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阳经典语录10则

2022-12-12

第一篇:刘易阳经典语录10则

佛语经典语录10则

佛语经典语录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佛语经典语录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佛语经典语录三: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佛语经典语录四: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经典语录 )"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佛语经典语录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佛语经典语录六: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佛语经典语录七: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佛语经典语录八: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佛语经典语录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佛语经典语录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第二篇:李阳老师经典语录:

1. 人的一生就是历经痛苦、磨难、挫折和失败而逐渐走向成熟、成功的一生!

2. 逆境是一所最好的学校!

3. 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是人生最重要的品德、武器和财富!

4. 热爱祖国从来不需要理由!

5. 尊重父母从来不需要理由!

6. 自信坚强从来不需要理由!

7. 我们就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8.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年轻人之间的竞争,就是刻苦学习的竞争,就是体能健康的竞争,就是人生态度的竞争!

9.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是我们永恒的旋律!

10. 做中国人、会将中国话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和骄傲!

11. 精通汉语,顺便掌握英语!

12. 在中国普及英语,向世界传播汉语,语言是团结世界的工具!

13. 我们中国人学英语绝不是崇洋媚外!

14. 我们中国人学英语是可怜外国人不会汉语!

15. 我们中国人学英语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

16. 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

17. 我们的生命不仅属于我们的父母,更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

18. 品德比能力更重要!责任感高于一切!

19. 自律是人类最大的美德!

20. 孝敬父母,报效祖国!

21. 好习惯比好成绩更重要!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

22. 知识不能改变命运,技能才能改变命运!

23. 成功的秘诀就是在某个领域刻苦修炼、技高一筹!

24. 强国、大国需要大量的国际化人才!

25. 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一个天才、

一个奇迹!

第三篇:经典人生格言/语录24则

1.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2.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3.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4.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5.诽谤别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6.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7.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8.学佛就是学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

9.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10.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11.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12.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13.浅水喧哗,深水沉静,欲成大事,学会沉稳。“满瓶不动半瓶摇”,能力越强的人,做人越低调,做事越稳。(经典语录 )要做的事越大,涉及的人和事范围越广,越复杂,知己知彼越重要。低调之人因为善于藏而不易被人看透,因表面的平常而不易被人防范,常处于主动。沉得住气,因而不妄动,更能把握时机,出手必赢。

14.一个人对于人性有了足够的理解,他看人包括自己的眼光就会既深刻又宽容。在这样的眼光下他一切隐私都可以还原成普遍的人性现象,一切个人经历都可转化成心灵财富。

——周国平

15.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陀思妥耶夫斯基

16.理想如星辰——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

——史立兹

17.成功是一种了不起的除臭剂。它能带走所有你过去的味道。

——伊丽莎白·泰勒

18.爱情是两个人的利己主义。

——拉萨尔

19.一个人要学习接受失败,利用倒下的时间喘气,并思考再攻击的方法。

—— 刘墉

20.当爱情来临,当然也是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是要付出的,也要学习去接受失望、伤痛和离别,从此人生不再纯粹。

—— 张小娴

21.简历是供人筛选给予你面试机会用的,所以不管写什么,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优点。在校的学习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学习的能力。

—— 唐骏

22.三朋四友,吃喝玩乐,这叫做“酒肉朋友”,朋友相聚,不谈工作,不谈学习,不谈政治,只谈个人之间私利私愤的事,这叫做“群居终日,言不乃义”。

—— 谢觉哉

23.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们转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它,我们将不能生存。

—— 叔本华

24.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 苏格拉底

第四篇:佛教的经典故事10则

故事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佛教的经典故事,欢迎查看!

1、泥泞路上

有一天,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到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2、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

“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到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3、一切皆空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4、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你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你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

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5、输与赢

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

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

于是,一休说:“是死的。”

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鱼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一休输了,但是他却赢得了一条实实在在的鱼。

6、你且看他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7、一杯茶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禅师。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8、悟性如光

读佛经。

弟子问佛祖:“你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9、打破碗

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饭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

大和尚立马跑向老和尚的禅房打小报告:“师傅,师弟刚刚打破了一个碗。”

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

10、送一轮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开心,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佛教经典爱情故事

(一)前世是谁埋了你

从前有个书生, 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 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 书生受此打击, 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 一息。这时, 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 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 看一眼, 摇摇头, 走了……又路过一人, 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 走了……再路过一人, 过去, 挖个坑, 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疑惑间, 画面切换. 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 洞房花烛,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

书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释道:看到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吗?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2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

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到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书生大悟,唰地从床上做起,病愈。

(二)蛛儿与芝草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祖光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开心。离开寺庙的时候,不经意间地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佛祖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怎么样?”

蜘蛛遇见佛祖很是开心,连忙答应了。佛祖问到:“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祖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突然,有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祖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朝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蛛儿。一晃,蛛儿到了十六岁了,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的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中士,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倾倒。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和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祖赐予她的姻缘。

过了些日子,说来很巧,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的时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而来。上完香拜过佛,二位长者在一边说上了话。蛛儿和甘鹿便来到走廊上聊天,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爱。

蛛儿对甘鹿说:“你难道不曾记得十六年前,圆音寺的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甘鹿很诧异,说:“蛛儿姑娘,你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想象力未免丰富了一点吧。”说罢,和母亲离开了。

蛛儿回到家,心想,佛祖既然安排了这场姻缘,为何不让他记得那件事,甘鹿为何对我没有一点的感觉?几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和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如同晴空霹雳,她怎么也想不同,佛祖竟然这样对她。

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穷究急思,灵魂即将出窍,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说着就拿起了宝剑准备自刎。

就在这时,佛祖来了,他对蛛儿的灵魂说:“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到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 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蜘蛛,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蜘蛛听了这些真相之后,好象一下子大彻大悟了,她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刚说完,佛祖就离开了,蛛儿的灵魂也回位了,睁开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马上打落宝剑,和太子深情地拥抱在了一起……

第五篇:经典教育学生案例故事10则

1、“破窗理论”——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试验:他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帕罗阿尔托和相对贫困杂乱的布郎克斯街区,停在布郎克斯街区的那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结果那辆车在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停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完好无损。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碎了,结果呢,仅仅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基于此项试验,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某个建筑物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

教育启示:(1)及时制止个别学生的微小的不良行为,防微杜渐。如班集体中出现一个逃课的或不交作业的,要及时制止,以免扩大,推而广之,其它现象同类。(2)营造美好的班级环境,和谐守纪律的班风,以环境育人,功效巨大。

(3)班级管理中,新教师开始树立的形象,作用巨大。(4)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立即批评、整改,不能一味宽容,鼓励是有度的。

2、“四颗糖果”的故事——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一生著述颇丰。近读他“四颗糖果”的故事,感慨颇深。

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

教育启示:它蕴含着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观念,折射出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1)宽容孩子。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现象,对此要有一颗宽容之心。(2)教育忌训斥、罚站、写检查。(3)坚持正面教育,激发孩子们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帮助孩子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促使孩子们知错就改。多肯定,少否定,忌挑缺点。

(4)与孩子们平等对话,不要以居高临下的心态对待孩子。(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出错,学生 才会举手发言)

3、著名的“双生子实验”——有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对双胞胎成长到6个月时,他让其中的一个在大人的帮助下学习爬楼梯,每天8次。双胞胎中的另一个安排在第10个月时开始学习爬楼梯,每天也是8次。两个孩子都在1岁时学会了独立爬楼梯。之后,这位心理学家又对其他双胞胎做了多次跟踪实验,结果几乎相同。这就是著名的“双生子实验”。

教育启示:(1)教育教学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适应,不宜拔苗助长,一味爬高,攀难的教育思想是错误的。反对片面追求高、难、快的做法。(2)对基础差的学生多一些耐心,多鼓励,搭台阶,相信他们一定会赶上。(3)本来在高年级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硬要学生在低年级去理解和掌握,为此常常采取高强度的机械性、模仿性、跟随性训练,是得不偿失的,某种程度上损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得寸进尺”效应——美国的一个广告公司,为了在某些居民的墙上挂大幅的广告,公司职员挨家挨户劝说,有的家庭反对,有的家庭只同意悬挂一个很小的标志。第二次再做劝说,同意挂标志的家庭基本同意了挂大幅广告,反对挂小标志的家庭几乎没有同意挂巨幅广告,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得寸进尺”效应。

教育启示:(1)教育学生上,不可能追求一次成功的效果,要循序渐进,持续改进。

(2)教育教学上,对学生要求不能急于求成,要一点一点的说服,一点一点的进步,许多小进步逐渐换得大进步。(3)教育学生,克服学生的缺点,不能贪大求全,从细小之处见真情。先要求做容易做到的事,慢慢要求做难做到的事。(比如作业,可以先做好几道题,再逐步增加)

5、“贝尔纳效应”——有人出重奖征集题目答案:如果法国的最大博物馆卢浮宫失火,许多名画价值连城,但只能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是抢最昂贵的名画,还是什么?法国作家贝尔纳的回答是: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贝尔纳因此得奖。

教育启示:心理学上称“贝尔纳效应”。启示是,无论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不要贪大求全,可以从学生身边那些力所能及的最容易做但又很难坚持的小事做起,从培养学生点滴的思想品德和习惯做起。如:培养学习的习惯,每天多做一道题,每天早自习认真念30分钟,每天要坚持体育锻炼等。

6、“沉锚效应”——有一左一右两个卖汤面的小吃店。左店女老板问来客:“加不加鸡蛋?”顾客通常只能回答加或者不加。右店女老板却问来客:“加一个还是两个鸡蛋?”顾客不好意思不加鸡蛋,只好回答加一个或两个。当然右店女老板赚钱多。

教育启示:心理学有沉锚效应,人的思维常常会被第一信息左右,第一信息会像沉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店老板套牢顾客爱面子的心理,让顾客只好选择掏钱。同样,教学上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①善于鼓动,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学习。②告诉学生学习不是要不要学的问题,而是多学少学的问题。③用关爱、鼓励激发向上的心理,让学生觉得不学习就难为情。

7、一则寓言——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的故事。也就是看谁有办法使行人把大衣脱掉。北风不假思索首先来了一阵冷风,凛凛刺骨。这样,行路人了抵御北风,便把大衣裹得严严实实,毫无脱意。而南风则不然,它徐徐吹动,使人暖意渐生。行人在不知不觉中先解开了钮扣,继而脱掉了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教育启示:热爱是最好导师,它永远超过责任心。“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诲乎?”“父爱子是一种本能,教师爱学生是一种境界”。

(1)教师在处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时,要让学生感到温暖。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循循善诱,孜孜不倦。(2)教育教学要讲究方式。凡事把握“度”,特别是当今青少年个性强,自主性强,教师在处理和学生关系时,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应是:①家长的代理者②知识的传播者③知心的朋友④做人的楷模⑤人生的引路人。(3)“大爱”,才是教育的灵魂,无大爱,无教育,无师德,无师魂。

8、“马太效应”——《圣经》在“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有这样两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 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默顿用这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他们的成绩。”默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教育中的“马太效应”,表现为在班级中,有问题的学生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帮助,而好学生却倍加关注,有更多的机会做事情,受表扬。“马太效应”有其心 理危害。反“马太效应”则是反其道而行之,要求班主任对班内学生一视同仁,偏爱有问题的学生,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更多地给他们以帮助和温暖。在班级管理 中,追求“大面积丰收”,立足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怀。》

教育启示:(1)过分表扬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而骄傲自满(2)而对进步慢而有缺点的学生,即使取得了成绩,取得了进步,但往往被教师忽略,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使学生丧失了自信心。(教师抓住机会让这些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如:简单问题让他们回答等,作业优先批阅,如先批后十名的作业)(3)教师对待任何学生要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万万不可因偏见或因人而异地歧视学生,对学生缺乏公平。用教育家叶澜的话说:

“教育追求满天星星都闪亮,而不追求用孔雀羽毛编织花篮,让每个孩子都放光闪亮,这才是教育的价值。教师创造人的精神食粮,为学生积极创造幸福的人生”。

9、“超限效应”——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演讲得很好,准备掏出钱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在讲,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

教育启示:(1)过多的讲授、重复啰嗦的讲解,刺激过多、过强或时间太久,会使人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学上称“超限效应”。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在20分钟左右,教师应合理安排自己讲和学生学的时间,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

(2)合理安排教学,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反对“一讲”到底的做法。(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讲讲、练练、问问、议议,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建议“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引自叶澜语)

10:分工合作的故事——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

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教育启示: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女儿18岁生日祝福语下一篇:ps实训报告收获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