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教育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022-09-12

生活中经常有道德两难问题, 如科尔伯格的著名的盗药问题。在本文中, 我们想关注的是一些更加细节的行为习惯问题, 如自己很累的时候是不是该给老、弱、病、残、孕让个座?红灯亮的时候, 路上没车, 可否穿过人行横道?四周没有垃圾桶, 能否随手把垃圾丢在地上?诸如此类的问题, 看似细节, 其实反映了一个社会、一个地区的文明风貌和道德教育状况。

十八大提出新的四化要求, 即“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要达成这样的目标, 就必须以现代化的人才为基础, 其核心实际上是现代人才的培养问题。很难想象会有不适应现代生活的人群能够实现现代化建设。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建设人才需要从娃娃抓起, 其中文明的行为习惯无疑是最容易而且最明显反映出培养效果的, 而且也是成本最低和收益最好的。实现现代化, 不仅是物质形态上的现代化, 更重要的是人的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最关键的是要有现代化的知识和技能, 更要有现代的文明生活习惯, 其具体表现就是人的日常行为习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讲礼节、讲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又必然体现着新时期社会道德规范发展方向。我们认为, 在小学阶段这一为社会化打基础的特定阶段, 由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培养目标, 决定了它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 因此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当前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我们在展望美好未来的同时, 也必须着眼当下, 从小事做起, 从细节做起, 使我们的精神建设跟上物质建设的步伐, 反映我们时代的精神风貌。具体地说, 就是要从娃娃抓起, 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使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在道德和精神上同样复兴。

那么, 应该如何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首先, 文明是一种需要培养的习惯

英国哲学家弗·培根在《随笔集》中曾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生”。《汉书·贾谊传》有云:“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 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些话都在描述一种经验事实, 即人自幼就应该通过良好的教育, 去养成一种好的习惯。

荀子曾说过:“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诚哉斯言!文明是人区别于野兽的重要特征, 而文明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是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一般认为, 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上, 家庭教育是奠基石, 学校教育是主渠道, 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者的结合最终形成了个体的独特思想形态。

其次, 文明表现在细节上

小学生文明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明行为习惯问题, 具体表现在语言、行为、仪表等方面。目前, 由于每家基本上只有一个小孩, 溺爱问题比较显著, 小学生中的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小学生文明行为素养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不良家庭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自身存在问题, 社会不良文明行为习惯和不良文化的影响。

家庭方面:现在的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寄托了父母的全部希望, 许多家庭过分追求孩子的学业成绩, 有的家长则对孩子一味放纵, 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约束和道德教育。由于文革而造成的文化断层, 至今其恶劣影响还在, 新的道德风尚还未确立, 致使小学生的某些行为必然带上不文明的特征。

社会上不良社会风气、大众传媒和网络负面效应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现在的小学生视野开阔, 信息量大, 但小学生又缺乏辨别是非能力, 难以正确处理复杂现象, 这就可能带来行为偏差。

我们认为, 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道德教育的摇篮, 是最基础的道德教育的发生地。个人无论从生理形成、心理发展以及技能的学习和积累上, 都要紧密地依靠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言行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关心孩子们的成长, 培养他们优良的道德品质, 促进他们道德素质的提高, 这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结合家庭情况, 学校可以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 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 有效地教育学生。如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家教报告。如: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辅导孩子的学习等等, 在听后可以要求家长联系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进行家庭教育交流会, 对于方法好, 有见解的家长学校可适当给予奖励, 可在校刊上发表, 鼓励更多的家长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并在与孩子的沟通和教育中共同进步。

反过来, 学生在学校里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后, 会对自己的家庭产生一定影响, 进而对社区和整个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其实, 对诸多不文明现象, 不管是社区还是社会都有一定的认识, 如果由可爱的孩子们来带头去改变更容易让人接受。有谁能说这不是小学学校对社会的一种独特贡献呢?

2. 充分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继续, 集中表现为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学校教育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这是道德教育的起点, 又是实现道德教育其他环节的基础和前提。

(2) 帮助小学生树立和坚定道德信念。小学生有了坚定的道德信念, 也就有了精神支柱, 他们不仅能按照自己所信仰的道德要求去评价他人行为和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 而且还能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所信仰的道德要求去履行各种道德义务, 完成各种道德使命。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 可以结合品德课, 用“理论-模仿-实践-反馈”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

明白理论是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和哪些行为是不恰当的, 使学生明白规则以及按规则行事;模仿是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对规则进行演练;实践即在现实生活中去实施规则;反馈即对小学生已经发生了的行为进行评价。这一模式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并且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

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有效途径。品德课教师必须利用这一有效平台, 巧妙的象“春雨潜入夜”一样“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从而完成道德教育。如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第二课《社会文明大家谈》第一课时《社会文明面面观》中, 教师可以结合社会上的文明和不文明现象对学生进行文明素养的培养, 用“天安门口香糖”事件和现实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来阐明文明素养对人个修养、社会进步、国家形象的影响和作用, 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自动形成“我一定要做一个文明人”的信念。模仿和实践环节则能起到加强和提高认识的作用, 反馈环节则能起到巩固的功效。

(3) 促使小学生形成道德习惯。学习更重要的是为了行动。把道德意识转化为小学生的道德习惯, 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总之, 加强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强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 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才能积极地促进他们潜能、思维、创造力的发挥, 才能真正落实“以德治国”的战略, 才能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3. 整合德育资源, 形成教育合力。

(1) 家庭和学校互动, 形成合力。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 切实加强教师家访工作组织管理, 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 特别要重视与后进生家长联系, 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 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 有效地教育学生。

(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加深和拓宽认识, 巩固良好行为习惯。学校适时与村委联系, 争取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挖掘校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开展敬老扶幼、绿色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走出校园, 走进农村参加社会实践, 在实践中同学们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又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锻炼。

我们相信, 通过上述的一些措施和手段, 必然能够使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作用更加显著。

摘要: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 传统上注重公共形象。小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又是新时期社会道德规范发展方向的体现者。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因此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文明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应该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品德课,公共环境,行为习惯,养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分析及对策探究下一篇:浅谈CORS技术在线型工程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