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

2024-07-11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精选10篇)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 第1篇


xxx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为坚决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不能把饮水不安全问题带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指示。市委、市政府已将农村饮水安全列入全市“十件民生实事”的首件实事。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根据省市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区《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建管专业化”建设原则,全面提升我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以水质和水量达标为出发点,以规范建设和管理为着力点,建立健全“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机制,努力实现全区农村老百姓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根本转变。

二、总体建设与管理思路:

一充分利用中心城区自来水管网向岚角山、上岭桥、伊塘、高溪市等周边乡镇延伸,实现城区周边乡镇供水一体化;

二是新建三处千吨万人水厂,扩建现有规模以上的乡镇水厂,实现区域供水规模化;

三是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建立建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鼓励引进社会专业管理团队实现工程建管专业化。

三、目标任务

通过今、明两年(2019-2020年)的建设与管理,实现新增和改善农村自来水3.04万户11.67万人,实现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和自来水“村村通”。2019年,实现85%的行政村通自来水,新增农村自来水1.1879万户4.15万人,改善农村自来水0.898万户3.6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供水保证率达到90%以上;

2020年,新增农村自来水0.7012万户2.9万人,改善农村自来水0.1177万户1.02万人,实现100%的行政村通自来水,农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

四、工作措施

(一)、科学编制规划。在前期农村饮水工程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按照“三化”思路,遵循“以水源定规模、以规模定方案”和“城乡一体、以大并小、规模供水”的原则,编制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因地施策,分类分片实施。

(二)、保障水质达标。落实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水源保护、水质监测评价“三同时”制度,确保水质达标。一是强化水源保护。对全区城乡生活用水水源地,依法依规划定水源保护区,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涵养林保护,完善相关防护设施建设和标志设置。同时,出台传统古井保护办法,明确保护范围,划定保护级别,实施分级保护。二是完善配套设施。新建农村供水工程,须按照标准同步设计和配备净化消毒设施;

已建未配备净化消毒设施的农村供水工程,必须按要求配齐。三是强化水质检测及监测。水利、卫生健康等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饮水水质检测体系,加强对农村饮水水质的检测和监测工作、切实做好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的检测和监测及卫生评价工作,确保水质达标。同时,建立完善工作预案,切实提高供水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健全管理制度。按照“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工程管护制度。一是落实“三项制度”。建立健全区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确保农村饮水工程正常安全运行。二是创新管理模式。以市场化运营管理导向,分区分类推进农村饮水工程规范化管理,对于乡镇以上集中供水工程,积极推行PP项目公司、自来水公司或县级农村供水总公司等专业化管理模式;

对于一些无法统一管理的联村、单村集中供水工程,由乡镇政府或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经营管理模式。三是设立管护基金。设立农村饮水工程管护基金,每年按供水人ロ10元人计提,区财政予以保障。

五、组织领导

1、成立机构。成立区农村饮水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区委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住建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城管综合执法局、区扶贫办、区林业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水利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组建区级农村供水管理机构,设立乡镇农村供水管理站,明确村级农村供水管理人员,落实人员编制,保障工作经费。

2、压实责任。区农村饮水工作实行乡镇街道(工业园区、马坪农业开发区)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全面落实“三个责任”即:乡镇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水利和卫生健康、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

3、强化考核。建立农村饮水工作考核机制,将各乡镇、区直相关部门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和重点民生实事考核内容。按省市要求签订责任书,定期督查、年终考核。发生农村饮水重大安全事故的,按相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 第2篇

第一条:为了加强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全面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计委、环保部、财政部、的通知》、《XX省水利工程条例》、《XX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XX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镇工程运行管理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第二条:本实施方案适用于XX镇辖区内农村饮水安全的所有供水、用水及其相关活动。

第三条:本实施方案所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指XX镇辖区内的所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设施,包括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

第四条:对本辖区内农村饮水安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镇政府对本镇农村饮水安全负总责,协调解决所有农村饮水工程的用水调度,安全运行、水费征收、日常管护工作。

行政村负责对本辖区范围内的所有农村“千吨万人”以下的安全饮水工程的用水调度、安全运行、水费征收、日常管护等工作。

第五条:国家投资建设的农村公用集中和分散式的饮水安全工程产权归村委会集体所有。

第六条:“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需建立健全安全运行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专业管理人员,建立应急供水预案。“千吨万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需委托专人管理,充分利用各农村公益性岗位等政策,落实管理人员。“千吨万人”集中供水工程,由县水利局与管理主体签订管护协议,“千吨万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由镇政府与管理主体依法签订管护协议。

第七条:管理主体应定期或不定期巡查供水设施,确保供水设施安全运行,要求对“千吨万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至少每周开展一次,“千吨万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至少每月开展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逐级上报。

第八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统筹用于工程维修养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维养资金向水费收取情况好的工程倾斜。

第九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必须划定工程供水水源地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经常巡查,及时处理影响水源安全的问题。

第十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各管理主体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保持供水安全稳定

(二)对用水户取用水登记造册

(三)按照有关规定足额收取水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一条:用水户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时交纳水费

(二)不得擅自改变用水性质

(三)不得盗用或者擅自向其他单位和个人转供水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第3篇

1.1 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加快, 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的饮水问题已经由满足农民饮水需求上升到保障农民安全饮水的高度。我国农村存在水质污染严重, 分散式供水, 集中式供水设施不完善等特点, 这从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难度。建设与管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资金主要由2方面组成:农民自主筹集资金;由国家、省、市、县等各级政府划分的财政拨款。相对于农民自主筹集资金, 政府关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专项资金比较容易到位。由于我国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较低, 农村等基层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财政政策支持, 导致农民难以自主筹集到资金, 最终造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我国饮水安全问题突出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经济条件落后和地理位置偏远的农村。统计显示, 要想保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具有充足的资金, 农民的人均投入超过800元, 这对于很多地区的农民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 而这些费用还不包含室内饮水设施铺设费用、通往各家各户的管道费用和后期维护费用等。由于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 导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低。

1.2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不到位

在我国农村安全饮水方面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人们很重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 却忽略了后期管理的重要性。在很多已经建好安全饮水工程的农村, 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导致饮水安全服务设施的后期运营效果很不理想。很多设备出现问题后无人问津, 久而久之, 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 大问题最终影响设备运行, 造成人民财产和政府资金的巨大损失。很多地方的安全饮水工程投入使用时间不长, 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很大原因都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维护、管理机制。

1.3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入不敷出, 经营困难

我国的安全饮水工程属于公益性事业, 不能收取过多的费用。因此, 安全饮水工程主要依赖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运营。我国农村的安全饮水工程与城市的安全饮水工程相比, 具有自身的特点, 比如用户比较分散, 管道铺设线路比较长, 后期维护管理比较困难等, 造成很多安全饮水工程入不敷出, 难以正常运行, 这也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1.4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低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低, 老龄化现象严重。很多管理人员没有参加相关培训就直接上岗, 极大降低了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水平。

2 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

为了保证农民饮水安全, 必须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水平与管理质量。如何才能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水平与管理质量呢, 首先要做的是必须明确我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 有目的有计划的提出解决方案, 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让农民喝上放心水。

2.1 提高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宣传力度

要想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 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 使更多的人明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重要性, 从而自发投入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来。关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宣传, 应该本着客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使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真实现状。这样, 可以把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的投入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 做到物尽其用。另外, 通过宣传, 可以拓宽工程建设的融资渠道, 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资金问题。

2.2 增加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资金投入

由于人们对安全饮水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 这就要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综合质量标准也要随之不断提高, 最终导致投资成本增大。加之, 最近几年物价上涨, 安全饮水工程需要的原材料的费用也不断提高。因此, 在工程设计初期就应该筹集更多资金, 保证工程建设中的资金需求。除了政府专项资金和村民自己投入的资金外, 应该招引社会上的企业和个人对安全饮水工程的资助, 从而增加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资金投入。

2.3 安排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后期管理与维护费用

为了保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长期顺利、有效运行, 需要安排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后期管理与维护的费用。我们可以采取地方政府财政拨款、余留款项和政府补贴的方式。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我们应该因地制宜, 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保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后期的管理与维护费用。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 由于农民收入较低, 应该采取地方财政补贴为辅、政府补贴为主的方式。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 农民可以适当缴纳一部分管理与维护费用, 以国家补贴为辅, 地方政府补贴为主的方式。

2.4 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水平

对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我们应该针对安全饮水工程普遍性和各地区安全饮水工程的特殊性, 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提高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培训才能上岗。还可以制定有效的奖罚措施, 激发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保证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顺利进行;加强监督管理, 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到责任到人, 一旦出现问题要能找到相关负责人。另外, 还有鼓励群众参与到监督工作中, 扩大监督的覆盖面。

3 总结

水是生命之源, 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水的安全与否, 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状况。本文根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希望可以确保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正常、稳定、长期为人民服务, 农民都能喝上放心水。

参考文献

[1]邢乔.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要点的思考[J].管理观察, 2011 (26) :88-89.

[2]徐纯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10) .

[3]夏志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 40 (7) :263-264.

浅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第4篇

【摘 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饮水安全长期是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工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不断加大,水质量不断下降,饮水安全令人担忧。本文中,笔者主要围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进行分析,完善工程建设与管理,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度,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

0.前言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关系着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一定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国家,“饮水难”是困扰许多农村的重要问题,为此,党和政府从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兴修了一大批便民的饮水工程。但是,饮水工程在建设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较多,饮水安全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村人民用上安全水依然是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继续奋进的重要目标之一。

1.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1.1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宝贵生命

据相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农村3亿多人民的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几乎占到农村总人口的四十个百分点,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人民的福祉,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2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人心向背

饮水安全工程是民生工程,是党和政府心怀人民的德政工程,同时也是“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质差,饮用水质量得不到保证

为了解决人民的饮水困难问题,我国修建了许多事关民生的水利工程,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上问题较多,致使农村饮用水水质得不到有效保证,一些地方的人民长期喝不上达标放心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农村饮水多采用分散式取水,水质得不到保障。在我国农村地区,许多地方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不完善,缺乏集中、统一供水的设施,农村人民无法得到统一供水。因此,他们多采用自主分散取水的方式满足需求,但这种取水方式存在的问题较多,水质得不到保证。

其次,水体污染严重,饮水安全令人堪忧。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地区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同时,农村地区大量使用农药进行作业,导致水资源污染严重,适合作为饮用水取水点的地区已经越来越少,饮用放心、安全的水愈来愈难。

2.2水量分布不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取水方便度和水资源的保证率具有明显差异

广大农村地区地形和降水具有明显差异,水资源取用便利度各不相同,加之水资源分布不平衡,致使各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难度。

2.3饮水工程建设不达标,管理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农村建设,各种便民的水利工程不断出现,为方便人们的用水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建设存在明显问题,水利工程设计不达标,不能满足饮水要求,同时,在饮用水工程管理上存在漏洞,管理疏忽大意,致使农村饮用水存在严重问题仍无察觉,严重威胁着人民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3.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措施

3.1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使工程严格按照饮用水安全标准实施

纵观我国农村地区饮用水工程现状,情况不容乐观,一些地区的饮水工程形同虚设,年久失修,出现身边是饮水工程,仍喝着质量不达标的水的怪异现象。为此,相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以对人们生命健康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加大对饮用水工程建设的投入。同时,严格按照饮用水安全标准进行工程建设,坚决打击偷工减料,有损工程建设,对人民饮水安全不负责的行为,使饮水工程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为农村人民喝上干净、健康的饮用水提供重要基础条件。

3.2因地制宜地开展饮水工程建设,提升饮水工程效益

我国农村地区分布广泛,受区域地形和天然水源的影响,各地区水量情况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在饮水工程建设上切忌搞“一刀切”的工程建设标准,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饮水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好饮水工程的实际效益,改变饮水安全环境,使饮水工程为当地人民饮上健康水发挥更大的功效。

3.3普及饮水工程知识,使农村人民认识建设、维护饮水工程的重要性

由于一些农村地区对饮水安全和饮水工程建设认识不够,没有深刻认识到饮水工程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导致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遇到一些阻力。因此,一定要加大饮水工程和饮水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使人们真正认识到饮水工程建设对饮水安全的重要作用,自觉地理解、支持饮水工程建设,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

3.4完善饮水工程管理方式,加强监管,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

由于管理不到位,责任制未得到落实,近年来,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产生不少问题,甚至有些饮水工程出现废弃的现象,严重浪费国家资源,危害人民饮水安全。为此,饮水工程一定要完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强监督管理,使饮水工程正常运转,为农村地区饮水安全不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宪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实施建议[J].山西水利,2008(04).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 第5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促进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及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通知》、《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的对象是按照水利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农村饮用水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饮水不安全人口。

第二章 农村饮水安全标准

第三条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是根据《农村饮用水卫生评价指标体系》中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确定,其中有一项达不到基本安全规定的为饮水不安全。

第四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水量设计标准应符合水利部颁布的《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之规定;集中供水工程水质标准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受水源、技术、管理等条件限制的Ⅳ、Ⅴ型供水工程及分散供水工程水质标准应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 生标准>准则》的要求;建设公共给水点的地区,应确保村民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0%。

第三章 部门分工

第五条 四川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联席会议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市(州)、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市(州)、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公益性设施,各级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在征地、用电、办证、税收、水质监测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或减免,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创造条件,并在财政预算中落实项目配套经费,安排项目工作经费,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第七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发展改革部门与水利部门共同做好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的编制和报批、项目审批、计划下达以及建设与管理的监管工作。

第八条 水利部门商有关部门负责编制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组织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及运行管理。

第九条 卫生部门负责提出急需解决的地氟病、地砷病、血吸虫病病区需改水的范围和项目建成后的水质检测、监测。县级卫生部门配合水利部门逐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检测体系,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饮水工程水质进行检测。第十条 妇联负责组织、宣传和发动妇女、儿童参与饮水工程项目建设,大力普及饮水卫生健康知识。

第十一条 环保部门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监管。

第四章 项目规划和审批

第十二条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参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十三条 原则上以市(州)为单元,由具有丙级以上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将项目任务落实到项目县并规划到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市(州)发改委、水利部门联合报省发改委、水利厅,水利厅提出技术审查意见后,由省发改委审批。

第十四条 市(州)发改委和水利局根据规划及计划控制规模,联合向省发改委和水利厅申报项目建议计划;由省发改委和水利厅联合编制项目建议计划,报送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省发改委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下达的计划,商水利厅下达项目建设投资计划。

第十五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要以《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及相关规划报告为依据,科学编制工程建设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六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应当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先解决水质性缺水、农村集镇、居民聚居点、农村 学校、高梁旱磅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饮水水源要优先考虑就近引用已成水利工程蓄水和水质较好的河水、山泉水、优质地下水等。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建设集中供水工程;距县城、集镇自来水厂较近的农村居民点,可依托已有自来水厂,进行扩建、改建,辐射延伸供水管线,发展自来水;有良好地下水源条件的地方,可建设集中供水井或分户供水井;在农户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可建设分散式供水工程;严重缺乏淡水资源的地方,可建设雨水集蓄工程;对有可能移民的居民点,修建临时性供水设施。

第十七条 要合理规划水源保护设施和饮水安全监测网络建设。规划新建集镇、村镇时应充分考虑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对四周水源紧缺的集镇要限制发展或逐步搬迁。各地在兴办学校、居民点、厂矿等建设项目时,要坚持水资源论证制度,成片规划。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八条 各市(州)根据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省下达的投资计划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将项目落实到村到户,并分户建立工程规划卡。实施方案由市(州)水利部门商发展改革部门报省水利厅商发改委审批。

第十九条 工程实施方案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实施方案应根据地形、地质、水源及水质等不同情况,进行多方案比较,在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要求的前提下,择优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最佳方案。设计资料要力求完整,主要由工程设计说明书、工程分布图、各类典型工程平面布置图、主要建筑物结构设计图、工程概算及水 质检验报告等部分组成。对供水规模较大的工程,要进行单独的初步设计。

第二十条 实施的饮水安全建设项目必须符合规划,任何单位、个人投资兴建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必须报经当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 工程建设前,必须按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标准将需要解决饮水不安全的人数落实到村组和农户,建卡立档,实行名册管理。对农村饮水不安全农户确定规划标准、建设任务、补助标准等,可通过报刊、公示墙等形式在村内予以公示。县以上水利部门要建立电子档案,实现项目信息化管理。

第二十二条 要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大力推行“参与式”模式,要让老百姓参与工程规划、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和资金监管等全过程,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积极性。要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明确工程建成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二十三条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必须严格实行规划建卡制、招标投标制、集中采购制、巡回监理制、资金报帐制、项目公示制的“六制”管理。

第二十四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得层层转包。施工单位必须严格质量标准,按图施工,不得任意修改设计。实施项目应保持计划严肃性,一经审批就不得变更,特殊情况如需变更,必须经设计、审批部门同意。施工单位要有施工记 5 录,对已完成部分特别是隐蔽工程项目,必须经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第二十五条 集中供水工程以及打井、集雨等较集中连片的项目,应设置永久性标志。标志要求统一样式,标明“××县××镇(乡)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工程简介。

第六章 项目资金管理

第二十六条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所需资金(不含投劳折资),主要由国家专项资金、地方财政配套补助资金和受益群众自筹资金共同组成。项目所在市(州)、县、乡配套资金必须及时足额到位。各级政府要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饮水多元化融资体系。

第二十七条 国家补助专项资金只能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各地要加强资金管理,专款专用。要大力推广招标投标制、资金报账制、工程施工监理制、工程材料设备等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市(州)、县发展改革、财政、审计和监察部门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防止挪用、滞留资金。

第七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八条 项目完成后,由市(州)水利局商发改委组织有关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自验。重点要对工程建设任务、质量、资金使用管理、运行情况等进行审核。项目实施单位应提交竣工报告并附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审批文件及有关图纸、表格等资料。自验合格后,填写“四川省农村饮水安 全工程验收卡”,并以村为单位建立档案。验收卡和验收意见等资料由县水利部门存档,市(州)水利局、发展改革委联合向省水利厅和发改委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九条 在自验合格的基础上,由省水利厅与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通过随机抽样进行验收,抽验县不少于任务县的50%,每县抽验乡(镇)不少于任务乡的40%,每乡抽验村不少于任务村的30%。验收结果报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备案。

第三十条 对项目村验收检查要有受益人签字的实际受益人口和补助资金到户统计表。集中供水工程要求以自然村为单位,每村有不少于3名村民代表签字;家庭水窖、水池等工程要以户为单位签字。

第三十一条 验收主要针对组织领导、任务完成情况、工程质量、资金投入和工程管理等五个方面,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

第三十二条 验收评分按百分制计算,分为四个等级,总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79分为合格,小于70分为不合格。

第三十三条 验收结果将作为下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限期整改,返工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八章 项目建后管理

第三十四条 农村供水工程要以保障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用水为目标,以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为宗旨,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卫生等部门组织研究、制定和完善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国家出资人代表,对国家投资所形成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组建供水总站(供水公司、供水协会),负责对村镇供水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享有经营、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力。

第三十六条 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应根据工程投资渠道和工程规模,实行不同的管理责任制。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工程由供水总站(供水公司、供水协会)负责管理;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村、组集中供水工程,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经用户协商同意,也可由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行使用水合作组织的职能;由私人投资或股份制修建的集中供水工程,由投资人负责或组建股份合作制公司进行管理;对国家支持、农户自建的机井、水窖,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制,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实行受益户自管。

第三十七条 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类型工程的特点,在维护农民用水权益的前提下充分引入市场竞争,落实管理权、放活经营权,可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形式,调动工程投资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实行承包、租赁等 经营形式的供水工程,业务上接受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其经营行为。对国家投资工程的转让、拍卖、租赁和承包必须公开、透明,其收益应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可以补偿供水工程国家政策性亏损。

第三十八条 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要根据《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的要求进行资质认证和供水管理,并按照《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的要求配备管护人员。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农村集中供水企业和供水管理人员进行资质认证审批。

第三十九条 集中供水站应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科学制定供水价格,既要考虑供水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兼顾农民经济承受能力。较大的供水工程要推行水价的听证制度。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乡镇供水工程、由社会投资兴建的集中供水工程,其水价由县级以上政府物价部门商水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政策合理核定;对集体投资兴建的单村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其水价由村民委员会、受益户和用水协会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自主制订。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分类计价,逐步推行分质供水、超额加价等办法。

第四十条 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加强水源保护。要合理开发水资源,防止超采地下水。各地应分工程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并向社会公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要纳入农村饮水工程验收的重要内容,并落实具体保护措施。第四十一条 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应限制发展城镇、村镇和厂矿企业。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从事任何建设活动,应先予报请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加强禽畜养殖环境管理。严格禁止在河道、水库、堰塘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网、化肥等形式的肥水水产养殖活动,要防治“水葫芦”等有害生物的生长,确保供水水源不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

第四十二条 以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站为依托,分区域设立水质监测点。对于集中供水工程,要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对于分散供水工程,要分区域定期进行水质监测。

第九章 奖罚

第四十三条 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对在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失误、玩忽职守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个人或单位,视其情节,给予必要的处分,直至停止安排项目。

第十章 附 则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论文 第6篇

1基本情况

1.1规划情况

按照国家有关部委要求,分别于20xx年和20xx年进行了两次农村饮水状况调查,最终确定开封市有212.70万农村居民和21万在校师生被纳入农村饮水安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

1.2建设情况

开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从20xx年以来,开封市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利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良好氛围,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开封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共投资11.74亿元,其中中央资金7.86亿元,省级配套资金1.73亿元,市级配套资金0.82亿元,县级配套及项目区群众自筹资金1.33亿元,共兴建供水工程369处,其中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45处,已经解决了全市1337个行政村212.34万农村居民和20.87万在校师生安全饮水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使受益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提高,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被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1.3管理情况

开封市现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有以下三种运行管理模式:一是对于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实行统一管理,企业化经营、独立核算;二是对于联村供水工程,建立用水户协会,由村民用水者协会管理,保本微利,自负盈亏;三是对于单村供水工程,由村两委指定责任心强、认真负责的同志负责水费收缴和工程管护。从实际情况看,规模水厂管理相对规范,运行较好,既优化了资源配置,避免了重复投资,扩大了供水规模,同时给拓宽经营渠道开辟了空间。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还有部分农村居民未饮用上安全水

近年来过境河流和工业废水造成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新增了部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渴求安全饮水的愿望强烈。据《开封年鉴》(20xx年)统计,开封市农村总人口327.60万人,1703个行政村。到20年底,开封市还剩余115万农村居民未用上自来水。

2.2早期建设的饮水工程建设标准低,供水保证率不高

在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初期,由于受条件制约,开封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单村工程为主,较为分散,供水站、管网、入户工程等标准不高。在后续的.项目实施中,虽经改造,但还未全部实现并网、联网,影响供水保证率。

2.3已建饮水工程产权不明晰

已建饮水工程尤其是联村或单村小型供水工程,由村级实行自主管理,工程管护主体和运行管理体制不明确,建成初期运行情况良好,随着设备陈旧和管网老化暴露出水费收缴和提取维修基金难、工程维护不及时等问题。

2.4缺乏有效的水质检测手段,水质检测能力薄弱

目前开封各县区均建立了中心化验室,但由于设备不够齐全、化验员不到位、业务不熟练等原因,仅能做几项化验指标。千吨万人以上规模水厂还未全部配备化验室,水质化验不能形成常态化、制度化,难以有效解决今后可能遇到的水质受到污染等复杂问题,难以保证其供水安全。2.5部分供水厂(站)消毒设施未正常运转,影响水质合格率虽然供水厂(站)配备了水质消毒设备,受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不会操作、图省事等因素影响,不少供水厂(站)消毒设备未正常使用,导致部分末梢水菌类总数超标。

3对策及建议

3.1规范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实行“四制”,择优选择工程施工队伍和设备、管材生产厂家,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加大对工程抽查和检查的频次和力度,邀请项目村群众代表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监督,对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要求返工。充分发挥发改、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管作用,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确保项目立项审批合格、资金使用规范高效、工程建设优质安全。

3.2认真编制和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

全面摸底调查,认真分析评价农村饮水工程现状,查找薄弱环节、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做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需求分析,认真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要求,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采取新建、扩建、管网延伸、联网等措施,解决剩余未饮用上安全水的农村居民,实现水厂、供水站联网调度,提高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和供水保证率,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3.3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水质安全

强化水源保护意识,针对集中式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不同特点,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或水源保护范围,设置保护标志,明确在水源井的影响半径范围内(单井保护半径50~100m),不得开凿其他生产用水井,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得修建渗水厕所和污水渗水坑、堆放废渣和垃圾或铺设污水渠道,不从事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

3.4提高水质检测能力,提高水质合格率

依托规模较大水厂水质化验室及现有水质检测机构,建设完善区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提升工程水质检测设施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应具备42项常规指标和本地特有的非常规指标的检测能力。对于千吨万人以上水厂,须建立水质化验室,并建立水质检验制度,配备检验人员和检验设备,开展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定期检测。

3.5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

遇到突发事件,做到快速反应,启动相应应急预案,采取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事态发展,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3.6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制度

建立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制度,这样,有利于县级应急维护机制的建立,通过基金的调控,使工程日常维修和大修资金得到保证,为建立应急维护队伍和工作机制打下了基础;有利于相对弱势的小型饮水工程生存空间的拓展,可以随时得到维护资金的支持,延长了工程使用寿命,提高了小型饮水工程抗御风险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县级水利部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调控能力,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3.7加强工程管理,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 第7篇

(文县水利局刘春红)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针对文县饮水安全现状和水质源状况,结合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对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对工程的建后管理提出符合本地的实际建议。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 工程 建设管理

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文县位于甘肃最南端,辖3镇17乡,305个行政村,1306个自然村,截止2008年底我县农村总人口21.85万人。自2000年实施农村人饮解困工程以来,经过多年努力,依靠国家投资,各级政府财政支持和群众投工投劳,到2008年底,累计投资253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771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759万元。建成155处农村饮水工程受益人口6.43万人。其中自流饮水132处,打井电提工程23处。对人饮工程我县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规定选择水源,根据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高标准高质量地使我县农村人饮工程在质量上规模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被群众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2005年上半年,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调查评估,从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等方面进行了论证评估。调查表明,全县农村饮水安全人数为6.1915万人,仅占农村人口总数的28.6%,尚有15.45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占全县农村人口总数的71.4 %。其中饮用氟砷超标水的有1.1833万人,苦咸水的有1.0664万人,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的有0.539万人,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的有3.4319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有4.7434万人,水量不达标的有4.4881万人。由以上数据可知,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从文县饮水安全现状出发,不断总结以往的经验,结合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使工程保质高效运行。首先,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为了使农村饮水安全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抓实办好,取得“小工程、大德政”的政治效果和经济效益,首先要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做好工程建设规划和发展目标;其次,从实际出发,根据文县的自然地理特点,因地制宜地通过对水源、水量、水质、供水规模、供水方式以及投资效益的优化分析对比,确定最佳方案,拿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报告和实施方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水资源分析(1)自然、社会概况

文县属于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有“两江八河”横贯全县,369条小溪纵横交错。年均径流总量90亿立方,年均降雨量450mm—850mm之间,历年平均蒸发量2122mm。气候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差异明显,降雨分布差异大,且年内分布极为不均,决定论我县水资源在地域上、时间上、空间上的分布不平衡,降水与需水严重错位,加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部分地方水源干枯、小溪断流现象时有发生,使水源供需矛盾突出。(2)生活饮用水水资源保护

生活饮用水水资源保护主要是水源地的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大气变暖,连年干旱,水源水位下降;二是,涵养措施欠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水源减小或干枯;三是,水源地保护措施不健全,没有划定保护范围,使水质恶化,污染严重;四是,监测设施及检测手段落后,水源地水质水量的监测管理基本是个空白;五是,盲目以为我县水资源丰富,没有树立节水理念,存在用水不合理、不节制,致使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加强水源保护是今后人饮建设中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环节。

3、水源的选择

水源的选择,是饮水安全的关键,一定要考虑水量、水质。重点选择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管理和维护方便的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和《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划定供水水源保护范围,制定防护措施,确保饮水安全。

我县区域可供水源主要有“两江八河”和一些沟溪水。我县沟溪水资源相对丰富,水质良好,不易人为污染,引自流沟溪水供水入村解决安全饮水问题是首选工程措施,是最经济,技术可行而管理成本较低的方案。个别主要是两江沿川人口多的村社,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或不宜引用自然沟溪自流供水的则用电力提水法较为适宜。这样更有利于规范管理,计量收费和企业化运行,促进管理水平上台阶。在个别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没有水源条件,或水质不能满足要求的,而只能采用集雨工程的,则采取集雨水窖工程来集水供水。一是要建造高效的集雨场,二是建密封的贮水窖,使水质达标符合饮用水标准。例如:临江大坪,口头坝苍元山,桥头新舍,新寺等地。

4、合理确定供水规模

供水规模(即最高日用水量)是供水工程的重要参数,在规划设计中,对集中供水工程的供水规模要充分论证,要有超前意识,将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经济发展综合考虑,按规范要求和发展眼光计算各项用水指标(居民生活用水量、饲养畜禽用水量、企业用水量、建筑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化环境用水量、管网损失和未预见用水量)。

5、科学选择供水系统与供水方式

供水系统分为集中式供水系统和分散式供水系统

集中式供水系统是我县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一种主要方式,凡有条件的地区必须优先选用。该系统供水保证率高,水质能够得到保证,用户使用方便可靠。便于合理利用资金,形成水产业规模;便于水费征收和运行管理;便于维修养护和水质监测。

分散式供水系统缺点较多,一般不宜选用,在确因水源和电源限制,农户较少,投资大且无维持运行能力的农村,农户可修建集雨水窖(池、井)收集雨水以被饮用。

适宜我县的供水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区域连片统一供水。比如,碧口镇就采用该方式,成立供水站,配备专业人员集中管理,统一水价。

(2)村组独立供水。我县的一些半山村社,因水源属于本村组,居住分散,水质良好充足,大部分可采用这种方式。

(3)城镇管网延伸供水,在保证城区供水的前提下,距离城区管路管网较近的周边农村,均可考虑管网延伸供水。如大度坝等。(4)水窖蓄水。这是一种受各方面条件限制,无条件实施集中供水,地处半山和高半山的村社采用的方式。如临江大坪等。

三、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

以往的工程重建轻管,致使一部分工程运行两、三年便不能发挥效益,成为报废工程。所以我们应从以下几点加强对工程的建前,建中,建后的管理。

1、建立良好的投入机制,强化资金使用管理

在工程建设的投资中,一定要坚持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的原则。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地方、群众集资为辅。县财政高度重视,多方筹资,保证地方配套资金如数到位,并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专款专用。积极发动引导受益群众投资投工,使工程建设资金得到保障。

在资金使用管理上,对国投和地方配套资金,设立专户,专帐,实行市级报账制。

2、加强建设质量管理

由于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建后长远效益的发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要按照设计方案,严格施工程序,按期保质完成。由水利部门主要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工程建设事宜,从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质量监督、竣工验收以及建后管理负责到底。

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实际,我县制定了《文县农村人饮工程施工设计与预算规定》、《文县农村人饮工程竣工验收实施办法》,实施工程监管制,招投标制和法人责任制,统一设计预算标准,统一进购设备、材料,统一工程验收标准,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监管建设过程,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工程顺利完成。

3、切实抓好工程建后管理,发挥工程效益

前些年的饮水解困工程实践证明,工程建后管理是关键,工程建的再好,如果后期管理跟不上,最终使(特别是自流饮水集中供水无偿使用)相当一些工程,使用二、三年便失去运行生机。如何坚强管理,创新机制,变福利水为商品水,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只有真正走上自我维持,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轨道,才能改变以往解决困难后返困,再解决再返困的恶性循环的局面。因此,必须把饮水安全工程的建后管理放到一个重要位臵,真正做到建管并重。

(1)坚持以水养水的原则。必须按成本核定水费,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形式,大力开展依法治水,以水养水,节约用水的转变农民群众的用水观念,提高节约用水意识。

(2)对目前,一家一户办不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应该通过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来进行解决.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明晰工程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规范管理权。可以由水利站直接管理,也可以通过产权转让私人经营,还可以采用经营管理权承包、租赁或聘用“能人”等方式加强经营管理。在租赁、承包甚至产权转让的工程管理中,要切实防止掠夺性经营。同时,要加强行业管理,制订考核办法,建立奖惩制度。要加强对经营者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协调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以确保经营者的利益.在保护经营者合法收益的同时,应严格要求经营者按照规定缴纳规费。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措施办法,都要“以人为本”得到人民群众的赞同,都要对工程的良性运行有利,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浅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第8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 在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向来是比较薄弱的一环。由此, 注意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 并确保其发挥长期的作用, 对各级水行政部门的管理来说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再则, 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论述, 有助于寻找问题的根源, 从根源上提高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水平。

2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其主要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由于农村水污染以及农村供水安全的分散性等等特点使得供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成本和难度不断增加。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资金多是由政府、省、市、地财政拨款和人民自主筹资来完成。政府财政专项拨款容易到位, 但是由于农村人民的收入水平不高, 乡村等基层地方政府又没有了农业税、“三提五统”等财政政策的支持, 致使基层政府和人民筹资困难性比较大, 从而造成了工程投资不足。

第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般重建设、轻管理。目前我国东部沿海的绝大部分省市都已经建立了饮水安全服务设施, 但是其后期的运营效果却并不理想, 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从而使服务设施的设备老化严重、损坏迅速, 从而失去了其最初建设的美好目的, 也给政府资金和人民的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第三,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入不敷出, 难以有效的运转。在已经修建完毕的饮水安全工程设施中, 不少采取集中供水的安全工程, 由于其本身的性质是一种公益事业, 不能采取市场化和竞争化的发展模式。所以在经营的过程中多是依赖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运营。

3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3.1 领导重视, 责任落实

农村饮水工程作为惠民项目, 加强组织领导极为关键和重要。首先, 将饮水安全问题列入到政府议事日程中, 纳入到年度考核项目中去, 并形成严格的奖惩制度。其次, 切实加强此项工程的领导, 成立专门的“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统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有其现实的必要性。成立的领导小组, 下设组织管理、财务监督、工程验收等办事机构, 而且项目责任到人, 县级领导包管乡镇, 乡镇领导包管村落, 技术人员包管工程项目, 层层签订责任到人, 严格奖惩处罚力度, 形成强有力的指挥体系, 确保农村饮水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最后, 对安全饮水工程涉及的人、财、物, 都要给于优先安排, 逐渐形成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促进全县农村饮水工程的顺利开展。

3.2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重点突出

农村安全饮水的问题, 涉及到各个方面, 此项工作做实做好, 务必要进行科学的规划, 重点问题重点解决, 不能偏偏一律。首先, 调查本县饮水不安全人口数量, 本着“先急后缓、先重后轻、逐步推进”的思路, 有层次、有次序的解决好饮水工程的建设。其次, 工程设计期间, 务必征询民众的意见。根据地域特点、水域特点、经济水利、生活习惯等等, 针对性选择适应的工程模式。最后, 供水工程的建设, 不能千篇一律, 应体现地域特点。该集中的集中, 该分散的分散, 该联合的联合, 该用井的用井, 该用池的用池。比如:有的地区, 人口少, 分散居住, 可推行利用小水、小泉;有的地区, 人口集中, 可推行集中供水。

3.3 加强工程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质量是很关键和重要的一环。严把质量关, 下列几项工作理应受到重视:第一, 材料、设备。采购用信誉好的单位, 公开招标, 剔除劣质产品。第二, 施工队伍。集中供水的工程项目, 务必用专业施工队伍。第三, 质量监督。工程施工期间, 务必全程监督, 确保施工的高质量。第四, 工程验收。项目工程完工后, 严格按照相关饮水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由专门的验收小组负责验收, 所有不合格工程一律禁止投入运行。

3.4 多方筹措建设资金, 严格工程项目管理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作为惠民工程, 投资量大, 但是国家补给的资金有限, 难以满足庞大的工程开销。由此, 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 建议中央、集体、个人同时上, 以中央补贴投资为导向, 社会投资为拓展重点, 形成多元的融资机制。由此, 第一, 积极申请专项资金。第二, 广泛筹资, 本着谁受益, 谁投资, 谁管理的原则, 调动民众参与水利工程管理的积极性。第三, 鼓励民众多股份多形式参与, 多渠道吸纳民间资金, 借助市场化运作, 实现以水养水、有偿养水, 解决饮水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此外, 融资的专项资金, 务必合理使用。成立专户存储, 专账结算, 专人管理, 落实好报账制, 确保资金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晓.强化监督实现多赢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J].轻工科技, 2016, (8) :140-141.

[2]孙所英, 曹景迎.滨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分析[J].水利发展研究, 2016, (8) :78-80.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探析 第9篇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1. 前言

1.1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水旱灾害频发,水利的重要地位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水利的改革发展也愈加迫切和需要。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能够惠及民生、造福群众,让农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1.22005年之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状况为:水利工程大都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工程建设标准低,且经多年运行,部分工程损坏严重,影响效益发挥;水利设施老化,供水能力不足,水量、水质都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用水方便程度低,远距离运水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1.3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户户通、农村饮水安全及农村饮水巩固工程,大大改善了农村饮水状况,水源设施好了,供水保证率高了,水质也好了,达到了饮用水标准。不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建管模式滞后:集中供水工程虽然实行了责任制管理,但依然不完善,日常运行中,水费不能及时、足额收取,维护经费不到位,工程管护不到位,造成水源损坏,水质变差,供水量减少,部分村内工程主管网损坏,只能实施定点供水。

(2)行业管理不规范:农村饮水工程缺少专业管理人员,乡镇水利站工作人员少,业务繁忙,无暇顾及农村饮水业务指导,导致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剧。

2. 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工程建设人员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得到了以下几点经验:

2.1认真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

(1)科学规划是一个工程的基础,为了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成立由水利、发改委、财政、卫生、环保、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做好领导和协调工作;吸收专业人员参加项目实施,由水利、卫生等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调查组、规划编制及专家咨询组;全面推广从前期工作到建后管理的全过程参与式方法,扩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充分听取受益群众的意见。

(2)因地制宜建设饮水工程。根据各乡镇、村居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标准。既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距城区自来水厂管网较近的农村居民点,尽可能依托已有自来水厂扩建、改建,辐射延伸供水管线;具备集中供水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宜新建、改建自来水设施。

2.2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

(1)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

(2)完善饮水安全监测体系。由水利与卫生、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中心。对于集中供水工程,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落实机构、人员、任务、责任、仪器设备和经费,并实现信息畅通、资料数据准确及时。

2.3狠抓建设管理。

(1)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一流的设计、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材料和一流的设备供应”的“五个一”要求,从施工设计、施工队伍管理,到材料设备购置等具体环节都严格把关,抓工程质量,促工程进度,严格按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施工。组织骨干技术力量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搞好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竣工。

(2)加强工程建后管理,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树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的思想,把工程建后管理作为一项大事来抓。根据《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的要求,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按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市场运作,确保农村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2.4多渠道筹集资金。 修建饮水工程所需资金、材料、设备,应贯彻“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联村饮水工程要坚持自愿互利、等价交换的原则,根据受益多少分摊劳力和资金。饮水设施的维修和更新,或因管理不善而损坏失效,由乡、村自筹解决。各级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扶持引导,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2.5重视运行管理。 农村饮水工程要良性运行,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应摒弃传统的管理观念,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市场化

管理和受益户参与式管理的模式,村村户户装水表,按方计收水费,使农村供水走上集约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服务道路。

2.6立健全政策、法规。

(1)为保证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行业指导,负责组织研究、制定供水工程管理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进行供水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总体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与管理论文 第10篇

1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情况

范县地处河南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南北与山东为邻。辖12个乡镇,590个行政村,农村人口47.24万余人,根据2004年和2009年两次调查结果,列入国家解决核准的饮水不安全人口32.71万人。不安全的主要原因为氟超标、苦咸水等。饮水不安全区的广大人民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而导致了种种疾病,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截止到2015年底工程总投资约14517万元,共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32.71万人,解决了434个行政村;打深水井93眼,建大小供水站(水厂)57处,其中千吨万人以上水厂10个,单村供水及集中供水47处,铺设各种供水管线约412.70万m。

2工程的水源情况和水处理情况

全县57处大小水厂及供水站,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成为农村供水的主要设施。目前范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主要为地下水。井深多在400m以上,静水位约60~75m。所建工程供水能力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工程完工时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均经过县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化验认定,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才能验收使用。已竣工的饮水工程都安装了相应的消毒设施,消毒设施原材料为次氯酸钠。大多数集中供水工程均实现了供水入户,计量收费。管好用好饮水工程,是使工程保证正常供水,充分发挥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范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期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3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工程能否持久发挥效益关键在于管理。根据国家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供水一体化的要求,范县水利部门成立了相应的供水管理机构,负责范县乡镇供水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的制定、工程运行监督管理、供水单位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乡镇供水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积极鼓励用户参与水质监督,加大公众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信息获取程度和公众的参与程度。建立水费收缴专账,实行水费收缴制度,走以水养水之路。有专门机构对工程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维修和保养。

3.1建立管理责任制

为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根据国家五部委文件及《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根据工程所有权的明确归属,建立明确的管理责任制。根据工程大小和受益范围,建立了管理机构和配备专管或兼管人员,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集体举办或联办饮水工程,或者承包给有专门技能、工作责任心强的个人进行管理,签定承包合同,明确责、权、利,做到奖惩分明。

3.2配水工程的管理

提供饮水用的水池,应保持不垮不漏,在运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开敞式水池,要经常清理池中的污物,池底每年清淤1~2次,保持水质卫生。3.3供水设备的管理管网养护工作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闸门、压力表、水表及水泵、电机等。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水或螺丝松动要及时维修,冬天要做好水管防冻工作。防止工作失职,影响正常供水。水泵及电机等重要设备,要严格按规程操作,所以管网的经常性养护很重要。

4加强水质监测管理

4.1成立水质检测中心

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依托范县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建设任务,确定了场地、人员、检测频次等要求。

4.1.1地下水源的检测

检测项目依据《地下水水质标准》,结合卫生防疫站多年水质检测资料,确定为:必测项目:水温、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氰化物、砷、汞、硒、镉、六价铬、铅、氟化物、铁、锰、铜、锌、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等28项。

4.1.2出厂水

检测项目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在42项常规检测项目中,一方面考虑到建设经费和分析人员素质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考虑到范县的实际情况,可不检测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大肠埃希氏菌、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甲醛、溴酸盐、臭氧、游离氯、二氧化氯和总氯11项指标,但考虑到水源水存在污染的风险,增加水温、电导率、氨氮和石油类4项指标,共计35项指标。综合确定为:①微生物指标3项: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粪)大肠菌群。②毒理指标11项:砷、镉、铬(六价)、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氯酸盐、亚氯酸盐。③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7项: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铝、铁、锰、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④增加指标4项:水温、电导率、氨氮和石油类。

4.1.3日常例行检测水样

从出厂水指标中筛选出7项主要涉及感官和致病的指标:确定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色度、嗅和味、高锰酸盐指数、pH等7项。

4.1.4检测指标汇总

根据以上指标筛选,汇总不重复指标共计43项,具体为: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粪)大肠菌群、氯酸盐、亚氯酸盐、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铝、电导率。水质监测中心主要是负责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的日常化验、分析、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农村供水水源污染状况的卫生调查;及时处理危及农村供水安全的水质事故,采取紧急措施;负责各种日常检验项目检测报告的发布。

4.2建立制度和技术人员保障

制订相应的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并发挥投资效益。水质检测室制订了实验室质量管理、检测程序等管理体系文件。对运行操作与管理人员分类、分批培训,并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以保证设施和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农村饮水水质检测中心配备了6名技术专职水质检测员,来保证水质的安全性,目的是让范县人民能长期喝上放心水。

5供水监测信息系统建设目标管理

5.1实现数据结构的统一和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村镇供水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村镇供水监测基础数据结构的统一,完善各级通讯网络,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并为今后村镇供水自动化控制、信息化标准建设奠定基础。

5.2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对村镇供水单位的水质、水量、安防等安全关键要素实时监控,实现对供水安全要素的实时掌握,如果出现了不安全征兆或现象,通过在线监控可以实现及时预警和报警,管理人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确保村镇供水安全。

5.3提高基础信息管理水平

村镇供水行业基础信息数据包括建设、运行、管理、服务、财务等基本属性信息和设施位置、管网分布等空间信息,村镇供水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后,对监测数据统一整编,使数据采集手段由手工变为自动、数据传输网络化、行业管理电子化,并定期更新,大大降低管理成本,节约时间,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同时,村镇供水基础资料整理入库后,摸清村镇供水现状和动态发展状况,为制定村镇供水发展规划、项目计划提供准确、全面的支撑,实现了数据为日常管理和辅助决策的服务,提高了基础信息的使用效率,也提高了信息管理水平。

6总结

上一篇:爱国主义教育国旗ppt下一篇:手术室消毒与隔离措施