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哪个朝代的

2024-09-09

金刚经是哪个朝代的(精选12篇)

金刚经是哪个朝代的 第1篇

金刚经是哪个朝代

《金刚经》于公元前994年间(约当中国周穆王时期),成书于古印度。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难所记载。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金刚”,喻指般若如金刚一样锋利无比,能破除世间一切烦恼与偏见。“般若”是梵文音译,意为“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波罗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达解脱的彼岸。经题的意义,指以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执著,超越生死而达到永恒安乐的归宿。

《金刚经》的修行,就是教叫我们不执着。当然要做到不住,先要有般若正确观念的`基础,认识到世间的缘起、无自性、空、幻化有。因为我们对诸法有了如实的观察,自然就不容易被世间的假相所迷惑。因而本经告诉我们:在度生时,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能广度无量众生;布施时,要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才能成就无限布施;发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心,不住色身相,才能成就胜义发心;见如来时,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住色身相,才能见如来真身;修福德时,明了福德者,即非福德,不住福德相,方能成就无量福德;菩萨壮严国土,不住壮严国土相等。经曰:“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又曰:“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金刚经》与《心经》在思想上同一体系。经曰:“世尊!佛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於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又曰:“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萨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於来世当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

金刚经是哪个朝代的 第2篇

人物简介

杜甫(公元7-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个人成就

诗歌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 ,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杜甫律诗的最高成就,可以说就是在把这种体式写得浑融流转,无迹可寻,写来若不经意,使人忘其为律诗。

书法

杜甫在书法的创作观上是非常成熟而有深度的。从记载来看,他的书体以楷隶行草兼工,整体以意行之,赞赏古而雄壮,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了。同时,他对于唐代隶书家的赞扬、对于曹霸、张旭的评价都足以使他在书法史上留下声名,而他的“书贵瘦硬”说更是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

人物评价

杜甫是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杜甫是位失志不移的爱国人士;杜甫还是位历经磨难仍不折不挠的坚强汉子。

首先,杜甫是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杜甫传世之作多达1400余首,其诗作实现了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其诗如后人所评论的那样:“艺术性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他的诗能使读者‘知其人’、‘论其世’,起着‘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作用。” 其诗吸引了众多诗词爱好者的研究和评论,比如唐元稹曾评价其诗作:“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苏东坡说:“学诗当以子美为师,有规矩故可学。”明杜诗研究专家卢世榷美誉杜甫流寓云安时撰写的《十二月一日三首》为“七律之神境”;清浦起龙说:“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而在1960年,开国元勋陈毅在其诗《吾读》也说“喜其题材备”,而叶剑英元帅则在《成都草堂》里说:“杜凌笔落伤豺虎”;后人有称杜甫《秋兴八首》是“声韵雅畅,词采高华,气象冠冕,真足虎视词坛,独步一世”的“力抗九鼎,勇夺三军”的名作;对于杜诗赞美之词不胜枚举,有人用诗、有人用文,有人抄录、有人借用,后人称其为“诗圣”当无虚夸耳。

其次,杜甫是位失志不移的爱国诗人。爱国是时代之呼唤,是国家、社会之要求,但作一个爱国的人确实有些难度,当一个失志不移、屡次遭受变迁的爱国之人则更加难,但杜甫用它的实际行动和真诚话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表里如一,责任感强的爱国形象。他曾经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地要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出力,他曾经无忧无虑地准备着仕途生涯,但他的人生充满了诸多无奈,英雄报国无门、朝廷衰败,安史之乱爆发,个人穷困潦倒,流落饥寒,终生不用,满腔热情、一身才华无处施展。他曾经“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曾经遐思着“何当击凡鸟,毛血撒平芜”,“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但是后来仕途不济,国家衰败,他想着“欲陈济世策”,仍“尚想趋朝廷,毫发裨社稷”,“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种不顾个人兴衰、荣辱,一心报国的思想值得钦佩,这种致君尧舜的儒家思想和人生观在他的世界观中是居于主流地位的,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往西蜀,唐肃宗灵武继位后,杜甫又赶往灵武,结果途中被叛军抓捕,在长安期间又写下了《悲青坂》、《春望》等诗。 后又冒着生命危险逃离了长安,逃往肃宗所在地凤翔,晚年的杜甫仍不忘国家发展,仍以国家的灾难为念,“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想必在他心里对分离祖国的`战争该是多么的愤恨,对那阵阵号角该是多么的无奈。对其爱国思想和诗文风格,陈毅元帅曾在《吾读》里面说:“吾读杜甫诗,喜其体裁备。干戈离乱中,忧国忧民泪。”,这当是一代元勋热爱杜诗,喜欢杜甫的原因,由此也可揣测出开国元勋毛泽东、朱德、叶剑英等喜欢杜甫之诗,参观杜甫草堂,敬佩杜甫爱国思绪之端倪。

再次,我个人认为杜甫还是位历经磨难仍不折不挠的坚强汉子。在事业上苏轼曾说杜甫“流落饥寒,终生不用”,而杜甫也在诗中提到了其生活上的窘境:“艰难昧生理,迢递来三蜀”,“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等,饭菜、住所均不能自给,生活环境恶劣,有时一与故人不联系,便无饭食,孩子脸色都会因饥饿而改变,甚至遇到人生之悲,孩子因生活窘迫而夭折。在仕途上也一生不达,屡遭贬斥,且仕途正好时因成都节度使严武等的保举和推荐,后来严武死后,其失去了庇护伞,仕途遇到了滑铁卢。也许因为杜甫事业和生活的双重艰难,杜甫人生中也有一些消极和愤慨甚至自责和苦涩的成分。他揭露社会现实:“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写诗寄托哀思和苦恼:“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叫莺语太丁宁。”,“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是家”,他也自责:“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他也寄情于酒:“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缪如蜜甜。”,道出“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身外事情凄凉而不堪回首,无穷无尽,但杯中酒是有限的,来日苦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似自言自语,举杯而饮;又似捶胸顿足,慨然长叹,大吼一声:“儒术与我何有哉?孔丘盗拓俱尘埃!”。

但无论怎样,酒醒时分,镇静之余,他从来都没有去抱怨什么、后悔什么,他还是那么自信、那么爱国、那么地才华横溢,他坚持了下来,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在那只陈旧的小船上,诗人还在担心着保卫边疆的士兵,久难停息的战争号角,他是一个不折不挠的铁汉子!

测测你是哪个朝代的人? 第3篇

A 是(去2)B 否(去7)

2、喜欢战争题材的作品吗?

A 很喜欢(去7)

B 否或一般(去3 )

3、有过强烈的无奈感、发觉生活中有些事是不得不接受的吗?

A 是(去5)B 否(去4)

4、相信善有善报、等价交换的说法?

A 是(答案A)B 否(去 5)

5、你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吗?

A 是(去8 )B 否(去6)

6、比起游乐场来更喜欢名胜古迹?

A 是(答案E)B 否(去8)

7、更喜欢对抗类的比赛(如篮球、击剑)还是轻松的运动(如游泳、散步)?

A 对抗类的比赛(去12)

B 轻松的运动(去 3)

8、你是个喜欢质疑现实的人吗?

A 是(去10)B 否(去9 )

9、最近经常有迷茫的感觉吗?

A 是(去10)B 否(答案G)

10、你相信只要努力改变自己,自己以后会成为一个更出色的人吗?

A 是(答案F)B 否(去11)

11、偶尔会觉得一切都是虚幻?

A 是(答案 D)B 否(答案G)

12、有人说过你太理想主义了吗?

A 是(去13)B 否(去 14)

13、"肮脏"这个词比"罪恶"更让你讨厌?

A 是(答案B)B 否(去14)

14、混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A 可怕(去3 )

B 机会(答案C)

答案

A 、传说中的尧舜时代

这是个美好和天真的时代,传说那时的人们都纯洁高尚、没有险恶的勾心斗角,大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相应地,你是个充满梦想的孩子,不管实际年龄如何,至少现在你的心理年龄很年轻,可能在18岁以下。你相信世界的美好,喜欢“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的结局,然而世界真的是你想像的那样吗?

B 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时期,这一时期既充满战乱,又充满各种思想的火花,尽管有许多残酷的事,但高尚与优雅在这一时期依然受到众多人的推崇。你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过久的和平让你感到厌倦,也许偶尔你会因此被冠上"好战"的名号,但其实你只是讨厌沉闷罢了。你有脱离现实和在意形式的一面,美丽的事物对你很有吸引力。

C 、三国时代

比起同处战乱年代的战国时期来,这是一个更不择手段的年代。你喜欢竞争,好胜心强,充沛的精力让你对各种有挑战性的事都很感兴趣。与战国时代不同的是,和"美"这种抽象的东西相比你更注重现实,即使你是一个很有道德感的人,也不喜欢把道德挂在嘴边,在你看来,能验证一切的只有行动。

D、魏晋时代

魏晋时代的特点之一是种种颓废的风气,由于经历的苦难太多,人们开始变得不相信现实,感到在这无常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不可能由自己作主的。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你,同样是个喜欢怀疑的人,有时甚至怀疑自己的存在。你对世界持悲观的看法,现实对你来说常常是令人悲伤和无能为力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是个消沉的人,所谓绝望的顶点是乐观,你只是比别人更清楚地看到了世界灰暗的一面而已。

E、唐朝

唐朝是安定和繁荣的时代,无论文化还是财富都达到了太平盛世的顶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你,内心也是安稳的,你喜欢平静的生活,个性温和成熟,具有较强的包容心。你应该经历过一些小的苦恼,但却没有遭受过太大的打击,可以说你是个幸福的人,也会给你身边的人带来幸福。

F、五四时代

套用《双城记》里的那句话,这是个光明的年代,也是个黑暗的年代,我们的前方有着一切,我们又一无所有。你或许正处在思想上的转变期,一些事让你对过去的自己发生了怀疑,决定重新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走过这段路之后,一切会变得更好。

G、现代

你简直就是为我们这个时代而生的!你并非不知道这世上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你能把它们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接受下来,这让你过得很好。你不喜欢纷争,也会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尽管这些会困扰你,但基本上来说你对现代社会里的种种问题多数能应付得比较好,也懂得如何在这纷繁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这说明你是个成熟且适应力强的人。

H、未来

如果你在做这套测试时,做来做去总是回到同一道题目上,那么你是个奇特的未来人……也就是怪胎。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 第4篇

苏轼(1037年1月8日―11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v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人物生平:

苏轼于宋仁宗景v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 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 好美食, 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 亦雅好游山林。[1]

进京应试

嘉v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v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 ,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名动京师

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

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

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v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v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鼓院。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自请出京

柳永是哪个朝代的 第5篇

对于柳永的出生年份并不是非常的确定,大约是在984年的时候。他去世的时间大约是1053年,所以是处于北宋期间,所以柳永是北宋的词人。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从小便学习诗词。在1002年的时候,柳永离开了家乡,在苏杭之间流转,一直沉醉在莺歌燕舞的生活之中。他进京参加科举,几次三番均没有中第,便开始沉浸在填词之中。一直到1034年的时候,已经暮年的柳永才及第,开始了他的仕途。

但是对于柳永来说,他最大的成就不是在仕途,而是在词。他创作了大量的慢词,在词中加入了敷陈其事的赋法和俚词俗语,更加的容易理解。虽然平淡无奇,但是这确是他的独特风格。在宋词的发展过程中,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在词中运用词调最多的人,为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永为什么叫柳三变

柳永是我国北宋史上杰出的婉约派诗人代表,福建崇安人,柳永的祖上官宦世家,其父亲柳宜去世很早,所以柳永从小便跟随母亲、私塾先生学习诗词,并且才气外漏,在当时小有名声。

柳宜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柳三复、柳三接和柳三变,柳三变就是柳永,柳三变字景庄。后柳永自己改名为柳永,连自己的字也改了,改为耆卿。当时柳氏三兄弟的名声很大,被称为“柳氏三绝”。

柳永的仕途之路很是坎坷,四次科举不中,直到景祐元年即公元1034年,宋仁宗特开恩科,对往年落第的才子放宽了要求,柳永才及第。当时柳永已经年过半百,但是柳永依然十分喜悦,被授睦洲团练推官。柳永前往,睦洲上任的时候路过苏州,并前去拜访了在苏州的范仲淹,到了睦洲后深受当地知府吕蔚的赏识,吕蔚向上举荐柳永,但是被朝廷以“未有善状”给驳回了,此后柳永就一直被调来调去,并且只是做一些小官小吏。

皇佑五年即公元1053年,柳永去世,由于没有亲人,穷困潦倒,柳永死后,是和他交好的青楼女子凑钱埋葬了他。

陆游是哪个朝代的 第6篇

答案:宋朝

【相关阅读】

陆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绍兴三十二年进士,官至宝章阁待制。中年曾在川陕一带参加军旅生活,先后九年。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南宋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放翁词》。[1]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陆游以前请求废除凌迟,《请除凌迟刑》云:“肌肉已尽,而气息未绝,肝心联络,而视明尤存。感伤致和,亏损仁政,实非圣世所宜遵”,但未被朝廷理解。

哪个朝代的退休待遇最好? 第7篇

为什么要选这个岁数,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只要不是老糊涂了,就得给我干下去!

汉朝:退休也得有资格

在汉朝,“退休”这个词不是每个当官的都有资格使用的,你得符合两个条件,第一个是年满70岁。这个条件现在看可能还没什么,但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能活到70岁的还真没几个,大多数人都在工作的岗位上“鞠躬尽瘁”了。

第二个条件是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员。在汉朝,两千石相当于州刺史,放现在就是省部级的高官,退休后可以领原来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省部级以下的就没这个待遇了,基本上生活只能自理,像东汉时有个河内太守宋均,放现在也是市长的级别,退休后却连养老金都没有,只能靠去私塾讲讲学挣点养老钱。还有合浦太守孟尝,因病退休,就更没退休待遇了,只能回家种地。让现在的市长大人们情何以堪!

当然,在中国,“规定”永远只是“规定”,像宋均、孟尝这样的极端例子毕竟是少数。皇帝为了安抚手下,通常会额外赏赐一些东西,像汉元帝时,御史大夫薛广德退休,汉元帝专门给他做了一辆高级马车,外加60斤黄金。60斤黄金,相当于750万人民币,光每年的利息都是养老金的好几倍!

唐朝:越老越不让退休

到了唐朝,政府对官员退休的待遇就好多了,三品以上(相当于省部级),退休后待遇不变,仍然可以上朝听政,参与国事,属于退而不退;五品以上(相当于市长级),退休后给半薪;六品以下,养老金就别想了,一般会给你一些地,回家当个小地主吧,可保你衣食无忧。

不过,在唐朝官场还有两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如果你长得太着急,显得太老气,就算不到退休年龄你也得“引咎辞职”。因为大唐要的就是风度,当时录用官员有四条标准,第一条就是“体貌丰伟”,就算是年纪大了你也得鹤发童颜,不能像个干核桃,让来朝贡的老外看了笑话。

更有趣的是,皇帝每年腊八这天都要给大臣们发化妆品,像“紫雪”、“红雪”等等,都是当时的国际大品牌,其目的不言而喻。

另一个现象正好相反,有些人越老越不让走,都80多岁了还让人继续发挥余热,成了大唐官场一个很独特的80岁现象。

像大书法家柳公权,80多岁了还在干太子少师。还有武则天时候的宰相苏良嗣,都85岁高龄了,武则天还不让回家养老,结果有一天上朝,老苏一跪下就再也起不来了,武则天赶紧让人把他送回家,当天老苏就一命呜呼,算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武则天用人向来不拘一格,81岁的时候还做了一件疯狂的事——任命80岁的张柬之当宰相。一时,81岁的皇帝加80岁的宰相,成了朝廷上的一大奇观。

宋朝:再穷不能穷干部

宋朝被誉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不光当官时候的待遇让人羡慕,退休后的待遇也是历朝最好的。

宋仁宗时规定,只要你是我大宋朝的官员,不管你品级多少,只要到了70岁,退休后的待遇不变,你当官时候拿多少工资,退休后就继续拿多少养老金。到了宋神宗时,比他爷爷宋仁宗更进一步,不光经济待遇不变,你的政治待遇也可以继续留着,甚至你的子孙还能荫补官职。到宋真宗时,朝廷不堪重负,“锐意改革”,官员退休后拿半薪,但往往又给他们安排一个名誉职务,领名誉职务的全薪,可见宋朝皇帝真是仁慈到家了,再穷不能穷干部。

所以,宋朝人跟现在人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拼了命也要考公务员,死也要死在体制里!

在宋朝,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文官70岁退休,而武将则要到80岁才能退休。

如果了解宋朝的基本情况,就不难理解了。有了五代十国武将乱权的前车之鉴,宋朝的基本国策就是“重文轻武”,不光是对内,对外也是如此,比如对大辽、西夏、金国,能用钱解决的就绝不打仗。所以宋朝的武将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带兵打仗,而是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年纪就显出它的重要性来了。

宋朝这种“养闲人”的政策,自然导致了宋朝官场的臃肿、腐败,宋仁宗时,有人作诗讽刺道:“绿水红莲客,青衫白发精。过厅无一事,咳嗽两三声。”

明清:不干活还想拿工资?

到了明朝,士大夫的黄金时代也到头了。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贱,从小就恨透了贪官污吏,哪能对你有好脸儿,还专门设立了举报制度,凡是被举报的官员,一律大刑伺候。

在退休制度上也是一样,朱元璋刚建国的时候还有点笼络人心的意思,官员退休年龄仍然沿用之前的70岁,养老金也是全薪,但过了不久就变了,退休年龄改成了60岁,养老金也一并取消了——你们还想一辈子吃我的喝我的?不干活了还想拿工资?门儿都没有!

后来,可能是下面意见太大,老朱给做了一点让步,改为退休后不拿养老金,但享受免除赋税和徭役的权利,如果真的是穷得没饭吃了,调查属实后,可以给你一个月两石米,相当于现在的360斤左右,养活一家老小没问题,但喝酒吃肉就别想了。

皇帝对大臣这么苛刻,大臣们自然也是有意见的,在明朝,虽然退休年龄比以前提前了10年,但提前退休的人的比例仍然是历朝最高的。说白了,大臣们也不是好欺负的,你不待见我,我为什么还要觍着脸来伺候你啊?

像嘉靖年间的内阁大学士蒋冕,官居一品,要权力有权力,要威望有威望,但嘉靖皇帝大家也都知道,典型的不靠谱,蒋冕伺候了几年就烦了,五十几岁就打了辞职报告,回家养老去了。

嘉靖派人去找蒋冕,想让他继续回来领导工作。但老蒋已经死了心,嘉靖派人去了好几次都不肯答应。嘉靖无奈,便亲手写了一首诗送给老蒋:“闻说江南一老牛,征书聘下已三秋。主人有甚相亏汝,几度加鞭不回头?”

老蒋看完后感动了半天,但终究还是没答应,早干吗去了?这会儿想起我的好了?晚了!于是给嘉靖回了一首诗:“老牛用力已多年,颈破皮穿只想眠。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用苦加鞭。”

其实,朱元璋对官员如此苛刻的原因,也不光是痛恨贪官污吏,还有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通过缩减官员的待遇,来达到限制其权力的目的。后来的清朝政府也基本照搬了过来。不过因为退休后没有保障,也导致了清朝官场的贪污成风,都想趁着有权的时候多捞点。

清朝的文官跟明朝一样,都是60岁退休,而武将有所不同:副将以上的高级将领可以60岁退休,而低级将领就没这个待遇了,像参将54岁,游击51岁,都司守备48岁,千总、把总45岁,刚有点官场的经验就不让你干了。这跟宋朝正好相反,看重的是年轻人的冲劲儿,这也是由清朝的基本国策决定的。

有人说,退休待遇体现了一个政府的良心。其实,退休的问题反映的是一个时代大环境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时代,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制度。在古代,退休只限于官员,老百姓没有这个概念,到了今天,退休涉及到了更多的阶层,自然也就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

杜康是哪个朝代的人 第8篇

杜康是哪个朝代的人?杜康和酒有什么关系

诗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指的是一种酒,当然把杜康看做是一种酒,是放在这语境中的解释。

而历史上,真有其人---杜康。

那么杜康是那个朝代的人呢?杜康和酒有什么历史关系?

为什么说杜康,人们会想到酒?

有人说,杜康是华夏酿酒鼻祖,是中华美酒之源,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酒,是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地。

以杜康为名的杜康酒,起源于50前的黄帝时期,因为杜康在洛阳市杜康村始创秫酒而得名,

素有“天下第一美酒”之名,更有“进贡仙酒”之誉。

关于杜康造酒记载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明确记载杜康造酒的古典文献有20多部。

如《酒诰》、《世本》、《说文解字》、《战国策》、《汉书》等;明确提及杜康的诗词歌赋有100多首,如魏武帝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北宋哲学家邵雍“吃一辈子杜康酒,醉乐陶陶”。

金代元好问的“总道忘忧有杜康,酒逢欢处更难忘”等;明确与杜康相关的传说故事、民俗民谣有数百篇,如杜康造酒醉刘伶、竹林七贤、醉八仙等。

明朝万历年间《白水县志》现存于北京历史博物馆,《书·酒诰》“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明许时泉《写风情》:“你道是杜康传下瓮头春。

我道是嫦娥挤出胭脂泪。”,清陈维崧《满江红·闻阮亭罢官之信并寄西樵》词:“使渐离和曲,杜康佐酿。”

源关于酒的起源的多种说法中,真正与酒的酿造有关系的,是杜康。他的历史贡献在于创造了秫酒的酿造方法。秫酒就是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的清酒。

即粮食造的酒。杜康奠定了我国白酒制造业的基础,被后人尊崇为酿酒鼻祖和酒圣。晋代江统著的《酒诰》中有这样的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

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发明酒的杜康,是夏朝国君吗?

是,杜康,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夏代国君,姒姓。夏王相的儿子,母亲为有仍氏(今山东省微山县)人。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少康又名杜康。

今陕西白水县人,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王。杜康是中国粮食酿酒的鼻祖,后作为美酒代称。曹操《短歌行》有云——“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阅读精选(2):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夏代国君,姒姓。夏王相的儿子,母亲为有仍氏(今山东省微山县)人。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少康又名杜康,今陕西白水县人,夏朝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第五位国王。

少康,中国夏朝第六任国王(自禹起第六位),相的儿子,杼的父亲。他是相的遗腹子。相被迫自杀时,少康还没有出生。母亲后缗氏当时顾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严,急忙随宫女从狗洞中爬出,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今山东济南东南),第二年生下了少康。(一说少康即相传曾造酒的杜康)夏王相统治的末期,后羿发动叛乱,废相篡夺王位。

七年后寒浞杀后羿篡位,并追杀相,相死时妻子后缗时正怀孕,被迫逃回有仍氏,生下相的遗腹子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今河南商丘虞城南)任庖正,在虞娶妻,有田一成(方10里),有众一旅(500人)。用心争取夏众与夏民,志在复国。后在同姓部落斟灌与斟的帮忙下,与旧臣靡等人合力,攻灭了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少康还都阳夏(今河南周口太康),此即史书中所称的少康中兴。少康后迁都于原(今河南济源西北)。

明清时期的《白水县志》中记载“杜康,字仲宇,为我县康家卫人,善造酒”的记载。杜康沟里的泉水“隐隐喷出,至冬不竭,流四里许入白水河,乡民谓此水至今有酒味”。相传杜康正是取此水造酒,有文字为证:“他邑酒,足滋酒;白之酒独医病。故饮之终日,而无沉湎之患;服之终身而得气血之和。邻里百里许,多沽酒于白。先泽之遗,本地独得其身,至今遗址槽沿存,此其明验也。”

杜康生卒于白水(陕西),是白水人民的骄傲。杜康酒酿出了淳厚的风土人情,酿出了古老的白水文化。明清、民国年间,白水烧锅千家,酒坊四乡。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绝唱:唐朝诗人杜甫写出了“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杜酒劳频劝”的.优美诗句:晚唐诗人皮日休亦有“滴滴连有声,空凝杜康语”的佳句传颂,浓香的杜康酒将黄土高原的淳朴和热烈展现得淋漓尽致。

史载:『杜康,字仲宁,白水县康家卫人,善造酒』『他邑酒,足滋病,白之酒独医生病,故饮之终日,而无沉湎之患;服之终身而得气血之和』西晋时流传:『天下美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饮进三杯杜康酒,醉倒刘伶三年整』明朝万历年间《白水县志》现存于北京历史博物馆,杜康,夏朝人,传说为最早造酒的人。

扁鹊是哪个朝代的人 第9篇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记载的古代医学家。他对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被后代医家视为“医学祖师”。有关扁鹊的事迹,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种种神话般的传说。据《史记》记载,扁鹊姓秦,名越人,“勃海郡郑人也”。他年轻时做过经营旅店的“舍长”。

舍客中有个叫长桑君的老人擅长医药,扁鹊便跟从他学到了高超的医术。有一次,扁鹊飘过虢国(今河南陕县一带)时,正碰上虢太子暴死。扁鹊诊断后认为太子得的是虚脱之症,并没有死,于是,他采用针刺、热敷等方法,使太子很快就苏醒过来。人们常说的“起死回生”一典,就出于此。扁鹊还是中医脉诊的创始者,他能综合地应用切脉、望色、听声、写形(问诊)等中医四大诊术来诊断疾病。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说:“至这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但是,这样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医学家,他的生活时代和他的故里,却一向是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扁鹊生平事迹,比较详细的记载,见于《史记。扁鹊传》中,此外在《战国策》、《韩非子》、《列子》、《韩诗外传》、《说苑》等古籍中,也有一些片断记载。但是如果我们把史书上所有关于扁鹊的记载,综合起来分析研究,立刻就会发现两个问题:有关扁鹊事迹的最早记载是《韩非子。喻老》篇:扁鹊望蔡桓侯病,其时为周桓王六年(前7);最晚的记载是《战国策。秦策》:扁鹊诊秦武王病,其时是周赧王五年(前3)。前后两者之间相距时间长达400余年。如果仅仅以《史记》所记扁鹊事迹而论,从赵简子立(前5)到齐桓侯立(前384年),其间亦达130年左右,此其一;《史记》中说:扁鹊为“勃海郡郑人”。但是考察有关史料,古代渤海郡只有“|州”,而无“郑”这一地名,此其二。这些就是“扁鹊之谜”产生的历史背景。

长期以来,古今学者对这一历史之谜的谜底孜孜以求,但至今仍莫衷一是。早在东汉时,《风俗通义》的作者应劲认为:《汉书。艺文志》著录有《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因此,扁鹊是“黄帝时医”。晋代学者傅玄则认为:扁鹊是春秋中叶以前的人。清代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二十三)中说:“余考扁鹊与赵简子同时,盖《说苑》‘虢’作‘赵’甚是,赵简子之子为桓子。”他认为虢太子应为赵桓子,而扁鹊是战国初期人。

关于扁鹊的故里,《韩诗外传》和《说苑》都本《史记》“郑人”之说。晋代徐广认为:考渤海无郑,河间有“|”,因此,“郑”当为“|”之误。今人本于此说者也很多。西汉扬雄在《法言。重黎篇》中则云:“扁鹊,卢人也”。此后高诱注《战国策。秦策》、韦昭注《汉书。高帝纪》中,亦都称扁鹊为“卢人”。

在现代学者中,关于扁鹊的生平时代,有的认为是春秋前期或中期,有的认为是战国前期或中期,也有的认为是战国末期;关于扁鹊故里,认为是扬州的有之,认为是郑州(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的有之,认为是原籍在渤海郡、家住郑州的亦有之,更有人认为扁鹊是齐国卢(今山东省长清县)人。

卢南乔在《山东古代科技人物论集》一书中说:扁鹊这位古代名医以秦为姓,赵人为名,扁鹊为字。他是战国末期人,确凿地讲,是齐桓公至秦武王荡时期(前357~前3)人。扁鹊的故里,既不是郑地,也不是|州,而是渤海(齐国)卢(即今山东省长清县)。

郎需才在《扁鹊活动年代及事迹考》(载《中医杂考》1980年第4期)一文中则认为,根据他对史书中有关“扁鹊望桓侯”、“扁鹊诊赵简子”等记载的考证和比较研究,再加上考古学家对虢太子墓的考古发掘材料,扁鹊很可能是公元前7世纪的人,就也是春秋前期或中期的人。

甄志亚主编的《中国医学史》(教材)认为:扁鹊是大约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的人,也就是战国前期的人,他的故里就应是渤海郡“|州(即今河北省任丘县|州镇)”。

如此看来,扁鹊生平时代和故里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尚待进一步考证的历史悬案。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人 第10篇

杜甫的一生: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

公元7,杜甫能作诗,方才7岁。

公元7,杜甫开始学习书法。

公元725年,14岁的杜甫开始同文人出游,能与他们对诗。

公元730年,杜甫为19岁,身怀抱负和不羁,开始他的游历时期,与友人游历江南一带。

公元731年至公元734年,杜甫花费了4年的时间在吴越一带游历。

公元735年,杜甫回乡参与科举考试,但是未入选。

公元736年,再次出游的杜甫在齐赵一带游历,结交友人苏源明。此后的五年杜甫均在这一代游历,在他三十岁的时候方回东郡。

公元744年,回乡的杜甫在东郡呆了三年,在这里与“诗仙”李白相结识,两人共游齐鲁,访问各方名士,甚是愉悦。

公元746年,35岁的杜甫去长安参与考试未入选,便客居长安十年,为谋取生活常作为儒生为权贵门上客,献诗。

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的爆发到平定期间,杜甫曾任官职左拾遗,后因耿直谏言为人所诬被贬,期间认识到统治者腐朽而辞官,而后一直在躲避战乱而逃,生活窘迫至极。

公元770年,59岁的杜甫病逝舟中。

杜甫的历史影响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但却傲骨铮铮,才华横溢。首先,他倾一生之心血,以诗的形式记载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杜甫35岁以前,正值唐代的开元盛世,国泰民安,他在游览祖国山河之时,写出了大约130余首歌颂王朝,抒发壮志的诗。如“杜陵一布衣,老大意转挫,许身一何愚,自比稷与契”。“老夫怕趋走,率府且消遣,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向往,即使落第,也没有消沉,因为繁荣兴旺的太平环境,能为他提供施展才华的地方。安史之乱以后,他饱历战乱的磨难,战争、流离等成为他的诗的主题,如“野旷天清无城声,四万义军同日死”,“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又如“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安史之乱后,国难并没有结束,吐蕃又成为唐王朝的威胁,杜甫带着对唐王朝的绝望,离京入蜀,又出蜀东去,在长达的流浪生活中,用诗记载了各地人民的.生活与渴望归故乡的愿望。如“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满目生悲事,因事作远游”,“今春看又过,何日是旧年”,反映了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国家衰败,人民绝望的事实。总之,杜甫一生的诗作,反映了唐朝因安史之乱而由盛转衰的历史。

其次,杜甫以敏锐的目光,犀利的语言反映了唐朝中后期的社会现实。虽然杜甫在年轻时期寄希望于王朝,但安史之乱的爆发及唐王朝的腐败,使他对整个社会有了一个深切的了解,于是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抒抽茅茨空”,“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等让人觉得有“恨声出纸上”的绝句,而造成这种贫富不均的原因则是“关中小儿坏纪纲”,于是他讥讽道:“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通过这种深刻的揭露,反映了唐代整个社会现实。

哪个朝代小民活着最幸福? 第11篇

生活水平其实也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需要具化的东西,比如用人均GDP来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人均GDP高,幸福感就强,反之亦然。可是,古代没有GDP的概念,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丰衣足食”是古人最大的理想,不像今天的人,恩格尔系数较低,吃穿等生存性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发展性的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吃”这个指标去评价古代哪个朝代的老百姓幸福感最高。

吃饱喝足的前提是有粮食,如果今人用人均GDP来衡量幸福感的话,古代可以用人均粮食占有量来衡量幸福感,即从各个朝代的高峰人均粮食占有量,可以推测当时老百姓的幸福感。人均粮食占有量高的朝代,能吃饱喝足,少了饥荒,就是太平盛世,就会幸福感大增,反之,一定是一个饿殍遍野的、十分糟糕的朝代。

那么现在,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来比较几个被人们认为不错的朝代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哪个朝代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最大,大抵可以得出那个朝代老百姓幸福感最高。

《南都繁会图》局部,描绘的是古代都市的繁华景象。

我们在比较哪个朝代老百姓幸福感最高时,可以选取几个世人比较公认的朝代来进行比较,或者那些曾经创造过“某某之治”、“某某盛世”的朝代作候选,那些战乱纷纷的朝代可以忽略不计。

回顾历史,汉代有“文景之治”“武帝盛世”“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唐朝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宋代有“咸平之治”;明代有“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兴”;清代有“康乾盛世”。我比较倾向于在汉、唐、宋、明、清几个朝代之间进行比较,哪个朝代高峰人均粮食占有量最大,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个朝代的老百姓是最幸福的,至少是不坏。

学者吴慧在《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一书中,对于历代的粮食亩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都有直接统计结果,其中汉至清的数据如下:

西汉末:粮食亩产量264斤,人均占有原粮993斤;唐朝:粮食亩产量334斤,人均占有原粮1256斤;宋朝:粮食亩产量309斤,人均占有原粮1159斤;明朝:粮食亩产量346斤,人均占有原粮1118斤;清中叶:粮食亩产量367斤,人均占有原粮628斤。

从这些数据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唐朝以人均占有粮1256市斤居最高,理所当然地,唐朝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是最高的。不过,吴慧的书写得比较早,虽然在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上下了极大的工夫,但不少学者认为,吴慧在换算历代度量衡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差错,造成对于历代的亩产量估计过高。其次,吴慧使用的历代人口数量又是完全按照史书的原始记载,而现在学者认为,那些记载并不准确,不能直接拿来用,需要做一番修正(修正结果大都是历代史书记载比实际人口少很多)。这样一增一减下来,吴慧计算的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都太高了。

学界比较认同卜风贤的研究结果,可信度较高,卜风贤在《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中列举了自汉至清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秦汉:1048.35斤,隋唐:1741.11斤,宋元:1457.87斤,明代:1192.94斤,清前期:780斤,清中期:780斤,清末:736斤。

卜风贤的研究结果与吴慧的研究结果虽在具体数据上有出入,但在各朝代的排序上大体相符,隋唐是中国古代高峰人均粮食占有量最大的朝代,理所当然地,在承平时期,也是老百姓幸福指数最高的。

其实,据我们的直观感受,宋代经济,尤其是城市经济发展不亚于隋唐,为什么高峰人均粮食占有量不如唐代呢?卜风贤的研究告诉我们,宋元明时期社会粮食供应量增加到2385.88亿市斤,比隋唐时期增长83%,同时期社会人口总量则由唐代的6000万人增加到2亿人,增长233%,人口的增幅几乎是粮食供应量的3倍之多,人均粮食占有量则较前一时期大幅度下降。也就是说,由于宋代人口增长大大超过粮食产量的增长,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下降,增加了饥荒发生的风险,减少了老百姓“丰衣足食”的程度,幸福感当然也就不如前代。

不过,宋代并不是一个被“农民起义”推翻的朝代,说明宋代老百姓还是生活在太平时期为主,生活虽然不如唐朝鼎盛时期幸福,但是,总体幸福感还是相当高的。

同样地,别看清朝版图比汉代还大,整体国力也较汉代强盛,但是在一个温饱型的社会里,用高峰人均粮食占有量来判断,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清朝老百姓的幸福感大不如从前。乾隆继位的时候,中国人口是1.4亿,到乾隆退位的时候,人口达到2.9亿。但可耕地面积有限,甚至到了极限,而且出现了学者所说的,反技术进步的现象出现,即因为劳动力太多,为了保障就业,会出现尽量维持劳动密集性生产的观念和现象。

既然是劳动密集型,往往技术含量就不高,为了在一块土地上多安插劳动力,反而会去采用低水平的生产技术。同时因为劳动力便宜,所以地主也愿意在土地上多安插便宜的劳动力,而不购买开发使用相对较贵的技术设备。

乾隆朝用10亿多亩的土地养活了当时世界上30%的人口,这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了不起的统治成绩,但是清朝老百姓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就是不如汉朝,老百姓的幸福感就不如汉代老百姓。

或者说,从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说,清朝这么低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仅够维持基本生存,即使在正常年份,发生饥荒的风险都时刻存在。据《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农业卷》介绍,乾隆时代,普通英国农户一年消费后,可剩余11镑,约合33-44两白银。而一个中等中国农户一年全部收入不过32两,而年支出为35两,也就是说,辛苦一年,还要负债3两,才能过活,根本没有生产剩余。所以一旦遇到饥荒,普通人家会立刻破产,卖儿卖女十分普遍。

因此,说清朝倒退了2000年也不为过。

王维是哪个朝代的人 第12篇

人物评价

总评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维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史称其“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新唐书》本传)。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杜甫也称他“最传秀句寰区满”(《解闷》十二首之八)。唐末司空图则赞其“趣味澄复,若清沈之贯达”(《与王驾评诗书》)。昔人曾誉王维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其诗为宗尚。

历代评价

王缙:臣兄文词立身,行之馀力,常持坚正,秉操孤贞,纵居要剧,不忘清静,实见时辈,许以高流。至於晚年,弥加进道,端坐虚室,念兹无生。乘兴为文,未尝废笔,或散朋友之上,或留箧笥之中。

李豫:卿之伯氏,天宝中诗名冠代,朕尝于诸王座闻其乐章。

窦臮:①诗兴入神,画笔雄精。李将军世称高绝,渊微已过;薛少保时许美润,合格不珍。②诗通《大雅》之作,山水之妙胜於李思训。……二公名望首冠一时,时议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曰王缙,李邕祖咏张说不得预焉。

殷璠: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司空图:王右丞、韦苏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

刘昫等:①如燕、许之润色王言,吴、陆之铺扬鸿业,元稹、刘贲之对策,王维、杜甫之雕虫,并非肄业使然,自是天机秀绝。若隋珠色泽,无假淬磨,孔玑翠羽,自成华彩,置之文苑,实焕缃图。②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维尤长五言诗。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宋祁:①若侍从酬奉则李峤、宋之问、沈佺期、王维,制册则常衮、杨炎、陆贽、权德舆、王仲舒、李德裕,言诗则杜甫、李白、元稹、白居易、刘禹锡,谲怪则李贺、杜牧、李商隐,皆卓然以所长为一世冠,其可尚已。②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

苏轼:①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②吴生(道子)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像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陈师道:右丞、苏州皆学于陶,王得其自在。

蔡绦:王摩诘诗,浑厚一段,覆盖古今。但如久隐山林之人,徒成旷淡。

敖陶孙: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

张戒:①世以王摩诘律诗配子美,古诗配太白,盖摩诘古诗能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律诗至佳丽而老成。……虽才气不若李、杜之雄杰,而意味工夫,是其匹亚也。摩诘心淡泊,本学佛而善画,出则陪岐、薛诸王及贵主游,归则餍饫辋川山水,故其诗于富贵山林,两得其趣。②韦苏州诗,韵高而气清。王右丞诗,格老而味长。虽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无优劣。以标韵观之,右丞远不逮苏州,至于词不迫切,而味甚长,虽苏州亦所不及。

徐钧:凝碧池头听乐时,不能身死但能悲。辋川他日成名胜,藉得朝天一首诗。

辛文房: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

徐献忠:右丞诗发秀自天,感言成韵,词华新朗,意象幽闲。上登清庙,则情近圭璋;幽彻丘林,则理同泉石。言其风骨,固尽扫微波;采其流调,亦高跨来代。于《三百篇》求之,盖《小雅》之流也。而颂声之微,夫亦风气所临,不能洗濯而高视也。

王鏊:摩诘以淳古澹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如辋川诸诗,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画。及其铺张国家之盛,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云里帝城双凤阚,雨中春树万人家”,又何其伟丽也!

陆时雍:摩诘写色清微,已望陶、谢之藩矣,第律诗有馀,古诗不足耳。离象得神,披情著性,后之作者谁能之?世之言诗者,好大好高,好奇好异,此此俗之魔见,非诗道之正传也。体物著情,寄怀感兴,诗之为用,如此已矣。

胡应麟:①右丞五言,工丽闲澹,自有二派,殊不相蒙。②盛唐七言律称王、李。王才甚藻秀,而篇法多重。 ③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

胡震亨:仲默云:右丞他诗甚长,独古作不逮。读其集,大篇句语俊拔,殊乏完章;小言结构清新,所少风骨。

许学夷:①王摩诘、孟浩然才力不逮高、岑,而造诣实深,兴趣实远,故其古诗虽不足,律诗体多浑圆,语多活泼,而气象风格自在,多入于圣矣②摩诘才力虽不逮高、岑,而五七言律风体不一。五言律有一种整栗雄丽者,有一种一气浑成者,有一种澄谈精致者,有一种闲远自在者。③摩诘七言律亦有三种:有一种宏赡雄丽者,有一种华藻秀雅者,有一种淘洗澄净者。…是亦高、岑之所不及也。摩诘五言绝,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外。……摩诘胸中滓秽净尽,而境与趣合,故其诗妙至此耳。

贺裳: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昔人谓“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殊未尽厥美,庶几“咳唾落九天,随风生殊玉”耳。三人相较,正犹留侯无收城转饱之功,襟袖带烟霞之气、自非平阳、曲逆可伍。

钱良择:味淡声希,言近指远,乍观不觉其奇,按之非复人间笔墨,唯有丞也。昔人谓读之可以启道心、淀尘虑。

赵殿成:右丞通于禅理,故语无背触,甜澈中边。空外之音也,水中之影也,香之于沉实也,果之于木瓜也,酒之于建康也,使人索之于离即之间,骤欲去之而不可得,盖空诸所有而独契其宗。

李因培:①右丞五排,秀色外腴,颡气内充,由其天才敏妙,尽得风流,气骨遂为所掩。一变而入郎、秀丽胜而沉厚之气亦减,此风气之一关也。②右丞诗荣光外映,秀色内含,端凝而不露骨,超逸而不使气,神味绵渺,为诗之极则,故当时号为“诗圣”。

沈德潜:①意太深、气太浑、色太浓,诗家一病,故曰“穆如清风”。右丞诗每从不着力处得之。②右丞五言律有二种:一种以清远胜,……一种以雄浑胜,……

姚鼐:①盛唐人诗固无体不妙,而尤以五言律为最。此体中又当以王、孟为最,以禅家妙悟论诗者正在此耳。吴曰:王、孟诗专以自然兴象为佳,而有真气贯注其间,斯其所以为大家也。②右丞七律能备三十二相似,而意兴超远,有虽对荣观燕处超然之意,宜独冠盛唐。

方东树:①辋川干诗,亦称一祖。然比之杜公,真如维摩之于如来,确然别为一派。寻其所至,只是以兴象超远,浑然元气,为后人所莫及;高华精警,极声色之宗,而不落人间声色,所以可贵。然愚乃不喜之,以其无血气无性情也。譬如绛阙仙宫,非不尊贵,而于世无益;又如画工,图写逼肖,终非实物,何以用之?称诗而无当于兴、观、群、怨,失《风》、《骚》之旨,远圣人之教,亦何取乎?政如同马相如之文,使世间无此,殊无所但以资于馆阁词人,酝酿句法,以为应制之用,诚为好手耳。 ②辋川叙题细密不漏,又能设色取景,虚实布置,一一如画,如今科举作墨卷相似,诚万选之技也。

施补华:①摩诘五言古,雅淡之中,别饶华气,故其人清贵;盖山泽间仪态,非山泽间性情也。②摩诘七古,格整而气敛,虽纵横变化不及李、杜,然使事典雅,属对工稳,极可为后人学步。③摩诘七律,有高华一体,有清远一体,皆可效法。

宋育仁:其源出于应德琏、陶渊明。五言短篇尤劲,《寓言二首》直是脱胎《百一》。“楚国狂夫”诸咏,则《咏贫士》之流;“田舍”诸篇,《闲屈》之亚也。七言矩式初唐,独深排宕;律诗神超,发端亦远。夫其炼虚入秀,琢淡成腴,变六代之深浑,发三唐之明艳,而古芳不落,夕秀方新,司空表圣云:“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诚斯人之品目,唐贤之高轨也。

人物生平

王维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出生在蒲州(今运城永济市)。

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 :“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一说开元九年<7>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龄执政,拔擢王维为右拾遗。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调任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树林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与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至德元载(756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官终尚书右丞。

上元二年(761年),王维逝世。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个人影响

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其中,写乡村景物和农家生活的田园诗充满着牧歌情调,表现他闲逸萧散的情趣和恬淡自适的心境。如《渭川田家》 ,《春中田园作》。

更多的作品着重写农村美丽如画的风光,《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山居秋暝》写暮雨方霁,山村呈现的美景。王诗中那些描绘大自然幽静恬美的山水诗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如《青溪》:言入黄花川,第每逐清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没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淡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通篇以心照水,用水衬心,物我融成一片,反映一种内在的对美的追求。但有些山水田园诗着力渲染空寂意境与落寞情怀。如《竹里馆》 、《辛夷坞》情走淡薄,旨归静趣。这无疑会对后世山水诗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王维具有多种才艺,不同艺术相互渗透对其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以画入诗,使其山水诗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基本特征。

上一篇:小学美术六年级教案下一篇:芜湖文化旅游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