔,就你所感兴趣的新闻发表评论。你有很多机会可以训练自己,关键在于你自己肯不肯,建议考生每周至少写一篇新闻和一篇评论,这是基本量。

五、试卷结构

1.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是基础,虽然分不多,但是由于是第一题,做的如何完全影响考试心情。所以这部分就看自己有没有心去积累,归纳和背诵。还有要特别留心当年业内流行的新名词,新热点,这有可能成为考题,所以考研的同学们平时就该特别留心,随时注意总结和整理。

2.简答论述题

一定要控制好时间,这很重要,最理想的是做完刚刚好,还可以有5分钟的时间检查。过早答完说明你答得不完善,时间不够,说明你答得过于拖沓。这需要时间练习的,复习中后期可以每周来两次模拟考试,通过做近年真题,慢慢的就会有题感的。

六、心态调节

考研中一大忌就是抱着考不起明年再考的心态。这是千万不能的。不要给自己留后路,考研就考研,考研就想自己一定能考上,考研就不要想找工作,更不要想自己考不起的话怎么办。不要想自己考不起的问题,每天在心里告诉自己的学习计划,告诉自己离成功还有几步,向前看,千万别后退。所以提醒考生们要调整自己的身心,用目标刺激自己、注意劳逸结合。考研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我们!

第四篇:2015年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暑期复习

暑期新闻传播学专业课备考建议。对于准备考研的人来说,首先应当确定考研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及未来发展方向以确定报考学校和专业。在确定考研方向后,2015考研复习就正式进入全心备考状态。专业课一直是考研程中容易让考生眼高手低的部分,大家往往认为大学四年掌握最牢固的就是专业课,但其实考研复试需要掌握的专业课知识与大学中学习的专业课知识却相差甚远。

一、关于跨专业考生复习

至于复习时间的安排问题。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讲,

7、8月是暑假时期,有充足的时间来复习,那么专业的复习时间,每天最好5至6个小时左右。按照重点书籍,重点章节来安排复习时间。

二、关于复习进度安排

在暑假之前最好完成一遍参考书目的浏览。参考书目我主要以凤凰苏州大学考研网的《复习精编》为主。第一遍要用很少的时间把所有的书进行阅读,快速的看一遍,做到有个大概的印象,也不必刻意去记书中的内容和知识点,做到听说过这个东西就好了的程度。快速的复习完第一轮过后,可以在暑假期间完成第二轮复习。暑假期间同学们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个阶段,要把课本在好好的看一遍,每个章节都要仔细的看,不一定要背,但是要做的细致。第二轮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记笔记,也许你认为是抄书,可是当你真正的记完笔记后,你会觉得自己的复习效果有了明显的飞跃。网上有很多的笔记,可是这些笔记不是你现在所需要的,它们是你以后所需要的,只有自己记的笔记才能加深记忆。

三、搜集资料的途径

考新闻传播,搜集资料是重要的部分,搜集内部资料以及笔记等可以通过网站论坛,也可以通过购买,最好是找知名的考研机构购买。另外,选择专业课辅导班是很重要的,目前开设新闻传播专业辅导班的机构并不多,而且有很多都在异地,非常不方便。因此,选择网上专业课辅导是个不错的方法,例如硕考网的辅导班就很值得广大考生考虑!

第五篇:2013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考研专业课笔记考研资料考研复习指南

前言

我是2012年成功考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学术硕士的考生,初试成绩369分,第二名。出成绩之后,我在网上迅速结识了今年同样杀进复试的同仁们,我了解到,我是今年进复试的已知的唯一一个应届生,他们大多数是二战、甚至有三战者;我也是用时最少的一个人,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拿到了复旦的通行证。我不认为自己有多聪明,相反,我只是普通学生一枚,我觉得我的成功大概是因为我找对了学习方法,力气使对了方向。所以,我想,我在复习时所总结的经验与思路是值得借鉴的。

当朋友介绍我来为“小明营销”撰写考研资料时,我挣扎了一下,完成一套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还有误人子弟的风险。但是,后来我思考了一下,同样是有认知和思考能力的学生,为什么有的人能一路雄赳赳、气昂昂地杀进理想的学校,而有些人水深火热了好几年都无法跨越那道屏障,我想,那些loser除了缺乏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勇气,缺少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倔劲,就是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了。经常有人问我这个怎么复习、那个怎么复习,这个要不要背、那个要不要背,产生这些困惑,除了对知识的不熟悉,就是没有得到复习的要领,而我是个善于找要领的人,所以,我想我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能够帮得到后来者的。

不是我王婆附身,我只是想陈述客观事实。从正式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我就是所谓的“优等生”,小学时,学校不排名,但我是每年的三好学生;初中时,我做了三年的NO·1,拿奖状拿到手软;高中时,我是“千年老二”,这个记录保持到高中最后一次考试——高考。前面我说过,我不是聪明人,相反我觉得自己有健忘症,夸张到不记得前一秒发生的事情。以我这么多年来对自己的研究和认识,我觉得头脑脱线的我能在学业上有小小建树,源于自己建立起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系统和学习方法。所谓的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保证自己这一刻所杀死的脑细胞是值得的,是能在考场上获得回报的。我用十几年的学习生涯摸索到了这套学习方法,也用一次次凯旋证明了它的价值。在我编写的这套笔记里,虽然我不能将自己建立的学习系统淋淋尽致地表达,但是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这半年构建的知识系统表达了出来,也理清了自己的复习思路。我相信,如果你利用得当,这套资料一定会让你有所斩获。

负八

2012-6-1

2一些基本情况的介绍:

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简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前身为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于1929年9月,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名仰海内外的新闻教育机构。70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60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2000多名专科生和进修生,其中不少毕业生担任了党政部门和重要的新闻、教育、科研机构的领导职务,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特别是新闻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院现辖新闻系、新闻研究所和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设有新闻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与出版学(筹)等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500多名,其中硕士生80多名,博士生50多名,外国留学生20多名。 校外大专生、本科生和硕士生教学点6个,学生300多名。1996年,该院新闻与传播学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999年起,设立国内新闻院系中唯一的博士后流动站。

设在新闻学系的新闻学专业是新闻学院的立院之本,其培养目标是为报社、通讯社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宣传、文化传播以及新闻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基本原理和新闻宣传的政策法令,熟悉中外新闻事业的历史和现状,懂得并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各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文字表达水平,会使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处理设备。该专业与国内许多新闻单位和新闻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并同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以及港台地区的报社、大学或新闻传播研究机构建立了直接联系。

(来源于百度百科) 二,复旦大学新闻学历年复试线、招生情况

复旦新闻学院的初试分数线一般在560左右,2011年比较特殊,出现了很多高分,拉的分数线直接破370,2012年又回归正常,复试线设在556上。进入复试环节的分数分别是:5

56、5

56、5

57、56

1、56

4、56

5、56

7、569(本人)、571,最终刷掉了一个556,一个557.

2012年报考新闻学的学生有277人,最终录取了7人,录取比是多少,自己算算吧。 三,.最新报考该校的研究生复试流程

复试流程每年都一样,唯一的差别在时间,以2012年为例:

2012年3月14日收到复试通知——2012年3月20日下午13:30-17:00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参加复试——2012年4月1日收到录取通知

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方案

2012年03月17日 10:07

根据教育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对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的统一要求,经新闻学

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决定,2012年我院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方案

如下:

一、复试时间

1、科学硕士、专业硕士:2012年3月20日(周二)下午13:30-17:00,考生

务必于12:30前到教学楼一楼集合,进行身份及学历学位验证。

2、单考生:2012年3月21日(周三)下午13:30-17:00,考生务必于12:50

前到教学楼一楼集合,进行身份及学历学位验证。

二、复试地点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学楼,具体分组安排届时将张贴在教学楼一楼大厅。

三、考核方法

1、科学硕士:复试包括专业口试、外语笔试、外语口试三项,复试成绩占入

学考试总成绩的40%。

2、专业硕士、单考生:复试包括专业口试、外语口试两项,复试成绩占入学

考试总成绩的40%。

四、考试必备材料及注意事项

1、考生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

证)。身份证件遗失,须由证件颁发机构出具证明。

2、学生证原件(应届生),学历证书原件(往届生),学位证书原件。

学历、学位证书上的姓名、出生日期与身份证件不一致,须由学历、学位证书

颁发学校出具证明(若属改名者,须由公安部门出具证明)。学历、学位证书遗失,须由证书颁发学校教务部门出具毕业(或结业)证明。凡于境外获得的文凭、学位证书须出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国家承认学历的自考本科生、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2011年11月14日前取得

毕业证书。普通高校“专升本”、“专接本”应届本科毕业生按照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除需提供学生证外,还须提供所在学校教务处出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

3、对于同等学力考生,需查验授课学校教务部门提供的8门相关专业本科课

程考试成绩单。

经审查上述材料,若发现有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取消其复试资格、初试成

绩无效。

五、复试结果通知

根据入学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名,确定拟录取名单和淘汰名单,名单上报至

研究生院并获得通过后,复试结果将通过电子邮件通知考生。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2012年3月16日

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考研参考书目

①《新闻学概论》(第四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

1②《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 郭镇之等译 ,华夏出版社 2000

③《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④《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刘海贵,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⑤《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⑥《当代新闻编辑》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参考书目一般不会发生太多变化,即使是变,也仅是版本的变化。所以在9月份正式的参考书目对外公布时,完全可以按照2012年的参考书目复习。

五.关于我和小明营销

我是经过同学的介绍,加入了小明营销考研资料编写队伍。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是经常线上交流,关系不错。

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笔记简介

这本笔记是本人一字字敲出来的,包括《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新闻评论教程》《当代新闻编辑》六本参考书。按照每本书的不同的重要程度,我对笔记做了不同的对待。笔记结合了我的经验、我去年用的考研资料以及最基本的参考书,足足有30万字。我不仅在每本笔记前写明了复习方法,还在每个章或者节前对重点进行说明,里面包含了非常珍贵的信息。相信,如果你认真对待了这份笔记,一定会有收获的。

七.本资料适用专业

这份笔记是针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方向而做的,但是,《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是新闻学院每个专业必须都要参考的书目(除广告专业),所以,我的笔记里的这一部分,适合任何一个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的人(当然,还是除了广告专业)

八.回答2012年考研学子最关心的问题

从我的初试成绩出来之后,就一直有人在向我咨询考研的问题,我总结了如下几个。 1,我是三跨,我能行么?

答:当然,今年就有一个同学(抱歉,不能透露他的具体信息),就是理工科出身的,他脱产复习了大概一年,时常跟着某校新闻学系的学生蹭课,结果是一击即中,成绩还不低(365分)。

2,我是二本、三本的学生,我能行么?

答:同上。今年我们的初试第一名(371分),就是某不知名学校的学生,他复习了两年,终于于2012年秒杀了所有人,很值得敬佩。

3,我是应届生,怎么与二战、三战的人比啊?

我也是应届生,相较于那些复习了两年、三年的人,从我坐到自习室到走进考场只用了半年时间。尽管与二战者、三战者相比,我们少了些积淀、少了些经验,但是学习好坏不是

看时间的消耗,而是比你效率的高低,体悟力的上下。相信自己!

4,专业课怎么复习啊?

这是我最常听到的问题,详细解答会呈现在笔记上,请注意。

5,有必要报些考研专业课辅导班么?

个人认为是多此一举,一份考研资料就够了。考研班价格高昂,也带不出多少考上的,不如自学。只要能考上大学,就应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6,现在需不需要发论文、联系导师啊?

不、需、要。你如果过不了初试,就算是你发了100篇论文,与导师达到亲父子的关系都白搭。不错,论文会给你的复试成绩加分,但是照2012年复试情况来看,新闻学院20个参加学硕面世的人,只有一个人有论文成果。再说导师,我不清楚其他学校的情况,反正复旦的老师,一般不会在复试前鸟人,不用白费功夫。

还是多花点功夫在复习这种打基础上的事吧。

九,复试建议

建议你在初试未参加之前,不要考虑复试的事情,没事浪费那个脑细胞干嘛!

不过,如果你过了复试线,先恭喜你,然后听我说几句话。

1,不用紧张、害怕。虽然面试你的都是业界大牛(2012年黄蝴、童冰、李良荣、陆晔等人都亲自坐镇),但是这个面试水分很大,如果你成绩够高的话,不要担心会被刷掉;而且,这些老师里有很多人都是非常和蔼可亲、心地善良的,不要擅自把他们意淫成豺狼虎豹。2012年我在面试时打头炮,谁都不知道什么情况,我进去时吓得差点腿软,但是童冰老师笑面虎一样的表情让我立马放松了。所以,把他们当长辈就行了。

2,关注时事,这是我们新闻学院的学生必须要做的事情吧。不仅专业课被面到的可能性极大,就连英语面试都会出现时事题哦。比如说,371就被问到了“阿拉伯之春”,这个不看新闻,你绝对不可能知道。

3,引导话题。这是所有参加复试的人的共同感受,不要跟着这些大牛的思路走,你会被他们虐死,要巧妙的引导话题,让他们跟着你挑起的话题转。比如,他们问你,你平时喜欢什么啊?如果你说“我喜欢逛街购物”,那么他们就会问你关于购物方面的事情(不要认为这是夸张,今年的367就是这样回答的,365回答的是“我喜欢足球”,结果他们探讨了10分钟的足球)。如果,你说你想装深度,说我喜欢哲学,那么,请确保你真的很了解哲学方面的知识,这些老师们都是博学的大儒,你一开口,他就知道你有多少水。

4,尊重导师。这些著作等身的老师们,是绝对值得你去尊重的。所以,就算你有再深的知识储备,再独到的观点见解,请不要跟他们以吵架的方式探讨问题,他们不缺学生,更不缺不懂得尊重的学生。所以,一定一定要谦和,能让老师看出你的诚意,你认真的态度即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巡察整改党组书记报告下一篇: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