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危机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货币危机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国际货币制度演化的过程呈现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彼此轮换的特征。固定汇率制度若太固定以至达到僵化的程度,必然引发货币危机;浮动汇率制度若太浮动,则容易招致投机攻击,同样会引发货币危机;中间汇率制度下,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同时起作用。当导致固定汇率制度崩溃的因素和对浮动汇率制度的投机因素一起发生作用时,中间汇率制度也难逃土崩瓦解的噩运。

第一篇:货币危机论文范文

货币错配与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

摘要:货币错配是新兴市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问题,它具有净外币负债和净外币资产两种表现形式。在新兴市场中,只要其银行体系存在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不管表现为哪一种形式,都会增加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而且在宏观或微观经济基本面恶化的情况下,可能引发银行危机甚至是货币危机。此外,当出现不利冲击时,银行体系中存在货币错配将会导致其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进一步恶化。

关 键 词:货币错配;银行危机;货币危机

一、引言

货币错配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包括主权国家、企业和家庭等)在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过程中所存在的资产与负债或收入与支出计值货币不同的一种状况(夏建伟等,2006)。[1]显然,汇率的波动会导致存在货币错配状况的经济主体的净值或净收入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并导致有关经济变量(如产出、投资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在现行以美元和欧元作为“关键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一国要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货币错配问题就不可避免,尤其是在本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和国内金融市场欠发展的新兴市场中。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型货币危机的学者(施建淮,2001;Bunda, 2003)发现,这些经历过危机的新兴市场具有如下一些基本事实:实行事实上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进行了迅速的金融自由化和资本项目开放、大量国际资本经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中介流入国内、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中存在着严重的期限错配和货币错配、这些国家的政府都明确地或隐含地对金融机构的债务进行担保等。[2-3]据此,一些学者们认为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会对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而且可能是引发货币乃至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Mishkin, 1996; Krugman, 1999; Allen et al., 2002; Mulder et al., 2002)。[4-7]

进入21世纪后,新兴市场在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初期后,经济普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贸易项目上的逆差已经缩小或转为顺差,货币当局的外汇储备和金融机构的净对外资产开始不断增加,但经济总体的净对外头寸和净国际投资头寸仍然为负值并在增加(少数新兴市场除外)。因此,在新兴市场中,存在着货币当局和金融机构的外汇储备和净对外资产不断增加与经济总体负的净对外头寸和净国际投资头寸(净对外负债)呈扩大趋势的两种不同方向的货币错配。新兴市场货币当局和金融机构的外汇储备和净对外资产的不断增加,直接对本币形成升值压力;而经济总体的净对外头寸和净国际投资头寸为负,则可能对本币价值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影响新兴市场的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

根据新兴市场的经济特征,研究不同形式的货币错配对其金融安全的影响,并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货币错配积累,对于新兴市场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剩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是理论模型;第四部分是货币错配条件下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发生机制;最后是结论与政策含义。

二、文献回顾

在对过去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研究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银行挤兑模型:一类是纯粹恐慌的(或自我实现的)银行挤兑模型(Diamond and Dybvig, 1983; Waldo, 1985; Wallace, 1988),[8-10]另一类是基于信息的银行挤兑模型(Bryant, 1980; Gorton, 1985; Chari and Jagannathan, 1988; Jacklin and Bhattacharya, 1988)。[11-14]前者认为,银行在为存款人的偏好冲击提供保险的同时,导致了本身资产负债表上的期限错配,从而形成了内在的脆弱性,因此银行和银行挤兑就像孪生兄弟一般。挤兑使银行失去偿付能力,但在不出现挤兑的情况下,银行具备履行偿付责任的能力。因此,挤兑是一种自我实现的低效率的均衡。这类银行挤兑模型没有考虑经济基本面的因素,尤其是银行的不良业绩,因而得不到实证的检验。而后者通过引入双向信息不对称问题,发现当一部分存款人获得关于银行风险资产回报的中期不利信息(而不是担心其他存款人的行动)时,银行挤兑会成为惟一的均衡而发生。①也就是说,基于信息的银行挤兑模型认为挤兑的根源是银行的不良业绩。此外,这两类银行挤兑模型的共同特点是基于封闭经济条件而构建的。

关于货币错配与银行危机的关系,近年来得到了较多的研究。Mishkin(1996)首先提出,正是由于企业和银行收入与债务的币种结构不同,引发了墨西哥的银行危机。[4]同样,Krugman(1999)也指出,随着货币危机的爆发,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错配加重了亚洲银行危机。[5]Chang and Velasco(2000)在关于银行危机与一个国家总货币头寸和固定汇率制度之间关系的文献中,形成了一个分枝。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而不是浮动汇率制度,并且这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有限,那么更可能发生银行恐慌。其原因在于,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每个存款人为维持其存款的外币价值,都有激励成为对银行进行挤兑的第一人;而一旦外币流动性耗竭,本币就会贬值。[15]Petrova(2003)指出,如果银行没有对其资产和负债的币种结构进行匹配,那么它们面临着汇率风险;如果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币种结构是相同的,那么银行将货币风险转移给了它们的客户。银行挤兑取决于银行部门和实际部门的货币错配、汇率贬值和存款人对未来贬值的预期,但只要存款美元化和贷款美元化造成银行或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存在货币错配,都可能引发银行危机。[16]施建淮(2001,2005)通过将基于信息的银行挤兑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分别构建了一个双重危机模型以研究银行和企业经营业绩等微观经济指标恶化,或本国货币未来价值的中期不利信息而导致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发生机制。[2][17]陈晓莉(2005)则研究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及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本币升值冲击可能导致银行危机的发生机制。[18]由于货币错配具有净外币负债和净外币资产两种表现形式,而这些文献主要研究了净外币负债形式的货币错配与银行危机的关系,只有陈晓莉(2005)的研究是例外。

根据新兴市场的上述特征,本文在Jacklin and Bhattacharya(1988)、施建淮(2001,2005)和陈晓莉(2005)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即从货币错配的角度出发,在同一个分析框架中研究银行体系中不同形式的货币错配,导致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由于汇率波动而引发新兴市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形成机制。这里,不对称信息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存款人的偏好是私人信息,只有他本人了解,别人无法知道;(2)只有部分存款人能够获得关于银行资产的未来收益或本币汇率的中期不利信息。研究表明,在新兴市场中,只要其银行体系存在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不管表现为哪一种形式,都会增加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而且在宏观或微观经济基本面恶化的情况下,可能引发银行危机甚至是货币危机。此外,当出现不利冲击时,银行体系中存在货币错配将会导致其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进一步恶化。

三、理论模型

考虑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其中有三类经济主体:投资者(要么为外国存款人,要么为国内存款人);一个代表性的国内金融中介部门(将国内银行模型化为一个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国内中央银行。时间分为3个时期,分别表示为T=0,1,2。假设每个投资者在T=0期有初始禀赋1,接下来各期的禀赋为0,并且只在T=1和T=2期进行消费以获得效用。

(一)偏好

根据Jacklin and Bhattacharya(1988)和施建淮(2001)的研究,假定投资者的效用是平滑的,并且在T=1和T=2期的效用都严格为正。②假定T=1和T=2期的偏好事前(T=0)是不确定的,它们服从相同的随机分布。到了T=1期,每位投资者都受到偏好冲击,从而知道了自己的偏好,并构成他的私人信息。偏好冲击是一个随机变量 ,服从贝努利分布:

因此,投资者在T={1,2}期对消费向量{c1,c2}的条件偏好可由如下效用函数表示:

(二)技术

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有两种投资技术:一种为短期的无风险的国际资产,它使得投资者在T=0期1美元的投入到T=1期可获得1美元的收益;另一种为长期的(即投资期限从T=0到T=2期)有风险的国内投资,它有一个以本币计值的随机收益。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也有两种投资技术:一种是短期的无风险的国内资产,它使得投资者在T=0期的本币投入到T=1期获得同等数额的本币收益;另一种是长期的有风险的国际资产,其收益是一个以外币计值的随机收益。这里为了考察货币错配的影响,我们假定长期投资本身的收益(假设为R*)是稳定的,即不存在投资收益风险。③但是,由于汇率的波动会导致汇兑损失,使得长期投资的实际收益(假设为 )会发生变化,因而是一个随机变量。

(三)银行和银行事前最优存款合同

(四)中央银行

根据新兴市场的经济特征,在模型中假定中央银行执行钉住汇率制度,允许资本自由流动,并且明确地或隐含地对商业银行负债进行担保。因此,如果在T=1期发生外国存款人对商业银行进行挤兑,中央银行便动用外汇储备救助商业银行;而对于国内存款人的本币挤兑,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救助商业银行。⑨假定中央银行受到信用约束,即不能以将来的外汇储备换取今天的借款,原因在于其信誉风险或者国际市场存在的信贷配给;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也不能无限度地扩充外汇储备,因为一国政府受到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的约束。再假定对于正常的资本外流,中央银行有足够的外汇储备维持汇率稳定;但当受到非正常的投机攻击时,它无法维持钉住汇率制。因此,当发生大量外国投资者提款导致银行挤兑时,中央银行被迫动用外汇储备来解救商业银行,直到耗尽所有外汇储备。这时,本币不得不贬值——货币危机也就发生了。而对于商业银行存在净外币资产的货币错配情况,当发生大规模本币提款导致银行挤兑时,中央银行由于受通货膨胀和政府财政赤字的约束,不能无限制地对商业银行提供救助,因而银行危机不可避免。

四、货币错配条件下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发生机制

式(13)同时也是货币错配条件下汇率变化时银行挤兑的条件。由于假定在T=1期,银行只允许t比例的投资者进行类型1的提款和1-t比例的投资者进行类型2的提款,因此,在获得不利信号的类型2的投资者更偏好类型1的投资者提款流的情况下,银行在T=1期将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满足类型1的提款要求,从而出现银行挤兑,即发生银行危机。

这表明,如果一个经济体的银行体系中存在货币错配(不管其形式如何),那么在T=1期,仅是关于汇率的不利预期就可能引发银行挤兑,尽管银行长期投资本身的收益处于良好状态。同时,模型本身也意味着长期投资本身的收益状况不良会导致银行挤兑,因为根据上述分析,长期投资本身收益状况不良同样会导致获得这种信号的类型2的投资者更偏好类型1的提款流。而且,

这说明,在给定长期投资收益风险状况的情况下,汇率波动幅度越大,银行挤兑的临界概率越小,因此发生银行挤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些分析表明,一国银行体系中如果存在大规模的货币错配,汇率的不利波动或长期投资收益状况的恶化将会导致其脆弱性大大增加。

下面分析不同形式的货币错配条件下,汇率变化导致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关系。一个经济体如果存在大规模的货币错配,将导致本币汇率出现贬值或升值预期。汇率预期具有自我强化的内在机制,并且预期可能自我实现(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2002;李天栋等,2005)。[19-20]对于本币贬值与本币升值的情况,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本币贬值预期导致资本流出,从而外汇储备不断减少,因而可能产生进一步贬值的预期;而本币升值预期导致资本持续流入,从而外汇储备不断累积,并可能产生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因此,贬值预期会与净外币负债形式的货币错配相互促进,而升值预期则与净外币资产形式的货币错配相互促进(夏建伟、史安娜,2006)。[21]一国金融体系中如果存在净外币负债形式的货币错配,则所引起的本币贬值预期可能导致银行危机;而外国投资者的突然挤兑迫使中央银行救助商业银行,导致对外汇储备需求的非正常上升,直到耗尽全部外汇储备,最终导致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而爆发货币危机。这时,银行危机是由于长期投资的实际收益下降所引起的,然后导致货币危机,形成所谓的“双重危机”。如果一国已经爆发了货币危机,那么在货币错配条件下,汇率的大幅贬值将导致银行净值大幅下降,从而引发银行危机,并进一步恶化货币危机。正如施建淮(2005)所指出的,在新兴市场国内经济的基本事实下,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是共生的和互为因果的。[17]相反,如果一国银行体系中存在净外币资产形式的货币错配,则所造成的本币升值预期也可能导致银行危机。而且,本币升值预期会吸引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导致经济过热和脆弱性上升,使得经济总体风险不断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外资流入会发生逆转,从而可能引发危机(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2005)。[22]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文在新兴市场基本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在同一个分析框架下研究了银行体系存在不同形式的货币错配导致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形成机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一国银行体系中如果存在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不管货币错配是表现为净外币负债的形式还是净外币资产的形式,都将增加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并将导致仅仅存在关于汇率的不利预期就可能引发的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2)在金融体系存在货币错配的条件下,由于其整体脆弱性上升,使得宏观经济基本面恶化(如经常账户赤字或财政赤字等)或微观经济基本面恶化(如银行和企业经营业绩不良等),将更有可能引发银行危机,甚至是货币危机;⑩(3)在货币错配条件下,当出现不利冲击时,投资者将改变提款策略,从而导致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进一步恶化,加剧了银行体系的内在脆弱性。因此,银行资产和负债的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如果同时存在或只有其中之一存在,都有可能引发银行危机,进而可能导致货币危机。

鉴于大规模货币错配对新兴市场金融安全的不利影响,积极采取措施以控制各个层面货币错配风险的不断积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应加强对各层面经济主体(尤其是银行体系)货币错配状况的审慎性监管,以控制各经济主体货币错配规模的过快积累。其次,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特别是优先发展国内债券市场。发达的债券市场可以为企业投资提供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改变企业长期投资依靠银行间接融资的状况,有利于解决银行和企业资产负债中期限错配和货币错配问题。第三,发展外汇远期交易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为银行和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的对冲保值工具,避免货币风险敞口不断积累。第四,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可以消除政府隐含的汇率风险,促使银行和企业将汇率风险内在化,从而将货币错配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后,加强区域货币与金融合作,促进本地货币在区域内贸易、投资和金融交易中的使用,从而减少对国际货币的依赖,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新兴市场的货币错配程度。

————————

注释:

① 双向信息不对称是指银行不能观察到存款者的真实流动性需要,而存款者也不了解银行的资产质量(Jacklin and Bhattacharya, 1988)。

② 准确地说,这里假定效用函数是关于消费的严格递增、二阶连续可导和严格凹性的函数,即满足u′(c)>0;u″(c)<0; u′(c)=∞; u′(c)=0。

③ 对于新兴市场来说,其国内投资者的外币资产一般都是投资于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券,收益相对比较稳定。

④ 根据前面的假设,投资者在事前并不知道在T=1期能否得到关于长期投资实际收益的不利信号。在这里,信号s是指关于汇率变化对银行投资实际收益的影响。虽然汇率变化是所有投资者的共同知识,但是汇率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投资实际收益的信息在所有投资者之间是不对称的,因为投资者对银行资产质量的了解是不对称的。

⑤ 投资者在T=2期的提款流 21、 22为随机变量,与T=2期银行的实际收益有关。另外,规定投资者以某种货币存入银行,则在提款时也是提取该种货币。

⑥ 为了使模型中公式的表达形式一致,以下对于净外币负债形式的货币错配情况,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以美元作为合同计值货币;而对于净外币资产形式的货币错配情况,汇率采用间接标价法,以本币作为合同计值货币。

⑦ 在新兴市场中,对于净外币负债形式的货币错配,其货币面临着贬值预期;相反,对于净外币资产形式的货币错配,其货币则面临着升值预期。因此,根据银行合同计值货币和汇率标价的规定,对长期投资实际收益不利的汇率变化,在不同形式的货币错配条件下都表现为e2>1,因而这两种情况的表达形式相同。

⑧ 解的具体形式参见Jacklin and Bhattacharya(1988)。

⑨ 由于银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和危机的传染性,中央银行一般会对发生挤兑的银行进行救助,因为这样就可能避免一场大范围的银行业危机甚至是金融业危机,从而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当然,救助是否成功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外汇储备的规模、银行的货币错配程度、金融体系的健全程度等等。

⑩ 陈晓莉(2005)的模型中同时考虑了直接的和间接的货币错配,得出结论:即使是银行本身不存在货币错配(直接的货币错配),如果其客户存在货币错配(间接的货币错配),那么也可能引发同样的银行危机发生机制。

————————

参考文献:

[1]夏建伟,史安娜,曹广喜. 货币错配理论研究进展[J]. 经济学动态,2006(5): 86-91.

[2]施建淮. 基于信息的双重危机模型及其在东亚危机中的应用[J]. 经济学(季刊),2001,(1): 127-142.

[3]Bunda, Irina. Origins and Implications of Maturity and Currency Mismatches in the Balance Sheet of Emerging Countries: a Theoretical Approach[EB/OL]. http://www.univ-orleans.fr/leo/activitescientifique/s25_03_03bunda.pdf, 2003.

[4]Mishkin, F. S. Understanding Financial Crises: A Developing Country Perspective[R]. NBER Working Paper No.5600, 1996.

[5]Krugman, Paul. Balance Sheets, the Transfer Problem, and Financial Crises[J].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1999, Vol. 6(4): 459-472.

[6]Allen, Mark, Christoph Rosenberg, Christian Keller, Brad Setser and Nouriel Roubini. A Balance Sheet Approach to Financial Crisis[R]. IMF Working Paper No.WP/02/210, 2002.

[7]Mulder, Christian, Roberto Perrelli and Manuel Rocha. The Role of Corporate, Legal and Macroeconomic Balance Sheet Indicators in Crisis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R]. IMF Working Paper No.WP/02/59, 2002.

[8]Diamond, Douglas W. and Philip H. Dybvig. 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3, Vol. 91(3): 401-419.

[9]Waldo, Douglas G. Bank Runs, the Deposit-currency Ratio and the Interest Rate[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5, Vol. 15(3): 269-277.

[10]Wallace, Neil. Another Attempt to Explain an Illiquid Banking System: the Diamond and Dybvig Model with Sequential Service Taken Seriously[J].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Quarterly Review, 1988, Vol. 12(4): 3-16.

[11]Bryant, John. A Model of Reserves, Bank Runs, and Deposit Insurance[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ial, 1980, Vol. 4(3): 335-344.

[12]Gorton, Gary. Bank Suspension of Convertibility[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5, Vol. 5(2): 177-193.

[13]Chari, V. V. and Ravi Jagannathan. Banking Panics, Information, and Rational Expectations Equilibrium[J]. Journal of Finance, 1988, Vol. 43(3): 749-761.

[14]Jacklin, Charles J. and Sutipto Bhattacharya. Distinguishing Panics and Information-based Bank Runs: Welfar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8, Vol. 89(3): 568-592.

[15]Chang, R. and A. Velasco. Financial Fragility and the Exchange Rate Regime[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2000, Vol. 92(1): 1-34.

[16]Petrova, Iva. Currency Mismatches and Banking Crises[EB/OL]. http://www.msu.edu/~petrovai/Mismatch%20and%20Crises_ Nov2003.pdf, 2003.

[17]施建淮. 产出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与双重危机发生机制[J]. 经济学(季刊), 2005,(3): 663-688.

[18]陈晓莉. 本币升值冲击与银行业危机——一个基于不对称信息的分析框架[R].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发展论坛工作论文,No. FC20050027, 2005.

[19](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M]. 海闻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0]李天栋,许少强,朱奇. FDI的流向、汇率预期的自我强化与冲销式干预的有效性[J]. 世界经济, 2005,(7): 15-22.

[21]夏建伟,史安娜. 基于升值预期的我国货币错配状况及其经济效应[J]. 上海金融, 2006,(9): 9-12.

[22]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国际资本流动、经济扭曲与宏观稳定——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分析[J]. 经济研究,2005,(4): 4-16.

责任编校:魏琳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夏建伟 曹广喜

第二篇:国际货币制度演化与货币危机机理探索

[摘要]国际货币制度演化的过程呈现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彼此轮换的特征。固定汇率制度若太固定以至达到僵化的程度,必然引发货币危机;浮动汇率制度若太浮动,则容易招致投机攻击,同样会引发货币危机;中间汇率制度下,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同时起作用。当导致固定汇率制度崩溃的因素和对浮动汇率制度的投机因素一起发生作用时,中间汇率制度也难逃土崩瓦解的噩运。分析每种货币制度下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将有助于对未来国际货币制度的变革趋势作出合理预期。

[关键词]国际货币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中间汇率制度;货币危机

[文献标识码]A

自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浮动汇率合法化的牙买加体系时代。至此,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每一次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无不伴随着某种形式的货币危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货币危机、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引发了人们对当前国际货币制度有效性的再思考。本文分析了每种货币制度下货币危机发生的机理,总结了国际货币制度演变的内在规律,并对国际货币制度未来的变革趋势进行了预期。

有关汇率制度的安排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但实际上很少有完全的固定和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IMF将汇率制度分为以下几种:盯住或固定的汇率安排、浮动汇率安排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有限浮动汇率安排。下面分别探讨每种汇率制度下货币危机发生的条件、制度因素等问题。

一、固定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政府或货币当局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考物之间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充当参考物的东西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某一种外国货币,也可以是某一组货币…。从国际货币制度演变的历史来看,固定汇率制度主要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前者是纯粹的金本位,后者是以黄金为基础但加入了人为干预的金汇兑本位制。欧洲货币体系(EMS)虽然属于牙买加体系下的波幅盯住汇率制度,但EMS的崩溃仍然是其内部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因此,本文将分别讨论国际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EMS下货币危机的发生机理。

1,国际金本位制度与货币危机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可以追溯到西方国家普遍采用金本位的时期。英国在1816年颁布铸币条例,以法律形式将金铸币本位制确定了下来。到19世纪后期,金本位制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具有了国际性。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均规定含金量,货币与黄金挂钩的同时,世界各国货币间的兑换率也由此确定。金本位制得以运行的基础是“三自由”原则,即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入。从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发现,金本位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各国金本位制度扩散的自然结果,同之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这里没有正式的国际协定。而导致国际金本位制崩溃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体制本身过于依赖黄金。

国际金本位制度下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予以说明。

第一,从宏观经济整体层次上看,一个正常运行的经济系统需要的货币量,是与经济总量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息息相关的。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货币基础——黄金,其数量要受到其客观存量、开采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不能灵活地根据货币需求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相对速度来看,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国际金本位制度难以维系的直接原因。贸易顺差国在不断地积累黄金,贸易逆差国则面临着黄金持续外流的紧张局面。世界各国在维持金平价的过程中,逆差国往往面临着过重的经济负担。

第三,国际金本位制度下,政府扮演“守夜人”的角色。而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是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而蠢蠢欲动,为达到重新瓜分世界市场和重新划分殖民地的目的,战争是最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守夜人”的角色显然不适合此时的政府,它们开始积极地为战争筹款,采取各种措施限制黄金流出,并大量发行银行券,使银行券和黄金之间的兑换越来越困难。

总体来看,国际金本位制度仍然属于相对松散的体系,该体系内部缺少国际性金融组织,对于国际间的政策协调也未作出制度性安排,该体制过于依赖黄金,以及缺乏国际间政策协调规则的制定,这些是导致金本位制崩溃的根本原因。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与货币危机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特征

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于1944年,该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黄金一美元”本位制,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国货币同美元挂钩。由此,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建立起了固定汇率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人为的固定汇率制度,在该体系下,还建立了两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ISRD—WB)。IMF兼有管理、信贷和协调三方面的功能,是维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常运转的中心机构;ISRD-WB则是全球性的政策银行。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作出解释的比较早的理论主要包括特里芬两难(Triitln Dilemma)及后来使用的格雷欣姆定律(Gresham’s Law)。以Krugman(1979)、Flood和Garber(1984)为代表的货币危机理论,通常被称为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型的国际货币危机的发生机理,该理论强调,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与固定汇率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

同金本位制相比,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政府间合作基础上的国际性固定汇率制度,各国对外政策的协调基本上有章可循。但从制度弊端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在于:

1)缺少对中心货币——美元的监督。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一个最大的隐患,就是没有对美元超量发行的制约机制,也正是由于美元的超量发行,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2)缺少灵活性,汇率机制过于僵化。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制度设计上允许成员国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失衡”时调整汇率,但由于程序过于复杂和美元的霸权地位,不仅难以按照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更难以对美元汇率高估状况及时调整。从而使美元高估的状况不断积累,美元的实际价值同规定的含金量严重背离,最终不得不以危机的形式化解矛盾,结果也将布雷顿森林体系送下了历史舞台。

3,欧洲货币体系与货币危机

(1)欧洲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

欧洲货币体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所谓的“汇率平价网”,也称“格子体系”。从体系内部看,这是一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各国货币以Ecu为中心,确定本国货币与ECU的比率,进而确定各国的双边货币汇率。各成员国货币汇率围绕中心汇率波动,波幅不得超过±2.25%(意大利里拉属于特例,波幅为

±6%)。成员国货币对外整体浮动。因此,就欧洲货币体系内部的成员国而言,这是一个“小型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该体系的基准货币是ECU而不再是美元,从而摆脱了对美元的过分依赖。

EMS的制度设计兼顾固定和浮动两大特征:内部固定,对外整体浮动。又因为内部不以任何单一国家货币为基准货币,摆脱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固有的缺陷(即特里芬两难);对外整体浮动使EMS的汇率调节有了灵活性。当一种汇率制度既有固定又有浮动时,倘若利用得当,固定和浮动的优点可以同时发生作用,这种制度可以称之为有效的;但如果因固定而僵化,因浮动而投机,这两方面负面效应被同时扩大时,这种制度将走向灭亡。

(2)欧洲货币体系的瓦解

对EMS货币危机发生机理的理论解释比较经典的模型是Obsffeld的随机预期模型,该理论讨论了即使一国宏观经济基本面运行良好,仍然可能因为市场预期的突然转向而发生投机攻击,这种投机攻击使危机具有自我实现的性质。Obsffeld的理论在货币危机理论方面有所突破,被称为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从制度弊端角度看,很容易理解EMS下汇率制度运行规则的缺陷:EMS若要平稳运行,要求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状况要相对一致,但各国在经济增长速度、劳动生产力发展水平、通胀率、国际收支状况、内外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周期进程及各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导致区域内各国经济及汇率波动很难协调。因此,尽管EMS成立之初,试图通过固定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的汇率,从而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区域内贸易、投资的发展,以达到区域经济共同繁荣的目的,但汇率平价网的对称性设计,同区域内部各国经济状况的不对称的矛盾,最终引发了EMS危机。另外,在区域内各成员国货币对美元浮动的过程中,汇率调节负担对区域内的弱币国家而言更加严重,这容易导致弱币成员国重新调整对ECU的比率,甚者退出EMS。

二、浮动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

本文探讨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指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汇率基本上是由市场决定的,但也要不时地受到货币当局某种程度的干预。因此,即使是汇率变动灵活性最大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也不是完全“干净的浮动”,仍然存在货币当局的随机干预。

1,对汇率波动性的考察

浮动汇率制度下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对汇率波动性的研究。这里包括解释汇率波动的原因,以及如何定义和检查汇率是否发生过度波动。对汇率波动性的考察,严格来讲,应该分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在解释汇率短期波动的问题上,一种重要现象就是汇率超调,即汇率对于货币波动的即刻反应超过了长期反应;汇率超调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汇率的日常波动会如此之大。在解释汇率的长期波动问题上,经济基本因素(如货币供给、政府财政赤字、产出等)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实证方面,很多学者试图在汇率决定理论基础上,对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汇率水平作出准确的预测,但却失望地发现,汇率对经济基本因素并没那么依赖。在对一年之内的短期汇率预测方面,反而是随机游走模型预测的结果更理想;以经济基本变量为基础的汇率预测模型,对一年以上的汇率预测得更好LSJOSR。因此,企图准确预测汇率的变动,就像人们希望预测股票价格一样,很吸引人,但似乎是徒劳的。因此,退而求其次,我们这里转而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解释汇率的短期波动的诱因上。

2,汇率波动原因之新解

著名的Dornbusch超调理论在解释汇率的短期波动时认为,当经济体面临外部冲击时,是因为商品市场价格调整滞后于汇率和利率的即时调整,才导致名义汇率和真实汇率会出现高于它们长期均衡水平的短时期的超调。该理论为浮动汇率的突然变动和理性预期可能的一致性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

考虑到目前的世界经济体系呈现出虚拟经济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规模这一重要特征,将Dornbusch超调模型置于当前的经济背景下,重新分析汇率波动的特征,会发现超调的结论将发生变化:假如我们考虑短期内政府悄然将政府赤字货币化的情况,在商品市场短期内价格具有粘性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增加,若经济同时满足资本自由流动和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价格灵活调整的条件,则容易引发股票、债券等资产的名义价值大幅度上涨,这将刺激国内投资者需求更多本币以购买金融资产;另外,出于利益的吸引,可能引起大量国外热钱进入国内;本国投资者和国外投资者对本国货币的旺盛需求将导致本币的升值。1997~1998年,泰国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即呈现出汇率看似被“低估”的现象。

因此,在当前全球经济虚拟化程度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应该高度重视虚拟经济对汇率冲击的放大作用。一国虚拟经济规模的大小及开放的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货币这种特殊的金融资产在被有效配置的同时,也为货币对外币值的过度波动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的过度波动既是货币危机的原因,也是货币危机的表现。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很难承受自由汇率的冲击。

三、中间汇率制度与货币危机

介于固定汇率制度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之间的中间汇率制度主要包括波幅盯住、爬行盯住、波幅爬行盯住制度。如果仅从固定与浮动两种制度因素共存的角度看,还有区域货币合作的联合浮动制、阶段性调整的管理浮动制、联系浮动的货币局制度等。

中间汇率制度典型的情况主要包括区域美元本位和货币局制度,下面分别讨论这两种制度下货币危机形成的机理。

1,区域美元本位与货币危机

所谓区域美元本位,主要是指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选择汇率制度时,倾向于盯住某一单一货币(如盯住美元)或货币篮子,在选择盯住单一货币的汇率制度中,盯住美元的国家占大多数,这些盯住美元的国家的货币同美元建立了固定比价关系。同时,该国货币同其他货币的比价将随同美元一起自由浮动,因此,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汇率的不稳定将直接影响到盯住美元的国家。

由于美元是国际货币,国际间的贸易、投资大部分以美元计价,盯住美元有利于降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中的汇率风险。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倘若不根据世界形式的变化及自身经济状况的改变而适时调整,这种盯住所带来的成本将逐渐超过其所带来的收益,造成的严重后果可能是经济的衰退,而不仅仅是名义汇率的失守。

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充分体现了盯住汇率制度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由于危机前,东亚各国(地区)大多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这为该地区提供了相对稳定的融资环境,大量外资流入东亚各国。国外资金的涌入加上国内金融中介机构放松银根,很多东亚国家的股市和楼市异常繁荣,但国内的经济结构同以往相比没有太大调整。事实上,此时东亚很多国家的货币已经严重高估,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阻碍了货币价值的调整。当美元对日元不断升值时,盯住美元的东亚国家的货币也随之升值,这对该地区的出口造成了重创。实体经济受创提醒了人们,东亚地区内的货币金融资产泡沫已经形成,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泡沫始终要破灭,相继而来的各国股市、楼市大跌,以及货币的大幅度贬值,最终以金融危

机的形式纠正了不再合适的盯住汇率制度。

2,货币局制度与货币危机

货币局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货币发行当局首先选定某一外币,然后规定本币对此外币的固定兑换比率,并在此汇率水平上无条件地满足任何数量的本币和外币间的兑换;第二,国内基础货币的发行要有完全的外汇储备支持;第三,货币局只能被动地应市场对本币需求的变动,扩张或收缩本国货币的供给,不能主动创造国内信贷。货币局制度通常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在货币局制度下,本国货币同选定的外币间保持固定的兑换比率,同选定的外币一起相对其他国家货币浮动;本国货币的发行要有100%的外汇储备作支持。货币局制度剥夺了政治家滥用货币政策的权利,避免了将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可能;又由于国内发行的基础货币有着完全比例的外汇储备作支撑,也避免了外汇储备耗尽的可能性。

但货币局制度下仍然存在着不稳定因素,除了高失业,对一个有高通胀传统的国家而言,维持货币局制度也不能保证其货币免于遭受投机攻击。只有当这些国家和地区有政治愿望去弥补使它们易于招致投机攻击的经济弱点,例如僵化的劳动力市场、脆弱的银行体系和金融系统、不可靠的公共财政等时,货币局制度才能带来信誉。

货币局制度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相比,是更加严格的盯住。因此,该制度面临着和区域美元本位同样的问题,即如何维持汇率稳定,如何保持经济基本面与汇率拟合;但由于货币局制度通常是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因此,货币当局若实施放弃货币局制度将面I临着更高的政治和经济成本。

四、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趋势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表明,没有哪一种汇率制度是可以永久性维持的。从全球范围内的国际金本位制,到两次世界大战间货币制度的高度无序,再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以及随后到来的牙买加体系时代,国际货币制度在固定和浮动之间彼此轮换,似乎总是在寻找着某种平衡状态;而一种形态的制度出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势必向另一种形态的制度靠近。直至目前出现的多种国际货币合作模式——货币同盟的欧元模式、货币替代的美元模式和10+3的东亚货币合作模式,这些都是在对国际货币制度的不断探索过程中出现的。

国际货币制度演变的历史告诉我们,固定汇率制度若太固定以至达到僵化的程度,必然引发货币危机;浮动汇率制度若太浮动,则容易招致投机攻击,同样会引发危机;中间汇率制度是固定与浮动两个因素共同起作用,因此,导致固定汇率崩溃的因素和对浮动汇率的投机因素一起发生作用于时,中间汇率制度也难逃土崩瓦解的噩运。

通过分析每种国际货币制度下货币危机的形成机理,我们可以预期国际货币制度未来的变革趋势。而目前席卷全球的以2007年2月美国次贷危机为源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可能加快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对于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变革趋势,近期来看,是国际货币的区域化,包括美元的拉美化、欧元的欧洲化和亚洲货币合作化三大国际区域货币并存;远期将会创建既不依赖于黄金,又不依赖于单一强国货币的统一的世界货币。

作者:王立荣 刘力臻

第三篇:货币危机预警机制分析

摘 要:本文对货币危机产生前经常账户的各项指标变化进行分析,试图建立指标变化与货币危机产生的相关关系,并进而推论通过建立指标体系预警货币危机产生的可能性,以产生货币危机各国实证数据为基础,联系国内相关指标的特征,分析中国宏观经济体系的脆弱性。就我国如何吸取各国之经验,在经济发展中防范和化解可能带来的或累积的货币风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危机;经常账户;指标特征;预警机制

文献标识码:A

货币危机的产生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冲击,并对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产生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危机频频发生,其范围不仅限于某一独立国家(墨西哥,1994),其带来的传染效应使得危机的辐射范围扩大至某一区域(欧洲,1992;亚洲,1997)。危机产生的原因也不再限于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即使经济基本面表现良好的国家也有可能遭受突如其来的投机资本的攻击而产生货币危机,这就促使人们开始关注货币危机预警方面的研究,①试图通过建立某种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预测和防范。

一、货币危机的定义

保罗·克鲁格曼(1979)对货币危机进行如下描述“一国实行钉住汇率制,同时为简便起见,钉住方法主要是通过外汇市场干预进行;在这一汇率基础上政府的外汇储备不断下降;某一时点上,由于突然性的投机性攻击,储备迅速耗尽,政府无法捍卫钉住汇率制度。”从已发生的货币危机来看,危机不仅仅造成国际储备迅速大幅下降,也往往伴随着货币的迅速大幅贬值和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急剧波动。本文以危机发生时的上述伴生状况为货币危机的定义。

二、危机前经常账户相关经济指标分析

之所以将经常账户作为分析的起点是因为:经常账户余额和国内主要经济变量如投资和储蓄(包括政府储蓄和私人储蓄)密切相关;同时经常账户的变动对于汇率会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出口竞争力,对于经常账户的观察可以反映整个宏观经济状况。

本文将从3次货币危机所涉及的7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这3次危机分别是1994年墨西哥货币危机,1997年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货币危机,为了找出危机前可能存在的预警信息,研究了危机前几年各项指标的变动情况。

1. 经常账户余额

众多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在危机前经历了出口下降,但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资本的不断流入掩盖了出口下降隐含的经济失衡问题。从表1中可以看出,货币危机发生前几年大多数国家经常账户逆差基础在扩大。

1994年墨西哥货币危机后,IMF为预警经常账户失衡设计了一套预警体制,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重,根据对于历次危机的统计检验,IMF认为当该比例超过5%并且经常账户赤字是由不稳定的资本流入维持时,该国应当对此引起足够重视。表2显示泰国、马来西亚和墨西哥该项指标在危机前2年超过IMF设定的警戒线;韩国和菲律宾在危机前1年该比例也接近5%。

进一步分析经常账户的结构,可以知道危机前经常账户逆差基础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进口的增长快于出口的增长所致。在危机前,各国的进口一直在持续增长,尤其是危机前两年,进口增长速度印度尼西亚为25%,马来西亚、泰国29%,韩国33%,但同期出口增长速度印度尼西亚为33%,马来西亚24%,泰国25%,韩国32%,并未出现大的差异。其后由于这些新兴经济体最大的出口国——日本处于经济衰退而减少了进口需求,因此尽管危机年份各国均实行汇率贬值,其出口却未出现贬值所预期的增速。同时,危机国家出口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均出现了下跌(韩国和印度尼西亚出口商品价格分别下降了30%和26%),货币危机随之爆发。

2. 资本流入

危机前各国资本和金融账户普遍存在顺差,并且资本流入的数量都大于同期经常账户逆差的数量,正是大量的资本流入支撑了经常项目的逆差。进一步分析流入资本的构成,可以发现短期资本流入占了相当的比重,而长期资本的流入并不多。正如美国前财政部长Lawrence Summers在《经济学家》杂志上撰文所述:当一国经常账户赤字伴随着不稳定的、极易逆转的资本流入时,这样的赤字是不能长期维系的。以墨西哥为例,墨西哥的资本流入以证券投资为主,同时资本大量用于私人消费、大量流入非贸易商品领域如房产、土地,这种结构本身就存在出口能力难以增强的缺陷,同时也导致了非贸易商品价格的上升。

3. 外汇储备

资本的大量流入对所在国货币政策和汇率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资本流入带来名义汇率上升,中央银行不得不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冲销式干预大量买入外汇,从而使得该国外汇储备增加。而如果央行采取非冲销式的干预,将会使货币流通量增加并进而引发通货膨胀,这也会使实际汇率出现高估。以危机前泰国情况为例,尽管当时泰国出口大幅下降,贸易余额持续出现赤字,但资本的大量流入支撑了泰铢的汇率。从某种程度上看,大量的资本流入和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似乎能够长期维系经常账户的赤字,事实上这在短期内可以实现,但也阻碍了有利于增强出口竞争力的汇率调整(汇率贬值)。一旦投资者对于经常账户能否长期维系产生疑虑,资本流向便会迅速发生逆转,外汇储备突然下降,从而引发货币危机。实际上,危机前大多数国家外汇储备持续上升,而储备的突然下降均发生在危机年份,投机者的突然攻击导致了储备水平的突然下降。这与各国资本流动存在密切关系:大量的资本流动也发生在危机前,而在危机年份资本流向却出现了逆转。因此,储备持续增加并不意味着会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如果储备来源于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的流入,那么这种流入是不稳定的。

三、影响中国经常账户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

根据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发展中国家在货币危机之前往往存在财政、货币过度扩张、与国外利率价差扩大、实际汇率高估及经常项目失衡加剧等现象。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危机的发生不是由于经济基本面的恶化,而是由于公众对货币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所导致的。以后的危机理论则认为,外汇储备下降是产生货币危机的直接原因,但一国如果维持较高的外汇储备是否还会发生货币危机?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联系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试图找出一国维持较高的外汇储备条件下产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GDP增长率居世界各国前列。同时,近年来外汇储备水平也逐年上升,有专家指出过高的外汇储备水平对宏观经济可能产生副作用,但对于未来产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和构建预警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

1. 经常账户余额

1994年汇率改革以来,经常账户一直处于顺差,但是,进一步分析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出口产品主要是低成本、低价格、低品质的成本竞争型商品,而进口产品则包括资源性产品、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技术和一部分以高档产品为主的品质竞争型消费品。出口商品的竞争基础主要是产品成本相对较低,现阶段出口商品的成本基础中包含3种不可长期持续的因素:首先,由于国内部分产业产能过剩,而由于各种原因国内市场需求受到严重抑制,供大于求的矛盾使产品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其次,汇率因素使出口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再次,国内对国际直接投资采用多种优惠措施,使企业的成本下降。当出口市场需求、汇率调整、贸易摩擦、其他国家产品替代等因素变化时,有可能导致出口数额急剧下降。反之,由于对外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强,而资源性产品、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技术等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使进口商品弹性较小,当汇率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进口需求下降会对整个经济体系造成重大冲击,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削减。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出口基础并不具有可持续性,而进口基础则有稳定的持续性,经常账户顺差的基础是不可持续的,进出口商品的弹性差异会使贸易很快走向逆差,最后导致汇率波动和货币危机的发生。

2. 资本流入

国外直接投资(FDI)的迅速增加是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分析FDI大量进入中国的原因,可以发现产生货币危机的重要基础,第一,相当部分的投资进入是由于实际存在的超国民待遇(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开发区引资等多种优惠政策)的诱导,随着公平的市场环境的建设和吸引投资政策的变动,这些投资自然消失;第二,国内外销售市场的巨大空间、廉价劳动力使用产生的投资收益率会由于出口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饱和及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而下降,外资进入已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第三,国际投资带动了技术、设备和原材料的进口,投资流入期结束后,会产生国际支出的巨大压力;第四,外资进入投资回收期后,利润的汇出必然带动资本流出。由资本流入所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同样具有不可持续性。

3. 外汇储备

产生近年外汇储备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对外贸易顺差、外国对华投资增长、国际投机性资本进入等。从资本项目中金融市场的资本流动看,尽管国际市场的金融投资收益(股票、债券、银行存款等)高于国内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但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并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一般企业和居民尚不具备到国际金融市场投资的条件,而去年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出台后,由于银行信贷政策的收紧,民间融资市场的利率水平急剧上升,促使国外资金通过贸易合同作假、直接投资合同、商业信用等各种途径流入国内,进一步促成外汇储备的增长,另外,由于国内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强烈预期,也导致了外汇以不同方式流入中国。国际投机性资本的进入成为外汇储备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从2004年的数据看,贸易顺差310亿多、国际直接投资增长690亿多,而实际外汇储备上升2 000多亿美元,差额部分应该有相当一部分为国际投机性资金,除了人们普遍关注的国际热钱外,冷钱(准备在国内投资市场停留多年以等待人民币升值的资金)的进入也不容忽视,投资性资金流入主要是由于市场上逃离基础的存在,等人民币汇率升值基础不再存在,升值预期转变为贬值预期时,投机性资金会纷纷逃离,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四、政 策 建 议

目前,宏观经济管理层把内外均衡政策重心放在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和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政策运作上,对于产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国际收支长期顺差和外汇储备超速增长条件下,对于国际收支长期顺差和外汇储备超速增长的可持续性的关注远远不够。事实上,只要国际收支顺差的基础是不可持续的,当国际收支的顺差转化为逆差基础,货币升值预期变成贬值预期时,货币危机的发生概率大大提高。因此,有必要关注影响经常账户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通过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防范和化解可能带来的或累积的货币风险。

在建立预警指标体系的同时,调整相应的政策手段,消除产生近期顺差、远期大规模逆差的经济基础,以防止货币危机的发生和影响程度。从经常账户余额看,应该注意经常账户顺差基础的脆弱性,改变传统的出口贸易模式,从单纯追求出口数量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转变为追求出口效益和品质,特别应注意出口产业对进口的依赖性;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对进口的依存度,对主要依靠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技术和高档消费品进行进口替代;降低对资源性产品的依赖,严格控制资源使用,减少资源浪费,树立科学的节约观,防止以消费低质廉价产品的节约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建立经常账户余额的结构性监控指标,以防范和监督经常账户顺差掩盖下的逆差基础。

在资本流入方面,境内外投资者的差别待遇(超国民待遇)一直是FDI快速进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差别待遇不仅导致国际收支长期顺差,也是民族工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正常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我国经济体系的对外依赖性,特别是对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技术进口的依赖。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只有总额限制,而没有项目、技术指标的限制,外资大量流入,增加资金流入,掩盖了国际收支的逆差基础,也使将来的国际收支的逆差基础放大。现在,外商资金每年有大量进来,而国内却有大量外汇资源闲置,不利于资源的合理使用。应把境内投资政策拉平,不应该再给外资企业优惠,特别是要加强投融资体制的改革,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发展民族经济。同时,应当鼓励国内企业到海外参与直接投资,从单向的对外开放走向双向的对外开放,从根本上消除国内外短期撤退所导致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面对外界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同时,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本币升值压力。在目前国际收支存在大量顺差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十分慎重,如果马上走向自由浮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人民币汇率,必然导致国际投机性资金更多地进入,要解决外汇储备超速增长的问题,还得从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根源入手,从外源性资金进入的源头控制,只要我国现有对外经济政策不调整,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还会出现大量顺差,我国的外汇储备还会不断增长,迫使人民币总是处于升值压力下,热钱还会不断涌进我国,国内房地产泡沫和投资泡沫就会越吹越大,经济风险得不到释放。要摆脱现在高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和经济泡沫化的困境,短期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使其能逐步反映市场均衡水平,长期要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使宏观经济由内外失衡调整为内外平衡,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才能防止由外部因素导致的货币危机的出现。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注释:

①墨西哥货币危机后,IMF开始进行相关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并在1999年正式运用KLR、DCSD方法对各国经济进行预报。

作者:方红艳 傅连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销售结算论文范文下一篇:耕作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