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政府基层部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

2022-09-13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自1999年全面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以来, 到现在已经有11个年头,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网站建设蓬勃发展, 也已初具规模, 在日常工作中逐步提高了公众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也提升了政府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但由于我国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晚, 许多基层政府部门在建设和应用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来解决。

1 广东省基层电子政务系统发展概况

广东省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以基础建设作为发展前提的, 各地基层政府在各方的支持下先后统筹建设了电子政务的外网和内网, 促进了各地政府间资讯的有效连通。2000年, 广东省就率先开通了政务外网平台, 2006年又开通了与之相配套的内网平台。政务外网主要是面向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 连接省、市、区、县;政务内网面向内部管理和领导决策, 连接省、市、县, 接入的单位多达1200多个, 县区80多个。为了建设较为完善的政府网站服务体系, 广东省还颁布实施了《广东省政务公开条例》, 努力做到政务公开, 打造阳光政府。

另外, 在广东省各地先后建设了行政审批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 开创性地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对行政审批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绩效评价和纠错预警, 为打造廉洁政府、效率政府迈出了坚实可喜的一步。早在2004年11月, 深圳市在全国率先正式开通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2007年4月20日, 省级电子监察系统正式开通, 实现对省直48个部门465项行政许可事项4.5万笔审批业务进行实时在线监察;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等珠三角10个地市系统也先后建成开通, 实现省市联网监察;其它地市预计于2011年底也将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全面建设并开通使用极大提高了电子政务的应用效益, 行政审批平均提前办结率达到86.5%, 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水平、工作效率, 提升了政府的亲民的服务形象, 可以说受到社会较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在广东省, 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中心, 全省各级政务服务网站多达2400多个, 覆盖了省、市、县、镇、区各级政府单位。广东省已连续多年派出技术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奔赴各地不定期的开展政务网站指导、评估、服务工作, 检查政务信息公开和便民服务情况, 规范栏目设置, 促进信息更新, 推动网上服务, 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省政务公开条例》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实施, 推进广东省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举个现实中较典型的例子:现在各地地税局、所普遍实行了网上报税制度, 如果地税局在网上接收到企业或居民的报税表并审阅, 发现需要退回多缴税款的情况后, 就能即刻在网上完成退税手续, 同时将退税款直接划入企业或居民的账户。可以说到了这一步, 电子政务在居民报税方面是日趋成熟了。因为, 它是以电子的方式实实在在地完成了一项政府业务的处理。用户只需要在网上完成他所需要的与政府互动的事务处理, 根本不需要知道在这件事情完成的过程中, 他与哪些政府部门、哪些政府官员打过交道。这样, 自然也就不需要看办事官员的脸色, 更不需要行贿了[1]。

2006年度全国网站评比中, 广东省政府门户网站在省级中名列第6, 广州、深圳进入全国地市网站排名前十, 江门、佛山、汕头进前二十。

2 广东省基层电子政务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广东省在电子政务方面的建设和投入巨大, 同时也取得了许多让人瞩目的成绩, 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依然不少, 归结起来包括如下几点。

2.1 电子政务在各地区、市县发展不平衡

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建设出现“富裕现象”, 投入资金、技术量大、基本实现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政府网上达到了协同办公。但河源、茂名、韶关、清远等广东较边远地市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投入相对不足, 发展依旧迟缓。另外, 由于信息化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 各级政府认识不一, 体制结构不一, 造成了信息化主管机构的设置五花八门。广东省21个地市中, 只有13个地市独立设置信息化主管部门, 其它8个地市, 与市府办、科技、经贸、发展改革等部门合并办公, 形式各异, 这就增加了全省统一协调的难度, 也造成当地信息化机构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规范建设上力量薄弱。

2.2 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订和执行有待完善

各地方、各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缺少相互协调和配合, 没有一系列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府信息化建设, 法律缺位和标准多样化严重影响了电子政务整体效能的发挥。法律、法规是电子政务健康有效发展的重要保证, 法律、法规的缺位将导致政务信息资源不能长期有限共享, 甚至影响电子政务功能整体有效的发挥。

2.3 缺乏整体布局和规划, 建设和应用不够规范

地方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不统一、不规范, 没有很好形成“全局一盘棋”的局面, 条块分割局面较严重, 信息不能很好共享, 存在“信息孤岛”、“发展鸿沟”现象。目前的政府信息系统绝大部分处于内网、外网相互分离的状态, 阻碍各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网上业务协同处理、并联审批形成障碍, 这不仅使得成本提高, 管理复杂化, 而且最终使得业务、信息服务难以真正对外提供。网络问题其实归根结底并不是个技术问题, 管理体制是目前实施困难、业务网络问题的关键。

2.4 一些部门, 特别是各基层政府电子政务的认知度有待提高

多数城市所谓政府上网只是放上去一个网页而已, 无法起到改进政府服务与管理的职能, 许多已经沦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可以说已经丧失了社会经济价值。这也是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又如, 现在许多基层政府的网站建设和使用仍然注重的是技术角色的参与, 展现在公众面前的是以平面为主的政务内容的介绍, 很少提供公众与政府部门间网络互动的平台, 公众不能分享电子政务的成果, 自然很难得到公众的认可和造成满意度低下。如何将基层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与建设服务性政府紧密结合是关系到如何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应用的“瓶颈”所在。

3 广东省基层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探折

广东基层电子政务如何才能积聚能量和把握好发展机遇, 继续走在全国“服务型政府的”前列, 将“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推行电子政务,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真正落到基层、落到实处?这关键在于要突破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诸多“瓶颈”, 从而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制定完整并切实有效的信息资源规范和标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障资源共享。政府各部门明确信息共享责任的前提。可以考虑对政府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管理, 将信息分为强制共享类、条件共享类和不予共享类三种类型。列入强制共享类的必须无条件、无偿提供给所需机关单位共享, 列入条件共享类的可按设定条件提供给指定的机关单位共享, 列入不予共享类的应当有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及其他依据。根据上述三类的要求, 制定总体的资源共享目录, 将每一个政府部门的每一项数据都予以明确, 在此基础上, 统一数据格式和标准。

基层政府应着重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以提供政府公共服务为先导, 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服务保障体系。我国电子政务多是“专网”、“内网”和“外网”三网并立模式, 这一模式一直是国家级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也成为很多地方政府开展电子政务的主要参照模式。“三网模式”的优点是安全性好, 缺点是投入比较大, 维护成本高。相对而言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主要担负“宏观调控”、“经济监管”职能的省级以上政府部门, 而对于主要担负“公共服务”职能、平时处理的涉密信息量非常有限的区、县级基层政府来说有些“浪费”。应该鼓励基层政府直接依托互联网开发公共服务网络, 建立“办公业务资源网”以节约社会成本。

由于网络平台安全性能尚不能完全满足发展需要, 逻辑隔离功能还需要加强做好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扩展工作。互联网出口带宽相对于日益增加的公众访问量显得捉襟见肘, 互联网访问速度较慢, 出口带宽需要拓展;区、县级网络平台尚未完善, 不能满足基层管理的需要。这些问题, 都需要统筹考虑, 加以解决, 为电子政务畅通工程提供网络保障。

解决电子政务运维经费保障问题, 确保今后电子政务项目稳定运行、可持续发展。当前, 信息化建设比较先进、成果比较明显的政府部门, 由于电子政务应用广泛、前期投入大, 反而造成了后期运行维护经费缺口大、系统运行维护难度大的被动局面。因此, 需要将电子政务运行维护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制定出一套应用系统运行维护经费管理制度, 针对电子政务项目运行情况和成效进行评估, 以评估结果作为安排财政资金投入的依据。

加快推进联合监管、协同办公和“一站式”电子政务。电子政务通畅工程的效果如何, 最终要体现在应用畅通和服务畅通方面。因此应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服务需要, 加快联合监管和协同办公的建设。当前主要是力争在五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在全省企业信用信息网建设的基础上, 深入推进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之间的企业信息共享和联合监管, 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二是推进人口、计生、劳动保障、综合治安等社会管理方面的信息共享和联合监管,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三是推动建设、商务、质监等领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以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四是推进农业、科技、气象、农产品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和联合服务,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推进“一站式”电子政务, 将政府的服务集成到门户网站, 为公众提供统一的、便捷的服务。

是完善广东省电子政务数据中心, 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数据中心定位为公共的、基础的数据平台, 它具有四个主要的功能:建立基础性、公益性的公共信息库, 为各部门重要的信息资源库提供容灾备份, 提供数据交换和共享, 提供服务级的检索统计等功能。在数据交换和共享方面, 数据中心是以建设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信息资源交换体系为基础, 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 通过政务资源整合带动社会资源整合, 既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服务, 也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从而推动信息资源的社会开发利用。

一个健全、完善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可以分为“咨询、决策、协调、管理、执行、监督”六个环节, 这六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闭环。只有这样, 才能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相对而言, 中央及省级政府部门考虑前三个环节多一点, 区、县等基层政府部门考虑“管理、执行、监督”三个环节多一点。电子政务是“新公共管理”浪潮和第三次技术革命相融合的结晶, 对于正处在不断变革中的中国政府而言,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使命, 是决定着政府部门内部工作效率和对外服务水平的关键, 决定着“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做好电子政务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国家、地方两个层面的紧密配合, 也需要社会大环境、公民意识、企业参与等诸多因素的大力支持。目前我们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和外部环境与十年前相比, 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今非昔比, 有了质的飞跃。但越是如此, 越需要更加慎重, 因为政府信息化的每一笔投入, 都来自于公共财政, 每一个项目的成败, 都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办公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摘要:近年来, 我国政府基层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迅速, 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回顾广东省基层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 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并提出了基层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基层部门,广东省

参考文献

[1] 周宏仁.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电子政务[J].中国电子政务网, 2004, 12.

[2] 张优丽.广东省电子政务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J].信息化建设, 2008, 6.

[3] 神英龙.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困境的综合研究[J].学术园地, 2010 (2) 中旬刊.

[4] 黄澜.用网上政府理念构建政府网站[J].专家论坛, 2010 (2) .

[5] 汪玉凯.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展望[J].中国信息界, 2010 (4) .

[6] 马克军.强化电子政务管理推动广东省电子政务建设上新台阶[J].应用交流, 2010 (3)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下一篇:城市规划中的文化遗产及历史建筑保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