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中的必要性

2022-09-13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好文言文, 既是我们打好高考一仗的保证, 同时也是我们提高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因此文言文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在高中的文言教学中可以提倡“绿色文言文”教学。

1文言文的重要性

钱梦龙先生说:“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 (包括古诗歌) 是诗文中的极品, 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这些作者千锤百炼的语言, 斐然可观的文采, 匠心经营的章法, 也都足以垂范后世。 ”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我们苏教版的必修一至必修五, 均安排了不止一篇的文言文, 还有高二所学的《史记》, 几乎用了半个学年的时间, 高考中, 文言阅读加上默写中的文言, 分值在二十分左右, 诸此种种, 文言文的地位不容小觑。 因此, 研究文言文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2“绿色文言文教学”观点的提出

最早提出 “绿色文言文教学”的是赵谦翔老师, 所谓 “绿色”, 一是纯天然的, 二是可持续发展的。 那么对这“绿色”, 我也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文言教学一般采用“熬米粥式”即贯彻八字经“字字落实, 句句清楚”。 课堂上老师是传统翻译员, 学生则是记录员, 老师一字一词一句翻译, 学生一字、一词一句照抄, 学生没有个人思想, 没有个人感悟, 只有死记硬背, 可想而知, 学生只会觉得乏味无趣, 更觉得文言文难、烦。 在中考指挥棒下, 这种教学方式确实能获得短期收效, 正如学生所说的背几篇名篇就可以应付考试了。 可从长期来看, 学生没有学会文言文学习方法, 即学生只有“鱼”没有“渔”, 而且“传承中华文化,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 继承先贤优秀品质”的情感目标, 就被淡化乃至消失。

针对文言文教学的这种情况, 这几年来, 笔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心出发, 对自己的文言教学作了一些调整, 取得一定成效, 下面谈一谈笔者的绿色教学模式, 来供大家讨论。

2.1 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中, 由于文言文的作者一般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人物, 所以课文的导入基本上是以介绍作者及作品为主, 一节文言课就从学生抄、写、记开始了, 一点新意也没有, 你说学生能有兴致吗, 能提起学习的兴趣吗? 美好的结果一定要有成功的开头, 经过长期观察和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以下导入比较受学生欢迎。

2.1.1 故事导入

故事, 对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有吸引力的, 尤其是对于我们的高中生, 他们学业繁重, 课程枯燥, 适时的故事能首先抓住学生的眼球。 譬如我们在学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时, 可以用“鹞死怀中”的故事导入,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还可以了解魏征的为人。

2.1.2 成语导入

成语很多出自文言文, 用学生熟悉的成语导入,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学习《季氏将伐颛臾》的时候, 笔者先在黑板上写了“祸起萧墙”、“既来之, 则安之”, 然后再引入课文。

2.1.3 借助多媒体导入

视觉的冲击远胜于语言的感受, 因此, 借助多媒体手段, 导入新课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升教学效果。

2.2 重视朗读, 培养语感

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意自现”, 朗读对于文言教学至关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朗读法”。 课堂上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读起来, 读的方式可以千变万化:自由朗读、齐声朗读、分组朗读、个人朗读、教师范读, 同时注意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作者思想感情。 总之, 朗读不能单一、机械, 而应是灵活的、生动的、神韵的、纯自然地。 以《项羽本纪》为例,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 重点记述了项羽生平的几个阶段, 教学过程中, 笔者先让学生自读, 概括每一阶段的内容, 在次基础上, 重点研读巨鹿之战和垓下之战, 让学生比较司马迁在对这两次的战争描写有什么不同, 学生先读巨鹿之战, 当他们读到“项羽乃引兵渡河, 皆沉船, 破釜甑, 烧庐舍, 持三日粮…”读得义气激昂, 句式短促, 节奏感强, 从而读出了当时紧张的形势以及楚军势如破竹的战斗优势。 而在读垓下之战的时候, 明显感觉气势不盛了, 甚至有些低沉, 因为此时项羽已经兵败被围。 所以, 读是很重要的,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物内心的变化, 而且对人物形象把握更准确。

3内容分析, 学生自主, 以文代言

新课程改革已提出课堂上学生主体, 教师引导的要求, 可以说课改几年后, 自主学习在现代文教学中体现已十分明显。 因此, 教师可以采用“点拨”教学,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具体表现为:点拨词语, 那些属于重点难点的词语, 一定要点拨。 而一般书上注释过的, 老师就不再啰嗦, 全部交给学生回家自学。 点拨章法, 一般在学生把课文读过几遍之后, 老师根据诵读进程逐段点拨思路, 为学生背诵扫清障碍, 避免死记硬背的现象发生。 点拨精神, 待到全文熟读成诵、文句疏通之后, 围绕文章主题的闪光点, 让学生发表见解, 书写“一言心得”。 教师则在对全班“一言心得”分门别类、深思熟虑后, 再作专题评析。 比如, 在教学《管仲列传》时, 就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笔者设置了以下问题: (1) 作者从几个方面来写管仲的? (2) 管鲍之交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3) 管仲任政相齐, 做了哪些贡献? 要求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 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后, 笔者把学生的答案板书在黑板上, 最后引导学生背诵。 当然在学生回答的同时, 以文代言, 对一些字、句作适当的解释。 这样一节课下来, 学生就自主解决了文章重要问题, 还背诵了课文, 效率是很高的。

4综合比较, 学会积累

关于以上教学安排, 一定会有老师置疑, 那字、词、句解释怎么办, 那考试怎么办? 其实, 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最后一个环节, 引导学生综合比较, 学会积累。 文言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现象多, 因而字、词方面需要综合、比较、归类。 比如《口技》课后, 引导学生对“指、乳、妙”等词用法进行归类, 在一单元或一段文言教学后, 要对一些虚词如“之、以”等用法比较归类, 最重要的是自己举一反三, 如“之”字, 在什么情况下解释为“的”, 什么情况为代词, 什么情况下不解释, 还有什么情况下为“到”,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帮助学习巩固, 这样通过慢慢积累, 学生即便遇到课外文言, 他也会懂得用积累的经验来阅读, 还用得着担心考试吗?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也获得了乐趣、自信, 教师也在文言课堂上得以解脱。

总之, 创建绿色文言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自主还给学生, 让学生喜学文言、乐学文言、会学文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巧用Excel电子表格做财务分析报表下一篇: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