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车间管理办法

2022-07-28

第一篇:生产车间管理办法

车间车间生产设备管理方案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方案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方案

一、车间设备统一管理的目的和定位:

机器设备是企业组织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要素之一。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现代化工业生产条件下更是如此。由于目前主要的生产活动是人工操纵机器设备,由设备直接完成的,因此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消耗、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技术状况。同时,由于机器设备的日益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设备投资越来越火,与机器设备有关的费用,如折旧费、维修费等,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搞好设备管理,不断改善设备的技术状态,提高设备装备水平和利用效率,减少设备维修所占用的流动资金,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提高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素质,对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道理也就在于此。

二、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责

设备管理机构:负责人——专职负责人——操作负责人 负责人:负责车间设备综合性管理。

制订设备保养、维修计划;编制维修技术文件(包括:备件明细表、材料明细表、工具明细表、定维修工艺、定维修标准、定时定额、定工期等等);

专职负责人:负责车间全部设备使用、保养、检修管理工作。

设备完好检查、技术状态检测、技术质量评估;保养用品准备、备件、材料准备;工具准备、编制作业计划、修理施工作业;保养实施、运行状态监测。

操作负责人:负责正在使用设备的维护。在专职人员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机器设备,不得私自更改使用方法。

三、设备登记造册,建立台帐

设备登记造册,建有台帐。台帐包括:序号、固定资产号、名称规格、启用时间、原值、制造单位、功率、安装位置、设备类别、主体材质、重量、制造日期、附电机型号、位置号、数量、工艺介质压力、温度、生产能力等。

设备分类按管理工作对象分:生产设备、辅助生产设备、非生产设备。即生产流水线生产流水设备应按照工艺属性分成若干单元,逐个编号入帐

其连接部分可附属就近单元,自动线设备应按一条线为一台设备编号。(例:塑钢PVC生产线为1混料机(1-1提升机、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方案

1-2电子秤、1-3给料机)、2挤出机组(2-1挤出机、2-2定型冷却系统、2-3牵引机、2-4喷码机2-5切割机、2-6翻料机台)抽检、包装附带车间设备布局图。

四、设备保养

1)日常保养:每天上班后、下班前15分钟~30分钟由操作人员进行对设备进行检查或清扫和擦试,使设备处于整齐、清洁、安全、润滑完好的状态。

设备的完好性、部件、配件是否缺失。

运转设备先进行空转,确认声音正确,润滑完好,方可正规操作。 检查螺丝,对螺丝进行紧固处理,以防止使用脱落。 检查完全防护装置是否完整、安全、灵活、准确、可靠。 检查润滑装置是否齐全、完整、可靠、油路畅通、油标醒目。 检查各种管线、管件完好,无滴漏现象。

清洁设备部位,使设备内外干净,滑动轨道和接合处无油污锈迹、灰尘和杂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

各种工具、附件应摆放有序、存放整齐。

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经常巡回检查,通过听、看、问等方法观察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一级保养,定为一个月左右进行一次,除电器部分电工负责外其余由专职人员进行,车间设备责任人辅助和指导保养内容。

清扫、检查、调整电器部分,检查电器接触是否良好。接线是否牢固。

彻底清洗、擦试设备内外表面和死角部位。清除表面毛刺,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去污垢,无污染。

检查、调整必需的部件,调整各运动部件的间隙,更换易损件。 检查紧固件和操作装置,做到安全可靠。 检查更换各种计量仪表和安全附件。

排除故障,消除隐患。

必要时对设备个部拆卸检查,调整和修复。

一级保养应达到的标准:外观清洁,呈现本色;润滑良好,设备磨损少;设备缺陷排除,事故隐患消失;设备运转正常、操作灵活、保持完好状态。

3)二级保养视不同设备情况一般根据生产工艺一个品种生产进行一次,由维修人员为

2 2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方案

主进行,专职负责人参加。

五、设备的检修

检修的方针与原则,设备的检修是指“恢复”设备各部分规定的技术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的工作。设备的检修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计划检修。主要设备每年进行一次状况普查,根据设备运行的实际状态和普查情况。由动力部编制设备的大中修计划制造部配合完成。

设备的检修,首先要制订《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其内容:a、检修间隔期;b、检修内容;c、检修前的准备(技术准备、物质准备、安全技术准备、制订检修方案、编制检修计划、费用计划、明确责任人员);d、检修方案(设备拆装程序和方法,主要零部件检修工艺);e、检修质量标准;f、试车与验收;g、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

1)编制检修计划

设备维修计划分为和月度两种计划。

计划规定设备的大修、小修、精度调整的时间段,其内容包括维修计划表,大修计划任务书。

月度计划应具体规定上述维修的执行日期及小修、部分事后维修的内容。 2)计划编制的依据:

A、设备检测和维修、运行记录;b、设备故障记录及分析资料;c、设备技术状况普查资料;d、产品质量对设备精度、性能的要求、设备能力指数等;e、受压容器、起重设备、动能设备的状态监测或试验结果等分析资料;f、参考设备的修理周期和修理复杂系数及各项定额资料;h、企业维修力量、人、财、物的使用情况;h、修前准备工作的最低期限。

3)计划考核的指标:

修理成本=材料费+配件费+耗用维修设备台班费+人工费(元) 耗用工时=工×日(工时) 停歇时间(天)

设备返修率=实际返修台数/计划修理台数×100%

设备检修范围,大修、中修、小修的范围要严格划分区域。

大修:分解整个设备、修理基准件,更换或修复全部磨损件,调整电器部分 、清除缺陷、恢复设备原有性能、精度及效率、翻修外表。

中修:设备部分分解、修复和更换部分磨损件、对精度、性能达不到工艺要求的部位进行针对性修理,恢复其精度、性能。

3 3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方案

小修:针对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拆卸部分零部件进行检查、修整、更换或修复质量少量磨损件。同时检查、调整、紧固机件恢复设备使用性能。

4)设备检修的具体程序

同检修计划要按检修计划进行,并制订检修方案。 根据主要设备的检修规程、严格执行检修技术标准。

重点设备检修或结合检修实现技术革新的,报设备管理部门,并附图纸说明,批准后实施。

检修要逐步采用状态监测和现代故障诊断等技术,努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检修应在生产区外进行。检修前要做技术准备和材料备件的准备,检修后要做到工完、料净、现场清。

设备大、中修计划应当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在检查生产完成情况时,同时检查考核设备维修完成情况。

检修后的设备要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正常生产使用,所有记录要认真填写后归档。

各种记录:安装调试记录、日常运行使用记录、维修记录、事故记录、验证记录、润滑记录等。

六、设备改造的论证、技术鉴定及技术台帐等内容: 主要设备的验证资料。

主要设备技术汇总表(设备完好率、漏率和设备主要缺陷)。

设备检修状况汇总表(大修项目、实际完成项目、计划外项目、计划检修工时、实际完成检修工时、维修费用等)。

设备事故汇总表(事故次数、停机时间、停机损失)。

主要设备技术革新成果汇总表. 设备备品备件、材料消耗汇总表。

常用资料建立备份并应定期清点、核对,及时补充和修复破损或变质资料。档案移交或管理人员调动必须办理移交手续。

索取、查阅资料应经登记批准方可,不得私自复制材料。需复制材料应由设备管理人员施行。

4 4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方案

设备档案的内容填写时字迹要规范、整齐、清楚。

档案一般不得外借,特殊情况需经审批并认真登记后方可外借。 每年应对技术档案进行整理。

七、设备事故

设备及仪器仪表因非正常损坏,致使停产、减产、动力供应中断、效能降低、人身伤亡均为设备事故。

1)设备事故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三点。

一般事故:设备零件损坏,修理费用在500元以上或影响当日产量的5%以上。 重大事故 :设备损坏严重,修理费用在6000元至10000元或影响当日产量25%以上。虽未达到上述损失,但性质恶劣,情节严重也列为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的几种情况,符合其中之一的均列为特大事故。 设备损失严重,修理费用在10000元以上者。 事故造成3人或3人以上重伤。

事故造成人员死亡。

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其它事故。 2)设备事故的定性

责任事故:不遵守标准操作规程,擅离职守,维修不当,设备超负荷支转造成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者为责任事故。

质量事故:设备因设计、制造、质量不良、安装不当或检修不当造成的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为质量事故。

自然事故:因自然灾害造成的设备损坏为自然事故。 3)事故产生的原因

设备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操作,保护现场,不接触和移动现场物品,同时报主管部门。重大、特大事故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设备事故发生后,要本着“三不放过”(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没有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观看现场,进行现场分析注意原始数据和凭证的收集或录像保留原始状况资料进行详细记录。

事故发生后,由车间设备责任人及时填写事故报告,报送设备动力部。重大、特大事故应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

5 5

生产车间设备管理方案

4)事故的处理

因设备事故造成停产,应积极组织对设备的抢修,在未修复之前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尽快恢复生产。重大、特大事故要提出修复方案,改进措施。

一般设备事故由设备动力部签署处理意见,重大、特大事故由主管经理批办,并听候上级部门处理。

对事故责任者按情节轻重、责任大小、态度好坏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和经济处罚,触犯法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对隐瞒不报,有意缩小事故,弄虚作假者,要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

5)设备事故的所有记录,原始资料或凭证、技术鉴定书、调查分析报告,修复方案等均应归入档案。

八、整改现状:

所有使用设备都应有统一编号,要将编号标在设备主体上,每台设备都要设专人管理。 每台设备都要挂状态标志牌,挂在不易脱落的位置上,其具体情况如下:

运行中:正在生产操作的设备,应正确表明物料的品名、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人等。

维修中:正在修理中的设备,应标明维修的起始时间,维修负责人。 已清洗:已清洗洁净的设备,随时可用标明清洁的日期。 待清洗:尚未进行清洗的设备,用明显符号显示,以免误用。

停用:因生产结构改变或其它原因暂时不用的设备如长期不用应移出生产区。 待维修:设备出现故障尚未排入维修计划。

各种管路管线除按规定涂色外,应有标明介质流向的箭头及流向地点。 无菌设备应标明灭菌时间和使用期限,超过灭菌期限的,应重新灭菌后使用。

设备状态改变时,要及时换牌,以免发生错误。 所有标牌应挂在明显的部位,以便观察。

Xxx制造部

6 6

第二篇:生产车间管理

生产车间是公司经营计划实施的主要场所,生产车间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生产目标的实现。车间文化是车间员工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培育起来并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从广义上看,车间文化是指车间生产经营活动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合。从狭义上看,车间文化是指车间的精神文化,也就是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合。

我们所要建立的车间文化,不是指员工的知识修养,而是指员工对知识的态度;不是生产经营的利润,而是员工对利润的心理;不是舒适优美的工作环境,而是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感情;不是车间的管理活动,而是造成这种管理方式的原因。总之,车间文化应该是一种渗透在车间一切活动中的东西,它是车间的灵魂,是车间的内在素质。 我们公司车间的厂房、设施虽非最新最好的,但是也算比较齐全,基本满足核电钢结构建设施工的需要,现在工艺技术也已经逐渐成熟,工人操作技能也不断提高,车间已经具备了基础设施、技术资源、很好的人力,若要利用现有资源实现生产目标,不可缺少的还有加强管理。

需制定实施一系列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车间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出员工的行为规范,起草文件注重可操作性,尽量使每一项行动都有明确的规定,并根据使用反馈情况及时更新,变无规定可依为有规定可依,从各个方面规范员工的行为。并通过日常的检查督促,逐步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鼓励员工自觉按规程去做,固化良好行为,改正错误行为,为车间管理的正规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此,车间遵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公平分配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措施,每月评选岗位标兵,鼓励先进,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主动性;在车间树立岗位生产骨干,使员工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产品质量逐步趋于稳定,减少无效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是职工工作起来更加轻松。

要实现顺畅施工,车间管理结构必须清晰,管理人员各司其职,不断转变车间面貌,体现车间管理团队合作的强大作用。同时,还给管理人员的进行准确定位,使其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意识,处处为员工着想,及时为他们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做员工的贴心人。例如,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环节和增加无效劳动的关键部位进行改进,尽量为员工创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样,许

多工作的目标明确,开展起来有了针对性,就能得到员工的积极配合,整个车间的工作也就做好了,管理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加强内部沟通,倡导以“真诚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理念。车间管理团队作为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桥梁,应准确把公司的管理意图传达到车间的每一个员工,真正落实到车间的日常生产工作中去。同时,通过深入生产现场、保持与员工的沟通交流、鼓励员工根据工作中的细致观察和思考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多种方式,把员工的建议和需求信息收集起来,并及时采取措施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好服务工作。定期召开车间生产例会,发现问题及时安排解决,把近期的工作安排进行部署,借此机会管理团队成员之间加强沟通,做到每个人都心中有数。通过从管理团队自身做起,加强沟通交流,搞好团结协作,逐步在全车间形成一种“人人都把事情做好,我为他人创造条件”的良好工作氛围,充分激发出了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篇:生产车间现场管理办法

1、车间内禁止用塑料编织袋存放垃圾,当班将垃圾由门卫检查后倒入门卫的垃圾袋内,要求垃圾中无废料、废铁、废螺丝等物品。

2、每班进行设备维护保养,要求设备无灰尘、无油垢,周围无杂物。违者发现一次罚款10元(当事人与当班班长或承包者各5元)。

3、原材料、法兰、法兰托要求摆放整齐,乱堆乱放者罚款10元(当事人与当班班长或承包者各5元)。

4、消防器材由各仓库、各班组维护保养,定置摆放,违者罚款5元。

5、禁止在车间内吸烟,互相监督,共同维护生产安全,吸烟一次罚款100元(当事人与当班班长或承包者各50元);在责任区域内每发现一个烟头罚款10元(当事人与当班班长或承包者各5元)。

6、刮风下雨,关闭窗户,违者造成门窗玻璃损坏者一次罚款5元,并在2日内修复,由当班负责人承担。

7、生产工具、工件、刀具、工作台、机卡具等要摆放整齐,违者罚款10元(当事人与当班班长或承包者各5元)。

8、管件制作,下脚料、锯末、废屑,要求定置存放,PE、矿用、超高分类盛装,发现有相互混放或混入垃圾中,一次罚款50元(当事人与当班班长或承包者各25元)。

9、车间内禁止乱贴、乱挂、乱写、乱画,违者罚款10元(当事人与当班班长或承包者各5元)。

10、塑料编织袋每十个装成一袋,集中摆放整齐,违者罚款10元(当事人与当班班长或承包者各5元)。

11、印字工具集中到统一位置摆放,禁止将油墨滴洒到车间任何地方,违者罚款10元(当事人与当班班长或承包者各5元)。

12、法兰盘刷漆时,要求保证地面卫生、无油漆,刷漆用具及时清理,违者罚款10元(当事人与当班班长或承包者各5元)。

13、法兰盘捆草绳时要求将草末及时清理,保证现场干净,违者罚款10元(当事人与当班班长或承包者各5元)。

14、生产线、管件制作,要求各班组控制管件落地既摆放整齐,正东正西排列或正南正北排列,违者罚款10元(当事人与当班班长或承包者各5元)。

15、各班生产的废品管材要及时入库,不能随意摆放。

第四篇:生产车间标识管理办法

1、目 的:

建立状态标识管理规定,以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混淆、差错、污染等质量事故的发生,并保证对设备、仪器进行正确的操作,以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2、范 围:

本标准适用于全厂所有生产过程状态标志管理,包括:物料标志、生产状态、设备、管线标志、清洁标志、计量标志五大类。

3、责任者:

3.1设备科负责物料的合格、不合格、待验和设备的设备卡、运行、完好、维修、封存和管线涂色以及清洁标志的清洁、待清洁状态牌制作、验收、发放管理,并监督设备状态标志的日常使用管理; 3.2计量中心负责计量标识的制作与验收、计量器具的校验和张贴合格或禁用等标志,并监督计量器具的日常使用管理;

3.3质量科负责物料的物料签、货位卡、生产状态卡、清场合格证的制作与验收管理,并监督该规程中所有的规定执行情况;

3.4各部门、各车间物料管理员、岗位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涉及到该规程中的规定,负责执行状态标识的正确使用与监督管理; 3.5车间质量员负责按本规程规定,执行日常监督管理。

4、内 容: 4.1状态标识的分类及定义: 4.1.1生产过程中的所用状态标识分为五大类,分别为物料标志、生产状态、设备/管线标志、清洁标志、计量标志。 4.1.2物料标志:

4.1.2.1包括物料信息标志和物料质量情况状态标识二类。其中,物料的质量情况状态标识并采用醒目的色标管理。

4.1.2.2物料的信息状态标识是物料标签和货位卡二种。其目的是避免物料在储存、发放、使用过程中发生混淆和差错,并通过货位卡的作用,使物料具有可追溯性。

货位卡是用于标志一个货位一单批物料的产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和来源去向的卡片,识别货垛的依据,并能记载和追溯该货位的来源和去向。

物料签是用于标志每一件物料或中间产品的产品名称、批号和数量的卡片,用于识别单独一件物料或中间产品的依据和标识。 4.1.2.3物料的质量情况状态标识分为三类,分别为待验、合格、不合格,并采用黄、红、绿三种不同色标来进行醒目区分。

待验:黄色色标,其中印有“待验”字样。其含义是:物料在允许投料或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合格:绿色色标,其中印有“合格”字样。其含义是:物料、中间产品或成品可允许使用或批准放行的状态。

不合格:红色色标,其中印有“不合格”字样。其含义是:物料、中间产品或成品不能使用或不准放行的状态。 4.1.3生产状态标志:

4.1.3.1每一生产操作间或岗位应有正在生产的产品信息(生产状态卡)或清场合格证,以明确标识生产操作间的生产状态。 4.1.3.2生产状态卡应能正确的指示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的名称、批号、数量等信息。

4.1.3.3清场合格证应能正确的指示岗位或生产操作间的清洁状态,内容应有岗位或操作间的名称、上批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及批号、拟下批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及批号、清场日期及有效期、发证人等信息。

4.1.4设备、管线标志: 4.1.4.1设备的状态标识分为三大类,分别为设备的本身信息状态、使用状态和设备的清洁状态。其中设备的清洁标志应归附于清洁标志。

4.1.4.2设备的本身信息状态是企业对关键设备进行统一分类编号,并确定设备实行专人操作、专人维修管理的状态卡。设备卡应标在设备的主体上并应在醒目的位置。

4.1.4.3设备的使用状态标志分为四类,分别为:完好、运行、维修、封存,并采用色标管理。它能有效的预防设备在操作中发生安全事故发生。

完好:其中印有“完好”字样,字体为绿色,其含义是:指设备性能完好,可以正常使用的状态;

运行:其中印有“运行”字样,字体为绿色,其含义是:指设备正处于使用的状态;

维修:其中印有“维修”字样,字体为红色,其含义是:指设备正在或待修理的状态,严禁任何人使用;

封存:其中印有“封存”字样,字体为红色,其含义是:指设备处于闲置状态;

4.1.4.4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应标明管内物料名称、流向,并应标识在醒目的位置,主要管线应按国家规定《医药工业设备及管路涂色的规定》和《设备管线内容物标识管理规定》涂色实行色标管理。 4.1.4.5不锈钢管、蒸汽保温管、冷冻水保温管外壳和有色金属均不刷颜色,但应刷基本识别色环,再刷上与色环颜色一致箭头符号标明流向,再用汉字符号标明管内流体名称。 4.1.5清洁标志: 4.1.5.1清洁标志是标志房间、设备、容器、生产工具、清洁工具等是否清洁可以使用的状态,分为清洁、待清洁二种,并采用色标管理。

清洁:其中印有“清洁”字样,绿色字体,其含义是:房间、设备、容器、生产工具、清洁工具等经过清洁处理,达到洁净的状态,可以使用;

待清洁:其中印有“待清洁”字样,红色字体,其含义是:房间、设备、容器、生产工具、清洁工具等未经过清洗处理的状态,不可以使用;

4.1.5.2房间、设备、容器、生产工具、清洁工具等清洁合格后,应标明有效期,并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4.1.6计量标志: 4.1.6.1计量器具必须要经过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并应有明显的合格状态标识。任何未经过校验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得使用。 4.1.6.2计量器具的状态标志分为三类,分别为合格、限用、禁用,并实行色标管理。其目的是保证在生产、检验测量过程中的数据错误或不准确,造成的损失。

合格:其中印有“合格”字样,绿色色标,其含义是:计量器具经过校验合格,可以使用的状态;

限用:其中印有“限用”字样,黄色色标,其含义是:计量器具部份功能经过校验合格,但要限制使用已校验合格的功能的状态;

禁用:其中印有“禁用”字样,红色色标,其含义是:计量器具经过校验不合格或损坏,严禁使用的状态;

4.1.6.3计量器具合格、限用标志中应有有效期规定,到期应重新校验。

4.2状态标识的内容及格式规定(见附页): 4.3状态标识的制作与验收: 4.3.1设备科负责全厂所用的状态标识(不包括货位卡、物料签、生产状态卡、清场合格证、清洁卡、计量标识)制作和管线涂色。所用的状态标识应采用易于清洗、消毒材料制作,可采用不锈钢、铝板或无毒塑料材质,不应采用易生锈、破裂、有脱落物、易长菌的材料制作。

4.3.2在制作状态标识时,应严格按照状态标识的内容及规定进行制作。外单位制作好后,应严格按标准进行验收,合格的,车间可以领用。

4.3.3管线的涂色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外单位或本厂人员涂完后,应由设备科组织人员进行验收,不合格的,一律重新进行涂色。 4.3.4货位卡、物料签、生产状态卡、清场合格证、清洁卡的制作、验收按《记录管理制度》中规定执行。

4.3.5计量状态标识由公司设备部下的计量中心统一制作和验收。 4.4状态标识的管理与使用: 4.4.1状态标识的管理:

4.4.1.1状态标识(不包括货位卡、物料签、生产状态卡、清场合格证、清洁卡、计量标识)应由设备科统一管理,并应建立发放台帐。各车间应根据实际需要量领取,应由各车间的设备管理员管理,并应建立发放台帐。

4.4.1.2货位卡、物料签、生产状态卡、清场合格证、清洁卡管理按《记录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4.4.1.3计量标识由设备部下的计量中心统一管理。

4.4.1.4状态标识由于长期使用或管理原因,造成遗失,应及时向设备科申请制作,严禁在无状态标志的清况下,进行生产操作。 4.4.2状态标识的使用: 4.4.2.1货位卡的使用: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管理人员应根据足够的信息建立每批、或每个进厂编号物料、中间产品、成品建立货位卡,并应根据货位卡的信息建立台帐。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在使用、贮存、发放过程中,应在货位卡和台帐上进行记录,以保证货位卡、台帐和实物相符。

非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管理人员不得在货位卡上进行记录。 4.4.2.2物料签的使用:

物料签只适用于原辅料、中间产品、包装材料三类,成品不使用物料签。

原辅料、中间产品、包装材料管理人员应对各自管辖的原辅料、中间产品、包装材料确保每件都应贴有物料签。

 物料签只准贴在外包装或盛装的容器外表面上,严禁将物料签放在物料里面,以防混入产品中。

每件物料使用完毕后,应对原有可回收使用的容器(如周转桶)贴有的原有物料签清除干净,以防带来差错。 4.4.2.3物料的待验、合格、不合格牌的使用:

物料管理人员应根据物料的质量信息状态合理使用待验、合格和不合格标志牌。

任何物料只有质量管理部门经过授权的人根据物料检验和生产过程评价情况,确认物料是否合格和不合格。

任何物料在未经过质量管理部门授权的人作出是否合格或不合格前,物料应处于待验状态,此时,物料管理人员应将物料移入待验区或挂上待验标识牌,并申请取样检验。

质量管理部门接到申请取样后,通知QC人员对物料进行取样,并发出取样记录和取样证。取样人员应严格按照取样规定进行取样,取样后,应在所取的物料外包装上贴上取样证。

物料经QA人员评价合格后,发出物料合格证,贴在一批或一个编号的物料每一件货物的外包装上,不得将取样证全部盖住,应至少留有一半的位置。

物料经判定合格并贴上合格证后,物料管理人员应将该批物料移至合格区或挂上合格牌,应将待验牌清除。

物料经QA人员评价不合格后,发出不合格证,贴在一批或一个编号的物料每一件货物的外包装上,不得将取样证全部盖住,应至少留有一半的位置。

物料经判定不合格并贴上不合格证后,物料管理人员应将该批物料移至不合格区并挂上不合格牌,应将待验牌清除,并申请质量管理部门及时处理。

待验、合格、不合格牌应放在该批物料的醒目位置,由物料管理人员根据QA评价结果进行控制。 4.4.2.4生产状态卡的使用:

各车间的各岗位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中的操作前的准备和检查项目检查符合要求后,岗位负责人应根据已签发的生产指令下达生产状态卡,并悬挂在操作间门上,以指示操作间的生产状态。

生产状态卡的内容应包括“品名、批号、数量、岗位、岗位负责人、生产日期及班次”。

生产操作结束后,在岗位清场时,应将生产状态卡归附于岗位生产记录内。

4.4.2.5清场合格证的使用:

生产某一阶段完成或生产结束后,通过对操作间、设备等的卫生清洁及物料、文件、指令、状态标识的清理,经质量员检查确认合格后,签发《清场合格证》二份,正本归入本班生产记录内,副本悬挂于操作间门上,作为下次生产一项依据。

经过清场检查合格的区域应上锁,以防止人员进入,给已清洁的清场环境造成污染。

清场合格证中,应有规定的有效期,到期,应重新清场。 4.4.2.6设备的设备卡、完好、运行、维修、封存牌的使用:

设备卡应由设备科统一对分厂内的设备进行统一分类制作,应贴在各设备主体上。每一台设备设专人管理、操作、维护与保养,责任到人。

各岗位的设备性能完好,可以正常使用时,各岗位负责人应在设备的主体上挂上设备的完好标志牌,以指示岗位操作人员可以使用该设备。

设备在完好状态下,操作人员在使用该设备时,应在设备的主体上挂上运行标志牌,以指示该设备正在运行的状态。设备使用完毕后,应清除运行标志牌,保留完好牌。

设备由于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使用时,岗位操作人员应清除设备的完好、运行标志牌,并及时通知设备专职维修人员进行检修。设备专职维修人员应在设备的主体上挂上维修标志牌,以指示该设备正在检修或待维修的状态,并严禁任何人使用。

设备的故障维修并试运行合格后,专职维修人员应清除设备的维修牌,通知岗位操作人员该设备可以正常使用,岗位操作人员应挂上设备的完好标志牌。

设备处于长期闲置状态时,设备管理人员应在设备的主体上挂上设备封存牌,并严禁任何人使用。处于闲置状态的设备需要开启使用时,应由设备科启用后,才能使用。

设备的完好、运行、维修、封存牌挂的位置应不影响设备的操作和便于醒目观察使用,并由各自人员负责按规定控制和使用。

设备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应更换相应的状态卡,以防设备发生或对人发生不安全事故。

4.4.2.7清洁标志的清洁、待清洁牌的使用:

房间、设备、容器、生产工具、清洁工具等生产结束后,未进行清洁或正在清洁时,岗位清洁人员应挂上待清洁牌,以指示房间、设备、容器、生产工具、清洁工具不能够使用或正在进行清洁状态。

房间、设备、容器、生产工具、清洁工具等经过岗位清洁人员清洁合格后,岗位操作人员应挂上清洁牌,以指示房间、设备、容器、生产工具、清洁工具能够使用状态。

清洁标志牌应有有效期,以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4.4.2.8计量标志的合格、限用、禁用证的使用:

工作现场的计量器具应由设备部的计量中心控制计量器具的状态,除计量中心以外的人员不得控制计量器具的状态。

计量器具在正式安装或使用前,应由计量中心进行校验或送外委托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或安装,并由计量中心人员在已校验的计量器具上贴上合格证。

计量器具由于只使用部份功能,并经过校验合格后,由计量中心人员在已校验的计量器具上贴上限用证,但要限制使用已校验合格的功能的状态;

计量器具由于损坏或校验不符合要求的,由计量中心人员贴红色“禁用”标记。

计量标志应贴于可观察的部位。任何人在使用计量器具前,应先观察标志情况,并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到期,应重新校验。

4.5附页:

4.5.1状态标识实样:

第五篇:生产车间管理职责

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了确保生产秩序,保证生产车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本厂发展,结合本厂生产车间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实用于本厂全体人员,具体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

二、人员管理

1、车间全体人员必须遵守上下班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按正常考勤制度,上班为8:00到晚上20:30分,中午吃饭时间为一个小时;

2、车间人员在工作期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例如吃东西,聊天,听歌,玩游戏,看小说等,不得随意离岗;

3、全体车间员工必须服从合理工作安排,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不得打架斗殴、聚众闹事,违者视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或开除处理;

三、作业管理

1、皮线光缆按订单批次来合理分配给A车间和B车间;

2、车间主管必须每天统计所有产成品入库数,并按型号上报生产部统计员;

3、车间主管制定每天在规定的时间段由员工填写当日或前一天产量,没按规定时间填写个人产量或补填产量单的,(当天产量不能过了好几天才想起来补填)视当天产量无效,填写产量单时必须得认真仔细,不得随意乱填、计件员工有需要计时时,必须有车间主管签字,否则视计时无效。

4、所有原材料都由车间主管领取,员工不得私自领取,领料单一式三份,一份仓管存档,一份车间主管存档,一份交财务核算;

5、固化人员每天从打胶人员处领取插芯都得在《个人领用插芯表》上计数,以方便核对产量,每天报废的插芯都必须放到指定的区域,插芯一率不许乱放,但凡有丢掉或是扔到地上者,前两次警告,之后就会采取罚款处理;

6、研磨工段检出的不良品需分开放置,检出研磨不到位的和固化需砍头的,头子和皮线光缆都应放置在指定的不良品区域,不得流入下一道工序,如有发现流入下一工序的,采取罚款处理;

7、测试工段不得出现砍头现象,所有不合格品放置在不合品区域,违者罚款处理;

8、热塑工段剪掉的头子由热塑人员自己按2元/个扣款;

9、每道工序间必须采取互检,即下一道工序接收员检验上一道工序是否合格,建立互检互查的习惯,减少不良品的流入;

10、对于报废的零部件由车间主管每个月月底退回原材料仓库;

11、每月月底进行车间盘点,具体由车间主管组织各岗位人员盘点,每道工序可以安排规定人员来清点数量。经车间主管复查签字后交统计员复查清点,最后由财务人员复查结帐。

四、生产现场管理

1、由各主管规划安排用警示标贴划出工段区域,通道,不合格品和报废品区域,保持车间生产通畅;

2、生产现场均为设定作业区,员工不得随意到非作业区作业,特殊情况需要借用场地的,应请示批准;

3、包装好的产品放置在暂放区内,标示明确,以便检查验收及转序寻找,搬运方便,防止在使用型号、规格时拿错;

4、每日在下班前必须清理干净自己的区域卫生;

5、每日清理现场卫生时必须将不能回收的废物及时放到报废区域内,现场不得出现有剪掉的头子或是插芯,若发现现场有良性物品丢弃,从重处罚,及时合理分配好余料的使用。

五、物料管理

1、由统计员每天统计所有工段不合格品和下线零部件,统计下线率,返工率和报废率;

2、个人产量表由统计员录入并核算工资后交财务复核;

3、每日统计插芯报废数,以及对统计报表的存档管理;

4、每日统计头子报废数,负责报废插芯和头子的收纳;

5、车间主管应了解每天的生产情况,产量以及报废和返工的比率。

浙江泛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车间主管:

2015年3月14日

总经理签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生产工作计划模板下一篇:生产车间作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