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培训总结及改进

2023-05-13

总结是一种事后记录方式,针对于工作结束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将整个过程中的经验、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切实与认真分析后,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如何采用正确的总结格式,写出客观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新员工培训总结及改进》,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新员工培训总结及改进

培训现状及改进措施

培训现状及改进思路

通过一天的培训,好不夸张的说,触目惊心,没有见过培训是这么进行的。一个培训的进行,尤其是岗前培训,对于一个新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问题存在:

1、培训资源分散,协调配合效率低。培训组织实施比较被动。因为讲师都是由公司领导担任,而领导的时间又很难把握,所以难免会造成临时没时间的情况,这样以来,就存在临时拼凑老师的现象。而拼凑来的老师对课件不熟悉,讲课内容和时间都难以控制。

2、培训部门规范度不够。比如讲师的统一性、课件的统一性等。

3、培训讲师的专业度不够,缺乏相关的讲师管理制度。

4、培训课题较多,且存在重复性讲解。不同的讲师讲解的知识有重复性。

5、培训形式单一,互动性不强,学员难免有疲劳感,影响培训效果。

6、培训的深度不够,每个模块没有展开来讲。

7、培训没有相关的考核,培训效果难以追踪。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培训工作名存实亡。岗前培训的目的本是让新员工认同这个行业、认同这个企业,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具有积极主动性,有一种企业荣誉感。而如果岗前培训照此进行下去,参训学员听完一头雾水,在客户那里甚至不能更好的介绍自己的企业。基于此,遵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建议目前阶段的改进措施如下:

1、减少培训课题,建议岗前培训阶段保留企业文化培训、行业知识(含产品介绍)和行政人事制度三项内容。

2、培训部门统一安排培训,包括培训课件的制作、讲解、培训的组织实施。但是行业知识这一项由业务部门精英负责讲解。

3、增加培训后测试,对学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跟踪。 当然,培训的顺利进行不仅仅是培训部门的事情,需要公司领导及兄弟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包括培训的宣传,资料的提供等。培训完善不会是一蹴而就,还需要相关配套制度及考核的支持,此问题待以后再做进一步完善。

培训部

二0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新时期职工思想动态及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浅谈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风起云涌,日新月异。国际上,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迅速发展;在国内,改革开发进一步深化,竞争加剧,企业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电力体制改革并未因电荒而停滞,自厂网分开之后,主辅分离的工作也已摆上了议事日程。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中的二十一世纪的电力职工,必

然会出现一些新的思想动态。而我们九江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由于种种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职工的身份结构上就存在大网职工和农电工的体制性差异,而大网职工之中又有原沙河供电分局的职工和九江锁江楼电厂分流职工的历史性差异。这种种先天性差异的就决定了我县公司职工思想动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体而论大约有以下几种:

1、面对厂网分开等一系列重大电力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我公司职工既喜且忧,喜的是改革以后将给电力部门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也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因为作为电网公司的职工,感到厂网分开以后,竞争加剧,担心企业经受不起挑战,从而影响自己的岗位和收入。因此,职工对厂网分开后将会给企业带来的挑战十分关注。

2、由于大网职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九江锁江楼电厂分流到九江县公司来工作的,总想调回市区。原来沙河分局的职工也想到条件较好的市区工作。因而,大网职工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不安心基层工作的思想。

3、经过农网改造,我公司收编了八个乡供电所的二百多名农电工。他们从地方政府进入电力系统,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工作方式、管理模式上都很不适应。另外,由于体制的原因,农电工的工资薪酬与大网职工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使得他们心理上不平衡,对于自己被收编以后的身份问题、工资福利问题、退休养老问题、医疗保健问题等等还心存疑虑。

针对以上种种职工的思想新动态,如何做好他们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我公司党支部面前的一个主要课题,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工作:

一、坚持职工思想动态分析

职工思想动态来自职工真实的所思所想,反映企业职工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追求,职工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坚持职工思想动态分析,不仅能看到企业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的一面,而且能看到职工关心企业发展和自身利益的一面,进而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分两极进行,每季度末由各党小组、各部室、班组召开职工座谈会,平时各党小组长和部室主任、班组长经常与职工谈心,对职工思想情况进行搜集、整理、分析,按照基本情况、思想反映、原因分析、措施对策四个方面,真实详尽地反映本季度职工在生产、管理、安全、质量、生活等方面产生的思想动态状况,客观地分析职工思想动态产生的内因和外因,提出有针对性、时效性、可行性的教育意见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建议。党群部门根据各单位上报的职工思想动态分析书面报告,归纳汇总上报公司党支部。为了保证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的真实性和分析的科学性,公司着重抓好三个环节:抓好思想调查环节,抓好研究分析环节,抓好评分考核环节,实践表明,坚持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既能实现上下沟通,职工参政议政,又能体现主人翁地位,维护企业职工思想稳定,促进企业发展。

二、不断丰富深化思想教育内容

1、找准主导点,增强主动性。就是使职工与企业结合得更加紧密,让职工在奋斗中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近年来,县公司结合企业各个阶段的生产工作任务,充分利用《沙供之声》、网页传媒,先后在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以弘扬企业主导精神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多方面灌输,多渠道渗透,多角度说理,唱响主旋律,引导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把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和企业的发展前途联系在一起。

2、抓住闪光点,增强导向性。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善于发现、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抓住闪光点,增强导向性,激励教育职工,就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说服力、感召力、渗透力。在日常工作中,企业涌现出了一批廉政勤政、成绩突出的管理人员,勇于创新、做出成果的技术人员,立足岗位,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一线工人。公司抓住这些闪光点,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广,全公司上下形成了学先进,比干劲,多奉献的良好风气。

3、瞄准切入点,增强针对性。就是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注重培育职工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道德水准和团队精神,调动职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近年来,公司紧紧抓住企业理念这个切入点,提炼了团结真诚,规范创新的企业精神,树立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思想,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企业目标等企业理念。

4、围绕中心点,增强时效性。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渗透到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中去,努力在服从和服务的方式上探索创新。近年来,公司编发《沙供之声》下发到班组,及时向干

部职工传达公司会议精神和公司的生产、安全、质量、管理方面的重要活动。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的指导性和感染力。

5、把握兴趣点,增强实效性。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积极探索运用亲新活泼的形式,让职工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在参与、互动中自己教育自己,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近年来,公司适应职工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适应新时代的特点,组织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情的各种活动,使职工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

三、抓好双文明建设工作

各基层部室、班组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各部室、班组对职工的思想状况和工作生活情况了解最直接、最具体、最及时、最经常。因此要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注重抓好双文明建设,用现代化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建设好各个基层部室、班组。今年来,在双文明建设中,公司把双文明单位的创建重心放在强化各部室、班组建设上,先后制订了《部室管理工作考核细则》、《班组管理标准》,建立了部室、班组管理组织网络,加大了部室管理的检查考核力度。在创建双文明活动中,公司把专业管理的要求和考核指标分解到各个部室,为部室创新管理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分类指导,提高部室、班组的管理意识和思想工作效能,使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育中有管理,管理中有教育,教育落实到管理中,管理上升为教育。

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1、要敢于和勇于回答人们普遍关注的现实思想问题。如人们普遍对分配不公的看法,分配不公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现实生活与人们想象的反差大,导致一部分人的心理不平衡。那么我们就要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引导人们懂得:社会公平是一种目标、一个过程,市场经济就是要破除平均主义,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但社会主义制度最终要消灭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2、要敢于和善于讲大道理。有的同志以为现在没有人愿听大道理,事实上并不是人们不愿听,而是我们的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愿讲,不会讲,讲不好。因为大道理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管一切小道理的,关键是我们讲大道理,讲的方法要得当,要通俗化,要和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公司在改革发展中职工关心切身利益多一点,这也是正常的心态,如果我们只讲正确对待的空道理,职工们就难以接受,即便一时接受也解决不了解思想问题,你让他正确对待,他还是想不通。我们首先要认可人们对个人利益的关注和追求是正常的,在这个基础上要向职工逐步讲清,我们的个人利益必须放在全局范围内加以考虑,脱离全局的个人利益追求是不实际的,搞不好会使自己走入歧途。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讲大道理必须和解决具体问题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渗透。如当前职工普遍关心的就业、医疗保险、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住房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治安等生活中一些具体问题,我们既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又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企业能够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带普遍性的实际问题。

3、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效果,一靠真理,二靠人格。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更要注重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想要别人理解,自己首先要理解;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特别在公与私、廉与贪、法与情等问题上更要做出表率。职工们讲:板着面孔训人,我们不怕。不联系实际的大道理我们不信。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我们不服。自己做好了关于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再要求我们做,我们不得不服。这就是说,群众要求干部必须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否则就没有资格去做群众的工作。

做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就是做人的工作,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丝毫不亚于一个高级心理医生。只要做好了人的思想政治工作,那么就等于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可以唤醒沉睡在人体内巨大的潜能,为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因而,我们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当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和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使之焕发出无限的力量!

第三篇:员工工作倦怠原因及改进措施探析

0714102-23 何倩

一、工作倦怠的定义

工作倦怠,也称“职业倦怠”,也有翻译为“工作耗竭”、“职业枯竭”等。它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工作倦怠是一种潜在的可以逆转的状态。也就是说,通过消除或缓解潜在工作压力源,可以使个体的工作倦怠程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然而,为了有效的采取干预活动,组织有必要准确评估员工所面临的工作倦怠问题,对工作场所中的潜在压力源进行识别和做出对策分析。

二、员工工作倦怠的成因

1、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支持与认可

每个员工在企业的中作过程中,他工作的内容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而不是被社会所淘汰和歧视。特别是走在前瞻方向的社会研究或社会技术,这些员工的压力就更大了,他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认可,不然,容易产生情绪性工作倦怠,极大的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情绪性社会支持包括谈话、倾听、表达关心及同情,结果发现不同类型的的情绪性社会支持对工作倦怠的作用也不同,较多涉及正性内容的有助于降低工作倦怠,而较多涉及负性内容的则会增加工作倦怠的程度。 (2)社会资源的运用

社会资源的运用包括物质和精神的运用。物资方面,比如人力,财力,物力的运用。精神的运用有社会认可,荣誉证书的颁发等。资源分析理论将倦怠的影响因素分为需求和资

源两大类,结果显示与需求相关的因素及社会资源的运用情况是造成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的主要原因,而与资源相关的因素则可以用来支持员工个人,以减缓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的加重,同时与资源相关的因素也是减缓个人成就感低落的主要因素。

2、组织环境因素 (1)工作环境和氛围

企业工作场所的情况,比如是否舒适,空间的大小是否适宜,噪音是否过大,场所的采光情况怎样,布置是否合理,是否给予员工充分的工作自主性而不是组织的强烈干预等。如果环境过于压抑,很可能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进而使得员工倦怠的增加。企业的文化是否能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可,是否能让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这样的企业氛围是否是员工所喜欢的。这对于员工的工作倦怠产生了一个很重要的影响。此外,组织的奖惩措施缺乏或设置不当,使得个体的工作绩效得不到及时、公平反馈,都会对工作倦怠产生显著性的影响。 (2)组织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员工在组织团队工作过程中,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情况,处理公众事务的能力,决策的提出和支持情况,角色冲突或角色模糊情况,团队意识的强烈程度,才能的发挥情况,以及突发情况的处理情况。另外,组织内部的上下级关系的处理情况,平级员工关系的处理情况,内部内部竞争的激烈程度,是否公平合理等因素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工作倦怠。 (3)组织工作中的工作量因素

在工作特性方面,工作要求的数量是与工作倦怠有重要关系的变量。研究表明工作量与时间上的压力与工作倦怠存在高相关,尤其是耗竭这一维度。许多研究通过针对员工的耗竭和离职原因进行,使用工作过载、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缺乏自主,以及缺少报酬等几个预侧变量,结果表明,这些预测变量中,工作过载是对耗竭最有贡献的一项。此外,经研究发现,工作压力与两个主要的工作特性相关,其中之一就是工作量的大小和工作中日常要求的多少,我国当前的研究也证实了工作压力同工作倦怠的显著相关,发现各工作压力源同工作倦怠的各维度存在一定的相关,并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其中,工作负荷对耗竭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4)组织支持与组织中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员工的工作能否得到组织上级的认可,组字内部是否支持,工作需求的资源能否得到支持,组织给予的报酬情况,组织能否从员工的立场来理解员工,组织内部晋升是否公平,员工是否合符岗位的要求,能否为员工量身定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亦是影响员工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员工家庭情况,是否结婚,家庭经济状况,一个家庭里有几个人工作,家庭的收入、支出情况,家庭成员工作的时间是否协调,员工的工作能否得到家人的支持。这是员工工作是否容易产生倦怠的重要因素。

4、员工的个人因素 (1)员工工作的满意度

员工对现就职工作的兴趣,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工作的成就动机的强烈程度(成就动机是指人类一种想获得成功、达到更高目标的欲望和动力,是一种内在心理过程。高成就动机的人,能制定较高的目标,并对学习工作非常的积极),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否满意,对组织的文化、价值观的认可程度。一般来说员工工作的满意度越高,工作的倦怠程度就越低。 (2)员工的个性特征

①人口统计学学变量

己有研究证明的一些相关的人口学变量有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关于年龄的研究表明:年轻人的工作倦怠高于三四十岁的人,年龄与情绪耗竭、人格解体有显著的负相关。现在关于性别的研究尚无定论,在早期的研究中发现,女性所感知的工作倦怠高于男性,但后来很多研究发现女性在情绪耗竭上的得分高于男性,而男性在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上的得分高于女生。一些涉及婚姻状况的研究表明,未婚者的倦怠得分更高,而且单身者比离婚者高,在教育程度上,高教育者的倦怠状况更严重。

②人格因素

研究者认为易遭受工作倦怠的人总与一定的人格特质相联系,如“不现实的理想和期望,较低的自我价值与判断,自信心低,对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缺乏准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等。在人格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中,涉及的变量主要有大五人格模型,A型人格,乐观,自尊,人格坚韧性。一些涉及人格特征的研究表明,獭惰的、低自尊、外控型和消极型应对策略的人最容易产生工作倦怠。研究发现,坚韧性和直接应对策略对于个体的倦怠水平主效应明显。外控型的人比内控型的人更多地体验到倦怠。个体的应对方式对于倦怠体验也有重要的影响,以一种被动的、防御的方式应对应激事件的个体较多地体验到倦怠,而积极应对的个体则较少地体验到倦怠。员工的气质类型和性格特征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员工的倦怠。

(3)另外,员工的性别对同一工作倦怠情况、各年龄阶段的倦怠表现,以及对工作的抱负,个人理想订立的高低,受教育情况面临的压力情况等,也是员工工作产生倦怠的因素。

三、员工工作倦怠原因对策探析

1、企业组织层面

(1)通过多重激励,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这些需求使人处于不满足的状态,当人的基本需求被满足后又会出现更高级的需求。因此,企业组织的激励方式不能仅仅用物质手段,精神激励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通过多重的激励方式以满足不同员工的各层次的需求。基于员工自身对工作的胜任水平公平合理的实行绩效考核,并注意激励的及时性和公正性,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对员工工作的肯定,可以鼓励员工投入更多的热情到工作中,还能提高员工对自我才能最大程度提升员工的成就感,防止工作倦怠。 (2)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沟通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能够使员工正确认识组织情况,减少冲突,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建立有效的横向沟通链和纵向沟通链。横向沟通链可使员工之间加强联系,彼

此了解,相互信任。纵向沟通链可使员工更深刻地了解高层管理人员,也使高层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下属,使相互之间建立信任。同时,有效的沟通渠道可使员工及时了解公司的状况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及时作出调整,变被动为主动,减轻压力。

(3)采取灵活的工作制度,实行岗位轮换,达到人一岗匹配

基于胜任特征,把合适的人安置到与个体胜任力相匹配的岗位上,使得人岗匹配得到平衡。企业可以按照一定的计划让员工轮换从事不同的工作,结合员工的能力特点和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在企业内部人才合理流动的基础上,尽量达到人一岗匹配,提高人才的使用率,而员工本身也可以在不同的岗位轮换过程中发现并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激发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企业并有计划的组织一些针对性的培训和进修,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弥补不足,使员工的消耗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增强员工对压力的承受能力。 (4)充分授权,让员工参与决策管理

给予员工一定的权力,让员工参与决策管理能够在多方面减轻工作倦怠状况。员工参与决策,员工的自主性得到提高,能够使自己对工作任务或工作角色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减少角色模糊,也会使自己的工作任务与工作角色相一致,从而减少角色冲突。而且,员工参与管理、决策,能够有效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此外,员工参与管理、决策,能够满足知识型员工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工作中体会到成就感,增加事业发展满意度,从而减轻工作倦怠状况。

(5)完善员工培训体系,提高员工工作压力应对能力

第一,提供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培训,能够增加其对任务的胜任能力,从而减轻员工的压力体会。

第二,提供压力应对技能培训,使员工正确认识压力,提高个体对工作应激的应对能力。包括放松训练、理性情绪治疗、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培训、时间管理等,提高员工对工作压力产生应激的应对。 (6)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健全的人格

人格的养成虽说很大一部分受先天遗传和早年生活环境的影响,但个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社会人,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自我的内省都将对人格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化标识,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其环境文化氛围也将会对个体的人格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中的每个个体都是应该受到高度关注的,企业应创造良好的宽松和谐的企业文化,关注每个员工的成长,在安排培训项目时适当的开设一些人格培养的课程,将有助于员工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心态。

2、个体层面

(1)调整心态 首先,对工作保持合适的期望。工作期望过高会导致失望,工作期望过低会降低工作的动力。员工在工作中应当以平常的心态和实际的想法塑造自己的工作期望。第二,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对于高工作成就感的个体而言,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工作成绩的肯定,就极易诱发个人成就感丧失,继而出现工作倦怠的症状。所以,如果所处的环境无法给予自己应得的称赞,员工自己不妨对自己经常性地给予赞扬。

(2)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人更理性的对待工作和生活,更平和的应对问题,更好的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个体应深入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取向,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根据自己的现状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可通过继续教育加以弥补和充实,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得以顺利进行和展开。所谓支持系统,是来自于你的家庭、亲戚、朋友、甚至可以是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有消极情绪时不要闷在心里,要学会倾诉,倾诉的对象就是你所信任的支持系统。这样不但可以排解不良情绪,还可以从支持系统中得到支持,增加认同感和归属感,缓解压力带来的不良反应。

(3)劳逸结合

注意劳逸结合,不要把工作带回家。把工作带回家会干扰个人和家人的生活,所以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而且要严格按计划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适时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有了充足的精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让自己有时间去享受工作之余的乐趣。

第四篇: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问题的研究

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有能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措施,是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实现“十五”计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人,在于干部的素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它紧密联系着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和效率。在新的形势下,党面临的任务相当繁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对各级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云龙县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使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

一、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㈠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的目标、质量、规划不是很周密,对各行各业、各级各类岗位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各类干部真正需要哪些方面知识,究竟应达到什么样的培训目的,以及是否达到等,没有一套非常完整的预测和考核标准。

㈡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培训内容不够规范,针对性、实用性不强;通用性内容多,专业性内容少,理论性的多,实用性、操作性的少,突现不出层次性,缺乏多样性。

㈢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得不够。由于地方财政经费不足,党校基础设施老化,设备相对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㈣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上还是“计划式作业”,“门朝里”进行。也就是说,想让干部什么时候培训就什么时候培训,想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我上什么菜,你就吃什么菜”,受训干部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客体,作为这一特殊服务的消费者,基本上是没有发言权和主动权。如何由“调训”向“申训”机制转变,有待研究。㈤培训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现在,卫星传输、电脑网络等技术已经基本普及,但县一级教育培训方面用的却很少,还习惯于面对面师带徒式的培训方式。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㈠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紧迫性,缺乏充分的认识、缺乏战略眼光,认为抓经济工作见效快,抓干部教育培训难以在短期内直接受益。因而,重视不够,舍不得投资,对培训工作安排不周密,检查监督不到位,也有少数干部个人认为学不学照样干工作,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㈡培训与使用脱节。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是推进干部教育的关键环节。但这一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却缺乏有力的制度和措施保证,不能完全将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没有与干部管理使用紧密挂钩,虽然规定了上岗培训、晋升培训、知识更新培训以及干部学习培训情况考核等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强调工作实绩,忽视学习培训,干部参训不参训,培训合格不合格,都不影响干部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㈢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投入不足,在培训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培训工作仅局限于完成上面要求的培训任务,无法开展更多的实践操作性强、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工作拓展不够。

三、思路及对策

㈠要改进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职能

干教委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党校是培训教育的主渠

第五篇: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问题的研究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 工作问题的研究

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有能力实践“xxxx”的重要措施,是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实现“十五”计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人,在于干部的素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它紧密联系着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和效率。在新的形势下,党面临的任务相当繁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对各级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XX县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使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在全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施展了才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虽然近年来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部大开发、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的理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适应wto规则、建设经济强县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无论从提高现有干部的综合素质、工作水平和能力,还是从培养后备干部角度来讲,都要求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笔者就此问题,联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粗浅认识。

一、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㈠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的目标、质量、规划不是很周密,对各行各业、各级各类岗位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各类干部真正需要哪些方面知识,究竟应达到什么样的培训目的,以及是否达到等,没有一套非常完整的预测和考核标准。

㈡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培训内容不够规范,针对性、实用性不强;通用性内容多,专业性内容少,理论性的多,实用性、操作性的少,突现不出层次性,缺乏多样性。

㈢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得不够。由于地方财政经费不足,党校基础设施老化,设备相对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㈣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上还是“计划式作业”,“门朝里”进行。也就是说,想让干部什么时候培训就什么时候培训,想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我上什么菜,你就吃什么菜”,受训干部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客体,作为这一特殊服务的消费者,基本上是没有发言权和主动权。如何由“调训”向“申训”机制转变,有待研究。 ㈤培训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现在,卫星传输、电脑网络等技术已经基本普及,但县一级教育培训方面用的却很少,还习惯于面对面师带徒式的培训方式。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㈠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紧迫性,缺乏充分的认识、缺乏战略眼光,认为抓经济工作见效快,抓干部教育培训难以在短期内直接受益。因而,重视不够,舍不得投资,对培训工作安排不周密,检查监督不到位,也有少数干部个人认为学不学照样干工作,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㈡培训与使用脱节。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是推进干部教育的关键环节。但这一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却缺乏有力的制度和措施保证,不能完全将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没有与干部管理使用紧密挂钩,虽然规定了上岗培训、晋升培训、知识更新培训以及干部学习培训情况考核等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强调工作实绩,忽视学习培训,干部参训不参训,培训合格不合格,都不影响干部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㈢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投入不足,在培训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培训工作仅局限于完成上面要求的培训任务,无法开展更多的实践操作性强、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工作拓展不够。

三、思路及对策

㈠要改进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职能

干教委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党校是培训教育的主渠道,其主要职能履行得如何,直接决定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进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必须改进和加强对培训教育的管理职能。

⒈要加强宏观管理的调控。及时采用行政、规划、制度、政策及评估、奖励、竞争、引导等综合手段,规范主客体的培训行为,以多样化、科学化的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保证培训规模、内容和层次与新形势发展要求相一致。

⒉通过调查摸底,有的放矢的开展培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 工作问题的研究

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有能力实践“xxxx”的重要措施,是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实现“十五”计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人,在于干部的素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它紧密联系着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能力、水平和效率。在新的形势下,党面临的任务相当繁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对各级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XX县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使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在全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施展了才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虽然近年来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部大开发、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的理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适应wto规则、建设经济强县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无论从提高现有干部的综合素质、工作水平和能力,还是从培养后备干部角度来讲,都要求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笔者就此问题,联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粗浅认识。

一、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㈠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对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的目标、质量、规划不是很周密,对各行各业、各级各类岗位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各类干部真正需要哪些方面知识,究竟应达到什么样的培训目的,以及是否达到等,没有一套非常完整的预测和考核标准。

㈡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培训内容不够规范,针对性、实用性不强;通用性内容多,专业性内容少,理论性的多,实用性、操作性的少,突现不出层次性,缺乏多样性。

㈢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得不够。由于地方财政经费不足,党校基础设施老化,设备相对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㈣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上还是“计划式作业”,“门朝里”进行。也就是说,想让干部什么时候培训就什么时候培训,想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我上什么菜,你就吃什么菜”,受训干部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客体,作为这一特殊服务的消费者,基本上是没有发言权和主动权。如何由“调训”向“申训”机制转变,有待研究。 ㈤培训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有待进一步改进。现在,卫星传输、电脑网络等技术已经基本普及,但县一级教育培训方面用的却很少,还习惯于面对面师带徒式的培训方式。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㈠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紧迫性,缺乏充分的认识、缺乏战略眼光,认为抓经济工作见效快,抓干部教育培训难以在短期内直接受益。因而,重视不够,舍不得投资,对培训工作安排不周密,检查监督不到位,也有少数干部个人认为学不学照样干工作,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㈡培训与使用脱节。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是推进干部教育的关键环节。但这一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却缺乏有力的制度和措施保证,不能完全将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没有与干部管理使用紧密挂钩,虽然规定了上岗培训、晋升培训、知识更新培训以及干部学习培训情况考核等制度,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强调工作实绩,忽视学习培训,干部参训不参训,培训合格不合格,都不影响干部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㈢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投入不足,在培训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培训工作仅局限于完成上面要求的培训任务,无法开展更多的实践操作性强、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工作拓展不够。

三、思路及对策

㈠要改进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职能

干教委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党校是培训教育的主渠道,其主要职能履行得如何,直接决定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要进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必须改进和加强对培训教育的管理职能。

⒈要加强宏观管理的调控。及时采用行政、规划、制度、政策及评估、奖励、竞争、引导等综合手段,规范主客体的培训行为,以多样化、科学化的管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保证培训规模、内容和层次与新形势发展要求相一致。

⒉通过调查摸底,有的放矢的开展培

训工作。干部培训的管理和实施部门,要多渠道、多层次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发放意见征求书,深入各级领导班子调查研究等措施,经过归类、分析、总结摸清各级各类干部现有的政治理论、业务和文化水平状况,根据干部队伍现状,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队伍综合结构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⒊严格教育培训制度,加大监督力度。根据培训计划,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每期培训,管理部门都要跟班管理服务,坚持完善对学员的考勤、考试情况及时通报。同时建立并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和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推动干部学习教育不断深化。

⒋建立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制度与干部选拔使用制度相结合。对参训干部,由培训机构,组织、人事部门对其学习成绩、纪律、政治表现、思想品德等方面作出鉴定,建立干部培训制度档案,存入干部个人档案,作为对干部进行考察、评估、提拔、

使用的重要依据。杜绝不培训就上岗,不培训就提拔的现象发生。 ㈡要充分发挥党校教育培训主阵地的作用

党校是在党委领导下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一个重要的干教事业单位。党校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中青年干部这项重大任务中,党校是干教工作的主渠道,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要使干部培训主渠道的党校教育发挥其重要作用,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⒈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党校办学条件。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党校教育要与建设经济强县的经济发展思路相适应,必须改进现有的教育教学手段和基础设施。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推进党校教学手段和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为此,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核定和拔付党校运转所需的经费,以保证党校教学、科研、教师进修、图书资料等需要,力求改善党校办学条件。 ⒉要加强党校师资力量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包括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对现在的教师建立培训进修和激励制度,要大力支持和帮助学校认真做好教师培训和选调工作,从社会各界广招有志于党校教育事业、政治理论水平过硬,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人才到学校工作。

⒊要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加强适应性培训,努力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地区经济发展,业务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复合型人才。党校要发挥其主阵地作用,必须按照“按需办学、按需施教”的原则,开拓创新,主动、及时、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在认真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的前提下,要满足多方面的培训要求。

⒋要充分发挥县委党校的纽带作用。县委党校要协助基层乡镇党委,加强基层党校的建设,要积极为基层党校培养人才,选派优秀教师经常性地为基层党校授课,指导乡镇党校工作。以帮促学,充分发挥乡镇党校的作用。 ㈢要切实保证培训质量

培训质量是培训的生命,要全面提~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必须从以下方面来抓:

⒈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具有针对性。凡计划内的培训,必须要执行培训前的需求调查,以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对象,以培训对象的实际素质状况确定培训内容,合理设置课程,分配课时。

⒉干部培训的内容上要力求创新、突出重点。在培训内容上,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及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题,大力抓好干部经济、法律法规、现代化管理、金融和高科技,各类文化知识的培训,以提~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增强具有“战略思维”和“全局意识”;其次,为了提~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各类专题培训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最后,干部教育培训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设置不同的课程,力求突出重点。对县级部门科级领导干部的培训,要注重领导艺术、行政管理、现代科技、廉政建设、依法行政等理论知识的培训。对乡镇领导干部的培训,重点要进行党性锻炼、形势教育、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农村法律法规知识等培训。对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主要进行村务公开、农村政策、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委会组织法)的教育培训。对村级其他干部的培训,由县委党校统编教材,主要以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岗位职责等内容进行培训。总之,整个培训要根据各级干部的不同特点,做到“学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突出“新、实”二字。

⒊培训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要改变过去单

一、呆板的旧模式,教学方式要符合成人的特点,加大自学、研讨、答疑、考察的份量,把专家教授讲课、领导讲课与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相结合;理论讲座与研讨答疑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干部观看相关课程的录像片,以及法律知识图片等,增强培训的效果和吸引力。 ⒋要加强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在严格培训中的考试考 核制度的同时,建立培训后的“追踪问效”制度,使培训工作形成良性循环,要积极研究培训后达标验收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制定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的质量评估标准,彻底改变学好学坏一个样的现象。

通过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改进和创新,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把他们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克难奋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为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人才保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院继续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校友会办公室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