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监测体系研究论文

2022-04-2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济监测体系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在对安徽省开展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体系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预期成果,并以此解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为建立健全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经济监测体系研究论文 篇1:

科学发展观呼唤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摘要:筆者从分析以往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入手,指出了传统县域经济评价体系容易形成五个方面的问题,致使县域经济发展走向误区,所以,探讨如何建立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思想及理念的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建立一个全新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指挥棒”,从而促进县域经济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单元,既是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结合点,又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实现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调控的重要环节。在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在2011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又指出,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 所以,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以便找出不同县域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其中的差距与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更快更好地提升不同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县域经济评价体系带来的问题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对县域经济评价考核的重要指标,是以GDP及人均GDP、财政收入及人均财政收入、总产值和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的。在这种以GDP为核心的指挥棒的主导下,各地方党委、政府在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由此则容易形成以下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政府履职单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过多地强调经济总量增长,必然导致其他职能的弱化,形成全体干部去招商的格局,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

二是资源消耗升级化。为了招商引资,县级党委、政府以廉价出售、出租、转让土地、矿藏、森林等资源为手段,加快发展资源型经济,加之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因而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县域经济指标伴随资源的高消耗而增长。

三是环境破坏严重化。县域拥有河流、矿藏、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比较好,由于过度开采资源而又缺少有效的补给措施,加之工业项目造成的废物排放,使县域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

四是县域矛盾扩大化。在县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争项目、争进度、争形象,往往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采取强制性措施,忽视了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的合法权益,致使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被侵害,导致民众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矛盾突出,影响县域的稳定与和谐。

五是社会发展边缘化。以完成经济指标为最高追求和单边追求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使得当地、文化、卫生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事业被党委政府边缘化、冷淡化,在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缺乏政策及财力的支持下,最终导致县域社会发展严重滞后。

二、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所应体现的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县域发展的基本理念进行调整,确立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确立,应体现在五个方面的要求上:

第一,要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比照,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乡镇发展统筹起来,既要看城区,也要看乡镇,既要关注经济发展速度,更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及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及社会基础。

第二,要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基本要求,县域虽小,内容体系却非常完备,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孤立地搞经济项目建设,应该促进经济项目和社会项目的协调发展。即使在经济领域中,也应使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商业项目等结合起来,注重项目建设间的互动效应,使项目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评估应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对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形成,要对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科学评估,防止过度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

第四,要体现民生发展的要求。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县域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城乡困难群体脱贫和社会救济问题,这就要求县域财政的支持重点能够由“保运转”向“保民生”转变。

第五,要体现主体功能区发展的要求。在2011年全国两会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中,县域经济发展应与国家的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相一致。在主体功能区分工体系中,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的主要职能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强财政创收能力,那么对这类县域经济的评价就要强化其对经济绩效考核;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主要职能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这类县域经济发展的评价就要弱化其对经济绩效考核。评价纳入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为衡量县域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标准,从而使县域的衡量更加多元化和科学化。

三、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设计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实际上是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综合分析,鉴于其复杂性,其指标体系应该由彼此依存、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群来说明。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诸方面的真实情况。根据上述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求,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是经济指标。经济发展是地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反映经济发展的常用指标有GDP、人均GDP等,但是作为经济社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我们需全面考量,要从发展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市场化程度四个方面来选取指标。具体来说,反映经济发展数量的指标可选择GDP、人均GDP;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可选择每百元固定资产产值;反映经济发展结构的指标可选择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比重;反映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指标可选择非国有经济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

其次是社会发展指标。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除了经济增长之外,还取决于社会结构、人口素质、财富分配方式、政治文明和道德观等因素。具体来说,构建社会发展指标可以从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和社会秩序四个方面来考虑。针对这四个考评因素的不同特点,可选取基尼系数等15个指标来衡量,具体见下表。

最后是生态环境指标。随着各国政府日渐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绿色GDP 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熟悉,2009年11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决定了我国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这一目标已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和考核办法。 所以, 我们有必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考核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让低碳经济中的绿色GDP 概念深入人心。

总之,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否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继续推动,一个决定性因素在于反映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的县域经济的评价体系的转型能否真正实现。只有把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思想,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和“尊重自然”的发展理念的评价指标贯穿到实际的评价体系中去,才能引导地方官员的行为朝着经济科学发展的方向前进,才能让这个“指挥棒”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慧,张玉香.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EB/OL].http://jingji.cntv.cn/special/xyjjlt/20101219/102850.shtml, 2010—12—19.

[2]刘琳,孙莹.博弈“主体功能区”[N].财经国家周刊,2011

[3]曾智.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0,(5).

[责任编辑:周来顺]

作者:蓝志

经济监测体系研究论文 篇2:

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摘要 在对安徽省开展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体系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预期成果,并以此解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为建立健全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碳汇储量;措施

Key words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Measurement and monitor;Carbon sequestration reserves;Measure

“温室气体”已经是当今世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冰川融化、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干旱等问题都由此产生,各个国家采用各种手段尽量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而森林绿化就是温室气体的最大敌手[1]。林业碳汇是指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森林经营、植被恢复、减少毁林等活动,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2]。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正是为应对这一现实问题而兴起的,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是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国家林业局气候办指导下,体系建设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取得了诸多阶段性成果。笔者论述了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总体思路及目标、体系建成的预期效果,分析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1 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1.1 国际背景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就开始关注世界气候变化。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气候系统变暖的事实更确凿,观测研究表明,2003—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8 ℃,最近的3个10年比自1850年以来的所有10年都暖[3]。《201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过去25年内,森林生物质的碳储量减少了近174亿t,相当于每年减少6.97亿t或25亿t二氧化碳(CO2),其中东亚、欧洲、北美、美国、西亚和中亚碳储量增量最多,而我国是2010—2015年世界上森林面积增长最多的国家。

1.2 国内背景

林业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在多轮林业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国家制定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中,凸显了我国林业在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重点领域的双重作用。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了新时期林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发挥国有林区林场在绿化国土中的带动作用。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加强草原保护。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

1.3 省内背景

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10年安徽省下发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通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重点行业指导、认真组织申报、强化项目管理等措施,在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开发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积极为减缓排放做出贡献。2012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林业建设在全省生态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2012年出台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生态强省建设的意见》中确立的工程总体发展目标为:到2016年,全省新增森林面积66.67万 hm2,森林覆盖率达到33%。

1.4 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形势的需要。我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缔约国,根据《公约》的规定,每一个缔约方都有义务提交本国的国家信息通报和温室气体清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参照《199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修订本》,需要编制定期报告国家信息通报和温室气体清单。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满足REDD+(支持发展中国家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碳排放,以及通过森林保护、可持续经营和增加森林碳储量)国家计量监测体系,支撑我国参与气候履约的需求,而建立省级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为支撑的全国体系是当前和今后应对气候履约的必然要求。

林業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与减缓对策的需要。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将植树造林、增加碳汇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之一,明确提出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林业“双增”目标是2020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3个重要承诺目标之一。2011年国务院提出加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出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建立健全包括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等领域,适应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统计体系,目的是满足国家和地方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以及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考核方面工作需要。

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是林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本身就是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过程。林业各项工作都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贡献,但如何把林业各项生产与管理活动所取得的增汇减排量、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进行科学测算和评估,需要有系统全面的科学数据提供支撑。在林业现有监测和科研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类监测、调查和研究成果,建成内容全面、数据详细、模型准确、参数合理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省级体系,有助于全面系统掌握全省林业碳汇现状、变化、分布、结构和潜力,充分展现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作用,彰显林业地位,为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 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思路和目标

2.1 总体思路

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相关指南为依据,参照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及森林(LULUCF)良好做法指南和REDD+有关测算技术要求,在遵循《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总体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安徽省省情和林情,充分利用安徽省林业资源监测调查技术与成果,以森林、湿地、木质林产品的碳库变化为计量监测核心内容,分别建立技术体系、数据体系、模型体系和评估体系,逐步推进森林、湿地、木质林产品碳库以及REDD+方面的增汇与减排测算、报告与不确定分析,满足服务省内与国内外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大局要求。

2.2 建设目标

2.2.1 总体目标。

建立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数据信息综合平台,形成与国内和国际接轨、符合安徽省省情林情,方法科学、内容全面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省级体系,满足林业服务全省及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大局的数据支撑需求。

2.2.2 具体目标。

一是全面支撑LULUCF和REDD+两项涉林谈判议题;二是服务于省级林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三是支撑和服务全省及国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考核;四是服务林业参与全国碳交易;五是支撑林业参与各级别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目标和规划的制定;六是服务全省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预测和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制定。

2.2.3 阶段性目标。

2.2.3.1

建成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能够满足测算出森林植被碳储量、年度碳汇量的数据所需要的方法指南、模型参数以及基础数据源,并能够对所测定的数据进行不定分析和精度估算。由森林植被碳库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碳库的测算,从数量测算到空间与时间连续性测算,由现有数据的统计测算到基于遥感进行大尺度格网计算。推进植被更新(森林外树木及其他木本植被)部分的碳汇计量监测数据建设和方法指南编制。

2.2.3.2 逐步推进湿地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协助国家林业局实现湿地碳库调查与温室气体源/汇变化测算的技术条件,编制湿地温室气体测算技术指南和编制湿地碳库及碳汇调查规范、源/汇监测与计算方法指南。建立湿地碳汇计量监测模型与参数库,包括建立湿地碳库测算的模型与参数、湿地温室气体排放模型与参数。制定湿地碳库及湿地温室气体测算的基础数据获取途径、方法和获得的数据内容,建立湿地温室气体测算基础数据库。

2.2.3.3 開展木质林品(HWP)碳变化监测。探索编制省级HWP测算方法、技术标准,建立基本排放因子与参数库。有效获取透明与可核查数据的方法与途径,建立数据获取方法与机制。

2.3 体系建成的预期成果

针对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通过获取数据,确定模型与参数,选择计算方法,取得各种预期计量监测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支撑编制全省(或市、县、区)林业温室气体清单,主要包括确定主要排放因子、活动数据、数据获取、计算方法、数据成果及不确定分析等内容。二是REDD+方面计量监测成果。测算REDD+各项活动所产生的增汇量和减排量,确定各种活动的参考水平,科学划分活动边界,选择合理的方法与测算模型,获取数据,完成REDD+监测目标,取得预期成果。三是各项林业建设与管理活动碳汇计量监测专项成果。针对林业生态建设专项活动,确定测算对象范围、主要碳库、获取数据方法,测算其碳储量、年度碳汇量,分析数据成果,提交相应林业生态建设碳汇监测成果[4]。四是安徽省森林未来碳储量、碳汇量及潜力预测成果。基于现有森林调查成果数据和森林变化规律,根据国家和省级相关规划和林业发展目标,选择科学方法,预测未来全省森林碳储量、碳汇量及其潜力。五是林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撑成果。基于开展的各项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措施,开展专项监测和相关研究,对林业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所取得的成效评价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六是碳汇交易项目计量监测专项成果。协助国家林业局建立项目尺度的相关方法指南、模型参数及计算工具,为林业碳汇项目提供计量和监测成果,为林业碳汇项目立项与备案提供技术支撑。七是其他方面的专项成果。测算森林、湿地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及其变化量,以及其他相关的专项计量与监测等。

3 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地方政府关注度不高,专项经费短缺,体系建设进展缓慢。长期以来,由于受重经济增长、以GDP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所囿,地方政府关注重点长期定位于经济领域,并且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对公益类尤其是生态型的重视不够,投入意识淡薄,这是目前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的瓶颈所在。

3.1.2

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落后,影响体系建设进度。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在全国都是一个新兴课题,无论是方法学研究还是实践计量监测,都高度依赖于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安徽省这方面建设较为滞后,严重影响全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3.1.3

宣传普及度偏低,社会认知度不高。虽然“温室气体”引起的系列问题日益被社会公众所熟知,但采取什么措施应对“温室气体”却并不为大众所了解。宣传力度不大,教育活动形式偏少,公众缺少了解林业碳汇相关知识的渠道。

3.1.4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运行体制建设相对滞后。由于碳汇计量监测在全国也是一个新兴的课题,有关碳汇计量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建设都比较落后,这也是影响安徽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3.2 相应措施

3.2.1

提高各级政府关注度,加大专项投入,促进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良性发展。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类的系统性工程,在建设的初期,必须依靠政府积极引导。应加强政府对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各方面的引导和关注,以提高和推动社会、企业和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3.2.2

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提升体系建设的质量和进度。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先进型兼有的系统性工程[5],强大的科技支撑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要下大力气培养造就一大批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人才,以实现和支撑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2.3

加大媒体宣传推广,提高社会认知度。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多方式、多渠道、深层次宣传推广林业碳汇和体系建设相关知识,普及碳汇知识,提高社会认知度,提升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参与热情和主动性。

3.2.4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研究,积极推进林業制度建设[6]。抓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支持和促进地方立法,建立完善“规范完备、门类齐全、针对性强”的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注重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体制建设,以保障体系建设的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 张德民.森林绿化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258.

[2]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DB11/T 953—2013[S/OL].(2013-01-31)[2016-10-21].http://www.docin.com/p-888230187.html.

[3] 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总体方案[Z].2015.

[4] 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定额标准[S].北京: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2015.

[5] 陶吉兴.浙江森林碳汇功能监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6]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的通知[R/OL].(2016-10-13)[2016-10-13].http://www.forestry.gov.cn/main/1065/comtent-911876.html.

作者:李铮

经济监测体系研究论文 篇3:

地理国情信息层级及基本体系架构研究

摘 要:地理国情是从空间角度对构成国家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和人类居住环境的各种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的反映,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表面及其上下一定范围内的各种自然经济综合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特征、空间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该文以地理国情监测体系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地理国情的基本含义及层级,进而对地理国情监测的体系进行了基本架构,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者分析了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全文是该研究者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地理国情 监测体系 架构 基本含义 层级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国家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发展方略。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测绘工作的新需求,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历史机遇。但地理国情监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我国辽阔的国土面积和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如何建立起一个科学完整的监测体系,实现对地理国情的及时有效地监测,达到为保障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辅助决策依据的目的,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1 地理国情的基本含义及层级

1.1 地理国情的含义

地理国情是从空间角度对构成国家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和人类居住环境的各种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的反映,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表面及其上下一定范围内的各种自然经济综合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特征、空间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地理国情就是影响国情的地理要素,包括道路交通、河流水域、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资源分布、大气环境以及附着在这些要素之上的社会、经济状况。地理国情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2 地理国情信息的层级

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是幅员辽阔、差异明显、特点突出、变化迅猛。为了便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便于进行地理国情信息的分析研究,保证监测工作的实时快捷,应根据地理要素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将地理国情信息进行层级划分,根据信息层级,确定监测责任主体,分级开展国情监测工作。为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将地理国情信息划分为三个层级,分别用一、二、三级表示。

一级地理国情信息:全国范围内的宏观地理国情信息,包括影响多个省(区、市)的大型河流湖泊、全国范围内的大型基础设施,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长输油(气)工程、大型水利工程、森林覆盖面积、水土流失与沙漠化区域、耕地分布状况、矿产资源分布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社会经济因素等。

二级地理国情信息: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地理省情”,是指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对本地区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地理国情信息,包括省(区、市)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河流湖泊水库的形态、主要城市(设区市)扩展建设情况、重点区域的耕地保护状态、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状况等,同时也涉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经济情况。

三级地理国情信息:也可以简单地称之为“地理市情”,主要指市(地)范围内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地理信息要素,包括县乡镇交通网络、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建成区建设、农村居民点变化、基本农田保护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经济状况。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国情基本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组合关系、空间分布及组合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和连续的监测,并对成因进行分析、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手段和方法的组合。

2 地理国情监测体系的基本架构技术研究

为了全面实时地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及时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服务,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监测体系,主要包括:法律与标准体系、三级监测网络、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统计分析与预测预报、信息发布等。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2.1 法律与标准体系

法律与标准体系是指为实现地理国情监测而建立的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包括信息划分标准、信息采集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库建设标准以及政策法规标准等。法律与标准体系是地理国情监测体系长期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2.2 三级监测网络体系

三级监测网络体系是指为实施地理国情监测过程的信息采集、处理、统计、汇总、分析预报、发布等一系列具体工作而建立的国家、省、市三个层面的机构、人员以及为完成上述工作所需的相应资源。可以分别称之为地理国情监测体系中的国家监测中心、省级监测中心和市级监测中心。

(1)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负责对一级地理国情信息进行监测,并同时接收来自各省(区、市)的经过整理汇总的地理省情信息,进而形成全国范围内的或重点区域内的地理国情预报;为国家级层面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2)省级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负责对二级地理国情信息即本省范围内的“地理省情”信息进行监测和预报,同时还要接收来自各市(地)的地理市情信息。(3)市级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负责对三级地理国情即本市范围内的“地理市情”信息进行监测,按照相关要求形成监测预报并发布,同时向省级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进行数据交换,作为地理省情信息的组成部分。地理市情监测是整个地理国情监测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信息精细化程度最高的。地理国情三级监测网络,构成了地理国情监测体系的基本框架,各级信息通过通信网络形成有机整体,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支持。各级监测信息的互联互通可以借助数字城市建设中相应的节点来实现。

2.3 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体系

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体系是各级监测机构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过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交换级共享所需的软件系统及硬件设备,包括网络通讯设施。不同层面的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在内容、范围、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如国家监测中心与省级监测中心、省级监测中心与市级监测中心,都存在一定差异。

2.4 统计分析与预报体系

统计分析与预报体系是指为完成地理国情监测中对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及信息预报所建立的一套技术方法和要求,包括统计分析采用的数学模型、预测模型等。

2.5 信息发布体系

信息发布体系是指将监测结果及分析预报向政府及社会公众发布的一整套相关规定和要求,包括信息发布的渠道、频率、内容等等。

3 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法

3.1 一级国情监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一级国情信息是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关注的重点,内容包括大江、大河、大型湖泊的状态;土地、森林、沙漠等的变化趋势;大型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长输油(气)工程、大型引水工程的建设与运营等等。这些信息是由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负责采集的,一般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信息获取:(1)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作为主要信息源,按照一定的周期,获取卫星影像资料,确定主要监测要素和重点监测区域,利用不同时期的影像进行比对,发现变化信息,进而分析变化趋势;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资料除目前被广泛利用的如SPOT-5、QuickBird、WorldView、IKONOS等之外,我国已发射升空的资源3号卫星,也将成为重要的数据来源。(2)利用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共享信息,通过融合处理,作为第一种信息源的补充。经过与其他相关信息(经济、社会及其他学科信息)的融合整合,在相应数学模型的支持下,形成地理国情监测预报。

3.2 二级国情监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二级地理国情信息即地理省情信息是省级国情监测中心关注的重点,是由各省级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主要是对各省范围内的地理要素进行监测,包括:省区范围内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的建设运营情况,河流、水库、渠塘等的形态、主要城市(设区市)的建设扩展情况以及土地森林等的变化情况。这些信息一方面为本省的社会及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作为信息共享的主要信息来源,与国家地理国情监测中心进行互联互通,成为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地理省情信息可采用三种方式获取:(1)与一级国情信息的第一种获取方法相同,即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资料作为主要信息源。(2)对于局部变化较大的重点地区,采用航空遥感方法获取地面影像,通过与原有资料的比对,发现变化信息。(3)利用来自各市(地)的共享信息,通过融合处理,作为前面两种信息源的补充,通过信息融合技术,形成全省范围的省情监测信息,为地理省情监测预报提供依据。

3.3 三级国情信息监测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三级地理国情信息即地理市情信息是市级国情监测中心的关注重点,是由各市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主要是对本市范围内的地理信息进行监测,包括行政辖区内的公路、铁路建设(包括乡镇公路和村级道路)、各县(市)、乡镇驻地外围建设及扩展情况,建成区内主要道路、街道的建设与变化情况,农村居民点建设及变化情况,基本农田保护区变化情况,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变化情况等等。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信息获取:

(1)采用高分卫星影像资料与原有资料进行比对。(2)重点地区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航摄,制作正射影像图(DOM),与原有资料比对。(3)采用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对局部地区直接采集变化信息。经过信息整合,形成本地区的地理市情监测信息,作为地理市情监测预报的依据。地理国情监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对客观存在的地理要素进行监测外,还需要政府层面的各相关部门给予支持和配合,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包括人口、经济、农业、气象等等。只有形成良好的基础地理信息与附着在其上的社会经济信息的联动机制,才能使地理国情监测体系更加完善,监测信息才能够为更多的部门和领域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从而使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地理国情监测也才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4 结语

地理国情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地理国情监测是历史赋予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新使命;建立科学完善的地理国情监测体系是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并达到监测目的的前提和保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国家十二五战略目标,在全国刚刚起步,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体系研究,建立起科学的监测体系,对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万钟,杜清运.地理国情监测的体系框架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6):104-111.

[2] 张景华,封志明,姜鲁光.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11(6):1195-1203.

[3] 卫东.山西省重要地理信息统计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J].华北国土资源,2010(4):57-60.

作者:周贤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风险评价国际贸易论文下一篇:贸易保护主义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