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德育论文提纲

2022-08-21

论文题目:共情对大中小学生道德决策的影响及教育路径 ——基于德育一体化研究视角

摘要: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可见,加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体化概念是从德育一体化角度提出的,德育一体化是思政课一体化的德育形态。在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及统筹教育一体化背景下,德育一体化研究呈现积极发展的态势。道德决策作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个体道德能力的重要维度。日常生活的道德情境都需要个体作出道德决策,采取相应的行为,小到对于街上摔倒的老人扶不扶,大到关乎他人生命的道德事件,不同的决策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学会作出正确的道德决策对于个人的品德发展、社会生活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共情是个体在目睹他人遭遇时,同他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能力,是影响道德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目前学界在道德决策与共情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上已取得丰富的学术成果,但还缺少在整体上探讨大中小学生的道德决策与共情能力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研究背景,以小学四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共收集了316份有效的问卷数据和行为实验数据。研究发现:(1)在总体上,大中小学生的道德决策都受其共情能力影响,学生的共情能力与道德决策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共情对学生的利他决策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即学生的共情能力越高,在道德两难决策中越倾向于作出利他决策。(2)学生的共情能力存在快速发展阶段,小学生在四年级到五年级期间的共情能力发展较快,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共情能力较平稳。(3)大中小学生的道德决策呈现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继续探讨了共情培育对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在大中小不同学段中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共情能力,促进道德决策行为的发展。在整体上,继续完善一体化的道德教育设计,优化大中小学的学段目标、内容、评价方式、教师培训等。并在大中小学校教育层面采取具有学段特点的德育模式:小学注重引导感性的共情体验、中学注重规范的共情教育、大学强化道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突出共情与道德的价值引导功能;且充分发挥家庭与社会在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作用,为培育学生的共情能力、促进道德决策行为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德育一体化;道德决策;共情;教育路径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与重难点

第一章 共情影响大中小学生道德决策的基本概念与指导理论

一、共情影响大中小学生道德决策研究的基本概念

(一)德育一体化

(二)道德决策

(三)共情

二、共情影响大中小学生道德决策研究的指导理论

(一)德育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三)霍夫曼的道德共情理论

第二章 共情影响大中小学生道德决策的实证研究

一、共情影响大中小学生道德决策的研究实施

(一)大中小学生道德决策材料的制定

(二)大中小学生共情能力的测量

(三)研究的对象与数据处理

二、不同学段学生的道德决策与共情能力发展

(一)小学生道德决策与共情能力的量化分析

(二)初中生道德决策与共情能力的量化分析

(三)高中生道德决策与共情能力的量化分析

(四)大学生道德决策与共情能力的量化分析

三、大中小学生共情能力与道德决策的总体特征

(一)大中小学生道德决策的总体特征

(二)大中小学生的共情能力对道德决策的影响

四、实证研究小结

(一)在总体上,学生的道德决策都受其共情能力影响

(二)大中小学生的共情能力存在快速发展阶段

(三)大中小学生的道德决策呈现道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三章 共情影响大中小学生道德决策的理论分析

一、共情培育对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应用价值

(一)充分发挥共情育人功能,完善德育一体化的情感教育内容

(二)灵活运用共情发展特征,丰富德育一体化的情感培育方法

二、共情能力对大中小学生道德决策发展的必要性

(一)共情能力是巩固个体道德决策发展的内在保障

(二)共情能力是提高个体道德决策水平的主要因素

(三)共情能力是促进个体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基础

(四)共情能力是落实道德教育课程标准的关键依托

三、共情能力促进大中小学生道德决策发展的可行性

(一)情绪情感具有传递性

(二)共情能力具有可塑性

第四章 共情能力促进大中小学生道德决策发展的原则与路径

一、共情能力促进大中小学生道德决策发展的原则

(一)坚持知识德育与情感德育相统一

(二)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三)遵循共情能力阶段性与发展性相统一

二、教育管理:完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教育设计

(一)完善一体化的道德教育目标,增强教学目标的学段衔接

(二)优化一体化的道德教育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学段递进

(三)设置一体化的德育评价方式,突出教学评价的学段特点

(四)加强一体化的教师能力培训,提升德育教师的共情意识

三、学校教育:培育学生共情能力、促进道德决策发展的主要阵地

(一)小学阶段要以感性的共情体验引导学生的道德决策行为

(二)中学阶段要以规范的共情教育巩固学生的道德决策知识

(三)大学阶段要以理论的共情教育深化学生的道德决策能力

四、家庭教育:激发学生共情能力、促进道德决策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小学儿童期要以亲密的依恋关系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

(二)中学青春期要以积极的教养方式促进学生的共情能力

(三)大学成年期要以优良的家庭风气巩固学生的共情能力

五、社会教育:提升学生共情能力、促进道德决策发展的关键补充

(一)加强未成年学生的网络文化治理,培育健康的共情心理

(二)鼓励支持大学生参与社会道德实践,提升道德共情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中小学生共情能力的问卷调查

附录二 大中小学生道德决策的行为实验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病保险论文提纲下一篇:国有保险公司改革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