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论文

2022-05-15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国际贸易专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提升,社会对学生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也越来越提倡“实践教学、学以致用”,案例教学正好为此搭建了一个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文重点讲述了案例教学的现状、案例教学的意义以及案例教学的实施途径,以期能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所助益。

第一篇:国际贸易专业论文

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专业基础课教学创新探究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泛北部湾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和调整。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要求和挑战: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大规模扩招和趋同化的培养模式使得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出现结构性失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坚持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深化教学教研改革,探索出一套既区别于传统高校也区别于高职教育的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创新实践为例,探究独立学院国贸专业专业基础课教育教学创新思路。这对于独立学院开展改革实践,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本科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基础课教学;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国贸系《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是基于我院“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背景下启动的,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中,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适应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该课程教学创新开始于2012年下半年,2年多的改革创新中,课题组教师从教参编写、课堂教学方法、双师型双语型教师培养、完善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做了探索和实践,在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1级、12级学生教学中实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创新实践为独立学院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教材版本较老,素材陈旧,相关理论论述晦涩难懂

相较于其他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比如《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目前国内《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材还没有出现经典的教材版本,比较好的有池元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经济概论》;佟家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经济概论》;庄启善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经济新论》以及其他一些重点高校自编的教材。目前还没有一版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比较成功的《世界经济概论》教材。对于独立学院学院学生而言,现有教材中相关理路的论述是比较晦涩难懂的。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基础相对差一些,教材中对于经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论述偏向于使用数学模型的论述,不适合于我们学生的现实情况,也不符合独立学院“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培养目标。教材的版次更新比较慢,《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经济的产生、现状及未来走向,探究世界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相较于当今世界经济形势日新月异,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化,各个版本的教材版次更新比较慢,有些教材的最新版本甚至还停留在十年前,教材里的知识内容比较陈旧。对于目前看来影响深远的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新思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阿拉伯世界动荡新趋势等等问题只字未提。这无法满足学生从现实发生的世界经济现象问题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现象比较严重

根据课题组的调研,三个原因使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一个人在讲台上从上课讲到下课。首先,《世界经济概论》与其他所有的学科基础课程一样,是一门理论课,在专业培养方案上没有任何试验实践环节,主要是安排教师讲授。其次,我院该课程的全部课时是36个课时,每周就3个课时,在比较紧张的时间中要讲授5大部分内容,教师觉得时间紧,无法安排学生参与发言讨论。第三个原因是教师受传统思维束缚,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的潜力认识也不够,不信任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效果并不好,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也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到课程将要结束教师检查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时,发现学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对一个问题和现象的认识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看法。也许在教师整节课程“一个人精彩的表演”过程中,无形中已经禁锢了学生开放思维的发挥,只能被教师的灵感、观念牵着鼻子走了。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追寻真理、探索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重要。更为糟糕的情况是,教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整个课堂一潭死水,教学效果极差。

3.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课题组所有教师都是经济学或管理学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副教授一名,讲师职称4名,平均年龄33周岁。各位教师专业素质扎实,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若要培养出“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独立学院高素质本科生,教师自身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课题组缺乏双师型教师。各教师的理论功底很扎实,但是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基本上所有教师都是从各名牌高校经管类专业硕士毕业后就到学院任教,没有到外贸公司、银行、物流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过,其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还未能整合为一。其次,课题组缺乏双语型教师。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并且积极与各大洲的国家签订双边的自由贸易区协定,积极加入各大区域经济集团谋求自身经济发展,特别是2010年签订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中国-东盟博览会长久落户南宁,南宁成为中国向东盟开放的桥头堡,这为广西的腾飞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看到,随着国家更加开放,经济全球化进一步纵深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将越来越频繁,对今后的专业人才在专业知识和外语交际能力上的同等要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2001年开始,国内一些高校的某些非英语专业课程已开始启用原版英文教材,尝试课堂上同时用汉语和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进行学科教学,而且这将成为我国高校教学的一种趋势。目前师资问题是我院国贸系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培养几位既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又有过硬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功底,并能通顺流畅地来讲解、传授学科知识的双师型教师是课程改革目标之一。

二、《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

1.完成《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校本教参编写

针对国内《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材主要适用于普通本科学生层次教育、教材版次更新慢、内容较陈旧的特点,课题组教师编写了适合独立学院学生实际情况的《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校本教师参考用书。该教参力争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达到“理论讲解通俗易懂、专业内容与时俱进、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注重学生能力提升”的目标。每章节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建议(包括教师讲解、学生参与)、参考资料、相关案例”几个方面展开。教参有两大亮点:①根据不同章节内容特点不同,教参对于教师可采用的教学方法给出建议,并提供支持的相关数据、材料。②为了便于教师开展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每章后面要附有1-4个案例,这些案例力求达到关联性、真实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结合。首先是案例的真实性,案例紧扣世界经济学科基本理论和教学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选择案例,体现已讲理论从抽象到具体、拟讲理论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路,使案例发生的时空与授课的时空尽量接通。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会更深刻。其次是案例的真实性,缺乏真实性的案例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这些案例中有些是从学生的理论水平出发,选择世界经济中发生的真实案例,有些是参考了一些案例后课题组教师自己编纂案例,但都做到了与生活工作中的真实情况符合。最后是案例的典型性和新颖性,课题组教师在众多案例中选择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面性、最能体现同类事物共性的案例,以培养学生把握事物规律性的能力。

2.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不同的教学法,打破教师满堂灌的局面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论述、对当今世界经济运行现状的分析及对未来的探索。对于世界经济运行历史、现状问题的分析大胆课题组教师大胆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里,教师担当主持人及组织协调人的角色,根据校本教参中提供的数据、影像、案例等资料,尽量多给学生练习机会,课上常安排学生互相对话、做PPT演示、小组讨论和分享等活动。鼓励学生们既独立思考又互动分享,达到了互相督促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过去学院教学督导听课过程中,对于参与式教学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实施提出诸如“就让学生自己讲,老师都不备课了,学生能学到什么呢?”、“学生讲授基本没达到效果”、“建议能否加大老师参与的比例”,“使用这种方法还需对学生有一个培养的过程,世界经济概论一周就三节课,是否适合这样的挑战?”的评价或疑惑。对此课题组在理念和实践中坚定两点:一是克服以往中国式的老观念,认为只有老师满堂灌的“教”才算“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而不认为学生思索分享是更重要的“学”。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里,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确定教学目的和方法、选择合适的题目、案例和阅读材料、组织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表现。为了在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总收获更好的效果,要求教师首先要把握好案例教学的时机;其次须完全掌握案例中所展示的事实,教师应对案例一读再读,并做出笔记,以便把握案例的要点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此外要具有时间概念,小组讨论的时间至关重要,教师要注意运用这种形式有效地加以控制,要根据讨论问题的重要性来分配时间。总之,在学生能力培养上,我们坚定追求真理的过程比结果本身更重要。

3.引入实践性教学,注重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衔接,实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性教学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性质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不似《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报关实务》等专业课程有实验室教学环节、实训教学环节,但各门课程培养的最终大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培养“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独立学院高竞争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所以在《世界经济概论》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要做到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衔接。具体到我院国贸系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实施:①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的机遇,每年10月份设中国-东盟博览会周,在这一周中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都停止课堂教学一周,组织学生实地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让学生到会上去体验、感受,感受中国对外开放形式,感知中国在世界经济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提升,使学生充分感知所学专业所处的大环境。②学期期末给学生布置一个暑假调研任务。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确定调研的主题。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中国出口加工企业带来大的负面影响,广东很多企业的订单巨幅下降,导致农民工大量返乡。接下来几年包括广东在内的中国很多省份都出现了农民工用工荒的问题。即使是中国经济开始逐步复苏、企业出口订单增加、企业调高工资待遇的情况下,仍然招不到工。对于这一现象课题组教师鼓励学生作暑期调研,有几位学生调研得出了很有启发性、独创性的结论,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的结论之一是若在经济危机之前,农民工有基本保障,最艰难时期企业哪怕是降低比如50%的月工资,而不是辞退这些人,那么等最艰难的时期过去后,他们仍然会留在原来的城市和企业打工,而不会出现大量返乡过了一两年后相当多的外贸加工企业招不到工的情况。开展暑期专业调研是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深刻领会不同课程相关知识点的衔接,是实现不同课程融合性教学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学生通过基本调查方法的使用,对有关社会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收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借以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探索有关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多途径、多渠道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课题组教师主要做了几个方面实践。

(1)教师积极进行短期进修,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我院已经出台了激励青年教师进修的政策,规定被选为青年骨干的教师将分批派往国外、国内名牌高校学习,进修期限为半年至一年,为优秀青年教师短期进修提供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规定被选为青年骨干的教师将分批派往国外、国内名牌高校学习,进修期限为半年至一年。这在不同程度上激励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课题组朱振东老师在2013年9月—2014年2月公派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进行高级商务英文培训,主修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口译、商务谈判、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阅读等课程。通过系统学习,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全方位技能,学习系统的国际商务知识,目前进修回来成为《世界经济概论》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的中坚力量。

(2)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一线实践学习。我院尚未建立专业课教师深入工厂企业实习实训制度。目前情况下,课题组教师在有学院经费支持下利用寒暑假时期,定期派课题组教师到企业第一线了解国际贸易相关业务信息、流程,参加企业管理,企业员工培训,并且在培训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积极进行业务的开发与服务,积累了教学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

(3)教师积极参加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参加论坛、学术会议。课题组中黄成亮老师、李娅老师获得自治区教育厅全额资助,参加了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课题组教师积极参加教育部主办的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课程,接受《世界经济概论》、《西方经济学》等课程的在校培训。派遣教师参加每年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年会暨国际贸易发展论坛等高级论坛、学术会议,促使教师把握学科学术发展前沿,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4)鼓励教师作课题研究。我系是学院的优秀科研团队,在学院中有比较浓的作科研的氛围,课题组教师都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承担多项省级、厅级、院级课题项目。科研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通过作科研,培养了课题组教师的开拓创新和顽强拼搏精神,提高教师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在科研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强烈的进取心, 往往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精神、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而且通过科究,也促使教师深刻地了解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要求,了解社会人才市场对人才培养创业能力的要求。

5.尝试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

实际的国际贸易业务中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外贸业务中的交易磋商中的询盘函、发盘函、还盘函、接受函多用英语来写,订立合同、审核、缮制单据时一般都要用到英文。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既有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又有国贸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课程中进行双语教学是必行之路。由于我系学生普遍英语水平较差,能驾驭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有待提升,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尝试在《世界经济概论》中推行双语教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次课改中,我们完成了以下目标:一是在课程中50%的章节实施双语教学,不要求全部章节都开展双语教学;二是在实施双语教学的章节里,每个课时里教师使用英汉双语授课的比例各占50%左右;三是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的现实,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收到较好教学效果;四是为了能够提高我系学生的英语水平,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经验,与我院外语系的公用英语教研室就我系学生的英语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从2013级开始在我系推行英语分级教学,根据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由高至低把全系学生分为5个等级,针对他们过去英语基础积累水平的不同在教材选择、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级教学,收获更好的英语教学效果,有利于在经济学相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开展双语教学。

6.建立课程科学考核体系,实现考评能力化

学生的最终期评成绩由几部分构成,既能较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可激发学生学习、创新潜力的发挥。①平时成绩占10%。一个学期不定时通过点名方式抽查学生出勤情况2—3次,以出勤率作为平时成绩主要参考指标。②参与式教学中,学生互评成绩占20%。参与式教学中,一个学习小组6—10人,派1—2名代表到讲台上讲解整个小组课前制作好的PPT,教师给所有其他小组的学生发“讲课评估表”,要给每个讲课的同学打分,因此讲课的学生要注意表现,听课的学生也得关注每个“讲员”的言行。为了具有操作性,一个学习小组就是一个团队,上台讲课同学的分数代表该团队里每位学生的分数。③学生的调研报告成绩占20%。一个调研小组有6—10名学生,为了具有可操作性,一个调研小组最后形成一份调研报告,该份报告的成绩即为该组每位学生的成绩。④期末考试成绩占50%。期末考试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主要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分析世界经济现象能力。

三、关于国贸专业专业基础课教学创新的若干思考

我院《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及探索,为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各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基于“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我们认为要从以下方面推进相关课程教学改革,以实现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适应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1.转变观念,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作用

2011 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11)》指出:大学毕业生亟须改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实用技术的学习,同时,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越来越不受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心的是:这门课对将来毕业找工作有何帮助?而往往忽视此门课在以后的工作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在这样学习目标的要求下,大学生培养自我创新能力的要求将退而次之。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其专业基础课包括:“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和“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应用文写作”等,它们是专业课的前导和基础,通过这这些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充分把握学科特点。能否学好专业基础课不仅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关系到学生对上好专业课的兴趣和信心,更重要的是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世界经济概论》这门课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熟悉通行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惯例,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及创新性等特征,学好这门课不仅可为以后学习有关专业课打下基础,而且是今后在涉及经贸各领域的工作中创新的基础;《西方经济学》其实就是现代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的入门课,是对经济学基本概念、范畴、理论及思维的介绍,可以说是所有经管类课程的先行课程,学习这门课为今后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也训练了学生用经济的思维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2.编写适合独立学院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实际情况的案例库、教参、教材

目前国内国贸专业各门专业基础课的经典教材主要是更适用于重点院校,理论分析内容多且深,素材更新较慢。而编写独立学院教学适用的课程教材、教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议一线主讲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素材、教学经验的积累,可按编写校本参考案例库到校本教参,最后时机成熟时候可联合广西区内其他几所独立学院的同仁编写课程教材的顺序推进。牢牢把握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案例的编写要力求达到关联性、真实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结合。目前在世界经济概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一个障碍是,尽管中国已经登上国际经济舞台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可供直接使用的案例几乎全部是基于国外所发生的经济事件。我们有必要尝试自主编写以中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经济事件为蓝本的案例,并在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积累。例如,在有关生产要素变动对一国生产和贸易结构影响的现实经济事件分析中,中国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和外国直接投资涌入的经济效应为我们编写以中国为背景的案例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对于教材的编写,也要突出特色。例如《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教材编写要从4方面突出特色:①理论部分内容在语言、介绍方式上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②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每章最后附上1—2个案例,鼓励学生以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开阔思维。③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也已经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中,分析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运行规律,一定要紧密联系中国经济实际。④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世界经济大势不断向前发展,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逆转,在把握基本规律不变前提下,课程的具体内容要随着时代发展做出更新,以反映世界经济发展变化新局势。

3.大胆改革、创新现有的教学方式

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打破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尝试了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性教学环节、协作教学,教学相长,收获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其他相关课程也完全可以借鉴。

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出来的是适应企业、市场、国家需求的极具竞争力的优秀人才,他们必须具备四项基本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造和革新能力。要锻炼所有四项能力,学生需要互相交流讨论协商,需要团队合作,要批判地去思考提问并解决问题,要创造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这要求教师大胆突破传统思维桎梏,尝试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即教学内容和方法首先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不能老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而是要看学生想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安排。经过实践证明,老师们若要了解什么是当今学生们喜欢的教学方式,最好就给学生们机会自学互教,所以在教学中积极实施参与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最近十年以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呈现出既多边渗透又微观分化的趋势。同时,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竞争对学生的适应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广的知识面,又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参与社会管理的较强能力。组织学生开展暑期专业调研是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深刻领会不同课程相关知识点的衔接,是实现不同课程融合性教学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学生通过基本调查方法的使用,对有关社会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收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借以发现存在的社会问题、探索有关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在他们今后的工作都非常需要的能力。

4.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教学过程中我们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上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并引入实践教学环节,这对专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实情况是独立学院容易走重实践轻理论的极端,把更多优秀的教师配备到专业课教学中,使得专业基础课缺乏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引导作用无法发挥出来。基于课题组3年来《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可以从以下途径提升专业基础课专职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是建立现有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学习制度,可以利用假期时间或专门的一个学期时间外出企业学习,学校对教师到企业实践给予政策及经费支持;二是鼓励教师到国外国内一流机构、高校短期进修,掌握学科发展动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三是在政策及经费上支持专业基础课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把教师研究领域与教学相结合,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及教学能力;四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参加论坛、学术会议。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教育部主办的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课程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年会暨国际贸易发展论坛等高级论坛等都是非常好的方式和平台,不仅有利于促使教师把握学科学术发展前沿,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而且使教学能力和水平日臻完善。

5.建立师生畅通交流的现实、网络平台

独立学院由于培养目标定位及国贸专业本身特点,专业基础课程的总课时相较于专业课是比较少的,非常有必要建立课堂之外的师生无障碍交流平台。

一是建立办公室时间制度。办公室时间制度是欧美发达国家大学教育普遍实行的制度,即规定专职教师每天留出固定时间(可安排在早上或下午,通常是一个课时时间)坐办公室,并告知学生,这个时间段是专为与学生沟通交流与专业、课程相关问题设置。教师每次接待2—5名学生,通常在这个时段,教师的办公室外都有学生排队等待轮流与教师交流。交流的内容可以是本周课堂上学生感觉未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与学科、专业相关的其他问题。这种学生与教师小范围内沟通交流的方式,突破课堂时间限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建立课程网络沟通平台。国贸专业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网络交流平台可分为三大板块。①信息调查表,老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将教学内容在授课前设计成信息调查表,并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将调查表发给学生,学生则根据调查表的内容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课前准备并填写调查结果。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调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确定教学过程。这个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预习,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②师生互动论坛。教师通过这个模块发布公告、上传学习资料、发布作业、评阅作业、在线及时答疑和对公告、作业等进行管理。网上师生互动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特点主要体现在,网上师生互动模式更有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是一个“教”与“学”相统一的平台。③学生作品展示栏。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课余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自学,通过该板块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这不但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也使学生在创新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

6.开展协作教学,实现相关课程交叉知识点衔接教学。

协作教学是20世纪 5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相关人员(研究人员、试验人员、教辅人员、其他专业人员)就某个特定施教目标组成团队或搭档进行协同教学的模式。协作教学要求不同专长的教师根据课程知识构成进行有机组合,各自发挥在相应研究领域的优势进行深化授课。例如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中,不同章节由课题组不同研究专长的教师顺次授课。通过引入协作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不同教师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领域内擅长的研究能力,把广泛的理论细致化、深入化,能够更高层面地扩展《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知识的专业化和有用性,也利于学生把本专业的相关知识点整合起来,综合理解运用。

开展协作教学要求较高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能力组合。一是要求适用的协作教学素材库和案例库,通过素材库和案例库的建立,在协作教学模式的常态化建设过程中有据可查,有路径可循,既方便后续教师的加入,也有利于授课和知识传递的可持续性。二是要求网络教学共享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与相应教师进行互动,解答问题甚至是进行在线交流、考核测试等。三是协作教学需要顺次上课的教师之间做好沟通,以达到更佳的能力发挥组合,因此需要不定期的进行教研活动,也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开展协作教学,可以解决单个老师知识容量不足、专业细化不充分的问题。通过不同教师发挥各自的研究专长,协作完成世界经济宏微观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知识讲解,可以让老师更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特长,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申,易苗.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10

[2]张文武.浅谈协作教学在《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中的综合应用[J].科技向导,2013,20

[3]韩静.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模式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5

[4]蓝天.高校通识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以东北财经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为例[J].对外经贸,2013,10

[5]李娅.独立学院《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究[J].中国外资,2012,5

[6]时宏远.《世界经济概论》课堂教学改革刍议[J].理论观察,2013,6

[7]曾辉,赵俊.地方高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2.10.

[8]田振花.浅析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途径[J].黑河学刊,2012,5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JGB436)

作者:李娅

第二篇: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提高国际贸易学生专业技能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提升,社会对学生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也越来越提倡“实践教学、学以致用”,案例教学正好为此搭建了一个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文重点讲述了案例教学的现状、案例教学的意义以及案例教学的实施途径,以期能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国际贸易 案例教学 意义 实施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日益加强,对外经济贸易量的不断增长.这必然对精通外贸知识的人才需求量扩大,但是据有关资料统计称:受金融危机风暴的影响,今年高校共有610万应届毕业生,加上历年没有就业的150万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并且,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三聚氰胺”的影响,在上一年中,已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倒闭,这就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实施地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在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正好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一、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的现状

1、资料不足,案例不充分

目前,在国际贸易的日常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不够紧密现象,学生课上学到的大多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教师所传授的实践知识也多是通过案例进行讲解。但是,教师由于学校自身管理措施和教学任务的繁重很难切身深入到外贸行进行实践,因此教师大多通过案例讲授实践环节,而案例多是自身长期教学中积累起来的,但是大多数案例资料较旧,观念落后,脱离实际,因此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前教师采用的绝大多数案例都限于片面解释相关的理论、原理,而侧重于策略、思维习惯训练、知识整合的综合性案例却少之又少,这无疑与专业教育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相悖。

通过上述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案例教学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在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一实施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一是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提高不了,二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采用案例教学法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其专业技能。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途径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在国际贸易教学中,为了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其前提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从而围绕科学的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如《国际贸易》概论是讲述的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有一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为学好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国际贸易实务》主要使学生掌握国际货物运输的基本法律知识和贸易规则,基本的业务技能,能够熟练地开展外贸业务和办理业务手续;《外贸单证》主要培养学生的制单、填单及单证的缮制,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应用型国际经济贸易业务人员。

2、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保证,要想提高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专业技能,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作为课堂教学的航标,教学计划中重点突出专业核心课,如《国贸实务》、《国际金融》、《外贸单证》、《英文函电》等,同时加大实践课减少理论课的授课比重,并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难点,结合实例加以分析和讲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准备案例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教学,就是能够把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而案例教学能够搭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能够让学生融入到案例当中去,去实际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其课堂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教师授课的趣味性,为在校学生找到一条获得国际贸易业务经验的便捷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案例教学法。但是由于教师自身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使得他们接触企业的计划有限,因此大部分教师的案例都是通过学校图书馆的相关书籍查阅到的,信息较为落后,内容不够充实,并不能满足学生的课堂需求,也达不到锻炼学生实践水平的目的。所以,作为现代化的教师,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如网络、新闻、报刊报纸等,从而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实施校企合作

二十一世纪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同时也是人才辈出的信息时代。因此,作为现代化的在校大学生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所要汲取的是现代化的专业知识,我们所要培养的也是能送的出去、能够被社会所接受并且是社会的急需和紧缺性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课堂教学的实践力度。因此,教师在课堂授课中仅仅采用书本案例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学校本身必须把学生带到现实的案例中去,让其参与企业的实践中去,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总之,案例教学法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搭建了桥梁,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获得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途径,同时也为授课教师提供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提高课堂教学兴趣的砝码,从而为给社会提供“一专多用、一技多能”的国际贸易专业性实战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中的现状,随后提出了案例教学的意义,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案例教学的实施途径,以期能对国际贸易的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张文秀 陈 霞 杨文婧

第三篇: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专业实验的相关硬件与软件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本文以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为基础,对国际贸易实验的发展动态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实验

一、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合肥学院作为一所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理学、教育学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为办学定位,历来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形成了“重实践,强能力”的教学理念,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四年里,每年都要接受各种实践类课程的教育,包括实验课、课程设计、认知实习、毕业论文及实习等,从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在四年的培养过程中,实验教学占据重要地位。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提供良好充足的实验条件和自主学习条件,鼓励学生通过各种自主学习的手段,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借助校内和校外的实验教学基地,为学生打造一个优越的涉外商务、国际贸易实验平台,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商务与贸易流程,使学生毕业后尽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培养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能比较熟练地分析、处理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际工作技能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通过国际贸易专业实验,让学生掌握应用一种或几种本专业领域的通用技能,熟悉外贸领域的流程、制单、结汇、跟单等工作,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商务活动的能力,学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活动。

3、加强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验,自觉地使用已知的理论和技术,学会从实验中获取新知识、探索和学习新的技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有利于促进本专业的发展

经济管理类院校的相关专业均存在提高信息化程度的问题,在新的课程建设和模块化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设计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实验模块,因此,大力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教学对本专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國际贸易专业实验常用实验仪器、设备的发展动态

国际贸易专业实验设备主要分为软件部分与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流程实训软件、国际商务英语与商务谈判实验实训软件、国际货代实训软件、跨境电子商务实训软件等,[1]这些软件的内容与数据会根据国际贸易发展中所涉及到的信息以及市场的变化而更新成不同的版本。

硬件部分则是软件部分运行的基础,为其运行提供必备的硬件设施。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常用设备根据其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训模拟沙盘,包括国际贸易流程实训沙盘、电子商务实训沙盘等,沙盘的外形尺寸可根据实验室布局进行灵活变动,模型一般以矩形方式,主体面积也可根据实验室大小设计,这种布局更能使学生能够看清每一区域的结构布置及其相互关系,更便于控制模型的仿真动态演示。另一类是直接为软件服务的硬件设备,如VR自助仿真套装,常见规格如:核心4核、频率DDR4-2400,容量8G,3G独显,固态128G,i77700,GTX1060显卡;镜头:五玻镜头、1/5英寸CMOS,线长:1.4M,1200像素,帧数30,自动白平衡、自动曝光;24寸屏幕比例16:9,19寸屏幕比例4:3;VR头盔:近视可调、轻量头盔、兼容PC、移动VR一体机(自带屏幕及处理器)。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带动着国际贸易实验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提高,实验课程建设也逐渐从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转变。在软件方面,国际贸易相关软件的内容设计根据国际市场行情与国际贸易动态而不断更新与升级,内容更加丰富与细化,数据也会实时更新,与此同时更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使用体验,以更加方便实验教学为出发点,将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地通过软件体现出来。而硬件方面的发展则更多地体现在设计与技术上,如沙盘设计更加科学与合理,以方便学生与教师使用。为了达到仿真模拟的效果,更是开发了各种各样的VR仿真产品,将实验教学内容与VR仿真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课堂上能够更加真实地身处到实际操作的环境中,体会到仿真模拟操作的乐趣,并从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2]

三、虚拟仿真实验将成为国际贸易实验未来发展趋势

VR实验室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生存能力、反应能力、抗压能力等综合能力为重点,将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VR)与相关专业融合,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和产品在高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使实验流程更加形象逼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学习效果显著增强。对于许多不能失误的高难度训练或是需要不断反复练习的操作训练,如出口贸易、报关、贷款、银行内部流程、核心操作等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实现。此外,虚拟仿真技术能够弥补远程教学条件的不足,彻底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也更有利于进行相关技能训练,因此,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成为高校实验实训操作的趋势。

而运用于国际贸易实验实训中则体现在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将平面的图文立体化,将枯燥的知识情境化,将视听的教学体验化,让学生能够直观、生动的理解知识点,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探索;相关知识内容系统化、模块化,根据实际需求与条件,可选择模块化实践和系统化操作,完成辅助教学及相关考核功能;智能化辅导与纠错,在练习模式中,系统设置帮助与纠错功能,学生可按照系统提示自行完成整个流程操作,考核模式下,系统会记录错误操作,方便学生发现知识点的薄弱环节,并进行专项训练等。基于物理的渲染方式,构建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模拟真实的国际出口贸易交互系统。[3]经过不断认真练习,学生不仅可以熟练国贸业务各种流程,学习到只有现实中才能学到的工作经验,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张玉芳,郭蕊,张吉国,刘勇涛.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国际贸易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1),49-51

[2]张娟.基于仿真实验室的国贸实务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纳税,2019,(21):289-290

[3]邓路.模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中的创新运用——基于GTAP模型的融合模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2),197-198

作者简介:

刘鑫(1986-),女,安徽阜阳人,合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师,德国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管理、经济促进;

尚庆梅(1974-),女,江苏连云港人,合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贸易投资。

基金项目:2018年度安徽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VR虚拟现实结算实训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18xfsyxm059)成果;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经济学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编号:2019rcsfjd072)、合肥学院“经济学基础系列课程(模块)教学团队”(编号:2019hfjxtd05)阶段性成果。

(合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作者:刘鑫 尚庆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下一篇:企业财务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