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论文

2022-05-07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小微企业融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国内,占比909的小微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OP、70%的科技创新、80的就业。小微稳则经济活,对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也是近几年来受到各界关注的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论文 篇1:

基于信用增进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玉溪小微企业金融促进会的实践与启示

【摘要】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融资难一直是摆在中小微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从银行层面和企业层面入手,对银行“难贷款”和中小微企业“贷款难”的“两难”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实践中金融机构开展的突破传统抵押担保风险控制模式的创新做法,从信用增进的角度对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 信用增进 融资模式

企业特别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个社会热门话题,也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企业认为是银行管理产生的,银行又认为是企业自身问题导致的,都有一定道理。银行为产生效益要贷款,企业为寻求发展要借款,双方的目的是一致的,但因存在合作的条件难以达成共识的实际问题而往往形成银行“难贷款”、企业“贷款难”的“两难”局面。因此,对中小微企业贷款“两难”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实践中发现、总结、再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模式,也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对玉溪市1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和25户融资难较突出的中小微企业进行了调查。

一、玉溪市中小微企业基本情况

截至2014年9月末,全市企业总数为15380户,其中中小微型企业15370户,占比达99.93%%。全市累计有8159户中小微型企业办理了贷款卡,2803户中小微型企业贷款余额为342.48亿元,其中信用贷款29.83亿元,占比8.71%,抵押贷款202.48亿元,占比59.12%,担保贷款110.17亿元,占比32.17%。

二、银行“难贷款”的原因

(一)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不能贷”

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对限制性行业的信贷管控政策效应释放,银行机构信贷准入进一步加强,对钢铁、化工、水电、公路、水泥等行业的准入条件趋严,企业难于取得银行信贷。调查中有12家银行机构对限制性行业中小微企业基本保持只收不贷,2014年1~9月,仅有3户限制性行业的中小微企业申请贷款获批,申请金额7000万元,获批6600万元。

(二)基层银行无信贷审批权限“无法贷”

在基层银行信贷权限上收、信贷标准从严以及“集中资金、集中项目、集中审贷”的信贷管理模式作用下,地市级尤其是县级银行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限较小。被调查的县域金融机构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均无对公贷款审批权,国有商业银行对公贷款也基本无审批权限,虽然农行允许部分县支行对A+级以上存量客户在一定金额以下的贷款授信,但贷款的审批权限仍在省分行,且县支行对企业评级无授权。被调查的市级金融机构中,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无对公贷款审批权限,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公贷款审批权限仅为100万元,1家国有商业银行无对公贷款审批权限,1家国有商业银行仅对零风险贷款业务如存单质押有审批权限,1家国有商业银行对公贷款审批权限仅为200万元。同时,县级金融机构贷款范围越来越窄,信贷投入总量不足,大量资金存放上级分行,如建行某县支行2014年9月末存贷比仅为26.39%;资金上存非常突出。

(三)信用环境问题使银行“不敢贷”

首先,信用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对失信行为的约束机制存在较大欠缺,金融维权中即使胜诉却无法执行的现象仍然存在,如某县级金融机构近3年诉讼胜诉38笔,涉案金额125.5万元,实际执行15笔,执行金额59.5万元,执行率仅为47.41%。其次,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贷款终身追究责任制度》与员工考核挂靠严格执行等背景下,信贷资产损失的不可控因素增加,保全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压力越来越大,致使基层信贷员对中小微企业“慎贷”,制约了银行贷款投放的积极性,截至9月末全市中小微型企业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达2.2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67%,比年初增加0.1个百分点。

三、中小微企业“贷款难”的原因

(一)借款企业相关手续难落实

从调查的25户借款企业情况看,有7户借款企业拥有的土地、厂房和仓库均属租用,不符合银行抵押贷款条件,无法获得贷款,另有15户企业虽已支付款项购买土地,且已建盖厂房、安装设备投入使用,却尚未办理取得相关有效权证,土地暂时还不具备用于抵押条件向银行申请贷款。

(二)融资成本较高,部分企业望而却步

调查显示,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基本都实行上浮,幅度10~60%不等,有的还加收1%~1.8%的融资顾问费,再加上2%~3%的担保费,融资成本在10%~12%左右,在融资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生1.5%的保险费、0.01%~0.5%的资产评估费、0.01%~0.06%的审计验资费、0.5%~1%的抵押土地评估费、0.1%的抵押土地权证登记费、0.1%~0.3%的环境评估费、1~2万元的信用评级费、1~2万元的产品设备质检费等费用,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如通海县某企业担保贷款500万元,贷款期限1年,贷款年利率8.4%,担保公司扣除10%保证金,收取3%担保费,会计报表审计费0.3万元,印花税0.025万元。利息与费用共计57.325万元,再加上50万元的保证金,500万元的贷款,最后实际可使用的资金只有392.675万元,融资成本达到14.6%。又如新平县某企业申请1500万元的担保贷款,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上浮60%,担保公司收取3.5%的担保费用并扣除10%的保证金,还需要企业提供2000万的资产进行反担保,贷款杂费占1.5%,企业实际能利用的贷款仅为1275万元,而企业3年共需承担利息费用405万,融资总成本高达480万元。另外,小额贷款公司年化利率达24%,典当行等民间借贷利率也达到20%~30%,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三)企业抵押担保能力不足

一方面企业抵押资产不足,调查中有18户企业能抵押的资产已经全部抵押;另一方面辖区担保机构实力较弱,截至2014年9月末全市有担保公司26家,户均注册资本金仅为7061.5万元,户均在保贷款为22765.4万元,部分担保公司已超能力为企业提供担保,调查中有9户借款企业抵押不足且寻找不到担保人。

(四)企业信用等级偏低

一方面中小微企业规模小,内部管理不规范,部分企业主诚信意识缺乏,财务管理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完善,导致企业报表失真、贷款用途转移、逃废债务等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大多是个体私营性质,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家族化管理,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内控制度不健全。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在抵押担保不足的情况下,中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难以获得银行的认可。调查中有12户因没有财务报表或经审核报表数据严重失真,银行无法进行正确的信用评级,无法对企业进行贷款。另有2户企业的银行信用评级都为A级,但银行要求企业的信用评级只有到A+才能获得授信,导致企业无法获得贷款支持。

四、玉溪小微企业促进会的实践

虽然中小微企业在申请贷款时提交经会计师事务所验证的财务报表,但这些信息经常包含较多噪声,造成银行与企业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企业出于税务方面考虑刻意不体现真实报表信息;二是企业关联占用较多,资产界限不容易划清;三是企业民间借贷较为隐蔽,使银行较难掌握企业实际负债水平。在信息严重不对称且中小微企业普遍抵押担保不足的情况下,银行“难贷款”和企业“贷款难”现象并存也就不足为怪了。

近年来,为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玉溪市各金融机构在机构设置、产品创新、流程再造、服务升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创新,从2013年开始,部分金融机构开展了以突破传统抵押担保风险控制模式为核心的“量体裁衣”式的信用增进创新,不仅为抵押物不足但情景好、资金需求旺盛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有效支持,也为金融机构自身向“小额化”、“标准化”业务转型,坚持资本集约、资源节约发展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其中由中国民生银行玉溪支行与玉溪市工商业联合会共同发起成立的玉溪市小微企业金融促进会比较有代表性。

2013年5月,中国民生银行玉溪支行(以下简称“民生银行”)与玉溪市工商业联合会共同发起,辖区小微企业自愿参加,创立了玉溪市小微企业金融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促进会以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沟通平台、创新融资渠道、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为小微企业提供特色综合性金融服务,运作1年多来效果显著。

(一)促进会基本情况

1.促进会性质和目标。促进会是由民生银行与玉溪市工商业联合会共同发起,在会员相互信任、自愿组合的前提下,在玉溪市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依法成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社团法人。促进会着眼于实现特定行业的小微企业“抱团取暖”,致力于为小微企业发展搭建政策扶持平台、金融支持平台、互助共赢平台、信息交流平台、专项服务平台、财富增值平台等六大平台。

2.促进会治理结构。促进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及规章制度,在玉溪市工商业联合会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并接受其监督管理。促进会管理机构为理事会,理事会设会长一人,由民生银行玉溪支行一名行领导担任,设副会长和理事若干名,由市工商联领导和会员中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兼任。各会员企业按年缴纳一定会费,促进会外聘工作人员工资、营业费用等从会费中支出。

会员企业不使用贷款时只需缴交会费即可享受除贷款之外的所有会员权利,当企业需要贷款时,缴纳互助担保基金后,即可向促进会理事会申请贷款。理事会信贷审核和风险管理部门分别设在民生银行信贷部和风险管理部,贷款审批由理事会会同民生银行共同办理。由于会员企业入会时通过政府部门和行业内企业的审核和推荐,并通过互助担保基金实现了信用增进,因而在申请贷款时,审批时限缩短至正常时限的一半,贷款利率与正常贷款相比有适当优惠,贷款通过率达到90%以上。当会员企业无法清偿贷款时,先由会员企业在能力范围内进行清偿,不足部分再用互助担保基金池的资金进行清偿,仍不足部分由民生银行消化处理,截至2014年9月末,促进会尚未发生不良贷款。

促进会下设分会,分会以行业性质划分(主要围绕本地支柱产业设立),目前促进会设有四个分会,分别是通海食品加工及流通行业城市商业合作社、玉溪市商贸行业商会、通海县中小微企业互助商会和玉溪市花卉行业商会。

(二)促进会运作模式

1.搭建互助共赢平台。各分会采取非社团、非盈利、非法人、非公益的联谊形式,旨在搭建一个小微企业交流信息、协作共赢的平台,是一种以金融服务功能为主导的自愿性、服务性组织。每个分会成立一个“互助担保基金”,该基金对组织成员贷款进行担保。“互助担保基金”由会员企业按照“自愿互助、风险共担、利益共存”为原则缴纳互助资金,在会员超过50人(含50人)、募集互助资金达到1000万元时可以成立。以该基金为担保,基金会员最多可以获得10倍于基金的贷款,每位基金会员最高可获得200万元授信额度,期限最长可达1年。各分会的“互助担保基金”由促进会统一管理。

2.提供专属金融服务。民生银行对促进会会员提供优质的专属服务,包括:一是专享民生银行“小额无担保信用授信”产品,会员通过预交风险准备金,贷款时无须通过第三方担保或提供不动产抵押,可获得信用贷款;二是贷款额度优先,贷款额度有限的情况下,对合作社会员予以优先贷款;三是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同等条件下,促进会成员贷款可以得到优先审批,等待时间相对较短;四是提供贷后产品包服务,促进会会员贷款后可免费使用间联POS、乐收银、网银、保管箱等产品。

3.提供免费特色服务。促进会通过建立微信群,与律师事务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定期提供行业发展信息、刊物、资料,组织订购会、团购会等方式,为会员企业提供行业内信息交流、法律顾问咨询、跨区域沟通交流等免费特色服务。

(三)促进会运作成效突出

促进会把辖区松散的中小微企业以行业或商圈为单位,整合成有组织的经济体,通过信用增进创新解决其贷款抵押担保不足的突出困难,并帮助其抱团享受特色服务,不仅有效解决了部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还极大促进了辖区特色产业的整合协作发展,整体来看,呈现出明显的三方面效应。

1.示范效应。目前促进会会员企业达到501户,已经帮助207户小微企业会员获得民生银行贷款30273万元,并且在红塔区、新平县、元江县、澄江县、通海县为当地的小微企业提供了全面的金融服务及非金融服务。促进会受到玉溪市小微企业的普遍欢迎,参加企业增加迅速,未设立分会的县域企业主动跟促进会联系,希望能围绕县域内支柱产业设立分会。

2.惠企效应。四个分会都取得长足发展:通海食品加工及流通行业城市商业合作社目前有会员85户,有59户企业获得7820万元贷款;玉溪市商贸行业商会目前有会员220户,有94户企业获得13295万元贷款;通海县中小微企业互助商会(通海五金加工城市商业合作社)目前有会员140户,有24户企业获得4450万元贷款;玉溪市花卉行业商会目前有会员56户,有30户企业获得4708万元贷款。每个分会基本涵盖行业内绝大部分企业,可以全面为这些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3.品牌效应。促进会的成立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认可,品牌效应逐渐显现:一是促进会自身品牌效应不断提升,知名度不断扩大;二是小微企业抱团打造产业品牌意识提升,促进会为支柱产业企业提供信息交流平台,有利于企业品牌意识的提升,形成抱团打造特色产业品牌的发展趋势;三是银政企合力打造信用品牌意识提升,信用即是品牌,促进会运作实际靠信用纽带连接,是一种融合了政府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信用综合体,其快速发展,有利于形成各参与主体合力打造信用品牌的意识和行动力。

五、经验及启示

(一)信用增进有利于通过构建银政企信用合作平台来发展社区类金融服务进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促进会综合了多种信用模式,形成正规金融和民间资本的优势互补——既充分发挥基于人缘、地缘构建的传统民间融资优势,又充分发挥正规金融的资金规模优势,并且避免了与传统银行机构金融服务的趋同化,为引导正规金融机构在特定地区进行金融创新——即正规金融机构联合民间资本进行信用安排,专门针对某一社区、行业、村镇开展社区类金融服务,有针对性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二)信用增进有利于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产品和金融信息服务

促进会将特定中小微企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集一起,通过设计特定的集合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标准化、模块化、流程化的批量融资服务和信息服务,有助于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一是通过会员制管理,促进中小微企业跨行业、跨区域信息交流与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拓宽商业信息渠道,降低小微企业联系和交易成本。二是通过促进会将分布在各区域同一行业的会员进行整合,可联合行业协会、区域商会及专业会员共同研究和探讨发展问题;促进同行业企业协作共赢,避免恶性竞争;促进与关联行业合作,共同发展。三是通过联合行业协会、管理培训机构、工商税务等第三方资源,采取培训讨论、职业训练等形式,提高会员经营管理素质。

(三)信用增进有利于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批量融资服务同时降低服务成本

一是有利于金融机构分行业集中优质客户资源,快速投放中小微企业批量信贷资金。二是通过“互助担保基金”进行信用升级后,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批量融资服务,还能有效分散信贷风险。三是金融机构通过对经过信用增进后的促进会企业成员进行贷款立项,通过主体打包放款,能使贷款审批等环节更加便捷,可有效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四)信用增进创新了金融机构风险管控方式,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金融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建立内容比较完整、数据质量较高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开发功能较为完善的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为综合运用各种政策资源、落实各项服务举措、集聚银政企各方力量,推动中小微企业信用增进,是解决中小微外源性融资困难的重要基础。同时推动建立比较完整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金融机构把对中小微企业的内外部信用评级有效结合,建设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达到信用快速识别和有效传导,能够有效改变以往重经验、重抵押、重定性判断为特征的风险管控方式,改变被动的客户营销和服务方式,改变“因人定事”的用工和激励分配机制,进而促使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信贷产品,有效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华章,李照斌,张胜祥.现实审视与多维求解——长株潭城市群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J].金融参考,2014(6).

[2]钟献兵,潘华.农村信用制度构建与农村金融创新路径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14,(8).

[3]张莉.谈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防范[J].商业时代,2013,(36).

[4]潘华.商业信用管理概论[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作者:钟献兵 高燕 林有权

小微企业融资论文 篇2:

寻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国新办就银行业和保险业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等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在国内,占比909的小微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OP、70%的科技创新、80的就业。小微稳则经济活,对于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也是近几年来受到各界关注的问题。

10月30日,国新办就银行业和保险业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等情况召开新闻发了烩,银保出端黔副主席王兆星、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建i受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呈肩事长缪建民、泰隆银行董事氏王钧共同出席并介绍相关情况。

王兆星表示,今年以来,银保监会特别针对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这些政策之下,银行保险机构已经从各个力面加大了对民营小微企业的金副肤持,针对当下依然存在的问题,还会继续推动相关政策指施尽早摘军实。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30.4万亿元

王兆星介绍,今年银保监会出台的措施包括大力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麦支励银行对主业突出的龙头民营企业给予融资支持,稳定上下游的企业生户经营。

同时,为了增强和改进银行保险机构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服务,监管部门也在督促和指导银行业保险机构,进一步改进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改进内部风险管控机制、建立完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制建设。此外,科学没置小微企业业绩的考核权重,指导大中型商业银行普遍设立普惠金副厚业部,建立专业化经营机制,加强成本管理,落实服务收费减免政策,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在保险领域,充分发挥保险对民营企业和刁、微企业的支扫年口增信作用,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月手项产品,参与化解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缪建民介绍,由于很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没有增信手段,保险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就充分发挥保险的增信功能,为15000多家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保障金颧翅过1700亿元,有效地保障应收账款的安全。另外,还为5700多家建筑工程企业提供建筑工程履约保证保险,可以释故建筑工程企业的保证金占用负担,缓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流动性资金的压力。

总体来看,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取得了阶段性迸展。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8.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较各项贷款同比增速高7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的户数超过1600万户,同比增加406万户,阶段性地实现了“两增”的目标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余额目前已经达到了30.4万亿元,增长幅度还在不断上升。

此外,18家主要商业银行三季度新发故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已经控制在6.23%,较一季度下降了0.7个百分点,融资成本得到了很好控制,保险服务也得到了有效改善。2018年前9个月,信用保险和贷款保障保险累计服务的小微企业达50万家左右,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增信服务,也为小微企业获得贷款提供了保障。

民营、小徽触资难在哪儿

不过,即便如此,市场上关于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

易会满解释道,所谓“融资难”,主要不是难在民营企业经营出现大面积实质性的变化,实际上是民营企业特别是大中型民营企业经营进一步分化,有的是发展中的问题,有的企业可能会被市场出清;不是洲浓银行体系的断贷、压贷,而是相在流动性的压力。“这个流动性压力主要是直接融资和表外融资渠道受阻,包括发债困难、股权质押融资等带来的一些风险,使个别民营企业的存量融资到期无法正常接续实际上,大型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余额是增长的,授信也是保持基本稳定的,并没有出现抽贷、限贷等歧视性措施。”

考虑到上述情况,易会满表示,工商银行将完善信贷与债券投资业务统筹联动机制,积极参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的顺利运作。“实际上,民营企业现在的问题主要是流动性问题,引发这币流动性问题,发渍的接续是重要原因,所以,我们与央行、中债增信相关机构组成联合体,探索怎么样在民营企业的发债方面充分运用支持工具,把市场稳步做好。”易会满说。

10月26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央行计划初期向中债增信提供100亿元初始资金。如果以1:8的杠杆比例测算,债务融资工具会形成约800亿元的规模。此外,中债增信会和其他市场机构,包括债券主承销商、地方商业银行、地方增信公司、保险公司等组成产品发石联合体,假定其他主体也按照这个比例提供800亿元规模,可能就会形成1600亿元的规模。

另外,“几家抬”的模式对民营、小微企业发展也非常重要,这是市场所形成的共识。易会满强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信贷问题,它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各种市场交叉在一起,所以解决起来更为复杂,矛盾也更加突出,这就需要大家‘几家抬,,发挥好共同的合力。”王兆星也表示,要衫极发摘部门合力,推动各项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其他政策落地,形成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强大的政策合力。

事实上,从浙江等民营、小微企业聚集且融资情况较好的地方来着,外部环境良好的确能为传统弱势融资主体营造良好氛围。王钊〕表示,近年来,政府和各部门出台了很多支步当祖亥策,加上国家信用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快,有助于破解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我们感到,小微金融服务目前的同行者越来越多,形成了良性的竞争环境。小微贷款的可获得性和覆盖面有很大的提升。这个看法是我根据泰隆银行所在区域的情况基本形成的。”

多项措施缓解各类难题

为了更好帮助民营、小微企业成长,在场的几位相关负责人还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介绍。

易会满表示,工商银行已经和近50家大中型民营企业初步达成意向,有6家企业进入实质性操作。“我们希望通过债转股,帮助企业优化财务结构,增强发展后劲,让企业和市场增添信心、增强预期,同时有利于化解银行融资风险,也有利于银行取得合理的则务回报。”

田国立表示,与过去的情况不同,现代科技给了银有7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机会。除了AI技术、大数据应用、人脸识别外,国家正在全力推动打通信息“孤岛”,围绕税务、工商、用电量等数据,银行在交叉识别小微企业的司巡芝性上,可以进行更加准确的把握。

此外,田国立建议,对民营、小微企业的贷款评判不能根据负画啼青单,而应制定正面清单。“过去我们是负面清单,现在就应该是正宜啼青单,就是准合格谁过关,否则,都围绕一些不良企业设计风控体系的话,好企业跟着承受的成本就太高了。但如果我们简单地用几个公共数据,交叉识别后,对它的风险有了判断,利用技术手段很快就可以放贷。”

缪建民则从保险的角度表示,将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增信,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在传统的保险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发行保险资管产品的基础上,拓展“支农支小”业务,为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提供小额的融资支持。

王兆星强调,在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过程中,必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在市场竞争中促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优胜劣汰,要协调发挥好政策扶持和市场机制两个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改善对小微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缓解融资难问题,不能只靠放松风险管控和降低信贷标准。“经过这么多年艰难的改革探索,银行所形成的风险管控体系、审慎稳健的理念和精绍日七的管理机制,非常可贵,需要倍加珍惜。所以,在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优化金副服务的同时,银行要更好地改进风险管理,而不是放松风险管理、降低信贷标准。否则,可能会形成新的金融风险,影响国家经济和金融安全。所以,我们也必须同时进行考量和平衡。”

王兆星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尽早落实落地。

除此之外,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民营企业流动性的共性困难,主要是偏离主业、过度融资和高杠杆造成的。王兆星建议,民营企业应当改进自身的管理,在聚焦核心主业、提高自身核心竟争力,在刹日注内部改革、转型升级等方面下更多功夫,再加上金融的支持,加上其他政策的支持,才能實甄健康可持续发展。

小微企业融资论文 篇3:

疫情持续下的小微企业融资对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虽然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国际形势依旧不容乐观,疫情防控形势仍严峻、复杂,疫情防控已成为常态化。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面临较大的经营和生存压力。本文以辽宁省小微企业为例,通过分析小微企业现状以及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金融支持对策。

辽宁省小微企业基本情况

据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11月《全省小微企业数据分析报告(2021)》数据(统计节点为2021年7月1日),截至2020年12月31日,辽宁省小微企业总量达95.03万户,同比增长8.78%;其中,按投资属性,小微企业中公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占小微企业总量的3.64%、94.93%和1.43%。小微企业注册资本(金)为102706.63亿元,占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量的76.41%。

辽宁省小微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占企业从业人员总量的54.65%,同比提高2.28个百分点;户均4.89人。其中,安置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和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分别占小微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的18.87%、0.75%、0.6%和5.75%。吸纳从业人员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94701人,第二产业1687912人,第三产业2504499人,占比分别为2.21%、39.37%和58.42%。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辽宁省小微企业在促进地方经济运行、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辽宁省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巨大冲击,在疫情持续情况下,部分小微企业面临生死存亡。大连、沈阳、营口等地多次、多点发生疫情,极大地影响了辽宁省小微企业的营业收入。受冲击最为严重的交通运输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批发业、餐饮住宿业等企业出现发展困境,很多企业营业收入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被迫停业。小微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资金压力。

从小微企业活跃度三年数据对比(见表1)不难看出,在国家助微惠民政策背景下,辽宁省小微企业整体活跃度较高。小微企业在疫情时期表现出较强的经济韧性,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但由于资金链紧张,疫情持续反复,总活跃度略有降低,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确定因素还是很大,其规模依旧具有特殊的脆弱性,产能利用率仍旧不足,企业业绩仍低于历史同期。疫情的冲击加重了小微企业经营困境,小微企业短板突出,资产规模小、信息不透明、缺少抵押物等劣势在疫情常态化下进一步被放大,由此会带来收入减少、失业增加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辽宁省小微企业发展现状与成因

小微企业现状

辽宁省小微企业发展基本面良好,但目前盈利比重仍不高。疫情以来,国家和地方在财政金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优惠政策(见表2)以对冲疫情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在保障经济循环畅通、尽快恢复社会秩序、扶持小微企业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与农业基地,位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小微企业发展具有一定优势。从过去两年水平来看,小微企业发展势头相对较好,贡献了近六成经济总量;小微企业总量比重高,数量超九成。私营企业是辽宁小微企业的主力军,第三产业是辽宁小微企业的主战场,其中,现代服务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数量持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与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小微企业活跃度也相对较高,第三产业小微企业盈利水平相对较低。目前,辽宁省有三成小微企业处于成长瓶颈期,个别小微企业在不断的健康发展中已经逐步成长为优秀的中型企业,影响着辽宁省整体经济发展。但是,辽宁省小微企业目前盈利比重不高。从辽宁省2021年小微企业年报数据显示,报送年度利润盈利的有234374户,占年报小微企业数量的26.71%(比上年同期下降1.42个百分点),盈利比重依旧不高,小微企业仍旧面对严峻考验。

小微企业体量小,资金规模有限,对抗市场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能力都比较差。在疫情持续影响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瞬息万变,小微企业难以灵活调整经营方向和经营策略。同时,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依旧存在困难,且获取资金成本较高。受疫情影响,信贷市场萎缩,按照小微政策支持要求,银行考虑资产质量和风险收益,支持小微信贷会首先抢占优质客户资源。银行扎堆授信给实力雄厚的优质小微企业,普通小微企业由于体量小、风险高、会计报表不成熟等原因,仍旧存在贷款难问题。银行是小微企业融资的最主要渠道,小微企业贷款通常金额不大,频率较高,相应的管理成本较高。银行的放款偏于谨慎,很多小微企业由于没有有效的担保无法在银行获得融资,只能选择民间融资方式解決企业的资金活水,打破当前的经营困境,因此付出的财务成本较高,不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小微企业困境成因

银行业受疫情影响风险总体可控,但能动性未完全释放。从2021年11月份银保监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42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为48.9万亿元。这些数据反映出,银行利润持续稳定恢复,信贷资产质量基本稳定,风险抵补能力较强。银行不良率在疫情期间持续维持低位,经济持续恢复,疫情的纾困措施效果显著。但经济恢复中不稳定因素依旧存在,受疫情冲击和延期还本付息影响,小微企业依旧面临原材料价格高昂、供给瓶颈突出等问题,不良贷款压力依旧存在。2022年信贷资产质量恐继续承压,小微企业资产质量下迁会导致银行的能动性释放不充分,加重银行放贷顾虑。

小微企业缺乏科学管理。一是辽宁省大部分小微企业自身实力不足,没有现代化企业制度,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不具备内部资金调度能力,经营权、所有权不分,很多小微企业缺少核心竞争力,人才短缺、创新力不足,产业层次偏低,产业升级换代慢,多数位于产业链的下端,在目前东北经济发展滞后于全国水平的环境和市场背景下,小微企业的生存异常被动。二是小微企业主缺乏经营风险意识,在经济下行周期,面对冲击和突发性公共事件,盲目投资和扩大经营范围,很少具备大中企业稳健发展的定力。在疫情危机下,其短视行为暴露更明显,应对市场变化灵活性不足。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缺乏应对行业异动能力。对风险监控不够完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处置能力弱,民间借贷越来越多,风险逐渐加剧,企业融资更多考虑生存问题,而不是在市场远景规划下计划长远发展。由于小微企业的风险相对高,银行要求的风险溢价也会相对高。三是小微企业现代信用意识不够,很多小微企业创业初期缺乏良好征信自我保护意识,导致征信信息受损,积累信用财富的动力不足。小微企业在现金流出现问题时,利用优惠政策向银行提出贷款展期、续贷、延期还本付息、甚至恶意拖欠。四是小微企业盈利能力不足,很多企业由于产品滞销,资金偿还能力受限,承受银行还本付息巨大压力。很多小微企业应收帐款得不到支付,导致资金周转不开、资金回笼慢、流动资金短缺、贷款还本困难。

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小微企业发展困难的最大掣肘。目前我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严重主要为制造业、住宿、餐饮、旅游等。辽宁小微企业从行业细分来看,营业收入比例下降最大的也是餐饮住宿、信息服务、居民服务、交通物流等。业务量(运输量)骤减,下游订单量萎缩严重,设备利用率降低,导致其经营状况不佳甚至停业和关门。存活下来的小微企业也面临经营难、融资难的压力。疫情抑制了市场需求,在严重影响经营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如订单缺乏、流动资金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浮、大量资金被库存积压,应收账款回款慢等问题,小微企业面临的压力始终存在。

当前小微企业金融问题的应对策略

开辟多边融资模式,坚持平台搭桥。一是简化政府担保平台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便捷融资服务,帮助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渡过难关,加大对政府担保公司资金注入支持力度,为小微企业提供快捷、优惠、低成本担保服务,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主动降费让利,财政给予一定的保费贴息,为小微企业节省担保费用。二是引进第三方担保公司,加快引进有实力、有背景的第三方企业型担保公司,多方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三是加快建立新型融资担保模式,为控制小微企业担保风险,发挥财政风险分担最大效用,完善银担合作机制,鼓励建立非营利性融资担保基金,建立风险分摊融资担保平台,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贷款担保受限问题。

加强信息共享,解決银企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不高,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很多企业几乎是“零信贷”,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不到信贷记录,银行很难识别企业真实经营状况,难以判断是否符合贷款准入条件。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引导银行扩大贷款,持续增加首贷客户,将资金更多流向小微企业特别是受到疫情持续影响的行业。”为此,政府首先要让“零信贷”小微企业全面了解银行小微贷款产品种类,迈出建立银企关系的第一步。银行也要在政府的帮助下,提高收集筛选小微企业有效信息并据此进行信贷决策能力,防止惧贷、畏贷现象。政府可以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共享,解决双向信息不对称情况,以便为小微企业融资难寻找突破口。以辽宁省为例,在工商部门扶持政策中,明确提出小微企业年度报告、信息公示等新型市场监管制度,引导企业诚实守信,完善企业信用建设,银行通过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库,及时了解中小企业经营情况,精准扶持,有效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已会同省发改委、省地方金融局建立辽信通平台,打破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屏障,将企业的税务、司法、公共事业缴费、交通、通信、债务、财产、支付、消费等真实数据反映的生产经营情况对信贷数据进行补充,整合出一份以数据为主的信用报告,方便小微企业融资。

加强政策支持,提升小微企业发展后劲。一是加大对口服务力度,推动银行减费让利,落实普惠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政策,为小微企业减轻资金压力,帮助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二是搭建多方服务体系,由政府牵头,联合中国人民银行、监管部门、司法、税务、卫生健康、发展改革等部门和银行,建立多方合作服务联动机制,在信息共享、融资服务、市场主体开办、资金结算等方面共同展开合作;三是搭建对接为小微企业宣传助力,如银企肯谈会、小微企业产品推介会、送贷进企业等形式以提高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

坚持银行“唱大戏”,为小微企业畅通融资渠道。一是简化业务办理流程,用“绿色通道”做优小微企业服务,将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向小微企业,积极推行客户经理定点服务机制,全方位了解小微企业需求;及时开通快审快批“绿色通道”,简化银行业务办理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二是积极优化创新小微融资产品,充分利用网络金融资源,配套便捷产品,大力推广开发面向小微客户的微贷业务产品,因地制宜、全方位满足小微客户需求。如盛京银行应用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根据核心企业与上游供应商的真实采购需求提供授信额度,上游供应商只需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即可获得贷款。三是继续贯彻落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和信用贷款政策,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等帮助小微企业维护规模稳定。对疫情冲击较大小微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化解小微企业流动性危机,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四是贯彻执行好国家出台的各项助微政策,对小微企业大力开展政策宣传,统筹做好小微企业服务和风险防控工作,让银行把账户开立、转账汇款、人民币结算等减费让利政策落到实处。五是鼓励银行建立小微企业贷款管理长效机制。银行应将经营转型的方向调整成普惠金融,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在业务考核方面加大小微企业贷款权重,增加普惠政策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在普惠业务上也落实尽职免责。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

责任编辑:杨生恒

作者:杨宁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技工学校德育论文下一篇:海外电影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