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生活论文范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法律与生活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作为高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他们更好地生存。“基础”课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使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把学生的生活作为教育切入点,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第一篇:法律与生活论文范文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法律与生活课程思政建设

[摘 要]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法律与生活课程建设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阐释了开展法律与生活课程建设的意义,并对法律与生活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建设路径。旨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实现法治素养与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融合。

[关 键 词] “三全育人”;法律与生活;法治教育;课程思政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法治教育在高校的普及深化,既是在推动依法治校,又是在提高繁荣文化事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三全育人”的理念为高校法治教育的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在法治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开展法律与生活课程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开展法治教育,推动法治教育入校园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制度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员信仰法律,依靠法律解决问题,法治才能真正落于实处。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相关法律课程缺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法治教育内容难以实现对法治理论知识及实体案件的深化教育。各院校每学年聘请专家开设的相关法律实务讲座也难以真正实现法治教育进校园,进学生头脑,把法治教育课程纳入常规性的教学计划,开设相关法治教育课程,实现法治教育入课堂。法律与生活课程针对大学生生活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而设定,具有具体的法学理论与法律实务相结合,注重法治教育的效果,在于培养学生面对生活中的法律问题以法治思维的方式思考法律问题。加强全民普法教育,推动学生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用法的良好习惯,推动良好的法治校园环境的建设。

(二)有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法律文化底蕴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积蓄沉淀的文化精髓,它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为主要内容。积极、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可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建设是精神文化建设,学校教育的职责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是人才素质的核心。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大学生要夯实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法律与生活课程的开设,能够让大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关系和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推进学生尊崇法治,尊重法律。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十九大报告指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学校秉承“三全育人”的理念,确实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确实做好法律与生活课程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法治教育过程中,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只有让大学生对生活中的法律理论有所认知,并能把握问题的分析处理方式,才能具备法治的思维方式,将法治理念融入生活中,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法律与生活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法律与生活课程建设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深入开展宪法的法治教育,进行法治文化知识与法治社会实践教育,教育引导学生领悟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培育具有法治观念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法律与生活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创新教学模式,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深入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大学生深入思考。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模拟法庭演练和宪法法律知识辩论赛等法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了解案件,把握法学理论,领悟宪法精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是参与法律与生活课程思政建设的团队成员,包括思政课专职教师和法学学科专业教师,在专业学科背景上实现有机结合,共同构建法治教育协同育人平台。

三、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法律与生活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分析

法律与生活课程以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相关的法律问题为主线,系统介绍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点评透析近年来发生在大学生群体身边的法律案例。该门课程教学内容吸收了相关的新增法律法规和法学界的新观点。精选案例均取材于现实,立足于大学生主体。法律与生活课程旨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法治素养,帮助大学生认识处理生活中发生的法治纠纷,提高以法治思维及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

1.构建法学学科体系专业教师与思政课专职教师的学科交叉相融的法律与生活课程思政建设团队,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推动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根据课程的法学教学内容与三全育人理念,法律与生活课程思政建设团队以法学学科体系专业教师为主干,思政课专职教师为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教学指引。法学学科体系专业教师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根基,对于法学理论研究及典型案例的法理分析专业精准,能非常好地做好知识的传授。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全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单一的知识教育不足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宪法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通识课教育中,打造价值理念、能力培养、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思政课专职教师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又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有深入认识,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具有学科系统性的研究。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思政课专职教师作为法律与生活课程思政建设成员,能对案件的取材及分析总结凸显育人的实质性起到指引作用,既能扩展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又能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实现协同育人的有效合力。

2.构建模块教学体系,抓好典型案例的教学设计,融入思政元素,加强德育。法律与生活课程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中经常涉及的法律問题而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基于基础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教学模块的设计上紧密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而开展,共设计了八个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从事民事活动与法”“生活中的侵权责任”“合同实务分析”“婚姻家庭继承制度实务”“劳动合同法及其实务解析”“工伤保险条例案例分析”“犯罪与刑罚”“权利救济与法”。这些模块化教学的内容,契合大学生当下社会生活的需求,涵盖了社会生活领域、未来就业相关联的法律实务、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劳务及工伤保障权益、权利救济的方式及对罪与非罪的行为认知。课程教学模块内容决定了该门课程由具有深厚法学理论根基的法学学科体系的专业教师为主导,将法律实务与法学理论做到有效融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做到自觉守法,形成遇事找法,解决法律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怎样处理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等,这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都需要大学生去思索、选择与实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育人的有效融合。“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三全育人”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应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首先,案件的采集上要注重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在生活中能给予学生人生修养与法律认知的重大启示。公序良俗原则是民法基本理论中重要的基本原则,现实生活中,有违公序良俗的民事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宗旨,该原则通过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用法治的力量引导人民群众向上向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将公序良俗确定为民法的基本原则。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将公序良俗作为认定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必备条件之一。典型案件的处理上,采用了“广州市花都区七旬老人私自上树摘杨梅坠亡案”,既能对公序良俗原则进行法理上的分析,又能进行民事责任的承担法理性分析,突出了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当充分预见危险性作业的危险性,私自采摘行为有违村规民约文明规定,村民要自觉维护村集体的各项财产利益,包括公共设施和绿化树木等,私自攀爬采摘行为损害集体利益,行为主体主观上存在过错。根据公序良俗的法理,依照社会主义良好道德风尚,行为人因此造成自我损害结果的,村委会不应承担赔偿责任。法律应是公序良俗的“兜底条款”。

其次,典型案例教学设计上,应采用问题法、教学法、讨论法等设问启发学生对案件问题的思考,深入剖析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在法律案件的探讨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知。见义勇为行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新时代应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保障社会良好风尚的运行,让见义勇为不再瞻前顾后。“生活中的侵权责任”教学模块采用案例“河南信阳撞伤儿童离开被阻猝死索赔案”,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见义勇为行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教师进一步法理讲授分析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案件的讨论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诚信、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友善共处、诚信相待。

3.搭建网络课程平台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建设法律与生活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建设能够提高整体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后在网络平台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并在网络平台中完成课程教学设置的任务点及作业。由于授课时间有限,教学视频及相关案件素材视频设置为网络课程的学习任务点。教师线上答疑,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并做好指引,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设立课程微信群,加强师生的沟通交流,利用平台沟通交流,及时回复学生问题,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确实有效地做到法治教育与德育的相兼容。

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由法律与生活教学团队精选案件指导学生做好法庭演练。通过模拟法庭演练,学生了解权利救济的途径及案件相关联的法治知识,并在案件案情的了解过程中,把握每个案件发生的原因、当事人的主观心态、案件的后果及社会影响力,以此启示大学生对矛盾纠纷的有效处理,避免铸成恶果。在每个案件演练完成后,每个模拟法庭演练小组,要提交一份模拟法庭实践演练的总结。总结报告中除了对相关法治知识的认知外,还包括大学生对案件认识的反思。利用学院学生技能竞赛平台,开展的宪法法律知识辩论赛项目有效地融入法律与生活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从初赛到决赛的开展,鼓励课程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在宪法法治知识辩论中,对法治知识与案情可以愈辩愈清晰,起到明辨是非,法治认知的效果。

法律于生活课程开展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与宪法法律知识辩论赛实践教学,实现法治教育的同时,将德育融入其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法律与生活课程教学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教育体系中,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用法律手段解决生活法律问题;培育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形成自觉奉行的理念,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2020-5-28].http://www.gov.cn/zhengce/zheng 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陈晓坤,宋朝红.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20(9):149.

编辑 薛直艳

作者:梁明

第二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生活化教学探讨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作为高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他们更好地生存。“基础”课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使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把学生的生活作为教育切入点,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方法 生活化

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或过往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陶冶[1]。“基础”课作为高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他们更好地生存。“基础”课教师要在平时教学中使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把学生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切入点,让学生感受到“基础”课的亲切性,缩短与“基础”课的心理距离,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兴趣和动力,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实现人格的完善和修养的提高,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在“基础”课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模式呢?以下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做法和体会。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针对近代中国教育“书本化”的现实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强调生活决定教育,只有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把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既大大丰富了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又摆脱了书本的束缚,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2]。“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3],教师要把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

1.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釋抽象概念

比如在进行人生价值概念教学时,我采取如下方法:首先,对“价值”这个词进行解释,所谓“价值”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这句话很抽象,很多同学不能理解,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列举了“手机”这个客体。“手机”作为一个客体,具有很多属性:能打电话发信息、能听歌看电影打游戏、能浏览网页等,主体有与他人取得联系的需要、有娱乐的需要、有了解外界信息的需要等。手机具有的这些功能正好能满足我们的这些需要,我们对手机的判断就是有价值,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有用、有意义,所以我们感觉自己一刻也离不开手机。通过这样分析,学生一般会很好地理解“价值”。其次,“价值”这个词理解了,“人生价值”也就好理解了。把客体换成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具有的属性也就是劳动,每个人一生的劳动对他人、社会、自身需要的满足,这就叫人生价值。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2.用生活中的例子补充理论知识

在讲到如何做忠诚爱国者,书本上是从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三个大的方面进行阐述的。这时就要把这些书本理论知识拉回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爱国不仅要做到“大”的方面,更多的还要关注细节,做好自己:好好学习、不乱扔垃圾、爱护公物、遵守交通规则等就是每个学生能做到的最大的爱国,爱国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里。这样一下子就会让学生觉得爱国很亲近,每个人都能为爱国做些什么。

3.“基础”课教学还要关注生活热点问题

“基础”课要想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要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这些问题收集整理,实现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比如在讲解社会公德的第二点助人为乐这个内容的时候,就给学生列举了“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在同学们一片激烈讨论声中,我们达成一个共识:首先,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帮一帮,相信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其次,当我们是被帮助的一方,一定要对给予我们帮助的人心存感激。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分析,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在多元价值冲突的时代能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提高道德素质[4]。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都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生活热点问题,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关联性教学。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以往教学方式一般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学生比较被动,教学效果欠佳。生活化教学还需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生活化是一种彼此参与的双向互动,需要教师通过辩论教学、体验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师生一起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1.辩论教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社会中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这种方法既能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5]。比如,在进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关于“宁要大城市的一张床,不要小城市的一套房”的辩论,在进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来一场关于“爱情与金钱之间的博弈”的辩论。

2.体验教学法

所谓体验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体验职业岗位、体验人生,让学生在体验中受教育、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养成优良品质。其实,体验不一定要走出课堂,在课堂上也可以,每个学期的课中都会安排两到三个内容完全让学生来讲,学生自己做课件,自己准备讲稿。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站到讲台上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一般在讲台上讲过课的学生今后听课都会很认真,这就是体验带来的好处,比你说一千次一万次“认真听讲、不要玩手机”效果要好得多。

3.实践教学法

在教学中,将课堂内容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去农村小学看望留守儿童等活动形式,达到加深对国情社会了解、培养品格、增长才干的目的。

三、教学语言生活化

要使“基础”课课堂生活化自然离不开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表达。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指出:“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7]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语言水平。日常教学中,我努力尝试语言运用生活化,从生活经验入手,调节课堂气氛。

1.语言通俗易懂

“基础”课课程中,哲学名词、政治名词和逻辑名词比较多,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教师要将这些拗口的名词先解释清楚,在教学中尽量借用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感知加以描述,把文字、符号变成生活话语,让学生通过朴素的生活道理理解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和哲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语言机智幽默

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幽默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严谨的知识,悟出正确的道理。

3.语言富有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言是架起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教师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启迪、影响、感染学生。在讲解爱国主义的时候,饱含深情地给同学们读了钱学森的事迹。课后就有同学跟我反映说:“老师,你读得太有感情了,我们听了都很受动,心中的爱国情怀瞬间被激发了。”听了同学们的话,我很开心,也让我更加意识到富有感情的语言对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多么有效。

道德立足于现实生活,在进行“基础”课教学的时候,必须联系现实生活,把道德教育放在人类生活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面向世界、面对生活,认识到生活的真谛,学会做人的道理。

參考文献:

[1][2]杨红星,梁燕.生活化·生态化·叙事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的三个维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

[3]王小锡,王易,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2015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张桃红.高职院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探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2(7).

[5]蒋立伟.论高职思政课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8).

[6]赵洁,潘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13).

[7]马卡·连柯.教育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作者:邱燕

第三篇:生活世界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摘 要】生活世界充实教学内容;教学阐明生活事实。生活世界高于日常生活,具有现实性、理想性和指导性特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既是提高课程教学实效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回归生活世界,一是课堂主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使用生活化语言;二是贴近生活,实践升华;三是利用科技,打造平台。

【关键词】生活世界;课程教学;涵义;回归;路径

“生活”不是“教学”,“生活世界”不是“教学舞台”。但二者相互联系。“教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生活世界”是“教学”的起点,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教学”是“生活世界”的提炼,阐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视域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是继知识化、课程化研究之后的新尝试。研究立足“生活世界”,解释课程教学基本内涵,探索教学基本途径,以期增强课程教学效果,更好发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成才成人的重要作用。

一、生活世界的涵义

在《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中,胡塞尔对“生活世界”作了理论分析:“作为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上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他认为,生活世界直面现实世界,但又超越现实世界,因而就成为人类的追求目标。他提出“科学”向生活世界回归,为“科学”造福人类明确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继胡塞尔之后,一场生活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运动在西方悄然兴起,其中代表性人物是著名教育家杜威。他大力倡导生活教育运动,明确提出:“教育即生活,为社会生活做准备的唯一方法,是参加社会生活。离开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现存的社会环境,以建立社会有益的和经用的习惯,不折不扣地是用通过水外的动作教儿童游泳。”[1]

受杜威生活教育思想影响,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学做合一”。这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2]教学植根于生活世界,与之密切相联,融为一体。

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来看,生活世界是指大学生通过自身生活实践,了解自身本质,以自身价值观衡量和调整所有生活关系而形成的感性世界。

其特点有三。一是理想性。生活世界雖指日常生活,但高于日常生活。它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形成、体现了人性本质,具有生活的普遍意义。所以,生活世界表现为生活理想。

二是现实性。生活世界高于生活现实,但还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表现为看得见、摸得着、具有生动形象的感官世界。人们在生活世界中从事生产实践、解决衣食住行谋求生存和发展、并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这才成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内容源泉。

三是指导性。生活世界立足现实,指向理想。生活世界提供生活资源,教学才有了坚实的源头,从而沟通教学与生活现实的联系,克服二者的脱节。同时,由于生活理想的真实生动,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生活世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就没有生命。另一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服务生活世界,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回归生活世界,是提高课程教学实效的客观需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等方面不辱使命,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和培育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课程教学依然存在不足的地方,如内容枯燥,脱离现实;形式单一,“德性成了教室里谈论的东西,而不是需要力行的东西。”[3]因而,课程教学实效不尽人意,甚至令人堪忧。

具体来说,表现为:首先,课程教学强调目标的方向性,这与课程的时代感和针对性要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和统一的问题;其次,教学重书本,轻生活。课堂教学对学生要求成人化、理性化,因而迫使学生就知识而知识,单一地接受传统道德理论规范,缺乏与时代和现实的联系;再次,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掌握少,没有参与进去;最后,教学评价,主要看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理性思维发展如何,而不考察学生的习惯养成、素质提高等深刻影响未来生活的内在因素。

这些不足,其根源之一,就在于脱离生活世界。没有生活世界作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就成了就理论而理论、就教学而教学的空洞说教。“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4]

回归“生活世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才能突破课堂的时空局限,将内容延伸至生活的广阔天地,沟通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回归生活世界,能够唤起、回顾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真实情景中得到调动,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双向互动中提高学生认知,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能力。总之,回归生活世界,正是豐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客观需要。

(二)回归生活世界,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九十年代,个体意识突出,权利观念增强。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负面表现,有的大学生重物质、轻精神,思想信念、心理意志、法律意识等都有待提高,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难以融入社会,表现出迷茫烦乱、挫折焦虑等的复杂感受。

其原因就在于生活世界的缺失。孤立的学校和象牙塔里的教学,使学生远离了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了解和接触的缺乏,不利于发展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甚至有损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回归生活世界,正是在打造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成人成才。这样的回归,其实质是向立足于人的本质,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的回归。因而在回归过程中,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诉求,对于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提升精神境界、塑造完美人格、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实现路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必须注重课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恰当使用课堂语言;同时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贴近生活世界;还要跟上时代潮流,善用科技手段,创新平台。

(一)课堂回归

课堂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在师生关系和课堂语言等方面下功夫,将生活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和话语表达引入课堂,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1.师生关系回归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既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自身的社会交往形式,彼此以社会主体形式出现,即人和人以“主体间”关系存在,而不是“主客体”的二分对立。“主体间”关系,是对人的本质的揭示,对于人际交往、人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主体间”存在,正是课程教学师生关系回归生活世界的要求。师生“主体间”关系,平等、亲和,容易促成共识与认同,进行良好的双向互动。这既有利于戒除教师的讲解独白和话语霸权;也有利于教学形式的创新采用,诸如研究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有所收获,亲身感受心灵启迪、智慧提升、情感升华。

回归“主体间”关系,要求教师除了知识准备外,还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态度,作一个知识的引导者和启发者,而不是一个简单地给予者。同时,也要求学生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勇于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不断提高能力。

2.话语回归

话语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转换教材里、书本中的文本语言,将概念、范畴、规则、原理等用生活世界中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从而使原本抽象的理论生动形象起来。

话语回归,要求多用举例法。即多选取与生活现实相关的典型实例,将抽象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概念、范畴具体化,把无形的理论描述有形化,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使课堂教学流淌着生活气息。

话语回归,还要善于造成“共同话语”环境。老师先必须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和他们的常用话语。运用大学生熟悉的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来介绍概念、阐释理论。在这样的“共同话语”环境里,学生体验到亲切感,没有了与老师的隔膜和距离,因而乐意倾听,专注于课程的教与学。

(二)实践升华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与社会生活相融通的基本途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要走进生活世界,就应该扩广并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重点抓好以下环节:

1.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和指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部门要在面上铺开,积极与学生工作部门沟通,建立联动机制,将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与其他工作部门实践活动有机对接。要特别注重相互协调、统筹安排,明确实践主题和实践措施,提高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

2.要努力拓展途径与方式

社会实践活动多样化,可集中,可分散,或者二者相结合,从而保证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面和覆盖面。

3.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规范过程管理,作好计划、积极落实、严格要求,强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效考核。

(三)平台搭建

如今,上网已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有鉴如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必须重視网络建设,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使课程教学向大学生的虚拟化生活延伸,构建课程教学网站。

首先确保栏目丰富性,满足师生要求,特别要适合大学生多样化需求;其次及时跟踪热点,通过热点分析,解疑释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实现思想行为的正确引导;再次充分发挥网络时空开放性、使用便捷性、信息传输即时性以及交流互动性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构建课程教学网站,开辟设置师生之间、生之间的互动专区,满足師生、生生对话交流的需要;同时让学生有机会充分表达思想、展示自我,教师及时分析引导,既保证正确方向,又可解疑释惑。

参考文献:

[1]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1981:103.

[2]陶行知.生活教育文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105.

[3]胡塞尔.胡塞尔选集[M].倪梁康,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1087.

[4]陶行知.生活即教育[A].中国教育改造[C].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作者简介:

蒋建国(1968~ ),男,汉族,湖北黄冈人,湖南文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研究。

作者:蒋建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专业博士论文范文下一篇:小学科研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