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党建育人工作探讨

2022-09-12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职业院校,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更重, 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理念, 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政治思想教育的根本任务, 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政治思想教育的终极目标, 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放在首位。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索职业院校如何发挥第二课堂素质育人工作, 增强党建育人功能。

一、以“入党启蒙教育”为基础, 突出政治引领, 扎实育人教育

时代更迭, 社会进步, 大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因而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为引领青年坚定跟党走, 学院以入党启蒙教育为基础, 开展新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一系列专题全面提升新生思想政治素养, 激发广大新生的政治热情, 引导新生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如邀请共建单位71岁老党员以“感知改革开放40周年--听老党员讲述身边的故事”为主题为学生现场讲授, 从改革开放40周年美丽乡村的时事变迁、党员在乡村变化中的点滴付出以及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殷切希望等方面慷慨激昂地讲述, 铿锵有力的话语, 娓娓道来的情感, 传递给我们的是力量、是感动, 更是老一代为祖国繁荣富强不断奋斗的信念。此外, 学生支部还从为什么要入党, 如何端正入党动机, 如何实现思想入党;“让信仰点亮人生”, 如何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等层面进行系统阐述, 并结合《榜样3》等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榜样事例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研讨, 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不辱使命, 做有担当有抱负的时代青年。

二、以“中华经典诵读”为抓手, 发挥文化引领, 增强育人工作

坚持发展本国文化, 重拾文化经典,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迫在眉睫。因此, 学院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旨在“经润心田”。把思政教学贯穿教育教学始终, 通过打造书香校园, 让经典文化进课堂, 引领学生回归经典, 把优秀的经典文化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重要内容,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大牢基础。学院党支部以“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为抓手, 带领各团支部开展学风建设工作, 并形成长效机制。学院学生党支部联合学院分团委打造文化品牌项目“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作为学风建设的抓手,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加强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近两年内, 相继开展“感悟经典”原创征文、“中华诗词大会”竞赛、中华经典诵读阶段性汇报演出、《红楼诗乐鉴赏》大师讲座、中华经典文学吟诵等系列活动, 均受到师生广泛的欢迎和好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晨读、校园活动等形式潜移默化浸润到学生心中, 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意识和理念, 落实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 不断激发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 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塑造大学生尊师守纪、崇德重礼的良好形象。

三、以“志愿服务”为载体, 强化行动引领, 知行育人合一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 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自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学院突出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 强化学生社会责任、奉献意识和工匠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院结合专业特色, 推行“不忘初心作贡献、立足岗位谈创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旨在让学生结合专业实际、立足岗位实践, 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于实习实践活动。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长期为上海铁路上海站和虹桥站在节假日做志愿服务, 2016年参与志愿服务117人, 出勤4237人次;2017年参与志愿服务108人, 出勤4114人次;2018年参与志愿服务107人, 出勤4103人次;2019年春运期间参与志愿服务43人, 出勤1376人次, 屡次受到了上海站、虹桥站、上海南站的先进表彰。通过志愿服务,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 使学生懂得责任和担当, 理解、宽容和忍耐, 学会助人为乐, 学会坚持不懈, 增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 从志愿服务活动中去感悟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以“劳模 (工匠) 精神”为导向, 强调价值引领, 推进铸魂育人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应将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我校是上海乃至全国最早开展劳模精神育人的高校之一, 有“劳模育人导师制”, 新成立“新时代劳模 (工匠) 精神教育中心”, 持续发挥劳模 (工匠) 精神在人才培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中的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学院始终坚持劳模育人的重要思想, 将思政教育融汇到专业知识中去, 积极营造“劳模+工匠”精神育人的校园文化, 引导大学生走近劳模, 通过弘扬劳模精神、传承劳模品质, 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经贸学院以共建项目为依托, 利用双方优势资源, 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学生党支部与日通国际物流公司马丽萍劳模工作室、虹桥火车站劳模建立共建项目, 开展“劳模精神聚能量, 文化引领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学院党团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平台, 使劳模文化与工匠精神走近校园, 让劳模和学生零距离接触,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也让学生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于实践活动中, 不忘初心, 永葆党性砥砺前行。

五、以“技能大赛”为引擎, 助力学生强技能, 实现实践育人

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利手段, 是我国高职教育育人理念和办学宗旨的具体体现, 也是社会对于综合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表现。我院以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为动力引擎, 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参与专业实践的热情, 全面提升教育主体的职业素养。2018年我院以育人为本为工作导向, 不断完善激励机制, 举办第一届“大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月, 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一体、课赛融合”的宗旨, 充分调动全院师生参赛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及时地消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 开阔思维与视野, 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有助于培育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形成“明理、尚学、笃行”的良好学风, 教师形成“尚德、精业、爱生”的良好教风。近三年我院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奖项共计21项。其中, 国家级奖项3个, 上海市及省部级奖项19个。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场营销技能比赛荣获团体一等奖, 实现了上海地区在这个赛事上零的突破。通过参赛和办赛相结合, 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重要活动平台。引导学生牢固树立职业理想, 全面掌握专业技能, 增强职业道德, 提高文化素养, 不断激发教育活力, 努力提升育人水平。经过一系列改革探索, 学院基本形成第二课堂育人的长效机制, 学生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逐渐形成, 优良班风学风蔚然形成。通过党建育人, 学院逐步形成具有社会主义特色、时代特色和我院特色, 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成果和品牌, 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塑造大学生尊师守纪、崇德重礼的良好形象,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同时, 实行多举措、多载体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

摘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必须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 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 不仅立足于“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 充分发挥第一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 还要聚焦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网络育人第三课堂, 实现三大课堂联动育人。本文以经贸学院党建特色工作为切入口, 将党建工作与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相结合, 不断增强党建育人工作功能, 努力培养能上、能下、善学、善干, 要争当“狮子”、愿做“钉子”、修成专家、甘为“工匠”的新时代青年。

关键词:立德树人,党建育人,知行育人

参考文献

[1] 徐媛媛.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8) :74-77.

[2] 夏绪仁.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 :114-11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如何通过审计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费用控制下一篇:超级克劳斯硫回收的DCS控制系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