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重庆中考语文A卷现代文阅读阅卷分析及复习建议

2022-09-13

本人有幸参加了重庆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 (一) 的阅卷工作, 聆听并整理了各个阅卷小题组长的阅卷情况分析, 在此感谢各题阅卷小组长辛苦付出。又值2017年中考复习季, 我特此梳理了2016年重庆中考语文A卷现代文阅读 (一) 的阅卷分析情况, 并针对以上情况提出相应的复习建议, 希望能对广大初三教师的复习工作有所帮助。

2016重庆中考A卷语文现代文阅读 (一) 和2015年重庆中考现代文阅读 (一) 相比较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选材大致相同:所选的两篇文章都是关于爱充满温情的叙事散文;考点大致相同:都考察了用简洁语言概括事件, 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理解题目或者句子的含义。考点略有不同的是:2015年中考考查悬念及作用, 2016年考查的是理解比喻句中蕴含的心理情感;题型也略有变化:2015年中考全是主观题, 2016年中考变成了4个主观题, 一个客观题。笔者将2016年中考现代文阅读 (一) 的四个主观题的答题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以下每个小题我都从考点、答题亮点、不足之处、复习建议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3题阅卷分析

考点:

本题意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答题亮点:

审题严密, 答题规范, 语言简洁, 堪称典范。

例1:朋友因为女生的真诚与深切, 从此自闭恐惧与防备的性格有所改变, 打开了心中冷漠的门。

例2:邻家大伯因为聋哑父母的舍身相救, 从此禁言一天, 怀念父母的爱与悲情。

不足之处:

1.部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差, 答题不简洁, 书写不规范, 错别字较多。

例1:朋友说她当年自闭恐惧和防备, 因为她是孤儿, 因为一个经常关心她的同学父母在车祸中身亡, “现在咱们一样了, 我也成了孤儿。”让她打开了心扉。

例2:邻家大伯很健谈, 但是每年中固定有一天不说话, 就是因为一年父母带着他去爷爷家过年, 汽车出了故障, 父母把他推上去的微笑, 让他怀念那份爱与悲情。

2.部分学生答题时, 抓不到要点, 乱答一气。

例1:朋友因城里女生的一句话, 冷漠的心理有所改变。

例2:健谈的邻家大伯因为童年的车祸留下深刻的记忆, 此后, 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

3.文章未读懂, 审题不清, 答题不规范。

例:片段二:他父母为了救他双双身亡。

片段三:从此每年的那一天, 他都会禁言一天。

4.读文章不仔细, 答题时主语颠倒、混淆不清或是表达有歧义。

例1:我因为女生刹那间真诚深切的目光, 像温暖的手, 轻轻打开了我心中那扇冷漠的门。

例2:朋友真诚深切的目光打开了冷漠女生的心扉。

例3:我朋友班上的女生和她拥有相同的遭遇后, 让她从此打开了心扉。

复习建议:

1.提醒学生首先要读懂文章再答题;答题前要仔细审清题意, 明白题目的指向性, 再谨慎下笔。

2.学生在做概括题时, 首先要组织好自己的语言, 去除零碎的不必要的口水话, 答案务必简洁。其次要注意, 在概括事件时要有最基本的要素, 不能有任何的遗漏。

3.告诫学生, 做完题后, 要检查一下, 看看答案中是否有语病, 有逻辑错误的地方。

4.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提醒学生注意最基本的、常用字的读法和写法, 拒绝错别字。

15题阅卷分析

考点:

考查学生对比喻句中蕴含的心理情感的理解分析。

答题亮点:

有部分学生能从文本中准确寻找关键词, 并能具体分析出比喻句中的本体, 从而准确分析出心理情感。语言表达简练而流畅。

例如:“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中饱含的同情和理解让我的内心不再暗淡和愤愤, 心情变得开心和高兴。”

不足之处:

1.学生审题不仔细。该题明确要求:“联系上下文, 具体说说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具体说说心理感受”肯定是用“高兴、悲伤、感动、感激、等词语来概括, 出题者并没有让学生去具体描写心理感受。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去描写心理感受。虽然他们也或多或少理解到了那一刻作者的心理感受, 但就是没有具体的词语点明, 造成丢分。

例如:一考生就这样描写:“老师, 你是理解了我吗?谢谢你的理解, 洗亮了我昏暗的心, 让我明白怎样去交好, 你的微笑与话语, 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与美好。”

2.学生不会到文章中去找关键词, 不会去联系上下文语境分析。“那一刻, 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如果联系上下文语境很容易分析到“茧壳”喻指作者内心黯淡和愤愤, 这种黯淡愤愤的心理消失掉只因老师的同情和理解, 消失掉之后内心肯定是愉悦的, 我们从“如花”这个词语可以看出。其实这些关键词文章中都有出现。如果学生能抓住关键词, 联系上下文语境, 再结合比喻句的知识是完全能解答的。

3.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不强。有部分学生也大概知道意思, 但是就是不能抓住关键词来组织语言, 思维凌乱地写了许多废话。

复习建议:

1.加强学生的审题训练。让学仔细阅读题干要求, 弄清出题人的意图, 再动手答题。

2.引导学生学会从上下文的语境中找准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去分析。让学生树立文本意识: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学会从文本中去获取解题的信息。

16题阅卷分析

考点:

考查的是描写方法中的动作描写及作用, 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答题亮点:

1.绝大多数同学能正确地判断动作描写, 知道这道题考查的知识要点。

2.准确地把握句中父母对子女的情感。

3.得分要点把握的点较好。例如:“动作描写, 护、挤、推”生动形象地写出父母当时十分艰难, 迫切地想要救出他, 突出父母的爱与悲情。”这个满分答案不仅要点答全了, 而且答案非常简洁

不足之处:

1.易遗漏第二个得分要点 (通过“护”、“挤”、“推”三个连贯的动词) 。

2.第三个要点时, 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1) 表述不够具体完整, 例如:“生动地刻画了父母救儿子的场景”, 这样的答案不得分。

(2) 用词不准确, 例如:“生动地刻画了父母极力救儿子的场景”或者“表现了父母救儿子时紧张的心情”。

(3) 与第四点出现了混淆, 例如:“生动表现了父母奋不顾身救儿子的爱”。

3.有较大部分的同学答题层次较混乱, 将四个要点发生了颠倒。例如:“护、挤、推, 用了动作描写, 表现了…… (这种未扣分)

4.此外, 多答了突出主旨, 为下文做铺垫等多余的话。

复习建议:

1.在教师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训练学生答题的层次, 让学生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有清楚的认识, 能在答题时层次清晰。

2.还需要在用词的准确以及具体两方面进行培养。

摘要:2016重庆中考A卷语文现代文阅读 (一) 和2015年重庆中考现代文阅读 (一) 相比较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选材大致相同:所选的两篇文章都是关于爱充满温情的叙事散文;考点大致相同:都考察了用简洁语言概括事件, 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理解题目或者句子的含义。考点略有不同的是:2015年中考考查悬念及作用, 2016年考查的是理解比喻句中蕴含的心理情感;题型也略有变化:2015年中考全是主观题, 2016年中考变成了4个主观题, 一个客观题。本文将2016年中考现代文阅读 (一) 的四个主观题的答题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以下每个小题我都从考点、答题亮点、不足之处、复习建议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考阅读,复习建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居住区的植物造景设计下一篇:虚拟现实技术在创新课堂教学效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