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高考试题探究诗歌鉴赏的解答

2022-11-06

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型, 2013年的重庆《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是:“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重庆高考近年来对诗歌鉴赏的考查也紧紧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 从这两方面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

1关于重庆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分析

从形式上看, 在近六年的诗歌鉴赏试题中, 四年考“词”, 一年考“诗”, 一年考“曲”。可见“词”是命题者的最爱。试题一般分为两个小题, 其中一个小题4分, 另一个小题2分 (2013年变为3分) 。诗歌鉴赏试题的分值有加重的趋向。

从内容上看, 其考查的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考情感

1) 直接问

2009年:“白鸟飘飘, 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 新红叶无个人瞧”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析。

2) 问情感变化

2010年: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 下阕说“毕竟笑山孤”, “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

3) 点明情感, 问表现在哪些方面

2011年:“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4分)

1.2变相考情感

1) 通过意象考情感

2011年: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2) 通过描写对象 (所塑造的形象) 的行为考情感

12年: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

1.3考技法 (修辞或手法)

1) 直接问修辞

2009年:“当年粉黛, 何处笙箫?”有了什么修辞手法?

2013年: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2) 间接问妙处

2012年:“晓云散去山腰瘦, 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 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3) 含蓄问词语或句子的理解

2010年:简析“片帆如鸟落, 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

1.4考语言特点

语言特点往往与技法紧密相连, 要密切关注。

2008年: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1.5考内容 (诗词写了什么)

1) 内容概括

2008年: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2) 形象概括

2013年: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3) 单独某一方面的内容特点

2009年:“白鸟飘飘, 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 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4) 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2013年: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 (3分)

由此可见, 《考试说明》中的内容, 试题中全都涉及到了, 而且每年都有变化。因而加强对《考试说明》特别是高考试题的研究, 对提升学生考试的应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那么, 怎样才能提高答题效率呢?下面我们从高考试题所给出的官方参考答案中来探究方法。

2关于重庆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解答方法

2.1考情感

1) 直接问

2009年:“白鸟飘飘, 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 新红叶无个人瞧”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析。

【参考答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方法】1、句式:“通过……表达了……之情”。2、内容:传情之词、景物特点之词、含情之景。点明情感特点之词。

2) 问变化

2010年: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 下阕说“毕竟笑山孤”, “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

【参考答案】不矛盾:从“愁”到“笑”, 表现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变化, 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忧愁;然后, 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方法】1、先回答是否矛盾或怎样变化。“不矛盾”、“从……到……”。2、从变化的各阶段入手, 分析每种情感产生的原因。或因景、或因事、或因物等, 阐释诗句的具体内容。

3) 点明情感, 问表现在哪些方面

2011年:“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4分)

【参考答案】奔波忙碌 (几问津、忙于我) , 孤身在外 (孤枕) , 思念家乡 (乡国梦) , 朋友零落 (交游落落) 。

【方法】1、在诗词中找到表现这种情感的景、事、物的词语。2、分类概括。3、结合赋分找点 (本题4分, 答案不是两点就是4点) 。

2.2变相考情感:

1) 通过意象考情感

2011年: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参考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方法】1、意象及其行为。2、修辞或表现手法。3、情感特征。

2) 通过描写对象 (所塑造的形象) 的行为考情感

2012年: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

【参考答案】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 作者已忘机而不再钓鱼, 所以说荒弃旧钓矶。

【方法】1、明确诗词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 (全诗的主题) 。2、找到表达这些情感的词句 (如本题中的“忘机”) 。3、结合题干用自己的话语进行阐述。

2.3考技法 (修辞或手法)

1) 直接问修辞 (手法)

2009年:“当年粉黛, 何处笙箫?”有了什么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借代, 反问.“粉黛”借指歌伎, “笙箫”代指箫声;“何处笙箫?”是反问。

2013年: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参考答案】: (1) 容貌病态怪异, 性格坚轫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 用比喻突出性格。

【方法】1、直接指出修辞类别 (手法) 。2、具体分析修辞, 简单明了。 (如比喻, 要指出喻体和本体。本题可以答得更具体一些。)

2) 间接问妙处

2012年:“晓云散去山腰瘦, 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 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参考答案】运用比拟写出了山水的变化。“晓云散去山腰瘦”, 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 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水面肥”, 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 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

【方法】1、点明技巧及作用。2、结合题干具体分析 (如本题的“变化”) , 阐释作者的本意, 分析巧妙之处。

3) 含蓄问词语或句子的理解

2010年:简析“片帆如鸟落, 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

【参考答案】:“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 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方法】1、单独问某个词或句子, 肯定有技法蕴含其中。2、肯定和主题或情感有关。3、肯定有隐含意义。结合这三点阐释即可。

2.4考语言特点语言特点往往与技法紧密相连, 要密切关注

2008年: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

【方法】1、结合修辞等技法 (如拟人、想象等) 。2、结合诗句内容, 用自己的语言阐释。3、突出特点 (如本题的“新丽”) 。

2.5考内容 (诗词写了什么)

1) 内容概括

2008年: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上片写眼前送别之景, 下片写朋友将去之地。

【方法】1、结合诗词的主题思考。 (只有这样, “眼前”、“将去”方能答出来。) 2、内容主要是指人、事、景、物、情等。3、注意能概括特点的词语)

2) 形象概括

2013年: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参考答案】:容貌病态怪异, 性格坚轫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 用比喻突出性格。

【方法】1、角度:外在形象、内在性格。2、突出特点, 直截了当。3、可适当具体分析。 (本首词若能简要分析“头发短胡须长眉毛有棱比僧还怪的形象, 如同终南石里面的藤一样, 把霜侵雨打看着寻常事般的坚韧”则似乎更好。)

3) 单独某一方面的内容特点

2009年:“白鸟飘飘, 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 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参考答案】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

【方法】1、列出有关这部分内容的词语 (如本题的“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 。2、结合表现主题概括特点 (如本题的“初秋”) 。

4) 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2013年: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

【参考答案】此句意谓:我为官很久了, 要我再出任官职, 则以没有能力来推辞。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

【方法】1、关键词的理解一定要准确, 如“折腰”, 可从陶渊明、李白的诗句中明白是指“做官”, 而且带有“厌恶”之情。2、句意要直接翻译, 不要添枝加叶。3、要结合主题和诗人的性格作答。

最后, 要特别提醒诗歌鉴赏解答的“三结合”:

1、结合诗词的内容作答。 (在原句中找答案)

2、结合诗词的主题作答。 (结合题目、注释、作者作答)

3、结合赋分作答。 (4分题所答点数:2、4。2分题所答点数: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醋酸丁酯生产新工艺探究下一篇:职业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