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月意象探析——对人生、生命的思考和喟叹

2022-09-13

从“天人之际”的角度看, 月亮与人距离最近, 关系最密切。亘古如斯的明月启发了人们的遐思与幻想, 更引发了诗人对宇宙与人生的思考, 同时也引发了对瞬间与永恒、生命与死亡等各种对立哲学观念的深沉思索。日升月落, 月升日落, 人类及自然界其它动植物的生命每到一定期限就要完结。人类就从这种自然的更迭变化中悟出生命的哲理, 从而产生共通的悲剧意识。宋词中常用月意象来传达这种对人生、生命的思考和喟叹。

西方现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老实说, 人是什么?试将地球置于无限的太空中, 相形之下, 它只不过是空中的一颗小沙, 在它与另一小沙之间存在着一英里以上的空无, 而这粒小沙上, 住着一群爬行者、惑乱的所谓灵动性动物,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生了知识, 在这万万年的时间之中, 人的生命的时间的延伸又算什么?只不过是秒针的一次小小的移动, 在其它无尽的存在物中, 我们实在没有理由拈出我们称之为“人类”此一存在物而视作异乎寻常[1]。

海德格尔从整个人类的角度反思生命的渺小, 而中国古人则以其特殊的敏感早早开始了对生死、久暂问题的思考。“人生不满百, 常怀千年忧。” (汉乐府《西门行》) , “人生非金石, 岂能长寿考” (《古诗十九首》) , 人的生命在茫茫宇宙面前不过是白驹过隙, 一瞬而已, 人们不仅本能地感受到, 而且理智地认识到了生命的有限与脆弱, 那亘古的明月自然会引发诗人对宇宙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一番思考。

对同一母题的阐发, 会不可避免地打上各自时代的烙印。梁启超在他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自唐天宝间两京陷落, 过去的物质文明已交末运, 跟着晚唐藩镇和五代一百多年的纷乱, 人心越发厌倦。所以入到宋朝, 便喜欢回到内生活的追求。[2]”内生活的追求即追求闺房家庭生活, 追求个人的内心世界。文人对于人生和生命现象开始了认真、理性的思考。晚唐以至宋代, 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 使人们痛彻地意识到命运的难以把握, 进而产生“人生如寄”的空寞之感。这种感叹在宋人的中秋词中表现最为深刻。

因为月亮从太阳落下的地方升起, 在夜间出现, 所以成了寒气等可经验的具体形象的代表。这样, 才有中秋之夜的“迎寒”礼俗。中秋节似乎昭示着这一轮满月过后, 凋零萧杀之秋便接踵而至。同时, 月亮的阴晴交替、盈亏有序的也会引发对世态人生的思索。于是, 中秋的庆典便不免带有最后的狂欢的意味。这种意味很是符合宋人的心境, 故而纷纷在中秋之月上大做文章。

苏轼有两首有名的中秋词, 一首是让中秋词“余词尽废”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 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 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 人生体验与认识。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 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 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真可谓“奇逸之笔”。“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流露出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 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 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 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 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结束句发出“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夜共赏一轮明月, 月亮就是天涯相隔的人们最好的传情“信使”。全词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和对人生离合的深切体味。

另一首是《念奴娇·中秋》:凭高眺远, 见长空万里, 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 乘鸾来去, 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 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 举杯邀月, 对影成三客。其舞徘徊风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 翻然归去, 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 一声吹断横笛。

两词意境类似——“琼楼玉宇”的美景之下, 均是一派“我醉拍手狂歌”的热闹。然而每每到此, 却又分明可品到一丝纠结期间的愁绪, 不得化开。笔者认为词人对人生盛境不长在的领悟才是他永恒的悲哀。通过对中秋月的咏叹, 他把一种无法解脱的伤感出递给了后人。

清代厉鹗所辑《宋诗纪事》中有一段话可与之相印证:“ (东坡) 先生王夫人曰‘春月色胜秋月色, 秋月色令人凄惨, 春月色令人和悦……’先生大喜曰:‘……此真诗家语耳。’”苏轼认同其夫人, 给秋月色定下“凄惨”的基调。“秋月”固然“凄惨”, 然“春月”便果真“和悦”?不然。原来月的“阴晴圆缺”正如人的“悲欢离合”一样, 是不分春秋的。敏感多愁的词人总能从大自然中找到合理抒发悲情的触发点。

月亮高远清虚, 有光但含蓄内蕴, 光线刺激性小, 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 总是呈现出“桃江含宿雨, 柳绿带朝烟”的微茫典雅和恬静。这同中国民族性格类型及对人格美的追求, 构成了隐秘的和谐。公孙乘《月赋》就称月光为“君子之光”;南朝周祗《月赋》则这样称赞月亮的美:“气融洁而照远, 质明润而贞虚, 弱不废照, 清不激污”赋予明月以高远、纯洁、明润、清虚、柔和、清幽、冰清玉洁之美, 使无生命的无感知的冰冷天体具有了人的高尚品性, 同时月光宁静清逸、淡远空灵, 在月光下我们感受到的是温柔, 它抚平人们心中的创伤;感受到的是洁净, 它洗涤我们心中的尘埃;感受到宁静, 它平息我们内心的躁动。

胡仔《苕溪渔隐从话》赞叹:“中秋词, 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此话也不尽然, 至少有一首词是废不得的。即辛弃疾仿屈原《天问》体的中秋词《木兰花慢》:

可怜今夕月, 向何处, 去悠悠?是别有人间, 那边才见, 光影东头?是天外, 空汗漫, 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 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 纵横触破, 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 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 云何渐渐如钩?

它完全打破历来咏月成规, 独辟蹊径, 是一首想象奇特、构思新颖, 既有浪漫色彩, 又有科学断想的咏月词, 创造了月亮浪漫狂放的意象。全词通篇设问, 打破了上下片的界限, 把有关月光的神话传说和比喻交织在一起, 一口气对月发出一连串的疑问, 表现出作者大胆创新, 不拘一格的气魄, 并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词, 挥洒自如地表达思想感情, 使作品具有不可羁勒的磅礴气势。其意义较对月伤怀的作品更深远, 其境界较单纯写景的咏月词更胜一筹。

宋徽宗赵佶有《醉落魄·无言哽咽?》一词:

无言哽噎, 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 休要暂时缺。今年华市灯罗列, 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 羞见旧时月。

月之圆缺是自然现象, 从来“此事古难全”, 声声祈求因而显得格外无助。在永恒的自然面前, 只见肝肠寸断的词人, 不见君临一国的帝王。

至于饱经离乱的南宋词人, 尤其易于由月圆月缺中兴发感慨, 更是借恒久的月亮意象, 来抒写人生无常、顾影难堪的悲苦之情。先看姜夔的《扬州慢》: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渐黄昏, 清角吹寒, 都在空城。杜郎俊赏, 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词人为“感慨今苦”, 精心选择了两类描绘扬州的意象:一类是属于“昔”的历史意象, 一类是属于“今”的现实意象。“春风十里”“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桥边红药”等历史意象, 是用来表现追念往日扬州风貌和词人感受的;“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重到须惊”、“难赋深情”、“波心荡冷月无声”等现实意象, 是用来表现词人今日游览扬州的见闻和感受的。作者采取了将同一空间 (扬州) 、不同时间 (今与昔) 的意象叠加的方式, 使历史的与现实的扬州两幅画面重叠映现, 写足了扬州这座“空城”的冷落萧条, 写足了词人心中的无限伤感。而扬州变迁中, 不变的是永恒的月亮。在这首词中, 月亮是一个永恒的时间意象, 又是一个永恒的空间意象。诗人用月亮来观照历史的变迁, 抒发对朝代兴亡的哀伤, 抒发对宇宙永恒的感叹!

这种观感在辛弃疾那里得到应和: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 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中秋夜感叹岁月蹉跎之中, 又揉入家仇国恨, 其情更为激烈。他的另一首《水调歌头》也表达了同一种情感:

我志在寥阔, 畴昔梦登天。摩娑素月, 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 云遇青山、赤壁, 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 我亦虱其间。少歌曰:神甚放, 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 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 推枕惘然独念, 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 秋水隔婵娟。

再如王沂孙的《眉妩·新月》:“渐新痕悬柳, 淡彩穿花, 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 深深拜, 相逢谁在香径……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 难补金镜。”便已不只是写亲人间的离合, 而是借月的盈亏写天下分合之事, 记录了作者“一片热肠, 无穷哀感”。 (清代陈延焯《白雨斋词话》) 王沂孙看来比赵佶更理智, “盈亏”是千古不变的规律, 无论如何, “金镜”总是“难补”的。人在永恒面前, 在强大的历史规律面前的无奈, 是昭然若揭了。这种清醒的沉痛, 实在无与伦比。

综上所述, 宋代词人给月意象赋予了深刻的悲剧色彩, 写出了对生命的哲学命意的独立思考, 把对岁月的流逝, 世事无常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极其细腻地歌吟出来, 构成宋词特有的纤丽、哀叹之美。

摘要:月亮引发了诗人对宇宙与人生的思考, 对瞬间与永恒、生命与死亡等对立哲学观念的思索。宋代词人常用月意象来传达对人生、生命的思考和喟叹, 给月意象赋予了深刻的悲剧色彩, 写出了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把对岁月的流逝, 世事无常的无可奈何的心情细腻地歌吟出来。

关键词:宋词,月意象,哲学思考,悲剧意识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论.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叶威廉比较文学论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159.

[2]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3: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从“被动”到“主动”:大数据思维对西藏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启示下一篇: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心绞痛

热门文章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