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服务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个案服务范文

个案服务过程

陈绍平 09102107

一、个案背景

杨某,女,1989年出生,今年22岁,是残疾人。高中文化程度,未婚。由于家庭境况,高中毕业后,就辍学打工,一直没有固定工作。与父母住在一起,由于思想观念不同,交流很少,关系紧张。

案主在高考时,由于紧张和心理压力,没考上好大学,父母经济拮据,让案主出来找工作。后来因为意外,颈部受伤,造成残疾,由于有疤痕,案主一直觉得自卑,而且还需要进一步治疗。但由于家庭经济不好,一直没有去医治,为此还与父母闹了矛盾。后来有人推荐案主去某超市做营业员,一段时间后就被辞退,之后又做过两个月的餐厅服务员,就一直失业在家了。案主一向比较听从母亲的话,由于母亲经常催促案主出门找工作,造成她对母亲渐渐反感,与父母的交谈也逐渐减少,家庭气氛紧张。案主本身性格内向,且在工作方面经常失败,造成案主内心失调,不自信,加上自身残疾,自卑感很强。

二、接案

2011年3月2日案主母亲找到社工,讲述了案主的主要情况。在征得了案主本人的同意,社工接了案,帮助案主改善处境。

三、案主的挑战

1.案主对自己的残疾耿耿于怀,案主在就业过程中失败,使她非常灰心、自卑。 2.案主残疾,学历较低,又无一技之长,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很难找到工作。 3.案主长期闲散在家,无所事事,父母对其有埋怨情绪,家庭气氛紧张。父母没有能力彻底治好案主的病,案主心理一直有疙瘩。

4.案主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社工在与案主多次交流过程中,许多事情都是母亲代其陈述,案主本人只是低头默认,很少交流,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眼神中流露出迷茫。

四、对案主问题的分析

1.针对案主残疾问题,社工应寻找相关的社会资源帮助案主进一步治疗残疾的后遗症。如寻求残疾人联合会,政府部门等社会支持。

2.针对案主残疾、就业失败的自卑情绪,从改善思想观念入手,为她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使她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增强其自信心和积极性。

3.针对案主性格内向,缺少与同辈群体的接触,生活迷茫,可以让其参加社会活动,增强她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能力,并及时地给予鼓励,使其性格开朗起来,更快地融入社会。

4.针对案主学历较低,无一技之长,提高案主的劳动技能,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

5.针对案主家庭气氛较紧张,社工认为应与案主及其父母共同交流和分析案主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母亲改善与女儿的交流方式。

五、介入理念策略

1.ABC情绪疗法,社工认为案主的内向、敏感、不善与人沟通、与父母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学历低、自身残疾、就业受挫。案主认为学历总比人低一等,加上自身残疾,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总认为别人看不起她而自卑。在家与父母的沟通很少,认为父母不花钱为她治病是不爱她,经常与父母发生矛盾。根据杨某的非理性想法,社工要驳斥杨某的非理性信念,

最后建立正确的信念。

2.人本治疗模式理论,我们认为案主的处境是由案主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以及案主所处的环境造成的。案主的自我评价是消极的,社工希望通过个案辅导,创造一种积极的环境,促使案主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同时使案主认清事情的原委始末,有利于案主接受和承认自己或者他人的不协调,主观上要求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

3.本治疗模式理论认为在个案辅导过程中应关注个案辅导关系,社工应促进案主发现和认同自己优势和劣势。人的改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个案中社工要重视案主在个案过程中积极的行为和思想。

4.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案主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能的,因此在这一模式的运用中充分发挥案主本身的能动性。案主的主要问题都可以明确界定,依靠案主的努力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采用任务中心模式,为案主的治疗过程提供一个框架,以便更加高效地为案主提供服务。

5.案主与母亲的关系紧张,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运用家庭疗法,以改善母女的交流,使母女俩正确地对待案主的问题,共同朝着为案主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

六、介入的阶段主题与方法

总体目标:协助案主改变思想观念,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利用社会资源,提供残疾的康复机会,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改善母女关系,改善案主内向封闭的性格,促进其更快融入社会。

(一)了解案主的生活状况、主要问题,建立很好的专业关系。

(二)与案主进行交谈,改变其思想观念,让案主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弱点,树立新的人生目标。

(三)与案主的母亲进行沟通,缓解家庭气氛,让其用正确的方法与案主交流,改善与案主的关系。

(五)邀请案主参加社会活动,增强与同辈群体交往的能力,使其性格逐渐开朗。

(六)根据案主的个人特点和能力,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机会,增强其自立能力。

(七)如果就业问题一时无法解决,那就帮助案主做好就业前的准备,鼓励她走出家门,寻找工作机会,结交同辈群体,使她能够独立地走向社会,而不是一味依靠社工的服务。

(八)回顾整个过程,巩固几次服务的成果,对案主及其家人的努力予以表扬和鼓励,并做好跟踪服务。

七、服务过程

( 一)3月4日,第一次面谈,案主一人在家,对社工的到来表现得非常拘谨,说话吞吞吐吐。社工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当社工聊到她的兴趣爱好时,她的话一下子多了起来,社工顿时感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案主告诉社工,她喜欢艺术方面,比如画画、手工等。2005年高考时由于心里太紧张,考差了。邻居推荐案主去某超市做收银员,两个月后被辞退,之后又做过一个月的餐厅营业员,就一直失业在家了。在此期间因为意外,颈部受伤,造成残疾,由于有疤痕,案主一直觉得自卑,而且还需要进一步治疗,但由于家庭经济不好,一直没有去治医治,为此还与父母闹了矛盾。而且其母亲现在一直催促她出去找工作,使她感到很苦恼。

1小时后,案主母亲回来了,对社工的到来表示了欢迎,然后主动对社工讲述了一些女儿的情况,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工作屡屡碰壁,由于致残,心情不好,自卑,与父母的关

系渐渐紧张等情况。整个交谈中,案主母亲表现出了焦急的心情,希望社工及时地给予帮助。通过这次上门走访,社工和案主及其母亲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二)3月5日,社工与案主的母亲进行了交流,指出了她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女儿方

式的不足之处。母亲对社工的建议表示接受,愿意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之后,社工又向案主的母亲传授了一些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其母表示愿意有所改变。

(三)3月4日,社工联系了残疾人联合会,村委会等机构,这些机构经过评估,并承诺给予了案主一定的经济帮助。

3月8日,社工电话通知了案主“手工技能培训”的信息,案主表示愿意参加,并马上赶到社工点来,带上了身份证、《劳动手册》和照片,参加了营业员培训的报名。社工感到,对于一个长期呆在家的青年,能够独自来到社工点办理培训报名登记,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同时社工也对案主给予了及时地肯定和鼓励。

通过这次服务,社工看到了案主的母亲愿意改善与女儿关系的积极态度,对社工教授的沟通技巧也能接受。案主表现出的求职心切的心情,让社工意识到求职问题的解决,有助于缓解案主身上的其它问题。

(四)3月10日,社工通知案主来社工点,带她去“培训班”,在去“培训班”的路上,我们进行了交谈,了解到现在案主的已经与妈妈有了充分沟通,知道妈妈也是爱自己的。同时,其母亲给她的压力少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天天在她面前唠叨。社工告诉案主要体谅父母的心情,平时多帮母亲做点家务。到“培训班”时,社工向案主讲述了一些参加劳动的注意事项,要礼貌、虚心、细心。社工为案主引见了负责老师。

过了一天,社工进行了跟踪,来到“培训班”,此时案主正在请教老师问题,老师也手把手地教她,看到她全神贯注地样子,社工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这次为案主提供的社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符合案主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发挥了她的特长,增强了她的动手能力,给她创造了与人交流的环境,有助于她性格的改善。

(五)3月15日,电话通知案主近期社工要举办联欢会,并告之这次联欢会将有16位左右的社区同龄人参加,希望她能够加入。案主表示一定会来参加,并记下了具体的地址和时间。活动当天,案主提前了10分钟来到了活动举办地点。在活动中,社工设计了一些心理测试和互动的节目等,案主积极参与活动,并获得了“三等奖”。这次活动,提供了案主与同辈群体交流的机会,她在活动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她有结交同辈朋友的愿望,也有改变自身的愿望。她的发言和表情,流露出了她的心声。案主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讲话,虽然还有点怯场,但社工感到案主的心扉正一步步敞开,为她性格的改善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六)4月5日,社工通过电话和案主取得了联系,询问她的近况,她告诉社工她已通过了营业员面试,很开心,想找社工聊聊。到了案主家后,社工与她进行了交谈,她先跟社工聊了上次参加活动感到很开心,结识的几个朋友至今保持着联系,希望以后有类似的活动能够再邀请她参加。她的性格开朗多了,与妈妈的关系也缓和些了。通过案主自己的努力,她已能独立地走向社会,社工对她的改变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和鼓励。

通过社工的帮助和案主自身的努力,她在思想观念、家庭关系、性格方面都有所改善,并且她已能够独立地走向社会,体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社工了结案,并制定了跟踪服务计划。

八、服务评估

1. 案主的自卑情绪得到了改善,对自己的残疾已经淡然。

2.性格也渐渐开朗,与母亲的关系趋于缓和,还能够主动出门找工作,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与接案时相比,有较大地改变。

3.社工与案主及其家人进行了多次交流,并能够把案主的问题放到家庭、社会层面上考虑。

4.对案主的改变不断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活动的参加,使案主性格的改善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九、个案反思

1.我觉得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取得案主及其家人的信任,是顺利开展个案的基础。

2.针对性格内向的案主,找到谈话的切入点非常重要,而且切入点通常是案主感兴趣的事物,比如兴趣爱好。

3.案主的许多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核心问题的解决通常能使其它问题得到缓解;

4.社工要善于运用社会资源为案主服务,比如推荐培训、提供就业信息、联系社区资源。但本案也存在一些问题:

1.案主本身的理论知识背景及经验稍有欠缺,有时不能很好的服务案主。

2.在做这个个案时,社工感到自己一直处于“主动”的地位,在“助人自助”的理念中,前期还不能充分体现“自助”的宗旨,使案主形成依赖心理。到后期案主才慢慢独立。

3.案主的工作并不稳定,给案主的手工技能培训没有真正提高案主的综合就业能力,社工担心长此以往,案主以前取得的成果会慢慢消退。

第二篇:社会工作 服务方案(个案)

服务方案

一、 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

服务对象:王婆婆,今年83岁,丧偶,半身瘫痪多年,无自理能力,唯一照顾她的弟弟近年因病离世,现无人照顾,身体越来越差,大小便失禁,不愿入住敬老院,家人表示无法照顾,向居委会求助。

二、存在问题

1、心理问题,王婆婆丈夫离世多年,无儿女,属于独居老人,心理上缺乏家人关爱,加上半身瘫痪,心理状态长期处于孤独和无奈,对生活失去信心。

2、个人卫生问题,王婆婆因半身瘫痪,没有自理能力,近年也因长期卧床,身体越来越差,大小便失禁,个人卫生方面不能及时清洁,导致老人身体皮肤多处破损。

3、疾病问题,王婆婆半身瘫痪,大小便失禁,而且身体状况因长期卧床而比较差。

4、照顾问题,王婆婆没有近亲,弟弟的家人也难以照顾。

三、服务计划

服务目标

1、恢复王婆婆对生活、生存的信心。

2、解决王婆婆基本的生活问题,包括日常生活、饮食、个人卫生等问题,增强服务对象的支持系统。

3、缓解轻王婆婆半身瘫痪后所带来的身体疾病问题,减轻因疾

病带来的痛楚。

4、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发掘和运用社会和社区资源,提供王婆婆日常的照顾服务。

四、具体服务

1、根据认知行为理论,发掘社区专业社工服务资源,请专业社工与王婆婆谈心,让王婆婆正确面对自身的问题,包括弟弟的离世和现时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引导服务对象说出自己的感受,主动思考她的真正需要,她希望得到何种帮助。

2、与王婆婆弟弟的家人进行沟通,希望能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每周抽出不少于一天的时间探望王婆婆,让王婆婆感受家人的关怀,减轻她的孤独感。

3、发动社区志愿者、义工队和邻居,定期到王婆婆家,每周四次,陪她聊天,为她读报,留意王婆婆的情况,留下社区或者社工的联络方式,如发生情况,可以及时联系。

4、帮助服务对象申请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解决王婆婆在生活料理和个人卫生上的问题。

5、发动附近的小食店为王婆婆提供送餐服务,并与邻居配合,解决王婆婆的饮食问题。

6、向社区残疾方面的工作人员咨询,连同社区医院,提出针对服务对象瘫痪的问题,提供相应的救助,如医生的上门会诊服务。

五、服务期限

与服务对象订立开展服务的时间,为期6个月。6个月后,通过评估让服务对象发挥自决权,决定此服务方案是否有效,如问题仍然未能解决,可向服务对象提供关于转介到老人院的建议。

六、联系方式

治疗者和服务对象采取直接见面的方式。

第三篇:社会工作个案服务计划书

一、 案主资料

姓名:小虹

性别:女

年龄:10岁

生理特征:个头较高,肤色偏黑

性格特征:多愁善感、沉默寡言、言行犹豫徘徊、瞻前顾后,性格内倾、封闭自保

家庭职业背景:农民,但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家庭感情:较为复杂,由于从小便在姨妈家长大,父母基本没有抚养过她,因此在感情上对姨妈最为深入,甚至一度称呼姨妈为“妈妈”;对亲身父母则感情淡薄。

二、 案例陈述

主要问题:心理阴影,性格转变,沉默寡言,一定的厌学情绪

背景材料:小虹家总共有4兄妹,她排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家里为了逃避计划生育处罚,便将幼小的小虹送往姨妈家抚养。那时姨妈家经济尚且宽裕,欣然接受,便承担起抚养小虹的责任。小虹聪明可爱,再加上得到姨妈(原为一名教师)的精心教育,一直保持着优秀的学习成绩,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表现活泼,令人喜爱。小虹在姨妈家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很喜欢姨妈家,也逐渐将姨妈当成自己的妈妈,并一直称呼姨妈为“妈妈”,自己的亲身父母会偶尔过来看望小虹,但小虹和亲身父母的亲热程度显然不如和姨妈亲昵,甚至在姨妈、亲身父母同在的场合下,小虹只是在姨妈那里撒娇,基本和父母感情疏远。为此,有不少亲戚朋友故意开玩笑似的询问小虹,比如,“小虹,你到底是谁的孩子?”,“你又不是你姨妈的亲孩子,应该和你妈更近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尽管并无恶意,但年幼的小虹无从回答,在多次受到这种问题的困扰下,小虹便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以沉默代替回答。某天,一个好事亲戚反复询问这类问题用来逗乐,小虹鼓足勇气回答了一些,后遭到亲戚的大笑,小虹当场情绪低落,终于忍不住流出眼泪,从此表现得沉默寡言、言行犹豫徘徊。抚养小虹的姨妈后期因为家庭负担过重,曾要求小虹的父母将小虹带回家抚养,但由于小虹父母一直忙于在外打工(小虹的兄弟姐妹由爷爷一家照顾),事情一再耽搁,造成姨妈的一些不满与误解,因此对小虹的关爱不如从前。小虹更加情绪失落,因而导致在家和在学校积极性都下降了许多,成绩下降很快,逐渐有厌学情绪,整天无精打采,很少展现笑容。

三、 分析治疗理论模式

针对小虹的这种状况,社工计划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这是因为小虹在成长过程中有未被解决的困扰,以及不好的经历压抑在内心里,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心理阴影,从而导致不合理的心理状态和处事态度。同时,心理社会治疗理论认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历所持有的观念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到其现实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因此了解个人早年经历对于了解其现在和将来都有很大帮助,同时,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中,家庭和社会角色对超我和理想自我的建立都有重要影响。小虹面对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与其早期经历的那件事情有关,并且一直被“亲妈”、“姨妈”等问题困扰,一旦能够好这些问题,将会有助于小虹的健康成长。

四、 案主需求

由案主目前面临的困境可知,案主亟需对一些自己比较敏感的问题的解答,而且这些解答必须具有一定说服力,能够说服自己,还能够说服他人;其次,案主需要一个充满温暖与关爱的成长环境;最终需求是圆满解决两家人之间目前存在的矛盾,营造和谐的亲属关系。

五、 服务过程与计划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可按七天为一周期:

1. 建立关系(第一星期):社工开始与案主接触,并进行初次会谈。初次会谈时,工作者要全面了解案主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注意案主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运用相关技巧赢得案主的信任,可以通过与小虹玩一些小游戏,增强小虹对工作者的信任,工作者要在多种场合给予案主信心和希望,激励案主的成长动机,并制定治疗计划目标等。

2. 进行心理社会研究(第二星期):社工全面收集和案主的有关资料。需收集的资料包括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直接资料是指直接通过与案主会谈直接获得的资料,可以在与小虹进行初次和二次访谈时,可以使用宣泄治疗法,一方面让小虹不满的情绪和困惑得到宣泄,另一方面获得有用资料,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对宣泄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引导。间接资料是在访视案主家庭,包括案主的姨妈和自己亲身父母家。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案主的家庭情况、个人成长经历、个人的心理和生理情况、案主的内心冲突和目前的行为状况等。

3. 对案主及相关问题进行诊断(第三星期):在整理、归纳及分析所得资料的基础上,对问题的本质进行评估和推断。重点包括问题的性质、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过程;家庭环境与家庭心理动力;案主个人生活经历和行为特征等。在这一阶段,可以把握案主的喜好,尤其是案主比较关心的或比较敏感的问题,为下一阶段计划的实施做好铺垫。

4. 治疗(第四星期并持续一个月):工作者与案主进行深入接触,并对案主进行治疗。目标是减轻“人——情境”系统的功能失调,缓解案主郁闷的情绪;改善案主的社会及生活环境,增强案主的自我适应能力,促进成长。

在治疗过程中,社工要重视案主的成长经历,积累起来的情绪冲突和不愉快等,努力引导案主去发现自己问题的来龙去脉,并帮助案主逐渐忘记过去不愉快的经历,比如那一件令小虹十分伤心的事情。在此可以帮小虹理清事情的过程,认清事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而亲戚们的玩笑并无恶意。

同时,社工还要协助当事人修正不良的自我功能和超我功能,克服不良的自我防卫机制,鼓励小虹在面对问题是能够勇于回答,并且社工可以帮助小虹如何有技巧性的回答问题,通过一些情景模拟训练等来提高小虹的应变能力,和有效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社工还可以对小虹进行间接治疗,可以与小虹的姨妈及小虹的生父母进行沟通,包括给予小虹更多的关爱,多和小虹谈心,增强小虹的信心;协调好两家关系,并且尊重小虹的选择(愿意在谁家成长),还可以与小虹所在学校联系,通过改善小虹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来达到小虹不良行为的改变、人格的完善。

六、 成效评估

主要通过观察和测量小虹的生活态度和性格变化进行评估,比如可以用一些测量表对小虹进行周期性测量,还可通过询问小虹的姨妈、生父母或老师同学了解小虹的近况。要对小虹的一些转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前后形成对照,吸取转变过程中的经验技巧与教训。

七、 社工反思

由于该案例尚未实行,只是计划,因此,主要反思是如何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整套计划中,深深认识到理论知识的不足,在某些方面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但缺乏理论的储备而无法表达,因此以后需要加强理论素养。纵观整个计划,认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具有不少优点,例如效果会较明显,但可能花费的时间会更长,花费的人力物力资源会更大。

第四篇:社区残疾人增能服务个案分析

一、 基本资料及背景

1、基本资料

案主:董某

性别:男

年龄:51 案主十五年前出现精神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回到家中,在母亲和两位姐姐照料下,精神状况好转,并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出于近十年内从未发病,且生活能力较好,与常人无异。又考虑到案主年龄,成家已晚,便于2012年,领养一女婴。在女儿领养之后,案主更加积极工作,担负抚养母亲和照顾孩子的责任(在案主工作时间孩子交由二姐照管)。2015年年初,因为母亲生病入院加之工作上与同事出现争执,案主出现负面情绪,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不能照顾好母亲和孩子,也处理不好同事关系,不愿上班。

2、背景

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团体,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问题和许多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极其复杂。社会工作者主张根据残疾人的特点,优势与不同的背景和能力,运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理念和技巧及加入心理学的访谈咨询评估诊断等方法服务残疾人,对残疾人进行心理援助,伤残康复与就业扶持。以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中,并达到与社会的良好适应状态。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具体在本案中,案主因为曾经精神健康出现问题,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康复后恢复正常的生活。但因为案主母亲生病对其情绪造成一定影响,社区工作者希望介入,帮助案主疏导情绪、缓解压力,恢复正常生活。在整个服务介入过程中,案主本人、家属、同事、社区工作者和邻居等相关系统交互作用、相互影响,整合社区内所有资源为案主提供帮助与支持。

二、 案主面临的主要问题

1、案主内心因为曾经患有精神疾病存在自卑感,表现在工作中争强好胜,极力掩饰自己曾经患病,不愿被同事提及或发现自己的过去。

2、案主母亲生病,精神支柱倒下,又要上班和往返医院照顾母亲,精神压力较大,导致案主出现消极情绪。

3、案主在工作上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

三、 问题分析

残疾人社会工作具有它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残疾人及其群体自身的特殊性。除了受社会或者自然条件的限制而使自己生活在困境之中外,残疾人及其群体更由于自己的身心缺陷或损伤而难以象正常人一样生活。如案某因为曾患精神疾病,就业遭歧视,工作中有自卑感,为表现自己争强好胜,易与同事起冲突。

2、残疾人社会工作过程的特殊性。大多数情况下,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通常都是身心健全者,他们一般很难具有与残疾人相似的生活经历或创伤遭遇,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实务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同理心”的表达以及服务需求适切性的考虑,远远比对其它群体的社会工作服务要困难得多。在工作中如果处理失当的话,对案主伤害所造成的后果也更加严重。

四、 介入过程

1、与案主进行会谈,了解其近期精神状态,对案主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自我肯定、自我认同,肯定自己的价值,增强其自信心。

2、联系案主的两位姐姐,在母亲生病期间要更多与案主沟通,改变她们对案主过度保护的观念,多给案主照料母亲的机会,让案主认识到自己的价值,鼓励案主树立信心,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让案主感受到家庭系统的支持。

3、与案主单位同事沟通,改变他们对精神疾病的误解,包容接纳案主,帮助案主在工作中获得自信。

4、在社区内多开展各类辅导小组和职业培训,安排案主参与,鼓励其更积极与他人相处,收获职业技能,重塑信心。

五、服务过程和效果评估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者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有问题的个人和家庭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发生,更好地获得社会资源,更好地发展。在协助过程中,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维持着面对面或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协助失调的个人改善环境,增进生活适应能力;协调社会关系,建立良性互动网络;调适自我功能,促进人格发展;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来认识及面对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善用社会资源和机会,来解决问题,以提升案主自我信心和生活质量。

社区康复有关理论认为,残疾人社区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涉及到残疾人本身的身体康复、功能的发挥外,还涉及到残疾人的社区融合,社区对残疾人看法和态度的转变,是一个包容了残疾人身心、生活、社交和环境等多方面内容的概念。社区康复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针对残疾人群体的康复活动,主要是改变残疾人原先的闭塞现状,加强他们与外界的沟通和连接,包括残疾人与残疾人的连接、残疾人与普通人的连接、残疾人与康复资源的连接、残疾人与家庭成员的连接等;二是针对社区居民的社区康复宣传。主要是向社区村民宣传社区康复知识,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残疾人和社区康复,尊重和支持残疾人,为残疾人群体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构建一个充满“关爱”、“支持”与“理解”的社区支持网络。

1、构建家庭支持网络。针对案主家庭的特殊性,要增强案主与其母亲、孩子和两位姐姐的沟通,社工需开多各类活动,邀请案主参与,着力改善家庭亲子间关系,积极构建家庭支持网络。

2、构建朋辈同事支持网络。社工发现案主对唱歌比较有兴趣,为了实现残疾人与普通人,与社区的融合,减少对残疾人的歧视,社区在开展文娱活动时,让案主上台演唱,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

3、构建社区支持网络。社区康复服务,指的是通过接受过相关培训的社区工作者和残疾人家属来帮助残疾人减轻或消除身心障碍。多为残疾人开展职业培训,更好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使残疾人感受到来自家庭、来自朋辈、来自社区的关怀和温暖,才能为残疾人营造一个更美好、更温馨、更舒适的社区氛围。

通过个案介入,案主董某消极情绪消失,重拾信心,现已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母亲也已出院回家。案主主要问题解决,可以结案。在回访中了解到案主与争执的同事矛盾已经化解,案主在工作中的表现更加积极自信。家庭方面,在案主上班时间,母亲和小孩由已退休的姐姐照顾。下班后案主能为家人准备晚饭,并能够照顾母亲和孩子。通过过程记录和回访,对本次个案服务进行成效评估、过程评估和满意度评估,均取得良好成效。

第五篇:对后进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实践考核表

实践课题 对后进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个案研究

姓 名 种一帆 教育层次 本科

学 号 20081370040324 省级电大 山东电大

专 业 教育管理 分 校 枣庄电大

指导教师 陈树春 教 学 点 枣庄电大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它能促进个体智力的发展,提高智力活动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很多家庭素质及环境的因素导致部分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所以我们老师更有义务纠正与指导他们的习惯。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在整个小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意识的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案描述

姓名:崔鑫耀 性别:男 出生年月:2001年6月

他脑子灵活,但学习散漫,上课不专心,注意力不能集中,答非所问,要么偷玩玩具,要么打扰同学。老师的问题偶尔激发了他的兴趣,便不时插嘴,并伴有离开座位。作业多次不能按时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是勉强应付,有时干脆把作业本忘在家里,甚至“弄丢了”。甚至回到家中撒谎,告诉家长没有作业,逃脱完成作业的责任。经批评教育后仍我行我素。但是这个孩子的本质不坏,不论在什么地方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对待同学也很热情。对于他的表现真是爱恨交加!

二、个案分析

(一)个案生活背景

1、家庭环境复杂,父母在外开门诊,无暇管教自己的孩子,由奶奶抚养教育,还有一个姐姐。

2、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富裕 ,经常那拿零花钱出去买零食和玩具

3、家长教育态度:从小就由奶奶抚养,又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对其有些溺爱,尽力满足其各种需求。

(二)问题行为分析

崔鑫耀从小由其奶奶抚养,因为娇生惯养,奶奶的迁就,一切随性,没有养成良好的一般生活习惯。再加上奶奶的文化程度过低,他也从小没有上过正规幼儿园,所以入学后学习习惯也难形成,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就轻言放弃,甚至逃避。首先是上课要动脑,认为老师的问题有难度,便懒动脑,把注意力转移到吃和玩上;进而到完成作业上,由于作业要写要理解,便完不成作业,有时即使完成了,还是红叉叉多,怕老师批评,于是产生了一种为了摆脱作业烦恼而自我保护的方法,把作业本落在家里,或“处理”了。上课情况,总是很糟糕!每节课都要因为各式各样的理由受到批评,但是屡教不改。有时他也想改善自已目前的状况,得到老师的表扬,但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缺乏恒心毅力,于是坚持了一两天,到了第三天又回到老样子。

因此,想要解决他目前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个案指导策略及实施过程

(一)家校配合,共同关注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养成好习惯的教育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下是存在明显的差异的。

认识到这一点,我特地邀请他的奶奶到校沟通,并进行多方面的调查与家访,诚恳地与其外祖母进行了多次交流,消除家长听告状的顾虑,与家长达成一致,确立了共同的目标,将扭转这个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习惯定为首要任务。每隔几天与家长保持电话联系,纠正孩子擅自减作业,作业敷衍的情况。同时我与班级的学生,担任起他的监督员,将他在学校的情况用笔记本记录下来,并及时发现进步与不足。然后把他在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做得好时让家长给予表扬奖励,做得不好时让家长配合批评矫正,让他明辨是非,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善诱激励,体验成功

我国现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蒂都是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好习惯的场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生学习的需要,影响学生一生,而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努力和自我控制。

崔鑫耀的不良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上课容易分散注意力,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多次批评教育效果不大。于是我彻底改变过去的师生交往方式,注意与他情感交流,循循善诱,了解他内心真实的想法。由简单易行的开始,从要求他完成少量的作业到他自己选择作业,利用小星星奖励的原则,克服作业上的困难,增强他完成作业的信心,并在作业本上批注“有进步,继续努力”“你真棒”等语言激励他。上课时,观察他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要求由几分钟慢慢向十几分钟推移,适时提出较简单的问题,让他解答,并给予表扬。如果他有一点点的进步,我就会奖励他一个小星星,并且在班级里表扬他,让他感受到动脑的乐趣,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他逐渐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内部的动力。

(三)持之以恒,加以强化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是严格训练,反复强化,坚持不懈的结果。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要经历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所以遇到反复时不能操之过急。

崔鑫耀同学在两周后出现故态萌苏的趋势,上课虽然没偷玩玩具、没打扰同学,但有些心不在焉,作业潦草。我发现后及时寻找原因,明白他缺乏主动控制自己的意志,便耐心引导他如何学会控制自己,约束自己,甚至在班级中会让他担任小组长的工作,用同学和自己的力量来规范行为习惯,树立小干部的责任意识。使孩子在反复中

学会辨别,在反复中形成和巩固良好的习惯。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条件反射系统才逐渐定型和自动化,学习习惯才日趋稳定。

四、实施效果

通过对崔鑫耀同学近一个月的个案辅导,成效如下: (1)课堂行为的转变。在课堂上,已经改掉了偷玩玩具的不良习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来越长,基本能积极动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举手发言。

(2)作业态度的变化。作业能坚持每次做,并按时交,且书面认真、干净,遇到难题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主动动脑思考,实在不能自己解决的能虚心向老师请教。

(3)学习成绩的提高。在改正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后,崔鑫耀同学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明显增强,积极主动性有了提高。

五、结论与思考

(1)从以上研究可知,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有训练中来形成,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这是学习习惯与一般习惯的根本区别。

(2)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我们教师除了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之外,还应掌握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与必要的心理规律。

(3)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的特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每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真正做到教为学所用,育为生所导,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学习习惯培养应成为课内外教育教学指导工作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

【1】李贤荣 《教育家论养成好习惯》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 【2】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新世纪出版社 2004 【3】马卡连柯《家庭和儿童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龄补贴范文下一篇:古今名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