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地方课程论文

2022-05-15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小学地方课程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中对课程文化的选择是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教学条件较为落后的西北地区,民族中小学地方课程文化的选择不仅影响到学生文化价值的形成,也影响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下文将在分析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地方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对地方课程文化的选择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篇:小学地方课程论文

改革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

【摘要】在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的现阶段,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改革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越来越多的教研人员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音乐元素纳入到课堂当中。而常德丝弦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当下的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和制约,如何依托音乐教学课程改革促进常德丝弦的传播和继承,已经成为音乐学科教育和建设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改革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引入常德丝弦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课程;常德丝弦;实践策略

前言

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校本课程开发是其中的一项热点问题,特别是对于音乐课程而言,正确认识和理解本土特色音乐文化,将丰富优秀地方音乐资源引入到基础音乐教育当中,从而开发出适合地区和学校的校本音乐课程,这是目前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完善音乐教育体系和加强音乐教育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常德丝弦而言,其属于湖湘本土特色音乐文化,拥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将其引入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体现出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深入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一、常德丝弦的发展现状

常德丝弦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的一种说唱相间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是各种民间说唱音乐中的集大成者,在2006年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从常德丝弦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具有一批专业的丝弦艺人,如杨建娥、杜美霜、朱晓玲等,同时还创作了一批广为人知的作品,如《瓜中情》、《枕头风》等;现阶段,仍然有一批常德丝弦的艺术家和学者在为其发展做着不断的努力,如“常德市丝弦艺术团”的成立,丝弦工作者们通过民间采风和创新而创作的《月亮巴巴》、《常德是个好地方》等新作品;且宣传力度逐渐加大,将常德丝弦的学习和传播作为弘扬和发展精神文化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德丝弦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丝弦艺人和团体的数量有限,不利于大范围传播;二是传统曲目结构冗长、内容繁杂,代表新时期、新风貌、新风格的作品十分匮乏;三是能演唱常德丝弦代表作品的当地人越来越少,年轻一辈对常德丝弦缺乏兴趣,造成了其发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二、常德丝弦的艺术特征与价值

(一)常德丝弦的艺术特征

常德丝弦艺术特征的表现主要围绕的是语言及旋律、演唱内容、演唱形式与伴奏这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其一,从语言和旋律方面来看,常德丝弦是用常德方言所演唱的,其中包含地方特色的俚语和俗语,如作品《常德人》中“爷爷他是常德人,嗦啦妹子呦”句中的“嗦啦妹子呦”就属于语气助词,在演唱时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受到常德方言的影响,常德丝弦在旋律上的跨度较小,如《新事多》的旋律以六度、四度、三度和二度为主。

其二,从演唱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了以抒情性为主的时调小曲和以表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为主的大型曲目这两种;传统常德丝弦的演唱内容多为爱情故事和民间典故,如《宝玉哭灵》、《孟姜女寻夫》等;随着不断的发展,也开始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精神面貌和先进模范人物等题材,如《待挂的金匾》、《生在潇湘多自豪》等。

其三,从演唱形式来看,常德丝弦经历了由传统坐唱到走唱、表演唱以及现代单人唱、合唱的变化,而且还出现了独唱、伴奏唱、一人一角的丝弦戏;且其伴奏也由原来的扬琴、琵琶、二胡和三弦等传统乐器丰富为小提琴、单簧管等多种西方乐器。

(二)常德丝弦的艺术价值

常德丝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中:

一是历史文化价值。常德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文物之邦”的美誉,屈原、陆游、王安石和陶渊明等曾经在这里就留下了不少的传世佳作;在保存下来的常德丝弦当中取自于名人雅士所创作的曲牌,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真实的反应出了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二是教育价值。对于音乐学科而言 ,其教学内容多为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音乐,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常德丝弦实际上是在“口传心授”基础上所发展而来的一种地方民间音乐,其中富含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与艺术价值,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合作意识、价值观念和创新思维等方面发挥出了显著作用。

三是社会实用价值。常德丝弦在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服务于社会生活,古代最为常见的就是富贵人家为了嫁娶等大事会请丝弦艺人进行表演;而在现代,随着常德丝弦的不断发展,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如生意开业、戏剧等。

四是创作及研究价值。常德丝弦的产生和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体系结构较为完整,对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三、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引入常德丝弦的意义

(一)常德丝弦作为教学资源的意义

常德丝弦作为湖湘地区的本土音乐资源,将其引入到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当中,一方面丰富了音乐课堂内容,改变了以往以唱歌和音乐欣赏为主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重视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土音乐形式,对于传承和发扬常德丝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之下,使得学生明确常德丝弦是常德的名片和标志,从而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另外,常德丝弦在语言、创作特征、作曲技法、伴奏乐器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传统音乐的内涵。

(二)常德丝弦作为传承手段的意义

常德丝弦作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鲜明特点,将这种地方说唱音乐形式引入到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当中,能够实现对常德丝弦的大力推广和宣扬,在继承和发展常德传统艺术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歌曲《常德人》所讲述的是常德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学生在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能体会到常德的物产丰饶和人杰地灵,还可以在《俏婆婆上大学》、《枕头风》等作品中了解到常德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同时,常德丝弦曲调的来源和基础是常德方言,進而更好地实现对常德方言的传承。

(三)常德丝弦作为教学方式的意义

学生和教师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中的关键参与者,二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将常德丝弦引入到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当中,在实现教学互动的层面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现代音乐形式相比较而言,常德丝弦在节奏、旋律、调式调性、风格等方面均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可以就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讨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除此之外,常德丝弦的引入还改变了以往单一固定的知识体系,教师要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等,在互动中增强学生对地方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四、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引入常德丝弦的实践策略

(一)立足教学需求,收集利用民间资源

1.采风

采风指的是深入民间对优秀资源予以搜集,其目的一方面在于为教学内容选择和编写校本教材收集更多更全的资料,另一方面则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采集资料等能力。将常德丝弦引入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教师应立足于实际教学需求,组织学生围绕伴奏乐器、表演形式、服装等方面进行采风,通过参观群众文化艺术馆、采访专业人士和实地调查等途径,使得学生能够实地面对面地接触、感受和学习常德丝弦,在服务于音乐教育的同时,实现对常德丝弦的传承。

2.内容选择

常德丝弦产生和发展于大众社会生活,其所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情怀,因而在其中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庸俗趣味和低俗词曲等内容,将其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引入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中的时候,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选择真实反应人们健康生活的内容,如以杜牧的诗《江南春》作为歌词的丝弦《江南春》就是以简单淳朴活跃的节奏,再借助黄莺、绿树、红花、山庄等表达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之情。

3.教材收编

对于教材而言,其是教师开展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工具,而改革地方中小学在教材篇幅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因此,可以将采风所收集到的常德丝弦以及在书中所记载的常德丝弦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从中挑选出艺术价值高、适合学生演唱的常德丝弦,对其进行教材编写;需要注意的是,在编写常德丝弦音乐教材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实现乐曲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将审美性原则作为核心。

(二)结合学生心理,选择适宜教学模式

1.审美体验型

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根本要求,审美体验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则是以聆听音乐为主,同时结合讨论、参与、交流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体验型教学模式以听觉体验为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用耳朵和用心去倾听,从而了解音乐的结构、风格和特点。将常德丝弦引入音乐教学课程,以《常德是个好地方》为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去感受作品,使得学生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常德的优美风景和风俗习惯。

2.协同渗透型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组成部分,而美育又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音乐教育应和其他教育实现紧密的结合;将常德丝弦引入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采用协同渗透型教学模式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当地渗透常德的历史人文背景,二是常德丝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教学中还应实现其与艺术舞蹈、绘画、文学等领域的结合,如在对《说唱丝弦》的教学中使得学生掌握丝弦的演唱形式、伴奏乐器等知识。

3.情景创作型

情景创作,也被称之为是即兴创作,指的是根据一定的场景,运用简单的音乐创作手法和积累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表演活动。情景创作型教学模式的选择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常德丝弦设计曲牌填词、改编常德丝弦、选用常德丝弦素材进行音乐创作等教学情景,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常德丝弦的作曲技法,而且还掌握了音乐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三)根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改革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中引入常德丝弦的目标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层面之上;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常德丝弦内容的教学设计应以趣味性强、表现力大的音乐活动为主,使得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互动中实现对常德丝弦的传承。

例如,在基本完成理论知识讲解之后,围绕“常德美”这一主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常德丝弦的比赛和汇报演出活动,学生合作对词曲进行改编创作、自主挑选表演服装,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常德丝弦的理解深度和广度,从而实现学生熟知常德丝弦的历史背景,了解常德丝弦的主要作品及其音乐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常德丝弦创作这一教学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已经受到了教研人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于音乐课程而言,相关文件已经明确指出,地方和学校要对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予以开发利用,将其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积极地引入到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当中去,使得学生受到音乐文化熏陶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意识。常德丝弦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优秀成果的主要代表之一,将其引入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当中,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审美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拓展和丰富音乐课程资源,符合课改的基本要求;然而,以常德丝弦作为地方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其的研究力度,旨在推进音乐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龙淼淼.立足本土文化开发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26):121-122.

[2]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对策研究——以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为例[J].当代音乐,2016(07):17-21.

[3]何潇鸿.常德丝弦纳入高师地方课程的价值研究与建设构想[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4]李琳.地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湘西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5):75-78.

[5]聂国红.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A].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邵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8:03.

[6]汪丽萍.论音乐课程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鄂东南地区民间音乐资源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4):108-110.

作者简介:龙昱冰(1982—),女,湖南人,硕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音樂教学与理论研究、民乐器乐演奏。

作者:龙昱冰

第二篇:西北地区民族中小学地方课程文化选择

摘 要: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中对课程文化的选择是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教学条件较为落后的西北地区,民族中小学地方课程文化的选择不仅影响到学生文化价值的形成,也影响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下文将在分析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地方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对地方课程文化的选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文化选择

西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较为密集的地区,包括藏族、维吾尔族、回族、裕固族等多个民族,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民族意识浓厚,且在长时间的民族生活中,形成了特定的思维认知与价值观念,在此双重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地方课程文化怎样选择,文化教材怎样编排,对西北地区的学生正确认知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文化选择的现状

在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中,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但是民族地区在课程文化的选择方面也不能走进只教育本民族文化而忽视主体民族文化的教育误区。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的方式与途径,它将人类文化中优秀的部分进行组合与编研,组成教材,使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成长,传播与继承优秀文化的目的。可以说课程文化的选择与设置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西北地区是少数民族较为密集的地区,生活着多个少数民族,在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文化的选择与设置方面显现出明显的民族特点。就文化教材的编写方面来说,是以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为主,将课程教材作为载体,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却忽视了对主体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学习。经过简单的总结来看,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地方课程文化选择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部分民族地区在课程文化的选择方面坚持以本民族的文化作为教育的主体,将中华民族的文化作为附带教育,使得学生对于国家的主体民族的文化产生不了解、不认同的情况,这样的民族教育方式只会使民族的文化以及学生的发展均走入故步自封的境地,并且形成难以扭转的局面;二是部分民族地区对于中小学课程文化的选择方面走民族文化与主民族文化一体发展的道路,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在具体的教育中难以调和两者的关系,在课程文化的选择方面试图将民族文化与主体民族文化进行简单的叠加教学,最终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局面,既没有突出本民族的的文化特色,也让主流文化失去了教育的意义,这样的课程文文化选择明显走入了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协调发展的误区,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还会引导学生走入民族文化与主流民族文化的认知误区。

二、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文化选择建议

民族文化是课程文化的来源,而课程文化又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因此在我国多民族的文化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文化的选择应考虑借鉴以下建议:

(一)认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且每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都值得每一个人认真的钻研与学习。因此,西北民族地区在中小学课程文化的选择方面,应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秉着尊重每一种民族文化的理念进行课程文化的选择,就要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应认识到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性,摒弃“唯我独尊”的思想,学会平等呢过的看待每一种民族文化。在课程文化的选择以及教材的编排方面,要做到客观全面并且平等,将每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都编排到教材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对我国的优秀文化能够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爱国精神,也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推行双语教学

在各民族长久的发展历程中,都形成了独居特色的民族语言,但是汉语作为我国的主流语言,是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之后与人沟通交流的必备的语言,因此在西北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课程文化的选择中,要注意到语言问题,尽可能在教材的编排中设置双语言教学,让学生同时学习本民族的语言与汉语,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在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的教学中,只有设置双语教学,才能让学生融入到先进的社会,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当前我国许多的民族语言也面临着消失的险境,主要是在学习与使用汉语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民族语言的学习,甚至片面的丢弃了民族语言,使得越来越多的民族语言消失,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的构成,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珍贵的结晶,如果民族语言一旦消失,那么民族的文化就再无完整性可言,因此在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的课程文化的选择中,编排双语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以及民族语言的保护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重视民族文化教学的差异性

因为每个民族长时间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民族地区发展程度的不同,使得各民族的文化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西北民族地区在中小学课程文化内的选择方面,应注意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性,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设置不同的教学,例如在教材的编排方面,藏族与维吾尔族就应该针对自己民族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教材编排,在教材的编排中凸显本民族的特色,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另外由于长时间的生活环境的不同,让民族地区的的学生形成了特定的价值观念与认知方式,因此西北民族地区在中小学课程文化的选择中,应结合本民族学生的认知方式以及思维习惯,让课程的学习拉近学生的生活,更便于学生的学习。

三、结语

长久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我国各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应该被尊重,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值得学习,因此西北民族地区在中小学课程文化的选择方面,应尊重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尊重我国的主流文化,做到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君,马志颖.西北地区民族中小学地方课程文化选择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02):52-57.

[2]韩新明,梁海霞.川西北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02):83-86.

[3]杜青花.西北地区藏族教师参与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困境及出路[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07):32-35.

[4]蒋文涛.西北地区多元民族文化背景下休闲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2.

作者简介:张艳(1981-),女,藏族,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教育局干部,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教学。

作者:张艳

第三篇: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服务地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在全面推动高校应用型课程项目导入的教学改革下,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指导思想下,本文根据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分析、探索教学与实践过程,总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规避的问题与启示,为应用型课程项目教学法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构建多层次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校园文化建设;设计;培养;服务

一、课程项目介绍

(一)项目来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我院企业形象设计课程开设之初,经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教育局与我校联系,我院与松桃县教育局以及受教育局委托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设计的第三方松桃新天地广告装饰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为松桃县部分中小学学校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在这次合作中,我们总共签订了3次合同8所学校,通过主课老师与教研室其他四位老师,带领正在上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的2016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1个学生参与了项目设计。

(二)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具体任务

项目是为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8所中、小学的学校进行校园文化设计,根据各校的教学理念、办学思想、文化建设主题等展开设计内容,力争通过文化内涵及教育特色的理念提取,展现校园特色文化理念。

具体设计任务如下:

2.项目实施过程

(1)组建项目团队

项目实施之初得到了学校领导及学校社会服务科的关心与指导,成立项目小组,制定方案计划,确定项目负责人及设计团队。团队在项目组长带领下,选择4-5个学生组成素材收集组,负责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在设计阶段学生自由组成设计小组,志愿组合,4-5人组成小组,选定一人做组长,负责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

(2)实施过程

①实地考察调研及勘测尺寸

为确保任务的完成,素材收集组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将设计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与学校领导、老师交流、了解学校情况、办学历史及校园文化建设需求,并对学校教学楼、操场、活动场地、食堂进行实地勘测,收集第一手资料。

②素材收集、集中讨论

由素材收集组负责将收集到的学校的文化、风俗、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理念等资料信息,通过PPT在课堂对所有学生进行资料讲解,然后,各设计小组通过对资料分类、讨论、理念的提取,开始第一阶段的校徽(标志)设计。

③设计方案讨论及优选

在设计过程中由项目课程老师对五个小组进行辅导,各小组在校徽设计阶段,每个同学必须设计提交2个方案,然后小组对每个同学的设计方案进行讨论,选择三个比较满意的方案,经老师与小组的同学们共同讨论、选择,最终选择一个会同其他四个小组设计的方案,总共5个设计方案,交给项目方进行选择。

下一阶段各小组将不再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而是在项目方选择中的方案中,根据听取的意见进行小组的修改,最终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在选择的方案中细化,共同完成项目方选择的方案,直至对方满意为止。

④设计初步成效,与校方讨论完善

在完成上述阶段的任务后,后面同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小组完成基础系统的设计工作,在完成设计工作后各小组统一时间与项目方进行汇报、讨论,听取项目方的意见,根据意见进行修改;第二阶段就是在上阶段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应用部分与校园文化建设设计部分工作,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但这里说的视觉识别系统内容大大超出了我们课本知识的内容,主要增加了校园文化部分的建设设计。在这些工作完成后同样要进行汇报,听取项目方意见,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直至对方满意。

在所有过程完成后,最后虽然项目方只能选择一个小组的设计方案,但也会挑选其他小组设计中他们认为满意的个别设计,增加进选中的方案中,最后由该小组完成所有设计图的设计工作。

(三)设计成果展示

经过同学们的努力,项目时间历经半年,完全超出了我们正常的课程上课时间,但同学们在课程上完后依然满腔热情地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完成了这次项目任务,在这里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展示,供大家参考。

1.标识类

图1分别为松桃第四完小、松桃县蓼(liao)皋(gao)江桥完小和松桃县寨英镇邓堡中学。

2.基础系统

图2分别为蓼皋高峰完小基础系统部分、寨英镇邓堡中学基础系统部分和松桃第四完小基础系统部分。

3.校园文化建设系统

图3分别为松桃第三完小廊道文化、松桃第三完小特色教室举重室设计和松桃第四完小校门口环境建设设计。

(四)技术服务指导完成情况

二、项目取得的成果及效应

(一)人才培养效应、学科建设效应

1.艺术学院16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1名学生参与了该项设计项目的服务,取得了很好的项目实践效果。一是通过参与整个设计服务过程,从实地考察、素材收集、校园文化主题的提炼、草图方案绘制、基础系统与应用系统及校园文化建设系统等工作,学生完整地参与了该设计项目的全过程,对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形创意设计、字体设计、版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基础课程的专业知识,同时提升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版式设计等课程的实践操作技能;二是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综合能力,通过参与到该项设计服务中,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服务社会需求等意识有了较大的提升;三是培养与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项目过程中有困惑之处,能虚心向老师请教,能主动进行思索,同学之间也经常進行交流与探讨,提升了相互协作的精神。

2.进一步把企业形象设计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并且在应用系统设计方面将知识扩展化,补充学习了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与理论知识,了解掌握了我国关于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刻理解了为什么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与目的,思考理解“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通过参与此次项目设计工作,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项目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将接触到的新知识融会贯通到现实设计之中,开拓了视野,增强了专业技能的掌握。

3.通过此次活动更加明确了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的实践性,正是基于这门课程的应用性强的特点,我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课程在各个环节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能力人才这一目标来进行,“明确指出预期学生‘能够(会)做什么’,更加强调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设计能力”[2]。只有通过项目带动课程,才能更好地将人才培养宗旨落地,才能实现学生学以致用的价值之所在。

4.学生培养:培养本科生21名。

(二)师资队伍建设效应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广,教师要不断更新设计专业知识,掌握设计技能,多与企业合作,服务于企业,将理论实践化,才能有所储备教授学生。自本项目签订以来,艺术学院选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经验丰富的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的5位老师参与,设计过程中教师亲自带领设计,详细讲解,精准把控,这样的言传身教也是对教师的自我锻炼和技能提升,强有力的技术指导队伍保证了项目实施的进度与质量,经过团队的通力合作得到了对方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三)科学研究效应

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生团队以设计服务创新为切入点投身于社会服务中,把设计理论知识转化为设计实践,实践提炼理论,设计创新知识的升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积极讨论,要求学生善于总结,发现问题的关键,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为其它应用型项目课程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意见。

(四)社会服务效应

1.踏实从业,竖立形象

此次社会服务工作辐射到县乡,虽然到各乡镇或村完小、中学距离较远,但每个学校带队老师均带领学生坚持实地考察,把当地文化特色、民俗特色、历史特色记录在案,仔细分析,寻找特色,设计小组将这些特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设计中,保证每个学校设计各具特色。本设计团队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不辞辛苦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地方教育局、合作单位的高度认可,极大地提升了我校教师与学生的良好形象。

2.了解行业需求,引导教学改革

艺术学院重视服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社会的需求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的导向。现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高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考验,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社会、行业的需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属于应用技术服务类,教学就不能单单局限于课堂,将项目化课程建设融入其中,把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融于项目中,才能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把教学融入项目实践中,让学生积累经验,重视“过程评价”,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总结自我,做到及时反思,为其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人才培养在社会服务中的育人功能。

三、项目取得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一)项目取得的经验

1.组织管理经验:领导重视,项目负责人带好队伍,明确职责,有效沟通,强化执行。

2.实施操作经验:整个项目课程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前期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项目的调研、设计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和甲方的沟通,遇见的问题和困难自然是不言而喻的。部分操作经验如下:

(1)善于发现、整理资料:市场调查中有些资料是很难收集到的,在田野调查中需要我们不断地和学校领导、老师交流,对于建校历史可以走访当地老人,深挖本校历史以及校风、教风、学风,在深刻领会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

(2)组织团队成员讨论,提出个人见解,要求学生要善于归纳、分析,发现突出点、创意点,通过讨论形成共同的创意思想,然后根据创意思想指导下一阶段的创作。

(3)充分利用掌握的知识,尽量做到效果图没有错误,在效果图提交阶段会根据甲方的意见进行修改,组织小组成员根据意见进行分析、调整,力求做到能够满足甲方的要求。这个过程可能由于项目方的要求以及反复的修改,学生会产生不理解,甚至会产生抵触的情绪,教师要善于发现与疏导,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设计是不是站在学校的立场上进行,是不是达到了对方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此次项目活动中学到知识。

(二)项目的启示

1.学校层面:加强了与地方的合作,提升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教师层面:进一步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提高了项目课程的课堂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能力,丰富了项目课程的课堂案例。

3.学生层面:

(1)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巩固了专业知识。

(2)学会了设计知识和技能的实践化,提升了知识应用的能力。

(3)培养了挑战自我的意识和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培养了吃苦耐劳、 勇敢顽强的品质。

(三)存在的问题

1.因初次接触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前期没有深刻领会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没有领会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造成对项目的理解与甲方的要求有一定的出入。

2.对项目的时间把握度不够,前期由于设计单一,主要是对校徽及学校标准字的设计,相应工作量较小,后期由于大量的基础系统与应用系统以及校园文化环境艺术的设计,出现前松后紧的状态,导致后期设计制作工作量较大。

3.在进行小组创意方案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在进行资料整理时元素提炼不足,没有领会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学校“三风一训”精神,没有将这些精神内容融入到设计方案中,导致校徽设计阶段修改时间过长,在今后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将增加此部分内容学习与理解,提升学生将项目要求与设计理念融合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项目课程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课堂与实践,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理解、消化,帮助知识的巩固,提高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虽然这种方式普遍运用于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但由于课程开设时间与企业导入VI视觉识别系统的时间不一致,再加上现在广告市场细分化、专业化,企业在引进企业形象设计的时候,第一时间考虑的是市场上专业设计公司而非高校,所以高校与企业在这块的校企合作越来越少,但并不是没有机会,只要我们教师站在学生能够学到真知识、掌握真本领的基础上,走出去为学生联系项目课题,把真实的项目带入课堂,这样教师才会教有所得、学生才能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DB/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1237/200608/17004.html.

[2]谢朝德.高职院校项目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财产保险实务》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0(23).

作者简介:孙飞(1969-),男,贵州省思南县人,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铜仁学院教改课题,课题名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项目实践课程)“课题制”教学模式改革——以銅仁学院为例(课题编号:JG-2018028)。

作者:孙飞 田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护士职业倦怠论文下一篇:化学社会结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