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解说词3篇

2022-12-14

第一篇:电视专题片解说词3篇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观后感3篇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观后感3篇

篇一:《北平无战事》观后感

53集电视连续剧《北平无战事》刚刚播完,着急、兴奋、惆怅、挥泪,也惊愕、气愤、无奈和不齿,更多的则是敬畏,敬礼,伟大的无名英雄们!

”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总统,加上一个孝子,在孔令侃的嚣张面前统统败下阵来。党产,巨大的遮羞布,使得不要脸的徐铁英之流明目张胆的贪腐,还明火执仗用枪指着反对他们的曾可达们,谁敢阻挡,谁就得死。每当看到这些,不用再去找什么原因了,四九年的胜王败寇早已注定。

贪得无厌的利益集团为了保全自己,作假扯谎瞒天过海,诬陷诋毁不择手段,屏幕前的观者恨不能伸手从电视里把他们拽出来胖揍一顿才解气。当方孟敖决定丢下那位巨贪代表徐铁英和军统恶魔王蒲忱,飞机飞离跑道时俩人惊愕与无奈的表情特写,还有孟敖那双会说话的眼神表达出的能为崔叔等报仇雪恨的内心独白,一直在痉挛的心慢慢有了舒缓的感觉,总算出了这口恶气。

我的天哪,人的灵魂多么的飘忽不定,以至于穿越到六十几年

前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千万名隐蔽战线艰苦斗争和牺牲的无名英雄,我能为您做些什么?或掩护同志执行特殊行动,或代表组织完成重要任务,或伫立在无数死难者的墓碑前注目,抑或挥泪夜读英雄们的光辉历史。

”我的丰功伟绩值得浇铸于青铜器上,铭刻于大理石上,镌于木板上,永世长存。等我的事迹在世上流传之时,幸福之时代和幸福之世纪亦即到来。”可是,即使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像谢老和崔中石等同志的真实身份却不能如实写进历史,当事人如何感觉,唐吉哥德?

敬佩曾可达的正直和纯粹,但不能解答机场跑道上的饮弹之举。不屑马汉山的狡诈与痞性,但很难苟同押赴南京后的杀鸡儆猴。感慨方行长何校长的绅士及风度,但容易理解赴美退台的无可奈何。

真实,在于内心活动与外在表露的高度一致性。不听话的严春明,就因为个性倔强?不惜牺牲老刘甚至造成党的更大损失,也要带着手枪去逞强吗?

梁经纶教授,坐在广场示威请愿就成了共产党,骑上自行车,在小树林里使劲儿登上几圈就进了国民党铁血救国会,一会儿慷慨陈词,憧憬着新中国的景象;一会儿穿上国军上校军装,低眉顺眼接受

太子训示;一会儿沉思,一会儿抓狂。这是一具精英版躯壳,忽左忽右没立场,却无时无刻不散发着致幻气雾,直接导致谢木兰之死,悔恨即使泪如雨下,也是难以脱责的。

伟人心中早就孕育着的新中国,”她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夜深了,毫无睡意。写下几行文字,抒发情感,为那些无名英雄点赞!学习精神,继承传统,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篇二:北平无战事观后感

近几天一直在追《北平无战事》。

最喜欢的是崔中石行贿戏、法庭舌战戏、孟伟大闹会议戏,可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效果钢钢的。

啊,男猪脚——方孟敖的扮演者刘烨,怎一个”累”字了得!跟陈宝国(饰徐铁英)、程昱(饰马汉山)、倪大红(饰谢培东)等老戏骨搭戏,刘烨的演技只能用”蠢笨”二字形容,好好的一个男猪脚

的戏份,竟然生生被夺了光彩。也许是编剧的问题?跟马汉三打赌请学生吃饭、逼着马汉三对示威的学生讲话、拉着崔中石下水、第二次站到水边拉着马汉三下水的时候我被逗笑了,然后又拉着徐铁英、马汉三喝可乐兑红酒……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到底想要什么结果?就是为了表现刘烨的楞、孤、阴?他每集都狂开吉普、每集都抽几根雪茄、每集都要板着脸顶撞上司、每集都面无表情……就因开过飞机、炸过鬼子?他有什么别人无可取代、无法触碰的优势呢?他份量实在是不够,究竟凭谁的后台,能够那么那么张扬、那么耍酷?后来一看到他面瘫的镜头,立刻快进。

把他研究个底儿掉后,再看他的大队,就觉得队员们真是跟错人了。为了查账,方孟敖弄了一堆算盘,让他的飞行员学打算盘,真是将熊熊一窝,跟这样一个水平的队长,队员们能学到什么呢?学会打算盘就能查账了?加减乘除就能查账了?就这水平,队员们对他还毕恭毕敬?

面瘫的还有两个,梁经伦、何孝钰。梁经伦,腮骨耸起,嘴角上扬,慢声细语,还跟俩女的关系暧昧,尤其是跟木兰之间,发生的很突兀,莫名其妙的,不懂是咋回事,感情基础是什么?为了探听北平分行的动向?何孝钰,从头到尾,都是从自家跑到方家、从方家回到自家,一会吃、一会喝、一会车接车送,哑着嗓子,睁着一双无知的眼睛,有必要安排她这样一个地下党跟方孟敖接头吗?姑父这不是

舍近求远吗?自己

亲自接头不就行了?

最出彩的是谨慎稳妥的崔中石、老奸巨猾的徐铁英、狡诈油滑的马汉

三、细声慢语的谢培栋……

有一幕戏最有意思,虽然直接导致崔中石的牺牲,但还是把我给逗乐了。徐铁英安排孙秘书看好崔中石”10分钟,再等10分钟!”;这边谢培东跟徐铁英讨价还价,力保崔中石性命,终于双方谈好,为保住崔中石,每10天付一笔款,另外再送股份……徐铁英喊来孙秘书要他把崔中石关到重案监狱看管起来;孙秘书冷峻地回答已经安排马汉三带走处决了;徐铁英大惊失色,阴鸷喝问:谁让你这么做的?孙秘书回答是局长;徐铁英怒火中烧,一杯茶水浇到孙秘书的脸上”想清楚了再回答”,孙秘书眨着眼,一只手悄悄滴抹去脸上的茶叶,理由非常充分因为不愿看到局长被辖制被威胁才这样做的;徐铁英气急败坏叱呵道”愚忠!愚忠!”然后徐铁英忙死了,到处打电话力图挽回局势……这下马汉三可倒霉了,明明是孙秘书让他把人带走处决的,但没人承认这件事,他深感自己陷入一个圈套中……

篇三:电视剧《北平无战事》观后感

最近看了刘和平编剧,刘烨、陈宝国等主演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非常震撼。首先,演员阵容强大,著名演员特多,表演可圈可点。第二,反映的内容经典,揭示了蒋家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对当今时局也有警示作用。第三,说明了和平解放的北平,其实处处充满着战事。

首先谈谈演员的表现:马少骅饰演的共产党,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几个眼神和几个动作,却极具感染力,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共产党人平凡却伟大,没有却富有的奉献精神。演过司马懿的倪大红老师,他刚一出现,长相,气质,眼神,就是特好的演技,他以行长助理的角色出现,我估计不会简单,应该是中统,后边可能有反转,果真不错,他是首都地下党的高级领导。程煜那个演技超级棒,他把马汉山演得非常精彩,把一个官僚演的活灵活现。还有那个王站长,像个烟鬼,但那犀利的眼神太厉害,演的太真。陈宝国饰演的徐铁英,简直就是真得,气场无人能比,眼神眉毛都在演戏,他的这个角色放在当今官场,绝对还能顺风顺水。焦晃老先生演的何其沧也很入戏,精彩。祖峰演的崔中石太智慧,像中国的高仓健。他无论是在老婆面前的轻声细语,还是在和国民党官员对峙时的沉着冷静,都很精彩。方行长始终举重若轻,演很到位。小妈也越来越有味道。刘烨在剧中一脸正气,符合人物设定,但演得愣头愣脑,像个傻不拉唧的热血青年,不

像一个潜伏的中国共产党特别党员。不过,他庭上眼含热泪陈述不炸开封的时候,还是很感人的,他不与联络人联络,同样反映他的多重性格,希望后面能有精彩。女主角太严肃,不像一个年轻的现代女性。梁经纶是剧中最难把握的角色,其身份太过复杂,想出彩不容易。他把忧郁演成了阴暗,气质也不是太好。他与最简单的角色谢木兰产生情感纠葛,让人无法理解。

其次,编剧说此剧没有本科以上文凭看不懂,我对此表示怀疑。看这个电视剧需要那么高的涵养?是不是皇帝的新衣?剧中对方孟敖的作用也过于夸大,特别是对三大战役的预测,太NB.中央领导都没想到的,他都想在了前面。不过,历史上的男主角确实很牛,据说打下过上万敌机,他的归属也是个谜。

第三,通过此剧,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其一,和平解放北平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其二,反腐如果不抓,定会亡党亡国。其三,官场上的高管是多么的丑恶。其四,谁能相信谁?《电视剧《北平无战事》观后感3篇》

第二篇:《一个都不能少》电视剧观后感3篇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

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反映贫困山区师生学习、生活的故事片后,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尤其是当小魏老师应对着镜头,流着泪说:“张慧科,你跑到哪里去了……”的时候,我的眼泪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小魏老师其实只有十三岁,如果换在我们这儿,她就应上小学六年级。但为了那五十块钱的代课金,为了多地老师说的“这些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她历尽艰辛。

为了能筹集到去县城的车费,她带着学生去搬砖;车费不够,她就步行去城里,在城里她更是一分钱也舍不得乱花,饿了吃的是人家的剩饭,渴了就喝自来水。为了省钱,她写了一个晚上的寻人启事,听说上电视找人最快,她竟在电视台前等了一天半。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多地老师临走时的叮嘱--“一个都不能少”。

小魏代课的水泉小学,只有一位老师,两间破旧的教室,却有大小四个年级的三十多名学生,这也能算学校?难怪同学们会发出惊讶的声音。这那像我们学校,全部是宽敞明亮的楼房,还有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那儿的条件真是太差了,多地老师连粉笔头也舍不得丢掉,为了挣钱,象张巧珍小学还没毕业就得进城打工。想想我们有好多同学平时却不懂得节约,乱用零花钱,真是不就应。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2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作为“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中首部亮相荧屏的作品,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自登陆央视一套八点档以及爱奇艺、优酷、腾讯等全网视频以来,收视率及热度、口碑持续攀升。

该剧由白永成执导,曹锐编剧,黄品沅、赵君、陈瑾、萨日娜、杨铮、周笑莉、孙嘉璐、邱林等联袂主演。讲述了我国西部某地的贫困村“焉支村”合并到本县最富裕的“丹霞村”后,两村村民逐步摒弃过往嫌隙,共同走上致富道路的故事。

这样一部农村奔小康的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由于剧情节奏、矛盾冲突此起彼伏,紧扣时代脉搏,较为符合观众的胃口。而且该剧既有黄品沅、赵君、陈瑾、萨日娜等大家熟知的戏骨演员,又有杨铮、孙嘉璐、邱林等青春养颜的美女帅哥,中青两代的家长里短、爱恨情仇也成为追剧的热点,不仅兼顾了主旋律题材,也让剧情更加生动、真实、接地气,引发老中青各年龄层观众的共鸣。观众纷纷留言打CALL:“每晚都陪爸妈看《一个都不能少》,喜欢陈瑾老师演的凤凤,温柔又善解人意,全家都在追剧”、“确实挺高能的,每一集都能整出点事来,剧情很紧凑,我一个90后竟然也追了”、“很贴近生活的电视剧,看完前三集就入坑了”。

《一个都不能少》俨然已成为当下的最“网红”剧。作为国务院扶贫办重点推荐、国家广电总局脱贫攻坚重点剧目,不仅人民日报、新华社、新京报等主流媒体重点推荐,各界KOL自媒体大号也纷纷安利,连徐峥、王宝强、朱一龙、黄晓明、张一山、张嘉译、斯琴高娃、朱亚文、佟大为、袁姗姗、聂远、郑恺、潘粤明、保剑锋等近百名明星力荐。毫无意外,《一个都不能少》将成为近期主旋律的爆款大剧。

在昨晚播出的剧情中,焉支村由于山体滑坡全村人连夜紧急转移,即将与“冤家”丹霞村合并。两村人合并后,又将发生怎样更强的矛盾冲突,“拆人祖坟”这样的宿怨又如何化解,赵百川和夏宝生两位村书记“相爱相杀”如何搭档工作,赵百川和寡妇凤凤不清不楚的关系会不会更加明朗化,刘东桥、丁香、夏雪年轻人的恋爱纠葛如何处理……接下来的剧情将越来越吸睛。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

最近,看了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部十多年前的片子,它反映了农村小学教育的落后现状和代课老师的艰辛工作。该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贫穷山村小学里感人泪下的故事。片中的女主人公魏敏芝老师因受老教师的托付,发奋维护这个小学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校读书的故事。她从头到尾都在坚持,要让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从而发生了她历尽艰辛找回一个因家里贫穷而辍学到城里打工的男学生。片中所描述的故事情节,无不让我感慨万千。

一年级到六年级只有28个学生,所有的课程都由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教师承担。可见这个山区的贫困程度。更加可贵的是这位老教师的敬业精神,直到病倒了,还再三叮嘱代课老师要让这个学校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多么尽业的教师。尽心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反思。在现代的社会,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完美的前程发奋,计划着自己的未来蓝图……没有人愿意去到这些穷山区,去花比别人艰辛几十倍的汗水,却只能拿到几十块钱的工资。

记得我在读小学的时候,我们一个班都不止28个同学。山区小学那样貌的读书机会,是何等的少。看着他们的教学环境,(lz13)回想我从小到大所理解教育的学校,那个差距,心里真不是味道。虽然我们的祖国比以前强壮了,但还是有很多地方十分贫穷,连吃饱饭都谈不上,能上学校读书,对山区的小孩子来说,那更是一种奢望。

因此,又有一个男学生正因家庭的贫困而选取辍学,离开家乡,离开学校,踏上了打工挣钱的路。正因老教师最后离开学校时的叮嘱,代课老师毅然决定要去找回辍学的男学生,正因“一个都不能少”,她坚持着。看着她为了能买上乘车去城里的车票,和学生们一齐去为砖厂搬砖挣钱时,一种心酸由然而生。就正因贫穷,做什么事都会受到限制,连一张车票的钱,都要花上时刻去发奋挣来。

发奋所付出的汗水得来的钱还不够买到一张车票。这并没有让代课老师打消找回辍学学生的念头。她选取走到城里去,一百多公里的路,又花了她一天一夜的时刻。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她。这像是我们的祖国,在发奋寻回曾被分割出去的领土。不管路多遥远,她的想念只有一个,一个都不能少!

最后历尽艰辛,在茫茫人海的城里,代课的老师找回了辍学的男学生。

代课老师寻找辍学学生的故事,让很多城里的人开始关注农村教育。看到那里,我思绪万千。我们的国家此刻已经很富强了,但是富的总是那些官,他们有住不完的别墅,有随时移名的机会,有上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但却从为基层的老百姓着想。随着新闻的不断爆出丑闻,他们才做下表面工作。最可怜的还是老百姓,吃的任何东西都是有毒的,连药品也都是有毒的,最近又爆出学生的营养餐要抠到孩子吃不饱,这些种种的问题都是谁的错,又有谁能来承担职责?他们宁可为别的国家捐献上百万的物资却不愿意多造一座期望小学,总是到了出问题的时候才来严打,那之前这些部门都在做什么?真的要呼吁全社会,就应团结起来,为了自己也好,为了亲朋也罢,严厉打击那些“坏人”!

第三篇: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认真实施复查制度

确保“两基”巩固提高

荣昌县位于重庆市西大门,属远郊农业县,幅员面积1079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82万,辖20个镇,209个行政村。荣昌县被美誉为“渝西明珠”,交通条件便利,投资环境优良,经济发展迅猛,社会进步显著。与此相伴,荣昌教育在改革大潮中不断向前发展。

1998年,荣昌县完成“两基”目标。

实现教育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永远是教育工作的第一要务;巩固“两基”,是实现教育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奠基石,是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公平的前提,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1998年下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两基”验收后巩固提高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两基”达标地区坚持不懈地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当年12月,县政府便印发了《关于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了“两基”年度复查制度。各镇政府也按照县里的统一要求,制定了“两基”年度复查制度、规划目标、实施方案。从1999年起,荣昌县每年坚持开展“两基”年度复查。县、镇两级党政和县教育行政部门上下联动,狠抓“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真正做到了“思想不松、班子不散、投入不减、工作不软”。2003年,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搞好“两基”复查工作的通知》,再次要求各镇政府强化政府行为,切实搞好“两基”年度复查。县政府将“两基”年度复查评估的结果,纳入对各镇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内容进行考核。2004年,荣昌县“两基”工作顺利通过了市政府的复查验收。

2007年,荣昌县上下联动,多方配合,多管齐下,打响了“两基”迎国检攻坚战。一是成立了以县长王光强同志为组长、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基”迎国检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和学校也相应的成立了迎国检领导小组;二是制定了“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对镇政府和县相关职能部门迎国检工作进行了分工,明确了职责,落实了工作步骤;三是县政府于5月10日召开了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了迎国检工作;四是对全县“两基”资料员分版块进行了两轮培训,强化了档案建设工作;五是对各镇和学校“两基”迎国检准备情况和档案建设工作进行了过程两轮督查指导。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两基”迎国检档案资料的不断完善和规范,为真实再现我县“两基”工作历程,展示我县“两基”工作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狠抓控流关键环节

提高“两基”普及水平

接受义务教育,这是法律赋予适龄少年儿童的权利;保障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政府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

在巩固“两基”成果,提高普及水平的工作中,荣昌县将“控流”纳入了县镇两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全县各镇在宣传《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规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控制中小学生流失。昌元镇政府下发了《关于控制中小学生流失、制止童工童商、巩固“普六”“普九”成果的通知》,坚持依法控辍、管理控辍、教改控辍、扶贫控辍。广顺镇政府自1999年以来坚持在全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中开展捐资救助贫困生活动,每年资助贫困生百余名。各校教师坚持同镇、村、社干部一道耐心细致地做流失生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动员流失生返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县教委每年在开展春、秋两季中小学开学检查及常规视导中,都把学校“控流”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县教委建立了全县中小学贫困生档案。2006年,全县发放贫困学生免费教科书的差额资金达263万元。2007年上期又安排资金52万元,对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农村女童免收住宿费和作业本费。同时,发放生活费63万元,对5250名享受免费教科书的住校生实行了生活补助。再加上各级各部门坚持对联系镇的计划生育贫困户进行帮扶,帮助贫困生接受义务教育。由于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齐抓共管,荣昌县初中“控流”效果较好。 2006年,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入学率在108.28%,小学生辍学0%,初中生辍学率1.17%,小学生毕业率99.92%,初中生毕业率98.97%,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8%;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6.14%。荣昌县中小学生入学率、完成率均达到国家标准,辍学率在国家控制线以内。

逐年增加经费投入

确保教育稳步发展

作为公益性事业,教育要发展,确保政府投入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为保证“两基”巩固提高的经费投入,荣昌县建立起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投入保障体制。1998年以来,荣昌县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在教育支出总额中做到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实现了财政对教育拨款的“三个增长”。

与此同时,县政府还加强统筹,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2001年9月起,将全县各镇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发放统一上收到县管理。2002年3月起,全县所有直属学校、各镇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一律由县财政统发,全县教师工资均无拖欠。2004年,荣昌县又强化了教职工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管理,并为全县中小学教师解决了医疗保险金,与机关干部享受同等待遇,由财政按比例补贴。2006年全县自筹“普九”欠债资金,共销号1359.59万元,申请市级补助1587万元,圆满完成了“普九”偿债任务。

“师生健康重于山,党和政府总关情”。2007年上年,由于持续旱情,给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县委、县政府及时投入160万元资金,共打水井126口,建蓄水池40个,解决了近50000师生的饮水问题,确保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为改善全县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儿童身体素质,县委、县政府决定,每年县财政出资500余万元,为全县205所农村小学48000余名在校学生每周每生免费提供两袋200ml的蒙牛学生奶。5月29日,荣昌县农村小学生免费饮奶工程正式启动。从此,全县农村小学生每周喝上了两袋免费牛奶。

大力排除学校危房

努力建设平安校园

对于学校排危工作来说,还是那句话,“师生健康重于山,党和政府总关情”。站在安全角度讲,学校排危事关教育全局。

荣昌县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安全工作。“两基”任务完成后,县委、县政府把中小学排危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目标之一,成立了以县委分管副书记亲自挂帅的荣昌县中小学危改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把排除中小学危房工作纳入重要议程,每年在县教育工作会上由县政府与各镇、各直属学校签订了排危责任书。从1998年到2006年,全县投入“两基”资金达19159万元,排除中小学B、C、D级危房100301平方米,维修校舍132831平方米,新建和改扩建校舍446247平方米,全面排除了学校危房。目前,小学生均建筑面积达到4.58方米,初中生均建筑面积达到7.13平方米。2007年,县政府又投入545万元,排除新增危房9774平方米,维修厕所1615平方米,新建厕所400平方米,使“最漂亮的房子在校园,最平安的房子在校园”的愿望基本实现。

除此之外,荣昌县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做好学校安全方方面的工作。县政府每年与各镇政府签订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书,县教委与全县20个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和县直属中小学负责人也签订安全责任书,切实履行安全工作职责。各学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责任交警、安全顾问,每学期都要开展几次大型的安全教育活动。同时,加强了全县各中小学校舍、设施设备、用电线路、消防、危险品、饮食卫生、特种设备及汛期校舍地质(自然)灾害安全检查,并实行了安全月检月报制度。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全县师生意外死亡和校园安全责任事故逐年下降。2001年,全县师生意外伤亡78人,到2006年师生意外伤亡仅7人,确保了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

调整学校网点布局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小学网点布局,是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在“两基”达标工作中,荣昌县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小学网点布局,使“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两基”任务完成后,荣昌县结合撤乡并镇、村级建制调整等实际情况,继续合理调整中小学网点布局。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着眼发展,注重实效”的原则,荣昌县制定了《2001—2005年荣昌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并分步实施,切实做到了布局调整与治理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危房、精干教师队伍、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相结合。目前,教育部门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已由1998年的420所减少到254所,其中小学211所、普通中学39所(其中初级中学34所)、职业中学2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使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规模适当,布局日趋合理。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近几年,荣昌县千方百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继荣昌中学被评为首批

市级重点中学之后,2003年,安富中学也被评为市级重点中学,荣昌职中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为解决昌元主城区适龄儿童升入初中学习的问题,县委、县政府又多方筹集资金,在昌元城区新建了荣昌初级中学,将其打造成为重庆市一流的示范性初级中学。2004年7月,县教育领导小组将县招待所整体划拨给玉屏实验小学,将其打造成为重庆市一流的示范小学。从小学到高中,荣昌县一批名校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2004年以来,全县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新突破,县教委开展了公开招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活动,对师范类大专毕业生“不包分配,招考录用”。以全员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荣昌县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全县中小学与教职工签订了聘任合同。县教委还建立健全了科学合理的校长、教职工的考评、评估体系。

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亦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对学校、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县教委加大了教师培训提高力度,做到培训对象全员化,培训要求规范化,培训措施制度化,培训内容系统化,培训形式多样化。从1998年开始,荣昌县实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相继制定了《荣昌县教师教育“十五”规划》、《荣昌县教师教育“十一五”规划》,几年来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15期,培训中小学校长825人次;举办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全员培训60期,培训人员5500人;举办县级骨干教师培训8期,培训骨干教师408人;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非师范专业分流转岗、新课程改革培训等其它各种培训320期,参训教师达3万余人次。这些培训促进了学校和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稳步提高。近几年来,全县已有21项课题结题,获市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410个。另外,荣昌县还强化教师学历提高培训,1998年到2006年,全县小学教师达专科学历的比例由9.4%提高到75%,初中教师达本科学历的比例由6%提高

到55%,高中教师达研究生比例由5%提高到20%。全县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了条件。推进信息技术教育

构建现代教育网络

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这是未来教育的显著特征。

“两基”任务完成后,荣昌县把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2003年,荣昌县成立了县教育信息中心,与县电教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进行运作。2003年至2005年,全县投入2800余万元,实施“校校通”工程,建成了教育城域网网站,有147个校园局域网点,并开通了OA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目前,全县学校有计算机6000多台,完小以上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初步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荣昌中学、

安富中学被命名为重庆市首批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2007年,荣昌县还将投入200万元完成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创建三级成教网络

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1999年,荣昌县成人教育中心经重庆市教委验收合格,标志着县、乡镇、村三级成人教育网络初步建成。2000年以来,荣昌县进一步完善以县成人教育中心为龙头的三级成人教育网络,县级有面向全县干部、职工开展培训的荣昌县委党校,有开展远距离教学的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学校荣昌县分校,有面向学校干部和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荣昌县教师进修校,镇级有20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各行政村均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学点)。1998年以来,荣昌县政府坚持每年下发成人教育工作意见,要求各镇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继续巩固扫盲成果。各镇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地,加强了对脱盲学员的巩固提高培训。各镇成人学校与农科部门配合,荣昌县坚持不懈地扫除青壮年剩余文盲,全县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93%,开展脱盲后的继续教育,巩固率达99.5%。按照“脱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思路,县政府统筹农科教部门,指导乡镇每年组织98%以上的脱盲学员继续学习农村实用技术。2006年,全县举办各种培训2210期,参培人员279206人次,安置转岗人员6000余人,逐步实现了由扫文盲到扫科盲、扫法盲的转变。

桃李催花孕新果,科教兴县谱华章。新世纪催生新荣昌,新荣昌腾飞新教育。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荣昌县将坚持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抓住“一小时经济圈”和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地区的大好发展机遇,以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为契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为加快荣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把荣昌建设成为“渝西明珠”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勃利县通乡公路建设纪实

金秋时节捷报频传,

勃利大地气象万千。

伴着春的足音,和着秋的旋律,我县农村公路建设锦上添花:“勃长”、“勃抢”两条通乡公路交工通车了!

这是一幅包含激情和梦想的斑斓画卷,

这是一张浸透辛勤和汗水的壮丽蓝图,

这是一条助推广大农民快速致富的小康之路。

[推出题目《小康之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给农村高等级公路建设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共建和谐社会,在“大吉路”即将交工的同时,开工建设了“勃长”、“勃抢”两条通乡公路,使我县在不足三年的时间里,争取国家和省市投资5500多万元,建设了三条90公里通乡路和三条7.5公里通村路高等级路面工程,

1 总里程近百公里,开创了全省农村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先河。

全长35.1公里的“勃长路”起点于勃利镇通天水库,途经青山乡和青龙山矿区,终点于长兴乡201国道七台河支线,贯穿三个乡镇10多个村屯,是我县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走廊。

这条宽敞、平坦的通乡路是“勃抢路”,从亚麻厂下交桥出发,经抢垦乡,于桦林路桦勃段交界和罗泉林场处终点,全长25公里,是连接桦南、勃利、林口三个县份的黄金通道。

“勃长路”和“勃抢路”都是三级白色路面,路基宽7.5米、路面宽6米、面板厚22公分,于2004年8月11日开工,今年10月初交工。

现在映入你眼帘的是大四站镇2公里的通村路,三级水泥路面,是大四站镇通往吉兴乡的主要枢纽。

双河镇通村路从308省道接口处开始,三级白色路面,3.5公里长,是“腹部路”的起点和西部乡镇的轴线。

这些通乡、通村公路的建成,不仅构筑起了全县农村高等级路面的主框架,而且还为文明村镇建设铺设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这,仿佛是在一夜之间。

2 一位伟人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支起来。”是的,我县农村公路高等级路面建设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跨世纪的飞跃,其动力源泉在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

从2003年开始,县政府连续三年把通乡公路建设列为每年的“便民利民实事”之一,作为造福农民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县委书记赵恒太、县长刘宏兴、副县长耿宝忠等县领导,经常深入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并解决征地、拆迁、料场、备料、施工等方面的实际难题20多件,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搞好通乡公路建设,资金保障是关键。我县三条90公里通乡公路总造价8100多万元,除了上级投资的4500万元之外,县财政需配套3500多万元,这对于我县这样一个“吃饭财政”来讲,压力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为了解决资金供应问题,县政府把通乡公路建设配套资金列入了财政预算,2004年到位500万元,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每年列支1000万元,四年连续配套3500万元,这在全省同类县份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县政府还优化资源配置,活化工程资金,将地产“大龙”水泥作为通乡公路的主原料,以水泥款顶配套款,既增加了税收,又减轻了资金调度困难,一举多得。

通乡公路是一项造价非常低的工程。为了降低成本,县

3 政府从开工之初就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免予收取国土资源、水务、财政、林业等部门的地方性收费,简化土地报批、水土保持、环评等相关审批手续。施工队可以无偿在荒山、荒地取料用料,无偿使用原“北旺”化肥股份公司的煤球灰。施工车辆除交通肇事外,公安交警一律不检、不罚、不扣。供电、电业管理部门对有碍通乡公路工程建设的电力设施在开工前进行了迁移,并及时为公路施工提供临时用电服务。广电、通信、联通、移动公司等单位,对影响公路建设的光缆、通信线路等设施都进行了拆迁。

这些举措不仅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而且还使工程建设一路“绿灯”。

[现场采访项目经理]

他们以星辰和月亮为伴,朝霞是他们的胭脂,月亮是他 们的脸庞,轻风是他们的悄悄话,雨水为他们俏打梳妆;他们以抢前抓早和只争朝夕的精神同时间赛跑,把心血和汗水洒向工地,把成功与赞扬锁进记忆。

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的公路工程建设,每年有效的施工时间也就百十来天,这为公路建设者们安排工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按时交工,公路建设指挥部根据施工进展度和天气变化情况,采取倒排工期的方式,将施工计划一调再调,步

4 步紧逼,节节推进。

他们从抓主要原材料备料入手,对砂砾石、碎石、中沙等在冬季就基本完成备料,春节后水泥陆续入场,开工前主要材料入场量达90%。市质检站和监理办对入场材料跟踪检验,抽检频率和质量验证均达到了规范要求。

施工中采取两套拌和设备、两班人马、两个工作面同时推进的办法,24小时交叉作业,人换机不停,大大提高了面层施工效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工程管理上,他们认真执行早班会和生产例会制度,施工期间每两天一个早班会,每月召开一次生产例会,沟通情况,研究问题,部署下步工作。同时,凡遇有牵涉工期的重要技术问题,都要召开部务会议,集体“诊断”,民主决策,形成科学周密的施工方案,从而保证了工程的高效运行。

质量是公路的生命,质量重于泰山。指挥部坚持“质量优先、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把工程质量关,全力打造精品路。

他们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严格招投标,选用了哈尔滨广通、大庆筑安、牡丹江路桥和东北林业大学监理公司等一批技术过硬、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工程和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

他们咬定质量不放松,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工程质量

5 终身制,严把工程备料、路基压实、路面铺装和工程验收“四道关口”,做到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不入场、工程技术人员不到位的不开工、工序达不到质量要求的不验收。

监理人员对每一道关口,特别是材料质量、摊铺厚度、压实度、平整度等重点环节,采取全过程旁站,路面施工时前台和后台各安排一名监理,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进行监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全线软土路基换填深度平均在80公分以上,个别路段超过了1米。先后拆换不合格的模板500多延米,推掉已打完的基层520平方米,铲除不达标的路面63平方米。

某一标段在面层后期施工中,为了赶工期,路面平整度有些跑粗,指挥部和监理办对其坚决实行了停工,整顿三天后才开工,之后路面质量达到了优良。

施工中他们还实行质量预控和质量过程控制,对下步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前研究,在基层和路面开工前,都先做试验段,合格后才正式开工。上道工序不达优,绝不进入下道工序。

省通乡办驻地推进组和市交通局、市通乡办的领导同志,经常深入生产一线,进行“零距离”指导,坚持设计标准,狠抓工程质量,突破关键环节,为项目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精品通乡路,就是这样从一点一滴中打造出来

6 的。

“以民为本,福荫百姓,共建和谐社会”是修建通乡公路的主要目的。在施工中,指挥部坚持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利于民,为沿线群众创造了许多便利。

抢垦乡三兴村原来道路翻浆严重,年年春季到处坑辙,夏季一片汪洋,冬季一堆冰湖。对此,施工队将这一路段的路基进行了大量的换填处理,平均换填深度达1.2米,同时还砌筑了标准的石砌边沟,彻底根治了翻浆、排水等问题。

他们把青龙山矿区过境段的面板加厚,保证了煤炭运输车辆的通行。

去年,在三条通乡公路同时施工,工期、原材料和资金都异常紧张的情况下,他们为了促进焦化企业发展和方便市民出行,把东岗段的1.8公里和通天段的4.5公里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当年交工,既为鲁龙、永恒两个焦化企业和市民晨练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利,又创造了勃利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他们把过境村屯临街主要道口的水泥涵管进行了更新,对农田道口和施工便道实施了科学处理,保证了农民生产生活方便。据统计,两条通乡公路共维修小桥 10座,新增涵洞 36道,更换多年失修的涵管 230多节。

[现场采访农民群众]

7

一项优良的工程,背后必有一支甘于奉献的团队和一段段感人的故事。

公路建设指挥部的同志们,把通乡公路建设当成自己家的工程来抓,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充分展现了交通人与时俱进、勇于奉献的光辉形象。

他们从项目的前期运作开始,就从没休息过。在他们的时间表上,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没有早午晚之分。他们有的天天行程上百公里,往返于各个工地之间,认真检查指导施工;有的带病坚持工作,积劳成疾,病倒在工地;有的一心扑在工地上,牺牲了许多与家人和亲朋好友相聚的时光;还有的连自己的老人有病和孩子上学都顾不上。

常务指挥宋修璞,为了工程建设不知付出了多少辛苦。他长年奔波于省城,往返于各部门请示汇报,争取项目、争取资金,落实政策。回到家中,他又不顾旅途的疲劳,迎着朝阳,披着晚霞,深入工地。料场边、拌站旁、路面上,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过度的工作经常使他疲惫不堪,而看见辛勤换来的丰收果,他却乐此不疲。

这里是施工现场,一张张晒黑的脸蛋记载着劳动者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在夏季施工中,施工人员冒者30多度的高温,在刺耳的割缝机、发电机轰鸣中,一块块浇铸、一段段摊铺,汗流

8 浃背。临街的百姓看在眼上,感动在心里,主动回家舀上凉水,送去一片温情,送去一片体贴。

在秋季施工中,由于昼夜温差大,民工们早晚都要穿上厚厚的衣服。到了中午太阳直射近30度,一些机械手和施工人员晒的直迷糊,就用刚抽出的地下凉水往头上浇,困极了就倦缩在草帘上打个盹。

正是这些不怕苦累、勇于拼搏的建设者们,用辛勤和汗水,书写了通乡公路建设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路就是碑。这路,是百姓心目中站立着的碑;这碑,是延伸在大地上的通乡路。

“勃长”、“勃抢”两条通乡公路绵延60公里,路经4个乡镇20个村屯,直接受益人口达 8万多人。它的建成通车,收到了搞活一片流通、打开一个窗口、带动一线产业、繁荣一带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效果。

通乡公路对旧路、旧城进行改造,实现了路畅镇兴。不仅过境公路两侧的房屋全面增值、旧房换颜一新,而且还增加了商业网点。

通乡公路建设拉动了水泥、中沙、沙砾、碎石等建材行业和运输、餐饮、机械修理等相关行业的加快发展,同时还引导乡镇企业的合理聚集,促进了剩余劳动力转移。

高等级通乡公路的建成,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

9 改变了农民的命运。过去去县城要小半天,如今村民上街“一袋烟”,孩子上学“一溜烟”。面对铺到家门口的水泥路,农民们高兴地说:“当年通电给我们带来第一次革命,现如今通乡公路给俺带来了第二次革命”。

依靠路缘优势,“路边经济”迅速崛起。绿色水稻基地、万寿菊药材基地、瓜菜基地、养殖基地等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优势产业纷纷落户通乡公路边,农村经济大发展的明天不是梦!

“雄关漫道金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流金淌玉、人杰地灵的勃利大地上,全面构筑小康社会公路交通大格局的奋战,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勃利交通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正夜以继日地描绘着新的蓝图。

[现场采访宋修璞局长]

回首过去,令人欢欣鼓舞;展望未来,催人奋发向上。 明年,在勃利4455平方公里土地上,又将有桦林公路勃林段17公里三级百色路面和9条50多公里通村公路项目陆续开工。对于勃利公路建设来说:

2006年的春天,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2006年的秋天,将是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10

[片尾字幕]:

撰 稿:文 军 武

策 划:高

摄 像:

播 音:李

编 辑:刘

监 制:宋

文 魁 张 雪 晶

伟 忻

修 璞 曲

江 胡 广 君

勃 利 县 交 通 局

勃利县广播电视局

联 合 录 制

2005年10月 11

第五篇: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清风”催开文明花

——来凤县纪委监察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纪实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引 子

【《纪检监察之歌》MTV第一节】

【党旗在召唤,国旗嘱托,纪检监察肩负着神圣职责。 “党旗在召唤,国旗嘱托,纪检监察肩负着神圣职责。 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 五句话儿记心窝。五句话儿记心窝。光荣啊光荣,党的卫士,扶正祛邪,扬善惩恶……”

【渐落至配音标准】

(画外音)一首《纪检监察之歌》,抒发了纪检监察干部执纪为民的心声,也是来凤县纪委监察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来凤县纪委监察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抓手,以创新抓特色、以特色促全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力度统一论”,忠诚履职,狠抓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使之成为凝聚全体纪检监察干部的强大动力和自觉行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稳步发展,精神文明之花在徐徐的清风中处处绽放。(音乐止)

- 12

创 建 活 动 篇

近年来,来凤县纪委监察局不断探索新的创建载体,培植文明之花,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

加强素质建设,打造反腐倡廉“铁军”(叠加画面字幕) 工作能否出成效,人的因素是关键。根据省州纪委的统一部署,委局以开展“创五好班子、建一流队伍”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反腐倡廉“铁军”。坚持把“正人先正已”作为基本理念来树立,把“自身过硬”作为纪检监察干部的“金字招牌”来打造,把“正气、正派、正直”作纪检监察干部的职业品质来弘扬,工作中修订完善了《中共来凤县纪律检查委员会议事与决策规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出台了机关绩效考核办法,将绩效考核与“五好班子”建设考核、特色工作考评工作统筹安排,真正做到以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开展廉政文化“六进”,营造文明新风(叠加画面字幕) 通过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业“六进”活动,举办廉政诗书画巡展、廉政文艺演出、“廉内助”评选等活动,提升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和廉政意识。特别是通过在村级标准文化图书室配置廉政图书,既丰富了农村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使他们受到了廉政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叠加画面字幕)。几年来,委局机关除积极参加全县组织的文体活动外,还组织举办了廉政歌曲演唱比赛、诗歌朗诵、篮球赛、乒乓球赛等有益活动,使大家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充实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振奋精神,提高素质。

举办“道德讲堂”,提高道德素质(叠加画面字幕)。委局机关把“道德讲堂”列入了重要日程,与干部培训紧密结合,定期通过常委、室主任授课,组织机关干部讨论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道德素养。

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叠加画面字幕)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与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清扫街道、清除城市垃圾,广泛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

设立做好广告宣传牌,弘扬文明建设。(叠加画面字幕)单位内部、本单位人员身边的思想道德公益广告宣传牌,以温馨提示的方式,在单位内营造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引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崇尚道德,践行文明。

开通“来凤廉政网”,搭建廉政宣传平台。(叠加画面字幕)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发动本单位人员运用微博、QQ群等多种形式,传播文明风尚。

开展文明科室、文明行业争创活动,提高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 56

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保持了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

四是坚持标本兼治,狠抓纠风惠民。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查处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劳动和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十个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五是完善惩防体系,深化源头治腐。认真贯彻中央惩防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根据省委和州委精神,认真落实了《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廉政风险防控意见》和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等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办法。建立健全了各类专项资金管理、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制度。不断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全面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坚持始终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作为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唱响反腐倡廉主旋律,在全县上下形成廉荣贪耻的良好风尚,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坚持岗前教育预防,对新提拔及交流任职的科级干部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签订一份廉洁自律承诺书、举行一次廉政法规测试、进行一次廉政谈话、观看一部廉政教育警示片、赠送一

本廉政书刊、举行一次廉政宣誓仪式。通过廉政宣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醒其谨遵廉政誓言,踏实工作,当廉洁从政的楷模。

创 建 硕 果 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来凤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形象焕然一新,各项工作亮点纷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全省纪检监察案件工作先进单位、州级最佳文明单位、全州纠风工作先进单位、全州纪检监察宣教工作先进单位、全州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

尾 声

创建路漫其修远,上下求索志更坚。文明花开汗水灌,勇立潮头越雄关。来凤县纪委监察局全体干部正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风貌,向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目标冲刺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推向更高的阶段。为来凤经济的发展和大力推进龙凤经济协作区一体化进程扬帆护航,奋勇向前。

【音乐扬起至片尾字幕结束】 (《纪检监察之歌》最后一节: 未来在召唤,历史在嘱托,

- 910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春天来了作文范文下一篇:出纳人员工作总结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