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2023-05-09

第一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初探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积极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是指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这是课堂有效与否的唯一指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达成最有效的教学?下面就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活用数学教材,让教学资源更有效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教师要学会“跳出教材教教材”,

结合数学内容的特点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堂,并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其实就是用数学知识解决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复习时,我曾引入两条网上新闻:1.2007年中石化共进口原油1.56亿吨,比去年同期上涨7.8%;2.据最新数据显示,东风悦达起亚11月单月销量高达28,067台,同比增长实现195%。问:“从这二则新闻中,你知道了什么?这些新闻中还含有一些隐性的信息,你们能不能用百分数的知识将它们找出来?只列式不计算,小组合作完成。”学生汇报出不同的算式,通过分析知道哪些算式是正确的,表示什么意思。

二、合理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状态。例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一个商店运进4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教学时先以故事导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小熊商店开张了,小猴子开着汽车来送货。它送来了4个箱子,每箱热水瓶12个,每个卖6元。这时小熊问小猴:“你带来的热水瓶一共可以卖多少钱?”小猴子犯了愁,忽然,从天而降了一位智慧爷爷说:“不要急,小猴子你能回答出下面的问题,就可以算出来了。”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就是求4箱可以卖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了新知的教学。

三、精心设计有效教学活动,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参与中体验,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我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或图片,下一节课进行交流展示,这样学生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课前准备当中。课堂上,让学生交流展示,并组织讨论、探究,抽象出角的特征,然后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表象的建立。

四、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促进知识的内化与建构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例如,教学“认识小数”这一单元后,我安排了一节复习课。当复习到小数的读法时,一位学生问:“为什么小数点后面要分开读?如16.48,为什么不读成十六点四十八?”学生的问题出乎我的意料,我决定把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说为什么呢?”学生们低头沉思,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小数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为了区别整数和小数部分,所以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必须分开读。”一位学生解释道。“因为小数部分的末尾加上0,大小都一样,如果按照整数读法就读不清楚了。比如,16.48如果可以读做十六点四十八,那么16.480就读作十六点四百八十,四十八怎么跟四百八十一样?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一位一位分开读。”“我发现从意义上来说这种读法也是不妥的。”还有一位学生说,“如16.16,整数部分的16表示一个十和六个一,小数部分并不表示一个十和六个一,而是十分之一和百分之六。”……经过学生的互动讨论,我也有了正确的解释,并及时进行了小结,这时学生一个个恍然大悟。当面对课堂中动态生成的问题时,只要教师善于抓住和利用好学生生成的资源,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有效教学构成的主要要素:

2.探究体验,发挥潜能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能独立完成、自主解决的问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让他们探究体验,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挥潜在能力。所以,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探究活动要有计划、有明确的目标

合理、有效地安排探究活动过程,是高效教学的保证。教师应该做好细致而充分的准备,列好活动的要求、步骤,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避免随心所欲导致的高耗低效。

(2)让学生的智慧接受挑战

探究的内容必须让学生充分调用各种能力,“跳一跳,方能摘到果子”的探究活动对于学生充满挑战。教师应该立足教材的特点,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内容,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求新知,发挥潜能,创造性地自主学习。

(3)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

当学生在解答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教师要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优势。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事先准备各种形状的三角形,上课后组织学生根据教学任务提出的问题“你能把这些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转化以后,能找出面积与原来图形的关系吗?自己能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吗”安排小组合作,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研究,让学生在操作中有所感悟和体验,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结果证明:自己探索体验、同伴合作交流、亲历知识的形成所掌握的本领远胜于教师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思考、发现、应用和创造数学知识。

3.捕捉生成,演绎精彩

互动生成的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的追求。课堂中,引导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思维碰撞后产生的火花,才是有效的生成资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勤于巡视,乐于倾听,关注学生的发展,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让课堂充溢智慧和精彩。例如,教学“可能性”时,学生已经明白了袋子里只有黄球,摸一个一定是黄球,不可能是白球;袋子里放5个黄球和2个白球,摸一个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这时,一学生自言自语道:“咦,老师经常会摸到黄球。”我眼睛一亮,灵机一动,就势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通过讨论和实践,学生发现多放黄球,黄球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知道了可能性还有大小。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中的闪光点,把它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使课堂充满活力,收获的会是更多的惊喜。

4.合理评价,激活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可见,激励性的评价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在课堂教学中唯有以情促思、以情激智,方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在评价时应带着浓浓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你真行!” “没关系,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的想法胜过老师!”……这样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学生敢说、敢做、敢问,形成学习和反馈的良性循环。当然,随便、单调和滥用的表扬就起不到激励的效果。教师要表扬有度、夸奖有理,善于捕捉学生身上随时闪现的闪光点,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与激励,使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总之,为了真正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去反思、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演绎数学课堂的魅力。

有效教学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怎样贯彻落实有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是新课程实施至今所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

一、确定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成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教学“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有的教师往往忽视公式推导的过程,只重视公式的应用,学生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尤其“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没有从学习方法上进行渗透。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将一个圆形纸片剪成若干等份,再拼凑,感受圆可以转化成近似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接着让学生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长与圆的什么有联系、长方形的宽与圆的什么相等,从而得出了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可用πr表示,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用r表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πr2。这样,给学生提供了操作空间和思维空间,建立了有关圆面积的知识。

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优化教学设计就是从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上考虑,科学安排课堂教学,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学习的全过程。例如,“认识小数”的知识就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测量,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可以用整数表示数量;二是测量中有剩余,不可以用整数来表示数量。因此,“小数”概念的建立就不能游离于动手操作之外,而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我问:“同学们记得哪些长度单位吗?哪些测量工具会有这些长度单位?想不想用这些工具亲自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请你们边量边填写表格。”

在测量的基础上,小组交流: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我同时强调指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过程中,有时刚好测完,可以用整数来表示;有时会有剩余,不可以用整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不可以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板书课题——认识小数。借助这一活动情境,学生建立起认识小数的表象必然更贴近生活,更形象化。

三、活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特点,学生凭直观观察是完全可以看出来的,这也正是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我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直观图,让学生观察并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各有什么特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围绕自己的猜想,通过量、比、折、剪等活动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样,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对知识的理解深刻,充分感悟到猜测、验证等数学思想方法。

四、融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交往的有效性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提高教学交往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设法融洽师生关系,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教师让学生事先准备一枚硬币,上课时用商量的语气对学生们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抛硬币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要做游戏,学习兴趣油然而生。这时候,教师详细地介绍统计的要求,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统计的方法。

五、适时激励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学习上取得成功的欢乐带给儿童,在儿童心里激起自豪和自尊,这是教育第一信条。”有一位学困生从前上课不听讲,不认真做作业。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有意识设计一个简单的问题“圆柱的表面由几部分组成”,先指名答,紧接着让他答,还错,全班哄笑。我马上制止说:“他刚才没听,听了准能回答,不信,再来一遍。”还是同一个问题先指名答,紧接着再让他答,答对了!我及时表扬他:“恭喜你,答对了!你真不错!”这下可把他乐坏了,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从此上课专心多了,发言也积极了,作业也能交了。在总结会上,我充分肯定了他的进步,自信和幸福的笑容荡漾在他的脸上。

要实现有效教学,需要研究学生原有的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学习的兴趣、动机的激发以及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的运用。这样,学生不仅得到知识的建构,还有内心精神世界的建构。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字体:大 中 小]

[日期:2011-12-14] 来源:阳羡小学 作者:邵网萍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也暴露出一些诸如形式化和低效化等问题。数学课堂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让学习更深刻,让课堂更有效?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立足数学现实,把握课堂“脉搏”

教师的课堂教学视角应着眼于课标的落实和学生的学习现实。有效的数学课堂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出发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使教学目标更切合实际,真正把握课堂的“脉搏”。

如,四年级《认识整万数》一课教学中,不少教师从“方便教师引导”这个角度思考对教材内容安排做了一些顺序改动:设计了先认识个级和万级数位顺序表,在此基础上去认识整万数的意义,学习读法与写法。在教学实践中,这样处理教材,虽然方便了教师的导,却难了学生的学,学习效果不如预期。究其原因,没有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去组织教学,在实质上失去了有意义学习的支撑,形成了程序化的操作,学生的学习自然不会深刻有效。因此,让学生紧紧围绕“多少个万”这个学习支点,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说、写整万数,有意义地建构知识,学生的认数才能达到水到渠成的目标。

二、创设有效情景,激活学习需要。 小学生与生俱来就有对未知事物的新奇好问,自我探求的愿望和表达观念的冲动。这种需要往往要有意义的问题情景激发。教师要努力让学生置身于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情境中,让他们主动经历,体验价值,感悟方法,激发动因,激活经验。这种有价值的问题情景通常与学生的生活和兴趣紧密联系,与知识渊源和思维价值相关联。

一是有矛盾的冲突。教学“圆的认识”一课,运用多媒体创设这样的情景:古人设计木质马车轮胎曾尝试了三种方案,第一种轮胎外形为六边形,前进不畅;第二种为椭圆形,车身不稳;第三种为圆形,既畅又稳。让学生观察后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圆形与其它图形相比有什么特点?课堂的学习目标自然揭示,学生的探究意识被问题唤醒。

二是有知识的传承。《认识整万数》课始提供各国“甲流感”感染人数(整万数)信息后,质疑:这些大数是多少?又怎么写呢?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的祖先怎么计数:起初学会用石子计数,用1个小石子表示抓到1只羊(个),后来,抓到了更多的羊,他觉得用很多小石子计数不方便,于是又想到了用更的大石子计数。这个大的石子表示多少?

(十)再后来人们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学会用更大的计数单位来计数。你还了解哪些计数单位?我们借助计数器来继续研究更大的计数单位。这种简要介绍认数发展史的情景导入,让学生在感受“十进制”伟大成就同时,引导传承前辈们不断实践探索的精神文化。

三是有方法的渗透。教学《轴对称图形》,老师展示精美的剪纸作品(轴对称图形)激趣:这些美吗?剪纸有什么小窍门?当堂剪“人、中、干”等字给学生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剪纸的小窍门在剪前的“对折”。剪成后的汉字剪纸暂时不展开,引导进一步观察和猜测剪纸的另一半会是什么汉字?你是怎么想的?这些剪纸作品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对这后折痕的两边完全重合)通过还原与展开汉字剪的操作体验,渗透“对折”与“完全重合”的基础概念,为学习判断轴对称图形作了方法渗透。

三、提供探究素材,引导自主体验。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种数学亲历活动应围绕问题解决的策略、新知探究的方法有序展开,引导学生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到学习活动。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合适的素材,给他们自主生成问题的机会,学生能自己发现的知识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让他们围绕问题主题有层次地展开思辩探索活动,探寻问题解决的方法规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用转化思想分层次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练习:两题复习转化思想的应用;问题:你能想办法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操作: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动手试一试;讨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请你们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例3;交流:把小组学习的结果全班交流。通过借助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讨论,分析,归纳等操作思辩过程,体验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

四、注重学习反思,培养思维品质。 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反思时间,注意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培养学习反思品质。

一是要针对探究的结论规律进行质疑性反思。教学《年、月、日》课尾,教师设计这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反思:刚才,我们通过研究2005年的年历,你知道了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为什么二月很特殊,只有28天?教师肯定该生会主动思考问题,并建议他可以通过上网查询“二月很特殊”的缘由。并追问:其它年份的大小月是不是都是这个规律?特殊的二月是不是总是28天呢?引导查看 0

6、0

7、08年历,确认大小月的天数规律,初步体会有的年份二月有29天,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要针对学习的策略方法进行比较性反思。认识乘法的意义并会解决简单的乘法应用题是小学二年级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乘法意义的“根”在于“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本”在于其“简便运算”。因此,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后,教师设计这样一组习题组织比较性反思:(情景图:蛋糕每块3元,巧克力每袋5元,饮料每瓶2元)小明买了1块蛋糕和1瓶饮料,一共要多少钱?小红买了2瓶饮料一共要多少钱?教师在学生初步说出算法后,组织引导:①模拟。用1个圆片代替1元,模拟按物对应付钱,感受购物时两种“合”的体验。②计算。③说理。结合操作表述“几和几相加”,“几个几相加”。④反思。为什么求“小红一共要多少钱?”既能用连加算,又能用乘法算?求“小明一共要多少钱?只能用加法算?⑤想象。如果,小红要买4块巧克力要付多少元?怎么算?学生回答“4×5=20”,教师让学生想象加法算式“5+5+5+5”(根据学生所说用5元币演示),为什么不用加法算了?买6块巧克力呢?„由于学生的学习反思建立在生活经验上,便能清楚地找到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与区别,深刻体会到乘法计算的优越性,加深了意义的认识,加强了表象的建立。

三要针对前段学习情况进行自评性反思。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总结学习成果,组织自我评价。

五、多种方式融合,追求最大效益。

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应单一的和孤立的,探究性、体验性和接受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应用,学生的主体体验性和主体接受性应该是互为前提的;学生主体参与性与教师主体引导性应该是互动的;学习者的个体体验与群体体验应为互补的;现实亲历和理性思考应是同存的;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体验应是交融的。真正寻求最大的学习效应。

教学苏教版第八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简写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大部分教师选择用接受学习,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当堂的达成度不高,尤其是对a×a,a²,2a, a+a ,辨别不清。有的老师安排学生自学后介绍表示方法,学习效度也不理想且费时。将自学与传授结合起来组织教学,则明显优于前面两种学习形式。教师出示学习提纲:①什么样的式子可以简写?②这些式子怎样简写(举例说明)?③简写时应注意什么?先让学生阅读自学,将自己的思考在小组内交流,并在全班交流,教师指出难点a×a,2×a表示方法与意义。再组织辨析,有效地促进知识的内化。

六、倾听学生想法,及时反馈点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想法和疑惑应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及时组织点拨引导,提高课堂学习的达成度。

如,《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四分之一,教师组织反馈时,有同学指出两次“对角折”法所得每份不是它的四分之一。老师没能让学生说说想法,而是直接否定了学生的错误想法,强调“这样分是平均分,课后可以验证!”其实,“课后可以验证”等这些搪塞的引导不利于学生概念的理解。这个同学的问题是学习中的一个共性问题,不少同学会错误地认为“外形同”等同于“平均分”,如果教师引导学生用沿长宽“两次对折”后,进一步去观察比较“平均分”,就会强化对分数关键概念的认识。

此外,采用小组学习等方法,分层练习、分类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的机会,尤其是“后劲生”能触手可及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也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宜兴市城西小学 赵洪元 宜兴市归径小学 傅福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数学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如果教师在课堂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能激起学生思维剧烈活动的问题,往往比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正所谓有效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相反,如果教师的提问很肤浅,看似场面热闹,老师一问学生齐声回答,表面学生全会,实则没学到什么,还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如果问题模棱两可,学生则会云里雾里,一脸茫然,根本摸不着头脑。因此,只有处理好课堂的有效提问,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方法的交流、经验的分享,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一、捕捉“三种”契机,提升提问时效

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所谓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的时候,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最佳提问时机,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也需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

1、当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时,及时提问。

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的地方,往往是教学重点所在之处。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要通过采用铺垫性、辅助性的提问,降低坡度,减小难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我们在引导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时:“学校把360 本故事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1/4等于中层的1/5,等于下层的1/6,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冥思苦想,思维发生了障碍,这时教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一层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 6份,所以一共有15份,下层占故事书总本数的6/15,也就是360本的6/15。这道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可见教师这个问正是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当学生的思维产生“模糊”时,及时提问。

所谓思维“模糊”,就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教师在学生思维产生“模糊”时,应采用反问或点拨性提问能引起学生反思,培养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运用正确思维规律,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如,一位教师教了整数加减小数后,要求学生做5-(2+1.4)等于多少。有一个学生只把整数部分相减,得出3+1.4;另一个学生先计算2+1.4得3.4,再从被减数5中减去3.4,结果在退位过程中又出现了问题,得2.4。这说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存在着片面性,有些模糊不清。在分析这两个学生做错的原因并订正后,教师没有到此为止,而是适时引问:如果要使答案是3+1.4或2.4,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这一问,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这一问题恰恰把整数加减小数中容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地方暴露出来,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当学生思维缺乏深度时,及时提问。

由于学生受阅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问题往往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只停留在一般或浅层次的认识水平上,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时教师要及时提问,步步探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向纵深拓展。探究性的提问,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思维水平。例如,教学“认识二分之一”一课时,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一个正方形纸上找1/

2、1/

3、1/4,再观察比较得出1/2>1/3>1/4,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一位学生答:“我发现数越多那个数就越小。”这位老师听到这样回答时立刻否定,使学生的认识停留在一般或浅层次的水平上。其实老师只要启发性地引导就可打开学生的思维。如问:你发现哪个部分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小,为什么?最终得出结论:同一物体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份的数就越小。这样的及时提问,步步深究,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得到拓展。

二、加强“四大”认识,提升提问素养

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是连接认知目标和学生学习需要之间的桥梁,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精心设计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去的催化剂,更是诱发学生从现有认知水平上升到高一级认知水平的助推器。因此,必须加强对有效课堂提问的重新认识。

1、重新认识课堂提问的功能。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讨论一般都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的答案,任何与这个答案不相一致的回答都将被老师否定。由此可见,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主要功能就是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好地跟着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思路走下去,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对老师课堂所提问题,就不再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而是猜测教师想要的答案是什么。这样就使得课堂提问所起的作用就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提问的过程实质上就简单成了知识的搬运(教师—学生)过程。这种提问,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有悖于新课程的。因此,必须对课堂提问的内涵有一个新的认识。新课程下课堂提问应更注重帮助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养。在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获得了一些体会、心得和结论,对学生来说,这种知识是极其宝贵的。

2、重新认识设计问题的角度。

新课程理念要求设计问题的角度要有所创新。课堂提问由低到高有六个水平:知识(回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据统计,目前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属于第一第二水平占80%,而其中要求学生回忆(或掌握)知识点的问题占到80%中的60%,与之相对比的是第五第六问题微乎其微。由此可见,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的问题多属“低水平”的,而缺乏高水平认知的问题,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而恰是后者最能启发诱导学生的,也是促使学生形成新型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点。因此,课堂提问的设计必须注意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上设计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活跃。

有这样一道题:小明的爸爸今年暑假准备带全家参加“西湖一日游”,安排小明去买票,小明来到旅游公司售票处,只见窗口写着:西湖一日游门票价格:A种: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B种:5人以上团体,每位100元。老师提出以下问题:(1)这两种不同的买票方法你能理解吗?(2)你是怎样理解的?(3)如果你是小明,你准备怎样买票?(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创设开放性问题,使学生在富有挑战性问题中,不断发展多角度,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对课堂提问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使问题具有较好的启发诱导性和清晰的层次性,减少低水平的问题,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提问的思维含量。

3、重新认识回答问题的评价。

新课标要求我们对回答问题的评价要有新思维。学习不是简单地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体验知识和感悟知识的过程。教师不能简单地按照自己或课本中的逻辑来对学生的理解做出非对即错的评价。教师应当要鼓励学生质疑,从不同的角度、多层面、多渠道地分析问题,独辟蹊径。

比如,课堂中学生回答对了,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答得妙极了!”、“你真棒,答得真好!”、“你真聪明,答得好极了!”;学生答得不完全正确,教师就评价说:“你肯动脑,答得较好,只差那么一点点,不然就更好了!”,并补上一句:“谁来为他补充一下?”即使有答错了的,微笑着评价说:“你真肯动脑,换个角度,继续想想看,相信你肯定能想出来,老师在期盼着呢?”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以学为乐的最高学习境界。

4、重新认识课堂提问的调控。

课堂提问要注重艺术性。提问时要注意哪些细节,提问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情况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考虑好并做好充分准备,以便教学中及时调控,实现师生和谐互动。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在以下四方面引起注意:

第一,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师生互动的过程性。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同时,要改变过去教学中直接告诉学生结论的简单做法,教师应成为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的促进者。把课堂提问的重心放在引导学生探索上,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能够运用知识,妥善处理信息,学会分析推断,进行表达交流。

第二,问题提出后,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回答应有充分的估计并事先想好应对的策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既要精心分析教材、设计课堂问题,考虑问题的设计表述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明易懂;同时更要花主要精力去分析学生情况。特别是分析所教学生的学习特点,包括认知、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地考虑学生对问题的反应,做好应对措施,把握提问时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第三,考虑问题的提出是否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计问题时,要考虑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思维,问题要包含多种水平。要防止出现优生活跃、差生兴趣不高现象,也要防止因教师传递不当的期望或者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表现出的歧视,给学生带去教学机会的不平等或致使学生因教师的低期望而导致学习动机降低。总之,课堂问题的设计要能够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各尽所能,各有所得。

第四,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手段。兴趣是学生发展的根基,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学习才有积极性,才肯动脑筋想问题,才会钻研问题。因此,加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是实现师生积极互动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改变过去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巴打天下的形象,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手段,在生动、直观的情景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实现课堂效益化。

四、加强“五项”优化,提升提问实效

1、加强问题结构的优化,提升提问实效。

问题结构应该逻辑严密。数学知识结构严谨,系统性强,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要素,相近的问题情境,相似的思维方式,只要找到具有沟通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就能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这种由浅入深,以旧引新的提问方式,可称为迁移法,是数学教学常用的提问策略之一。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由于学生广泛掌握了长、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了用割补法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策略,所以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解决问题。①分别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那么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②用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能否拼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③动手测量数据,填写操作实验报告,找出求一个三角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2、加强问题情境的优化,提升提问实效。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的、需要学生克服的带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能促使他们去主动思考、去探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个性、水平存在差异,教师要针对这些差异,创设不同的任务情境。如果提问对象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提问应多以认知性问题为主,直问直答。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问题。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对普通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级”,满足不同胃口的需要,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时,教师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这还是能做到的。

3、加强提问策略的优化,提升提问实效。

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①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②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③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④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

4、加强提问方式的优化,提升提问实效。

课堂提问要因题而异、因人而异,在方法上力求灵活多样,不能使用一种固定模式,这就是“大体须有之,定体则无之”。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掌握更多的提问艺术,并不断优化提问的方式。提问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①开放式提问;②突破式提问;③比较式提问;④猜测式提问;⑤启发式提问等。

5、加强引导技巧的优化,提高提问实效。

问题提得好固然十分重要,但这仅是成功的一半,还有更为重要的一半,那就是怎样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设计得十分巧妙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却收不到应有的启发思考、发展思维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问题提出之后,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或进行了引导,但“启而不当”、“启不得法”。只有“启而得当”、“启而得法”,课堂提问才不流于形式,才能落到实处。教师可以运用以下优化对策:①铺路架桥。当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等因素的影响思维暂时受阻,无法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时,教师应及时铺路架桥,予以疏导。当有些问题因为难度太大,学生一时无法讲清时,教师要适时“架梯”,在终结性问题的前面,补充一些易回答的问题。②引向、指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有时会出现“东拉葫芦西扯瓢”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适时地给学生引向、指津。

精彩的课堂提问既能体现教师的基本功,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要实现有效的提问,我们必须努力做到:以最主要的问题突出最丰富的学习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想在碰撞中升华,智慧在交锋中闪烁。让我们挥动“有效提问”这一引领有效课堂的翅膀,在数学教学的时空里,与学生一起振翅翱翔吧!

第三篇:小学数学概念有效同化教学策略

根据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和学校的教学经验,儿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得概念: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前者主要依靠对具体事物的概括获得概念;后者主要利用认知结构中适当的旧概念来理解新概念。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积累,概念同化逐渐成为他们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概念同化实际是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论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本质上是根据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概念教学的水平。概念同化虽然不需要经过概念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辨别、抽象、分析和概括等相对复杂的心理过程,其关键属性是以定义的形式直接揭示,但是概念的直接揭示不能等同于教学的简单、空洞。要保证学生真正理解概念而不是形式地记住概念,同样需要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探析,寻求有效的策略,精心设计相关教学过程。下面笔者以《

策略一:全面探寻已有固定观念

同化学习就是以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概念作为固定点来吸纳、同化新概念,这些相关概念就是固定观念。因为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丰富的,因而与所学新知相联系的固定观念应该是多样的。同一新知的学习,往往有多个不同的固定观念。这些固定观念从学习时间上来说,有的离新知比较近,有的离新知比较远;从外在特征上来说,有的比较外显,有的比较内隐;从清晰程度来上说,有的比较明朗,有的比较朦胧;从同化作用上来说,有的比较强,有的比较弱。

面对如此复杂而丰富的固定观念,在概念教学中,首先要全面分析同化新概念的固定观念,由近及远,由显性到隐性,并预测其在新知学习中的同化作用,以其同化作用的强弱为主要依据,抓住重点,兼顾其他,组织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受感知觉中强刺激的影响,人们常常将离学生比较近的、比较外显的、比较明朗的观念作为固定观念,而忽视甚至漠视因时间的延长、记忆的衰退或条件的内隐而变得模糊,但同化作用却比较强的固定观念。例如,对于小数来说,人们很快能将刚学的十进分数作为它的固定观念。但是教学实践表明,如果仅仅用十进分数作为固定观念,教与学总免不了肤浅和生硬。再仔细深究我们就会发现,小数其实是人们对整数的一种仿写——把十进分数仿照整数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显然,整数不带分母的简便书写特性也是小数的固定观念之一。此外,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十进分数可以仿照整数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我们不难发现,这是缘于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都遵循十进制计数法。这样十进制计数法也应该是它的固定观念之一。只是“满十进一”的思想十分隐蔽,是一种隐性的固定观念,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这种观念学生很少用语言表达,但却经常不自觉地在使用,应该说这个固定观念缄默而稳定,对理解小数产生,同化小数概念及其运算,都具有极大的作用。

对于这些同化作用特别强,但外在朦胧而隐蔽的固定观念,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掘,而且要尽可能通过复习、重组、改造等方式使之显性化,并使其具有更合理的同化结构。可以说,多种固定观念的多重联系,使学生对小数的产生及其意义获得了通透的理解,有效地促进了小数概念的同化学习。

策略二:架构立体的同化模式

根据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概念同化应该有三种形式: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学习模式各有特点:下位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的迁移;并列结合学习需要学习者在已有认知结构中寻找相关观念的潜在的吻合因素即“同构态”,并将这种相同的结构抽象出来,因而并列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结构迁移;而上位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提升。相比较而言,下位学习的进行比其他两种学习形式要容易一些,因为演绎性获取相对来说要比类比性获取和归纳性获取更省时、省力,且易于保持。

由于数学概念逻辑联系的多样性,概念同化的三种学习模式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既有分别,更有联系。在概念同化学习中,同一概念的学习往往不能仅靠其中一种模式完成,而必须综合采用两种或三种模式同时作用才能完成。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可以把各种模式之长有机组合起来,构建最牢固的认知“脚手架”,最大限度地放大已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的内驱力,从而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教学小数概念,如果将小数仅仅与十进分数相联系,小数概念的同化模式可以用下图表示:

显然这属于并列结合学习,而且是一种一对一的转换式的并列结合学习。

如果将小数不仅与十进分数,而且与整数、十进制计数法建立起联系,那么同化的模式应是这样的,可用下图表示:

从左面的图式可以看到,引导学生建构小数概念,可以先利用整数的写法和十进分数两个观念的组合,初步建构小数,这是一种组合式的并列结合学习;初步认识小数后,再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和小数,感悟其共同点——都遵循十进位值制,理解正是它们都遵循十进位值制,十进分数才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这样又使学生将新学的小数概念纳入已经十分熟悉且概括性、包摄性更强的十进位值制的思想之下,这又是一种相关下位学习。显然,通过下位学习,能使学生对小数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样来看,学生有效同化小数概念的模式应该是并列学习和下位学习的有机组合。其实在前文所列举的教学准备片段中,在建立小数与十进分数联系的同时,笔者又通过引发学生的类推猜想,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不易注意的小数与整数的联系,变单一的并列转换学习模式为网络化的并列组合学习,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新旧概念的“同构态”,使学生对小数概念的认知实现一种结构性的迁移,进而顺利地从购物情景拓展运用到例题的测量情景中。

策略三:逐级提升同化水平

概念同化的本质就是揭示新旧概念的联系。皮亚杰的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小学生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能力较差而形象思维活跃。因此,小学数学概念同化学习中,新旧概念联系的复杂性、抽象性决定了学习者对新概念的精确建构不可能一蹴而就,像概念形成一样,也应该遵循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

例如,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对其中蕴涵的十进位值思想的感悟需要经历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需要引导学生的认知结构实现一种渐进式的转换和提升。具体来说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环节:

1.情景感知。生活中有两种情况经常用到小数,这就是购物情景和测量情景。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教材从测量的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将测量的结果即不足1米的课桌的长和宽,先用整数表示,再用分数表示,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小数。如果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应该是购物的情景学生更为熟悉,积累的数的经验也更丰富。因此,有必要在测量情景前增加购物的情景,以此为切入点。像前文列举的准备性教学片段中所述,通过猜想类推,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整数、分数、小数等数经验实现对小数的自主建构:小数与十进分数等值,它也是对整数形式的一种仿写。接着,引导学生把购物情景中获得的认知迁移到测量的情景中;然后,借助两种不同生活情景的启示,初步建构纯小数的位值雏型;最后再返回到购物的情景,以纯小数为基础,建构带小数的位值雏型。相机完成教材中“想想做做”第

2、4题,初步形成关于小数的数感。

2.数形结合。《九章算术》日:“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古往今来,数与形密不可分。数形结合具有双向性,一方面“以形助数”——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来阐明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形为手段,数为目的;另一方面,以数助形——借助数的简洁性和概括性来提炼事物(图形)的本质,数为手段,形为目的。显然,在认识小数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实际生活情景后,可以采用以形助数的手段,对小数位值雏型进行形象的解剖和精确的刻画,使小数位值雏型转化为直观的位值模型。教材中“想想做做”第

1、

3、5题等练习,提供米制直观图以至脱离了具体量的正方形图、数轴图等,这些都是为学生理解小数提供丰富的直观支撑,使学生形成有关小数的清晰表象,为概念的抽象概括提供坚实的基础。

3.抽象概括。在学生根据米尺图、正方形图填写好有关的分数和小数后,引导学生归纳纯小数的本质属性:不管是1元、1米、1个正方形„„只要平均分成10份,那么十分之几都可以用零点几表示;反之,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几。在学生填写完数轴上的小数后,适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使学生明确:数轴上0-1之间都是零点几;1-2之间都是一点几;2-3之间都是二点几„„从而深化理解带小数的意义。

概念同化的学习方式虽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从概念到概念的过程,但是新旧概念之间联系的建立,不是—种简单空洞的逻辑链接,同样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一个生动丰富的学习过程:情景感知——数形结合——抽象概括。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概念真正在已有的概念体系中“落脚”,获得心理意义。

策略四:同化与分化有机整合

奥苏贝尔在同化理论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学习组织的四大原则。其中第一条原则就是渐近分化的原则。该原则主张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明确新旧知识的区别,并使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协调整合。因此,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心理建构还应该是—个从同化到分化的过程。当然,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这种分化应该是与其对立面——同化有机统一的过程。在概念同化过程中,如果说同化是寻找新旧概念的共同特征,那么分化就是辨析新旧概念的区别特征。同样,对小学生来说,这种分化也应该是渐进式的。例如,在引导初步认识小数后,可以通过如下两个层次的设计逐步实现新旧概念的精确分化。

1.联系具体量析数。例如对于36.6℃来说,要使学生明确,同样是“6”,前者表示6℃,而后者表示6/10℃。

2.析抽象的数。先出示现代使用的小数,如768.6,然后由近及远,出示远古使用的小数,如6785|4763等,让学生辨析小数部分位值与整数部分的异同,将数学史的介绍与对小数的位值辨别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实现小数与整数位值意义的分化,而且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总之,上述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将一直进行的求同的思维过程实施逆转,变求同为求异,变同化为分化,最终实现对十进位值制的进一步建构和对小数意义的深化理解。

第四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实验方案

一.课题提出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阐述了数学教育应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这标志着数学教育正发生着“从知识本位到学生发展本位,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从强求统一到注重差异”的重大变革。

如何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探求适宜小学生终身发展的数学教育方面的有效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最大效能地实现《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多元的教育目标,是当前我所从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

本课题试图通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

第五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李黎

关键词:概 括

繁 琐

解题思路、步 骤

检 验

事倍功半

粗心大意

验 算

素质教育

一丝不苟

题海战术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的题目训练来达到目的,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新课改以来,在计算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术”。改革后,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我对每次的测试卷进行分析,在计算这个大题里,有关计算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很大。在所有失分的题目中,因计算而失分的题在总失分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只是孩子粗心大意、马虎造成的,其实是多方面能力缺失的综合表现,忽视不得。因为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如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二、小学数学计算的实用价值

1.计算在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的作用。

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各个领域都有巨大变化,这充分说明小学数学中计算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收益的事情,同时,教师如何切实有效地实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1 2.学习计算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

计算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由低到高、简单到复杂的逐步发展过程。在数与计算中有很多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小学数学计算的启蒙教育教学要阐明它的产生和发展,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俗话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3.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学阶段给学生打好数学初步基础,培养小学生计算的能力,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全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 1.学生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

(1)写字潦草,学习用品不齐,书写时乱涂乱改,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 (2)计算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草算,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连一张草稿纸都没有,而直接写在桌面上,垫板上,甚至手心手背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

2.学生缺少计算后必须检验环节

(1)一些学生学习过于自信,计算后从不检验。 (2)有一些学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

(3)更有一些学生知道自己无把握全部正确,就依赖于家长代为检验,或等教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到了考试,检验环节依旧流于形式。

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前提。学生面对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

4.计算练习强度不够,不持久。

学数学不做题不行,只讲不练或讲多练少都不行,要持之以恒地练,否则都会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

四、 切实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要重视学生的初次感知。

我认为要减少学生的计算失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一定要上好,要在第一节计算课上就让学生把算理理解的清楚、明白。重要的地方用红笔标示一下,需要学生清楚地算理就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小组同学之间再相互交流交流等。重视学生的初次感知,就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正确的记忆,对以后的计算准确率将会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如果起始课上的一团糟,重点的地方强调不够,例如,简便计算中,乘法分配律的计算,就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乘法分配律的变化规律很多,学生对它理理解欠缺、糊里糊涂,计算时就很容易出错,而当学生计算出现错误时再去补漏洞,那将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再比如解方程中,移项变号的运用,以及倒数的参与计算,也是高年级孩子在计算方面容易出错的地方。

(二)、运用简便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科学性

小学生就像一张需要教师进行填涂的画布,对各种能力进行激发的潜力很大。尤其是在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更是如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需要教师既要教会学生解答问题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所以,在计算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计算方法的教授,让学生掌握规律性的知识,注重归纳和总结。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简便算法的运用。例如,在乘法运算中,45×11,这样的计算题,很多学生仍按原来的计算方法,运用列竖式和乘法口诀进行繁琐的运算,虽然结果也是正确的,但是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是一种浪费,而且对学生思维发展形成一定的禁锢。所以可以利用简便算法,例如上例就可以通过将11分解成10加1,然后用45分别去乘,将结果结果相加就可以既快又准确的计算出结果。还可以用简便方法:任何一个两位数乘11,乘积是把两位数两边拉开,中间相加即可。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科学性。

(三)、多种方式组合,锻炼学生思维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其中要做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提高和锻炼。这就需要多种方法结合运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口算的能力,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例如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常用的一些最大公约数、最小公约数,常用的进率单位互换等等。另一方面注重多种算法的组 3 合,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例如分解法的运用:25×14可以换成25×10+25×4,或者是10×25+4×25。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可以做到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答案。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思考的动力,以及对算法的深刻理解。另外,还可以利用表象的演示,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的过程,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例如,对于退位减法的教学就可以对学生利用小棒或者投影进行演示,通过让学生对“退一作十”的直观观察,这种表象的认识再假声教师在一旁的深入引导,就会使学生更加清楚的理解这种算法的计算法则,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此外,对于学生直观思维的锻炼和培养则需要运用计算中的估算法,这种方法是适当的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数学问题引入教学实例中,从而将学生的实际经历和数学知识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增强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起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 四)、注重算理与算法的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由于数学往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所以多数情况下,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多重视对一个正确结果的追求,而忽视了具体计算过程的重要性。致使学生也将目光放在计算出正确答案上,而不在乎是怎么算的。这样会使学生在算法的运用上以及计算方法的提炼上很难提高,有时还会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不利于以后的继续学习。所以教师要重视将算理和算法的结合,在对算理有一定的良好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和理解算法。例如在进行200÷5这样的例题教学时,很多学生知道正确答案是40,算法就是先将200看成20,除以5之后再在结果上加上一个0。这种算法固然结果是正确的,但是从算理上来看未必正确,应该让学生明白把200看成20的算法在算理上是不可取的,因为将200看做20,未必就真成了20。而是将200看成是20个10,用每个20除5,得到4个十,4个十就是40。这样在之后的教学中也可以帮助学生对新旧知识有一个很好的结合,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是对就知识的一种巩固和提高。另外,通过对各种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理解能力,在以后更深入的学习中可以对计算方法进行适时的优化。从而最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巩固知识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的不同角度的练习。因为对于记忆和思维仍处于幼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不断地练习和提醒,增强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有需要通过不同角

4 度的联系,使学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和技巧。对于练习方法来说可以首先进行简单的强化联系,明确重点需要练习的内容,寻找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进行巩固,避免进行大量、繁复的练习。例如对于口算除法的教学中,判断商末尾有几个零是教学中的难点,因此需要教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并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解决问题。其次就是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练习。这种联系主要是要让学生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同时又可以巩固已学知识。例如对于上文提到的商的末尾有几个零的知识点,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引入数学应用题中,如可以问学生:小明一家4个月一共用了280度电,那么小明家平均每个月用多少度电?通过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列式计算的能力,因此比简单的280÷4这种计算题更加有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开火车,夺红旗,数学转盘,扑克游戏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抓好各个阶段基本功训练,提高特殊值的记忆。

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只有基本口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才能使学生过好计算关,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因此,小学计算训练各个阶段都要抓,特别从低年级就要开始训练。抓好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表内乘除,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等基本功的训练。到了中高段要求学生会熟练掌握,分数与小数和百分数的常见之互化,迅速反应常见各种单位间的进率以及互化,到了高年级,圆周率参与的运算,成为孩子们计算失误的重要地方,此时1∏到9∏的计算值的记忆犹为重要,再如1到20的平方,1到9的立方的记忆,训练可采取“短时,少量,多次”的方法。比如让学生专门准备几个计算本,课前都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或心算(一般为10个题左右)。每天的家庭作业还包括20个计算题。这样天天坚持,学生的口算能力都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而且计算的正确率也提高了。

(七)、通过学具操作理解算理

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当教师计数器演示9+2=?的算式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学具9和1凑成10,因此把2分成1和1。得到9+2=11,甚至更多的想法。这样通过操作交流,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培养学生养成几个小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要使学生养成认真、

5 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教师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学生做到:

①认真听课,认真读题。做到: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字和符号,看一看整个算式由几个部分组成,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殊条件),二想(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是否能用简便算法),三算(认真动笔计算)。

②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得到结果。而且要让学生树立“会做的题一定不能错”的思想。

③学生要做到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述学生的运算思路,计算方法和步骤,防止错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演算时要用草稿纸的习惯,并书写清楚,方便检查。

④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验算习惯的养成能够有效地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即使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口算和笔算能力也依然要靠验算来确保计算正确。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其中,由逆运算来进行检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检测出计算中的错误。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其将课堂中的数学有效的利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需要教师提起一定的重视,既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又要注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为孩子们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形势下伊斯兰教工作下一篇: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