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分类市民化

2022-09-12

1 现阶段哈尔滨市农业转移人口的现状

1.1 年龄特征

在年龄结构上, 哈市农业转移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居多, 其中, 第一类和第二类转移人口, 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主要处于19—59岁年龄段, 约占86.2%;第三类转移人口主要处于60岁以上的年龄段, 约占9%;第四类转移人口主要处于15—18岁年龄段, 约占5%左右。可见, 第一、第二类转移人口占绝大多数。

1.2 性别构成:男性居多, 女性增速明显

至2015年, 全市农业转移人口中, 男性人口占57%, 女性占43%, 男性占多数。与2012年相比, 转移人口中男性和女性分别约增加1和1.5倍, 中青年女性流入人口增速明显快于男性。

1.3 转移模式:家庭转移模式逐步增多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流转的全面铺开, 以随迁家属身份进城的人口逐步增多, 特别是学龄人口。据教育部门统计, 2015年哈市随迁子女就读小学的约增长10.5%, 读初中的约增长6.2%。这表明, 人口转移逐步转变为家庭化的模式。

1.4 文化结构:文化素质总体偏低

哈市农业转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年, 相当于初中没毕业的水平, 其中, 未上过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的人口分别占2%、35.6%, 50.5%, 10.4%和1.5%,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8.1%。

2 哈尔滨市农业转移人口分类市民化的对策

哈市农业转移人口规模大、市民化程度低, 面临着社会融入难、收入呈非持续性且总体偏低、社保参保率偏低、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大等困境, 通过整群的方式和统一的路径难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型。因此需要通过分层次、分类型、多途径推进哈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1 关于第一类群体 (第一代、第二代农民工)

总体来看, 第一类转移人口基本实现了经济市民化。一方面, 对这类群体进行就业培训, 引导其规范就业, 提升收入水平和预期。要特别注重符合市民化发展需要的非农产业的技能培训, 使其有能力从事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并且收入稳定的工作, 提升其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 建议政府适当承担这类转移人口在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成本支出, 降低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

2.2 关于第三类群体 (老龄化人口)

此类老龄化转移人口在经济市民化和人的市民化两个方面均需要做出转变。经济方面, 应建议或鼓励其参与社会保险, 或者政府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特殊的老龄化群体进行生活补助, 减轻转移人口家庭的经济负担。对于仍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 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增加家庭的财富积累。从人的市民化方面来看, 此类老年人口的城市融入问题是需首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可以通过政府宣传、社区教育、培训等, 在最大程度上使其改变原有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尽可能使其接受现代的观念, 尽早的融入现代城市。

2.3 关于第四类群体 (城市出生的农民工)

这类农民工群体具备了经济市民化的基础, 处于人的市民化阶段。在其市民化过程中, 应通过教育宣传增强其社会认同感, 减小在城市生活的心理落差。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培养其自尊自强和公民平等意识, 树立城市主人翁意识, 使其对城市的期望与城市对他们的接受程度接轨。

目前哈市城镇化建设处于关键节点, 由追求规模的扩张转向质量的提升已迫在眉睫, 其中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的参与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 既要防止过度市民化, 也要防止市民化不足, 从而持续健康地推进市民化进程。

摘要:哈尔滨是农业大市,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约占全市人口总数的51.7%,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使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然而, 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的现实, 日益成为提升哈尔滨新型城镇化质量与速度的羁绊。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度, 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已经成为目前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转移人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下一篇: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热门文章

哈尔滨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