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影响学生管理论文

2022-04-18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智能手机影响学生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逐渐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也因此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始了改革创新。高职院校在此背景下,也应借助“互联网”的各种优势,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一项立意深远的创新性课题。

智能手机影响学生管理论文 篇1: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摘 要 当前,高职院校发展迅猛,而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也对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和思路,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 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从数量增长转向内涵性的质量提升。这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高职学生有其特殊性。深入研究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真分析高职学生现状,探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及对策,加强和改善学生管理工作,将是高职院校的迫切需要。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现状与特征

1、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学生自信心不足。

近年来,各地高考录取率逐年升高,高职院校虽然学校层次不高,招生基本都能按计划招满。但录取分数普遍不高。 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自身基础不扎实、学习能力较差。有一部分学生担心难以顺利完成学业,难于就业,学无所成。 压力未能及时转化为动力,开学短暂的新鲜感过后开始厌学,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选择退学。

2、个人理想与现实差异导致自卑心理。

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也都有过远大的理想和目标,经过高中的努力,希望踏入自己理想的本科重点院校。但是因种种原因而未能考上理想的高校,由此产生心理失衡,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怀疑自己的能力,表现出学习没有目标,不思进取,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对班级集体活动不感兴趣,很难适应大学的校园生活。

3、学生生活环境优越,自我意识强。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基本上都是90年代以后出生,这批学生普遍生活环境优越且独生子女比例高。 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同样出现在高职院校校园中,并且逐渐成为校园的主体。独生子女在学习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独生子女目中无人、狂妄自大、个人主义、自我意识较强、不懂得关心和体谅他人。

4、思想放松、缺乏进取心,但思想活跃呈现出多元化。

高职学生刚刚脱离父母,初步自立,思想不成熟。有些学生认为高考结束,进入大学校园后就意味着“享受生活”,有了“熬出来了”、“该放松玩一下”的感觉,完全没有了高三那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竞争意识。不注重养成良好的习惯,缺乏应有的道德素质。在校表现为上迟到、逃课旷课、上课不认真、对学校的管理规定视而不见甚至严重违规。

另一方面,高职学生思想却呈现多元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的普及,使学生不仅从书本上、课堂上、会场上接受思想教育,还受到社会和国际上的影响,这使大学生们的观念不断更新,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复杂多样。同时,一些错误思想和不健康的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互连网上的虚拟世界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不少学生把学习时间耗费在网上聊天、游戏上,个别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学生更是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造成思想上的空虚。

5、高职院校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近年来高校教育发展迅速,全国每年都有几百万的应届毕业生走向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应届毕业生供求关系出现一定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学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差异的矛盾;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与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差异的矛盾;毕业生过高的期望值与市场标准差异的矛盾。这种现状对高职学生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理念弱后。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对象是广大在校学生,他们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独具个性的个体。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依然沿用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尤其是中专院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后,管理思想观念陈旧。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仍以管理者为主体,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还没有摆脱把学生只当作管理对象来管理的缺陷,学生管理实施方法较为单一,采取较为硬性管理方式。另一方面,有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照搬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既没有体现自身办学特色,又无法顾及高职学生的特殊性。管理理念缺乏主动性和科学性,没有真正把握高职学生工作的规律。

学生管理工作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高职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不断培养高职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能力、道德价值的选择能力、理智思考的判断能力, 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2、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决定管理工作难度大。

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高职学生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不扎实,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有的学生入校后就抱着“混日子”的心态,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进取心,产生逃避学习的心理。有的学生则不能及时调整心态、端正态度,感觉前途渺茫,对专业不感兴趣,期望值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

当前,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大多出生在90年代后,学生成长时的家庭环境相对富裕,并且独生子女成为学生主体。他们很少参与社会劳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少学生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不顾集体、他人感受,自私自大。这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3、高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匮乏,不稳定。

2006 年 9 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所要求的辅导员数与所带学生人数之比为 1:200。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很多院校的专职辅导员配备远远高于之一比例。有的院校根本就没有专职辅导员,专职教师兼职辅导员、外聘的辅导员队伍因水平参差不齐,对学生的管理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事务非常多,过于繁杂,如:催缴学费、日常监管、心理辅导、学生就业等。所花在学生身上的精力就会明显减少,使得大部分学生很少与辅导员交流。

另一方面,在学校中辅导员群体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扶持和培养,内心容易失衡。辅导员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不能与同等条件的专职教师等同,使辅导员对自身前途感到迷茫,转岗、离职的较多。学生管理人员虽然事务繁杂、任务重,责任大,待遇却相对较低,付出与回报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管理队伍的稳定。

三、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创新

1、“以生为本”,树立学生工作管理新理念。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要解放思想,顺应新形势,更新管理理念。要从学生特点和需求出发,树立“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新理念。

要确立学生校园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这是“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前提。要依靠学生会和班级干部的力量,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工作。

强调“以生为本”并不是忽视管理者的作用,要重视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主导作用。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新理念,一要体现育人导向,把严格日常管理与引导大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二要提高师德师风和业务水平;三要为大学生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使大学生在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以生为本”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积极引导学生把个人的理想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内在的成才动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导作用。

2、构建“以生为本”的高职学生管理制度。

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新理念下,构建“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结合自身学院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面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凸显的问题,高职院校学院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校风学风建设、校园安全教育等方面建章立制,使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还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及时调整和完善管理制度,做到与时俱进、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

“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制度是高职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的的、可操作的、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规章制度。要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有效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管理人员也才能在准确把握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做到 “以学生为本, 以制度为准”。此外还要建立“以生为本”的管理机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改变以往的从属和被动地位;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专业、成长背景等特点进行差别化管理,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3、建设一支高素质、德才兼备的学生工作管理队伍。

高职院校辅导员及学工干事是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中坚力量,打造在一支专业能力强、高素质、相对稳定的辅导员与学工干事队伍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关键。首先要创新和完善辅导员及学工干部的选聘方式,应选者的整体素质作为招聘辅导员的主要标准,同时完善试用期和退出机制,从而使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得到加强;其次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和进修,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避免“重使用轻培训”的现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积极组织学生管理工作者参加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努力形成以岗位自学为主,多种培训形式并举的培训新模式。再次是要完善学生工作管理队伍的激励机制。传统激励方法指限于提高经济利益,这样虽然能得到短期的激励效果。要保证学生管理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性,就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长效激励机制。如职称评定制度,职务晋升制度等,在辅导员聘任过程中以职级制落实其待遇。

面对高职院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需要采取切实措施完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选聘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确保将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激励优秀人才积极投身到学生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从而为学校教育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学生工作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张双会.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5).

[3]罗峥.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3).

[4]魏芬.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J]. 科技创业, 2011(5).

[5]盖晓芬. 关于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07(8).

(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英语系)

作者:曾艺娟

智能手机影响学生管理论文 篇2:

试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逐渐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也因此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始了改革创新。高职院校在此背景下,也应借助“互联网”的各种优势,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一项立意深远的创新性课题。对此,本文首先对互联网+时代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工作现状,对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创新路径进行重点探析。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问题    对策

引言:

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带动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且也让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当中。互联网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显著优势,将其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当中,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对于院校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保障,从而促使高职院校综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得到明显有效的提升。

一、“互联网+”时代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互联网对高职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

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通过对它的利用,给人类究竟是会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并非是由于工具本身所决定的,而是完全取决于人类自己。高职作为当前教育教学领域中的类型之一,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其学生规模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带来了诸多影响和变化。

1.影响和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在“互联网+”背景下,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地域壁垒,将地球真正的变成了一个能够互通有无的“地球村”,互联网成为了人们可以获取各种知识信息的浩瀚大海。由于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特点,这也让高职学生的获取知识和学习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各种知识以及何时何地学习。

2.打破了以往传统学习是时空限制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持续推进和有效融合,我国已经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平台类型众多,网络传输的及时性特点促使学生将获取知识信息的时间把控在自己手中,学生的学习不会只局限在小小的课堂上,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各种知识。

3.打破了以往单一的灌输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获取知识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的学习服务平台的构建,为高职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和渠道,大大增加了“学”而后“教”的切实可行性,大学生从以往被动接受教育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和接受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致使网络中充斥着各种丰富海量的知识,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必须要具有明辨是非的批判性眼光,去获取正确、实用的各种知识。

(二)“互联网+”时代对高职学生身心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89亿,手机网民的规模高达9.86亿,占比为99.7%,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70.4%,其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网民超过了一半以上,且学生网民的占比最多,高达21%。这说明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对于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所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合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还可以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提供诸多便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很多学生不能掌握好学习和休闲娱乐相互间的平衡,再加上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特点,高职学生尚不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因此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假使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身心状态都可能会出现较大变化,并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

1.网瘾会成为高职学生的一种新型心理疾病

随着以智能终端为载体的移动互联网资源的日渐丰富,人们获取生活和学习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再加上一些平台很好地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致使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当中,不可自拔。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当中,大约超过75%的学生都存在网络成瘾的现象。高职院校的学生,其身心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因此对于网络有着更加明显的依赖性。

2.高职学生受网络信息的污染,可能会误入歧途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互联网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会让那些判断力较差的学生沉迷于大量的垃圾信息中无法自拔,轻者贻误大好前程,重者违法犯罪陷入深渊,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由于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丰富的生活经历,因此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很可能会出现消极情绪,阻礙到自身的发展。因此在网络应用的过程中,学校应加强学生管理,帮助他们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网络虚拟空间的阻隔会淡化高职学生的人际关系

互联网作为虚拟空间,虽然可以给人带来一定的安慰,但也有可能是精神鸦片。据相关统计,大概70%以上的高职学生认为,可以合理利用互联网,而不能沉溺其中。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上网所带来的快意,可以让自己的情感得到较好的宣泄,但也会拉长和现实生活的距离,导致人际关系淡化,陷入渴望真情有冷漠孤独的矛盾状态之中,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阻碍。

4.网络内容的泛化会造成学习和娱乐失衡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人类文化成果大量汇集于网络,成为人们获取各种知识的虚拟图书馆。但其中的内容可谓是精华与糟粕共存。学生若看到其中精华的一面,就能够足不出户随时学习到自己想要的各种知识;但若看到的更多是糟粕,钟爱于网络娱乐,学生就不会在刻苦学习,积累知识时也总想走捷径,从而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严重影响。对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不论多么发达,对大学生会造成如何深刻的影响,但终究不过是一种载体,学生在大学时期还是要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利用知识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自觉性较差

学生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要想开展好相应的管理工作,管理者不仅要积极开展工作,同时学生也要主动配合相应的管理工作。而刚进入大学生活的学生,才离开了家长的束缚和告别了繁重的高中学习生活,不免自由散漫了一些,缺乏一定的自觉性。

(二)学校的监管力度不足

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各院校会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学生管理机制,但是从学校的实际实施情况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和学校管理人员并未按照相关标准规定来严格执行。对于高职学生恶言,校园是他们当前和最近几年都要学习和生活地方,学校应负责好校园的安全建设,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安静、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环境。对此,高职院校应将学校既定的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到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加大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力度。

(三)学生就业满意度偏低

一些学生经过几年的高职院校学习,直到毕业也没有学到多少真正的知识,对自己为了的职业规划有充满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到了就业之际,不是觉得公司的体量和规模不够大,就是觉得薪资太低,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面对这种境遇,学生往往会埋怨学校,而并未考虑到自身的实际能力问题。毕业不能顺利就业的学生会在网络或校园网络平台上抱怨,从而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三、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分析

(一)不断提高学校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

高职院校工作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管理意识,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管理的工作质量。“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想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工作人员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沟通,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和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的具体工作当中,从而建立其“动态发展”的管理观念。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在网上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难度较大,对此,管理人员应及时转变自身的心态,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的态度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管理工作并非只是由班主任和辅导员负责,其他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也同样要对此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另外高职院校有着类型众多的管理人员,分别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担任着不同的工作任务,但相互之间也存在密切关联。对此,院校管理人员应秉持发展的观念,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和管理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对管理工作进行作出适当调整。

(二)积极建立校园网络文化

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类型,主要建立在网络发展的基础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情况决定着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积极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当前学生的学习、娱乐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同时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互联网所占地位也愈发重要,不仅能够有效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让社团活动变得更加丰富。校园文化作为公共组织文化,管理人员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校园文化,明确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并通过校园网络建设不断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下来的进一步提升。

(三)加强校园网络技术发展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学校学生管理人员应对校园网络技术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并加强相关工作建设的投入力度。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借助互联网+这一理念的普及和应用,同时网络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也需要校园网络硬件设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此,各高职院校应从自身是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以更好地满足当前学生对网络文化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增加对校园网络技术发展的投入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力度。在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对学生管理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并积极投入工作,实现学生管理工作和校园网络应用的有效融合,确保“互联网+”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外在增加学校网络技术硬件设施投入力度的同时,管理人员还应不断优化和更新学生管理技术,从而促使管理工作水平得到切实提升。

例如,管理人员可采取相应措施,透过网络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学校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如通过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班级日常管理信息。高职院校在探索应用“互联网+”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微信公众平台来进行管理,从而对学生管理模式加以有效创新。通过构建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日常学生管理的相关信息,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和移动化发展。在借助微信公共平台发布日常班级的管理信息时,应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编辑和发布符合当代大学生接受习惯的管理信息,让学生在接受便捷信息的同時,还可以深刻感受到学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优势。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就具体的管理信息进行互动、留言,或将信息转发给其他朋友和家人,从而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学生管理信息的影响范围,为学校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相应的助力。除此以外,高职院校还应积极搭建网络培训系统平台,鼓励和吸引学生管理人员,促使校园网络平台的管理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吸引部分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进一步提高校园网络平台的应用价值,促使高职学生逐渐形成合理、正确的网络应用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管理的工作水平。

(四)通过在线互动交流加强学生思想建设

学生思想建设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核心任务,在开展学生思想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线上互动交流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学校在开展“互联网+学生思想建设”的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微信、OO等网络在线交流工具,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掌握,并利用与学生线上互动、交流的方式,将思想建设有效的融入到互联网日常在线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在进行互联网在线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还能够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线上交流和线下指导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思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三观。

(五)增加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

要想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好学生管理队伍,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应主动参与到互联网的教育和学习当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网络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者应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管理技能,如可以独自运营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线上交流、互动,通过这样的双向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保持与学生家长的密切联系,及时将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家长,并指导家长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出合理正确的反应,在对网络公众平台的日常維护中也应积极向外传递正能量,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管理者在与学生交流时,应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建立平等交流,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成年,有着各自的价值选择和强烈的自尊心,管理人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一定要注重方式,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学生打成一片,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田硕.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趋势及问题与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39):1.

[2]余华东.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09):163-165.

[3]孙立锐,卞学愚,刘博文.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创新研究——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2017级学生教育、管理为例[J].高教学刊,2020(14):32-34+39.

作者单位:卢秋菊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卢秋菊

智能手机影响学生管理论文 篇3:

新时期大学生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摘 要] 基于新时期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以广东高校为例)存在的问题以及盲区,充分总结问题发生的原因,对于未来大学生的创新性管理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 键 词] 新时期;大学生;创新;管理

当代大学生是思想非常活跃的一个群体,也就是说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不能像初中或者高中一样的教育方式,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自我的独立意识也更加的强烈,作为教育工作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解决学生的问题,知道自己的学生真正需要什么,这才是管理学生的基本点。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分析学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才可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一、学生管理中的问题

(一)思想倾向自由化,价值观混乱

很多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广东高校的学生,虽然毗邻港澳地区,经济活跃,但是难免会有一些诸如拜金主义的思想,特别是学生目前还处于一个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阶段,一旦受到外来不良思想的侵蚀,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可能出现一些境外敌对势力的言论和观点在校园内部流传,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也是需要加强管理的地方。

(二)学生的学习纪律问题

学生应该把学习视为自己最为主要的工作,从当前的大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还是存在一些在学习纪律方面的严重问题,笔者了解到现在有很多学生其实上课并没有做到专心听讲,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在一些例如思想政治课或专业基础课上,老师往往因为班级人数众多,所以会放松对于学生的考勤。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老师秉持着学生自觉的理念,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抓住这样的机会,往往只在最后一堂课出现,就是在上专业课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学生一边听讲,一边用手机上网,这样的现象在现在的大学生群体中还是存在的。

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之后,迷上了所谓创业。其实就是做兼职中介、房地产兼职甚至还有其他APP推广项目等。虽然目前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知识的积累和接受课堂教学占据很多的时间。如果没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创业并不能真正成功。一旦失败,表面看虽然损失的只是经济上的,但是失去的大学时光是无法弥补的。

学校中的团学(社团工作)工作让一部分无法合理安排时间的学生顾此失彼,为了做好工作不惜旷课。高校的团学(社团工作)工作是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完善人格、培养责任心、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协调能力、增长才干的工作。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干部因为自身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不强,经常会出现前一个晚上通宵达旦写报告、做方案,第二天的课不能准时上的情况,结果会被老师点名记旷课。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的。笔者支持学生参加学生工作,锻炼自我。但是课程的学习不能落下,或许不能做到学生工作和学习双优秀,但是至少要做到课程学业要达标。

(三)学生的日常生活安全问题

学生的日常生活一直是学生管理的重点,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在寝室的活动、室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专业学习研究活动等几种,这些就涉及学生自身的安全问题,这也是未来学生管理的关键点,在最近的几年中,就曾经发生过数起学生在寝室违规使用电器导致寝室失火的险情等不同严重程度的事故,幸好发现及时并没有发生任何人员伤亡,但是却给校方敲响了警钟,所以很多学校在一发生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往往就采取全面禁止的行为,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从根本上解决这类事情,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未来的几年中,此类事件屡见不鲜,可见,这件事并不能真正解决寝室安全。

除此之外,寝室外的学生安全问题同样受人关注,因为进入大学生活,生活忽然失去了家长的管教,所以大学生的生活也就变得自由起来,当然这个自由是贬义词,往往就迷失了方向,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会选择晚上通宵在寝室上网。除此之外,在考试时期,有些学生会选择通宵复习,这样的方式虽然也没有什么不可取之处,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另外,大学生猝死的事例在这几年屡见不鲜。除了自身体质问题外,不注重体育锻炼也是有关的。所以学生这样的行为其实还是比较危险的。

(四)学生之间的矛盾以及学生心理疏导

学生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这些矛盾的爆发点可能是多样的,而且有随时出现的风险,笔者在对广东某高校学生采访时发现,很多班级其实在开始进行奖学金或者是其他荣誉评选的时候,班级内部学生之间的矛盾就会显示出来。其实这样的矛盾属于暗性的矛盾。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矛盾就是因为一些琐事发生的矛盾,在寝室的生活中,因为是很多人在一起生活,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规律都有所不同,所以难免会出现矛盾。在广东这个方言众多的地区,方言分布基本上是“一市一话”,所以方言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学生被孤立的情况。这样的话就有可能造成一系列的语言或者是肢体冲突,这种矛盾激化之后可能会造成一些惨剧的发生。

(五)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学生手里基本上都有一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具有强大的上网功能,基本上就是缩小的移动电脑,同时,手机中的各种社交软件也基本上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甚至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在老师上课的时候长时间的玩手机,由此可见,对于手机的依赖已经成为影响学生上课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二、创新管理的方式研究,推行“互联网+高校学生管理”

大学生管理的方式创新一直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和一些教育专家研究的重点所在,那么怎么做到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创新性管理,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最为关键的管理学生的基本点就在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能把所有事情的原因都归结于学生的错误,形成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将非常不利于创新性的学生管理,从而陷入一种传统的、错误的学生管理方式当中,其最后往往会导致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家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大学的学生管理也应该率先进入“互联网+”时代,对于学生的管理不仅仅是辅导员的面对面交流,更多的是在网上通过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和学生进行高度的双向互动,并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并最终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

(一)强化学校的管理,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

其实硬件设施的建设对于加强学生的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这种投入虽然成本比较高,但是结合之前的规章制度加以升级将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最为明显的就是对学生寝室的硬件投入,笔者在之前的访谈中了解到其实很多学生使用一些违禁电器是有原因的,比如因为有些老校区打水的地方关闭的时间较早,所以当学生夏天的晚上或者运动之后想要洗澡,往往就会很不方便,而且一些学校的寝室没有热水器,这些原因导致学生不得不去使用一些危险的加热工具进行加热。个别学校饭堂饭菜的口味不适应,于是自己在宿舍做饭。所以,出现寝室险情并不能完全责怪学生或者是处罚学生,对于确实不方便的地方,学校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由此可见在有限的空间中增加设施,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从而更加有效地对学生的安全进行管理。

(二)落实心理疏导,摆脱手机依赖

心理疏导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这一点显得非常重要,很多事情实际上是可以提前避免的,但是因为疏导不到位,导致在很多情况下一些问题的矛盾就会突然显现出来,形成不可控制的局面,所以,在学生的管理方面一定要及时做好心理上的疏导,成立专门的具有极高专业性质的辅导老师团队,对于学生的心理咨询要提供专业的辅导。同时,还要适当的引入国外社会工作的相关理念,借助人本主义的思想核心观念,将学生的需求放到最为突出和主要的位置,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同时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定期到寝室去进行座谈,深入学生群体,不断加深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设立班级的心理委员,充分了解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难处,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通过这样一种机制的建立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管理。

同时,学校应该针对学生过分依赖手机的情况展开一系列的工作,通过讲座或者是倡导阅读书本等活动让学生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到书本和学习当中,而不是手机上,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或者是其他事情上,而不是一味地通过手机来了解这个世界。

(三)抓好学习管理,创新监管方式

学习管理一直是学生管理的重点。如何正确的管理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态度更是重要,在很多学生看来,在大学,有大量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是学习还是不学习,但是也正是这种大的自由空间才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了一个醒,在这样的自由时间中,如何让学生自己投入学习当中,针对一些学生上课效果差的现象,首先任课教师要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上课质量,让学生愿意去听自己上课。同时,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建立威信,重构考勤体系,增加旷课学生的旷课成本。除此之外,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些竞赛,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班级学生中开展一系列的互相监督活动,争取做到师生联动,不断创新管理方式。

(四)“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管理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大学生的管理是需要一定技巧性的,面对着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和形势,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在大的政治方向上的正确性,特别是在广东,中国思想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价值观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所以可能会受到一系列的价值观上的冲击,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这些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时刻加强对于时代主旋律的教育,从源头上防止学生在思想上有所懈怠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同时,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相关资源和平台,时刻开展网上的在线教育,对于学生群体中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利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管理。作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要抢占新媒体的宣传阵地。

同时,学校宣传部门还可以组织本校学生积极推出微信公众号或APP等。可以是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可以是学校共青团系统的集结青年为主的微信公众号、青年之声等。通过这些新媒体来传播正能量,从笔者的调查中可以得知,目前的学生群体对于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的依赖是非常大的,采取这样的方式就可以非常好的利用学生的这一个特点,让学生在依赖手机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新媒体,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当然在教育内容的形式上,要尽可能的生动和活泼化,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圈子,让学生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更深的体会并形成一种亲切感,这样在接收质量的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适当地在网上组织一些活动,开辟一些时政讨论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畅所欲言,对于正确的言论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但是对于一些错误的言论,教师要及时发现并主动在线下或者线上和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走出思想误区,重新回到正确的思想道路上来。

(五)实行“互联网+”计划,实施校内学生大数据战略

高校是一群掌握着国家大部分最先进的技术和最潮流的年轻人的集合体,是最容易实现“互联网+”计划的人群。通过实施互联网和现实管理的结合,一方面,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的高度互动性让学生的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反馈给学校,同时学校的管理方式也可以第一时间反馈给学生,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生校之间的矛盾。例如,学校可以进一步要求每一个班级或者是每一个专业都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展示自己班级最近的相关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老师更好地通过这一平台的运作监管班级学生的相关情况,同时,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在线上进行教育的开展,比如是在网上开班会,这样的好处在于,网上的班会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一些突发的事情和必须要及时向学生说明的事情就可以通过网上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最大限度上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为有效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并及时对于学生中的错误行为进行指正和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在学生的管理方面要充分运用和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其实不仅仅是在科研领域,在日常生活中,大数据无处不在。现在可以通过大数据对一个人的喜好、经常选择光顾的餐馆都可以进行很好的分析,从而制定出适当的推送,目前这样的一种大数据已经广泛运用到了商界,成为很多企业争相追捧的对象,但是运用到学生的管理上还是比较少的,学校可以依托学校的团学部门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进行调研和数据的收集,将学生的相关数据制作成一份份电子档案保存在云端,这样通过数据网络的计算,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提取和汇总,比如学校可以将每一个学生的具体资料和兴趣爱好等全部录入系统资料,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数据库网络。这样,在之后制定一些关于学生的帮扶政策的时候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除此之外,大数据还可以非常准确地识别出学生可能处于不经常去的地区,这时网络系统可以向学生本人发出信息确定等有关信息,学生的安全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对于他们的管理必须是精准的,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下来进行考量的,创新管理的关键在于用心管理,立足学生,与时俱进,高效解决,这才是最为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赵效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4).

[2]庞佳,穆祥望.移动互联环境下大学生阅读模式变迁的驱动因素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0).

[3]李文静,曹均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性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7).

[4]尤春阳.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才智,2012(18).

作者:方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管理岗位培训工作论文下一篇:园林公路景观设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