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注释质疑论文

2022-05-06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注释质疑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五单元四篇课文属于先秦历史散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和《战国策》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课文的部分注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我想谈谈我对这些注释的一点肤浅看法。这个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

语文注释质疑论文 篇1:

高中语文人教版新教材文言文注释质疑

摘要: 新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注释基本上是成功的,但也不无可商榷之处。其中有的词语注音欠准确;有的词语注释较为笼统、含混、简单,个别地方出现错误。这无疑给讲授和学习文言文造成不便。本文就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这些问题一一列举出来,供大家参考讨论。

关键词: 高中语文人教版新教材 文言文 注释 质疑

一、注音有误

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教材注:“阙(jué)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削减。”此注“阙”的注音错误。

“阙”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阙”本音为(què),《说文》“阙,门观也,从门,欮声。去月切”。

《古代汉语词典》对“阙”的注音和释义为:①què古代王宫,祠庙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②quē空隙,豁口;残缺、亏损。引申为使亏损,损伤。在这个词条下就以“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为例。③jué“掘”通“厥”,其。

有辞书上的例证,又根据文意,我们认为“若不阙秦”中的“阙”应读为quē,教材注音错误。

第一册《勾践灭吴》中“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教材注:“疾疹(chēn),指患病的人”。

“疹”有两个读音,《辞源》:“疹①zhěn章忍切,上,轸韵,照。病名。”

②chèn病。通“疢”,在这个词条下举的就是这个例子。

读zhěn时,是一种常见病的名称,指病人皮肤上起的红色小疙瘩,如疹子,湿疹。读chèn时,是个通假字,通“疢”,是病、热病的意思。

此注错误有二:其一,注音错误。在本文中“疹”应读chèn,而非教材所注的chēn。其二,没有注出通假用法。不注出通假用法,人们会联想到“疹zhěn”,注出“疹”,通“疢”,一种热病,这样易于理解。

第四册《长亭送别》中“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句,教材注“迍迍(túntún)行动迟缓的样子。”可是在《古代语常用字字典》、《古代汉语词典》、《辞源》等常用工具书中此字均无此音。

《辞源》中对“迍”的注音和释义为“zhūn陟纶切,平,谆韵,知。困顿”《古代汉语词典》:“迍zhūn困顿,艰难”由此可以推断教材中对此字的注音错误。

二、释义有误

第一册《劝学》中“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教材注:“能水,指游水。能,动词。”把“能”解释为“能,动词,游”是错误的。《辞海》对“能”的释义,有“②才能”、“③能够,胜任。”等义项,但无一项释为“游”的。可见作为动词,“能”无“游”的意思,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解释“能水”云:“指能泅水,‘水’用如动词。”显然,“能”是能愿动词;“水”是名词,在句中活用作动词,意思是“游泳”。

第二册《项脊轩志》中“又北向”句,教材把“北向”注释为“窗户朝北。向,窗戶”。这是错误的,并且和“前辟四窗”的“前”解释相矛盾。“向”的本意是“朝北的窗户”,如“塞向墐户”《诗经·豳风·七月》。“向”字又引申为“朝向”义,“又北向”中的“向”字就是“朝向”的意思。“北向”解释为“门朝北开。向,朝向”。原来项脊轩只有朝北开的门,没有窗户。正因为如此,下文才说“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否则,朝北既然有了窗户,为何还要开四个窗户呢?要知道项脊轩“室仅方丈”啊。

第二册《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句,教材注释为“也就是为了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死生,指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不同的生和死”。其中“死生”注解有误。“死生”当为偏义复词,偏在“死”,“生”无义。因为本文着重强调的是五人死难的重大意义,不是一般地论述人生观或生死观的问题。因而此句应解释为“也以此来表明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意为“昼夜辛勤劳作”,偏在“作”,“息”字无义。“便可白公姥”意为“就可以告诉婆婆”,偏在“姥”,“公”字无义。

三、释义欠妥

第一册《劝学》中“用心一也”教材注释为:“(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这样注释从整体上看是合理的,但对其中“用心”二字的理解不太恰当,在这里“用心”是两个单音词连用。“用”即“因为、由于”,“心”即“思想、心思”。全句意思应该是:“(这是)因为(由于)思想专一的缘故。”“用”在这里释为“以”,当“因为、由于”讲,前人早有论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为:“用,介词,以、因为、由于”。并用《汉书·李广传》“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作为例证。《古代汉语词典》注为:“用,介词。作用同‘以’、‘因’,表示原因、结果,译为‘因’、‘因此’、‘因为’。”课文之所以欠准确,是因为将“用心”两个单音词误作现代汉语双音词。因此在课文注释中应加以改正。

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中“弃甲曳(yè)兵而走”,教材注释为:“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甲,铠甲,古代的战衣,上面缀有金属片,可以保护身体。”注文释“甲”的部分不当。应是: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衣服,初用犀兕牛之皮做成,如《左传·宣公二年》“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楚辞·九歌·国殇》“操吴戈兮披犀甲。”后来也用金属片做成,如唐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四、释义过简

第一册《鸿门宴》中“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亡关中。”课本注“左司马、官名。”这样注释略过简单,不利于学生对课文深入理解。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为“左司马、主司群臣,专管伺察官吏的过失。”

周复刚主编《训诂学基础教程》中详细论证“左司马”并非一般无足轻重的官员,而是军中管理军务、执行军法、参与制定作战计划的重要成员,了解军核心,这样的人成了内奸,私下向项羽通风报信,泄露刘邦“欲王关中”的计划,当然是心腹大患。难怪刘邦从鸿门宴上逃回之后“立诛杀曹无伤”。如果不知“左司马”是何等官职,就很难对作品内容有深入了解。像上述这样把“左司马”的职责、官阶讲清楚,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课文应对“左司马”是何等样一种官职略加介绍,不宜简单地只释为“官名”。

第三册《离骚》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教材注释为:“许多女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啊……众女,喻指许多小人。蛾眉,喻指高尚的德行。”编者没有译出“蛾眉”,只在它前面加上了“秀美”这一修饰语,有点含混。查《辞海》,“蛾眉”也作“娥眉”,蚕蛾之须弯曲细长,因以喻女子长而美的眉毛,也指女子貌美。而且《辞海》恰巧用了“众女嫉余之蛾眉兮”为例。查《现代汉语词典》,“蛾眉”又有指“美人”一意。因此“蛾眉”在此可译为“长而美的眉毛”或“美貌”“美人”。

以上四个方面有的是注错了,有的是注的不严谨,但对于一本供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教科书来讲,都是不应该出现的。高中语文人教版新教材文言文部分,精选的都系历代经典名篇,既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兼顾对学生智和德的培养。可是因为存在着这些细微的瑕疵,势必会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古汉语知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周复刚.训诂学基础教程.学苑出版社,1988.

[7]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8]辞源.商务印书馆出版,1988.

[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5.

[10]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

[11]谢忠,朱涤明.高中文言文译释对照.江西高校出版社,2001.

作者:刘 蕾

语文注释质疑论文 篇2:

高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注释质疑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五单元四篇课文属于先秦历史散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和《战国策》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课文的部分注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我想谈谈我对这些注释的一点肤浅看法。

这个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烛之武退秦师》第三段有一处注释值得商榷。原文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课文对“焉用亡郑以陪邻?”是这样注释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这儿把“用”注释为“介词,表原因”,我认为表原因这种说法欠合理。“用”的几种常见用法为:1.使用、采用。《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用李斯谋。”2.任用。《孟子·梁惠王下》:“见贤焉,然后用之。”3.用处,作用。《韩非子·五蠹》:“赏其功,必禁无用。”《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4.资财。《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5.介词。因为,由于。《史记·李广传》:“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6.介词。以。《史记·匈奴列传》:“用其姊妻之。”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用”的常见用法可以分为三类,作动词,名词和介词,而作介词表原因的时候作“因为、由于”讲。所以,我认为这儿的“用”应该注释为“介词,用”,和后面的“亡郑”组成介宾结构。那么“焉用亡郑以陪邻?”就可以注释为“为什么用灭亡郑国这件事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这样理解文章就顺畅得多。

《勾践灭吴》第三段讲述了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文中这样说:“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在这几句话中,课文对“政”是这样注释的:“政,通‘征’,指徭役赋税”。我认为此处的“政”应当是“徭役”(古时候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的劳动),而不应包括“赋税”。因为课文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既然十年都不向国人收取赋税了,那么嫡子为国事而死,免除三年的赋税就没什么意义了。就是说,嫡子死于国事,政府在三年中不再征调他的家人去服劳役。这样解释,上下文就没有矛盾并且十分顺畅。另外,“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这句话中,课文把“贫病者”注释为“贫苦和重病的人”,我认为此处的“病”应是“困窘不堪”的意思而不是“患重病的人”,“贫病者”应注释为“贫苦不堪的人”。“病”的几种常见用法为:1.病,生病。《孟子·滕文公上》:“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2.精疲力尽。《韩非子·初见秦》:“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3.毛病、弊病。《新唐书·杜希全传》:“献体要八章,砭切政病。”4.担心、忧虑。《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无病人之不己知也。”5.困窘不堪。《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这儿的“病”如果理解成“困窘不堪”就不会和上文的“疾疹”(患病的人)相重复了。

《触龙说赵太后》第三段有一处说:“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课文把“持其踵为之泣”注释为“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我认为这样注释不合理,哪有母亲送女儿时握着她的脚后跟不让她走的呢?同时,赵威后贵为太后,长幼君臣尊卑的等级关系似乎也决定了她不可能抱持自己女儿的脚后跟。所以“持”应为“止”,“持其踵”应为“使其踵止”,意为不想离开她。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持,制止意”,“持其踵”是说母亲拉着女儿,女儿不能举步。另外,课文中还说“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高中语文课本对“必勿使反”的原因注释为:“一定不要让她回来。古代诸侯之女出嫁别国,只有遭到休弃,或所嫁之国灭亡时,才能回娘家。我认为“必勿使反”的“反”,只能理解为“被弃回娘家”、“遭到休弃”,不能理解为“回来”“回娘家”。古代的婚俗,女儿出嫁可以归宁父母。《诗经·周南·葛覃》:“归宁父母。”毛传曰:“宁,安也。父母在则有时归宁耳。”《后汉书·列女传·刘长卿妻》:“妻防远嫌疑,不肯归宁。”明代的民间风俗是“娶妇三日归宁”。女子出嫁后被弃回娘家称“反”、称“来归”,《谷梁传·隐公二年》:“礼,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晋范宁注:“嫁而曰归,明外属也。反曰来归,明从外至。反谓为夫家所遣。”女儿出嫁,赵太后也许难受流泪,但她决不会为此作生离死别、泣涕涟涟状,她深深担心的是女儿被弃回来,“必勿使反”。乃是为了女儿生儿育女,“有子孙相继为王”。“反”前的一个“使”字就决定了这“反”是女儿身不由己的行为,赵太后对此也只有祈祷的份儿,可见“反”即“来归”、“被弃”的同义语。

黎勇,教师,现居湖北荆门。

作者:黎 勇

语文注释质疑论文 篇3: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意的策略初探

【摘要】教学创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语文教师要运用“生活体验”“质疑探究”“平等对话”等策略,让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创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创意

创意是指创造性的想法和构思。而教学创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构想,或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教学举措。教学创意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体现了教师对课堂的游刃有余的驾驭,教学创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可以说,课堂因为有了创意而风光无限。那么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意策略有哪些呢?

一、語文无处不生活——生活体验策略

回顾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侧重知识的传授,老师的细致分析和讲解,烦琐的笔记充斥着课堂,大量的背诵默写搞得学生焦头烂额,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被一个个零散的题目肢解,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无趣、低效,学生也由此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在《我们的信条》一书中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应当培养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

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入生活体验策略,把生活的“活水”注入语文课堂,让学生更多地从生活体验中学习语文,学生才能真正走近、走入语文课本,感受和领悟语文世界的美。

有些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时空距离。学生缺乏这样的生活体验,就会认识不深刻,甚至无法理解;也有的课文内容虽然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学生往往缺乏观察和思考,因而熟视无睹。比如在教《背影》一文时,每每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却无动于衷,他们无法理解背影背后传达出的父爱的艰难、深沉和厚重,有同学觉得父亲给儿子买点橘子在路上吃,出于一片爱子之心,纯属最正常不过的事;也有同学甚至觉得父亲穿过铁路、爬月台买橘子,是违反了交通规则等。这时,老师应适当予以点拨,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联系自己和父亲的故事,思考自己的父亲背上“背”着什么。因为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孩子们信手拈来就是:他们不仅仅谈了父爱,有几位同学甚至还谈到了爱的另外一面,爱的隔阂,爱的沉重,爱的矛盾……

二、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质疑探究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在质疑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发展。

(一)抓住课文题目质疑

课文的题目往往是统帅课文的灵魂,起着点明主旨或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课堂上,老师可以抓住题目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质疑,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把握文章主旨。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我们可以抓住题目来设疑布阵,文章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菲利普夫妇,题目为什么叫“我的叔叔于勒”?文章的主人公到底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文章要表现一个什么主题?又如《绿》一文,作者明明写的是梅雨潭的绿,为什么题目不叫“梅雨潭”,而是“绿”?又如《枣核》一文,美籍华人生活在异国他乡美丽的山城,家庭和事业都如意,为什么还要托友人从祖国捎回几颗小小的枣核?对课题的质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结合注释质疑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学习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历史的兴趣,能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献的能力。由于年代久远,文言文显得晦涩难懂,学生阅读文言文,主要是依靠课文下的注释。可以说,文言文注释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然而,中学课本的注释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出现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这时,教师可以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质疑。

(三)联系写作背景质疑

教学《呼兰河传》一文时,通过阅读课文部分,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我和祖父在后花园的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觉得这篇课文固然语言清新活泼,但作为初三下册的一篇课文,内容未免太过浅显。这时,老师适时介绍了萧红的生活经历和本文的写作背景,当学生了解了萧红童年的经历,她婚姻的不幸,了解了写作本文时萧红远在几千里外的香港,更是处在贫病交加中,老师适时地提出质疑:萧红为什么在去世前要写作这部小说?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主题,更有学生对萧红和她的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三、平等对话,放飞思想——对话式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也就是说,学生——文本——老师三者是平等的关系,学生和老师围绕文本展开对话,这种对话式策略教学具有创造性、个性化、开放性的特点,克服了以往语文课堂的封闭性、单一性;克服了以往语文教学侧重单一的知识传授,忽视了情感交流;克服了以往语文课堂上只见老师的滔滔不绝、唾沫齐飞,听不到学生的发言。平等对话不仅是指老师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更是指老师和学生的心灵沟通。语文课堂只有通过平等对话,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那么,如何实现平等对话呢?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需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创设一种和谐的、活泼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才敢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比如学习《绿》一文时,大多数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都觉得文章的语言优美,但却有一个学生认为文章用的比喻太多,且大多是女性形象,他觉得文章太“娘”了。这一对话过程就体现了师生的民主平等,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在课堂上,每个学生的想法都是值得珍视的,当学生在对话中的独特的见解,能得到教师及时的反馈与鼓励,学生就会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才能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

(二)走进学生的内心

如在学习《给我的孩子们》一课时,老师毫不忌讳地谈起来了自己的童年趣事,甚至是糗事,同学们纷纷被老师的真诚所感染,心扉一下子被打开,都大谈特谈自己童年时的趣事。有的说小时候偷穿爸爸的大皮鞋、大西装;有的说小时候在野外放火,差点把别人家的房子烧着了;有的说小时候烧“野火饭”,偷了别人家的豆子……因为老师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和学生展开了平等的对话,没有居高临下,指手画脚,所以教室里笑声阵阵,活泼热闹,同学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迫不及待要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展现自己的童真、童趣。

(三)展开多元交流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元理解,是有效对话的载体。要真正展开对话,还要允许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不迷信书本,不盲从老师,不被标准答案所束缚,这样的对话,才是真正的平等的有效的对话,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才是创意的课堂。在学习《曹刿论战》一文时,对鲁庄公的形象,同学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鲁庄公政治上昏庸无能,战场上鲁莽不懂战术,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也有的认为鲁庄公能与曹刿同乘一辆战车,是个亲民的国君;也有的认为鲁庄公能知错就改,听取曹刿的意见,还把战争的指挥大权交予曹刿,是个难得的明君。因为展开了多元交流,进行了深层的对话,所以课堂上学生的智慧的火花才能被点燃,学生的思想之翼才能展开,课堂才呈现了别样的精彩。

余映潮老师说:“创意,表现在教学研究上,就是教学智慧。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是语文教学的发明家,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体充满了创意。”这应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的追求。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大美的课堂,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态成长。

作者:沈建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历史教学目标论文下一篇:媒体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