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中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及其保护——以陕北兴村春节为例

2022-11-20

目前, 农村经济贫困的面貌得以改善, 但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缓慢, 农村仍处于文化相对贫困状态, 因此, 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 结合农民自身需要, 发掘农村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尤为迫切。传统节日文化源于农村, 因其久远的历史底蕴、农民的广泛参与性和熟悉度, 自然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本文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农村建设相结合, 以陕北兴村春节现状为切入点, 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在农村的发展现状, 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建议, 力求为传统节日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传统节日文化现状——兴村的春节

春节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社会凝聚力, 理所应当成为最具代表的传统节日。因此, 以春节为例, 谈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适应情况极富代表性。兴村位于陕西北部, 地处黄河边缘,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 村中年轻劳动力外迁, 春节期间, 村民会归乡庆祝新年。村民们重视传统节日, 但在社会变迁中, 村民对春节仪式的践履和春节的心理感受方面发生了变化。

(一) 春节仪式的践履现状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 节日往往与各种仪式活动联系在一起, 节日仪式是由处于共同体中的许多人举行, 而这许多人又必须具有共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因此, 仪式活动就必须要能满足举行仪式的共同体内在需求才能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否则, 仪式就会因其丧失了人们的认同而沦落为僵死的仪式, 并最终被抛弃。现在农村的春节似乎就面临着这样的状况。

春节仪式活动的简化和丢弃:

在兴村, 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和仪式正在被逐渐简化, 一些仪式已被完全放弃, 有些仪式虽在进行, 但其重要性和仪式的程序已经被完全简化, 如拜年仪式。传统社会的许多活动仪式都是围绕着血缘宗亲关系展开, 拜年就是维系、巩固这种关系的主要方式。在对兴村关于拜年方式的调查中, 人们的拜年的方式多采取通电话、短信微信、QQ等通讯工具社交软件, 但乡土社会登门拜年仍然是农村拜年的主要方式。扫房和穿新衣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村民空闲时间的增多逐渐被放弃。点香、大年初一送灶王爷、祭拜神仙被视为是封建迷信的做法, 只有少数老年人履行。初六过小年在兴村受到空前重视, 因外出务工的人即将离家, 初六的小年成为大家的告别仪式, 因此家人们都倍加珍惜。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几个变化:春节仪式活动的目的性变强, 与主观愿望不相关的行为被逐渐放弃;许多依靠春节闲暇时间而进行的春节仪式逐渐丧失;仪式繁琐的春节民俗行为被简化。

(二) 村民对春节的心理感受现状

春节期间, 村民们在对春节仪式的践履往往根据自身现实需求选择, 对春节心理感受也发生了变化, 春节的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中注入了新的意义。

1. 主观意愿与现实差异

春节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传统习俗, 是在农村土地上生根发芽的传统节日, 对维护农村血脉传承以及家族团结有着重要作用, 在现在农村依然受到欢迎, 人们主观对过年的愿望强烈, 但却觉得年味越来越淡。在调查中, 比较愿意过年和非常愿意过年的人占到了75%, 说明在农村过年是被期待的, 原因如下:春节源于农村, 在农村未发生断代的情况, 作为延续的传统, 人们已形成了必不可少的活动习惯;由于城镇化速度加快, 村民们几乎一年在外, 春节便为长时间分离的亲人团圆提供了机会, 也是在外工作的人休息的机会。但不同的年龄段都觉得年味变淡, 尤其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中, 觉得缺乏“年”的感受。这是春节的危机, 也是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危机。

2. 不同阶层的节日期待差异

在社会发展变化的今天, 人们的个性得到了空前彰显, 对于愿意过怎样的春节, 不同年龄段的人存在差异, 年长的、长期在外务工的人愿意过传统的欢聚一堂的春节, 村中老年人长居在家, 甚至失去老伴, 常年孤寂, 就想借着过年, 儿女们回家共享天伦之乐。但作为青年人与在外上学的学生却更愿意过旅游型春节, 他们更愿意出去增长见识。部分中年人愿意过轻松平淡的春节, 尤其在外经商者, 更愿意把春节作为释放压力和放松休息机会, 春节的社会功能已发生明显变化。

二、传统节日文化在农村日渐式微原因探析

通过上述调查得出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发生变化, 传统节日的传承发展面临危机, 人们对于传统节日仪式的履行和心理认同都表示出传统节日淡化的现象, 这些现象是多方因素长期积淀的结果:

(一) 文化自觉意识薄弱

由于历史因素加之社会转型, 传统节日内涵和具体内容对大多数人而言是陌生的, 传统节日的普遍价值和重要作用难以彰显, 人们缺乏对传统节日传承的自觉意识。在日常生活中, 由于物质、意识限制, 村民难以认识到传统节日保护的重要性, 缺乏对传统节日的保护自觉, 传统节日得不到及时的保护, 加剧了文化资源的破坏, 造成传统节日传承中断。文化自觉在整个农村社会中都难以得到体现, 人们缺乏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的主人翁意识, 由于主观局限性和现实物质基础薄弱, 传统节日文化的繁荣在农村建设中难以进行。

(二) 农村生活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关键期, 传统节日的社会基础已发生改变, 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也与传统出现冲突。春节的核心功能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的和谐运转, 宗法共同体和熟人社会构成了春节存在的基础。但随着人口流动和熟人社会解体, 导致村民间熟悉度下降人际关系疏离。春节的年味与紧密的人际关系是分不开的, 因此春节丧失了生存的社会基础。另外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也与传统出现冲突, 现今城乡互动频繁, 村民放弃农业社会慢节奏生活方式, 过年期间, 上班的人只享受国家法定假期,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无法参与春节仪式活动, 更难感受年味;加之传统节日形成于相对封闭的乡村结构中, 传统仪式活动大多具有自然和神灵崇拜的神秘性, 而如今已进入高度文明社会, 传统节日中保守的思维方式和自然崇拜现代人难以认同。

(三) 传统节日文化建设中“软”、“硬”缺位

当前关于传统节日文化保护的相关政策缺乏, 对破坏和保护传统文化等行为缺乏奖惩机制, 这便导致人们既缺乏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也没破坏传统文化的危机感;加之缺少节日文化活动, 以兴村为例, 春节期间未举行如特色陕北民歌、陕北说书以及大秧歌活跃节日气氛, 以前, 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及繁多复杂的民俗仪式占用大量节日时间,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民俗仪式的简化和放弃, 人们在春节期间空闲时间增加, 单调的文化生活难以满足需求;另外文化基础设施不健全, 以兴村为例, 兴村现有文化广场一个, 但建在人口疏散、地势陡峭之处, 使用率极低。文化设施简陋制约了农村的文化建设, 兴村春节期间人们娱乐大多集中于打麻将等不良娱乐追求上, 农村文化建设薄弱。

三、传统节日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发展路径

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需要寻求传承路径, 让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实际作用。首先, 应以农民个人、文化团体引导文化自觉, 在农村出现了不少文化团体和个人, 他们的文化展示形式贴近当地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活实际, 农村文化建设, 要充分利用文化团体和个人的带动效应, 激发群众对传统节日的自信心与传承的自觉性。其次, 构建农村新型互助合作关系, 由于熟人社会关系的逐渐瓦解, 传统节日的生存缺乏人际关系基础, 因此, 需构建新型人际关系, 增强村民间的熟悉度、紧密度为传统节日奠定人际关系基础。最后, 形成政府为主媒体、学校为辅的多元文化保障体系, 政府制定法律政策, 确保传统节日的社会地位;保护传统技艺, 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媒体可通过宣传节日习俗、传统典故营造节日氛围, 提高传统节日的吸引力;学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安排相关课程教授传统节日知识, 让传统节日文化内化为每一个中国人的习惯与修养。

总之, 由于社会的转型, 农村社会生活正遭遇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文化的转型与建设面临挑战, 村民们对传统文化失去自信, 现代文化又未能在农村实现转化, 笔者认为, 以传统节日文化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激发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促进农村的文明风尚开展是值得探索的一种方式。

摘要: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瑰宝, 对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特殊重要性。随着社会转型, 传统节日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着节日仪式丢弃、节日氛围淡化等挑战, 传承与发展传统节日文化需要以农民个人、文化团体引导文化自觉, 构建现代农村新型互助合作关系, 发挥以政府为引导的多元保障体系, 充分利用媒体、学校力量保持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命力, 进而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文化建设,传统节日文化,保护

参考文献

[1] 郭占峰.农村春节仪式淡化的文化社会学反思[J].西南民族大学报, 2014, 12 (11) :46-47.

[2] 刘伟力.新农村建设中春节民俗行为的功能研究[D].湖北:华中农业大学, 2008.

[3] 李俊群.论春节的传统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 2007, 87 (1) :56-5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无公害农产品栽培中的施肥问题与对策浅析下一篇:当前农村配电网发展面临的形势与特点——以重庆开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