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品德教育教学论文

2022-05-02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物理品德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初中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高级阶段,对象是12~14周岁的少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在商品浪潮的冲击下,他们很容易被社会中的不良现象所腐蚀。作为一个初中物理老师,在教学中既要做到本学科的教学有条不紊,又不要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认为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必须正确认识思想品德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物理品德教育教学论文 篇1: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按照这一精神,我们应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把品德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之中的途径与方法。总结自己多来从事物理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一)在物理概念、定律、原理的讲授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每一个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对物理事实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总结和升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作为物理教师,不仅要讲清楚物理学的概念、定律和原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

(二)在物理学史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在物理教学内容中,适当地、有选择地引入我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史和现代我国物理学家(包括外籍华人)的成就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学史上有过光辉灿烂的篇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我国物理学史上一些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插入教学内容。

(三)在物理实践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

物理教学应根据需要,安排好实习、实验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课,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和不脱离工农群众的思想作风的任务。在物理实践课中,教师要解决好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比如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研究物理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二 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学生不仅学会物理基本原理,而且能运用这些原理去解释和解决生产、工作中遇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三是培养学生从事经济建设的本领。物理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进行实习,参加物质生产劳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从事经济工作的本领和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寓德育教育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这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教育环节。

(四)在介绍物理学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品德。

物理教学的内容涉及到我国的自然环境、能源分布、历史和现代的科学成就、建设新貌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好教材,特别是充分利用教材介绍我国科学史上的辉煌成就对世界文化史的巨大贡献,将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讲经典物理学时,结合介绍古代墨翟和沈括在力学和光学力面的贡献;“讲近代物理学时,介绍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等物理学家在原子物理学上的贡献,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当然也应承认在某些方面由于历史等原因与其他国家也还存在一些羞距,要适时激发学生对祖国前途命运的责任感,使他们能把目前的学习与将来的四化建设密切联系起来。

在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方面,物理教材中同样也有不少内容。如邓稼先回国从事国防科研,为了保密的需要,几十年“消声匿迹”,虽然他的贡献极大,但以前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科学家们对待事业,不追求名利,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也是德育的好教材。

(五)在物理教学中,加强网络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增加对青少年“网络德育”教育是物理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网络德育就是利用信息、网络以及数字技术,通过局域网和广域网开展的一系列的德育活动,这种德育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德育形式必须体现创新性和实效性,它是学校德育的延伸,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把网络德育作为学校的一门基础性教育课程,使学生把握方向,守住良知,引导学生做文明网民,树网络新风,拒绝道德堕落。举办有关讲座、讨论、交流和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辅导,让学生参与“网络社会”的信息管理与研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三是提高青少年的文化道德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高雅的品味和高尚的情操。利用课堂教育的优势,培养青少年的自学能力、自辩能力、自制能力,最终到达明辨是非、分清良莠,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御力。

(六)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些其它问题。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和思想实际,确定德育对教学的要求。师范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日益成熟,思维能力日益增强,教学中要有足够的深度,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同专业教育--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结合起来,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外,在实验教学、课外物理兴趣小组活动,甚至是学习环境中,都可以进行德育。如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物理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观念、集体现念、道德品质,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还有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教学态度、对待事业的感情和处理问题的方法,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进行教学时,不论是讲新课还是复习课,分析实验还是讲解习题,都要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讲到祖国的成就先要有自豪感,处处表现出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的强烈爱国热情。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时的科学态度,负责精神都是无声的教育,只有教师自己言行一致,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阜余初级中学)

作者:赵曙东

物理品德教育教学论文 篇2: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初中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高级阶段,对象是12~14周岁的少年,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在商品浪潮的冲击下,他们很容易被社会中的不良现象所腐蚀。作为一个初中物理老师,在教学中既要做到本学科的教学有条不紊,又不要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认为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必须正确认识思想品德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德育工作不是万能的,但离开德育工作办教育是不可能的。在农村中学里面,有许多领导和科任教师比较普遍的认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只要尽心尽力地搞好本学科的教学,至于思想品德教育那是班主任和思想品德课的老师等有关人员的事情。他们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习物理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作用。

初中物理教育的目的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些物理知识,而且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学生一旦有了辨证思想,学起知识来就会事半功倍;一旦有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就会有辨明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把物理等各科课程学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因此,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未定型的时期,可塑性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由于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因此我们在讲授物理知识时,对于一些定义和公式的推导等内容,应该从简单的下手,不能加重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中学习一些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不怕艰辛、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我们要通过这些知识,培养他们追求真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教学从来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活动,而是具有教育性的活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在为人师表、思想品德、求知精神、言谈举止、学识造诣、文化修养等方面都要做学生的楷模。教师只有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在物理环境中传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懂得观察和实验是获得物理知识的基本源泉,是检验物理知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讲授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力的平衡、能量的转化、分析习题时,强调事物都有两面性,他们都是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辨证观点。

寓辩证唯物主义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打好钻研教材的基本功,注意引导和教育学生不要孤立、片面、絕对地看待整个物质世界。训练学生观察或思考问题时,注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要发挥物理学科的自然优势,强化教育本身的作用。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教书育人的关系,要与其他学科配合起来,注意长期性。这样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才能提高,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作者:张印琴

物理品德教育教学论文 篇3:

物理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摘 要:加强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现状的紧迫要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利用好学生在校期间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是广大教师面对的一项课题。物理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把教书育人延伸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结合教材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物理教学 德育渗透 德育教育

国家十二五科学技术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教育旗帜。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失误在教育,主要是指对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上的失误。加强德育教育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能更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项课题。物理教师可以利用课堂作为实践阵地,把教书育人延伸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结合教材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物理教师如何在教书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对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新的思考。结合物理学自身的知识特点和教育功能设定符合学生特点的方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不是代替思想品德课,更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结合教材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循循善诱,潜移默化地培养、引导。

1 利用古今中外物理学史,感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格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将物理学史融合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讲述科学家为追求科学真理而忘我奋斗的精神,甚至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壮举,讲述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不计个人名利,为祖国科技的振兴和发展,为祖国繁荣强盛,默默无闻地从事科学研究,让学生懂得什么是高尚的追求。如在讲“放射性现象及其防护”的知识点时,可以介绍居里夫妇对科学的追求进行教育。在讲白炽灯时,讲述“发明大王”的爱迪生的生平,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仅是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一个只读过三个月书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发明创造呢?我想,如果你听说过“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就一定会明白,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2 注重培养人的责任感

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时代的发展在迫切地呼唤着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这要求我们物理教师以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满腔热情地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有责任感的人才能支撑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许多创造性的发明都源于物理学家的潜心研究。如核能、原子弹等发明。在讲解此章内容时要教授学生核能的危害和用途,虽然核能有许多优点,但是我们普通人对核电站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负面认识。人们担心容易发生核泄漏事故。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倘若大型核电站泄露甚至爆炸,那这种效果不亚于核武器战争的爆发,地球也就意味着走向了死亡。而且核能电厂产生的高低階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都具有放射性,必须谨慎处理,否则还可能引发政治问题、政治分歧等。教育学生实验过程中用过的旧电池一定要投放到指定的电池回收箱中,不要乱丢弃,以免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知识点的讲解,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生命,人人有责。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育学生集体的智慧是不容忽视的,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鼓励学生和教师之间架起这样的桥梁,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意识。

3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结合教材内容,讲述物理学史中的相关史实,利用列举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例如,在学习“光的初步知识”时,向学生讲授我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以此激励学生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向学生介绍阿基米德指挥老弱妇孺“一面镜子退千军”的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光学性质的同时,看到科学家把掌握的知识技能灵活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彰显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也可以利用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国内外优秀的物理学家的感人事迹以及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工作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情。用一些典型的事例震撼学生心灵,优化学生的道德情操。

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要潜移默化地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可以在讲述磁现象时向学生介绍张衡的地动仪,我国正在使用的磁悬浮列车等;在讲述长度的测量时,讲述纳米技术在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快速发展;在讲气流的时候讲解飞机能飞上天的原理;在讲解地球同步卫星时,讲述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到我国“神舟”系列火箭的成功发射,告诉学生中国人经过努力一样能赶上其他的发达国家,鼓励学生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这样知识的介绍可以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目标的实现。

4 注重提高学生健康心理素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正面地评价学生,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尤其是针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一定要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并为树立自信心创造良好的条件。尊重学生的人格,多给予鼓励与激励,让心与心沟通。人天生就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有些成绩并不优秀的同学,他们之所以能努力学习就依靠这样的心态,教师要利用学生这样的心理来引导他们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自己板演训练题,一些学生会很积极,对于这样的现象,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肯定,这样的方式会给学生很大的鼓励。教师要与学生经常沟通,在课堂上,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多与学生沟通,给予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权利,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利用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室是学生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追求真理的重要场所,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优势来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定期的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为学校提供锻炼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有效的拓展学生创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洪雷.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朱慕菊花.走进新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孙培青.教育名言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作者:李亚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教师幼儿教育论文下一篇:企业员工成本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