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生活化培养新一代“四有”新人

2022-09-10

认真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 要求我们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德、智、体、美的教育, 还要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劳动技术教育是其它各科教育在实践中的集中体现, 同时它又影响着其它各科教育的发展。就目前状况而言, 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忽视劳动技术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家庭望子成龙, 只求其学, 不求其做的情况十分严重。致使许多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 一旦离开家庭, 步出校门就无所适从, 成了被现代社会和时代生活淘汰的人, 有的甚至无法面对现实, 丧失生存的意志, 走上绝路。这不能不说是教育上的一大失误, 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种悲哀。劳动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培养“四有”新人的唯一途径。为此, 我们要切实改变教育观念, 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让学生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 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生活化。

1 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生活化

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层次化是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生活化的最好体现。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要达到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潜能的目的。因此, 我们制定教育目标一定要密切联系生活, 密切联系社会。

1.1 基本生活劳动技术要求人人达到

基本劳动技术指一些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主的生活必须掌握的劳动技术, 要求人人达到。教育学生从小学会洗脸、洗头、洗澡、穿衣、梳头、刷牙等等基本技能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管是谁, 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 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还得人人具备。不至于上了大学, 连鸡蛋要剥壳吃也不知道!没有基本的生存能力, 何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1.2 特色劳动技术要因材施教, 分别对待

特色劳动技术指一般生活劳动技术以外的为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技能。诸如果树修剪、陶艺、园艺、木工、竹编、机械维修等等特色劳动技术, 不必给学生定出整齐划一的标准。社会需要的不是同一模子铸成的, 统一规格的人才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各有特长的人才;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点, 也不可能达到统一的标准。因此我们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 合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分别对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想学习的内容和想达到的层次。这样无疑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有利于劳动技术教育质量的全面丰收。

2 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

学生劳动知识的获得, 劳动技能的形成, 绝不是仅靠课堂上教师的教能解决的, 它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劳动实践。实践出真知, 劳动技术教育尤其如此。没有劳动实践的劳动技术教育只是纸上谈兵, 不能算真正的劳动技术教育。那种光说不练的方法是教育不出有能力的学生的。所以, 劳动技术教育形式方法的生活化势在必行。

2.1 改变常规教学模式, 变课堂为学堂

通常的教学总是教师站在讲台前教, 学生坐在下面学。这种形式不利于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技术教育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大可不必老站在讲台前, 不妨走到学生的后面去, 让学生动脑想想, 动口讲讲, 动手做做, 动脚走走, 自主学习, 尝试错误, 教师只在必要时, 给予指导、帮助, 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时, 教师甚至可以是学生的“同学”, 和学生打成一片, 同学、同玩、同做、同乐、相互配合, 相互帮助, 教学做合一。课桌也应根据教育的具体内容合理布局, 不拘一格。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学会劳动, 学会协作。

2.2 走出课堂, 走出学校, 奔向社会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改革。有些劳动技能的培养单在课堂内是无法完善的, 最好能走出课堂, 走出学校, 奔向更广阔的学习天地——社会。比如:端午包、煮粽子, 可以结合学校实际, 借用食堂, 让学生围在食堂的大桌台周围, 边学边包;陶艺教育课可带学生到一片空旷的田野, 挖泥、摔泥、揉泥、捏泥, “现炒现卖”;带学生上山拾柴, 下海捡贝, 能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学工、学农、学军、学商, 能学的内容都可以学。

2.3 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家务劳动建卡立制

学校教育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而家庭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征, 密切与家长的联系, 制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 分散在一个学期里。每生一卡, 按周编制, 每周规定一两项劳动内容, 学生再自行选择一项, 家长负责督促子女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填写执行情况, 每周反馈一次。把家务劳动情况与学生品德操行评定结合起来, 鼓励鞭策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劳动, 培养体贴孝敬父母, 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 成为真正的小主人。

2.4 玩玩、做做、学学, 切实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小学生天生爱玩, 如果把劳动技术教育与游戏、比赛、表演等方法相结合, 寓教于乐, 事半功倍。游戏是儿童定向发展心理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使孩子们通过模拟活动发展想象能力, 认识周围世界。儿童好胜心、进取心特别强烈。组织合理的小型比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法。表演完全符合小学生爱动好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的年龄特征,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为劳动技术教育开创了更为宽广的新局面。例如, 要让学生学会上超市购物, 可设计相应的模拟情境, 让学生在网上逛超市、购物、付款。集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劳动教育要以劳动实践为主,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管课内课外都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 适当开辟劳动场所, 如工艺室、实验室、植物园等等, 或者带学生参加革命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劳动,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儿童善于动脑, 勤于动手, 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总之, 实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和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劳动技术教育生活化对培养能适应生活和社会的有用人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应予以重视, 有待于不断探索, 不断完善。

摘要:劳动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培养“四有”新人的唯一途径。为此, 我们要切实改变教育观念, 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让学生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 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生活化。

关键词:劳动技术,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生活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探讨下一篇:早熟桃新品种‘仙桃1号’的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