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2022-09-13

1 职业倦怠的危害

1.1 影响教师身心健康

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造成教师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轻则是教师的消极态度和情绪表现明显, 重则会因不良心理状态引发神经衰弱, 更有甚者不堪压力而导致精神崩溃。职业倦怠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如丧失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责任心降低, 致使教学质量下降, 再如教学态度粗暴简单, 不能与学生良性互动, 师生关系淡漠, 就教师本人而言情绪焦虑烦躁精力不济, 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而丧失创造激情与积极进取的信心。这种不良情绪带入工作、家庭和同事相处中, 影响人际关系, 成为恶性循环。

1.2 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健全人格

情绪具有传染性, 教师的消极情绪会自觉不自觉带入课堂教学以及师生关系, 产生不良暗示, 进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众所周知,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功能。一个萎靡不振、精神抑郁、缺乏安全感的教师如何能教导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怎能认真备课、认真讲课、准确传达正面信息?怎能以信任、赞美、欣赏的情绪去和学生愉快交流?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完全定型, 还不具备客观、冷静、理性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极易受到教师的影响, 特别是思政课必不可少的案例教学, 如果教师带有不良情绪, 会更多关注社会的黑暗面和反面事例, 无形中会误导学生致使价值观混乱。在某种程度上讲, 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

2 职业倦怠成因

2.1 社会因素

教师一向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 思想政治课教师更是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 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认为自己必须在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保持一个完美的形象。但是职业的神圣感和实际社会地位之间存在极大差距, 特别是转型期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 课堂上讲授的理想、崇高、奉献、信念等与社会上金钱、实用、利己、索取以及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等丑恶现象碰撞之下, 讲课时难免会有些底气不足。对学生提出的尖锐的思想问题教师有时候自己也会感到茫然, 特别是年轻的思政教师, 因职称、福利等遇到不公正对待时更易诱发不健康心理导致对课程的不信任, 对自己的不信任进而对自己从事的事业产生疑问, 导致厌烦情绪。相对于其他行业, 教师属于比较清贫的, 强调奉献, 作道德的楷模而羞于谈及经济利益, 碰到个人名利得失, 常常无意识压抑和否定自我的正常欲求。理想和现实的各种差距造成心理重负。

2.2 工作因素

高职教育迅猛发展,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高职学校是由原来中职升级而来, 师资相对不足, 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随着学校的扩招明显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课, 面向全校所有的班级。小班上课, 一周内同样内容讲授几遍甚至十几遍都之多, 不断的重复极易导致厌烦心理。合班上课, 教师讲的次数少了, 但学生人数多, 师生缺乏交流互动。讨论、辩论等手段不能有效实用。课时多, 备课的时间被挤压, 有时一些最新的政策热点不能第一时间传达给学生。05方案实施, 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何为一门课, 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合为一门课, 内容增加, 结构调整, 对教师的理论水平, 知识结构, 以及把握教材的能力又提出更高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 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 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并且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专业课, 工作时间不分8小时以内或者以外, 实际上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 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五花八门的社会现象, 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关注的, 难怪有老师戏言“我们看电视都是在备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劳动成果短期内无法量化, 教育工作的成绩具有隐性和滞后性, 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其教育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讲需要学生终其一生来体会。但是如出现了问题, 人们会自然联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做好。教师的成就感得不到及时满足, 劳动的付出与回报的不平衡容易产生倦怠心理。

2.3 职称评定

职称是高校教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是衡量教师学识水平的一把尺子。在职称评定上, 高职院校的要求比中职提高很多, 从学历层次到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普遍要求40岁以下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 许多达不到要求的教师纷纷考研。高职院校的科研氛围、学术资料和本专科学校比较又存在明显差距, 加上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 对人文学科的重视普遍不够, 申报课题往往没有足够的经费、资源支持, 脱离实际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2.4 个人因素

每个人的个性心理存在差异, 即使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 个体感受到的心理压力以及产生的心理反应不同。通常心理上常感到紧张、焦虑, 而且表现出不自信的, 总是相信命运由外界的控制的教师更容易倦怠, 妄想的、易怒的、不切实际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倦怠的症状。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不善于自我调整, 身心必受其害。

3 缓解职业倦怠的对策

3.1 社会层面

摒弃以往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思政课以及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思维, 以为思政课就是照本宣科。但凡对思政课有所了解的都能体会到政治课可以说是最难上的课程之一。人的思想是最复杂难测的, 改造人的思想要比教授一门知识或者技术更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必修课, 而且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加强每个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是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强基石。只有在全社会建立了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 才能真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产生高度的自信心自豪感而将教学视为一种事业去积极追求的时候。

3.2 学校层面

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 教师是有着强烈自尊心和成就欲望的人群, 民主的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更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并给教师更多的充电机会。从教到一定年限, 教师的知识老化, 发生挫折感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工作满意度下降, 进而怀疑自己对教师职业的选择。所以学校应该尽可能多的组织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参加校内校外的进修学习和研讨会, 多一些交流经验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在职称评定上, 给教师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和多方面的支持。

3.3 自我调节

心理学上讲最大的杀手是自己,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最好的医生也是自己。外部力量的帮助是间接的, 当遇到心理困扰和挫折时, 自我调节是降低职业倦怠的一个关键因素。加强职业道德有助于教师摆脱职业倦怠。既然选择了三尺讲台, 就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淡泊名利, 甘为人梯, 认认真真教书, 扎扎实实治学。通过合理方式去宣泄疏导不良情绪, 保持平和心态。改变习惯想法和行为, 接受做事情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过分追求完美。同时积极完善知识结构, 更新观念, 学习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 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 强壮身体的同时强大心灵, 增强抗压能力。

摘要:本文通过对职业倦怠的危害、成因及对策的分析, 研究因社会环境、工作压力、自身因素等主客观因素导致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存在的职业倦怠, 旨在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缓解职业倦怠, 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

参考文献

[1] 陆鸣娟.关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 构建和谐校园[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 3.

[2] 叶崇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致因及缓解对策[J].江苏技术示范学院学报, 2008, 1.

[3] 徐志勤.高校教师, 职业倦怠及其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 2006, 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论中职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下一篇:石西-滴南凸起油气成因及成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