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3-04-11

第一篇: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甚至往往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可见,写作能力是多么的重要。然而,有很多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痛,苦于没内容可写,不知道该怎么写。现在小学作文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学生怕写作文,学生在作文中经常说空话、假话、大话,而不说实话、真话、心里话,以致学生作文内容虚假,言之无物,言之无情。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小学作文过程中重视模仿范文,甚至抄袭同步作文,不重视体验创作,学生经常虚构事实;只重视作文数量,而不重视文章质量。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根据自己二十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信写作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写作初始阶段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们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而要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信,首先要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知道,写作就是把自己最想说的话写下来,人人都能做到,人人都能写好。不断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使这种浓浓的兴趣得以天长日久地保持,。从小学生学会写字那天起,就鼓励他们写话。对一个好的词语、一句通顺的话都给予表扬、夸奖。这样必定会使他们越写越爱写,越写越想写,越写越丰富。如果他们不断得到肯定,就会不断增强自信,不断地期待下一次的成功。这样,学生当然会乐于去写。当学生把作文看作一种需要,他们就不会觉得作文是难事了。自然而然,就会对写作产生兴趣,充满自信。

其次,要少写命题作文。对八九岁的孩子来说,刚刚学习写作文,就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怎样好,怎样不好……无异于给学生戴上了沉重的枷锁,使学生感到可怕,困难重重,并渐渐丧失对写作的信心和兴趣。相反,如果减少了对作文的要求,让他们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一定会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注重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要写出好作文,必须注重日常生活和语言的积累。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是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就会产生写作的冲动。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写作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设施的添置……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空、小河田野、瓜果蔬菜……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著名作家孙梨说过:“作家不是教室里培养出来的”。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有意识地组织各类活动,使学生能积累较典型的材料。比如庆“六一”游艺会,迎“元旦”亲子登山,庆“国庆”知识竞赛等。利用中队活动召开“谈天说地”、“畅想未来”、“中国伟人介绍”、“著名风景区导游”等。平时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参观、采访等。只要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充实的内心感受,怎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言?此外,广泛阅读也是积累的重要途径。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在读的过程中收集妙词佳句。有了丰富的感知和积累,在写作中就不愁无话可写了。

三、追求个性,轻松愉快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老师可让学生放开思路,自由行文。想说什么就写 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大胆放手,不要怕不上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让学生真切地反映自己的见闻,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

同时,要追求个性化,还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比如

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就要多鼓励学生通过图画内容展开想象。这种想象也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又让他们写起来感到轻松愉快,写作也就成了一件乐事。

四、创设情景,注重写作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特别强调写作教学要重实践,重过程,要把注意力放在写作的实践上,主张多写,多改,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写作前,教师要意识地给学生创设写作情景,让学生参与活动。

五、分享习作,体验成功乐趣

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往往被忽略。《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的学段都分别提出这样的要求:“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等。因此,对于学生的习作,教师应及时组织交流,在同学们的互动中感受和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教师就应多创造一些学生作品展示的机会,比如周记交流、学习园地展示、黑板报刊登、班级小报发表、向各级刊物推荐等。对于优秀的习作,教师要及时在班上讲评、表扬,给以充分肯定,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生活的真、善、美。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多创设情景,注重学生的习作过程,鼓励学生,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让学生在实践中善于积累,乐于表达,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篇: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题研究计划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按课题分工我们四

(四)班探索的主要是积累与运用。根据本班学生情况我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探索。

一、培养学生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累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我首先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积累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为自己的本子取一个美妙的名字,诸如“心灵的绿地”,“阳光集”“花絮”„„在为积累本起名字的过程中,初步让学生体验独立创作的快乐。积累本的内容由学生自主设计,从感性上使学生认识到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很有趣的一件事。积累本的内容为了照顾学生的差异,采取课内教师指导与发挥自己的特长相结合。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根据课内所学的内容,教师建议学生在积累本中积累课内的内容,并与自己创造积累相结合,后进生按照学习课内的内容进行课内知识角栏目的积累。

对学生摘抄的好词好句,要鼓励学生运用。但学生在运用积累时可能会犯机械的罗列,简单的堆砌等这样的毛病。这时老师的鼓励与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任何的指责都会使学生失去积累运用的兴趣。对于学生机械的罗列,教师应重点指导,哪些要删除,哪些可保留,,哪些应替换。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体会到运用语言的方法和积累语言的乐趣。对学生作文中运用的好词好句,教师应及时表扬,可作范文让全班学生共同评赏,这样可以增强运用语言的乐趣。

二、阅读积累的途径

1.在阅读中积累

阅读各类书籍,是学生提高积累、丰富语言的有效途径。除布置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城内各书店阅读之外,还要一星期安排一节阅读课,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有用的书籍,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和积累。

2.在诵读中积累

诵读文质兼美的优秀诗文,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首先我要对教科书中的优秀诗文的诵读作系统指导,让学生形成习惯。并在阅读课上对学生积累的好句佳段进行诵读指导,对学生难以把握的语调和句子、难以理解的作品、难以领悟的艺术境界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不断提高诵读水平和艺术品味能力,最终形成积累。

3.在搜集中积累

搜集功能在信息社会体现得无处不在,搜集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我将利用这两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搜集:

一是接触搜集。学生把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语言媒介和载体显现的语言现象、语言信息搜集起来。这种搜集活动发生在随时随地,形式比较灵活,学生积累到的是鲜活灵动的生活语言。

二是分类搜集。学生按一定的专题从各种语言载体中搜集语言信息,如学了“热爱读书”这一专题时就让学生搜集有关读书和人生理想的格言,学习了“走近乡村生活”时可以让学生搜集描写乡村风光的句段和诗篇。这种搜集有一定的限制、目的,难度较大。但积累到的语言信息容量大、系统性强。学生通过此类活动可以实现同类语言材料的链接。

4.在交流中积累

学生的阅读和生活体验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交流能沟通个体褊狭的理解,使语言的积累达到融会贯通。交流所达到的效率永远是优于个体行为的效率,因为有交流就有兼收并蓄,学生花很短的时间(相互交流的时间远比独自探索的时间要短)积累到了不同的语言信息;有交流就有辨伪存真,在辨析和取舍中的积累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另外,交流活动带来的彼此认同和成功感受,又是语言积累以外的另一层妙处了。我主要会利用口语交际、课堂讨论、辩论会、积累成果展示来进行交流。

三、运用的途径

语言积累是为了运用,即最终形成读写技能。不会运用的积累再多,也只能算个“两脚书柜”;在运用中形成的积累更具深沉厚重。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运用:

1.词汇积累的运用

可以让学生把积累的词语选举多个词语进行情景语段写作,刚开始用两三个来写,慢慢增加词汇。可以让学生用词语描写场景,编故事,形式多样。通过这些训练使文本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2.优秀诗文的运用

学生诵读的优秀诗文也可以运用到写作中去,主要做法是让学生多做诗文改写、续写之类的练习,使学生充分理解优秀诗文的意趣和意境,并有所创新;另外可以在写作中准确引用、阐发诗文意蕴,在运用中加深对优秀诗文的品味。通过这些训练使文化沉淀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3.每日一忆 每周一记

实践证明,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学生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因此我会把“记”改为“忆”,只要求学生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

4.心里有话 一写为快

我决定在班级里开设了一个心里话信箱。学生对班级管理有意见,想给老师提建议,与同学之间有摩擦,做错了事不敢当面承认等等,一句话,就是心里有话不吐不快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畅所欲言。这样,以信箱为中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真诚交流,促进了沟通,使情感更为融洽。另一方面,激起了学生写的欲望,也锻炼了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积累语言,重在坚持,养成习惯。让学生们饱览群书,从中积聚写作材料。多读书,多背诵,多摘录,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困难了。把书中的好词好句灵活运用于写作中,一个词,一个句子,一种方法乃至一种想法,都可以,这样文章语句生动许多。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中可能会困难重重,但相信通过我们四(4)班全体师生的努力,学生作文能力会有所提高。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题研究计划

张瑞花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提高本班的作文水平呢?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探索的一些方法,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读出“兴趣”。

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以读悟写,读写结合,能促使学生写出有创意的文章。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1指导读报。发动学生订阅《蜜蜂报》《小学生新报》。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边读边勾画、旁注。②、结合讲课文指导学生阅读,加大课堂容量。依据课文特点,在教学中增加一些相关内容让学生阅读。根据情况,可设计简单练习题,可进行好词佳句的摘抄或是写几句心得体会使课堂教学更为充实。③指导学生读名著、名篇。教学时,结合讲范文,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学了《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后,推荐学生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中外著名童话集。除了书本,教会学生从电视节目中搜集资料,收看有关的儿童节目,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④建议学生每周至少一次到新知图书城或新华书店读书。此外,要注意在日常教学程序中利用晨会,课前五分钟进行读书交流,向别人讲新看到的故事,朗读最喜欢的一段话,最重要的一则新闻„„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又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

二、巧记忆,重积累。

俗话说“日积月累,方能成悟。”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多积累丰富词汇,获得写作技巧和间接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材料和写作技巧。①课堂教学采用多元记忆、立体记忆词语的方法。如听读欣赏,学生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聆听完整的配乐颂读。结合插图、录象静听默察,细细品位。这种看、听、品、读的欣赏活动,是对语文材料从形式到内容进行的多层面的立体审美经验。这种方法最适合古诗或抒情写景类文章。②演读背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课文进行表演性朗读,熟读成诵,自然会背诵。此外,课外读物中的好段好章也要适当背诵,达到“立体积累”的效果。③整理构建,系统积累。设置语文摘抄本,随时积累。要坚持每天摘抄,积累材料。a、指导学生学习时,对各种知识进行整体构建。把文章分类,每周安排不同的文章进行阅读。b、写景、状物、抒情等方面的词语按类别积累。学习一组文章后就进行梳理,比较几篇文章的异同,再收集相关的好词佳句。通过对比,形成类别文章的积累。c、学习剪报,设置一本剪报本,把在杂志上、报纸上看到的轶文趣事剪下来,进行分类粘贴。d、每隔一段时间就抽一节课开展“积累交流会”,检查学生积累的情况,同时也适当进行写作运用上的点拨。检测形式要多样,如“成语接龙”、“美文颂读欣赏会”或用积累的词语写小片段。

三、热爱生活,处处留心。

叶圣陶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虽然我们学生周围娱乐公共场所甚少,但千变万化的自然,千姿百态的植物,农村的生产生活,也可使我们的作文教学大有可为。①以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不同的事物,使学生每天都有新鲜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新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脑中及时蹦出来的灵感„„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活动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游园踏青,开展义务劳动,栽花种树等。尽可能的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充实学生的内心感受,学生写作时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言了。

四、勤练善用,落实作文教学。

①以情入景,创设良好的习作氛围。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注意与趣味性相结合,避免简单枯燥。可采用游戏式、儿歌式、故事式、绘画式等,并把这些形式渗透到平时的听、说训练中。

②设置作文小练笔,经常性进行训练。a、抓住课文中听话、说话、写话题重点训练。b、对课文或重点句段进行仿写、改写、缩写、续写的训练。c、结合课文写结尾,写心得体会发表看法等,既培养了学生听话、说话的能力,又锻炼了写作能力。

③加强作文指导,指导到位。如教学一堂写景的作文,除了赏析范文,还要让学生了解文章中常见的结构,开头结尾的方法,如何组织和运用材料,让学生有法可循。

④分层教学。每次习作设计好分层目标,既要重视统一的标准,突出教学中的一致性,又注意学生的差异,突出要求的层次性,做到“统一”和“分层”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辅导学生时“面向全体”和“面向个别”灵活运用。

⑤上好每一节作文讲评课。讲评形式要丰富多样。如针对某篇文章重点评讲,多个学生片段评讲,听专家评析等。让每个同学在作文讲评中得到实效。

⑥加强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训练。自改、同桌互改、小组交流评改等方式并存,有机融合,通过长期的训练,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题研究计划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积累、写作习惯。循序渐进的提高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我校开展了《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探索》的课题研究,在创设校园文化氛围的大教学背景下,将研究分年级进行。二年级:绘画与写话,注重口语交际训练,阅读简单的课外读物;

三、四年级:加强课外阅读,注重积累、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五年级:积累与运用,提高写作能力。结合我班实际和学生年龄以及教材特点,我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研究活动:

一、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是习作练习取得最佳成效的基本前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应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入手。

1、降低要求,诱发兴趣。

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掌握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目前,不少教师存在作文教学文学化的倾向,拔高了要求。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样。在作文教学中,要根据习作练习的要求、学生的实际,给习作有困难的学生降低要求,要求他们一是把字写好,二是把话写通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果子”。让学生通过努力,从而都能享受到习作成功的喜悦。这样降低要求,有利于学生打好作文基础,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利用榜样激发兴趣。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写示范作文,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最善于模仿,教师写“下水文”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使他们一开始就消除畏难情绪。同时教师自己写“下水文”可以用自己的习作热情去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用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进行再体会。这样,学生的习作兴趣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利用学生的范文一样能引起同学们习作的兴趣。每次作文后,选一些学生的优秀习作读给同学们听,或贴在作文展示栏上让同学们鉴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发挥评价功能,激发写作兴趣。

(1)讲评作文时要肯定成绩,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2)多采用鼓励性评语,尽量找出作文中的“闪光点”大力赞赏,让他们从中受到鼓舞。(3)在班级里自编《优秀作文选》和《进步作文》等等,让学生感受到,只要作文有了闪光之处,有了进步,就能得到奖励。

二、广积素材,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多层次、多渠道的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写作成功奠定基础。

(一)多读。多读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教师要在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课外书。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藏书。教师到图书室借来适合我们三年级阅读的读物,利用队活动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学生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借阅。

2、在家长会中做好宣传,自建我们班的图书角。

3、安排时间让同学们把自己的读物带来和同学交换阅读,达到资源共享。

4、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追踪调查,并采用多种激励,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多看。“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在作文教学中尽可能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同时提醒学生长留意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生活。多写观察日记、随感录。这样学生写作时就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三)多说。说是写的基础,每次上作文课前,都留十分钟时间,让二至三个同学说话练习,可讲故事、朗诵诗文,也可讲自己的见闻,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四)指导学生积累。

由扶到放,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积累。具体做法,设置积累本,教师从课文入手,指导学生选择课文优美的词句抄下来。一段时间后放手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这样可避免学生为了完成任务,选最简单的来摘抄。

积累本要追踪检查,按优、良、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且不定期让学生互相观摩,取长补短。

三、激活“泉源”加强写作练习。

1、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

六、一”、教师节、国庆节、春、冬游、运动会„„或者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吹泡泡、拔河、添嘴巴等,每次活动都是习作的素材,只要做好引导,学生习作便有了活泉源。活动前,老师要布置习作任务,提出习作要求,指导习作方法,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用心体验,注意活动过程的变化,活动后动笔写作。

2、依托教材,加强习作训练。

作文教学离不开范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经常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多模仿,可是在同学们大量阅读课外文章的时候,老师很难一一去指导,怎么办呢?结合课文教作文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教师从作文的角度指导学生分析文章,让学生从中领会更多的写作方法。另外,依托教材,搞好语言教学,加强片段练习,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机会,结合课外的积累,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进行语言的重组与再创,从而使语言能力得以提高。比如:利用“典型片段”模仿说写,利用“文中空白”启发说写,借助“标点符号”诱导说写等。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去探索,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方法,从激发学生协作兴趣入手,努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题研究计划

童淑花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活动。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高耗低效,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积累、写作习惯。循序渐进的提高写作能力,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压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我校决定在创设校园文化氛围的背景下,决定在在二至五年级中进行“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探索”的课题研究。结合本班实际,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兴趣。

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写作这一循环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生活、阅读、图画、游戏中轻松说、写,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从低年级培养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协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各年级的作文学习搞好衔接,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

二、阅读积累的途径。

1、设积累本。积累本的内容,采取课内教师指导和课外学生自主积累为主。教师首先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从积累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开始学习积累,并鼓励学生把它运用与口语交际与写作中,对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较为成功的好词好句,教师可推荐让全班同学共同评赏,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

2、成立图书角。我们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很多时候对学习的把握仅仅满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知识面比较狭窄,课外阅读量远远到不达课标要求。针对以上情况,鼓励学生在班内成立“活动图书角”,教师不定期的把学校图书室或学生手中的好书收集在一起,设立阅读课,指导学生读一些有价值的书,经过多次交换,达到节约成本,读到更多好书的目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到各大图书馆看书,把看到的好书记下来,向同学推荐,通过交流,提高学生鉴赏和口语交际能力。

3、例文、美文赏析园地

在每一次习作前,教师可准备一些例文,也可亲自写下水文,通过朗读、粘贴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在习作结束后,选择一些成功的作品进行点评、誉抄、粘贴、对比欣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多的启迪,吸收更多的精髓。

4、举办朗诵会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为了使学生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诗歌、文章,在班级内定期召开“朗诵会”,让孩子们诵读美文,扩大阅读面提升审美情趣。

5、强化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仅仅局限于课本、积累本,语言积累是不够的。强化积累,背诵是关键。针对儿童记忆力强的特点,为了夯实语文积累大厦,让学生每天背名言警句,背校本课程的优秀诗文,背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背成语等等。

通过以上措施,让学生把积累当成一种乐趣。“我阅读,我体验,我积累,我成长”,这是孩子们的心声。总之,我和孩子们共同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共同分享着语文学习的快乐,我和学生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着。我深深相信,我们脚下这条路会越走越宽广„„

第三篇: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衡阳珠晖区茶山坳复兴小学张勤

语文新课程理念把写作看做是学生记叙生活、表达情感、发表见解的重要手段。但语文教师每次布置作文,学生很少有喜形于色的;而谈到作文教学,教师则经常忧心忡忡。我们的学生平时写作文的时候,总是感到无话可说,感到无材料可用,不知从何处下笔。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时候,不但要教会学生写法,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为写作丰富材料。读书就象蚕吃桑叶,写作就像蚕吐丝,让蚕不断的吃桑叶,自然它就会吐丝,不给它吃桑叶,它就不能吐出丝!所以丰富学生写作材料,要多读书,同时还要多积累多思考,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不会感到空洞无物,无所适从。

1、培养兴趣,勤于练笔

鲁迅曾给初学写作的人写过一封信,他说:“无论爱什么,──饭、异性、国、民族、人生等,──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想做好、做成一件事,一定要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的热爱之情才行。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热爱之情呢?

(1) 浅化入门,培养自信心。

什么是作文,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及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这些都是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理解、体会、造就的。如果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技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有压力,觉得自己根本写不出那样的作文而厌恶作文,丧失对作文的兴趣。浅化入门的方法很多,比如,有一位老师在给孩子们上第一堂作文课时,运用了“故事引入法”。他把学生带到图书室,随手拿一本故事书,挑选了一则简短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孩子们自然听得津津有味。然后老师再让几位同学讲故事,接着让每一位同学讲一个简短的小故事给小伙伴们听。在此基础上,老师给每一个人发了一张纸,要他们把故事写下来,能写几句写几句,不会写的可用拼音替代。学生写完之后,老师领着大家把各自写的“故事”细心地折叠起来。这时候,老师说:“好极了,我祝贺你们。你们不简单,都会写书啦!等会儿放学,把你们自己写的书带回家去,请爸爸妈妈读。爸爸妈妈一定会夸你们的。”孩子们一个个都很兴奋。第一堂作文课就这样轻松愉快地度过了。学生

对于写作文没有一点畏惧、畏难的心态,这真是一个极好的作文的开端。再如,低年级孩子写作文写什么呢?怎样写呢?老师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写你想写的话;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你的快乐、你的忧愁;一盆花、一棵草、一只小蚂蚁;和同学做的小游戏;考试得到100分;你犯的错误„„都可以写。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多就少改,注重鼓励和情感交流,让学生想写、乐写,对自己的作文充满兴趣和信心。

(2) 注重交流,激发好胜心。

实践证明,经常选读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比学习名家名篇,更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中的优秀范文更贴近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贴近他们的生活,学生更易从中领悟和感受作文的方法和语言的艺术。并且,听到同学的优秀范文,大多学生都会产生羡慕之情,会想到自己如再努力些,一定也能写出比这更好的作文,继而跃跃欲试,这是一种极好的作文准备的心理。当然,老师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位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而不要总是读几冒尖学生的作文。

(3) 积累词句,培养恒心。

学写作文,不能有急于求成、立竿见影的想法,要让学生明白写好作文是一个循序渐进、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过程。鼓励学生不要因一次作文失败而气馁,也不要因有些进步而骄傲。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每日摘抄十个好词、五句好句,读背这些词句,并坚持写日记。我坚信只有勤于笔耕,不断练习,手熟才能生巧。久而久之,才能文思如泉,笔走如神。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是写作文章的建筑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到哪里去积累呢?我们要告诉学生要善于积累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要积累。语文课本后又是有一些有趣味的小知识、小资料等,这些东西都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这些语言材料的积累可供学生在记叙文中展开纵横驰骋的联想;可供学生作为议论文的依据,已足以应付一般性的作文需要了。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积累。要赋予语言生活气息,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自己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语言材料积累的多了,犹如整装

待发的士兵,写作时才能文思敏捷,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老舍曾说:“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初学写作,同样要把生活作为写作的材料。但有生活,并不等于会写出好文章。得学会观察。观察也很有讲究,它有粗细之分,粗略观察可写出轮廓;细致观察,能写得充实具体。观察可有很多角度,从不同角度看结果也不一样。观察还要和想象结合起来,写出形象才会栩栩如生。很多事物,学生都是耳闻目睹的。但是耳闻有没有“闻”进去?目“睹”有没有“睹”进去?看到听到的东西一定要在头脑中思考,抓住特征,在脑中刻下痕迹,这样才行。具体如何训练呢?

(1)低年级以看图说话、写话为主要作文训练手段。我要求学生在大致看懂图意后,必须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动作,用具体的动词准确表达。想象图中的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力求看图说话、写话做到语句通顺、表达具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变换角度进行训练,类似数学中的一题多解。如有一幅图画的是雨中,一位大哥哥背着一位小妹妹,小妹妹手中举着一把伞。我先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大哥哥,来叙述这个故事。再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这位小妹妹来述说这个故事,训练学生多角度地观察、表达。

我们要把生活和作文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学会阅读生活、阅读社会,读无字书,多作情景作文、生活作文,坚持写日记。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成长的必需。

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仅仅限于作文课上的冥思苦想,那只能是无源之水。我们除了要在课外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作文素材库,有效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外,还要指导学生带着思考去深入生活,并能通过生活的表面现象,看到它深刻的本质。写作必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有源头活水。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另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街头巷尾,商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这些材料我们的学生都经历过,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了解生活的意义,为我们的写作打好基础。

3、多读书

阅读是一种积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凡写作好的同学,书总是读得多。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开阔学生的思路。学生在写作中就能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自己语言和情感的表达。

首先,教师不应再将目光、精力全放在教材所给的文章上,要从课上、课下抽出一定量的时间让学生阅读。采用多种读书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和阅览室去读书,也可以把图书馆的书借给学生去读,也可以鼓励学生订阅图书杂志和报纸,让学生从课外的书本上搜集一些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学生都很感兴趣,搜集得很认真。然后,同学们互相交流搜集来的材料,达到了互为补充,共同积累的目的。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故事比赛,读书汇报会,读书心得展……让学生读有所用。读书讲故事,不但可以积累材料,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讲书上的故事,也可以将读书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读书的感受,背诵优美的语言等。这样学生对看过的故事、优美的语言牢记在心,在以后的写作中,学生对这些材料就能够自觉地运用。

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突显他们的特色,张扬他们的个性。总之,我们要大力提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写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文章来。

第四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我认为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着手。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略抒己见,意在抛砖引玉。

一、 激发写作兴趣

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普遍学生感到写作困难,谈“文”色变,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老师不及时医好这块心病,那么写作教学将事半功倍。学生厌恶写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比如写《一次活动》,写作之前,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参观工厂、游览名胜古迹、举行跳绳和拔河比赛等。写作时,先在班上进行口头训练,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讲出来,让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作文,写作兴趣随之而来。

二、培养多读多写

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多读多写,否则将前功尽弃。要达到多读的目的,除了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外,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从中吸取写作“营养”。为了让学生能读到更多的课外读物,我的做法是:首先,鼓励学生办好借书证,定期到学校的图书室借书;其次,每个学期都精心设计好“班级图书角”,为学生订《小学生作文选刊》《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创新作文》等,并号召学生踊跃捐书。除此之外,还与其他班级友好合作,定期交换课外读物。平时用一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

读是积累,写是提高,只有读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要达到多写的目的,首先培养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具体做法是:优等生可以写出读过的文章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感受等;中等生可以抄录文章中的精彩片断、优美词句等;后进生则不同,他们只要能抄录几个好词佳句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其次培养学生写好日记。写日记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作文时就不必为无“米”下“锅”而发愁。日记的内容千变化,长短不限,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可以写。写日记要防止千篇一律,记“流水帐”,应该突出新颖。我鼓励学生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日记,不定期检查,对于做得较好的学生给予夸奖,树立榜样,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则耐心指导鼓励。

三、 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 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每次进行作文练习,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具体步骤是:一是指导审题,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白写什么,怎么写。二是指导立意,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明白为什么写,是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感情,还是赞美一种精神等。三是指导选材,让学生明白选择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为中心服务。此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拿出来,从中选择好材料,为写作服务。审题、立意、选材是作文指导的方向,除此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谴词造句,用上各种写作手法、技巧,谋篇布局等。教师指导方法得当,学生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讲评,我不是采取传统式的教师承包批改、讲评的做法,而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作文的批改、讲评。学生自己批改、讲评作文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师生共议共改、小组合作评改、同桌互评互改、个人自改自评等。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作文中的缺点,学习他人作文中的优点,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改好作文后,再抄进作文本。作文交上来后,我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尽可能用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把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如别致的题目,好的开头和结尾,一个精彩的词句等,都给予肯定赞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写作的信心。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固定的修改符号给学生标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批改过程中,认真推荐出本班的“代表作”。批改结束,及时讲评。讲评分为简评和详评两种。简评部分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委婉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方案,防止今后重蹈覆辙。详评班里的“代表作”,我引导学生讨论,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修改?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达到取长补短、以优带差、共同提高的目的。

以上是我在写作教学实践中管窥之见。语文教学成在作文,败在作文。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待我们语文教师去共辟蹊径。

如何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深受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如何提高作文课堂的有效性?其关键在构建有效素材积累体系,优化多样性作文练习以及评改习作多元化。只有不断创造新的更加适用的理论和实用技能,才能在作文教学的天空中一翅冲天。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有效性 研究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考试中占有40%的大比例分数,可以说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深受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近几年,作文改革已是星之火可以燎原,新课程的理念漫漫被广大语文老师所接受,然而传统作文训练模式“指导—作文—批改—评讲”四部曲在作文教学中“涛声依旧”。学生作文水平未见其进,多数学生“谈文色变”。有些老师“苦心经营”,却收效甚微。确实,要真正提高学生作文的层次,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课改作文教学中,笔者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探索。

一、构建有效素材积累体系,提高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架起写作与感受生活的桥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它包括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思想修养、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当前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由于没有素材就无法写出质量上乘的文章,也无法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教会学生会“找米下锅”确是当务之急。其实,只要勤动手,“材”源到处有。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是作文素材的来源。关键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意识,并教给他们搜集和整理素材的方法。

(一)多观察,在观察中积累素材。

“处处留心皆学问”,丰富多彩的自然、社会环境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观察是同学们认识周围事物的主要途径,也是积累作文素材最常用的方法。一个人80%的认识来自于视觉,因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环节。平时应该经常有意识地布置学生抓住机遇,随时留意身边的变化、事态的发展,耳闻目睹,亲身体验,感受大自然。“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声鸟啼也许就是春天的序曲,一片落叶也许就是秋天的骊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花草树木各有情态,要从自然的表象中挖掘出人生的、社会的意义:从四季的轮回中想到人的一生:春的浪漫,夏的激情,秋的成熟,冬的冷峻。从秋风落叶领悟“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从观大海,体会“有容乃大”的人生真谛。

(二)多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学语文课文中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对学生的写作都有帮助。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背文章中的妙语佳句,精彩片段都要做好摘抄,并且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课后,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来获取更多的素材。一本书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读书就是与作者面对面的对话,因此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展他们的视野,能使他们在更大范围内积累习作素材。只有“胸藏万汇凭吞吐”,才能“笔力千钧任歙张”。

(三)多参与,在活动中积累素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出什么文字。”现在的中学语文中都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根据活动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自由作文提供绝妙的素材。在活动中老师要做好引导,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尽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仅停留在“玩”上,要做一个有心人,用心记下活动的每一个过程,随着活动的增多,还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兴趣,这样不仅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而且为作文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素材,可谓一举三得。

(四)多练笔,在习作中积累素材。

勤学勤练是作文成功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勤于练笔,将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事记录下来,将促使自己更加有意识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勤于动笔,可以有效地积累生活素材,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选取素材。可以写人、记事、摹景、状物、抒情;可以写观后感或读后感;可以写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想;也可以对生活现象加以点评,发表个人见解;可以写观察日记,包括景物、人物、社会现象等;可以写心得体会,观后感或读后感。鼓励学生想他人未想之事,说他人未说之语,写他人未写之文。使学生真正能够做到畅所欲言,在练笔中积累素材。

二、构建开放的写作课堂,优化多样性作文练习,提高作文教学实效。

传统、陈旧的作文题和单一的训练方法使学生感到厌倦,缺乏写作的动力和表达的热情。这样势必影响作文教学,久而久之就束缚了学生作文时的思维,给人雷同感,没有生气。为此,我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力求形式多样。“多样性”即:训练内容的多样、训练时机的多样、训练途径的多样。

(一)优化多样性习作训练,激发写作兴趣。

①每日一写。每日至少写300字的日记。每旬一抄。每半月抄1000字的精彩文段。②每课一讲。每节课课前三分钟演讲。每日一读。每天读500字左右的美文,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③每周一练。每周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④写周记。按专题要求写周记,一周一篇,可以成文,也可以只写片段。⑤创设情景作文训练。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⑥缩写。它能训练学生精简文字的能力,这种方式较适合小说这种体裁,如《社戏》等课文。⑦补写。这种方式较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令其能专工于人物、景物细部的描写、刻划,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补出塑雪罗汉的具体情境,在《春》中补出一幅“春耕图”等。⑧改写。这也是促进学生拓展思维的方式。把《木兰诗》改写为一个课本剧。⑨仿写。模仿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的语言是在不断的模仿中成长起来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仿写《相约周末》。

(二)授之以渔,练其技巧。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写作也是如此。作为学生要多研究学习一些写作基本知识,懂得信息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减少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①命题——眉目传神,文题靓丽。当前作文,多以话题内容自命题作文为主。文题是文章的眉目,“文好题一半”,一个好的题目,可以概括全文的内容,可以体现全文的思路,可以蕴涵全文的主旨,可以表明全文的特色,能给人清新脱俗,耳目一新的感觉,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起仔细阅读的兴趣,能使文章起到眉目传神的妙用。考场作文的文题,首先必须准确,要扣准话题,不能偏题离题;其次要醒目,要紧扣文章内容,让人一看一目了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其次要简洁,要短小简单,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如《“英雄”偏到“无用武之地》、《“钦差大臣”请下岗》、《“李鬼”打假》等。②立意——化大为小,独辟蹊径。古人说:“文以意为主。”“文无意则不立。”王夫之也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千古文章意为高。”这些都表明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只有立意独辟蹊径,才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上乘作品。③构思——绵针绣被,出奇制胜。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④开头——凤头引蝶,夺人魂魄。“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头在文章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能提炼中心,完整结构,吸引读者。它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令阅卷者倦处生神。因此,作文时多花费点时间、多动点脑筋,写个好的开头,是十分必要的。⑤结尾——豹尾留影,美丽动人。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一个亮丽的结尾,不仅仅是收束全文,而且能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或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效果,给人以豁然开朗、心中一亮的审美快感,令人回味无穷。

三、倡导评改习作多元化,提高作文评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鲁迅先生认为:文章该怎么做,他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课标》强调“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恰当的作文讲评,好似一盏明灯,可以为学生指点迷津,使学生茅塞顿开;又犹如一把钥匙,为学生开启遨游作文浩翰大海之门。

(一)教师评改方式要灵活多变。作为学生习作的指导者,教师评改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老师的评改,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可以本其经验而创造他途。” 教师评改应采用多元、互动的方法,①教师讲与学生谈相结合,讲评作文时,共同存在的问题由教师讲,其它方面以学生谈为主。学生可以谈印象,评优劣,尤其注重让学生谈自己的构思过程和创作体会。学生们的切身创作体会远胜于教师说教。在学生的漫谈和讨论中,不仅对下次的写作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也端正了同学们的写作态度,激起了他们竞争的欲望。②书面批改与当面批改相结合,对程度差的,宜以书面批改为主,在指出主要缺的同时也给予一定的肯定,以调动其积极性,不致自暴自弃。对程度高的,宜以当面批改、直接指点为主,谈后让学生自己修改或重写。还有教师批改和学生集体批改相结合,作文本收上来之后,教师可先浏览全部作文,结合本次作文训练目标,找出各种类型的样文若干份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自改,然后在全班组织讨论,在讨论中大家再取长补短,③老师小结出此次作文同学们的一般思路和写法,找出明显的优点和缺点,指出修改的具体方法,课后让学生进一步修改。

(二)学生自改互改要形成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学生自评自改习作很关键。对于学生自评自改,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评自改的意义,教给他们评改习作的方法,使学生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可以让学生通过诵读法、推敲法等方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并做出评价,写上评语!

步骤和方法是:①同桌互改互评。②4人小组讨论后由4人小组组长执笔评改。③两队同桌前后互改互评,两人一起执笔评改。④全班前后桌大循环式评改,由两人一起执笔评改。⑤7-8人的小组再讨论修改初稿后,正稿由批改组长(各组中的最优秀的班干部担任)一人执笔评改。其任务是:用修改符号指出文中的各种毛病;有鼓励性为主的总结性的评语,提倡有眉批;打上你自己给的等级;签上批改人的名字。

(三)家长评改习作要讲究方法。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们,可以说对于孩子的一切都了如指掌。父母和孩子在情感上更容易沟通交流,如果方法得当,相信孩子很愿意把自己刚刚完成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这时,父母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孩子的习作进行点评,真正成为孩子习作起步的“领路人”。可以说,面对家庭教育的日趋笃厚,相信这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有力补充!

新课程标准给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要求,新的变化、新的亮点、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困惑、新的契机、新的思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九万里风鹏正举”,愿我们携起手来,不断创造新的更加适用的理论和实用技能,在作文教学的天空中一翅冲天,“声闻于野”!(

第五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 激发写作兴趣

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普遍学生感到写作困难,谈“文”色变,产生厌学情绪。如果老师不及时医好这块心病,那么写作教学将事半功倍。学生厌恶写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从他们感兴趣的事做起。比如写》,写作之前,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如:参观工厂、游览名胜古迹、举行跳绳和拔河比赛等。写作时,先在班上进行口头训练,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把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讲出来,让他们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消除对写作的神秘感和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书面训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作文,写作兴趣随之而来。

二、培养多读多写

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多读多写,否则将前功尽弃。要达到多读的目的,除了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外,还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从中吸取写作“营养”。为了让学生能读到更多的课外读物,我的做法是:首先,鼓励学生办好借书证,定期到学校的图书室借书;其次,每个学期都精心设计好“班级图书角”,为学生订等,并号召学生踊跃捐书。除此之外,还与其他班级友好合作,定期交换课外读物。平时用一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读是积累,写是提高,只有,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要达到多写的目的,首先培养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具体做法是:优等生可以写出读过的文章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感受等;中等生可以抄录文章中的精彩片断、优美词句等;后进生则不同,他们只要能抄录几个好词佳句就应该给予肯定表扬。其次培养学生写好日记。写日记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作文时就不必为无“米”下“锅”而发愁。日记的内容千变化,长短不限,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可以写。写日记要防止千篇一律,记“流水帐”,应该突出新颖。我鼓励学生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日记,不定期检查,对于做得较好的学生给予夸奖,树立榜样,做得不够好的学生则耐心指导鼓励。

三、 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决定性的作用。每次进行作文练习,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具体步骤是:一是指导审题,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白写什么,怎么写。二是指导立意,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中心,明白为什么写,是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感情,还是赞美一种精神等。三是指导选材,让学生明白选择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为中心服务。此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拿出来,从中选择好材料,为写作服务。审题、立意、选材是作文指导的方向,除此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谴词造句,用上各种写作手法、技巧,谋篇布局等。教师指导方法得当,学生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讲评,我不是采取传统式的教师承包批改、讲评的做法,而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作文的批改、讲评。学生自己批改、讲评作文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师生共议共改、小组合作评改、同桌互评互改、个人自改自评等。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作文中的缺点,学习他人作文中的优点,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改好作文后,再抄进作文本。作文交上来后,我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我尽可能用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把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如别致的题目,好的开头和结尾,一个精彩的词句等,都给予肯定赞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对写作的信心。对于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错别字、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固定的修改符号给学生标出来,让学生自己修改,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批改过程中,认真推荐出本班的“代表作”。批改结束,及时讲评。讲评分为简评和详评两种。简评部分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委婉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修改方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托福听力易错短语汇总下一篇: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