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岗位职责

2022-08-08

第一篇:行业研究岗位职责

行业研究和销售支持经理岗位职责

1.在部门经理组织下进行行业监测和报告撰写。

2.通过数据研究方式,对信息安全产品市场、行业应用市场进行研究。

3.积极拓展和维护行业信息资源,拓展和维护行业专家资源。

4.在研究领域内积极开展知识共享,进行有效的知识积累。

5.建立行业大客户服务监督体系,支持行业销售,监管重点行业业务中的问题和漏洞。

6.负责公司内部行业销售沟通和业务分析。

第二篇: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归属:A.信息技术及家电 行业分类 A.信息技术及家电 明细分类 通信

标题 电信市场竞争的核心是高质量服务 日期 2001-09-10 作者 国研网

作者单位 外部作者 正文:电信市场竞争的核心是高质量服务

鑫网 2001-9-10 14:36:21 国研网

市场的竞争,价格和服务是两大重要内容。而价格之争是有限的,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无限地降低价格,所以竞争的最终取胜,服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通信市场的竞争,使消费者得到了实惠。网络的优势、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员工素质及服务水平的日益提高,使中国电信正向企业现代化的道路迈进。但是, 近几年来客户投诉和客户满意度的调查情况,特别是我省开展的百万的情况来看,在喝彩声中还挟带着一些抱怨、无奈和气愤等不协调的声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话费急

端和服务工作所致。这些总是若不能迅速解决,我们必将会推动失去客户。国内竞争尚且立足不稳,入世后的局面就更不堪设想,迅速解决这些问题已是燃眉之急。

一、改革计费系统管理体制

超短计费、重复计费、不明计费和遗漏计费前两年时有发生,影响面大、后果严重、处理棘手。多收的话费被动调减,而漏收的话费自负。目前此类问题虽以得到缓 解,但话费争议总是仍是投诉中的热点问题。

欠费停机、缴费复话,虽有明文规定,又有指令程序,然而至今尚不能百分之百自动复活,而人工复话也不尽人意。客户清缴欠费之后一天、两天,甚至几天都不能复 机,难怪客户怨声载道。

以往的话费投诉,虽多次费起关注,但并未投入足够的人力紧抓不放,未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杜绝此类现象,有许多都采取了被动的应付,不了了之。试想,如 若因软件程序所致,何不及早更新换代7如若因工作流程所致,何不及时整改健全?如若因工作人员疏忽所致,何不选派精兵强将取而代之7如若由设备所致,何不理直气

壮地加以追究?此类弊病久治不愈,究其因,实属体制范畴。所以,有必要对计费系统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1)成立计费研究管理小组,建立计费系统督查机制。计费研究管理小组专门研究异常话费的对策,维持各项计费工作的正常运行。发现异常,分析原因,寻根问

底,落实处理,制订制度,采取措施。计费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管理小组迅速对问题详查细究,分析判断,并将结果上报主管领导。计费研

究管理小组作出的决定,由计费系统督查部门监督检查执行,真正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

(2)建好计费督查队伍。引进高层尖端人才,只有在各类异常现象面前采取有效对策,

才能彻底改变依赖石家的被动局面。不但尖端人才能熟练操作硬件,善于庆用

和开发软件,而且一般计费人员必须是责任心强、业务熟练、技术过硬的能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证计费系统的正常运行。

(3)加强计费人员的高层次培训。计费系统还要靠人才来维持其正常运行。单靠设备先进不行,人才可以引进,但订要靠培养。提高人才处理计费系统问题的能力, 从而具有真才实学的骨干队伍形成一支。加强计费人员的能力培训是计费系统维护工作和电信长足发展的需要。计费问题看似业务问题,实质上是服务问题,计费问题不解 决,就很难让客户微笑起来,提高服务质量就难以落实。

二、改革服务机制

态度和蔼,笑容可掬,的确令客户心情舒畅。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客户对电信的需求业务面日益加宽,技术层日益增高,单靠微笑服务已远不能满足客户

的需要。要想留住客户,就必须使改善服务逐步向纵深发展。前台服务和后台支撑服务同是为了客户,后台支撑和前台引导,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提高服务质量。前台服

务要求业务熟练,善于引导消费。说不清道不明、办不对、都会令客户失望。因此,加强对前台人员的综合业务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前台人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1)主要营业厅门口设立礼仪台,增设礼仪小姐(先生),向客户致以问候。礼仪人员兼任服务生,巡视大厅,扶老仪表携幼,引导客户办理业务手续。

作用:宣传电信业务,树立企业形象,加深与用户的感情。

(2)开设特办窗口,为老弱病残用户送方便。

作用:树立公众形象,方便特殊人群,增加社会效益。

(3)实行套餐服务。两人一组,事先培训,有关部门协调,订立制度,实行上门办理装机手续、上网指导、电话维护保养、收费、清欠、售卡等套餐服务,分片包 户,服务进万家。

作用:提高办事效率,减轻用户负担,建立良好关系,吸引大批用户,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后台服务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是服务工作纵深发展的保证。娴熟的技巧、准确的排障、规范的操作、技术的创新可以换得客户的信任。加强后台支撑更为重要,不 拘一格选人才、以高层人才充实后台服务队伍是加强后台支撑的有效途径。

三、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服务是生产力”及“服务是效益”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电信“一枝独秀”的局面己被竞争的浪潮冲击得荡然无存。在富有挑战性的激烈竞争面前,我们再不转变观念,不主动出击,不改革服务机制,就

必败无疑。因此,我们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这也是新形势下

贯彻“人民邮电为人民”宗旨的要求。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客户是市场的主

导力量,市场竞争的实质上是赢得客户的竞争,谁能向客户提供最满意的服务,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电信企业是社会的基础设施,它的产品通过服务来体现。通信生产是通信设备与通信服务的结合,通信生产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通信服务的过程。通信生产和通信服务是

统一的,没有服务就没有通信生产。服务是通信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质量的优劣,体现电信通信生产力水平。服务质量好,电信通信生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就高,

反之就低,甚至给客户造成损失,也就意味着会失去客户。失去客户就是失去了市场,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我们只有真正转变观念,摆正“卖方市 场”与“买方市场”的关系,牢固树立“服务是生产力”、“服务是效益”的观念,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满足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增加企业效益,扩大 企业自身积累,为增强竞争实力打下坚实基础。

四、对服务工作,党政工团要齐抓共管

服务工作涉及到电信企业的各工种和各部门,贯穿于通信生产经营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党政工团各部门要抓奸服务作为一项基本职责。要结合工作特点,发挥各自的

优势,推动服务工作的开展。党委要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改善服务提供政治保证;企业领导要善于发动群众,让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服务管理,提高员工自

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党性;共青团要针对青年人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和服务竞赛活动。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各

司其职,强调树立“下一环节就是客户”的全员服务意识,围绕服务展开细致的工作。

抓改善服务工作,特别要抓住“领导”这个对服务工作影响最重要的因素。领导认识到位不到位,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和改善服务措施到位不到位,关系到企业

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水平、质量和深度。要深刻地认识到,服务问题关系到用户的利益和企业的兴衰。领导干部是否重视抓服务,体现了领导干部的领导作风和政治态度。它 从个侧面反映了领导干部抓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电信企业的领导要把服务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正确认识服务工作的动态性、综合性和不间断性,不断研究解决服务中出现

纳新情况和新问题,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把服务工作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在工作中,进一步明确服务标准,细化服务考核,强化服务监督,逐步达到服务工作的制度化、 规范化、标准化、使服务水平的提高与通信效益同步发展。

五、严格管理、建全机制,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严格管理是搞好服务工作的重要保证,抓服务必须在加强管理上下功夫。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结合新形势下社会对电信服务的新要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标 准,使改进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

首先,要建立服务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严格奖惩,既是保证各项服务措施落实到位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服务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动力。对“服务明星”、

“服务先进集体”就应当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奖励。对服务态度恶劣、严重损害企业形象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励查处一起。要使规范服务成为每个职工的行为准则,推

动服务工作不断向更深层次发展。

其次,建立健全内外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不仅可以保证各项服务工作的到位,同时也增进了电信与社会的沟通和理解。一是要建立健全内

部检查机构,配备熟悉业务、责任心强、公道正派的同志担任服务质量监督工作。二是保证必要的检查频次,采取多种检查手段。三是聘请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组建各级 社会监督系统。四是进一步开展电信企业服务质量客户评价活动,定期向用户发放意见征询函,了解社会各界意见。五是不断密切与当地消协、质协及新闻等单位联系,定 期上门走访,交流情况,有的放失地改进服务。

几年来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开展百万客户大回访活动,边回访,边改进,再加上经常性的走访省、市消协及新闻单位,内外结合,共同监督,使服务质 量不断提高,使客户申告逐年减少,对改进服务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通信能力,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有力支撑

目前,我国的综合通信能力不断增强,我们的整体通信水平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为改善服务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在我们向社会提供传统业务的同时,也积极向社会

提供多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通信服务手段。服务领域不断扩宽,服务功能大为增强,计算机互联网、电子信箱、电子数据交换、可视图文、虚拟专用网、传真存储转发、

会议电视、电话信息服务等各类新业务迅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多层次的通信服务,基本适应了现阶段社会多样化和住处化的通信需求。事实证明,只有不断提高通信技

术,不断提高综合通信能力,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才能为提高服务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归属:A.信息技术及家电

A.信息技术及家电

行业分类

明细分类 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及前景展望 标题

西部证券

作者

作者单位

正文: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及前景展望

通信

日期

2001-09-10

外部作者

西部证券

上半年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目前,沪深两市的主要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均已公布中报,综观这些公司的中报,我们发现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上半年呈现如下特点:

1、行业内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扣除特发信息和投资收益占大头的长江通信,全部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均超过39%。这主要得益于良好的行业背景。

首先,上半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国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785.9亿元,增长93%;其次,受益于入网费的大幅度下降和预付费业务的迅猛发展,今年上半年移动通信继续高速增长;再次,由于运营商和广电系统都在加紧建设传输网络,上半年光纤、光缆的需求旺盛。

2、净利润增长幅度总体落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与主营业务收入全面高速增长的态势相比,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明显小得多。东方通信甚至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2.8%的情况下,主营业务利润仅增长5.7%,净利润同比减少58.6%,这说明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产品毛利率下降,而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的大幅增长则进一步吞噬了利润。

光纤、光缆生产企业是一个例外。长江通信净利润同比增长325%,其原因是尽管光纤光缆目前价格已出现下滑趋势,但光纤光缆企业的长期供货协议价格变动的幅度相对要小得多,今年上半年产品销售基本上执行的是2000年的协议价格,而去年需求的上升导致光纤光缆价格高企。

下半年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前景展望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电信业下半年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信息产业部2001年的宏观调控目标是:通信业务收入4085亿元,增长16.8%;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2627亿元;发展本地电话用户251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4640万户;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25%,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41%。

从实际情况来看,上半年通信业务收入完成全年计划的40.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全年计划的30%。这意味着我国通信设备制造商下半年的总体经营环境将有望好于上半年。

中国电信作为我国电信行业的主导企业,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值得重视。今年4月,中国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率自1978年以来首次低于10%,1-6月增幅进一步下降到6.4%,低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目前中国电信再次分拆在即,分拆在短期内会对设备投资产生一些影响,但从长期来看,运营商的增多将会刺激行业的发展,增加对设备的需求。同时,联通、中国移动、铁通等运营商的高速发展将会为电信设备制造商提供机会。因此,对于生产程控交换机为主的上市公司而言,下半年的经营业绩有望好于上半年,且能够适应形势变化的设备制造商能够取得快速增长,而不适应上述变化的企业则增长放缓,中兴通讯等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在我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但业内竞争也日趋激烈,我国的手机制造企业要想真正取得突破,必须在掌握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而对烽火通信、长江通信等光纤、光缆及光传输设备制造企业而言,今年主要执行的是2000年的合同,下半年仍将会取得较好的业绩,但随着我国光纤光缆生产能力的提高,光纤光缆的价格极有可能形成下降通道,长江通信等光纤光缆企业2002年的业绩不容过于乐观。

第三篇:行业研究资料准备

重点行业

1、 房建

2、 房地产开发

3、 装饰装修

4、 机电安装

5、 市政工程

6、 钢结构工程

7、 海外施工

一般行业

8、 路桥工程

9、 建筑租赁

10、 劳务

1、 建筑设计

2、 园林工程

3、 水利水电

4、 防腐保温

5、 消防工程

资料收集内容

1、 各行业基本情况:整体规模、赢利情况、发展态势、竞争情况、行业关键成功要素等。最好能够找到“行业分析报告”,特别是证券机构发布的分析报告

2、 各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有针对具体公司的研究报告最佳

5月2日上班后,我们将会逐个行业进行讨论

第四篇:中国轨道行业研究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报告

发布日期:2009-06-10 新闻来源:佐佑顾问

[center]前 言[/center]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公众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广州等多个核心城市陆续建造和开通地铁,掀起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潮。在组织与人力资源领域,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也有一定的探索和积累,同时面临着很多难题。

同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虽然外部环境、治理结构和经营模式有所不同,但行业现状有不少共性,行业发展也有趋同点。先行企业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后来者参考和借鉴。为此,佐佑在行业研究和咨询实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当前的管理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center]第一部分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特点[/center]

一、理解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

截至2008年底,我国已有23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已初具规模。其中,11个城市建成轨道交通系统并投入运营,12个城市在建,另有10多个城市正在规划、申报轨道交通项目。总体来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有如下特点:

1.系统工程,艰巨任务

城市轨道交通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规模大、涉及面广、专业庞杂、社会参与程度高,且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所需建设周期长。同时,由于肩负城市建设开发和服务公众的使命,关系到城市形象和民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任务承载了更沉重的责任。政府往往既要求尽可能压缩工期,又要求确保生产和资金安全。对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来说,不仅要高效完成系统难度很高的工程任务,还要杜绝“难以杜绝”的安全问题,并承受由此带来的社会压力,可谓难上加难。

2.双重属性,重在平衡

作为公用事业型的企业组织,必须在各个层面平衡好公用性和企业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工程建设和运营牵涉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大都围绕相关资源的商业化,开展广告服务、地产开发、物业租赁等业务,经济效益成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自主的追求目标。

3.政府投资,特殊国企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准公共产品,投资巨大、回报期长,部分城市尝试采用BT、BOT、BDOT等模式,但大部分城市仍以政府为投资监管主体,政府会高度关注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运作情况。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较为密切,企业的运作和发展受制于政府的监管方式和支持力度。此外,作为政府直接投资的特殊国企,管理上通常沿用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部分人员直接来自政府部门,有一定程度的“机关”意识,如强调风险管控、权力制衡,担

心拉开差距会破坏和谐等。

4.环境欠佳,人才稀缺

国内企业大都采取设计施工总承包、设计总体总包等项目管理模式,以及“小业主、大社会”的建设组织模式。但由于体制和历史原因,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或合作模式尚不成熟;外包机构的能力、经验或投入情况,也不能完全胜任或适应其角色定位。此外,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纷纷上马,而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工程建设和运营等方面的人才相对稀缺。这都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工期和质量。

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特质,以及中国的体制背景和市场环境,决定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有如下显著特点:

1.特殊的使命:服务和安全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存。需要实现艺术性的平衡,但在不同时期可有所侧重。

2.特殊的生存环境: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较多,政府、社会公众、各级政府部门、合作者、外包商、员工;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好坏,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3.特殊的组织运营模式:典型的“小组织、大运营”模式,即企业本身人员规模不大,但外协性和内合性都很强,与外部机构的协作以及内部部门间的协作都很多。

这三个特点,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很高要求,也提供了有益启示。组织模式上,实现“流程化组织、精细化运营”;队伍建设上,注重综合型、高素能人才的培养和开发;管理机制上,注重评价的多维性、体现出企业定位和价值导向;文化上,倡导大局、奉献和协作——这可理解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应然状态和目标方向。

[center]第二部分 成功经验和管理难题[/center]

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成功经验

在中国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时空里,在利益相关者多元且影响重大的利益格局中,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所走的路充满艰辛和坎坷。尤其是在建设期,任务重、风险大,资金、人员投入大却没有收入。

总结国内行业发展经验,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我们认为,建设期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在运作管理方面,需把握如下几个关键点:

1.高度重视安全管理

进度、投资、安全是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三大核心。在进度和质量得以把控的基础上,保证生产安全和投资安全是重中之重。要赋予安全部门职权,加强人员配置,强化安全管理职能。

同时,必须注重安全管控与流程效率之间的平衡。以投资安全为例,既要通过权限设定、流程审批等实施严格管控,还应保证对一线建设的支持作用,防止过分管控而消耗效率。

2.努力创造有利环境

有利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与政府的良好关系,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阶段至关重要。不仅要获得政府高层领导的关注、信任和支持,还要与政府所属各部门和单位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获得有效的支持和配合。有意识地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协调及关系维护,同时通过优良的工程业绩和内部管理争取政府的信任,这是该阶段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工作重点。

3.合理调配有限资源

建设期各项资源投入巨大,如何有效地调配有限的资源,这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心。

时间角度,从工程开工到投入运营,可划分为建设筹备、单线建设、多线建设及运营筹备、运营等阶段。企业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前瞻性考虑资源调配问题,如建设筹备期如何向建设高峰期过渡、建设期如何向运营期(或建设运营并存)过渡,等等。

空间角度,企业资源的调配涉及组织架构设计和人员规划等内部管理工作,这需要提升管理者和职能人员的专业能力,建立较为先进的管理体系。

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的共性难题

聚焦在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内部管理领域,我们总结出建设期可能遇到的管理现象和难题。若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将对建设任务的完成产生不利影响,并进一步制约企业发展。

(一)协调难,效率低

现象举例:部门间经常推诿扯皮,信任、协作少,监督、制衡多;遇到问题层层上报,直到集体决策;用行政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决策流程长、工作效率低„„

原因分析:轨道交通工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需要多个专业甚至多个机构密切合作完成,而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实际特点,增加了组织协调的难度:

1.在工期紧、任务重的现实条件下,“三边”( 边申报、边设计、边施工)成为常态。

2.作为投资巨大、监管严密的对象,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常以相互监督和制衡为手段进行风险控制,这在工作分工、部门设置、授权等方面都有体现。

3.在建设任务重、建设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对职能分工、流程设计考虑不足,或没有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在无谓的磨合中丧失了效率。

有些问题是客观存在,有些是有意为之,有些是考虑不周,但都导致企业内部协调难、效率低。这一方面直接影响建设进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另一方面会损害人员的积极性、责任

感和归属感,不利于组织建设和长远发展。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平衡风险管控和效率提升。该问题的改善和解决,涉及企业的组织模式、流程体系、责任体系及文化氛围等。

(二)激励少,发展难

现象举例:员工抱怨薪酬少,付出与收入不对等;员工积极性不高,不愿主动承担责任;企业很难招到业内优秀人才,吸引力不够„„

原因分析:员工是企业的一个重要利益相关者,如何激励员工是企业运营发展的关键,但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员工满意度普遍不高。可从以下几方面认识激励不足的问题:

1.薪酬总额的现实限制。作为政府投资的国企,尤其是在建设期,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管理费用包括薪酬总额,政府会严格加以控制。

2.相同数额,发法不同,激励效果有异。一种现象是“公司花了钱、员工没感觉”,企业人均支出不少,员工却抱怨工资低。追究下来,虽然工资表上的数额不多,但各种名义的奖金、福利加起来不是小数。另一种现象是“与外面比不低、与内部比不公平”,与当地水平比薪水不低,但关键岗位、业绩优秀的员工总是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平均主义”,做不同事的人、不同能力的人之间,没有体现足够的薪酬差距,从而产生了不公平感。

3.激励手段单一,激励等同于薪酬。经过对多家企业的全员调研,我们发现,吸引员工的不仅仅是薪酬,员工对改革的期望也不仅仅是工资改革。员工的需求存在多样性,价值导向是多维度的,特别是年轻的高素能人才,更关心职业发展和学习提升。企业文化也是影响人员去留和工作状态的重要因素。企业应深入研究员工需求,采取组合式激励。

(三)人员多,人才少

现象举例:各个部门都伸手要人,人员数量没有依据;要人的时候招不来,招到以后无法立即上手;职称高、学历高,但工作能力一般;人多,但事做得不理想,总感觉缺人„„

原因分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间不长,项目管理和经营管理人才积累不足,而投入建设的城市日益增多,人才特别是高端的成熟人才势必相对紧缺。

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在队伍建设方面缺乏系统性和专业度。如:人力资源规划没有到位,人员招聘没有通盘策划,人才没有提前储备;人员素质能力标准没有建立,选来的人与岗位要求不符;招聘只注重人的数量,没有关注人的能力层次和结构,等等。

还有配套机制的原因,如激励机制没有到位,薪酬不具吸引力,发展空间有限,等等。在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不仅要高效地选对人,还要用好人、培养人、留住人,这才是走出人才困境之道。

[center]第三部分 针对管理难题的解决思路[/center]

根据以上对共性管理难题的判断,结合轨道交通企业的管理现状,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思路:

一、变革组织模式,优化工作流程,重塑企业文化

解决“协调难,效率低”难题的先决条件,在于领导班子能够达成共识,认识到效率的重要性,认同协作大于制衡的道理,其核心是风险管控和运作效率的平衡问题。

1.变革组织模式:建设初期,以工程建设为核心,一般采用直线职能制的架构。随着建设任务不断推进,部门间的协调量增加、协调难度增大,这种模式逐步不适应组织发展。

纵观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组织模式演进,大部门制、适当授权、落实责任、强化执行是一般趋势和共性做法。施行大部门制需要配套条件,组织模式的变革也需要选择时机和节奏,采取怎样的方式、步骤,在什么阶段、节点调整,需结合企业具体实际而定。

2.优化工作流程: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小组织、大运营”的特点,决定了流程的重要性。明确职责划分、优化流程,有助于协调部门间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改善各级管理者陷于部门间协调、难以顾及内部管理的问题。除了流程图、制度、表格之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流程管理体系。流程优化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3.重塑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最好的指挥棒、凝结剂和协调器。推动组织变革和流程优化,必须重塑企业文化。最关键的是,明晰企业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并在全体人员和各部门之间达成共识。此外,企业文化还是吸引、激励人才的有效方式,直接影响人员的工作状态。

二、改进岗位体系,完善薪酬体系,建立全面激励机制

“激励少,发展难”问题的解决,是轨道交通企业完成“非常”任务的有力保证。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达到激励人员的效果,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1.薪酬改革:即改革“机关式”的工资制度,建立“价值导向、以岗定薪、能高能低”的现代企业薪酬管理体系。设计要点如下:

分类管理,明确策略:在岗位分类分层的基础上,从岗位价值、岗位弹性、人才稀缺度等维度,分析确定企业薪酬策略,包括市场定位、薪酬组合、薪酬结构等。

导向价值,以岗定薪:以岗位价值作为确定薪酬的主要依据,选取岗位影响、工作风险、决策范围等要素进行岗位价值评估,适当拉开不同岗位及不同岗位层级的薪酬差距。

规范结构,适度浮动:优化或简化薪酬结构,明确计薪要素,使隐性收入显性化;同时,将薪酬与绩效挂钩,适度浮动,增强激励的有效性。

宽带薪酬,双条通道:设计相对宽幅的薪酬区间,形成薪等、级、点框架,将收入与人的能力、绩效挂钩;同时,拓宽专业岗位的薪酬空间,与部分管理岗位的薪酬区间相重叠,以吸引、激励和保留专业人才。

制度管理,薪酬可控:建立定薪、调薪等程序和办法,结合岗位、编制等管理制度,打通员工的薪酬发展通道,使薪酬管理有据可依;同时,结合企业的绩效考核和业绩管理机制,使薪酬总额处于受控状态。

2.全面激励:对那些年富力强的高素能人才,除了薪资和奖金之外,还应侧重于职业发展和培训培养。职业发展体系的完善,一方面是搭建多条发展通道,如“技术-管理双通道”,使不适合做管理者的技术人员在专业通道上获得发展;另一方面是健全岗位管理(晋升、轮岗等)制度,使人才得到成长并脱颖而出。

三、科学规划和储备人才,完善人才选拔及调配机制

“人员多,人才少”问题的解决,从加强“选”、“用”、“育”、“留”四个环节来实现。这里着重讲“选人”和“用人”,包括规划和储备人才、完善人才选拔及调配机制。

1.规划和储备人才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人才需求有明显的阶段性,加上行业人才供不应求,企业必须前瞻性地规划和储备人才,分步骤有计划地引进和培养人才,以缓解短期与长期的人才紧缺状况。人才的规划和储备,不仅要关注数量问题,更要关注素质、层次、类型等结构问题;不仅着眼于一两年的生产计划,还要支持企业中长期发展,由远及近、由大到小。

2.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选对人,首先要明确人才标准。在建设期,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需要的是综合型、高素能人才——兼具技术才能和管理能力,兼具内部管理能力和外部协调能力。因此,对岗位的任职条件,要做综合性界定——从学历、职称、工作经验等硬件,到技能、素质等软件。其次,要用心策划和组织招聘。“选对人”,对于“用好人”和“留住人”事半功倍;应从“用好人”和“留住人”的角度,思考如何“选对人”和“招到人”。招到人,要做很多功课,如设计素质模型,优选招聘渠道,应用测评工具,等等。

3.完善人员调配机制

完善人员调配机制,意在把内部人力资源盘活,把人才用好。在业务类人员调配方面,建设期的重点是,解决专业人才归口管理和分线、分部门、分阶段的问题;进入运营期,重点在于怎么把人调配到不同的运营和资源岗位。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要有专职的调配管理人员;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人员管理和岗位管理等相关制度。

纵观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发展历程,及时、妥善处理以上难题,是企业高效运营的关键所在。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难题,一是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二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既强调系统性,又要找准切入点。以上所述管理难题及解决思路,是基于有限经验的分析和判断,很难切合各家企业之实际,唯愿有所启发和共鸣。

第五篇:煤炭行业研究报告

煤 炭行业研究报告近期煤炭板块表现非常强势,属于目前这波反弹上涨行情的主流板块。本博在《B浪调整提前结束》一文提到煤炭股又2只涨停,1只涨了7%多,不少 朋友问到我是如何选择板块和个股的依据是什么呢?为什么选择煤炭板块?本博对个股比较重视因素:价值(时间价值和价格空间价值)、股性、强弱和原因/理由 (政策或基本面的变化)。

关于如何操作反弹行情,本博以前发布过不少文章专门谈过,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本博以前关于操作反弹的文章。具体如何选择板块和个股?技术选股的关键是要选超跌 品种,操作顺序

1、利用软件的“阶段排序”功能,对近期超跌板块进行排序;

2、再利用软件的“阶段 排序”功能,对近期超跌板块中的具体个股进行排序;

3、结合大盘和个股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进而选择出具体的个股,我 一般在一个超跌板块中,只选3只具体的个股。当然超跌的板块不只是煤炭板块,还有其他超跌板块,例如金融和地产板块。

下图是4月15日到6月30日的板块涨跌幅度排行榜,要特别重视排行在前列的板块。

这个超跌板块排行榜反映主导近期股市连续3个月大跌的主要板块。

如果上述是主要是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下面是就是侧重于政策面和基本面的角度来看分析和判断。为什么选择煤炭行业,并且不能说是煤炭整体板块。 主要集中在和电力相关的煤炭行业上市公

司。我基于以下几个对行业判断。

1、政策支持,煤业重组是大众化市场信息。但是我要意识到的是,小,乱,差的煤矿整合。势必会引起这样几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是产量方面的变 化,这样的整合对煤炭的产量来说是整体减少的,因为整合的煤矿在短时间选择整顿和改造是最好选择,为生产的确定和安全因素带来一定保障。从量的角度来说有 一定的减少。其次,整合的最大赢家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能最先得到优质的煤矿。为未来的储备打下一定基础,这也增强了提升上市公司储备的预 期估值。

2、价格,我想没有第二个行业比煤炭行业有比较明确的价格判断了,全国5大煤企对发改委的合同煤价承诺,对于相关品种煤炭的盈利预判就比较明 确了,这样在对相关煤炭品种的上市公司来说确定性增强,这就为寻找在本轮行情被错杀的煤炭公司提供了基石。

3、预增中报集中披露,在已经出来的预增中报中我可以看到整个煤炭板块的预增比例较大的,也是较明确的,那么这个也是支撑了我对煤炭行业部分 标的看好的判断。

4、整体需求,有人说房地产,钢铁需求下滑,整体制造也下滑是不是对煤炭行业有致命打击。我觉得这样的判断太过于感性。我看看以下数据。

来自中信证券和煤炭网

火电发电量增速14%,及时悲观预期下也能达到12%,乐观可以到16%------中信证券可以看出钢铁,水泥的需求是有一定下滑趋势的,但是要看到的是电力需求依然强劲,那么回过头来看到 的是我对这个行业必须细分来看什么煤炭在这样提出经济转型,又是经济逐渐恢复的2010的接下来的时间中能成为投资标的呢?钢铁需求最旺为焦煤,那我排除 焦煤,在山西焦煤连续亏损和新闻媒体对焦煤行业整体亏损的信息引导下整体在次看好焦煤行业的机会不大。水泥行业,建材下乡,基建持续投入,即使在房地产投 资有下降趋势下整体水泥行业仍然有增长,水泥行业的需求主要是动力煤,电力行业,动力煤。

三大耗煤行业中只有动力煤需求是明确的,那么没有异议我选择的标的主要分布在有优质动力煤资源和产能的公司。请看下表可以持续支持我的判断:

基于以上的逻辑判断,重点投资的一个方向就明确了。更为让我

感到欣慰的目前的行业整体估值处于低位,在煤价出现一定上涨预期的情况下,这 样的估值我想不会保持很长时间,重新的价值评判趋势必会发生这是大概率事件。对于公司的研判当然在行业品种判断定调后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就是本博 对煤炭行业研究报告(相对简单的),具体个股本博不做推荐,其他不多说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用卡委托协议书下一篇:学院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