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诗歌鉴赏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爱情诗歌鉴赏范文

爱情诗歌鉴赏

偶然在铁路上行走

11级工商管理系110207110黄秋灿

原来写一些主观性强的文章时,都不会去查资料的,因为我知道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珍贵的,我不想受其他观点的影响。但这次却在网上查了个遍,可能在爱情方面还理解不深,毕竟那是太复杂的。也可能是因为我恐惧于1500字,因为我的主观可能达不到这般丰满。也是,肚子里还是有些墨水好。

两个诗人差别很大。虽然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年代,但是身世却截然不同。徐志摩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卡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这种学历在现在能拿个百万年薪了。刘梦苇就显得低档次了点,1920年入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23年毕业后,到上海某中学任教。一个海归一个穷书生。还有一个较大的差别,那就是徐志摩娶过三个老婆,但是刘梦苇一个都没有。但是不管是三个还是零个,我觉得都是失败的。我不喜欢徐志摩大概是因为他的不专,当然也可能是嫉妒。

诗人的身世和经历对其创作是有巨大影响的。查了关于《偶然》的种种,发现这是出自他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和女人一起写的东西就是不一样。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他的这首《偶然》玲珑短诗整齐柔丽清爽。“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很浪漫,很美。人生有太多的偶然,太多的巧合,徐志摩对于感情是理智的,对于旧日情怀他表现出一种洒脱。既然过去了,何苦去纠缠。有人说洒脱是一种逃避,可是洒脱是需要勇气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忘掉过去的伤痛,潇洒的面对以后。

在人生态度上,我看好徐志摩,而不是刘梦苇的唯爱主义,他在一些诗中表达了生命苦短、唯有爱情才使生命不算虚度、惟有爱情才使生命获得永恒的思想。或许连诗人也想不到《铁路行》竟然会成为他真实爱情故事的预言。虽然他也写过集体主义和具有爱国激情的诗,但那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五四的诗人都会写一点的,刘梦苇的大多数诗是在爱情方面,但在以他的身世、他的现状,是很难得到爱情的,所以他的爱情诗更多的是表达得不到爱情的悲苦心情。但是《铁路行》只能说是略带悲苦,诗中更多的是温暖与执着。“我们的前方像是很有希望,平行的爱轨可以继续添长,远远看见前面已经交抱。”“爱人只要面前还有希望,只要爱情和希望样延长。誓与你永远的向前驰驱,直达这平行的爱轨尽处。”或者刘梦苇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心里是不带悲伤的,而是充满希望的,充满执着的,但就是因为太过执着于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才使得人们感到字里行间渗出来的悲。

他的悲伤,他的洒脱。他的执着,他的理智。这两首诗感情是截然不同的。但至少有一点是一样的,他们对爱情的向往,他们的态度都是积极的。因为爱情是太美的东西。

新诗在初创之际,强调“诗体大解放”、“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是没有格律的,刘梦苇最早提出新诗形式建设的观点,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铁路行》和《偶然》在音律上都让人读起来很舒服,读起来顺口就是音律美。我觉得没必要去研究平平仄仄,音律毕竟是人的感觉而不是数学公式。当然诗最重要的还是感情。

徐志摩比刘梦苇大3岁,在感情阅历上又比刘丰富,自然在爱情方面的感受要来的比刘梦苇深刻。这样一来偶然的洒脱像是理所当然了。在感情上没有太多经验的我们,是应该向执着的梦苇学习,还是向潇洒的志摩靠齐呢?这是个问题。

第二篇:诗歌题材分类鉴赏(4)之爱情怨妇类

江苏省涟水中学

郑加伦

爱情怨妇类——闺中少妇不知愁

古人的怨妇诗,春闺词以及花间词多是男性诗人以女性的口吻写作的,亦有不少闺怨诗词实为闺中女性相思之作或思夫怨情之作,一方面讴歌爱情,抒写相思之苦之愁,另一方面由于自己得不到重用,郁郁不得志,有些男性诗人通过女性化的情景描写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排解自己的愤懑之情。

常见意象:

1、 比翼鸟、连理枝:比喻夫妻,如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

2、 红豆:象征爱情和相思。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3、 画眉:形容夫妻相爱。如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此行卷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

4、 鸳鸯、比目:表现夫妻情深。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

5、 牵牛(牛郎织女):比喻夫妻间的思念。如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6、 金风玉露:表现七夕相会,相逢珍贵。如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7、 结发:比喻夫妻。如《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8、 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落花喻指年华逝去,青春不再。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9、深宫 宫墙 闺阁 深闺 花园等

题材类型:一类是闺情(少女怀春和歌颂美好爱情);一类是怨情:

①闺怨诗。一类是相思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P62《蝶恋花》欧阳修

一类是惜春伤春。

如P89《如梦令》李清照

一类是怀才不遇,得不到重用。

P53《菩萨蛮》温庭筠

②宫怨诗。最为常见的写宫女“恩已断”或“未承恩”或“君恩无常、见异思迁”之怨恨的诗作。张祜《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③征妇怨诗。沈佺期《杂诗》:“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④商妇怨诗。唐女诗人刘采春《啰唝曲六首》(其三)“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卜钱。朝朝江口望,错认几人船”

感情特点:诗中伤感、迷离、凄苦、寂寞、孤寂、惆怅、忧郁、思念、期盼等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委婉含蓄。

题材情感主旨:

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感情,歌颂真挚爱情。如秦观《鹊桥仙》:“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P45李商隐《无题》

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和家人的思念。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P89《醉花阴》李清照

3、对虚度时光,青春易逝的哀怨,被丈夫冷落、抛弃的哀怨。如秦韬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氓》(背)

P89《如梦令》李清照

4、通过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借此表达自己不被重用。具体分为两类。一是用男女的依恋比喻希望得到君王的重用;一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弃比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

P53《菩萨蛮》温庭筠

描写方法:虚实结合、正面侧面、想象、虚写、白描、细节、对比映衬、人的感觉、修辞(比喻、比拟、用典、对比、夸张)等

抒情方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练习:

第三篇:爱情诗词鉴赏

为爱而生

摘要:自古以来,关于爱情的诗词数不胜数,然而却永远不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常谈常新,或温馨甜美,或坎坷多磨;既能淡如水,也能浓如墨;有牵挂思念,有口角埋怨;曾经耳鬓厮磨,如今生死相隔„„爱的好,爱的坏,爱的愁,爱恨间的纠缠纷扰,都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流动、流转、流传。因为有爱,世界成了美好的人间,因为有爱,诗词也有了鲜活的生命,让读者流连驻足,嗅着这为爱而生的墨香。

关键词:爱情 诗词 为爱而生

正文:

爱情是什么?多少人托着腮帮,紧锁眉头,苦思不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恐怕真如清照之词所说,那关于爱情的答案,越寻找,越迷茫,越黯然。然而生命不止,爱亦不息,有人为之海誓山盟,有人为之肝肠寸断,有人赞它的伟大,有人怨它的善变。爱情,这微妙的情感,多少人前仆后继,追求的热度不减。庆幸文字这一伟大的创造,尽管载不了爱情的所有,却也能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透露些爱情的边边角角,或温馨甜美,或坎坷多磨;既能淡如水,也能浓如墨;有牵挂思念,有口角埋怨;曾经耳鬓厮磨,如今生死相隔„„那么多的故事,因为爱而衍生的百转千回,让人禁不住驻足,欣赏,沉思„„

秦风·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中有太多的经典被人传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当所有的句子遇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时,曾看过一人评论说,“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喜欢这么一句评价的,不仅仅是因为这篇《蒹葭》是三百余首中我唯一能够全都记得的,更因为是那种感觉,若即若离,可遇而不可求,某种程度上,将爱情写到了极致。

尤其喜欢“蒹葭”二字的发音,清脆而淡雅,仿佛若那在水一方的温婉女子,朱唇轻启,带着水样的灵动,也若那惊鸿一瞥的男子,是他的小小心子的跳动,带着初次遭遇爱情的雀跃和青涩。那女子会不会马上就离开呢,好想快快赶到女子的面前,向她诉说自己的悄然心动。然而向上走,道路好曲折,我跌跌撞撞,不得前行;想向下游走,但却觉得那女子渐行渐远,仿佛到了湖心,遥不可及,该怎么办才好?只剩芦苇飘摇,水雾迷蒙,徒留我黯然神伤。 爱情,让人忧,让人笑,可望不可即,淡淡的忧伤,化成一片水雾迷茫,让人不由自主地迷失。爱情是那虚幻而绝美的风景,是那风中摇曳的炉上的火,轻盈,美丽,飘摇„„

上邪

《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总是惊艳于这位女子如此热情大胆的表白,坦坦荡荡,爱就爱了,爱得坚定不移,爱得义无反顾,爱得轰轰烈烈。习惯了中国古代女子的伤春感怀,三从四德,逆来顺受,偶尔听一下这样对天而唤的誓言,震动的不仅是耳膜,更是一颗心。我无法得知那位男子听到这样的誓言会是怎样的反应,这样性格似火的女孩呀,用生命去爱着,你是一朵绽放的奇葩,值得有人用生命去爱的!回想你发誓的样子,我掩卷也忍不住嘴角上扬的。

我两指并立,以手指天。我说,请苍天为证,我愿与你相知相爱,希望上天让我们的爱情永不衰绝。除非,山峰消失在眼前,江水枯竭,冬天旱雷阵阵,夏天雨雪霏霏,天地闭合,混沌不开,你我,重归洪荒之时,生命不在,我才能与你分开。

爱情,让人疯,让人狂,浓烈的爱意,幻化成无穷的力量,让人去幻想,去争取,去尽力把握咫尺的幸福。爱情是那浓墨重彩的油画,是那烈火中铸出的刚,凝重,绚烂,坚韧„„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总觉得李商隐是个异数,在唐朝那个年代,有人曾感慨,李商隐之后,没人敢写爱情诗了。这样高的评价我一开始很是讶然,看完他的一组无题诗,我只能感慨就只是那诗中的意境,成就一段爱情绝唱,足矣。然而,对于我自己而言,我还是不怎么喜欢这样的诗的,撇去那些艰涩难懂的用典不说,诗中承载的爱太沉重、太晦涩、太心碎,那样浓的愁和伤,经历千年,依然化不开、冲不淡。又想起“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样一些动心的经典,又忍不住要写下来。李商隐无疑是个痴情种了,他对于爱情的体悟与痴迷,对于爱情的崇尚和珍重,让人气他的软弱不争时,又难免有着一丝的心疼与惋惜。

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好好的音节,弄的如此繁复哀怨,把我心续都打乱,现如今,华发早生,想当初,年少轻狂,也曾做过美丽的梦,执着爱情的痴,我把那最真的情感深埋于心,像美玉明珠般呵护,不忍亵渎它的纯洁,然世俗难破,我亦无力争之„„梦终究醒了,回望四周,形单影只,只我一人,才恍然,太过执着,必然迷惘,泥足深陷,难以自拔。

爱情,让人痴,让人怨,绝望的爱,冲不出礼教世俗的网,让人燃起爱的火苗,却不敢肆意燃烧。爱情是那疾驰的赛车,任你马达转速再快,赛手技术再高,冲出轨道,最后也只能是出局了。

浣溪沙

纳兰容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直以为,诗词在唐宋之后,就已经戛然而止了,但到了纳兰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一切便又有了开始的理由。关于爱情诗词,宋词中,本想写陆游与唐婉,本想写李清照和赵明诚,本想写苏东坡和王朝云,写他们的被迫错过、他们的生离死别、他们的深切怀念。但到了纳兰处,一切都显得多余了,他一人便将这所有尝尽了,用他短暂的三十一年的生命。每当读到“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时候,心中总涌起太多太多美丽而忧伤的回忆,开口描述时,除此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竟再无合适之语。这,才是境界吧?有人说无法理解一个男子原本应该很宽广的胸怀中怎么会有那样多那样深的忧伤——而且只有忧伤。他的词,永远只能用哀、婉、柔、雅、愁、思、寂等字眼去形容,不似李白,不像苏轼,自信豪迈,洒脱旷达。可是,纳兰就是纳兰,永远忧伤,永远淡雅,永远以哀怨的目光、华丽的笔触对待着生命——也许历史需要这样,需要有一个人,将低调的忧伤进行一次空前绝后的华丽的演绎,于是,容若成为了这样的人。

谁说西风只是独自凄凉,至少还有我在与它作伴,看着这在风中旋转、飘落的萧萧黄叶,真想关起疏窗,看不见便不会为之感伤了吧。残阳的红渲染了我随风飘起的衣衫,现在的我,茕茕孑立,忍不住,我又想起了你,想起了我与你共处的短暂时光。春日醉酒,你轻挪莲步,生怕打扰了我的酣睡,那娇憨可爱的模样让我忍不住抿嘴偷笑,我们共赏诗词,也学李清照和赵明诚“赌书泼茶”,看你浅笑盈盈,看你偶尔耍赖狡黠。我好恨,好恨自己,只认为这只是寻常日子,到如今,我好怀念,好想你,你可知道,我原不知,那与你在一起的日子是我今生最快乐的时光,你可知?

爱情,让人情不自禁,让人无可奈何,经历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尝,回想时却只记得初见时的惊艳、倾情。爱情是一种魔力,是曾经沧海,蓦然回首时,依然会记忆犹新的美丽回忆„„

关于爱情的诗词,关于爱情的美丽传说,太多太多,赏之不尽。关于爱情,我不敢多说,毕竟爱情的模式因人而异,千变万化,只是自己坚信着,爱情是一种感觉,一种遇见,是源自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有人说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而我更想说恋爱中的人都是鲛人,当回归心海深处,感受爱的欢喜忧愁,幸福感伤,落泪成珠。其中一滴,划过脸庞,顺着笔杆,融入了文字。诗词就是那沧海遗珠,为爱而生。

第四篇:英语美文鉴赏---关于爱情

双语美句:关于爱情

1、Everyone calls you by your name, but only one person can make it sound special.每个人都叫你的名字,但是只有一个人叫你的时候可以让你名字听起来那么特别。

2、It is because you care for him so much that makes him outstanding. But if you don’t, he is just nothing.

你在乎他,他才那么闪耀。你不在乎他,他就什么都不是。

3、You will have it if it belongs to you, whereas you cann’t kvetch for it if it doesn’t appear in your life.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4、If you stick by my side through my worst times, then you deserve to be with me through my good times.

最艰难的日子你守候着我,那么我最美好的时光,你也值得和我一起分享。

5、There are two reasons why I wake up in the morning: my alarm clock and you.我早上醒来的原因有两个:闹钟和你。

6、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till death us do part!

无论甘苦,无论贫富,无论病痛健康,我们彼此相爱珍惜,至死不渝。

7、Never give up on something you really want. Remember: it’s difficult to wait but more difficult to regret!

对自己的真爱,永远不要放弃。请记着,等待固然折磨人,但后悔会更折磨人。

8、You don’t love someone because of their looks or their clothes or their car. You love them because they sing a song only your heart can understand.

你爱上一个人,不是因为他的样子,他穿的衣服,他开的车。你爱上一个人,是因为他唱了一首只有你的心才能听懂的歌。

9、Happiness is a way station between too much and too little.

幸福是太多和太少之间的一站。

10、In love folly is always sweet.

恋爱中,干傻事总是让人感到十分美妙。

11、Love is not a maybe thing. You know when you love someone.

爱不是什么可能、大概、也许,一旦爱上了,自己是十分清楚的。

12、I’ll think of you every step of the way.

我会想你,在漫漫长路的每一步。

13、You may be out of my sight, but never out of my mind.

你也许已走出我的视线,但从未走出我的思念。

14、I lied when I said I didn’t like you. I lied when I said I didn’t care. I lie every time I try to tell myself I will never fall for you.

我说不爱你,那是假话;我说不在乎,那是假话;我告诉自己对你再不会有感觉了,那也是假话。

15、I smile, but it doesn’t mean everything is OK.

我微笑,并不代表一切都好。

第五篇:诗歌鉴赏知识梳理(诗歌鉴赏技巧)

诗歌鉴赏知识梳理(一)——意象

诗歌中的形象,我们又称之为“意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多采用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刚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即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由此可将诗歌中的形象分为四类:(一)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二)事象,事象即动作形象;(三)物象,物象即事物形象;(四)景象,景象即景物形象。在古典诗歌中最为普遍与常见的就是后两种。

因此,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准确理解修饰词。客观物象是没有情感倾向的,诗人让客观事物“皆着我之色”后便蕴涵了丰富情感。诗人着我之色往往更鲜明体现在某些描写景物的修饰语上,使景物带有倾向色彩。

如: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藤、树、鸦、桥、道、风、马,除鸦有特定意象外,其他看不出情感倾向,但分别用枯、老、昏、小、古、西、瘦等一系列带有倾向色彩的词修饰后,藤是干枯的毫无生气,树是衰朽残败,鸦是傍晚暮鸦,桥是狭小少人经过,道是荒凉古道。曲子通过描写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物象变为有倾向的意象,整个融入萧条荒寂之中,意境顿生,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效夕阳图。

常见的意象

1、松柏——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2、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如:“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旅筠轩》)可见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了。“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经论道。

3、柳——“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如:

诗词鉴赏第1页 (共7页)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表达对分别的眷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起情。”“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杨柳依依的岸边,离别之情油然而起。

4、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5、菊——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如: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6、大雁——春秋迁徙——思乡之情。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故乡渺何处?归思方悠悠。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赵《寒塘》)。鸿雁传书。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天末怀李白》作为送书信的使者。

7、杜鹃(子规、布谷)——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哀怨、思归)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诗人在逆境中对人生抱着乐观、豁达的态度,所以在萧萧暮雨中传来的杜鹃的啼鸣,让人感到其境颇为清远,其情颇为恬适。

8、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9、斜阳——给人以凄凉、沮丧、失落之感。游子思妇善用夕阳抒他们的情思。如范仲淹:“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阳意象塑造气象浑然、辽阔、苍茫的意境。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

诗词鉴赏第2页 (共7页) 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诗)夕阳与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夕阳发思古之幽情。(怀古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以“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为现实背景,感喟“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的物是人非。

10、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诗歌鉴赏知识梳理(二)——答题技巧

(一)炼字技巧: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二)表达技巧的内容: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1、修辞方法: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

诗词鉴赏第3页 (共7页) 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情与景关系: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侧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

诗词鉴赏第4页 (共7页) 的效果。

3、表现手法:

(1)描写技巧: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渲染与烘托—-渲染与烘托本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渲染是指国画中,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这样一种加浓形象的手法。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一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

衬托与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虚实结合――定义: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二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三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简单说,“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从我们读过的作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则为实。“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点,隐括全面的效果。

细节描写――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要加以注意。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著”

诗词鉴赏第5页 (共7页) 的效果。

白描工笔――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2)文艺表现方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用典、象征联想等。

比兴手法――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

铺陈――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运用历史故事。

联想和想象――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抑扬关系――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欲扬先抑]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

[欲抑先扬]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

[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实为贬抑。

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事物的认识。

诗词鉴赏第6页 (共7页) (4)、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首句标目――开宗明义,直接点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新乐府序》)。这个“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运用这种方法开头,就为全文指明了“航标”。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曲笔入题――不马上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发端。运用的好,会使文章有跌宕起伏之感,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回应”的写作技巧。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

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

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三、解题方法——答题指津:

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和方法:(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诗词鉴赏第7页 (共7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仰的力量1范文下一篇:爱老婆的短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