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学讲义

2024-08-06

教师招聘教育学讲义(精选6篇)

教师招聘教育学讲义 第1篇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答案】C。2.【答案】×。3.【答案】ACD。4.【答案】D。

5.【答案】√。6.【答案】普通话 7.【答案】分工负责

8.【答案】×。9.【答案】ACD。10.【答案】×。11.【答案】C。

12.【答案】B。13.【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答案】C。2.【答案】B。3.【答案】B。4.【答案】B。5.【答案】A。

6.【答案】×。7.【答案】A。8.【答案】×。9.【答案】C。

10.【答案】初级中级高级

11.【答案】C。12.【答案】B。13.【答案】ABCD。14.【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答案】A。2.【答案】√。3.【答案】D。4.【答案】B。5.【答案】C。

6.【答案】C。7.【答案】BCD。8.【答案】A。

《未成年人保护法》

1.【答案】ABD。2.【答案】×。3.【答案】十六

《教师资格条例》

1.【答案】×。2.【答案】C。3.【答案】D。4.【答案】A。5.【答案】C。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答案】D。2.【答案】D。3.【答案】B。

强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1995年

益不受侵害。

9.【答案】D。

10.【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

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这说明中小学生在内的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学生的考试 成绩、信件、日记等属于个人隐私,未经同意公布排名,是侵犯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11.【答案】B。解析:人身自由权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自由和行动的自由,非 经法定程序,不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12.【答案】D。

13.【答案】C。解析:教师法中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 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题目中赵某已将校长打成重伤,应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4.【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D。解析:《教师资格条例》

1.【答案要点】

(1)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2)适龄儿童、少年的父

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 义务教育。

2.【答案要点】

《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 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 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 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 处分。

3.【答案要点】

这款规定标志着我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免费”成为新《义务教育法》 最大的一个亮点。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保证所 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上得起学,不会因贫辍学,使义务教育更加名副其实。

4.【答案要点】

监护人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①旷课、夜不归宿;②携带管制刀具; ③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④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⑤偷窃、故意毁坏财物;⑥参与赌博或者 变相赌博;⑦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⑧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 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⑨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五、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建立校园安全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2)加强校园安全设施的检查与改造;

(3)不在危及学生人身安全、健康的场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4)制定应对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预案;

(5)学生在校内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 部门报告。

2.【答案要点】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答案要点】

责任承担主体是学校。学生因为操场地面凹凸不平摔倒致伤,说明学校违反了《未成年 人保护法》第22条第2款规定中“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定,虽然老师强调了安全事项并将其及时送医,但学校仍应 承担责任。

教师招聘教育学讲义 第2篇

1、说理教育

2、榜样示范

3、实际锻;

(九)班级管理原则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

(十)认知过程

1、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2、感知;

(十一)学习心理

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影响;

(十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

2016年6月22日高校出版社培训中心教师招聘内部讲义电子稿 加书签收藏下载跳至底部 阅读: 8次 大小: 26KB(共5页)用的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

2、榜样示范

3、实际锻炼

(九)班级管理原则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5、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

7、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十)认知过程

1、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2、感知觉规律与直观教学

3、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4、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5、思维的分类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十一)学习心理

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3、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4、创造性的培养

(十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3、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干预

(十三)其他相关教育理论

1、罗森塔尔效应(皮克玛丽翁效应)

2、最近发展区(蹦一蹦,摘果子)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4、成就动机理论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6、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7、建构主义理论学说

(十四)教育法规

1、学校、教师的义务。

2、学生的权利。教育理论基础通用版:教育理论通用版(教材)教育理论通用版(试卷)幼儿教育理论 省版教育理论书+卷:河南浙江山东福建江苏山西河北湖南安徽江西湖北陕西四川广东贵州云南 学科专业知识书+卷: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解题技巧

案例分析题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觉得难以把握。其实只要抓住规律,就比较容易作答。

一、案例分析题的类型 从考查内容及方式上来看,可将案例分析题分为综合型和单一型两大类。

(一)综合型:考查某一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单一型:考查某一个知识点的具体运用。

二、案例分析题的做题步骤 案例分析解题方法可以按照如下三步进行:

(一)审题。

(二)析题。

1、首先,确定案例考查类别 个别差异类(尊重、平等、民主、因材施教、赏识原则、平等教育、循序渐进)课堂教学类(以学生为主体,愉快教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素养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心理健康)家庭作业类(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突发事件类(教师机智、责任平均、关注义务)法律法规类(禁止体罚、泄露隐私,关注义务)

2、其次,全面考虑问题,理清思路。

(三)答题。

1、组织答案。完整的案例分析题答案应该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概括分析。若案例中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要首先做出明确判断,再进行简要分析;反之,只需概括分析即可。第二部分是具体分析。每一条包括三方面内容,也被总结为“三句话”法。第①句:列出科学的教育理论。第②句:对教育理论作简单阐释。第③句: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说理。第三部分是总结。

2、专业语言。

3、卷面整洁。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经典例析

一、个别差异类(班级群体中的特殊学生、差生:平等、尊重、因材施教、赏识、循序渐进等)案例一:大块头案例??开学之前,新生军训,全班同学都在等一个人,他迟迟不到。一会儿,操场上走来一个人,一米九零的个子,走起路来地动山摇。他一上车,车上立刻鸦雀无声。他一屁股坐在老师的旁边,看了一会儿老师说:“你看我是不是很壮实,我就是这儿的黑社会老大。”然后,伸出一个小拇指,对老师说:“如果你能扳倒我这个小拇指,我就服从你的管教,如果不能??” 问题:请用教育理论对这位老师的做法进行评析。案例二:某校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

第2 / 5页

习成绩就更不用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他偶尔也有进步,但没有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之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走得也非常棒。请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

二、课堂教学类(学生没有和老师形成统一思路或指出老师错误:愉快教育、教师机智、学生主体性地位、教师角色转换)案例一:常常有学生在课堂上睡觉,尤其是早上一二节和下午第一节,如果你的学生在上课期间睡着了,你该怎么做?试用教育学原理加以解决!案例二: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

“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三、教师职业素养类(道德素养、能力素养等)案例

一、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问题: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案例二: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学校普便认为的差班。刚走向讲台,一个男生就站起来问道:“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老师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男生想了一会,回答道:“应当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老师面向全班同学,庄重地说:“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不及格的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些方面有所缺陷。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1)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这段材料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2)依据案例说明教师应具备哪些师德?

四、体罚学生类(与教育法规相结合)案例一:王洋是某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成绩一直不好,在数学课上他不认真听讲,所以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用教鞭抽打他。因此,王洋一想到数学课,就感到害怕。请评析教师体罚学生现象。

五、校园暴力类(教师应该如何处置)

案例一: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也越来越大,情绪问题也愈来愈严重。因此,学校中的学生自杀、校园暴力、学生患忧郁症等问题日益严重。请问:你认为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案例二:一天中午,六年级的一批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学生Z和学生C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我见这阵势,就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大概Z同学也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我默默地看着他俩,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

不得把对方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两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便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

第3 / 5页

己处理。”于是我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五分钟后,他俩握着手言归于好。整个事件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时间。问题: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成功处理这场冲突事件的原因。

六、课程评价类 案例一: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问题:透过这份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七、教育法规类

案例一:2008年6月12日上午11点左右,安徽省长丰县某中学七班地理课上,学生杨某和同桌陈某发生争打。授课老师杨某没有及时制止,在同学把他们分开后不久,其中一人口吐白沫,被同学送往医院,不治身亡,死者年龄14岁。教师杨某没有参加救人,继续上课直至下课,杨某因此被人冠以“杨不管”的称呼。事情发生后,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学校、教师杨某和当事人家长达成了赔偿20.5万元的协议,杨某承担10万元的赔偿。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该案件进行评析。

案例二: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 参考答案:

八、综合类案例一:“测验的时候,有一道题是作文。我看不大懂题目的要求,很想举手问老师,可我不敢,怕老师骂我。老师经常说,要学会审题,考试的时候她是一句话都不会说的,就像毕业考试一样严格,这样考出来的分数才真实。我只好猜了猜,凭自己的感觉做了作文。结果我还是理解错了,作文被扣了25分!我真觉得冤枉,我不是不会写啊,只不过是走题了!我前面的基础部分不是考得很好么?如果考试没有作文就好了,或者不懂能问也行呀!” A教师认为:案例中的老师,在平时考试的时候不给学生任何指导是对的,因为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应考环境,帮助学生应对未来将要经历的毕业考试,所以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是不能问的。B教师认为:评价应该重结果,更应该重过程,学生学习水平的真实,比分数的真实更重要。所以平时考试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点拨。A、B两位教师的观点,你是如何思考的?请阐述之。案例二: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

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案例三:

(一)写得不错 小时候的达尔科夫生性极为内向的、胆怯、害羞,做什么事都缺乏信心。有一天,他的中学女教师在班上布置作业:续写刚学过的一篇文章。他永生难忘的是,老师在他作文的页边空白处写下的四个字“写得不错”。他说:“在读到这些字之前,我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将来干什么。但之后,我回到家,就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这是我梦寐以求、但从来不相信自己能做的事。”从此,在中学时代剩下的日子里,达尔科夫用课余时间写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后来成了某著名出版社的主编。

(二)答得对 纽约大学医疗中心儿童神经外科主任爱泼斯坦,是世界上一流的脑外科权威之一。然而,他在读 第4 / 5页 书时也是一名严重的学习障碍学生。有一次他站在黑板前,竟然把所有的e都写反了,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为了逃避上学,他还经常装病。到五年级时,他开始自认为比别人笨。但爱泼斯坦的老师默菲却不这么认为,他把爱泼斯坦叫到一边,递给他交上去的考卷,上面全是叉号。“为什么我们不再来一次呢?”老师叫爱泼斯坦坐下,挨个问考卷上的原题,他一一作答。“答得对!”老师微笑着连连说,“我知道你其实懂得这些题目!” 请用相关理论对案例中两位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我国高校教师招聘问题研究 第3篇

高校教师招聘是高校发展的重要步骤, 其含义是:我国高等院校各管理单位, 根据学校与学科发展需要, 制定教师需求计划, 并以此作为标准, 通过测试和面试, 招募符合条件的高校教师, 以满足各管理单位专业发展与科学研究的需求。

1 教师招聘流程

高校教师招聘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遵循同一严格标准, 做到有律可依、有章可循, 在招聘之前要着重分析各学科各岗位的需求。同时, 还要重视教师招聘信息的对外发布。整个招聘过程要注意公平公正公开。

第一, 对所需教师的工作进行分析。高校教学组织由若干院系、专业组成, 每个专业都需要有相应的教师来担任。工作分析就是与此相关的流程, 通过工作分析, 可以确定不同专业教师的职责以及被招聘进来从事这一工作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特征。高校的主管人员或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通常通过工作分析来搜集某一类或某几类信息, 来应用于招募与甄选、薪酬、工作绩效评估、培训、发现未分配的职责、遵守平等就业机会。

第二, 对教师岗位开展规划与招募。高校教师招募和甄选的第一步, 通过学校规划和教师岗位计划来预测确定哪些岗位需要填充和如何填充。但高校教师的招聘, 还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从高校内部还是从外部招募教师来填充岗位空缺。换言之, 是由当前的教师填充还是从外部招募呢?不同的选择需要做出不同的规划。和其他规划一样, 教师岗位规划建立在对未来的基本预测的基础之上:当前教师需要尽心培训、开发和指导。

第三, 实施教师的测试与甄选。确定了教师职位申请者人才库之后, 就应开展最佳候选人的甄选工作。这通常意味着, 需要运用最优选择的原则和一定的测试办法, 来削减人才库。然后由该职位的管理者来面试潜在的教师候选人, 并决定雇佣哪位加入高校教师队伍。

第四, 面试前来应聘教师。面试是一个根据与应聘教师的口头问答来预测他未来工作的过程。在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中, 面试是教师甄选中适用最广泛的工具,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组织机构都使用测试、评价中心或者推荐信调查, 但是如果不对未来的教师进行面试就是很奇怪的事情。通常的面试分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面试, 形式有个人面试、全体面试和电脑面试。

2 我国高校教师招聘存在的问题

各国的高校教师招聘制度都具有其特色, 例如在美国, 其地方分权制同样适用在教育领域, 高校教师在获得教师身份的同时也具备了公务员身份。在我国的高校教师招聘制度下, 大量的人才涌入我国各大高校, 培育出众多的知识分子和研究出大量的精尖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角度, 发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实施教师招聘前期

(1) 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传统的高校只有在某个岗位出现空缺的情况下, 才被动地进行教师招聘, 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和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学校的宏观发展计划会影响各学院、专业的发展壮大, 因此为制定各岗位人才计划的同时, 也要考虑到学校的宏观发展计划, 使得每一次教师招聘都在规划当中进行。

(2) 过于重视应聘者学历。高校在引进人才时首要的步骤是学历筛查, 目的是将学历不够高、毕业院校没有名气、科研成果不够丰硕、获得职称不够有影响力的应聘教师拒之门外, 以确保学校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准。对学历方面的过于重视, 致使一些有知识而没有能力的教师混杂在团队中。高等教育中, 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是重要部分, 然而他们的情感、道德、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更要起积极作用。高校在录用老师时更应该考虑到教师的人格魅力。

2.2 教师招聘过程之中

(1) 甄选手段过于单一。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招聘流程分为学历审查、笔试、面试、心理测试、体检等环节, 而高校教师招聘流程往往只重视资格审查和非结构化面试。这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学科专业的建设和高校整体的发展。教师招聘是特殊的人力资源招募, 在保证原有的人力资源招聘流程外, 更应对应聘教师的教育能力、职业道德、性格特征等有更多更全面的考察, 提高招聘效率。

(2) 教师选拔通过人情引进。高校教师招聘的决策权在少部分人手中, 没有专门的招聘组织和管理者, 使得招聘者的领导、同事、亲属在没有规避原则的招聘中进入高校。从此, 高校内部关系错综复杂, 而真正起到教学作用的教师数量被稀释, 高校教师整体层次不高, 进入恶性循环。

2.3 完成教师招聘后续

(1) 招聘工作结束后没有相应的总结与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我国高校多认为教师的招募入编, 即为招聘工作的结束标志, 忽视了重要的招聘后总结。同时, 招聘后为进入新环境的教师及时给予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可以帮助个人制定职业发展目标。这不仅使新上任的教师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 也助于员工激励, 形成有高度组织的教师团队。

(2) 没有适时的管理培训。高校教师应聘成功, 进入高校, 忙于传授课业和科学研究的负担,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因此疏于对新进教师的管理培训。还有部分教师为了自己的职称晋级和成果数量, 屡有学术不端的行为。学校不仅要为教师发展负责, 更要为国家科学研究负责, 应及时予以培训, 明确教师职业道德。

3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校教师招聘是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是高校蓬勃发展的重中之重, 因而, 对高校教师招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针对当前高校教师招聘制度问题的研究发现, 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 我国传统的教师招聘理念不够先进。传统的高校教师招聘依然沿用传统的招聘管理理念, 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以至于招聘的需求只能缓解一时的教师岗位空缺, 不能建设学校整体的教师层次, 从而影响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传统的教师招聘理念缺乏必要的总结和职业生涯规划, 更没有完备的培训。对教师内心的忽视, 使得人才大量流失, 高校内部新陈代谢速度过快, 整体结构不稳定。同时, 对待高学历、多成果、高职称的学者的盲目推崇, 使得高校教师对职业有刻板的追求, 而忽略了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本领。

第二, 当前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尚不够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还不够成熟, 因此高校中负责教师招聘的人员没能掌握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于招聘政策不够了解, 制度不够健全, 方法不够科学。

其次, 在转型期间的招聘制度不够健全。近几年的高校扩招致使高校教师缺口增大, 被动的招聘工作没有合理的规划和健全的制度, 这大大影响了高校的人才引进和学生培养质量。在此转型期间, 应有条不紊地制定招聘制度和进行高校招聘工作, 而非单纯为了教师数量忽略教师招聘的质量。

4 改善我国高校教师招聘问题的思考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招聘现有的不足及原因, 必须总结出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以助于甄选优秀教师, 组建过硬的教师队伍, 完善我国高校建设。

首先, 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高校在制定发展计划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内外环境和宏观的人力资源规划, 才能对工作岗位做出准确的定位分析, 对人才的引进才能客观准确。同时, 我国高校在盲目追捧高学历的人才, 致使高校人才的招聘走入高门槛的误区。对此,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 要重新审度我们的教师岗位需求, 以选择最优最适合岗位的人才, 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 塑造最符合国情、校情、专业情的高校教师结构。

其次, 采取完备的考核方式。如今的高校教师招聘中, 多关注学历和结构化面试, 而非应聘者性格、兴趣、道德等非智力心理因素等。同时, 传统的甄选评测方式已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 高校亟需一套先进完备的评测方式。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已经选择了人才评测技术作为其甄选应聘者的方式, 但在高校中的应用还未普及。这是一种科学、全面的评测方式, 适用于高校甄选引进优秀的教育人才。完备的考核方式离不开健全的甄选制度和严格的规避原则, 以确保高校教师招聘公平、公正、公开进行。

最后, 注重招聘后的制度完善。在教师填补到岗位空缺之后, 就加入了高校整体的人力资源库当中。因此, 在招聘后要及时对人才库的成员进行评估, 并反思招聘过程以积累经验教训。对新进教师的培训和人力资源规划也同样重要。有利于新进教师的自我定位和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使优秀的教师资源成为高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摘要:高校教师奋斗在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第一线, 高校教师的质量决定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 高校教师招聘的进行需遵循一般人员招募的流程, 同时也要格外谨慎。招募高水准的高校教师, 有助于高效率地传授专业知识和组建质优的科研团队。目前, 我国亟需合理、可行的教师招聘理论, 来指导我国高校教师招聘实践。本研究基于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 分析研究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师招聘问题, 并做出积极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师招聘,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李莹.我国高校教师招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1.13.

教师招聘教育学讲义 第4篇

2015年,镇雄县共招聘偏远农村贫困地区村完小以下学校教师100名,符合条件参加报考的有570人。截至2015年12月27日考试结束, 教师招聘工作未发生一例违纪案件或群众上访事件。

马关县交警到幼儿园开展“交通指挥手势学习”体验活动

本刊讯(通讯员 徐永春) 为打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预防和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教育幼儿从小珍爱生命、安全出行,马关县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近日在交警叔叔的带领下学习交通安全指挥手势。

一直以来,马关县交警大队坚持不定期到县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通过指挥手势及安全知识教育,让小朋友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并当好小小宣传员,将平安和遵规守纪的种子播进千家万户。

砚山县“十二五”期间教育工作成效明显

本刊讯(通讯员 杨明文) “十二五”期间,砚山县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突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工作成效显著。

教育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全县教育经费支出总额达32.36亿元,比“十一五”期间的12.02亿元增加了20.43亿元。义务教育阶段顺利实现免学费和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费和营养改善计划“两个全覆盖”。共发放生均公用经费23 173.3万元,发放免费教科书补助3 425.6万元,发放寄宿制学生生活费17 483.7万元,资助学生152 703人次;发放营养改善计划补助经费16 347.1万元,受益学生达244 699人次;发放各类助学金 1 946.65 万元,资助中小学贫困生2.5万人次。

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宜并则并,需增则增”的原则,先后撤并初级中学1所,109所小学及教学点,新增了县第三小学、平远镇第二小学、县第二幼儿园,整体迁建了平远镇第二中学。投入校舍建设资金4.49亿元,实施395个单体建设项目,新建校舍31.27万平方米。投入资金 950万元添置电脑 2 640台,投资720万元建设标准化实验室120间,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建设等教育信息化建设。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发展迅速,新建学前教育校舍面积10 098.01平方米,利用闲置校舍改造幼儿园28 809.6平方米;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学前教育,先后吸引民间资金 7 000万元投入学前教育,民办幼儿园由2010年的15所增加到现在的35所,在园幼儿由2010年2 620人增加到6 734人;公立幼儿园由2010年的4所增加到现在的30所,在园幼儿由1 008人增加到3 823人;全县在园(班)幼儿10 557人,三年入园率达50%,比“十一五”末的16.8%提高了33.2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推进,生均校舍、生均体育活动场地、百名学生拥有计算、图书配置等指标基本达到评估标准。普通高中教育办学“瓶颈”得以逐步破解,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十一五”末的49.25%提高到58.38%。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投资1.5亿元,将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整体迁建到县工业园区,加大与省内外各高等职业院校的合作办学力度;县政府与云南技师学院签订政校合作协议,成立云南技师学院砚山分院,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投入,将其打造成砚山乃至全州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5年来共招聘教师806人,小学、初中、普高、职高、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83%、99.37%、97.73%、90%、98.52%,比“十一五”末分别有所提高;各层次教育教师学历明显提高,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率达87.58%,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率达61.02%,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0.91%。

教师招聘教育学讲义 第5篇

第三章 学生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生的基本特点,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和小学生的情感;

2、掌握学生发展的特点,增强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小学儿童的发展特点

教学时数:6课时

第一节 历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

*儿童发展观的含义:除了儿童发展的概念外,还包括儿童人性特点,儿童发展的性质,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和儿童发展的价值等重要内容。

一、历史上的儿童发展观

(一)遗传决定论:个体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者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霍尔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评价:这种观点不仅为统治阶级放弃民众教育、实行等级教育制度找到理论依据,更为个别教育者推卸自己的责任找到借口。

(二)环境决定论:真正在而发展中起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

洛克:白板论——儿童犹如一块白板,到他们长大后,是好是坏,有用无用,感到幸福还是痛苦,主要是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更给我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儿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就像一个模具,儿童个体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这个模具的形状。

评价:与遗传决定论相比,该观点发现了对儿童发展影响更大的一个变量。该观点直接导致传统教育实践具有重视教师权威、书本知识和学校纪律的特点。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儿童学习活动的环境来达到控制儿童发展的目的。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

(三)辐合论(二因素论):肯定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二者作用各不相同,不能互相代替。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两种因素的作用大小也有明显的差别。

皮亚杰:环境对儿童的作用产生于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只有儿童把环境因素作为自己的反应对象,借此来构造自己的认识结构和反应方式的时候,这一环境因素才对儿童的发展有意义。

杜威:儿童的发展必须依赖儿童的自我参与和自我体验。他强调儿童主体性的同时,也强调环境条件,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设计教育活动,尽量去除教育过程中脱离生活 教师资格网络培训视频免费试听:http://edu.21cn.com/kcnet2580/

和脱离儿童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可能对儿童发展产生阻碍的各种因素,让儿童的发展更时候其个性需求,更贴近社会生活。

评价:辐合论对教育实践的影响是明显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被确定为教育者必备的知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被视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原则依据,同时,在教育实践中也加强了对教育内容、方法选择方面的控制,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环境的设计与控制。

二、学生观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具有可塑性

2、学生是有发展需要的人:多方面发展

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主要的任务是学习

(二)学生的权利[联合国大会《儿童权利公约》]

1、生存的权利

2、受教育的权利

3、受尊重的权利

4、安全的权利

(三)童年期学生的发展任务

1、发展基本的阅读、书写、计算技能

2、发展有意注意的能力

3、发展借助于具体事物进行推理的能力

4、发展社会性情感

5、发展意志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6、建立起对自己的完整态度

7、学习与同辈的相处

8、学习分辨是非、发展良知、德性

9、发展对社会、集体的态度

教师招聘教育学讲义 第6篇

第二节 教师素质

一、文化素质:“通才”和“专才”——一专多能

小学教师担负着全面朋友小学生的认为,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的知识。

(一)具有语文、数学两门主科和其他一两门学科的全面扎实的知识和技能

横:语文、数学、其他学科(艺术——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

纵:小学各个年级的教学

要求:全面扎实,求深求精

[杯水理论]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长流水”

“给学生一杯水是不够的,教师要教给学生找水的本领”

(二)必须具备艺术、体育、劳动等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农村小学办学规模小,教师少[农村小学师生比例:23:1,城市21:1]一般的教师配备都不够齐全,但是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引导,所以,教师要多才多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同时,小学生好动,喜欢文体活动,多才多艺的教师能更好地寓教于乐,增进师生之间的交往,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

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能够充实和丰富教育教学,为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素质:

(一)教育理论知识

主要指心理学、教育学、课程教材教法,以及班级管理的知识等。旨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减少教育活动的盲目性。

(二)教育实践能力

教育教学是一项动态的活动过程。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活动成效,直接受到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影响。

1、语言表达能力:

(1)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艺术,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口头语言表达的艺术。一个人纵然满腹经纶,但缺乏表达的能力,不能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不能与学生很好地交流,其教育成效肯定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准确、清晰、流畅;文明且具有教育性;富有情感,具有感染力与幽默性。语调把握得当,语速适中等。

(2)书面表达能力:板书、作业评语、操行评定等,文字书写工整、优美,意思表达清晰明了。

2、教学实践能力

(1)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研究与掌握:能明确教学的目标,正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能恰当地安排学期、单元、课时的计划。

(2)合理组织教学过程:能针对学生的特点、教材的要求、教学条件等诸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富有启发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布置的作业在质量上都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巩固与学习兴趣的保持、学习能力的提高。

(3)听课和评课的能力: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教学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析,并能够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吸取优点克服确点。

3、教育能力

(1)研究和了解学生的能力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的能力

(3)组织班队会

(4)转化后进生

(5)人际交往:学校内外的人际关系

(6)总结和提高的能力

(三)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面对(包括课堂内外尤其是课堂教学时)教育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机智一方面受教师的个人的个性特征的影响,同时,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教育现象的思考、教育经验的积累都是分不开的。

运用教育机智的基本原则

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冷静处理,灵活面对,把课堂内外发生的事件,都尽可能地转化为课程资源。

(四)教育研究能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经验+反思

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对教育对象的研究,不仅能提高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使其实践经验有效转化为理论认识,与周围的其他人进行交流,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师研究的内容,可多进行教材研究、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的研究、教学方法的研究、教育管理的研究等。

三、职业道德素质

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补充]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教育部颁布)

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抑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五、对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理性思考

“教育是世界上唯一直接与人的全面本性打交道的职业。”教师的职业生活,有特殊的主体性和示范性的劳动特点,即教师不仅在用教材教学生,其自身更是一本活的教材,他们的思想、言行、品质无时不在对学生起着重要的教育影响。由此,作为教育职业的主体——教师,其职业生涯中表现的道德水准,是决定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

“学高”为教育奠基,“身正”为教育指引方向,二者是教师履行职业道德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在节节攀升,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各种媒体在发布着各种教师职业道德缺失事件,比如:有教师对学生进行敲诈勒索,有教师衣冠禽兽,猥亵甚至残害学生,有教师对学生泄愤,肆意惩罚学生出气„„教师的社会声誉在这些负面的报道中受到冲击,教师正面临着信任危机。

批判、分析、反思教师的职业道德缺失问题,目的不在于否定教育,否定教师,而在于唤起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性认识,重塑教师的职业形象,提升教师的社会声望,提升教育的价值。

(二)做“有职业道德的教师”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履行其职业职责中表现出的道德,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要立足于他们的职业过程中的职业行为。做为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天职,教师的职业行为必须对学生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否则,“无功便是过”。在教师的职业生活中,仅仅不做违背私德和社会公德的事是不够的,“不做不道德的事就是有道德”很显然违背了“无功便是过”的职业道德的评价原则。教师的职业道德最根本的要求

1、较强的职业能力

教师的职业能力的重要表现就是有实施有效的教育的能力。所谓有效教育,笔者认为就是教育者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造性地完成教育任务,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体验学习的意义与乐趣,能主动学习,充分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形成真正的学力。

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是不变的。教师首先要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因为学生以学为主,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其对工作负责的第一要素,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直接的表现。所有的学科教学(包括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必须能给学生启迪,有益于学生的发展。一个口不能言手不能写的教师,首先是不合格、不称职的教师,自然也不能履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而且,教师不能停留在“独善其身”的境界,要能够和学生交流,不仅对学生有“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要有直接教育的能力,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师的职业职责。同时,有效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前一个时期,业内人士评价某些教师在“兢兢业业地扼杀人才”,在教育界引起不小的震动。持该观点的人认为,有些教师的工作态度是认真的,他们不惜牺牲大量休息时间甚至是自己的健康,一心扑在工作上,给学生补课、辅导、改作业,结果学生的考试成绩是上去了,但是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愿望没有了,社会生活的能力被扼杀了,他们在考试之后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再学习”。教师的如此职业行为,违背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要求,那么其职业行为的“道德性”就应该受到质疑。

2、踏实认真的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人们在工作中的情意表现,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表现。教师良好的职业态度是教学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一个没有正确的工作态度,没有积极的工作热情的教师,是无法发挥其工作能力的,更不会积极主动去提升自我的工作能力,必然也无法履行教师职责,实践教师的职业道德。

好的职业态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职业能力的不足,教育工作尤其如此。因为,学生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他们自身的主动努力,教师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够唤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教师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表现为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增强,其教育的效果甚至要超越教师的教育能力的影响。

良好的职业态度是直接的教育影响因素。学生能很敏感地捕捉到教师的行为中透出的价值观念、思想态度,并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教师的职业态度是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态度的直接范本。

3、良好的职业提升的意识和能力:主要是对教育专业水平的提升。

教育实践是一项创造性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学习方式等都可能随之发生变化,需要教育者终生学习和发展,才能满足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履行和表现职业道德。

教师的学习和反思,都是教师职业提升不可缺少的环节。当前提倡教师的教师发展理念是: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意味着教师要能够反观自我,把客我具有的思想、行为置

于主我的监督之下,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进行自我监督和调控,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境界。

(三)教师职业境界的三个层次:生存境界、责任境界和幸福境界。

三个层次的教师都可能认真工作,但活动动机是不同的。

第一个层次的职业行为教师是出于谋生的需要,第二个层次的教师是责任心使然,第三个层次的教师则是出于一种近乎自然的行为,工作过程就是其创造的过程,是享受生命的过程。

三种的职业境界也可以理解为教师的成长历程。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的教师,受其职业动机的影响,职业道德的履行情况会出现一些差异。

第一个层次的教师容易因为教师职业不能满足其生存的需求而出现背离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第二个层次的教师会因为教育工作中受挫或者受诱惑而放弃责任。

第三个层次的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则比较积极而且稳定。毕竟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的教师一生也无法达到“幸福境界”,所以,教师履行职业道德的情况也是不确定的。

(四)教师的专业成长阶段

1、适应阶段:1——3年

2、分化定型阶段:5年

3、突破阶段:8——10年

4、成熟阶段:15年

5、衰退阶段:20年

6、回归阶段:25年

7、僵化阶段:30年

(二)实现教师角色的四个转化

1、知识的传递者----学习的促进者

创设丰富的情境

建立接纳、支持、宽容的课堂气氛

积极地旁观

注意教学的生成性

走进儿童文化

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向生活、社会、自然

2、知识的权威者----知识的组织者、平等者

3、重知识掌握----重知识的伦理问题(两者并重)

上一篇:保安员资格培训课件下一篇:目标关键词优化的四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